现代寓言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寓言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寓言故事

现代寓言故事范文1

关键字:古建筑,现代城市;融合;文化;历史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and modern urban integration of the importance, analyzes several aspects of the fusion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and modern city.Key words: ancient architecture, modern city; integration; culture; history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前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者悠久历史的国家。除了优美的诗词歌赋和四大发明,我国还有着享誉世界的古代建筑奇迹和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地区性古建筑。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美轮美奂的现代城市景观……高科技、新工艺、新理念,使得城市的发展拥有了更多的现代化成分。在旧城改建过程中,在新的城市发展中,摆在广大的城市规划者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中国的古建筑如何融合到现代化城市建设中。

二、古建筑与现代城市融合的必要性

建筑物是城市的基本要素,是城市形象的象征和妆扮城市的艺术作品,它不但要具有实用价值,还应当具备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市建筑必须考虑其艺术生命力。建筑物的艺术生命力,一是与环境的和谐,二是多个因素要有机结合,三是要融入民族文化的韵味,四是要体现现代气息。

建设现代化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普遍追求目标。现代城市建设,包括城镇建设,应当在保持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注入现代气息,既不能泥古不化,也不应“唯西是从。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因此,城市现代化离不开文化。城市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气质。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创造与留下自己的痕迹。

一座城市经济越发达,社会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越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越显重要。因为城市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城市出现的时候,正是人类文明的曙光升起的时候。城市本身就是一件杰出的文化产品。城市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人文创新来引导,离不开文化繁荣。现代城市是现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聚集地,它的本质即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城市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一个没有品位的城市,不可能生存发展和持久的。文化是进步的动力,是历史的积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不要小看城市的一块砖、一片瓦、一堆石头,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反映着城市的历史、社会、思想的变迁,生活的隐秘,是可能摸到的消逝了的真实。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它可以再现前人、前朝或远古的民情风貌,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活化石,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自然风情。是在更高层面上展出人类生活的文明,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城市实现现代化过程,既要创造新文化,又要保护历史文化,二者是相互融合与促进的。现代化的方方面面都不是凭空而降的,它都离不开历史文化,它们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在当前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必须建设一批最先进的现代建筑,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使现代建筑与古建筑协调发展。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或具有特殊意义的古建筑是城市发展的见证,它标志着当时的文化特点和科学技术水平,只有将这些历史遗迹、风貌建筑完好地保存下来,才能延续一个城市的历史,形成城市特色。

三、如何实现古建筑与现代城市的融合

1、旧城改建与历史文化的继承

旧城改造是指局部或整体地、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老城市的全部物质生活环境,以便从根本上改善其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等条件,反映出城市的发展过程、城市空间规划组织以及建筑和社会福利设施的完善过程。旧城改造是个不间断的过程。旧城是城市文化的源泉和发展的根本,只有源泉不断,才能树立城市特色和魅力;只有根本茁壮,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有些地方盲目建造假“古董”,大量建设大屋顶、琉璃瓦的古建筑,如果在改造过程中以为恢复几座古牌坊,重建了几座古庙,就是保护了历史文化,这是完全错误的。仿古式样的新建筑既没有历史价值,也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不搭界,这都是与建筑应反映城市历史文脉的原则相违背的,是城市文化的倒退。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我们倡导“有机更新”模式,既要做到旧城改造,又要保留城市的历史文脉,做到”鱼”与”熊掌”兼得。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改变“大拆大建”、“剃光头”式的做法,遵循循序渐进、审慎更新、社区发展等原则,建立适应城市土地开发管理的新机制,新建住宅要与古建筑形式相协调。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我们如果多一点对历史的尊崇和执着的守侯,历史留存给我们的珍贵资源就不会在隆隆的推土机声中烟飞灰灭,事实证明,古城保护和经济发展完全可以协调发展,可以双赢。古城保护得好,不仅不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负担,反而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城市建设与地域文化特色

城市建设是一个历史范畴,任何一座城市都是在自己营造的文化环境下形成的,都需要在原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使城市形象独具特色。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应是长期型的建设,而不是突击式的装璜。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包括建筑本体的物质要素,而且包括历史建筑遗产背后的故事,包括它里面的人文气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不仅包括静态的遗产存在,而且包括在保护过程对它的合理利用,也就是保护性再利用的思考和创造;不仅包括那些宫殿、寺庙等纪念性建筑,而且还包括一般市民所使用的那些普通建筑、乡土建筑等遗产,这些建筑更能体现文化的多样性;不仅包括文物本体,而且包括它所处的环境,它所在的历史街区,它周围的自然风貌。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环境与地方文化的联系,建筑设计不能只顾自己的一个设计,要和整个城市的风格相和谐,凸显城市特色,这样才可以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体系。

3、城市规划与“人民的城市”

建筑贵在因地制宜,现代的建筑思想是以人为本,让人觉得美,有亲近感,住着也舒适,人是为主的,建筑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城市规划必须注重实际,以满足市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为根本目的。

由此可见,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规划的意义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让市民由衷地感觉到“城市是我的”。这就需要在不断完善城市建设的基础之上,减少华而不实、标新立异的地标式建筑,坚持人本化的观点和实用性的原则,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科学、理性地编制城市建设规划,以此保障城市既好又快地发展。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避免互相攀比,急功近利,大兴土木;避免存在贪大求洋、喜新厌旧的思想,盲目地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过度超时的建设项目。城市的改造最要紧的是方便群众,为群众谋利益,从而让百姓有归属感。

城市规划不是推土机,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正经历着一个继承、更新、改造、保护、提高、发展的复杂过程。我们不能用单纯的思维、冲动的激情来对待,更不能照搬国外的建筑风格,这样就铲掉了城市的根,扔掉了我们赖以骄傲的城市特色。应在遵守实用性原则的前提下,让古建筑融入到现代城市中,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建筑,这才是城市规划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孟延春.北京旧城改造产生的问题及其对策[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S1).

