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辐射防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辐射防护

辐射防护范文1

(1)严格控制照射野以减少不必要的散射线。将X射线束控制在临床实际需要的最小范围,是对受检者防护的一项重要措施,精确校准束光器的束光范围,使可见光指示的束光区域和实际X射线发射区域相一致,投照患儿区域精确到诊断需求范畴即可[4]。注意摄影距离的合理掌控,虽然摄影千伏值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但如果摄片距离太近散射线较多,而摄片距离远则导致摄片质量下降。(2)加装适当厚度的射线过滤片以滤过一些低能量段的X射线,使透过新生儿身体的X射线能量组变高,从而降低入射体表的辐射剂量。因为患儿体厚较薄,可以不使用滤线器[5]。(3)由于患儿身体发育较小,故应特别注意减少非投照部位的照射剂量,应用0.5mm铅当量的防护材料制成的屏蔽物进行屏蔽,将铅橡皮切割成一定形状,放在腹部等非照射部位进行遮挡,应用铅橡皮保护阴囊,用铅玻璃罩遮盖患儿的颈部和头部,以防止眼晶体、甲状腺等直接照射[6]。

2讨论

2.1新生儿摄片的特点新生儿具有胸部软组织薄、肺含气量小、胸腺发达、横膈高、纵隔宽、心率快及心胸比率大等特点,加之小儿啼哭好动等因素的影响影像对比度低,曝光条件应采用相对高千伏,增加穿透力、大电流和短时间来保证肺纹理显示走形清晰层次分明[7]。为了克服仰卧前后位膈肌较高,心影趋向横位,患儿易哭闹躁动不配合等不利因素,通过观察患儿呼吸,掌握其呼吸幅度和啼哭规律,抓住前一声啼哭结束短暂吸气的瞬间,即小儿胸部突然挺高时按下曝光按钮,对插管患儿尤其要注意抓住吸气末到尚未呼气前短暂的停留时间,从而和曝光同时完成吸气相。注意使射线向足部倾斜一定的角度,拉长肺野来减少横膈的遮挡范围。2.2新生儿胸片质量的评定影响胸片质量因素包括生理方面的原因,由于新生儿胸部呈圆柱型,两肺野被遮盖范围增大,患儿惊恐不安,不合作,呼吸时间短暂,以及较长时间的呼气呼吸运动表浅,频率快而不能自控。评定影像质量的标准是,以胸廓的两侧骨性结构的解剖标志为依据,胸锁关节、锁骨两端与胸椎中线的距离以及两侧肋骨腋缘与胸椎中线的距离应对称相等,清晰度、对比度良好,软组织、胸廓、肺野及纵隔等不同的密度组织之间层次分明,信息量丰富,肩胛骨不重叠与胸部心影的胸椎能清晰显示,不能过低降低照射剂量,否则易造成量子噪声而降低图像质量[8]。利用X射线球管焦点的阳极效应,将X射线球管的阳极端对向患儿头部,将阴极端对向足部。2.3影像设备的规范使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IP板应定期检查,IP板刮擦痕、异物污染及超使用期限等都会造成图像的质量下降;长时间不用的IP板再次使用前应先进行擦洗处理,清除潜在的伪影信息;对激光阅读器应定期清洁保养,维护检查机械系统、光路系统及信息转换系统等功能是否正常;定期擦拭激光模块,紧固松动的部件,清洁电路板上的灰尘,及时更换老化的皮带等易损部件;对于散热口处过滤网定期清洁除尘,保障设备的通风散热。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图像的后处理功能,数字摄影的处理可以在不依赖于摄影技术参数的情况下,调整影像的密度和对比度,对成像质量稍差的图像经计算机图像处理后影像质量也能提高到满足诊断需求。尽量避免第二次重照,使患儿避免不必要的二次辐射[9]。2.4影像设备的剂量控制采用适当的高仟伏、低电流、厚滤过及小照射野原则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的接收剂量[10]。小照射野摄片可以极大降低患儿的辐射剂量,因为减少了肢体受照面积和不必使用滤线器(滤线器增加曝光量约2~6倍)。散射线的产生受照射野的面积、被照部位的厚度、康普顿散射、X射线管套的铅防护层出线口和遮线器接口的严密性以及照射野的控制。将X射线照射野减少到被检部位的最小程度,而不应以接受X射线信息载体的尺寸为准,并且小照射野可显著提高射线的成像质量,使用的照射野越小,产生的二次射线就越少,影像对比度、清晰度就越高。

