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司马光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司马光教学设计范文1

一、关注空白点,从未知到有识的获智之趣

数千年来,人类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不断增长智慧,而幸福愉悦的获得通常是在从无知到有识的探索之中。要相信知识、学问其实本来就是生动的、新鲜的、活泼的、趣味无穷的。

如在教学《司马光》一课的生字中,我选择了“缸”进行重点教学,因为“缸”字是一个特殊的形声字:“工”的古音读作“gāng”,表声;“缶”表义。以上两点,在一年级孩子的认知中均为空白点。尤其是缶字旁,是第一次出现的新偏旁,所以有必要引导孩子从“不会”走向“会”。

师:“缸”是什么旁?

(大多数学生认为是工字旁)

师:“工”在古时候不读作“gōng”哦,而读作“gāng”。(板书)看来“工”代表的才是读音呢!

生:那偏旁是另一边的。

师:对!(出示:缶)这个你们认识吗?

生:fǒu。

师:(课件出示图片)这就是缶,口子小小的,肚子大大的。古时候常用来装酒,喝完还可以当乐器敲,发出好听的声音。“缶”是个象形字,上面的“午”代表制造的工具,下面部分就是缶的样子。用“缶”作偏旁,代表“缸”也是类似的一种容器,不过缸比缶可大多了。这是老师找到的故宫门前的缸的图片,很大吧?很多这样的缸放在门前,像一片海,一般用来救火的,所以叫门海。

师: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缸。(配合课件出示相应图片,引导扩词,理解“缸”。)装水的缸叫水缸,装米的缸叫米缸,腌菜的缸叫菜缸,养花的缸叫花缸,现在啊,还有用玻璃做的漂亮的鱼缸,有些小朋友家里可能还有浴缸。

“缸”是《司马光砸缸》这一故事中出现的重要物件,但它已慢慢淡出现代孩子的生活。于是设计从“缶”讲起,讲到一般的“缸”,再讲到现代的“缸”,目的在于拉近“缸”与孩子们的距离,使“缸”留在孩子们头脑中的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是一种形象,解决了“缸”这个汉字在儿童认知上的空白。

二、关注不足点,从薄弱到优化的提升之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搭建台阶,引导学生从一个较低的起点走向更高点。当学生通过学习发现自己的薄弱之处得到改进时,往往会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产生此趣味的前提是要发现或预测学生的认知不足,找准关键点,研究相应的对策。

如,《乌鸦喝水》一课的“课堂作业本”中,要求学生模仿“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的句式,完成“( ),到处( )”写话。从作业中我发现,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妈妈到处找我”“小猫到处找鱼吃”之类的错误答案,究其原因,关键是一年级孩子基本不能理解句中逗号该如何应对和处理。因此,我在后面一课《司马光》的教学中,利用第5自然段的长句作了一个补救式的教学处理。

生:(齐)“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师:那么长的一段话,只用了一个句号。看来这是一个长句子呢!这样的长句子要是没有逗号会怎样呢?(课件出示没有逗号的句子,并将字符间距尽量缩小。)

生: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生交流朗读的感觉。有的说读得喘不上气来;有的说本来事情讲得清楚,没有逗号就变得像一团乱麻了。)

师:小小逗号作用大,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停顿,让朗读更轻松,而且也能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这段话其实就讲司马光做了两件事:一是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二是司马光使劲把缸砸破了。(课件出示: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把缸砸破了。)

师:读一读,你觉得逗号应该加在哪里?(请学生到电脑上加逗号,其余学生通过大屏幕观察并点评。)

(生尝试练习“______,使劲______。”)

这一教学设计,将文本作为逗号教学的例文来处理,从认知逗号的作用,到尝试添加逗号,到最后在写话中注意有无逗号的区别,难度一层一层增加。实践发现,当堂课上仍有一些孩子不能完全掌握并运用,但通过这样分层设计,该知识点得到了优化。低年级就应该多一点这样的小步走路、分步体验,哪怕只为一个小小的标点,有时语文的奥妙往往就蕴含在点滴细微处。