[2]常艳,张倩,张文朝.城市设计与城市特色[J]山西建筑,2004,(19).

现代寓言故事范文2

章可乐古墓群考古发掘的重大学术意义,就如报告《序言》的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所长刘庆柱研究员所说,它的墓葬群的时代序列、青铜文化特点、葬俗、总体的文化风貌、可供文物、考古、科技与民族史等各学科展开综合研究的丰富资料,早已引起海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不仅媒体纷纷追踪报道,而且人选“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首届“中国考古新发现学术报告会”。

这里,笔者要强调的另一层意义则是,贵州上古民族的文明史,它是以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和两汉书有关“夜郎”的记载而闻名于世,但因后续史料缺失,夜郎王国又成了千古之谜,无论史家如何从古籍搜索都难揭开其神秘的面纱,今唯有依靠考古发掘才能使我们心目中的夜郎国面目日渐丰满。眼下的《可乐报告》,就是战国秦汉时期分布于黔西北的土著民族的数百座墓葬群的发掘收获,它的发现与研究,无疑是夜郎时代考古取得重要突破的标志。先睹为快,笔者试将阅读心得陈述如下与同好分享,不当之处,也敬请方家指正。

一、编写体例的创新

首先,笔者认为该报告有一较好的编写体例结构,《赫章可乐二年发掘报告》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发行,该书为16开精装本,有正文476页,文后有彩色图版75幅,黑色图版12幅(定价420元)。全书分六编十数个章节,对发掘收获作了分门别类的描述和分析概括。

应当说,考古学研究有其特有的专业语境和学术要求,这一点《可乐报告》与过去的考古大型报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报告者力求创新并竭力施惠于后学,于每编目下又特辟“发掘者说”一章节,其中披露了通俗易懂的专业心得介绍,目的是更好地能将所获考古资料供同行和跨学科的研究者使用。此外,作者以“学术,天下之公器”为己任,还专辟“田野疏漏项清点”一节,其自我批判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真可谓虚若怀谷,令人敬佩!这也是在过去的专业考古报告中所罕见的风范。

当然,就此而言,笔者也要指出其中的遗憾,那就是报告中叙述数十年的发掘探索的经历过程,还是过于简略。我们不能不指出,中国迄今为止,难见一部较完备的中国考古学史,有趣的考古探险历程、曲折跌宕的惊世发现,都因当事人的离去而永远尘封黄土,此因为是堆积如山的文物考古报告都略去文物背后的人与事,从而使考古仅仅是成为了少数学者的专利。事实上,学术史的总结,是每一门科学得以继承发展的基本前提,它不仅是使前人的业绩贡献彪炳于史册,使前人的优点缺憾为后人明鉴。更重要的是能使后继之科学和真理得以光大发扬。从这一意义上说,读了《可乐报告》的有关章节,它使我更容易联想到李济先生的《西阴村史前的遗存》、《安阳》等著作,有一种归真返璞之感。的确,中国要多产生一些类似于英国学者伊文思《克里特发掘记》、贾兰坡、黄慰文《周口店发掘记》这样雅俗共赏的作品,才有可能会产生公认的中国考古学史,要实现这一目标,看来还不能不从文物考古的调查、发掘报告的写作入手。

第二点,笔者在此着重谈一下《可乐报告》的科学文化价值。

二、《:可乐报告》的科学价值

可乐墓葬群有数百座,时间跨度从战国早期延续到西汉时期,这近500年间,除了史籍不过几千字的记载,基本上可说是贵州地区历史的空白。《可乐报告》能提供的重要史实很多,最重要的是它初步确定了黔西地区战国秦汉墓葬的历史编年。因为此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任何夜郎时代问题的研究都不免是空中楼阁。

《可乐报告》的年代分期手段,主要是采用地层学(如墓葬的打破与叠压关系等)、器物类型学比较结合绝对年代测年数据作出分析判断,因而其结论是科学的。它不仅有综合性的分期论述,也有个别文物深入的类型学分期,如揭示柳叶形铜剑演变的时代序列就十分清晰(159页),令人信服。美中不足的是因出土陶器还不算多,报告所揭示的考古学文化的发展演变面目还不够十分丰满,用图表方式表述还稍有欠缺,而这一点恰好是命名一个新的考古学文化最有说服力的基点。因此,作者只好谨慎地说,可乐的发现要确定为一种新的考古文化的条件还不够充分(6页)。

《可乐报告》历史编年的确立,意味着,夜郎时代前期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四至五世纪。其上限要早于《史记》的记载二百多年。

《可乐报告》最耐人寻味的章节是“发掘者说”,其中披露了以往报告多忽略的细节。如提醒读者注意第二工区墓葬密集,打破关系极多令人吃惊。这很容易促使读者作进一步的思考:这种现象或可能反映,当地居民的流动性大,过往流徙的古代族群可能不止一支。或因时局动荡,不易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