3结语

辐射防护范文2

1.1防护设备资料

苏州美康医用防护设备公司的1.0mm铅当量[6]性腺防护衣,面积50cm×125cm,重17.6磅(7.98kg)(17.6磅1.0mmPb铅当量防护衣在为新生儿防护时,不影响新生儿检查状态,能够正常完成检查)。

1.2辐射剂量监测设备

美国兰道尔公司的INLIGHT200型光致发光剂量仪。

1.3CT扫描设备

德国西门子单排螺旋CT,SOMA-TOMBLANCE。采用低剂量新生儿扫描模式[7]。扫描参数见表1。

1.4实验方法

将30例行头颅CT检查的新生儿的性腺部位用1.0mm铅当量铅衣防护,然后将光致光检测芯片分别放置于防护衣内外,其中男性以目测位置为测量位置,女性以两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上缘三点连线的倒三角区域[8]为测量位置,防护衣环状包绕患儿,上至胸廓上口,下至患儿双脚,进行CT扫描,结束后,测量防护衣内外辐射剂量值,对结果进行评价。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先行正态分布检验,属于正态分布用配对t检验,不属于正态分布,用秩和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在头颅CT扫描中,防护衣外的辐射剂量均值约为0.115mGy。防护衣内的性腺部位辐射剂量均值约为0.041mGy,防护后性腺部位辐射剂量降低了约64%经统计学软件分析,防护衣内外辐射剂量值分布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防护衣内外辐射剂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头颅CT扫描时,正确使用1.0mm铅当量辅助防护器具能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值。在辅助防护之下,新生儿性腺部位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值低于0.1~0.2mGy[9]。

3讨论

辐射防护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影像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从1895年X射线发现至今,影像学飞速的发展,数字摄影(DigitalX-rayphot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scan(CT)〕、血管减影成像(Vascularsubtractionimaging)、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therapy),一系列依赖于X射线而服务于病人的检查手段的出现使医学影像成为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频繁的接受放射检查以及不合理的使用放射检查会导致随机性致癌危险度的增加。CT检查是一项高辐射剂量检查手段,在世界范围内,1997-2007年统计,CT检查年频率占整个放射诊断年检查频率的8%,但CT检查所贡献的患者年集体有效剂量占整个放射学检查年集体有效剂量的42%[10]光致光辐射探测技术(OSLOpticallyStimulatedLuminescence)是指探测晶片在受到辐射照射以后产生电子空穴对,被探测晶片的晶格缺陷所捕获,当这些被捕获的离子对在受到外界激发后会发射出光,其发射光的强度与所受辐射的强度与激发的强度成正比。光致发光技术是非破坏性的,相比较于热释光技术(ThermoluminescenceTechnique)具有理化环境稳定性好,灵敏度高、量程宽泛、可重复测量、数值精确等优势[11]。本次研究中,我们通过正确使用合适的防护器具、低剂量扫描模式、单排螺旋CT(单排螺旋CT的辐射值低于多排螺旋CT)、严格选择病患(不违背医学伦理)所测出的辐射值中,可以发现,在新生儿性腺未有辅助防护时,表面辐射剂量值最高可达0.25mGy,ICRP(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26号报告[12]指出:性腺是辐射诱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而引起遗传缺陷所涉及的组织,医疗照射防护的基本要求是使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特别是性腺,不得大于为获得有关诊断资料或产生所希望的治疗效果所需要的剂量[13]。

4结语

辐射防护范文3

作为强制性要求的外科手术前“倒计时”行动要求也适用于FGI程序。只要有可能,就应在患者躺到介入诊疗床上之前,预先核查透视系统的配置及是否有足够的影像存储空间。应根据程序要求和患者因素初步配置和确认透视系统的工作条件,以提供与程序所需影像质量要求相称的最低剂量率。透视设备通常可提供针对不同程序类型和患者身材(尤其是儿童)的不同操作模式配置。作为安全文化的一部分,操作者应使用安全核查表,在术前倒计时过程中确认已为该患者合理地选择了与其身材相称的配置[3]。