三、关注扭曲点,从谬误到正确的顿悟之趣

语文作为母语,其文章、言语、字词所承载的意义无不与生活相关联。学生学语文,常常可以闻其音而知其义,这是母语的优势,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尤其是学生自以为明白的,事实上很可能存在偏差甚至错误。及时发现这样的扭曲点,引导学生从谬误走向正确,当产生“哦,原来是这样”的顿悟时,那一刻必定是乐趣无穷的。

如《一去二三里》中有“烟村四五家”一句,基于学生对“烟”字普遍会产生偏差的学情预测,我借助图片这样引导教学。

师:学到这里,课文的12个生字都集中在黑板上了。咱们用它们来玩个拼图游戏。这是一幅古诗拼图,缺少的几块就在这个黑板上,得请大家找出来。

师:拼图后面藏着什么呢?(擦除拼图,显示出两幅风景图)哪一幅跟你想象的“烟村四五家”比较相像呢?

生:我选的是第二幅图,因为有很多烟。

生:我选第一幅。因为第二幅有很多灰烟,像冒火一样。第一幅图要好看一点。

师:看来,意见不统一哦!那我来问问吧,“烟村四五家”这个“烟”可能是怎样的烟呢?可能是哪儿来的呢?

生:白白的烟,烧饭时有的。

生:灰灰的烟。

生:会飘来飘去的烟,村子里的人家,屋顶上冒出来的。

生:我吃过农村里的饭,烟囱里会冒出烟的。

师:我明白了。选了第二幅的小朋友啊,读诗的时候眼睛可能就看到了一个字,那就是“烟”。而选了第一幅的小朋友啊,读诗的时候眼睛一定是看到了一整句话、一整首诗。这首诗讲的是两个孩子出去玩,在郊外看到了美丽的风景,他们看到的“烟村四五家”,有可能是刚才小朋友说的(课件出现相应的画面)“小村里,农家烧饭时,烟囱里冒出的淡淡的炊烟”,也可能是山间缭绕的水汽云烟,还可能是花如烟柳如烟的情景,但是,不太可能是像是爆炸一样的可怕的浓烟。

四、关注泛化点,从模糊到清晰的突破之趣

孙绍振先生在讲到经典文本微观解读时有过一段经典的论述:“语文教学难,常常是难在别的学科是只要将学生从不懂教到懂即可,而语文教师却没有这样的便宜。他们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如果不能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就可能辜负了教师这个光荣称号。”语文教学,切忌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借口,教一些泛化的碎片知识,从而导致课堂基本在孩子的认知起点上原地踏步,无所作为。

在写话或写作教学中,有教师常常会要求学生“把句子、文章写具体”,其中的 “具体”,就是一个典型的泛化概念。没有教给学生实现“具体”的方法、技能、路径等,“具体”是无法达成的。

如在教学《小鸟和牵牛花》一课中,我曾尝试 “具体”的教学突破。

1.出示:牵牛花把自己的蔓儿缠在榆树上,使劲爬呀,爬呀。这一天,天刚蒙蒙亮,他终于爬到了鸟窝旁。“嗒嘀嗒,嗒嘀嗒”,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

2.牵牛花是怎么去“陪”小鸟的?(板贴:陪)读一读,找一找牵牛花的动作,把它们圈出来。

3.根据学生交流,随机出示:缠、爬、爬、爬、吹。

4.交流体会动作在句中的意义及作用,尤其是三个“爬”的重复使用,感受牵牛花去“陪”小鸟这个过程的不易。

5.引读,以板贴画动态演示的方式重现“怎么去陪”的情景。

6. 发现:本来是一个总的动作“陪”,课文却把它们分解成了一个一个的小动作,这样写让你感受到了――(具体)。看来,“分解动作”是把句子写具体的一个小妙招哦,咱们也来试试吧。

7.练习:

院子里还有“丝瓜、竹子、蒲公英、青菜、葫芦、蘑菇…… ”,如果他们也是小鸟的朋友,听到小鸟的请求,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选做题一:没法陪