《可乐报告》对考古发掘的现象描述也很仔细。如当地土壤偏酸性,葬具骨骸难以保存,但发掘者根据木痕及漆皮遗迹,仍可推断出时人是行棺木葬,并使用了漆器。这意味贵州地方使用漆木器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至四世纪左右(如M308)。作者没有使用制造的字眼,显得很谨慎,并指出,贵州地方早期的漆器可能是与巴蜀产品的输入有关。又如,分析制作精美的人物纹图案铜戈,指出其结构与实战铜戈明显不同,根据其出自首领级的墓葬,报告者认为这应当是巫师的法器(150页)。此可谓真知灼见。因为,图案中的人物似为作正面蹲蛙形的神人,此与广西左江花山壁画人像多作蹲蛙形相类,《准南子・说林训》就有“鼓造(注:一曰嘏蟆)避兵”之说。

总之,由于发掘者的仔细观察,表明可乐甲、乙两类墓葬的主人,其葬俗已受到了内地中原文化的影响,这是前夜郎时期当地族群与内地人民有所交往的开端。因为葬俗中采用漆木的棺椁制度本为殷周文化、巴蜀文化与荆楚文化的特点。又如,发掘者通过对遗迹的分析,还发现墓中有涂撒红彩的葬俗。

《可乐报告》对众多的墓葬分作甲、乙两类描述。甲类墓的数量很少,其随葬器物大体上可区分为四种:1、本地特有器物(有特点的是各式单耳罐、高直颈圆肩小圜底壶,18页、28页);2、滇式器物;3、巴蜀式器物(有铜鍪等,18页);4、内地汉式器物(有铜带钩、五铢钱、汉式菱形剑格、铁锸、仿博山炉陶器等,23页)。甲类墓呈现出复合的文化相,这意味该遗存与周边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此,《可乐报告》对其基本文化面貌作了广泛的比较分析。例如,可乐的墓葬形式虽然与内地中原等 地的墓葬同为竖穴土坑墓,但它更具有川、桂、滇等南方先秦两汉墓的特点。同时作者还特别强调,可乐甲类墓有个别陶器(BII式罐)与四川石棺葬文化的同类器相似,这是值得注意的现象。为了揭示器物背后的人和史实,作者结合《史记》、两汉书的有关记载,认为这是汉武帝先后开发西南夷时征发入迁的巴蜀移民的遗存(38页)。

然而,笔者却认为这一因素是与氐羌系先民的遗存有关。如可乐的单耳陶罐也较接近川西南米易弯丘、凉山喜德拉克大石墓出土的同类器。结合《史记・西南夷列传》的记载,当时的夜郎与滇等相邻的所谓“靡莫之属”皆为相似的农业民族,与之互动的西边民族主要是游动的氐羌系民族,夜郎地紧邻西汉之“k道” (以今四川宜宾为中心),即古代k人的聚居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集解》引晋人徐广曰:k人,“羌之别种也”,夜郎地区出现氐羌系文化的一些因素,这应当就是不同族群互动的反映。

《可乐报告》指出,可乐甲类墓的出土物以陶、铁器为主,随葬较多的汉式铜钱,且多见铁生产工具,这是与同期相邻的滇文化偏重铜器、盛行用贝币有明显的不同,其时代在汉武帝开发夜郎前、后期之间(元狩五年――元鼎末年或稍后)。这些铁工具经金相分析,有铸铁脱碳钢、韧性铸铁,可根据器物功能选择使用,反映了西汉中期当地铁加工技术的熟练程度。不过,报告者又结合占多数的乙类墓出土的铜、铁器的比例分析,认为当时的铁器还未能取代铜器的大量使用,这应当是早期使用和制造铁器的时代特征。此结论事实上是解决了贵州古代史的一个重要问题,即确定了贵州地区进入铁器时代当在战国早中期的公元前四世纪左右(如出有铜柄铁剑、铁器等,127页)。又如,可乐出土的铁戈及柳叶形铁剑就是在当地生产的仿巴蜀式兵器(103页)。可乐出土的一批铁农具,也为汉式,表明它们是由内地中原传入。

《可乐报告》结合史载,将少数的甲类墓的主人推断为应募入迁的兵士和“豪民”,即内地的原汉移民。这有较充分的道理,因为最能反映其文化特征的陶器,基本上属于汉墓器形风格。

另一方面,为了更好揭示出土文物背后的人与事,报告者还注重借助民族学方法。如分析甲类墓的工具铁(爪镰)的用途,就借助了贵州从江、榕江一带侗族、苗族使用的“摘禾刀”与之比证。

三、《可乐报告》与贵州上古民族史研究

《可乐报告》最重要的发现是数量占大多数的乙类墓,即地方民族墓葬。其中反映了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习俗等信息。例如,这些与汉墓有所不同的竖穴土坑墓,规模小,且多呈不太规则的长方形;存在套头葬俗和其他特殊葬俗。套头葬俗即是用可乐居民贵重的典型铜器――铜釜置于墓主人的头顶,这是可乐人区别其他地区民族最奇特的葬俗。此外,还有用石块垒筑墓坑的个别墓,它使人会联想到广西武鸣马头先秦墓葬多见的此类习俗。

在其中的套头葬大墓(M274)所见的巨型铜釜十分引人注目,这一批为数不少的套头墓葬,其中有9座的时代上限皆可断为战国晚期(122页)。其大铜釜的肩部铸有两只威猛的圆雕立虎双耳。这表明,古代可乐人与相邻的滇人贵重铜鼓有所不同,也不同于贵重铜鼎的内地中原的汉民族。史载古代的巴濮人有崇虎习俗,今川东等地发现的巴人铜器上,多见有虎纹装饰主题,但也没有见过如此生动写实的虎造型,这表明,古代可乐人与楚国西南之古代巴濮人有相似的崇虎文化习俗,这可为探讨战国晚期“楚将庄F王滇”史迹及可乐人的族源提供一条新的线索。而且,此大墓已使用了棺木葬具,与不见棺木葬具的小墓形成了等级差别。

