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加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玉米加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玉米加工

玉米加工范文1

一、精细玉米面的加工

首先,要将作为原料的玉米粒进行去杂工序。选用无霉变、无虫蛀、无异味的优质黄玉米为原料,倒入干净的浅口大盆中,摊开,进行人工挑选。将脱落的玉米粒表皮、玉米芯、坚硬的玉米蒂和沙石、泥块等其他杂质都筛选出来,只留下干净的玉米粒备用。筛选后的玉米原料,其杂质含量不得超过3%。

将去杂后的玉米粒用清水淘洗3~5遍,反复清洗,但不要过度揉搓,以免玉米粒中的淀粉大量流失。清洗时若出现杂质要及时清除。洗至盆水透亮即可。将洗净的玉米粒放置于浅口容器内,平铺晾晒,晾至表面基本干燥即可。

将晒干的玉米粒送入烘干机内进行进一步的烘干。打开开关,将温度调至110℃,烘7~8分钟。烘干后的玉米粒要做到籽粒松散、不成团、不焦黄。

然后,将处理好的玉米粒送入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和磨粉。磨出的玉米粉细度为60~200目不等,面粉的水分含量为20%左右。玉米粉的细度要根据所制作的玉米食品的不同来调节,100目以下的适合做玉米粥、成人食用的玉米糊等; 200目及200目以上的超精细粉口感细腻,适合做婴幼儿营养糊;最常用的玉米粉细度为120~150目左右,可以用这样的粉制成粉丝、粉皮、锅巴、方便面等。

二、玉米糊的加工

制作玉米糊主要用精细度为150目的精细玉米面粉、熟制后的大豆蛋白粉、大米粉和胡萝卜粉等为原料,用这些原料制成的玉米糊口感细腻,香气浓郁。将20公斤精细玉米面粉内分别添加5公斤大豆蛋白粉、3公斤大米粉和2公斤胡萝卜粉,按比例配好后,一起倒入搅拌机内,打开开关,充分搅拌,使其在搅拌机内形成均匀混合的原料粉。大约搅拌10分钟即可。搅拌好的原料粉质地细腻均匀,无明显团块。将原料粉倒入原料筐内,送入微波杀菌和熟化生产线备用。

将原料粉放进一个浅平的盘子内,每盘大约放入500克左右。用手将粉平整铺开,遇有大块颗粒时要充分碾碎。装盘后,从微波杀菌机的进料口送入,进行杀菌和原料粉的进一步熟化。这一过程中机器内的温度要保持在90℃。每盘原料粉的微波杀菌和熟化环节大约需要2分钟。这一环节结束后,从出料口将盘子取出,倒出原料粉,即可进行小包装。

三、玉米锅巴

首先要配料。倒入15公斤玉米粉,再向其中加入7公斤小麦面粉和3公斤大豆蛋白粉,混合后倒入搅拌机内。再将500克食用油倒入盆中,兑入2公斤清水混合均匀,然后也倒入搅拌机内,和面粉一起进行搅拌。搅拌过程至少需要10分钟,以便使所有原料混合均匀。

搅拌好后,将原料粉倒出来,送入膨化机内进行膨化和成型。原料粉由送料口投入,经过120℃的高温处理后,形成了已经熟化的、约2厘米宽的粗条,由出料口成型,并挤压出来。成型后的粗面条直接送入干燥切割机的入口。入口处需要架设一台鼓风设备,用来给膨化后的粗面条降温。粗面条进入干燥切割机后,以160℃的高温进行瞬间干燥和脆化,并在出料口处进行压花和切割,将整根的粗条切成约2平方厘米的小块,形成锅巴胚。这时的锅巴胚至少已经有8成熟了,将其倒在冷却床上静置8小时以上,进行自然冷却和干燥,冷却至室温即可。

玉米加工范文2

(一)加强对新建、扩建项目宏观调控,全面清理在建、拟建项目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玉米加工项目建设管理的紧急通知》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清理玉米深加工在建、拟建项目的紧急通知》的文件精神,立即停止备案玉米深加工项目,对在建、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对已经备案但尚未开工的拟建项目,停止项目建设;对不符合项目土地审批、环境评价、城市规划、信贷政策等方面规定的项目,要暂停建设,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科学规划,加强政策指导

玉米主产区要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全局利益出发,统筹规划本地区玉米生产、饲料加工业和深加工业的发展,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业产能规模盲目扩张,使之与《食品工业“*”发展纲要》和《饲料加工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各地规划进行必要的指导,以加强对玉米加工业发展的宏观调控。

(三)保持玉米食用消费、饲料和深加工的协调发展

对不同类型玉米加工业,实施区别对待的发展政策。一是鼓励发展玉米食品加工业,开发玉米食品加工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粮农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稳步发展饲料加工业,不断开发优质高效的饲料产品,提高饲料的质量安全水平,确保畜牧业发展对玉米饲料的要求。三是适度发展玉米深加工业,鼓励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限制发展供给过剩和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产品以及出口导向型产品,严格控制深加工消耗玉米数量。

(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严格执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低水平、高消耗、污染严重的企业,尤其是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小型淀粉和淀粉糖(醇)企业。完善产业组织形式,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配套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积极培育大型玉米加工企业,推动结构调整,提高行业发展水平。鼓励和支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市场前景看好、发展潜力大的国内玉米加工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和重组等形式,发展若干家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鼓励和引导玉米加工企业加强科技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五)适当调整玉米及加工产品进出口政策