2术中患者剂量管理与控制

2.1术中患者剂量监测与通知

术中应全程监测患者的辐射剂量,事先指定的专人(技师、护士或其他符合要求的人员)应密切观察和记录辐射剂量监测仪表的累积读数,在达到表1所列数值的情况下,应立即通知介入医师。mGy,后续每增加500mGy。②设备显示Ka,r:首次达到3000mGy,后续每增加1000mGy(对应的PSD值分别约为1800mGy和500mGy)。③设备显示PKA,与患者体表照射野的大小有关。对于100cm2照射野:首次达到300Gy•cm2,后续每增加100Gy•cm2(对应的PSD值分别为1800mGy和500mGy);应当按照程序中的实际照射野面积等比例地调整PKA值,例如,当实际射野面积为50cm2或25cm2时,应通知的PKA值应分别调整为表中所列数值的1/2或1/4。④设备只能显示透视时间:首次达到30min,后续每增加15min。当程序中大量使用摄影功能(包括DSA和电影血管造影)时,通知时间间隔应缩短,由于透视时间与其他剂量参数的相关性很差,用于监控患者辐射照射时应慎用透视时间,尤其是潜在高辐射剂量程序中不得将透视时间作为惟一的剂量指标。⑤对于双平板系统,如果照射野不重叠,每个平板照射野的剂量应单独考虑;如果照射野重叠,重叠部分照射野的剂量应相加。⑥在程序前后60天内进行的辐射照射,应视其为已受照剂量的叠加[2-3,5]。

2.2术中辐射水平信息的应用

辐射剂量的临床管理理念实际上与碘化对比剂的临床管理理念类似。介入医师需要在术中全程持续监控对比剂的用量,同时也需要持续监控辐射剂量。如果已经使用了较多的辐射量,则应尝试作出努力,确保进一步的辐射剂量与临床需要相称且尽可能合理地低(对比剂的使用也与其相似)。与对比剂类似,某些患者对给定剂量辐射的敏感性高于一般人群,对于这些患者,应当更为细致地控制其受照剂量。如果控制手段不可行,则应在考虑这一附加风险的前提下重新评估程序的利益/风险比。临床报告中应记录术中对比剂和其他药物使用详情,同样,患者累积辐射剂量也应作为常规及时记录在临床报告中[3]。随着患者辐射剂量的增加,介入医师在接到相应辐射水平的通知时,应分析患者已受到的辐射剂量,综合考虑为完成手术还应接受的附加辐射剂量,以及其他因素(包括对比剂用量、患者或病变的解剖特征、患者的耐受性和合作能力、临床情况的变化、与导丝、导管和支架操作相关的技术因素等),作出进一步的利益-风险评价。一个FGI程序极端不可能因为仅仅是出于对辐射剂量的关切而终止,因为成功实施程序的临床利益几乎总是远远超过对患者的任何辐射危害。而且,如果在达成临床目的之前终止程序,则患者已经遭受的辐射风险不会换来相应的临床利益[2-3,5]。介入医师可以通过限制电影序列的数量和长度、降低电影或透视的剂量率、使用准直或微调机架角度等方法来减少进一步应用的辐射量和控制皮肤剂量[2]。当患者剂量已超过表1所列显著辐射剂量水平(SRDL)数值时,介入医师应负责按上述原则仔细权衡继续或终止程序的利益-风险。SRDL是一类合适选择的参考值,用于在介入程序中启动附加的剂量管理行动,或用作确定是否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的剂量阈值(该辐射水平可能在一般患者中导致临床相关损伤);但既不意味着辐射水平超过SRDL将必然导致损伤,也不意味着低于SRDL就绝对安全[2-3,5]。个人剂量限值不适用于接受介入诊疗的患者[6-7]。