另一方面,我们从可乐墓葬出土的铜器组合,也发现它与云南的滇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如可乐见有用数量不等的铜洗(盆)作葬具,汉代最有名的“堂狼洗”是产自滇东北的昭通。可乐墓葬出土的铜戈也可以称为滇式戈,它与滇池地区出土的铜戈如出一辙。此外,两地互见的器物还有铜釜、铜手镯等。当然,最能证明墓主人独特性的还是可乐居民使用的日用陶器。如它的尖突腹单耳圈足罐(CII式)、敞口束颈平底单耳罐(K4:1),均为其特有,也是它与滇文化的最大区别。不过,可乐的陶瓶和D型陶罐却与云南昭通地区的滇文化遗存很相似。此外,与数量少的可乐甲类墓不同的是,可乐乙类墓的随葬品偏重铜器,少用陶器,这也同滇文化的葬俗很相似。尤其是铜发钗的大量使用,也足证可乐居民与滇、邛都等族群同为“椎髻之民”。《史记・西南夷列传》说:“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有劳浸(《汉书》作“劳深”)、靡莫,皆同姓相扶”,此可乐出土文物可作一旁证。

出土文物多为无言的史料天书,要揭示其真面目,必须要借助许多学科的方法和手段。不抹杀前人贡献,力图借助多学科的专家共同解开可乐地下发现之谜,《可乐报告》的作者为此也作出了艰辛的努力。如为了复原出土陶器的制作工艺,不仅请教了远方同行专家,还借助了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青铜器研究也是如此。如青铜器的失蜡法铸造工艺,它在近代仍然不失为先进的精密铸造技术,它在中国何时出现,至今仍然是悬而未决的科技史难题,可乐出土了距今二千多年前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无疑可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一个新证。再如,可乐乙类墓出土的兵器铁戈、柳叶形铁剑,都是中国现代考古发现中的较罕见例子(156页),它们反映,可乐居民在战国时期从邻近地区引进冶铁术之后,已能独创制造出先进的铁兵器。正如鉴定者指出,可乐出土金属器的科技考古研究,事实上是丰富了西南地区冶金技术的研究成果,对于阐明该地区上古的冶金技术史提供了又一批可贵的资料(206页)。此外,通过对出土丝织品等织物的鉴定分析,专家不仅发现战国到西汉时期蚕丝和麻的使用,还发现了羊毛织物(215页)。这些都是阐明西南夷民族上古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有力证据。

复旦大学的专家还对可乐墓葬的出土人骨作了DNA鉴定,虽然目前尚未取得有效的成果,但它毕竟为探明西南夷上古民族的遗传基因及其种族特征作出了可贵的尝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有关专家也对遗址的植物孢粉及碳十四年代作了检测,这对复原当时的生态环境及遗址的断代都大有助益。

《可乐报告》可解决的古代史问题是多方面的。如文中指出(92页),史汉所云,巴蜀至黔之夜郎通道,当在秦开五尺道时,但可乐已出土了一批巴蜀式柳叶形青铜剑,可证蜀商“持窃市夜郎”, “贾椎髻之民”富甲一方的历史,甚至可追溯到战国中期的公元前三世纪以前(125页)。可乐甲、乙类墓也出有一批汉式带钩,它们大多出自战国墓(122页),其也当从巴蜀或楚地输入。

又如,南方丝绸之路的何时开通,也是一个尚待继续研究的重要课题。著名学者如方国瑜先生等人认为西南地区当在公元前四世纪已开通了民间道问,然而,汪宁生先生却认为西南滇地丝织业的产生则晚见于《南诏德化碑》。笔者认为,可乐墓葬(如M277等,117页)、云南晋宁石寨山等地墓葬已多出有战国秦汉间的丝织品实物(也见载于《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条),这表明该时期的西南夷各族已熟知养蚕丝织业当为不争的事实。

《可乐报告》在概述完出土文物之后,总要述“一些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它实为作者研究文物 的心得,极具启发意义,读者皆可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专题深入探讨。其中披露的出土文物,尤其可为研究古代夜郎地区的对外交通提供不少可贵的资料。如可乐的玉块装饰品,作者指出它最接近广西平乐银山岭等地墓葬所出的玉块。又如,可乐乙类墓也出土了一批各色玛瑙装饰品,贵州不产此原料,其也当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外来输入品。《史记・南越列传》说当时的赵氏南越国东西万余里,西南之滇、夜郎皆臣属之,出土物亦可证两地人民早有交往。又如可乐274号墓出有汉文“敬事”印章,字体具有战国书体风格,该墓属首领级(153页),这也意味着当时汉文化对黔西地区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作者在确定数百座墓葬的分期编年时,也归纳出这些文化遗存的主要特征,即占大多数的可乐乙类墓可代表一个相对独立的族的共同体。它有套头葬的独特葬俗,有一组能代表其自身与众不同的文化器物,如圆雕双虎耳大铜釜、带镂空卷云纹剑首的柳叶形剑、尖鼓腹圈足单耳罐等,同时它也深受巴蜀文化和滇文化的影响,如它的鼓形铜釜、铜戈,甚至是剑首的镂空卷云纹也见滇文化。如前所述,其铁器、柳叶形铜剑、直内三角援铜戈也源自巴蜀地区。虽然作者对墓葬群的遗物和遗迹现象也作了许多推论,但皆言之有据,不属主观臆测。如对乙类墓作了四种身份等级的划分(135页),却没有对其完全定性。可谓立意谨慎。