各地区原则上要减少玉米出口,以保证国内供求平衡。建立灵活的玉米进出口数量调节制度,在保证国内玉米生产稳定的条件下,东南沿海玉米主销区在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较低时,可适当进口部分玉米,满足国内饲料加工业的需求。研究完善玉米初加工产品和部分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具体产品名录另行规定。

(六)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加强科技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实现产业升级。支持玉米加工业共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重点支持玉米保质干燥、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新产品开发和重点装备的研发工作。

氨基酸行业要淘汰传统工艺和产酸低的微生物,确保菌种发酵的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废物全部利用生产蛋白饲料或生物发酵肥,减少外排废水中的COD值,全部达标排放。

有机酸行业要淘汰钙盐法提取工艺,缩短发酵周期10%,提高产酸率和总收得率,降低电耗和水耗。

淀粉糖行业要采用新型的高效酶制剂、膜和色谱分离技术,开发水、汽和热能的循环利用工艺。

多元醇行业要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国内急需的二元醇新产品,降低吨产品的玉米原料消耗和能源消耗。

酒精行业要淘汰高温蒸煮工艺、稀醪酒精发酵、常压蒸馏等工艺;鼓励采用浓醪发酵、耐高温酵母等新技术,提高玉米综合利用水平。

(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坚持循环经济的理念,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尽可能回收,原料利用率达到97%以上。延长加工产业链,提高玉米转化增值空间。降低资源消耗,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坚持清洁生产,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玉米加工产业。

(八)大力开发饲料资源,提高保障能力

基地,促进秸秆资源的饲料化利用,降低饲料粮消耗。积极开发蛋白质饲料资源,充分利用动物血、肉、骨等动物屠宰下脚料和食品加工副产品,提高农副产品利用效率。

(九)增强扶持力度,鼓励玉米生产

继续实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稳定发展玉米生产,继续实施玉米良种补贴政策,加大对玉米优良品种种植技术的科研和推广力度,加强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的农业生产能力建设,通过提高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玉米产量。根据加工业对原料的需求,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发展鲜(糯)玉米、饲用玉米、高油玉米、蜡质玉米、高直链玉米等优质、专用玉米生产基地。

(十)鼓励玉米加工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资源

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市场竞争,充分利用全球土地资源,通过融资支持、税收优惠、技术输出等国家统一制定的支持政策,鼓励玉米加工企业到周边、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建立玉米生产基地,发展玉米加工和畜禽养殖业,延伸国内农业生产能力,减少国内粮食生产的压力。

玉米加工范文3

关键词:玉米深加工;玉米产业;发展趋势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玉米产量占全球玉米总产量的40%,中国占20%。美国每年用于深加工的玉米量已超过5 000万吨,占玉米产量的20%左右。美国的玉米经济实力最强,技术最先进,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发达的玉米深加工业。美国玉米深加工产品,由19世纪的淀粉、葡萄糖、饲料、玉米油,到20世纪的变性淀粉、淀粉糖和燃料酒精,尤其是目前作为玉米深加工的两大主导产品淀粉糖和燃料酒精,成为推动美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美国玉米深加工现状

(一)玉米深加工产品多样。美国玉米深加工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玉米深加工产品伴随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已制造出3 500种以上的产品,由过去单纯的淀粉产品发展到淀粉糖、各种发酵产品、变性淀粉、玉米油和蛋白饲料等多门类的产品体系。玉米深加工产品主要包括:一是玉米淀粉。美国的玉米淀粉工业发展迅猛,是世界淀粉生产产量最大的国家,2003年美国淀粉产量占世界淀粉总产量为50.8%。由于美国淀粉原料基地连片集中,所以淀粉厂的规模大,一般年生产能力在数十万吨。二是玉米淀粉糖。与其它淀粉糖相比,玉米淀粉糖具有成本低、副产品多、效益高等优点。美国玉米原淀粉有70%左右被用作制糖原料,仅用于生产糖类的玉米就达3 300多万吨。玉米淀粉糖除用于食品工业外,还应用于其它工业,如用于空气清洁剂和烟草的保湿剂,也用于砖瓦制造中,通过防止干燥过程中水分移动减少破裂和变形,还可用于水泥中延迟其凝固时间。三是酒精。美国酒精用玉米的消费增长近几年来非常强劲,酒精生产消费的玉米量已超过淀粉行业,成为美国工业用玉米消费的主体。2003年度燃料酒精生产消费玉米2 34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520万吨,增长幅度高达28.9%。在2005年,美国玉米产量的14.56%用于生产酒精,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到20%以上。这主要是玉米燃料酒精迅猛发展所致,燃料酒精将成为未来玉米酒精加工的主要方向。四是赖氨酸。玉米深加工产品中,氨基酸类的产品主要是味精(谷氨酸钠)和赖氨酸。味精的生产主要在中国,赖氨酸的生产主要在美国和日本。目前,世界上95%以上的赖氨酸都作为饲料添加剂。随着世界饲料工业的发展,赖氨酸的消费量逐年增加。世界赖氨酸生产规模最大的是美国ADM公司,约占全球赖氨酸总产量的一半。

(二)有专业的玉米深加工组织。为提高玉米生产贸易及加工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竞争力,美国成立了玉米生产者协会、玉米贮藏与加工协会和玉米精加工协会,且3个协会间长期保持稳定的协同关系,使美国玉米加工产业具有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现代化等特征。美国玉米精加工协会有9家公司,下属28家企业,年加工玉米3 556万吨,平均每个企业日处理玉米3 500吨以上。