请模仿请求和回答,编一段对话。可以说一说,也可以写一写。

选做题二:可以陪

编一段怎么去陪牵牛花的故事,学着把陪的经过讲清楚。可以画一画、说一说,也可以写一写。

五、关注定式点,从偏向到正途的预识之趣

众所周知,思维定式一旦形成,往往会产生正负迁移两方面的作用,正迁移即积极影响,也就是平常所讲的举一反三,能大大提高解决同类问题的速度和能力。负迁移即消极影响,会因固定方法的限制妨碍对新内容的具体分析,甚至产生错误。教学不仅要注重定式的正迁移作用,同时不能忽视负迁移造成的不良影响。教师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使学生很好地享受学习的预识之趣。

在识字教学中,很大一部分错别字的产生就是思维定式的负迁移所致。就拿“猴子”的“猴”来说,受“候”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写“猴”时也会加上一个小短竖。如何预防?南京市特级教师史春妍老师的做法就很值得学习。

1. 借助一段“孙悟空把金箍棒收进耳朵里”的小动画,演示了小短竖飞走的情景。

2. 认读“侯”,为什么“猴子”的“猴”右边是个“侯”,猴子的名字有什么秘密?

3. 图文结合,讲述“侯”的演变及其意义。(看,古人正在比赛射箭,谁能射中靶心,这个神箭手就称为“侯”,这就是“射箭封侯”。看这个“侯”字,左边的单人旁就是射箭的人,右上的横折横就代表箭靶,右下的“矢”就是“箭”。“侯”在古时候代表着像神箭手这样的特别聪明能干的人。那祖先为什么用反犬旁加“侯”来给猴子命名呢?)

4. 系猴子的“聪明、灵敏”等特点加深对“猴”字义的理解与字形的记忆。

司马光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 逆向思维; 逆联想;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149-01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性质、运算、思路、方法等都具有可逆性。如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扩大和缩小、计量单位间的聚化、正反比例…一。要让学生理解数学的这种可逆性,就必须具有相应的心理过程,即逆向思维的过程。逆向思维就是突破一般思维定势,从对立、颠倒、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常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来教育学生学习司马光的机智和聪明。司马光就是把一般思维中的“人离开水”变换成“水离开人”,这就是一种逆向思维的思考。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已具有了可逆性,逆向思维的形成,说明学生思维的活动已达到抽象推理的水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培养。

1 培养逆向思维的意义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顺向思维而言的另一种思维形式,是发散思维的一种。它的基本特征是:从已有的思路反向去考虑和思索问题。这种思维形式反映了思维过程的间断性、突变性和反联结性,是对思维惯性的克服。一般的学生从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是存在着一定困难的,而有能力的学生在完成这种转变时是迅速且自如的,这就是能力不同的学生在思维的运动性方面的素质差异。这种思维的运动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的逆向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2 培养逆向思维的方法

2.1 培养学生思维的还原意识。我们在课堂中应当遵循教学内容的客观规律。课堂教学是重在过程、分层次上的。教师要确定地把内容分成几层次,每个层次又要设计一些教学步骤,积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走,一层一层地攀。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一个符合逻辑的结论,再根据顺向逻辑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如教一年级的小朋友数数,开始教总是顺着数,熟练了这一顺向的次序和结构后,及时引导学生倒过来数。在上述由顺而倒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中,学生不仅对数学知识本身从“顺向分析”和“逆向思考”两个方向获得了全面深刻的理解,而且潜移默化地获得了还原意识,避免了学生思维的表面性和思维的呆板性。

2.2 引导学生形成逆联想。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符号化,而数学知识中的符号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只感知符号的本身,而较少考虑其意义以及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因而对相近、相似、相反的符号产生感知失真。容易混淆,发生错误,把某些表示数量关系的名词术语与运算之间形成机械的联系。在做综合性习题时,思路不清晰,思维迷失了方向,答题无能为力,导致学生用习惯性的解题思路去解答运算性质完全相反的应用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正反两面分析问题,充分发挥联想具有由此及彼的思维泛化的特点,引导学生用逆联想来克服两个概念在意义上或形式上的差距,把它们联结起来,揭示其本质属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理解知识的本质,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3 逆向思维在教学中的运用