2.3术中患者剂量控制措施

FGI程序中影响患者剂量的因素有多种,可分为操作相关因素及设备相关因素两方面。一些剂量控制措施是专为介入放射学而设计的,而程序性的剂量控制措施则与如何施行介入操作有关。影响患者剂量的一些因素如表2所示。在实践上可行的情况下,操作者应尽可能增加X射线球管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减少患者身体与影像探测器之间的距离[1-3,8-9]。尽可能限制透视时间已被证明是降低患者和工作人员剂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非惟一方法。剂量也取决于患者成像部位的厚度、视野尺寸、透视设备的脉冲频率和剂量率、投照角度、电影采集的帧数和次数等复杂的因素。可通过选择使用下列方法实现透视时间最小化:间歇透视;终末图像存留;虚拟准直(如有)。应当仅在需要实时成像体内引导装置和观察运动现象时进行透视。除非介入医师正在观察监视器,不应进行透视。在介入医师并未观察监视器的时间进行透视的情况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估计占到总透视时间的10%以上。术中审阅时可利用终末存留图像或透视循环回放替代透视或电影采集,则在审阅期间患者不会受到额外的辐射照射[1-3]。应尽量通过保持较高的管电压以降低管电流,以便在影像质量和患者剂量之间达到适当的平衡。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全程使用临床上可接受的最低剂量率透视模式,仅在必要时使用高剂量率模式。与连续透视相比,脉冲透视可通过使用短脉冲辐射而降低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剂量。在能够获取可接受影像质量的情况下,应使用最低采集帧率和最低脉冲频率的脉冲透视模式[1-3,8-9]。许多设备在介入透视操作中的剂量率不断变化。透视时间只是估计是否会出现辐射损伤的一个大概指标。当某项操作总的透视时间不变时,病人体重以及相关操作等因素如投照位置、角度,正常或较高的辐射剂量率,病人与管球间的距离以及影像采集片数等因素,都可以使得病人皮肤最大剂量数以十倍地增加[1]。电影采集时剂量率可达常规透视剂量率的10~60倍,绝对不应当用电影采集代替透视。仅在需要获取更高质量影像供审阅的情况下,方可使用影像采集,在临床可接受水平下应尽可能减少电影序列数量、每个电影序列的采集帧数和帧频,使用与所需影像质量相称的最低剂量模式。应尽可能随时使用终末存留图像或透视循环回放技术,而不用电影采集图像[3,8]。应使用准直器,将X射线束对准到感兴趣区,患者体表实际照射野不应大于关注区域的10%。有条件时可用虚拟准直。一些透视系统在使用放大模式时,皮肤剂量率会有增大,视野面积减少一半会使剂量率增加至4倍,因此,只有在临床上确有必要时才使用影像放大模式,放大倍数应限制在可接受的最低水平[2-3,5,8]。除非上肢是作为程序中计划成像任务的一部分,患者双上肢应处于辐射野之外[3]。需要注意,体型较大患者或较厚的身体部位可引起入射体表剂量的显著增加,斜位或侧位透视也可引起入射体表剂量增加。应设法避免过分倾斜角度的投照(尤其是颅左前斜位)。当需要多次不同的投照或介入操作时间非延长不可时,在不影响程序进行的前提下,应使机架的角度尽量多样化,尽可能想办法变换患者、通过旋转X射线球管围绕患者运动改变入射点或者使用其他措施以改变X射线投照角度,以便避免患者体表同一部位持续受照[2-3,5,8]。对于儿童患者,尤应仔细考虑采取最优化的防护措施:尽可能保护甲状腺、乳腺、眼晶状体和性腺等敏感器官;采用较低的采集帧率,在可能情况下使每秒脉冲数从7.5降低到3;对于体重低于20kg的儿童尽可能移去滤线栅,改用气隙技术;缩短成像时间;在重复采集时减少射野重叠;使用更加严格的准直;尽量少用放大技术;适当应用终末影像回放[10]。CT引导介入手术过程中,通常对兴趣区进行两次或更多次“通过”(穿过身体同一部位的CT采集的数目)或扫描采集。在CT透视过程中,扫描机架区域对患者和术者的辐射剂量应当引起关注。对于在CT引导下的介入手术,完成定位像扫描后,可以通过限制扫描容积、降低局部扫描的mAs、增加螺距、使用楔形滤板等方法降低患者剂量;对于CT透视,宜用“快速检查”模式以减少透视时间,少用“实时检查”模式[2,5,11]。努力的目标是,必须减少CT透视检查中对患者和临床医师的辐射剂量[11]。

3讨论

辐射防护范文4

辐射,无处不在

早在100年前,科学家就发现了同位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但是物理性质却迥异。放射性同位素由于可以释放数种放射线而越来越受到关注。

核辐射主要源于三种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质都可以产生这些射线,可以说,我们其实就生活在辐射当中,当然,这些辐射的水平都处在安全水平,我们叫做“天然本底”,因此,我们不必谈“核”色变。

辐射线对人体细胞的损害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使细胞修复受损。

第二,造成细胞死亡。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可以导致细胞异常修复,导致生理方面的改变。

至于人体受到损伤的程度如何,不同的辐射种类和辐射强度不一样,受到的损伤也不一样。根据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的报道,如果受到3毫雷姆(=0.03毫西弗)的辐射,可以使死亡率增加百万分之一。如果要与生活中的一些其他伤害相比的话,那么它的危险性相当于以下危害──

在纽约生活2天(空气原因)