(三)玉米深加工技术先进。美国在发展玉米精深加工业中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特别是节能、节水、节约原料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费用和减轻环境污染的技术工艺。乳酸和琥珀酸等有机酸采用膜分离与细菌连续发酵生物反应器耦合技术和双极膜电渗析分离技术,赖氨酸生产采用连续离交法进行分离提纯。采用快脱纤维法和快脱胚芽法,提高了加工效率,提升了饲料副产品的价值。此外,经过改造的研磨技术有效提高了发酵罐的实际产量。

(四)政府对玉米深加工产业进行扶持。美国玉米深加工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采取了财政补贴和金融扶持。财政补贴一种是政府直接补贴给加工企业,另一种是政府在农业政策中对种植玉米的农户提供直接补贴。采取这种补贴措施取决于玉米的市场价格和销售量,农户的玉米出售量越大,自然得到的补贴款越多。政府对种植玉米的农民提供补贴后,降低了企业收购玉米的价格,相应降低了玉米加工企业的成本,有利于玉米加工业的发展。美国对玉米资源开发提供金融扶持的金融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商业银行。许多玉米加工企业建厂的一半资金是从商业银行得到的贷款,政府给予一定扶持。另一种是农业合作发展服务机构,当地政府为农业合作社提供无息贷款。另外,美国对玉米资源深度开发关键科学技术的研究提供支持。

二、美国玉米深加工业发展趋势

(一)玉米深加工产品不断丰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传统工业产品淀粉、糖、油和饲料中,淀粉已成为工业应用的龙头;在一些工业领域,淀粉已得到很好的应用。玉米深加工产品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不断开发新用途和扩展原有用途。除继续淀粉及其深加工产品在传统领域的应用,更注重开发和开拓以下三领域的产品和市场:建筑产品中的增稠剂、粘合剂喷涂剂;铸造和陶瓷中的脱膜剂、防裂剂,日用化工中的填充剂、粘合剂等;高档产品,如高档医药生化产品、功能性食品及添加剂、精细化工产品及用化学方法或很难生产的产品(微生物多糖、工业酶制剂表面活性剂、高分子材料等)。

(二)玉米加工不断向精深发展。目前美国采用的玉米乙醇转化工艺分干磨和湿磨两种,前一种工艺投资成本相对较低,除生产乙醇外,其余产品都加工为动物饲料;后一种工艺则是把玉米籽粒分解成淀粉、麸质、胚芽和纤维。与干磨比较,湿磨具有延长产业链的重要优点:一方面,利用玉米的多价值属性分别加工出多种产品。诸如利用玉米胚芽生产高营养玉米油;利用玉米糠麸生产高蛋白饲料;纤维和液流混合干燥后也可当作低蛋白动物饲料出售。另一方面,利用湿磨工艺生产的纯淀粉通过延长产业链进一步加工出多种下游产品。玉米淀粉除经过发酵制取乙醇外,还可制作变性淀粉用于食品业、纺织业、造纸业及粘合剂等。用酶法可以把淀粉转化为一系列高纯度的葡萄糖下游产品,然后再通过发酵制成各种不同的终端产品。

(三)玉米开发利用向综合方向发展。美国在玉米利用方面进一步实现了综合化,在产品开发方面,生产出更多种类的变性淀粉。21世纪以来,为应对石油危机,美国大力开发石油替代品玉米燃料乙醇。随着对玉米成分和价值属性认识的提高,加上加工技术的革新,玉米综合化开发利用路线完全改变了玉米单一化开发利用路线。采用玉米综合化开发利用路线,有效突破传统的只加工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玉米初加工业的局限和束缚,开拓加工生产包括醇、氨基酸、微生物、低聚糖和多糖、酶制剂、单细胞蛋白、抗生素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内的现代玉米产业,因而被提高到发展“玉米产业经济”的高度。 转贴于

(四)现代生物技术不断推动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生物技术的支撑。玉米深加工业未来新产品的开发、市场的开拓依然要依赖于现代生物技术,尤其是现代生物酶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引用现代生物酶技术,色谱分离、膜分离技术,喷射、超微以及自动化微机控制等技术,使产业进入高科技、高产出的快速发展阶段。现代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工程技术方面的进步,导致了一系列酶产品方面的创新和酶产品成本的降低,极大提高了玉米深加工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对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借鉴

(一)不断开发新产品,发展玉米综合利用。玉米综合利用是提高玉米附加值的重要途径,也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趋势。我国应积极开发、引进玉米综合利用技术和联合生产方式,努力提高玉米加工的综合效益。适应市场需求、发挥现有优势和克服薄弱环节是确定玉米深加工业主导产品的决定因素。我国要在充分发挥味精、柠檬酸的生产规模和技术优势的同时,加快酒精(尤其是燃料酒精)、淀粉糖和变性淀粉的发展速度。

(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玉米加工效益。在中国玉米深加工的过程中,技术是一个瓶颈,因此,中国要以实现“玉米的精深加工”为目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目前,在玉米加工过程中,许多中国企业只是在模仿国外企业的核心技术,始终得不到高额垄断利润。所以,中国玉米加工企业应加大技术的投入,尽快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同时国家应对玉米加工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制定相应的保护和支持的政策。

(三)加大生物研发力度,密切跟踪工业生物技术前沿。高度关注世界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趋势,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生物技术研发与促进产业化领导小组”,明确未来20年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以化工醇、聚乳酸等新产品为代表的玉米化工转化产品已成为各企业开发的重点。据统计,全国约有政府资助的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200个,拥有研发人员3万多人,现代生物技术企业5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

