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孔融让梨的故事范文1
近来看到一个外国儿童故事,说有个叫威廉的孩子,人们拿五分和十分的硬币给他时,他总是拿五分的。许多人都不相信,屡次试验,无不如此。因此人们都说这是一个傻孩子。一位智者听说这事后,也亲自试验了一回,威廉仍然拿了五分的硬币。智者哈哈大笑,拍着威廉的肩膀说:你真聪明。威廉也笑了。这个孩子长大后当上了美国第九任总统。试想,如果威廉第一次便拿了十分的硬币,从此就不会再有人拿硬币让他挑了,那么他就只能拿到这一枚十分的硬币;而他每次都拿五分的,人们觉得奇怪,才会不断来试验,这样他就可以拿到若干个五分的硬币。这就是小威廉的聪明之处。
我想,听了这个故事,谁都不能不惊讶小威廉的聪明,如果不点破,许多人恐怕仍莫名其妙。这在美国也是一个美谈,不过,与孔融让梨不同的是,这美谈不是美在品德上,而是美在聪明上。
中国也有许多赞扬孩子聪明机智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文彦博灌水漂起掉进树洞的皮球、曹冲称象等。但威廉的故事若发生在中国,人们恐怕未必会有好的评价,一旦明白了他的用意,恐怕就会说他贪,或者说这孩子太有心计,太狡诈了。由此也可见中西文化的差异。
然而,我既赞赏孔融让梨,也赞赏威廉挑钱。孔融让梨体现了谦让的美德,这种美德任何时代都需要。现在这种谦让的品德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有不少人希望别人谦让,自己却并不谦让,非但不谦让,还巧取豪夺,把国家和人民的财产贪婪地据为己有。孔融让梨是儿童故事,但应当向孔融学习的首先是大人。大人们只有像孔融那样谦让了,才能为孩子们做出榜样。大人中应该向孔融学习的首先是官员,官员们只有像孔融那样谦让了,才能给其他人做出榜样。有句话叫“从娃娃抓起”,谦让的美德当然也要从娃娃抓起,但不能只抓娃娃,更要抓大人,尤其要抓官员。
再回到威廉挑钱上来。小威廉的聪明智慧确实非常人所能及。市场经济下的中国也十分需要这种聪明智慧,这种聪明智慧说白了,就是怎样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赚到更多的钱。赚钱两字有些人可能还听不顺耳,甚至有些反感,但这并不说明他们不爱钱,只不过是为了表现所谓的高尚,“君子不言钱”而已。既然是市场经济了,就应当改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旧观念,接受市场经济带来的新观念,把小威廉的聪明智慧用在商场上,一定会财源滚滚。
孔融让梨的故事范文2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在第28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辽宁省教育厅、省政府纠风办联合下发通知,严禁教师借教师节收受礼金礼品,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将被取消教师资格。而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一所小学某班级学生家长组成的“家委会”近日提议,由各位家长出资购买六套共计1500余元的礼品,作为教师节礼物送给该班的六位老师。
教师节该不该送礼?送什么?怎么送?一直是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最纠结的事。一项调查显示,赞成送礼的家长中,现金成为他们的首选。除此之外,购物卡、月饼券、电话卡、健身卡、鲜花等也在选择之列。每份礼物的金额,少则三五百,多则上千元不等。揣摩家长送礼心态不难发现,大部分家长是认为老师平时很辛苦,想借此机会表达对老师的谢意。个别家长则是看到其他的家长都送了礼,如果自己不送,怕老师瞧不起孩子,从而盲目跟风。也有一部分家长希望通过给老师送礼,使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能高看一眼,或“开小灶”,大到班级调整、课外辅导,小到给孩子安排好点的座位、上课多提问,都在此列。
一些教师认为,教书育人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不断盛行的送礼之风,让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在他们眼中,一些送礼者并非出自对老师的真心感谢,而是一种利益交换。在这一“交换”过程中,他们得到的只是微不足道的物质利益,而失去的却是弥足珍贵的师道尊严。
【态度】教师节是社会对老师辛勤劳动的一种犒赏,也是学生回馈老师的好机会,学生和家长想通过这个节日表达对老师的谢意未尝不可。表达对老师谢意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送高价礼品并非唯一选择。一句发自肺腑的问候,一张真诚灿烂的笑脸,就是教师节最特别的“礼物”。但如果送去大量金钱,或所送物品价值过高,则难免造成双方尴尬,甚至使教师节变味。
被放大的『孔融让梨焦虑
