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遥感技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遥感技术论文范文1
1.1遥感技术在水利规划方面的应用
水利现状的调查是对水利详细的资料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总结,为水利规划提供预测,所以勘测是水利规划的基础。遥感技术应用与水利规划方面,首要体现在红外线波段探测污染问题。可见光与红外线波段可以查找污染源,然后根据水质监测对水环境进行评估,从河流承受的水容量到河流所受的污染程度,以及污染物的排放量,遥感技术均能勘测出来。最后通过卫星资料处理,得出不同时段的水域面积资料。很大程度上的将工作进行简化,节省了资金和人员劳动力。
1.2遥感技术在水库工程方面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水库蓄水淹没范围的勘测和移民的规划上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水库建设初期,对于淹没损失估计比较笼统,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大量的实地勘察,做损失估计。遥感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使统计数据更为可靠。运用卫星遥感航拍图片,并对比进行水库估算调查,得出的结论更为宏观科学,具有说服力。
1.3遥感技术在河流治理方面的应用
河流治理需要了解各个河口的排水分沙,航道的稳定性极为重要。全方位立体的水底,河岸的地形地貌可以更好的改善提高航道的稳定性。遥感技术正适应于精确快速的勘测,为河流的治理提供资料。对河流进行卫星遥感,多数情况下会采用浮泥为标记,运用合理的波段对图像进行复合处理,并且用计算机屏蔽背景和次要信息,显示主要资料。经过技术处理的图片资料所显示的内容是十分清晰、客观的。得到水下泥沙分布和地形资料之后可以对河流泥沙的变化分析,最终汇总为对河流治理最具价值的信息。
1.4在水资源、岩溶、水库区塌、滑坡、泥石流调查方面的应用
水资源的调查离不开勘测,勘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水资源调查的准确性。红外遥感图像能够对地表水资源信息进行提取,近年来,SAR图像也被大量的使用。遥感技术能够快速的寻找地下水资源,通过遥感图像探查,对地下含水层的发展进行判断。除去对水资源的调查,遥感技术在对水库区坍塌、滑坡、泥石流等方面调查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都存在着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松散堆积体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调查中,除去野外观察,复查等工作,一些工程应用遥感技术航拍或是彩红外片进行地址解释,查明了许多影响工程稳定性的原因。在岩溶及岩溶水文地质调查上,利用遥感技术影像进行有着特殊的优势,充分利用戒指红外光的差异,能够判断地下水的分布情况。遥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中重大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它的应用还有很多,是工程勘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2结语
遥感技术论文范文2
英文名称: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联合中心;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甘肃省兰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0323
国内刊号:62-1099/TP
邮发代号:54-2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遥感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遥感技术 中学地理教学 课程资源
一、现代遥感技术的发展
《遥感导论》是作为一名地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在大学学习的基础课程。在高中的课程学习中,我们就已经知道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而且不同物体对电磁波发射、反射和吸收的特性不同。而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RS)就是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和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1]
遥感技术是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技术。人类从古代就向往着“顺风耳”、“千里眼”,随着这一技术的产生,它就像人类的另一双眼睛,能够从另一个高度感知地球。但是在以前这是一门处于高科技领域的技术,普通人很难接触到,当然也很难运用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这一门以前“高高在上”的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各种遥感软件平台大众化,普通群众也能够很容易地在某些网站下载遥感影像。
另一方面,遥感技术会被广泛应用,也正是因为它的功能十分强大。现代遥感技术视域广阔,检测范围大,可覆盖整个地球。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在自然灾害监测、环境监测、遗产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都能够发挥其作用。例如在08年汶川地震震后、10年玉树地震震后以及13年庐山县震后,航空影像图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强烈地震往往会造成一些地区交通和通信中断,严重影响外界对受灾情况的判断和相应决策。如何尽快获取受灾信息,成为指导救灾工作的关键。而高分辨率遥感观测技术,正是精确获取灾区数据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遥感地球所将地震后获取的遥感数据,共享给参与救灾的国家有关部门和灾区政府,并将卫星数据上传到网站上供社会免费使用,为精确判断灾情和救灾指导发挥了重要参考作用。
二、遥感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由此可见,遥感技术已不再高深莫测,它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并为我们所用。作为一名地理师范生,我们将来更多地会参与到中学地理教学当中,虽然偶尔会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也运用到了一些遥感影像,但总的来说这种趋势还并不明显。那到底遥感技术能不能运用到中学地理教学中呢?我认为是能的。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中,就有讲述黄河三角洲的发育。教材当中只用到了一张黄河三角洲的卫星影像图,但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清楚地感知到黄河三角洲的发育速度十分迅速,我们可以采用多张不同时期的卫星影像图来进行对比教学。现代黄河三角洲是1855年以来,黄河冲积作用形成的,从那时至今卫星影像的数量有很多,教师也很容易获取。