玉米加工范文4

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不仅可以节约饲料,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殖效益,而且可以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蒸汽压片饲料加工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先进的提高谷物(玉米)消化利用率的加工技术,该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于美国问世以来,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推广应用,现已普及到欧美等众多畜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韩国和日本也开始大量使用谷物(玉米)蒸汽压片饲料饲喂牛羊。我国自2005年第一套谷物(玉米)蒸汽压片饲料生产线在河北凯特饲料集团有限公司投产运营以来,目前已有上百家大中型饲料厂、奶牛场、肉牛养殖场和养羊场应用了该技术。

 

一、加工机理

首先通过蒸汽热处理,使谷物(玉米)淀粉得到凝胶糊化,而后经机械压力,破坏细胞内淀粉结合的氢键,使淀粉从蛋白质的包被中释放出来,同时也使谷物(玉米)中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有利于动物机体对谷物(玉米)中淀粉和蛋白质的消化利用。

 

二、加工流程

首先,将收购的谷物(玉米)用筛选和磁选设备清除杂物;其次,将清理干净的谷物(玉米)用提升机输送到蒸汽加热调质罐,通过蒸汽蒸煮,使谷物(玉米)淀粉得到充分糊化;再次,将糊化好的谷物(玉米)输送到预先加热的轧辊压片机,轧成需要密度的薄片;最后,将轧好的谷物(玉米)薄片输送到干燥冷却机,当温度降至常温、水分达到要求时,即可计量、包装。

 

加工流程图如下:

三、主要技术参数

1. 蒸汽温度:100~110℃。

2. 蒸汽调质时间:35~60分钟,以40分钟最佳。

3. 轧辊挤压压力:定压法3.5兆帕,定距法6兆帕。

4. 压片密度:320~360克/升。

5. 成品含水量:10%以下,以8%最佳。

四、技术的先进性

1. 与干式压片饲料加工技术相比,该技术可使谷物(玉米)中的淀粉糊化度提高30%,瘤胃淀粉消化率提高15%,小肠淀粉消化率提高25%,全消化道淀粉消化率提高7%。

 

2. 与干式压片饲料加工技术相比,该技术可使谷物(玉米)中的饲料蛋白质向微生物蛋白质的转化效率提高10%以上,小肠氮消化率提高10%,总肠道氮消化率提高8%。

 

3. 与干式压片饲料加工技术相比,该技术可杀灭谷物(玉米)中的有害微生物、病原体、霉菌毒素、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杜绝了病原的传播,有利于提高动物产品质量。

 

4. 与干式压片饲料加工技术相比,该技术可使谷物(玉米)的消化利用率从70%提高到100%,由此可节约谷物(玉米)饲料40%以上。

5. 与干式压片饲料加工技术相比,该技术可使动物排粪量减少15%以上,粪便中氮排放量从145克/天下降到129克/天,从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玉米加工范文5

关键词:玉米种子加工生产线工艺原理设计经验

引言

我国西北地区是国内重要的玉米产区,也是各大玉米种子加工企业进行种子生产的主要地区。玉米果穗成熟季节为每年秋季。果穗收获后如不及时进行加工处理并入库保存,则会因含水率高、气温下降等原因产生霉变、冻害等现象,降低种子的品质和发芽率,给企业带来损失。

因玉米种子通过机械化加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种子质量。目前西北各种子加工企业普遍使用玉米种子专用加工机械加工玉米果穗。实力较强的厂家会将各台种子加工机械使用运输设备连接为种子加工生产线。不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更易于实施在线检测等技术手段以进一步提高种子质量。

1 玉米种子加工工艺流程简介

玉米种子加工过程主要包括扒皮、人工拣穗、果穗烘干、果穗脱粒与预清、玉米籽粒暂存、精选加工、包衣加工、包装入库这几个工序。

大型玉米种子加工厂一般使用自动加工生产线进行加工,规模较小的种子公司一般采用单机设备进行加工作业,设备之间的转运过程则由人工完成。

2 玉米种子加工生产线常用设备简介

2.1 玉米种子加工生产线主要加工设备简介

2.1.1 拣穗台(拣穗皮带机)

拣穗台即为拣穗皮带机,其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普通皮带机相同,均为摩擦传动结构,皮带机主要由电动机、减速机构、机身、皮带,托辊几部分组成。拣穗皮带机与一般皮带机不同之处在于拣穗皮带机较~般皮带机宽度更宽,一般宽度为1米左右,皮带正常工作时的线速度也不大,最高线速度一般限制在0.8米/秒,方便工人站在拣穗皮带机周围挑拣杂穗。

2.1.2 斜床堆放式种子干燥室(斜床堆放干燥仓)

斜床堆放式种子干燥室(斜床堆放干燥仓)由隔成多个隔间的烘干仓组成,仓体端部设有风机和换热器,仓顶设有进料门,仓侧面设有出料门,仓内设有风道通热风。烘仓的热源依当地能源情况各有不同,但基本可分为燃气、燃油和燃煤等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加工厂使用玉米棒芯作为燃料,既节约燃料成本又免除了玉米棒芯的处理费用。烘干仓一般采用间接加热的烘干方式进行工作,这样可保证烘干后的玉米果穗整洁干净。