3.1 在计算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教学很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也比较吃力,特别是有些个别知识点,学生更难以理解。如果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能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巧妙地运用学生的“逆向思维”,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一节课中,有这样一则教学片段:教师先让学生进行分数和小数互化的对比练习,有意识地设计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分数化成小数的实例;再设计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小数的例子,通过小组探究、讨论,发现规律: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分子无关,与分母有关。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又有什么样的规律呢?在分数化成小数的过程中,学生不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如果换一个角度想一想,即利用学生的逆向思维,让学生反过来想想,把刚才已经化成的有限小数逆向转化成分数,再让学生找出这些分数分母的特征。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探究热情再次高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司马光教学设计范文3

一、给足质疑的时间和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是在人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我们应该在学生感知的不同阶段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机。

(1)课前质疑。把质疑作为预习环节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读感知的基础上质疑。由于课前时间与空间上的充裕,可以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写在小纸条上交给老师(这也可以是教师前期诊测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师依纸条上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设计。实践表明,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学生不甚了解和感兴趣的内容恰恰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比较好办,按学生的思路展开讨论即可。②由于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的质疑能力存在差异,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浅显,通过仔细读文就能解决;有些问题比较散乱;有些问题则不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能解决的。这时,教师的梳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以肯定的态度进行归纳和总结,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什么问题就行了。

(2)课中质疑。随着学生对课文内容感知程度的加深,尤其是当学生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比较浅显,难以涉及课文的重、难点时,教师在课中为学生提供的质疑机会就显得既重要又必要了。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质疑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时老师所做的更多的是提供一个质疑的环境,让学生在参与中逐步提高质疑能力。如果学生提不出(或提偏)问题没关系,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3)课后质疑。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总是从问号开始,以句号结束,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在画上句号的同时又能产生新的问号,甚至更多的问号,于是再进行探索与研究,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得以发展。下课前再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这既是对本节课目标达成的一个反思与检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高层次的质疑,开始新的探究活动。如:在教学完《司马光》一课后,有学生提出:司马光不砸缸不行?我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少学生认为不能不砸缸,也有学生认为可以想其他的办法,只要能救出小伙伴就行。这时候再组织学生想象当时情景,结合生活实际,交流自己的想法,有利于指导他们体会司马光的多谋善断。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质疑技巧

(1)培养质疑的习惯。可以通过具体的科学家、名人的事例,教育学生不要不懂装懂,让学生知道“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同时不要盲从任何人的结论(包括家长和老师),要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敢于与人交流。

(2)学生是学生的老师。组织学生开展“我是怎样想到提这个问题”的交流活动,“他提出的这个问题好在哪?”的评议活动,在交流评议中让问题意识强的学生带动弱的学生,提高学生提问的技巧,以求得整体提高。

(3)教师适时适度发挥主导作用。①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方法性总结。如:他提出了自己不懂的词语(句);他在对课题质疑;他在根据文中的问号质疑;他在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质疑;他在比较中质疑;他在从结果的反方面质疑……②创设质疑的情境,激发学生质疑的欲望,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质疑。如:在教学《好学的爸爸》一课时,老师扮做“爸爸”,让学生扮做“我”(或其他小朋友)向“爸爸”质疑。③在梳理学生的问题中提高质疑的技巧。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一致的,只是问法不同而已,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辨析,提高质疑能力;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虽不是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但对解决重、难点问题有帮助,教师应积极引导。

司马光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激发

初中生是认识发展中兴趣最容易被激发的阶段,作为教师,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和手段是多样的,由此而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我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是以下几种方法:

一、挖掘教材 激法情趣

苏教版初中数学新教材,有许多值得挖掘的宝藏,如,负数在数学史上是哪个国家最先发现的;最早记载在那本书里,负数的发现有什么重要意义;几何上“黄金分割”、勾股定理的产生背景与作用等等。数学有数学史,每个数学家都有自己有趣的经历,和独特的发现。例如,陈景润研究和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就是一个十分动人的故事。这些内容能扩大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有读一读的内容,往往被任教者忽视,此内容如果离开教师的挖掘,就不会使学生明白其中深刻的道理。如,九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第8页有一个名为《倒过来想》的小故事,介绍的是宋朝历史学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目的是要学生领略司马光独特的思维――向思维。但光了解这个故事还不行,还要组织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来强化印证,在解决具体题目时,及时提醒引导,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被激发起来。