作为考古及历史工作者,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就是对可乐遗存的地望、族属及其社会性质作出推断。报告者认为,可乐遗址出土有西汉“建始”(前33~29年)年号等铭文瓦当和大型衙署建筑遗迹,故可将此地推定为汉武帝时期建立“汉阳县”之县治地,这也是言之有据的推论。可乐乙类墓的族属,报告者仍然是维持前人的观点断定其为濮系民族(394页),即史汉所载之“椎髻之民”。此外,《可乐报告》还将可乐遗存同几个相邻地区的墓葬群(如威宁中水、普安铜鼓山)作了文化特征的比较,其结论是:它们尽管处于相邻近的地区,也存在一定的文化交流,但彼此主要的文化内涵却分属于不同的体系(399页)。

这些分析判断对于我们理解古文献中关于古代夜郎地区复杂的族群关系是十分有益的。如《史记・西南夷列传》载:汉武帝开发夜郎地区时,“乃拜(唐)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i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还报,乃以为犍为郡。”后来,汉武帝罢西夷,“独置南夷、夜郎两县一都尉,稍令犍为自葆就。”可乐地区最接近巴蜀之犍为郡中心区,这里是否就是西汉王朝在黔西所置最早的县治,且归属于犍为郡管辖,这都是我们可以考虑的问题。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夜郎国作为一个较大的部落联盟体,其内部还存在着较多的小邑族群。这从《史记》、《汉书》就可举出“劳浸”、“靡莫”、“且兰”、“漏卧”等名称。

关于可乐墓葬群反映的社会性质,报告者在述评前人的多种观点之后,最后将可乐乙类墓的社会性质界定为“复杂的酋邦制” (从童恩正之说)。即它不同于奴隶制,又超越了原始氏族制的阶段。并指出,即使在汉武帝开发西南夷之后,在当地推行郡县制,其原有的酋邦制社会结构也未被强行废除(402页)。笔者认为这是符合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的判断,如《汉书・食货志》载:“汉(元鼎间)连出兵三岁,诛羌,灭两粤(越),番禺(今广州)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且以其故俗治,无赋税。”

不过,报告者对于可乐遗存的发现是否可命名为一个新的考古学文化或“夜郎文化”仍然是心存疑虑的。其主要原因是:可乐遗存的发现还不够典型丰富,其空间分布范围究竟有多大,目前也是个未知数。何况,墓葬中也未能找到说明墓主族属身份的直接证据。因此,《可乐报告》只能暂将其界定为“夜郎时代的地方民族文化遗存”。

笔者认为报告上述的初步结论是可以理解的。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认为,可乐考古的发现与研究,对于探索古代夜郎的历史,还是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这些发现虽然按考古学惯例命名为“可乐文化”或按古族名命名为“夜郎文化”的条件尚未成熟,但它们与夜郎的历史紧密相关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从可乐考古遗存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状态来看,它都与夜郎国的时空分布相重合。可乐考古遗存的独特文化面貌既可作为族的共同体存在的依据,同时它不见于夜郎历史民族区之外,这也意味着它代表的即使不是夜郎的主体文化,也是“夜郎旁小邑”的文化,或为“劳浸”、“靡莫”之属也未必可知。因为内地中原人由蜀入滇、黔的路线,首先就必经云南昭通(汉之朱提)至贵州威宁、赫章一线。可乐就处于《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唐蒙“从巴蜀i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的地区。

现代寓言故事范文3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经典作品 寓言教学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许多寓言故事,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宣扬传统的儒家思想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对这样的举措我们当然表示支持。再加上寓言故事以小见大、讽喻性较强的特点,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发散思维,提高其语文素养更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一味地把思路与体悟在授课过程中强行灌注给学生,应该在课堂上注意给予学生自主发言的机会,提高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人才作出贡献。

一、品味语言,感知形象

寓言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有明显的区别,寓言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通常具有简洁性和概括性。寓言的表现手法也具有多样性,或是比喻,或是象征,或是拟人,形象地告诉人们深刻的哲理。寓言作家总是借助比喻,运用讽刺、夸张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寓言角色,如狡猾的狐狸、井底的青蛙、掩耳盗铃的人等都是可笑而又发人深省的角色,作家对这些角色不做形象的描绘,主要是通过角色出人意料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用可笑而可悲的结局构成一个完整的、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在寓言教学中,要使学生能概括寓意,理解题意,教师必须充分地感受寓体形象,在充分感受寓体形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利用寓言运用的讽刺夸张的表现手法,再现寓体生动的情境,让学生看到寓言中的角色。教师可以运用图画表现的手段,可以是简笔画或是剪贴画,与绘声绘色的语言描绘相结合创设寓言情境。寓言教学应以文本为依托,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感悟,利用寓言人物鲜明、适合朗读的特点让学生感知形象。