驾车行驶480千米(车祸危险)

连吃40汤匙花生酱(黄曲霉素)

抽一支香烟

铯比碘的影响时间要长得多

人体接受核辐射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外照射,另一种是内照射。外照射是指辐射源存在于人体之外。而内照射一般是通过呼吸道,吃了被污染的食物、饮水和受伤的皮肤等途径,使辐射微粒进入到体内。

目前日本福岛核电站出现的核辐射,主要的辐射物质是碘和铯的同位素,其中又以碘-131和铯-137更为显著。碘-131在衰变时主要释放β射线(占99%)和γ射线(占1%)。铯-137也属于β衰变核素释放β射线,同时也可作为γ放射源释放γ射线。碘-131可以引起甲状腺病变,它的自然界半衰期是8天,因此在数月后这种物质就会基本衰变完毕。铯-137会引起血液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疾病,而铯-137的自然界半衰期为30年,因此铯-137的衰变时间周期较长。

孩子受的伤害比成人更大

生活中存在的天然本底的辐射会与我们和平共处,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过量的辐射是会引起人体损伤的。不同的射线,对人体的损伤各不相同。除去天然本底外,人体每年能够承受辐射的最大限值为1毫西弗。如果短时间内接受的照射小于100毫西弗,则不会出现什么症状。当短时间内受到的照射大于1000毫西弗时,人体就会出现疲劳、食欲减退等症状,而大于2000毫西弗,就会出现骨髓受损。

孩子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他们有自己的生理特点。生长越是旺盛,身体组织就越容易受到辐射的损伤,儿童期的身体发育是人生中最为旺盛的阶段,因此受伤害的程度也要高于成人。另外,孩子体内增生组织的分布也和成人有差别,比如儿童期外周骨的骨髓还没有完成转化,因此孩子肢体内红骨髓受到辐射后,可能会造成血液系统的疾病,而成人出现这种损伤的机会要比孩子少。更为重要的是,孩子的预期寿命长,辐射诱发癌症的概率也就明显高于成年人和老年人。

另外,性腺对于辐射线也极为敏感,受到辐射后,会引起遗传的不稳定性。有研究报道,长期接受放疗的病人,的畸变率会增高,造成流产、新生儿畸变或死亡的可能性也较大。也有动物实验表明,父系遭受过辐射的,其子孙致癌的危险性更高。

三种射线的不同防护

不同的射线,对人体的损伤不同,防护的方法也不同:

总之,防护要尽量避免皮肤外露引起灼伤,重点保护区是甲状腺、性腺以及细胞增生活跃的部位。

现在我们可以做什么?

核辐射的致病原是射线,它和传统意义上的传染病不一样。如果一个人吸入了被污染的微小颗粒,形成内照射,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人就成为了一个“辐射源”。因此,对被照射的病人进行隔离是必要的。

针对日本现在的情况,中国环境保护部已全面启动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我们平常可以关注国家的权威信息,而不要偏听偏信,造成恐慌。只要国家检测的核辐射水平在正常范围,日常生活就不会受到影响,不必刻意减少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

辐射防护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电磁辐射电磁场

一、概述

任何带电物体的周围都存在电场,而周期变化的电场将会产生周期变化的磁场,也就存在电磁波,产生电磁辐射,如果这种辐射的量超过限定条件,那么就会对环境形成电磁污染。和无处可躲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一样,电磁辐射同样无处不在,这使它成为公认的“第四污染源”。

只要存在电场变化的地方就会有电磁辐射。目前,能造成大面积电磁污染的主要有高压输配电系统、发射设备、微波设备、家用电器、计算机等等。其中高压输电系统的电磁辐射强度最大,对人体的危害最明显。为了保障从业者的健康,在辐射环境下的工作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定。相比之下,诸如彩电、手机、微波炉、空调机、电冰箱、计算机等等家庭必需的电气设备所影响的人群更广泛。在上述常见的电气设备中,与人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计算机更值得关注。许多上班族和沉迷于网络世界的网虫每天面对计算机的时间往往超过8小时。而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小觑的电磁辐射源:微处理器、主板、显卡、声卡、内存、硬盘、光驱、显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时都会向外界辐射电磁能量。计算机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那些长期接触计算机的人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的危害。