二、优化教法 培养兴趣

让多媒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优势,现在提倡教学现代化,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现代化教学设备不断充实于课堂,使用多媒体上课,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有些内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媒体的动感强,色彩对比明显,富有吸引力,通过提供形象、直观、生动的视觉画面和听觉刺激,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独特的效果。在学次函数时有这样一道题:

例1:如图,苏华公园假山附近有一喷水池,水从地面喷出,设出水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在空中划出的曲线是抛物线y=-x2+4x(单位:米)的一部分,试求水喷出的最大高度是多少米?很明显,分析此题,如果用上多媒体,就有动画效果,色彩效果,凸现实物感,形象感。能使教学避免纸上谈兵,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永久的画面。

再如,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投影与视图,函数图象的画法等借助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直观地反映出图象的走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激趣。

三、联系生活 诱趣

初中数学与生活联系的十分紧密,知识从生活中来,知识又要通过生活的验证,并在生活实践中反复运用,才能得到发展,对学生来说,书本理论如能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能很好的诱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后,有这样一道题。

例2:如图是某河面大桥一端引桥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是路面、桥面地面的水平线,∠ABC=150°,BC的长是8m,则步行从B到C上升的高度h是多少m米?

这就是一道实践性较强的应用题,当然教学中我们不可能为了一道题,把学生带到实地去,但我们可以再教学中,让学生想象其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环境,不妨量一量,试一试。

像这样与生活联系的较紧的问题还有像测量古塔的高度、河岸的宽度等。美术家的舞台设计,建筑师巧夺天工的建筑,庄严美丽的五星红旗设计等都包含着黄金分割等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例如,在讲解几何概念时,形体概念时,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做一做基本模型,到附近的工厂收集一些简单配件;讲函数的极大极小值时,除结合一些银行储蓄、投资预算、成本预算、最佳效益等活动外,还可以亲自实践一下,例如:如何用等长的木料,围成一个面积最大的院栏等。

教材中列举的实例都与生活相关联,但其中少数例子离我们的生活还是有距离的,是由于学生生活的地域不同而形成的,相比之下,任教者选取的生活例子,才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

四、师生互动 体验乐趣

“亲其师,信其道。”阐述了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关系,师生之间相互亲近,平等互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热情关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一起探究,一起讨论,一起实践。有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询问,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通过长期的,广泛的沟通与交流,达到被学生看作是可信赖的朋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同体验教与学的乐趣。

如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后,可以在班上进行专题竞赛活动,选出主持人,分成竞赛组,并推选出评委。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复习内容设计成抢答题,必答题,辨析题,陈述题等,设立个人和团体各种奖项,有秩序的开展竞赛活动。 活动结束,复习任务也随之完成,在活动中,扩大了交流面,融洽了师生感情,增强了学习效果,提高了学习兴趣。

司马光教学设计范文5

作为教学名篇,历来不乏大量的文本分析和教学设计案例,但翻看所有的赏析和教例,对于《定风波》中最为关键的一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理解和教学处理,或失之皮相,将其理解为作者坚强面对人生苦难的风雨;或语焉不详,人云亦云,甚至跳过不论;虽然也有一些论及,例如较为权威的必修四《教师教学用书》中有如下阐释:“全词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作结束,这样结束,初看似乎不太好理解,但仔细一琢磨就会感到这样写实在是太好了。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对此究竟应做怎样的理解呢?有的解释是这样的,政治场合的晴雨表是深沉不定的,不如归去,当一个老百姓,不切实际的幻想着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的解释也不失为一家之言,但似乎和前面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所表现的情绪,以及苏轼其人一贯的气质并不太吻合。看来还不如做这样的解释为好,回去,对我来说既没有晴天也没有雨天。也即无所谓晴天、雨天。意思是晴天也好,雨天也好,对我来说都是无所谓的。这样就同前面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前后呼应的,通过这种写法进一步强调自己的心胸、志向以及对人生的态度,从而作者的个性也就表现得更鲜明了。”存疑皮相,切入到了关键,但非常遗憾没有深入下去,也不能令人满意。