2.1.3 脱粒预清机

脱粒预清机(或称脱粒初清机)主要包含脱粒和预清两部分机械结构。目前广泛使用的脱粒预清机脱粒部分工作原理主要分为齿钉式和挤搓式两种。前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较挤搓式脱粒机破碎率高。挤搓式玉米脱粒机工作部分由含齿板的主轴和鼠笼式挤搓筒组成,工作时玉米干果穗在主轴的搅动作用下在笼中互相挤搓,分离的玉米粒经由笼式结构的缝隙中落下,玉米棒芯则从笼式结构末端的专设排出口排出,达到粒、芯分离的目的。落下的玉米粒中混杂有碎玉米芯和碎的玉米粒,这两部分杂质经由机器预清部分的多层筛筛选,经由不同出口排出机器。

2.1.4 钢板仓群

钢板仓群般分为圆仓和方仓两大类。无论哪种类型,仓群均配有上料和出料皮带机,可实现机械上、排料,仓内设有通风管道,可由配套的风机向仓内部鼓风,去除水气和降温,钢板仓群在加工生产线中起暂时存贮玉米籽粒的作用,一般在脱粒工段之后,精选工段之前安置。

2.1.5 风筛清选机

风筛清选机主要包含风选和筛选两部分机械结构。风选部分主要为立式空气筛,它根据种子的空气动力学特性,按照种子和杂质临界速度的不同,通过调整气流的速度实现分离玉米种子中的灰尘和其他较轻杂质。种子通过空气筛后进入多层振动筛,通过多层筛片孔的尺寸进行分选,从而实现玉米籽粒的大小分离任务,分离后的各类规格籽粒经由设在机器上的各个出口排出。

2.1.6 种子分级机

种子分级机一般分为圆筒分级机和平面分级机两大类。不论哪种类型,其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均为使用不同规格的筛筒或筛片,经筛选后分离不同尺寸的籽粒,从而达到大小分开的效果,设备内的筛筒或筛片可进行更换,以便使用不同筛孔规格的筛片进行工作。玉米籽粒经分级机分离后,经由机器不同出口排出,完成分级过程。

2.1.7比重式分选机

比重式分选机也称重力式分选机或重力分选台。此类设备工作原理是在气流与振动联合作用下,工作台上的同尺寸物料按照密度的差异会产生分层现象。玉米籽粒在工作台上按照容重(密度)分层后,经由不同的出口排出,达到去除虫蛀粒和碎玉米芯的目的,进一步提高玉米种子质量。

2.1.8种子包衣机

种子包衣机是采用计量给药装置、定量喂料装置保证药种比例,雾化装置均匀喷洒药物于种子表面,搅拌装置拌匀药液和种子的设备。种子和包衣药剂经过包衣机精确计量后,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比例在机器内进行混合,经搅拌后从排料口排出,完成包衣过程。

2.1.9种子包装秤

种子加工使用的包装秤与工业通用的颗粒包装秤类似,各类型包装秤的区别主要为所称量的重量和自动化程度不同。依所包装重量划分可分为大、小袋包装秤,依自动化程度划分可分为半自动包装秤和全自动包装秤。

目前大型生产线主要使用全自动包装秤提高生产效率。半自动包装秤因需要人工套袋、接料和封口工作。故生产效率略低,一般用在小型玉米种子加工生产线中或者单机使用。包装袋的大小则依据市场需求来决定。

2.2 玉米种子加工生产线辅助加工设备简介

2.2.1皮带输送机

皮带输送机是使用输送带水平或爬坡连续输送物料的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

玉米种子加工厂普遍使用平皮带输送机输送玉米果穗,使用v型皮带输送机输送玉米籽粒。皮带机的运输特点是运输过程平稳无;中击,玉米果穗与籽粒运输过程中破碎率很小。

2.2.2斗式提升机

斗式提升机是使用固定在皮带上的畚斗垂直提升物料的连续输送设备。根据摩擦传动原理,由主、从动轮带动皮带运转。运转过程中畚斗随皮带运动,从提升机底部舀入物料,经皮带运动提升至顶部主动轮附近,然后经离心力作用将畚斗内物料甩向出料口出料,从而完成提升物料的过程。因斗式提升机在工作过程中有舀入种子的动作,故依制造精度会产生0.5%左右的破碎率。

2.2.3旋风除尘器(英文名:cycIone)

旋风除尘器上部为圆柱,下部为圆锥形,中空。设备工作时利用旋转沉降原理将尘土与空气分离,尘土经由旋风除尘器下部的出口排出,空气经由上部的排气管排出,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2.2.4布袋除尘器

布袋除尘器的主要结构为风机,布袋和集杂仓。工作原理为利用布袋上面的织物小孔过滤空气,达到分离灰尘与空气的作用,因布袋织物使用特制化纤材料制成,小孔致密,所以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果较旋风除尘器好。但因整机采购价格较旋风除尘器高,为降低生产线成本,一般仅配合关键设备使用。

3 玉米种子加工生产线中各工段工作过程

3.1拣穗工段工作过程

拣穗工段主要由分穗皮带机、多条拣穗皮带机(拣穗台)和拣穗后好、杂穗出运皮带机组成。

分穗皮带机负责将玉米果穗均匀分布到各条拣穗皮带机上面,拣穗工人站在拣穗皮带机旁边,手工将不符合要求的玉米杂穗扔进杂穗出运皮带机,合格的好穗工人不予干预,果穗会沿拣穗皮带机运输至好穗出运皮带机后运出拣穗车间。杂穗运出拣穗车间后直接装车运走转商(做鲜玉米出售),好穗经由皮带机运输至玉米果穗烘仓。