二、计算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计算机已进入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它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计算机病”也与日俱增,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计算机病”的症状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癌(头晕、头痛、疲劳、失眠或噩梦、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等)、肩颈腕综合症(骨骼不适、手指麻等、感觉异常、震颤、有压痛),以及腰背酸痛、抗病能力降低、易感冒等,发病率最高的是那些每天在计算机旁敲击键盘的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精神压力大,大脑处于高度集中和紧张状态,这是产生神经衰弱综合症的根源。流产、面部褐斑、类似红斑或湿疹等的出现,亦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专业人员连续注视计算机屏幕,长时间近距离盯着闪烁的荧光屏,易使眼睛充血、干燥、怕光,严重者还会使眼球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失调,晶体受损,暗适应能力降低,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可导致微波自内障、夜盲症等。如人体受辐射还可导致人体循环系统异常,男性生殖能力下降,人体激素分泌异常等。孕妇、儿童、心脏起搏器佩戴者和老人是电磁辐射的易感人群,而心脏、眼睛和生殖系统等是电磁辐射敏感器官。近年来的畸形儿出生率和儿童的自血病增多,心脏起搏器佩戴者的死亡率增加,电磁辐射难逃其咎。

三、计算机辐射的主要来源

虽然微处理器、主板、显卡、声卡、内存、硬盘、光驱、显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时都会向外界辐射电磁能量,但幸运的是,除显示器之外,这些配件都是被装在具有电磁屏蔽能力的机箱里面,阻挡了大部分电磁辐射。所以,我们通常受到的辐射一方面来自显示器,而另一方面则来自主机。倘若显示器在电磁屏蔽技术方面不够严谨,那么用户可能一周5天、每天8小时都会受到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危害显而易见。而机箱同样如此,设计不良的产品往往台发生电磁辐射泄漏,如果机箱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太近,外泄的电磁辐射同样会影响到用户健康。

上述表明,计算机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显示器和主机。其中显示器又分为CRT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和LC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CRT显示器是计算机中最严重的辐射源。CRT显示器通过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实现画面显示,对外发射电子本身就会产生严重的电磁辐射,尽管厚厚的含铅玻璃屏幕可在一定程度上阻隔辐射,但仍然有不少电子穿透阻隔层而直接照射到使用者。所以,如何削弱这部分辐射至关重要。

按照物理学的定义,来自CRT显示器的辐射伤害主要可分为光辐射、低能x射线、无线电场、静电场和低频电磁场。其中光辐射为电子枪打在屏幕背后荧光层而发出的可见光和少量紫外线,只有少量的紫外线会对人体造成危害。X射线由电子束碰撞阴极射线管的内部前屏所产生,但因为能量极低,其辐射程度也可忽略不计。无线电场主要从CRT的控制电路部分发出,强度非常弱,经过短距离后基本上就衰减到零。静电场则是从CRT电子枪内部的加速电场所产生,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会让屏幕吸附灰尘。而被认为对人体健康损害最严重的应该是低频电磁场,它主要由显示器的电源部分(高压包)和垂直/水平扫描电场所产生,电磁场频率在5Hz~400kHz之间。

LCD电磁辐射相对低很多。从原理上说,LCD显示器以液晶材料作为光线通过的开关来控制光线照射屏幕,进而获得画面输出。而这个过程并没有涉及紫外线、静电场、高压电源等容易产生辐射的部件,因此从这个方面考虑可以说LCD正面几乎是零辐射。另外,LCD和CRT显示器一样,机内同样需要一个高压电源,只是电源驱动的并不是电子枪,而是LCD背光模组中的冷阴极荧光管。此种荧光灯管其实和我们常见的日光灯一样,都需要较高的电压才能驱动,只是点亮之后电压会迅速回落到较低的水平。因此,LCD的电源只需要维持一定时间的高压状态(可达到l000V),然后转为常压甚至低压状态,而不必像CRT显示器的高压包一样始终得保持高电压状态。因此相对而言,LCD显示器电源部分对外辐射的低频电磁波会比CRT要弱很多,加上LCD的摆放位置往往贴近墙面.所以不会背对着人体,这种辐射对人的影响可减弱到零。