最近翻看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詹小俊老师对此文的教学案例,执教者组织学生对此句进行过讨论,但仍给人不够深入之感,特别是对“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将其理解为无风无雨的心灵的净空,未免含糊,但给我以启发,提供给我一种思考的角度和教学切入点。

神宗元丰二年(1079),在惊恐交加中,苏轼因“毁谤朝政”、“妖言惑众”的罪名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由当年的少年得志,名扬京师的奇才,到如今的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个中滋味,也只有苏轼自己知道,这个打击对苏轼的确巨大。在这一时期,苏轼写下了大量的诗文来表达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泪横斜”、“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慨叹。

黄州三年,既“是苏轼政治生涯中的一个低谷,却也是他精神历程中的一次升华”(康震语)。黄州期间,作者三游赤壁,留下两赋一词,充分表达了人生的乐观与旷达,唱彻千古。元丰五年三月,苏轼写下了更富于乐观精神与人生启示意义的《定风波》。

对苏轼因“乌台诗案”而遭受的打击,后世学者总是抱着无比的同情,他们的目光,始终专注于苏轼“乌台诗案”后的生存苦难和精神创伤,以及苏轼在面对这种苦难与创伤时的超越、超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很多学者在论及《定风波》“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时,都专注于“风雨”,将其与苏轼贬谪黄州时期的这段生活经历相印证,从而得出了如上结论。殊不知,要正确、全面地理解这一句,理解黄州时期的苏轼, 理解这一地域给予苏轼的巨大人生意义,既要专注“风雨”,更要充分理解“晴”所包含的现实意义,因为它代表着苏轼在更高层面上的一种精神的升华。

政治生涯的低谷,恰恰成就了苏轼在另一层面的伟大,人生的低谷,恰恰是作者彻悟、涅槃的开始。正是黄州这座荒凉、偏僻的小城,给了作者以精神的滋养,能够让作者沉潜内心,真正来思考人生。从贬官黄州开始,苏轼开始信奉释老的人生哲学,在《黄州安国寺记》中,苏轼说:“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不过,苏轼接受佛道思想并不是要“超然玄悟”,念佛参禅,退隐山林,浪迹江湖,而是将其作为排遣胸中块垒,消解人生苦难的方法。苏轼后期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短暂,萍踪无定,正是因为人生太短促、太渺小。所以在苏轼看来,对人间万事要超然旷达、随遇而安。这一份彻悟,不仅仅是在面对人生逆境时超然达观、随缘自任、安时处穷、乐天知命,更体现在苏轼面对人生顺境时也同样能有这样从容淡定的心境。

因为黄州三年的精神历练,正是葆有这样一份从容淡定的心境,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当神宗去世,哲宗继位,新党,苏轼东山再起,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飞跃十二个官阶,提升六个品级,飞黄腾达时,苏轼没有得意忘形,没有飘飘然;也能够理解为什么在司马光大肆清除新党,人们谈新党而色变的情形下,苏轼依然敢于诘问司马光,反对全部废除新法,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而不是退避三舍,明哲保身。

理解了这些,我们研读到《定风波》,就可以看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不仅道出了作者面对人生风雨时的一种坚强,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面对人生的晴天——顺境时,苏轼也依然能够淡定从容,而归去,其实是归向作者那从容淡定的内心。

司马光教学设计范文6

 

多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已经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展开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是围绕教师设计的内容、形式进行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步骤甚至板书的每一个字都按教学参考书或预先设定好的去进行,学生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没有品味、消化、吸收的机会,繁琐机械的重复练习占去了学生大部分时间。一种封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还统治着课堂教学,严重禁锢了教师、学生的思想,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我认为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彻底打破“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就要真正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教师要实现角色转换,由指挥者变为指导者,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与学生平等交谈、平等对话。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通过自己读书、自己动脑、自己体会来了解课文内容,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忽然间觉得自己把书读懂了,但没觉得是老师在帮助自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师生是平等的,求知不存在尊严,谁说得对,就听谁的,服从谁,这就叫伙伴关系,这就叫合作关系,这就叫和谐发展。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才有可能对知识产生兴趣,才有可能去愉快地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二、确立面向全体的教育思想