在一次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中,上海一名小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这个题目时,答了“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该名学生表示,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才这样写答案,并坚信没有答错。结果舆论的矛头几乎都指向了老师,似乎“打了大大的叉”的老师就是冥顽不化,就是墨守成规,就是扼杀天才。
对于“孔融让梨”的怀疑,并不起自这个孩子。这些年来,怀疑和质疑一直没有停止过。很多人认为,一个4岁的孩子怎么可能知道让梨呢?对“孔融让梨”真实性的怀疑值得尊重,但要看到,“孔融让梨”着重强调的是孩子的谦让精神,这一点,是永远不过时的。或许一个4岁孩子不会像故事中的孔融一样,分得那么清楚,但也并不代表4岁的孩子就不懂得谦让,更不意味着就不需要教育孩子学会谦让。
孔融让梨的故事范文3
这里有两个小故事,同大家分享。
一则是外国一个有名的“分粥”故事。说的是有七个人共同生活在一起,他们想建立一个制度来解决每天分食一锅粥的问题。起初,大家发现,不论是谁,只要负责分粥,分给自己的总是最多。于是决定轮流分粥,结果凡是当天负责分粥的人,还是给自己分得最多。后来,大家商量,推举一个最信得过的人来分,但是好景不长,同样的情况又出现了。后来,大家只好再选一人来做监督,这样一边分,一边做监督,结果粥虽然分得公平了,但是耗时太长,等粥分完也凉了。而且,时间一长,分粥人和监督人出现了“权力合谋”,两人分得的粥最多。这时有一个农夫出了个主意,还是大家每天轮流分粥,每人可任选其中一碗,但分粥人只能取最后一碗。这个主意的效果出奇得好,从此,七碗粥总是一样多,因为分粥人都意识到,如果分得不一样,自己将得到最少的一碗。
这个故事中,农夫的办法非常聪明,通过利用人的私欲,达到了分配的公平。由此联想到企业的管理,有的企业想方设法订立许多规章制度,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正常有序地运行,其实它们忽略了对机制的完善。一种好的制度,必须要以合理和科学的方式加以贯彻才会取得预期效果。如同上面分粥,轮流分粥和派人监督都是好的制度,但更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促进制度有效性的发挥。
另一则是中国家喻户晓的 “孔融让梨”故事。说的是孔融来分梨,总是把最小的留给自己。面对比自己大的兄长,理由是“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而对比自己年幼的弟弟,理由则是“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这个故事中孔融表现出的美德千百年来一直被人津津乐道,成为培养儿童高贵品质的经典故事。今天我们从另一角度分析,孔融分梨固然高尚,但也需要既定规则的配合。众所周知,孔融让梨是区分了兄与弟,按照两套规则进行的。按照这套规则,孔融分了梨,而孔融的兄弟们也必须接受孔融的分配规则,这样孔融的梨才分得下去。否则孔融的兄弟也来学孔融这般懂事,都纷纷谦让,那么孔融的规则便执行不下去了。由此可见,即使是做好事,也是存在规则底线的。一种高尚的价值观也需要普世规则的接纳,否则当人人都高尚起来,那些能够成就个人高尚品德的规则反倒进行不下去了,结果高尚就沦为伪高尚。对此,曾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讲规则而不讲道德,最终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成为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最终会堕落成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分粥和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公平的制度固然重要,但制订能够保持制度执行下去的规则更为重要。在制度执行中个人的高尚行为固然重要,但其他人能够遵守共同的普世规则同样重要。
孔融让梨的故事范文4
很早就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这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最典型的就是被写进《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喻义很明显,教育人们应该懂得尊长爱幼,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也一直是中国人信奉的道德标准。