二、以联系实际故事揭示寓意为核心

简短有趣的寓言故事里有着丰厚的容量,蕴涵深刻的人生哲理。它是通过具体的人物或人格化的动植物、无生物的艺术形态引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和领悟言外之意,以此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道德观,激起思维火花。因此,引导学生正确揭示寓意是寓言教学的核心。在小学高年级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仅仅是生动的情节、形象的描写,更应该培养学生根据实际寓言故事用不同的方法抽象概括的能力,从中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对寓言的内容情节分析得较多,而对高年级学生学习寓言缺少理性的思维剖析。虽然这样的学习学生也能明白其中的寓意,但其中的教育意义是不够深刻的。寓言本身就具有故事简短的特点,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根本不需要这样面面俱到的分析。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感受寓言中的形象,引导学生把寓言中的形象当做真实的形象来认识。这样学生对寓言中的艺术形象印象深刻,而且对寓言的理解会加深。

三、不拘一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般教师教学寓言的程式是,分析故事情节,提示教参书上所揭示的寓意。其实,这是一种单向的、模式化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创造性思维是人的智力结构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教学忽略了学生智力的培养,更没有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纳入整个教学过程。小学生好奇心强,爱发问,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要求于学生的,主要不是让他们发现前人尚未知晓的知识,造世界上还没有的新事物,而是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他们真正引进教学过程,提供更多的求异思维机会,锻炼他们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增强观察、存疑、判断、假设、推理、验证等方面的能力,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四、注重拓展延伸,增加文化积累

1.推荐寓言故事书。教师要给学生推荐一些寓言作品,让学生大量阅读中外寓言故事,如《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寓言名著故事精品》和相关的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等有关书籍,并向学生提出每人每周不少于两篇故事的阅读要求。使学生对寓言这一体裁文章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拓宽视野,扩大阅读量。学生逐渐从被动读书转变为主动读书,对语文学习起到推动、促进的作用。

2.组织寓言故事会。老师在学生大量阅读中外寓言故事的基础上,趁热打铁,组织寓言故事会,用不同的形式诠释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改编后的相声、小品、课本剧,等等,以此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学习兴趣。

3.编写寓言故事。想象和写作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想象力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积极作用。寓言故事是一个充满了机智、幽默、滑稽、讽刺、胆识和丰富的想象力的世界,十分符合小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供良好的契机。通常情况下,寓言故事的寓意深刻而具有多面性,语言精练简洁。有的寓言只讲故事没有明说道理,在结尾对故事的结局或人物的命运或作品的寓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品味、辨析、感悟。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根据寓言故事的特征设计续写寓言故事、改写寓言故事、仿写寓言故事等教学环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教改背景下,寓言教学已经成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寓言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善于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寓言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寓言课程学习中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一些人生启迪。

参考文献:

[1]马玉玺.浅谈小学语文寓言教学.学周刊,2011.3.

现代寓言故事范文4

1.充分感悟寓体,让认知得到升华

寓言是通过角色出人意外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构成一个完整的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要儿童能概括出寓意,就必须充分地感受寓体形象,再现寓体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看到寓言中的角色。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画面展示来创设寓言情境,在儿童进入情景之后,可通过扮演角色来强化情境。还可以通过抓关键词句感悟形象。如《揠苗助长》可以抓“巴望”,形象体会农夫内心的焦急;抓“一棵一棵”,具体体会农夫的“认真”。通过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比较、深入揣摩,农夫荒唐可笑的内心和行为得以充分展现,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础。

如教学《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通过扮演角色,引导学生体验乌鸦眼睁睁地看到狐狸把自已嘴里的肉衔到洞里去了的极其懊恼的情绪,得出不该听狐狸奉承自己的花言巧语的判断,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乌鸦错在哪儿,狐狸狡猾在哪儿,从而揭示出“不能听别人的讨好奉承的话”的教训,这样揭示寓意,学生的抽象思维活动伴随形象、伴随情感进行,得出的概念也才是有血有肉的,寓意才能真正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

2.抓住关键词句,给概括寓意一个台阶

多数的寓言故事,总是由一种思想或行为造成了某种不良后果。从故事的发展中,我们得出了教训,受到了教育,说明了道理。因而,抓住故事中的变化,抓住变化过程中的关键词句,也可以给学生启示,从而引导学生从感性的事件上升到理性的推而广之,完成思维的提升,实现寓意的理解。

《守株待兔》一课,故事非常短小,但是要让学生理解到“种田人是存在侥幸心理,把偶然当成了必然。”这样的深刻道理还是比较难的。一位教师在教学时这样设计,取得了异想不到的效果。

在引导学生了解了故事,进行了讲故事的练习之后,老师巧妙地抓住了“一天,每天,整天,一天一天”联系故事来思考。学生很快地理解到了——这个种田人是把“一天”的事情当成了“每天”都可能发生的事,所以,结果一无所获。寓意就在理解几个词语之间的联系的过程中,迎刃而解了。 3.展开想象的翅膀,从现象走近本质。

在寓言故事中,作者常会有意或无意地留下一些空白,这就为给读者提供了很好的想象空间。如《猴子煮瓜》这则寓言最后以猴子的一句话结尾:“为什么听别人的意见,有时对,有时就不对呢……”这里就是一个空白处,老师在教学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想象:谁能解答小猴子的疑问呢?又如《渔夫和小鱼》这则寓言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渔夫把小鱼带回了家,可小鱼还是不想死,带着最后一线求生的希望再次请求渔夫,他会怎样请求呢?结果又会怎样?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合理地利用这些空白,设计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使学生对寓意能有个性化的理解。另外,寓言故事一般都写得比较简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简单的故事进行扩写,也能起到启迪思维、加深寓意理解的作用。

4.多元化理解寓意,让思维走向开放

现代寓言故事范文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力度逐渐加大,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从数字故事的内涵出发,阐述了数字故事的特点,分析了数字故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希望给有意于将之应用于教学的教师以启发。