教师心中必须有整体、全体意识,应该建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培养所有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各自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也就是说,教学要面对每一个个体,把所有的学生都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

例如在备课时要多花些功夫,考虑到每个层面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类型学生的预期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问题的设计。

面向全体,设计学生能达到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三、优化课堂教学

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从小学阶段就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生存的能力,要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下功夫,改变过去直线交流的教学结构,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建立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的多向互动的网络式教学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关键在于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而这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出发点,宜采用朗读、背诵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接触语言材料,激发学生语文的兴趣。中年级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查字典理解文章词句的意思。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低、中、高年级语文学习都要注意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老师决不能越俎代疱,把教学参考书以及教师自己的认识强灌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读书,读好教材,深入到课文中。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把读书体会品味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语文学科有很强的人文性,应该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有所感悟,但不一定有多深刻的体会,也不一定要求他们立刻用语言表达出来。思想教育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渐进的,思想教育要定好位,不要随意拔高,不要搞成贴政治标签,特别反对搞“微言大义”式的架空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那些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的问题。如《司马光》一课,多数老师会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当时在场会想什么办法救小朋友?一位老师并不停留在这种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的层面上,而是综合同学们的办法之后,通过演示、引导,学生恍然大悟得出这样的结论:原来我们想的办法是怎样使人离开水,而司马光的办法是砸破缸救人,是使水离开人的办法。到此,教师因势利导:让人离开水是正向思维,常规思路,砸缸让水离开人是反向思维,超常思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像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蕴含其中了。

语文课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要让学生学会查工具书、查资料,从最基础的字词句入手,然后到篇章。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要坚决反对死记硬背,特别是摒弃背词语解释、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的做法。教师对教材要烂熟于心,要钻研教材,要通过自己对教材的把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教活,让学生把教材学活。

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徐州市的于永正老师在执教《庐山的云雾》(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一课时,为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

(第二课时)

师:读一读第三段。(学生读书)

师:这段中“瞬息万变”这个词和第二段“千姿百态”的意思是一样的,这句话下面两句就是对它的注释。

第三段特别难读,我在家读了十几遍才读好。你们读一读,读好了,咱们比赛一下。(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读了一会儿,停下来。)

师:读好了吗?

生:读好了。

师:再读一读,你们才读了两遍怎么可以跟我读了十几遍相比呢!(学生读书的兴致更高了,读后许多同学举手。)

师:我找个举手低的,信心不足的同学读。(指名学生读)

师:读得好,我不敢跟她比,谁替我跟她比,可一定要超过她。师指名读,学生读得很有激情。)

师:她读得好不好?比过刚才那位同学了吗?

生:比过了。

师:她哪里读得好?

生:“刚刚”“明明”读得好。读出了“瞬息万变”。

师:你们读得那么好,我也想比一比,现在我正式参加比赛。(师读,把“一座”读成“一座座”。)

生:于老师,您多读了一个“座”字。

师:多读一个字没什么了不起。

生(纷纷发言):不能多加,意思不一样。一座是只有一座,一座座是有很多座。

师:同学们再读这段,读出“瞬息万变”。

师:“不要说庐山的……也不要说庐山的……,单说云雾也让人流连忘返。”(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我们看段录像,看看“流连忘返”的意思。(放录像,朗读全文。)

师:读了书,看了录像,你们上节课提出的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吗?谁提的庐山的云雾是什么样的,现在知道了吗?作者为什么写庐山的云雾,明白了吗?(生答)

师(质疑):还有没有不明白的?还有什么地方一点儿也不懂的?

生:“幽谷”是什么意思?

师(板画):山高谷深,一个人走有什么感觉?“幽”的意思,你说不清楚,但是可以体会,心理明白就可以。

师:还有什么问题吗?

……

于老师的这节课设计巧妙,以读贯穿教学过程,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兴趣盎然地读书。在朗读中,抓关键词来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文章的内容。对词语的理解,于老师是根据课文内容采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来进行的。效果明显,使理解词语与理解课文内容融成一体,不知不觉间让学生读懂了书,理解了词语。这节课设计得实在,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又扎扎实实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教学要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重视课堂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