显示器之外,第二辐射源就是主机。众所周知,金属机箱对电磁辐射可起着屏蔽的作用,但不同材料,不同设计、不同工艺的机箱的防辐射能力并不相同,如果设计不良,主机外泄的电磁辐射仍可能超标。首先,机箱的材料至关重要,目前大多数机箱都是使用镀锌铜板,它可起到良好的屏蔽效果。不少高档机箱采用更轻的铝合金材料,同样具有良好的防辐射能力。材料仅是防辐射要求的基本方面,更关键的地方在于机箱制造工艺,只有模具精细,制造工艺好的机箱才会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机箱面板、前置接口,后侧挡板及其他所有存在任何接缝的地方,劣质机箱与优质机箱在这方面差异甚大,前者的接缝处通常很不严密,设计、制造过程中都没通过辐射实验室进行严格检测、电磁辐射外泄情况严重。尤其是在前置接口方面,电磁辐射很容易就直接影响到用户。而优质机箱在这些细节都比较严谨,基本不存在接缝不够密合的问题,样品制造出来后都必项在电磁实验室中测量辐射是否达标,选标之后方可进行大批量制造。此外,不少机箱为了制造方便都采用双面喷漆,但内部表面如果被喷漆的话,机箱板就无法直接吸收电磁坡,电磁波会出现四处散射的情况。倘若在机箱接缝处不够严密就很容易因电磁波散射而造成泄漏现象。相较之下,外表面喷漆、内部镀锌的做法更值得提倡。钢板内表面所镀的锌(防氧化需要)同样也是金属,电磁波射到表面后可以被有效屏蔽而不会出现散射现象,这对机箱整体的电磁辐射屏蔽是很有利的——从健康角度考虑,我们认为多花点预算购买品质优良的机箱还是值得提倡的。

因此,对于广大计算机用户来说,选择LCD显示器,购买选材合理、设计优秀、屏蔽良好的机箱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计算机用户免于受到过度的电磁辐射危害。

除了在购买时选择符合电磁辐射标准的计算机外,还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①平时饮食应选择富含维生素类的食品,以降低辐射的危害②有必要选用防护产品,如防护屏、护目镜、防磁帖防护服等③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应注意间隔与调剂,孕妇操作计算机一天不宜超过2h。④人体与计算机,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室内办公和家用电器的设置不宜过密,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之中。

按照物理学的定义,来自CRT显示器的辐射伤害主要可分为光辐射、低能x射线、无线电场、静电场和低频电磁场。其中光辐射为电子枪打在屏幕背后荧光层而发出的可见光和少量紫外线,只有少量的紫外线会对人体造成危害。X射线由电子束碰撞阴极射线管的内部前屏所产生,但因为能量极低,其辐射程度也可忽略不计。无线电场主要从CRT的控制电路部分发出,强度非常弱,经过短距离后基本上就衰减到零。静电场则是从CRT电子枪内部的加速电场所产生,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会让屏幕吸附灰尘。而被认为对人体健康损害最严重的应该是低频电磁场,它主要由显示器的电源部分(高压包)和垂直/水平扫描电场所产生,电磁场频率在5Hz~400kHz之间。

LCD电磁辐射相对低很多。从原理上说,LCD显示器以液晶材料作为光线通过的开关来控制光线照射屏幕,进而获得画面输出。而这个过程并没有涉及紫外线、静电场、高压电源等容易产生辐射的部件,因此从这个方面考虑可以说LCD正面几乎是零辐射。另外,LCD和CRT显示器一样,机内同样需要一个高压电源,只是电源驱动的并不是电子枪,而是LCD背光模组中的冷阴极荧光管。此种荧光灯管其实和我们常见的日光灯一样,都需要较高的电压才能驱动,只是点亮之后电压会迅速回落到较低的水平。因此,LCD的电源只需要维持一定时间的高压状态(可达到l000V),然后转为常压甚至低压状态,而不必像CRT显示器的高压包一样始终得保持高电压状态。因此相对而言,LCD显示器电源部分对外辐射的低频电磁波会比CRT要弱很多,加上LCD的摆放位置往往贴近墙面.所以不会背对着人体,这种辐射对人的影响可减弱到零。

辐射防护范文6

Yi Nan; Chao Jing

(①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咸阳 712000;②陕西省商贸技工学校,咸阳 712000)

(①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Xianyang 712000,China;②Shaanxi Business Technician School,Xianyang 712000,China)

摘要: 高职院校开设《射线检测实训》主要是进行对无损检测技术中对材料内部的不连续性进行的射线穿透照相法。对于学生在射线检测实训时必须要考虑射线防护问题,本文通过对实训时间安排和实训室屏蔽层厚度上讨论关于安全开展《射线检测实训》需要再注意哪些方面。

Abstract: The Ray Detection Training course offered b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ims to teach x-rays through photography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for non-continuity within materials. We must consider radiation protection for students in the X-ray testing practice. This article discussed problems that nee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practice time arrangement and shielding layer thickness of training rooms.