根据种子公司需要,有的拣穗车间中还配有扒皮机,扒皮机的安装位置在分穗皮带之后,拣穗皮带之前,即玉米果穗经分穗后先扒皮,再经人工拣穗。

3.2 烘干工段工作过程

烘干工段的主要加工设备为斜床堆放式种子干燥仓和为此烘干仓进料和出料的皮带输送机。

烘干仓内设多个隔间,以便烘干不同品种玉米果穗。玉米果穗经进料皮带机从仓顶进料门向各隔仓进料,待堆料厚度达到规定高度时停止进料,开始进行烘干。玉米果穗进厂时含水率会在30%以上,经烘干过后,含水率达到安全储藏水分13%后即可打开烘干仓侧面墙上的排料门,干玉米果穗即从仓中自行流出,经皮带机运出烘干仓,并转运至脱粒车间。

3.3 脱粒工段工作过程

脱粒工段主要使用脱粒预清机进行干玉米果穗的脱粒工作,辅以提升机和皮带机、除尘器等设备进行提升、运输和除尘工作。

干玉米果穗经脱粒预清机后会分成好玉米籽粒、碎玉米籽粒、碎玉米芯、完整玉米芯四部分。经皮带机和提升机运输后,好玉米籽粒送入钢板仓群暂存。碎玉米籽粒送入专用暂存仓暂存,之后转作饲料出售。完整玉米芯和碎玉米芯经运输设备运出车间后进入玉米芯储存仓暂存,之后转售玉米棒芯处理厂或使用燃烧炉就地燃烧供热。因挤搓脱粒过程会产生粉尘污染,故车间内设有除尘管道,车间外设有专用的旋风除尘器除尘。除尘器收集的粉尘主要成分为玉米籽粒和棒芯上面脱落的皮,此部分杂质可转作鸡鸭饲料使用。

3.4 精选工段工作过程

精选工段由风筛清选机、分级机、比重式清选机这三个主要设备组成,辅以皮带机、提升机、暂存仓、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辅助设备进行加工作业。此工段是控制产品质量的重要工段。

干玉米籽粒从玉米暂存仓群经提升机和皮带机运至精选车间后,首先经风筛选淘汰玉米碎芯,过大籽粒等大杂和玉米碎籽粒、小石子等小杂。依市场需求情况酌情考虑是否经分级机分级。之后经比重选除去与玉米籽粒大小相近,但比重不同的玉米碎芯等物,完成精选过程。精选过程完毕后合格玉米籽粒由皮带机转运至包衣、包装车间,玉米碎籽粒经皮带机、暂存仓系统收集后转为饲料出售。因加工过程中也会产生粉尘污染,故各主机均配有除尘设备除尘,除尘器中收集的粉尘成分同脱粒车间粉尘,只是粒度更细。

3.5 包衣、包装工段工作过程

包衣、包装工段主要设备为种子包衣机、种子包装秤,辅助设备为皮带机,提升机,包衣成膜仓、布袋除尘器等设备。

玉米籽粒运输至此车间后首先进入包衣机,经包衣机包衣处理后,先由提升机运输至包衣成膜仓暂存,待种衣剂干燥以后由成膜仓放出,经皮带机运输至包装秤处包装,码垛,喷码。种子包装好后入库房保存,完成整个加工过程。

因种衣剂含有毒性,故包衣包装工段各设备均应设置布袋除尘设备予以除尘,用以改善工作环境。除尘器收集的粉尘也因含有毒性,需特别处理,不可作为饲料使用。

3.6 各工段的电气控制

因各工段机器设备间的控制关系一般仅为起、停操作,故目前最常用的控制手段是使用继电接触控制电控柜,在柜中可通过线路布置设置关键机器设备间的互锁与自锁关系,保证加工安全。继电接触控制电控柜的另大优势是性能可靠,价格适中。

4 生产线工艺设计方案的制定原则

对于进行一家种子加工厂的工艺设计,应首先搞清厂家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并以此为前提进行工艺设计。

个新建的玉米种子加工厂主要涉及到工厂选址、各期工程工厂的加工能力、厂房和加工设备选型等工艺问题。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4.1 工厂选址

工厂选址应在方便运输和节约购地成本之间权衡。一般的选址方案多为选择在玉米产区内,有完善公路系统的城市近郊地区。这种选址方法的优点是可从大田就近收购玉米,使用大型卡车运输进厂,靠近城市便于招聘工人。近郊地价也较市中心便宜,购地成本相对较低。

4.2 各期工程工厂的加工能力

涉及到建厂的成本,工厂一般选择分期建成,首期加工能力一般仅满足工厂当年和之后几年的大田玉米果穗生产量。经几年经营后,大田生产量扩大,此时再扩大生产线处理能力,进行后几期生产线的工程建设。各期的加工能力主要与当年的玉米产量和适宜加工的时间段长度这两个参数有关。此外,玉米经烘干脱粒后进入仓群暂存,如果通风等保存措施运用得当,玉米籽粒可在仓内保存较长时间。只要仓群的储存能力足够,精选、包衣、包装工作可不急于在脱粒之后立即进行。所以生产线的精选、包衣、包装工段日处理能力可小于进料至脱粒工段日处理能力。

4.3 厂房和加工设备选型

除烘干仓需达到保温要求多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工厂的其他厂房宜选用钢结构骨架、双层彩钢板内衬保温层的清钢厂房,此类厂房一般建设成本较低,且能够做到当年建房,当年使用。加工设备的选择主要是在可接受的采购价格范围内,选择做工细致、质量上乘的机器设备组建生产线。