关键词:

数字故事;初中语文教学;应用研究

0引言

数字故事用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新的教学方式,在欧美中小学的各个年级中已经成为常见的教学方式。本研究在借鉴前人对数字故事分析论述和实践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数字故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1数字故事的内涵

1.1数字故事的概念

数字故事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美国。达纳•温斯洛•阿奇利(DanaWinslowAtchley)被认为是数字化故事叙述的发起人,他用自己的老照片配合讲述,制成了一部自传体电影,并在公共场合播放,得到了人们的好评[1]。之后数字故事的概念在全世界传播开来,并受到了许多教育者的关注,并在教育中加以应用。数字故事是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声音、视频来讲述故事的,它融合了声音和视觉两大元素,使学生从音画中获取故事内容,并能够得到直观的感受和体会[2]。

1.2数字故事的特点

(1)数字故事具有真实性。数字故事不同于童话故事和民间神话故事,它是基于真实的故事,需要创作者对现实生活进行探究,然后通过创作数字故事作品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一些知识和相关问题的观点。(2)数字故事具有较强的故事感。故事感就是围绕故事的主题,有效组织信息,并结合语境,有感情的表达出来。人们在一定的背景或内容中去讲述故事,在设计故事情节时,要注意寻找故事的冲突点和感人的地方,并且情节设计要跌宕起伏。(3)数字故事具有多种感知方式。传统故事往往以口头讲述、书面记载或录音等形式流传,缺少感动和震撼的氛围。数字故事呈现方式是多样的,它集成了文字、图片、动画等元素,使故事的聆听者可从声音和画面中同时获得故事内容,比传统叙述形式更具体、直观,信息量大[3]。(4)数字故事的共享性较高。数字故事是传统故事和现代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也为数字故事爱好者提供了许多交流、学习、共享的平台,数字故事作品的传播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另外,一些Web2.0模式的多媒体工具也支持在线制作和分享数字故事。

1.3数字故事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及优势

(1)教学内容故事化,丰富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内涵。数字故事不是简单的“镜像”生活,它根据语文教学内容的要求,围绕课文主题,通过对现实素材的探究、提炼、概括来完成[4]。由文字、图、声音组成动态的故事,学生在观看数字故事的同时,既会接收到来自视觉的信息,也会接收到来自听觉的信息,视听信息融合后,则可以使故事更加丰满。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字故事创作者的内心,更能体会到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人文情怀。(2)语文课堂数字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数字故事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是把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相整合,将语文课堂数字化。画面、文字、背景音乐的完美结合,会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知识、探索知识的氛围,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3)培养学生多种实践能力。通过数字故事化的教学内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对人文、社会、自我的整体认知。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的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2数字故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教师运用数字故事辅助教学

教师运用数字故事进行教学辅助时,需要了解数字故事制作的一般流程,结合语文课文,制作相应的数字故事进行教学。(1)数字故事应用于导入环节。设计数字故事,应充分展示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人物性格或事物特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到将要展现的故事中。这里的数字故事可以是语文教学中整篇的课文,也可以是课文中的一个点、一个自然段或是一个片段。比如:选取初一语文上册中的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将数字故事运用到教学的导入环节。在数字故事的开头引出故事的主角狮子和蚊子,再描述寓言故事出人意料的结局,提出疑问,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同时添加录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数字故事导入环节的理解。这样的导入环节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这则寓言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思维也能很快地进入思考状态。(2)数字故事应用于讲授环节。讲授环节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讲解语文课文时,往往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得到整体感知,为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主旨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好准备。如果把数字故事应用到讲授环节时,应该把整个课文作为故事内容进行设计,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把课文展现出来。①运用数字故事进行整体感知。数字故事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呈现方式,有效组织信息,把学生较快带入到数字故事创设的课文情景中,达到整体的感知。②运用数字故事渲染气氛。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更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而数字故事中的背景音乐或解说,更能渲染故事所表达的氛围。③运用数字故事产生情感共鸣。把课文用数字故事的形式展现,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利用生动的图像、声音,将学生吸引到故事情节中,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有了较深的初步印象,进而激发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情感共鸣。例如,在初一语文上册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的教学中,将数字故事应用到讲授环节。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有大致的了解,为理解重要的句子和课文内容做好铺垫。在讲授环节设计数字故事时,把整个课文内容作为故事来进行设计,将学生带入到数字故事创设的课文情景中,达到整体的感知。在讲授课文时,先播放数字故事,把“我”和安妮•莎莉文老师的故事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丰富的视听效果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渲染故事所表达的氛围,让学生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初步的印象,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结合数字故事中的图片和文字来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或者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故事情节。具体作品如图1所示。(3)数字故事应用于拓展延伸环节。在语文教学中,重点是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去学习作者所表达的人文情怀和真正用意。在某些语文教学内容结束后,如寓言故事,就需要拓展延伸环节,将寓言故事含有的寓意联系到生活实际中,理解寓言故事所表达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将寓言故事的联系到生活和自身,从而进行反思,并有所收获一些感悟。所以,在初中语文寓言教学中,数字故事形式的拓展延伸环节是教学所需要的,将生活中的事情与寓言故事情节用数字故事的方式演绎出来相比较,加深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使教学内容内化。