除了在必修一自然地理的教学中运用到遥感技术,必修二人文地理也同样可以大量的运用到遥感技术。例如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城市化、农业地域与工业地域类型、交通运输的布局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都可以通过加入遥感影像丰富课堂素材,提升教学质量。以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的《城市化》为例,教材上使用了大量的图片,但都是一些地图或者图表,学生们只能抽象的去理解城市化的进程,却难以有一个具体的印象。然而遥感影像却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从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上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出一个城市城市化进程地快慢与程度。学生也能够从影像上清晰地找出一个区域的房屋、河流、植被等等,从而通过自主学习得出《城市化》这一节内容的知识点,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教学。
当然,遥感技术不仅可以运用到中学地理教学当中,也应该运用到其中。一方面是遥感技术可以丰富地理教学的课程资源。地理重在观察,学生们习惯了看各种地图、图表,而遥感影像看得却并不多。事实上遥感图像可以真实、客观的观察到广阔的地域空间和地物,实时性强。且信息丰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此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图片信息过时、图片范围太小的缺点,进一步充实课堂。另一方面遥感技术也能够培养学生从影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遥感影像上有许许多多的信息,它们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直接信息能够提升学生的读图看图能力,而间接信息能够增强学生间接获取信息的综合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明白“眼见不一定为实”,很多知识是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我们需要去思考、去挖掘,探索求真的精神是科学创新与进步的原动力。并且要间接获取隐藏的信息需要用到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学科的知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虽然,现如今遥感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多数是使用了一些遥感影像,但是我相信遥感技术作为地理教学的一项课程资源,还有很多潜在的价值等待我们去挖掘。在未来的中学课堂上,必定还会有更多的形式、更多的机会运用到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测绘工作;遥感测绘;措施
中图分类号:P24 文献标识码:A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迄今,遥感技术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当前的遥感技术不再局限于人造地球卫星,多种专门用于环境、资源监测卫星的发射与运转以及航天飞机等都为其信息获取提供方便。当前的测绘工作主要包括环境监测、地质勘测以及资源测绘等,而遥感技术因其特有的优势在测绘行业中受到越来愈多测绘工作者的青睐。
一、遥感技术发展概况
遥感技术顾名思义是通过相关设备对被监测事物进行遥远的感知而获取相应监测数据的一种测绘手段。其最关键的装置在于传感器。遥感技术通过传感器对地面事物进行感知并且获取信息数据,再利用传感器将数据传输到地面,利用计算机等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对所要监测的事物获得一个比较全面的数据信息。从遥感应用上看,遥感技术是多种学科的交叉综合应用,它的学科基础是建立在空间信息技术上,同时将测绘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各学科知识相互融合渗透,因而遥感技术综合了当前各学科的优势,是一项先进的测绘技术。
二、测绘工作中遥感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2.1 测绘遥感应用不够广泛
从遥感技术的发展来看,其发展前景比较乐观,而且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水平不断在拓展。但是就当前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实际应用范围不够广泛,遥感技术在当今依然是一项不为人所熟知的测绘技术。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当前的测绘工作,比如地形地质勘测、工程勘探等还是习惯采用传统的测绘技术,对于遥感技术还比较陌生,对其应用就更加受限制,观念上的制约以及对遥感技术的不熟悉制约了遥感技术在更多的领域发挥其作用,也不利于遥感技术的大力推广。
2.2 遥感工作资金造价价高
遥感技术在工作中价格较高也是制约遥感技术进一步普及应用的重要问题。伴随着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感正在从实验阶段走向技术应用阶段,其地理测绘、地质勘探、灾害监测、环境资源检测的功能逐渐凸显出来。但是反观当前的各项测绘工作,遥感技术的应用反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角色。主要原因就在于应用遥感技术花费太大,造价太高,因而我国应用遥感技术的领域主要是在重点部门的重点科研项目,比如说运用遥感对地质灾害、环境污染、资源勘探等进行测绘,而一般的工程地质检测、煤矿开采等应用不多。
2.3遥感信息源空间分辨率较低,应用水平较低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勘测、环境污染检测等方面的优越性将会大大推动我国的地质灾害研究事业以及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因而提高遥感技术信息源的空间分辨率,对于加强数据、的准确性、拓展遥感技术的覆盖范围、测量水平是极为有利的。
三、完善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应用的策略及其具体做法
随着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不断普及,遥感信息技术的一些弊端和漏洞也逐步显现出来,而有效提高遥感技术的技术水平,加强其技术推广,是完善测绘工作中遥感技术的重要举措。相关人员要明确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3.1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目前,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应用领域比较广泛。与传统测绘工具相比,遥感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极大的规避了传统测绘工作的弊端。
3.1.1遥感技术覆盖范围比较广,能够全面了解所在区域的地理情况,获得全面的资料数据。