5 生产线设备的工艺布置技巧

5.1 设备的布置应节约用地

在满足各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设备布置应按照工厂所购买地块的形状安排,

尽可能节约用地,节约出的地块可作为厂内马路、堆料场,停车场使用,方便生产线的运转。如果工厂计划分期建造,则应预先留出各期设备的安装空间,方便日后安装各期设备时使用。

5.2 设备的布置应紧凑

在满足各设备的使用要求情况下,尽可能将生产线安排紧凑,节省辅助运输设备的长度,这样不但可节约设备采购成本,而且在工厂的运行中,可减少工厂运转时的用电需求。

5.3 设备的布置应符合方便使用的原则

各设备之间应留有足够宽的通道,方便操作工人在设备间走动,观察设备运转情况,适时调整各设备的工作参数。如有必要,应在设备周围安置平台和梯子。方便操作工人调整设备上的控制按钮或手轮和在种子品种变更时更换设备中的筛片、筛筒等工作部件。

各厂房中应尽可能少布置地坑,方便工厂更换品种时的清理工作。架设在高处的设备应设计相应的检修平台或者检修通廊,方便在加工季节开始前的设备维护工作(主要为加注油、脂、更换磨损和老化的零配件)、加工季节中和结束后的检修工作(主要为检查设备完好程度,更换磨损配件等)。

5.4 设备控制柜的布置

各工段电控柜应布置在厂房内利于通行,又可以方便观察整个工段生产线运行情况的位置,以便有紧急情况时,工人可以迅速接近电控柜,使用急停开关停止整个工段生产线的运转,防止事故的发生。

5.5 设备运转时的安全防护措施

如的运转部件高度处于人手的接触范围内,则需制作防护罩等保护设备,防止工人头发、衣物等卷入机器,保证操作人员安全。

安装在室外的皮带机等运输设备,应就近安装室外急停开关。高空室外设备应在工人可观察到运转情况且易于触摸到的位置安装急停开关。方便操作工人紧急制动。

玉米加工范文6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1]。我国虽地大物博,但水资源严重缺乏,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水资源总量排在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 2300-2500 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排世界第 110 位,全国年平均缺水总量近 500 亿立方米,是联合国定义的 13 个贫水国家之一。目前,全国 600 多座城市中,有近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七大水系已全部遭到不同程度地污染,水污染的严峻形势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2]。 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及全国环境统计年报,我国的用水总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13 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 27957.9 亿 m3,年总用水量 6183.4 亿 m3,占年水资源总量的 22.1%,其中,对地表水源的用量占 81%;对地下水源的用量占不到18.2%;对其它水源的用量仅占 0.8%。用水方面,生活用水占 12.1%;工业用水占22.8%;农业用水占 63.4%;生态环境补水占 1.7%。全国废水排放量 695.4 亿吨,与 2012 年相比增加 1.5%,工业废水排放量 209.8 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 30.2%,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 485.1 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 69.8%,其他形式的废水排放量 0.5 亿吨。 另外,伴随着水资源短缺的同时,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不高。根据 2009年各国经济数据显示,我国万美元 GDP 用水量为 1197 m3,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711 m3,而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的万美元 GDP 用水量分别为 403m3、165 m3、100 m3;我国万美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 603 m3,世界平均水平的万美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 569m3,虽然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不大,但却是澳大利亚的 6.8 倍,西班牙的 3.0 倍,甚至高于埃及、印度、南非等国;我国灌溉水利用率约为 46%,处于中下游水平,而以色列、西班牙等国却达到了 70%以上,而且灌溉水利用率高的国家其节水灌溉水平也均较高[3]。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工业水的节水技术,但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如何提高用水效率,充分利用好每一滴水,切实达到节水减排,保护水环境的最终目的仍是今后的工作重点[3,4]。

......

1.2 课题来源及工程研究背景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辽河源头区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及示范研究”项目的子课题——短产品链粮食深加工行业清洁生产与中水回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的部分内容(2012ZX07202009-01-02)。本课题的依托企业是一家集玉米深加工及精深加工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经过对国内外玉米深加工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完善、提高,产品质量稳步上升,现已开发出玉米淀粉、玉米胚芽油等三大系列20余个规模型号的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造纸、制药、日用化工等工业生产中,且各种产品年生产调配能力达150万吨以上,其中金玉米牌玉米淀粉,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成为同类产品中的明星品牌。公司高度重视一体化建设,先后通过ISO9000、14000、22000及OHSAS18000体系认证,始终坚持“绿色成就健康”的环保理念,取得了绿色食品证书和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008年6月被国家确定为“质量、信誉、服务”3A企业。 玉米深加工工艺流程如图 1-1 所示,具体流程分为浸泡、研磨、分离。浸泡,指亚硫酸浸泡玉米粒,破坏其内部各组织的完整性,减弱相互间的联系,还可以破坏蛋白质网,使玉米粒表皮的半渗透膜变为渗透膜,加速扩散及渗透作用,同时浸提出可溶性物质;研磨,指粗磨和细磨,粗磨也称为胚芽磨,细磨又称为纤维磨;分离,指筛分胚芽、纤维、麸质,然后各自加工成成品。

.........

第 2 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小试方案及装置

试验用水取自企业污水站二沉池出水,在室温(12-16℃)条件下,取 400ml水样置于 500ml 烧杯中,投加一定量混凝剂(PAC、FeCl3、CaO),开启搅拌机,先以 150r/min 的转速快速搅拌 1min,再以 80r/min 的转速搅拌 10min,最后静置30min,再采用快速离心的方法取上清液,测定 PO43--P 的含量及上清液 pH。 小试的目的在于研究 PAC、FeCl3、CaO 三种混凝剂对水中 PO43--P 的去除效果,为后续的接触过滤中试筛选合适混凝剂。小试装置见图 2-1。

........