我们小时候物质远不像现在这样丰富,能有水果吃,真是稀有的事情。偶尔有,永远是不够每个人分到一整个。只好由大人切开来,每人分得一小块。我们家基本是大让小,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分得多一点。靠的也是传统的道德秩序。我一个发小,他们家也是五个孩子,但分配的办法完全不同,靠的是“规则”约束。他母亲是个有智慧的人,很早就用合理的规则来管理这些事情。比如一个梨,要平均分给五个孩子,他们家的办法是,让最大的孩子负责切梨,然后从最小的孩子开始,由小到大逐个挑选。最后剩的那一份,归负责切梨的那个孩子。所以他自然要切得均匀,切得公平,让其他先选的人,占不到任何便宜。比起主动让,我觉得公平分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几个月前,一个上海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时,称“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上大叉。“孔融让梨我不让”,这一明显挑战传统的说法,马上引起媒体的广泛争议。那期间,我也有过想说话的欲望,但看大家吵得那么热闹,终于没有再去加塞。如今热闹已过,不妨说一点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让不让梨,并不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唯一标准。对一个小孩子来说,让,是一种美德;不让,也实在是没有什么过错。不让梨不等于就丧失了基本的道德伦理,也不等于从此就走上了与“光明正道”相背离的歧途。而且,这位学生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本身无可厚非。敢于说真话,不论对成人还是未成年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比起那些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人,不知要强过多少倍。
试着再进一步探讨。类似“孔融让梨”一类的道德榜样和优良传统,自然有它肉眼看不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但也有相对软弱的一面,并没有法律法规那样的强制力量。由此想到时下大家都特别关注的问题。廉洁自律作为一种良好的品质,固然值得称颂,但仅仅依靠道德的力量来约束人,肯定不是最好的办法。必须要靠健全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使心存“贪念”者无机可乘,让那些意欲“伸手”者无从下手,这才能真正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是主动让,还是靠合理的规则公平地分?我不想简单地否定一方,肯定另一方,下一个确切的定论。在生活中,在这一类的问题上,并没有绝对的答案。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允许大家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大概不算是太过分的要求吧?
孔融让梨的故事范文5
关键词:二孩时代;教育;方法
自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拥有二孩的家庭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将面临家有二孩的各种问题。因为当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家长难免将注意力放在照顾老二,忽略老大的感受;在两个孩子起冲突时家长总会要求老大要让着老二等等。有什么方法教育引导老大、老二和睦相处,建立美满和谐家庭,不仅是社会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
一、“大让小”出现的问题
案例1. 王女士家的大孩(儿子)今年5岁,二孩(女儿)快3岁,两个孩子年龄相差2岁,由于年龄差距不大,因此经常在一起抢东西,而他们家的教育理念是:大让小。由于老大经常被教育着要让着妹妹,哥哥基本养成了谦让妹妹的习惯,而且大让小也已成为他们家的家庭规则。但是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比如妹妹抢哥哥心爱的玩具,或者最爱的零食时,哥哥会激烈反对,两个孩子会因此打起来,尽管有父母调和哥哥也绝不相让。
案例2. 李先生家的大孩(女儿)今年9岁,二孩(儿子) 3岁。两个孩子年龄相差6岁,两个孩子在一起玩时,小儿子看着大女儿玩啥就跟着要啥,老大如果不让,老二就哇哇大叫。他们家的教育模式也是大让小,但是久而久之李先生发现,如今大女儿有了逆反心理,不仅不再让弟弟,而且经常会向姥姥、姥爷、爷爷、奶奶那里哭诉“爸爸妈妈就知道让我让着弟弟,我讨厌他们”。
案例3. 赵女士的大孩(女儿)今年14岁,二孩(女儿)4岁。两个孩子年龄相差10岁,平时在家老大比较知道让着老二,家庭还是比较和谐的。但是由于赵女士的大女儿比其他的堂或表的弟弟妹妹都大,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人聚在一起,她基本上什么都得让着那些比她小的弟弟妹妹。赵女士也总是提醒大女儿作为姐姐要有谦让之心,久而久之,一遇到家庭聚会,赵女士的女儿就主动疏远那些堂或表的弟弟妹妹们,因为她觉得什么都得让着小的,和他们在一起很没意思。
从上述案例不难看出现在很多家长惯用的教育方式就是“大让小”。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日常的社交生活中,很多家长往往会采用“大让小”的教育方式。可是弟弟妹妹就可以一味地要求哥哥姐姐让着自己吗?面对弟弟妹妹的要求,哥哥姐姐就只能选择谦让吗?这种教育方式是否妥当呢?