2.2学生制作数字故事进行小组学习

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教师也可以结合初中语文课程的特点,指导学生利用数字故事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针对某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或者某一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来展开一系列的活动,通过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数字故事作品,展开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还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如:在初一语文上册《羚羊木雕》教学中,教师在课文讲解之后,让学生制作关于课文内容的数字故事或者围绕课文所表达的“友情可贵、情义无价”叙述一个关于友情的数字故事。具体过程安排参考如下:(1)活动目标。通过数字故事再现课文的画面或者围绕本篇课文表达的主题叙述一个友情的故事,来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对本篇课文“友情可贵、情义无价”有更深的体会。(2)活动一般流程。确定主题,主题可以小组讨论确定或按教师指定。制定计划,将学生进行异质分组,组内讨论选出组长及分配各成员的任务。数字故事制作,各组选择主题,收集图片、背景音乐、编写文字字幕等,最后利用PPT编辑合成。作品展示,学生根据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完善作品。(3)活动总结。将课文制作成数字故事的过程,对于课文内容学生有了更深的理解,懂得了友情的可贵、情意的难得。除此之外,学生在制作数字故事的过程还提高了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锻炼了收集资料能力、合作能力等。

3总结与反思

数字故事作为新兴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辅助教学的得力助手,也是学生小组学习的好伙伴。本文的研究中,数字故事的制作是由教师或学生来制作的,对教师和学生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能力有更高要求,如:在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必须能够使用PPT等软件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编辑合成数字故事,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共同创造数字故事作品的过程中。为了使数字故事与语文课程结合更紧密,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更多的实践和研究,使得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教学质量更高。

参考文献:

[1]陈静娴.数字化故事叙述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2]郑江艳.数字故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08.

[3]周静,赵志靖.数字故事设计及其教学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6):100-101.

[4]李雪薇,张筱兰.数字故事应用于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设计要义[J].中小学电教:上,2015(4):32-34.

[5]杨艳艳,杨高云,杨晓哲,等.数字故事的创作、设计及技术实现[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6):11-13.

[6]魏振英.于数字故事中挥洒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彩[J].中学课程资源,2012(7):21-23.

[7]黎加厚.数字故事的教育意义[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6):8-10.

现代寓言故事范文6

相当一部分成语出自古代文献、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或外民族寓言。如果不明白成语产生的背景或来源,那么理解成语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在成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古代文献、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以绘声绘色的故事来讲解成语,让学生在时空穿越和历史情境中感受和体悟成语的魅力,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神话寓言故事类成语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历史故事类成语如“三顾茅庐”、“四面楚歌”、“完璧归赵”等,来自民间的如“水到渠成”、“雪中送炭”等,来自外民族寓言的如“醍醐灌顶”、“夜郎自大”等。

二、古今比照法

由于成语脱胎于古代寓言,许多词的古今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古今语言又有一定的承接性和连贯性。因此,通过古今比照,加以区别,让学生在比照中掌握成语,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古今词义相比,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江河日下”中的“江河”专指长江、黄河,现在已经泛指所有河流。有的词缩小了,如“乳臭未干”中的“臭”是气味的意思,现代汉语中词义缩小了,指不好的气味。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如“苟且偷生”的“偷”原指苟且、马虎,现已转移为“偷窃”。有的感彩发生了变化,如“灯红酒绿”,在古代是指饮美、环境华丽、夜饮聚会的欢乐场面,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现在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古今语法比较,如词类活用现象,“春风风人”的“风”的名词用作动词,“汗牛充栋”中的“汗”名词的使动用法,“飞沙走石”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厚此薄彼”中“厚”、“薄”的意动用法,等等。

古今特殊句式的比照,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中的判断句式,“见笑大方”中的被动句式,“唯利是图”中的宾语前置句式,等等。

三、结构分析法

成语是一种结构固定的词组,通过分析成语的语法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准确的辨析成语的音义,灵活的运用成语,从而提高成语教学效率。成语的语法结构大致有以下几种。

1.并列式:高瞻远瞩、云蒸霞蔚、改弦更张

2.偏正式:得意忘形、面面相觑、不经之谈

3.主谓式:胸有成竹、群贤毕至、鞭长莫及

4.动宾式:包罗万象、混淆黑白、草菅人命

5.连动式:一蹴而就、借花献佛、刻舟求剑

四、情景表演法

在成语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通过编故事、创设情景或者现场表演等,可让枯燥无味的成语变得活灵活现,如身临其境,在学会成语的基础上,更深入地体悟成语,体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历史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成语教育和文化教育。

我要求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然后构思一段对话,尽可能地多用成语。有的学生表达得相当不错: “中考名落孙山,百无聊赖的我整日碌碌无为,一天好友约我去海边散步,面对一望无际、此起彼伏的大海,我若有所思,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人的一生不也如此吗?谁都渴望一帆风顺的日子,但曲折坎坷在所难免,想到这里,我豁然开朗:只要奋发图强,明天会更美好!”短短一句话,就用了11个成语。

我还借鉴电视节目中的“你猜我猜”栏目,让一个同学表演成语,另一个同学来猜。如让学生表演“相依为命”,两名同学背靠着背,头无力地贴在一起,一脸的无助,表情真实而自然,一下子勾起了大家的恻隐之心。“相依为命”,所有学生都深深的理解了这个成语。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成语的记忆不再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还可以将一些成语让学生变成小品、话剧等,利用课余时间演出,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守株待兔”、“狐假虎威”等。

五、幽默问答法

充分利用汉语语言中的幽默成分,将一些成语幽默地组织到一起,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在笑声和欢乐中不知不觉的学习成语知识,感受成语的魅力。

问:“最远地方有多远?”

答:“九霄云外、天涯海角”

问:“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答:“添饭滴入、天崩地裂、沧海桑田、面目全非、改天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