2.2 中试方案及装置

试验原水引自二沉池出水水箱,采取泵前投药,经水泵混合后直接进入滤柱(接触过滤),投药后的原水在流经滤层的过程中完成混凝、过滤过程,形成的微絮体被截留在滤层中,砂滤出水进入水箱,备作反冲洗用水;当运行工况达反冲洗条件时,开启反冲洗泵和气泵,控制反冲洗条件,汽水联合反冲洗,然后再水冲,反冲洗时间 10-15min。中试装置见图 2-3。 1)空白试验:不投加混凝药剂,控制滤速为 6m/h,按设定周期连续运行 8h,每隔 1h 取滤后水水样,检测出水的浊度、pH、COD、PO43--P、NH4+-N、NO3--N指标,同时观察水头损失的变化情况。 2)接触过滤试验:控制滤速为 6m/h,依次投加 300mg/L、200mg/L、150mg/L、100mg.L 的 CaO 药液,按设定运行周期 8h 运行,每隔 1h 取滤后水水样,观察水头损失及检测出水的浊度、pH、PO43--P 等指标;然后依次改变滤速为 4m/h、3m/h、2m/h,其他条件不变,重复上述试验,筛选出最佳运行工况。 3)在最佳工况条件下连续运行,探究其工况稳定性并确定合适的运行周期,及对 COD、NH4+-N、NO3--N 的去除效果。

.........

第 3 章 混凝小试结果与分析 ....... 22

3.1 小试水质概况 ........ 22

3.2 小试结果与分析 .... 22

3.2.1 混凝剂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

响 .... 22 3.2.2 pH 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24

3.2.3 反应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25

3.3 本章小结及建议 .... 26

第 4 章 接触过滤中试结果与分析 ...... 28

4.1 中试水质概况 ........ 28

4.2 空白试验结果与分析 .......... 30

4.3 接触过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4.4 本章小结及建议 .... 35

第 5 章 工况稳定性试验 ........ 37

5.1 出水浊度、pH 随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 ........ 37

5.2 对 PO43--P 的去除效果 ........ 38

5.3 水头损失 ......... 38

5.4 对 COD、NH4+-N、NO3--N 的去除效果 ....... 39

5.5 滤层含污量 ..... 42

5.6 本章小结及建议 .... 42

第 5 章 工况稳定性试验

控制滤速 2m/h,混凝剂投加量 200mg/L,在设定运行周期 8h 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运行时间,研究该工况下的运行周期、水头损失及对进水浊度、pH、PO43--P、COD、NH4+-N、NO3--N 的去除效果。试验期间进行两组工况稳定性试验,由于受现场条件所限,两组试验间断进行,即当天运行完后,停泵关阀不反冲洗,第二天继续运行,直至水头损失超过限制或出现穿透现象,试验期间每隔 1h 取一个滤后水水样,检测水样的浊度、pH 及 PO43--P。

5.1 出水浊度、pH 随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

试验期间,滤后水浊度、pH 随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 5-1 所示,随着工况运行稳定,两组试验的滤后水浊度可达 0.5-1NTU 之间,第一组试验期间,滤柱稳定运行 18h 后逐渐出现穿透现象,第二组试验期间,虽然滤柱运行 22h 后都没有出现穿透现象,但受二沉池维修及污水站清藻工作的影响,滤柱在运行 17h 后,滤层堵塞严重,虽然出水浊度依然在 1NTU 以下,但流量下降明显。两组试验在工况运行稳定后,滤后水的 pH 无明显差别,基本维持在 9.3-9.5 之间,这是因为混凝剂 CaO 自身属性为碱性,处理后的水一般呈强碱性。出水的 pH 略高于《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1-2010)中规定 6-9 的排放限值,若排入水体或进入其它构筑物、反应器中须考虑 pH 值带来的影响。 该处理水若直接排放,可考虑设置相应的 pH 调节措施,如采用加酸中和或通入 CO2酸化等方式,使出水的 pH 满足排放要求,具体方法及参数还需通过试验确定。若处理的水直接进入膜处理系统进一步深度处理,则由于膜系统对水质 pH 的要求为 2-12,因此试验出水的 pH 不会对后续的膜系统产生影响,该深度处理后的水,一般用于玉米淀粉企业生产系统的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其与循环冷却水中的新鲜水混合后,其 pH 应该符合要求,但具体情况需结合试验确定。

.........

结论

本文对接触过滤工艺应用于玉米深加工废水进行了混凝小试研究和中试研究,混凝小试主要研究不同混凝剂(PAC、FeCl3、CaO)对玉米深加工企业二级出水的除磷效果,筛选出合适的混凝剂,而中试研究主要在小试的基础上,进行接触过滤工艺的运行参数研究,并从滤速、混凝剂投加量、运行周期、水头损失等方面提出建议。通过试验得出以下结论:

(1)以 PAC、FeCl3为混凝剂时,投加量分别为 1500mg/L、750mg/L 时可去除原水中 90%的 PO43--P,此后随投加量的增加,对 PO43--P 去除率虽有上升但趋势缓慢,而 CaO 投加量为 250mg/L 时,即可去除原水中 97%以上的 PO43--P(上清液﹤1mg/L),且 FeCl3、CaO 对原水混凝后的上清液 pH 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