二、“孔融让梨”的启示
中国的孩子很早都学习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它讲的是:孔融(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四岁的时候,在他祖父六十大寿那天,由于来客很多,有一盘香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叫孔融把它分了。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唯独给自己的那一个是最小的。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长辈,是做人的道理!”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也效仿“孔融让梨”的典故,试图让孩子能够学习孔融。
在西方的教育体系中,孔融让梨显然不符合他们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理念,西方学者普遍对此进行了实验。在传统的西方家庭中,一位家长为了观察孩子们之间的友爱程度,把大小不同的苹果放在桌上,任由他们挑选,在挑选的结果出来以后,家长表扬了那位选的最小苹果的那位孩子,而对那位挑选了大苹果的孩子进行了批评,其实在挑选的最初,那位选择小苹果的孩子也是想选大苹果,但他懂得选小的更能赢得大人的青睐,从而违背自己最初的意愿选择了小苹果。而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了那些受批评的孩子一些启发,间接导致了孩子们学会了撒谎,过早接触了一些不良的信息。最终孩子们长大后都走上了违法的道路,然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另一个家庭,却发生了不同结果,家长鼓励挑选小的苹果的孩子,赞扬他们的友爱精神,并且表扬挑选大苹果的孩子,称赞他们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显然这些孩子长大后都有了不一般的成就。[1]
三、注重教育引导的方式
首先,家长尽可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两个孩子之间很容产生矛盾、嫉妒,避免矛盾嫉妒的最好方法就是父母“一碗水”端平,公平对待。生活中父母容易“包庇”幼子,很自然地为他找到“他还小”的借口,这就容易让老大觉得父母偏心,甚至会迁怒弟妹。家长如果一味地强调“大让小”,不仅会养成小的孩子骄横、野蛮的坏脾气,而且还会让大孩子养成软弱的性格。如此一来,不仅对两个孩子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极为不利,两个孩子融洽关系的形成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也不利于构成家庭的和谐发展。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如果坚持“大让小”的教育方式,务必把握好老大“让”的度,“这里的让可以是谦让、礼让,但绝不能是忍让。”可以鼓励老大让着小的,但也要鼓励“小的要关心大的。”让两个孩子知道家庭中应该彼此依赖、互相照顾。
其次,家长不要让两个孩子做比较。比较可谓人之天性,人们或多或少不经意间都会把两个孩子在各方面进行比较,家长切忌在孩子面前将他们进行比较。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即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两个孩子,他们可以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容貌,不同的兴趣爱好等等。对待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在老大身上行得通的方法在老二身上不见得能行得通。不恰当的比较容易引发两个孩子之间的竞争和嫉妒,特别是在被比较中处于劣势的那一个不仅容易对另一个产生不满,更容易让他失去自信,甚至会导致劣势的那个孩子的抵触、逆反心理,因为他会觉得是另一个夺走了父母对他的爱和信任。
第三,家长要有良好的心态。两个孩子难免会出现争抢、打斗,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尽可能的不要干预。其实两个孩子会在争抢、打斗的过程也是磨合、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找到最恰当的相处模式。正如出生在70年代的王女士回忆他和弟弟童年的时候说的那样:“小时候我和弟弟天天斗,一直斗到我上大学,连邻居都说:‘你俩要是哪天不斗,我们都会觉得少点啥。’我父母当时工作都很忙,没工夫搭理我们那么多,因此对我和弟弟的争斗很少管,只是偶尔说两句,可是我和弟弟的感情至今却好得很!”
随着中国二胎政策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将会进入二孩模式,做家长的尽可能做到保持良好心态,“一碗水”端平,公正公平地对待孩子,不要出现偏爱或情感倾斜,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阴影。在解决矛盾冲突时,不应以孩子的年龄大小作为评判的标准之一,而应就事论事,以规则论事。让孩子懂得谦让幼小固然是一种美德,但在小伙伴社交里,一定不能让孩子仗着年纪小就觉得别人让着自己是应该的。不管年纪再小,都应该学会与人相处,学会遵守一些社会秩序,尊重规则,长大了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让孩子能够健康发展,家庭能够和谐发展。
孔融让梨的故事范文6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吧!孔融四岁的时候,就知道让梨了。而我今天要讲的不是让梨,而是让鸭舍的故事了。
今天,傍晚我们一家人到奶奶家里去吃晚饭。哥哥和大爸爸也来吃饭。而今天,奶奶还烧了一只红烧鸭子。吃饭的时候,大爸爸对哥哥说:“这个鸭头里有一只鸭舍,你要吃吗?”哥哥说:“我不吃了,小妹妹不是喜欢吃吗?就让小妹妹吃吧!”于是,大爸爸就把那根鸭舍给我吃了。
我吃着哥哥让给我的鸭舍,心里真是开心呀!要不是他让给我吃,我今天还没的吃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