关键词: 射线检测 无损检测 辐照剂量率 屏蔽

Key words: ray detection;nondestructive testing;radiation dose rate;shielding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187-01

0引言

随着核能开发,核反应堆、核电站的兴建,以及放射性核素和各种射线装置等人工辐射源在各个领域日益广泛的应用,在发展和应用放射性核素和各种射线装置为人类造福的同时,应研究如何免受或少受电离辐射的危害,切实做好放射卫生防护工作,对于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主要考虑的是外照射的辐射防护,通过防护控制外照射的剂量,使其保持在合理的最低水平,不超过国家辐射防护标准规定的剂量当量限值。

1师生每周实训的总时间

射线探伤人员工作时必须使用个人剂量监测仪,进行常规个人剂量监测,其个人年剂量限值如下:

①连续5年内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②任何单一年份内有效剂量50mSv;③一月内有效剂量4mSv;④一周内有效剂量1mSv。

高职院校在开展射线检测实训专用周时必须周密考虑合理的师生每周实训的总时间。现在高职院校射线检测实训专用周计划为每学年240小时,师生在240小时专用周内接受辐射剂量率应该按照单一年份内的限值来计算。若射线检测工作人员所处位置在有辐照的情况下该位置的剂量率最大为50×10-6Sv/h,按照GB4792-1984的规定,年剂量当量限值为50mSv,周的剂量当量限值为1mSv=1×10-3Sv,那么师生在专用周中每周射线机开机的总时间为

(1×10-3Sv)/(50×10-6Sv/h)=20h。

因此对于射线检测专用周来说,周数应该设置为12周/学年,周学时不超过20小时为宜。但是现在高职院校中专用周的周课时计划一般为30小时/周,对于射线检测专用周不适用,必须进行相应时间调整。

2射线透照室防护层的确定

在屏蔽防护计算中,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即由射线源直接穿过屏蔽物的透射线和在屏蔽物上引起的散射线。这两个因素都必须得以屏蔽。

屏蔽材料的厚度估算通常利用了屏蔽材料对x射线的半价层。在X射线检测中多数使用宽束X射线,下表给出了宽束X射线在铅和混凝土中的近似半价层厚度T1/2。由于铅板的纯度及混凝土的配方以及组织结构上存在的差异,因此表中的半价层厚度只能作为参考值,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考虑增加保险量。

屏蔽透射线计算式:B=PR2/WUT

B―X射线的屏蔽透射量

P―每周最大容许剂量当量

R―X射线源到操作者的距离

T―居留因子

U―使用因子

W―工作负荷

计算出屏蔽透射量后在图上查出相应管电压的所要求的屏蔽厚度,考虑到需要两倍或者多倍的安全系数时则再加一个或者多个半价层厚度。

以我校300KV的X光机为例,管电流5mA,学生实训每天开机工作3h,每周工作5天,工作地点距X射线管焦点4米,防护X透射线的混凝土厚度为:

W=It=5mA×60min×3h×5天=4500mA・min/周

P=0.1rem/周R=4mU=1T=1

B=(0.1×42)/(4500×1×1)=3.6×10-4rem/(mA・min)

查表查到B值并从该点作横坐标与300KV曲线相交得到混凝土厚度40cm,考虑两倍安全系数,此时增加一个混凝土半价层3.1cm,合计43.1cm。

为了进一步保证师生的操作安全性,可在工作时佩戴剂量率计进行实时监控。

3射线检测实训辐射防护的几点讨论

尽管以上对于时间和防护层厚度进行了分析,但是在师生实训时仍然要注意诸多因素,在学校教学实训过程中,由于任课教师人数少,学生多的特点,在管理上必须严格按照射线防护条例进行。在校实训过程中对于射线剂量需进行实时监控,禁止现场学生无秩序,疏忽大意而造成透照事故,保证每次实训时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为了满足安全防护,实训时每天纯开机最多不超过3小时,周课时为20学时,年实训时间为12周为宜。②实验实训室屏蔽层厚度需要周密计算得出,为了增加数倍的安全效果,则需要多加相应倍数的半价层。③要检查设备和透照区,保证在送高压前透照区内无任和人员。④要如实的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防止设备损坏导致辐射超标。⑤可穿戴相应的防辐射服进行相关射线操作。

参考文献:

[1]夏纪真编著.射线检测工作的辐射防护,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