3.1.2遥感技术能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动态实时的检测。这是遥感技术最大的一个优势,遥感技术以全球定位系统作支撑,完成空间导航和定位之后,可以全天候24小时对所检测区域进行动态实时的检测,比如对矿区环境污染的检测,可以获取全面动态的检测数据和画面,从而为矿区环境污染的防治提供有效的研究数据。
3.1.3遥感技术受人为干预比较少,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所监测区域的实际情况。传统测量手段受主观因素干扰比较大,因而测量的数据会出现误差累积、偏差较大等问题,但是运用遥感技术会有效规避人力测量的劣势,误差不累计,测量数据精度较高。例如在矿区资源监测与定位上,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准确定位资源所在范围,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以及不科学开采导致的生命安全问题。
3.2加强对遥感技术深度研究,拓展应用领域
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地质调查是相当必要的,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需要。就当前社会发展状况来看,遥感技术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关人员要从加强遥感技术深度研究这一方面出发,提高遥感技术的测量精度,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
3.2.1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遥感技术开发研究的鼓励和推动,采取相关措施推动遥感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比如,利用政策优势,鼓励相关部门在开展测绘工作者运用遥感技术,将遥感技术从示范性试验阶段推动到大范围应用普及阶段,使遥感技术能够真正发挥其技术的优越性,对传统测绘手段进行革命性的改造和开创。这将会大大推动遥感技术与实际测绘工作的联系水平,不仅有利于遥感技术发挥其测绘水平上的优势,更有利于在实践中发掘遥感技术的弊端,从而推动遥感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3.2.2加大对遥感技术的资金投入也是深度研发遥感技术的关键举措。一项技术从开始研发到投入使用要历经漫长的过程,遥感技术从最初出现到现在也已经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我国也逐渐成为遥感技术大国。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我国必须向着遥感强国的目标前进,因此加强技术的深度研发是极其必要的。相关研究部门要重视现代遥感技术在各行各业测绘工作中的应用,提高观念意识,加强对遥感技术开发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的研究者深度研究遥感技术,解决现阶段遥感技术在应用中面临的技术性问题,拓展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
3.3大力推广遥感技术,加大遥感技术普及力度
遥感技术只有在大力推广中才能显示其技术的活力和对测绘工作的广泛适应力。当前遥感技术已经凸显出其难以比拟的技术优势和环境适应力,比如,能够适用各种复杂地形的勘探工作,能够实现对火灾、气象灾害、地质灾害过程的实时检测,动态获取相关数据,为开展灾害研究和建立灾害防御体系提供便利等,因此必须要大力推广遥感技术,提高普及程度。
3.3.1相关人员要从降低遥感技术工作造价出发,通过降低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工程测绘的资金花费,来实现各行各业测绘工作对遥感技术的应用。只有减少资金预算,才能促使更多的行业选择应用遥感技术,而不仅仅集中于少数几个重点行业的重点项目。
3.3.2提高遥感技术的空间分辨率也将有利于遥感技术的普及。早期遥感技术受分辨率限制,较多应用于宏观的检测,而当前由于新工作思路的拓展,遥感技术与地质的符合程度越来越高,受距离的限制也越来越小。但是相关人员在改善工作思路,加大遥感技术地质检测水平上还需进一步努力。
四、总结
总而言之,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的普及,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必将会大大拓展,遥感地质、环境资源监测、气象、灾害检测乃至工程矿区勘探测量中的遥感应用也必会进一步拓展,其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灾害预防等方面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 覃永勤.浅谈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其工程应用[J].广西城镇建设,2010.
[2] 曾庆斌,韩金芳,马丽新,刘丽.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地质测绘中的应用[A].
第二届 " 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 " 论文精选[C].2010.
遥感技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COD 氨氮 ENVI 浑河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a)-0073-02
浑河发源于抚顺市清原县湾甸子镇长白山支脉的滚马岭西侧,流经清原、抚顺、沈阳、辽中、辽阳等市县,全长415 km,流域面积2.5万km2。浑河作为辽宁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内河,同时承担了辽宁省中心城市群的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任务。辽宁中部城市群传统的重工业相对发达、人口稠密,浑河中下游的沈抚段,同一河流几十公里之内就流经两座城市,上游城市排入的污染物还未能完全稀释净化,即进入下游城市河段,又接受下游城市排入的废水,造成环境污染的叠加。浑河沈阳抚顺段具有城市相邻、人口密集、工业和制造业发达、生活废水排放量大的特点,对其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并做出准确合理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遥感科学的不断进步和一些新机器学习算法的出现,水质遥感监测研究逐渐从定性发展到了定量,并且可利用卫星遥感反演的水质指标的种类也大大增加,反演精度也不断提高,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水质遥感监测的研究内容。遥感水质监测具有监测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和便于周期性连续监测的优势,能够发现一些常规方法难以揭示的污染源和污染物特征,与常规方法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该论文就是借助遥感技术和GIS平台,以浑河沈阳段为研究区域,对浑河内水质参数氨氮含量、(COD)化学需氧量建立适合浑河水质的反演模型,并通过反演结果对浑河沈阳段水体进行水质评价和变化趋势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测水质数据的采样
由于氨氮和COD为浑河沈阳段的两种主要污染物,此次水体采样主要采集氨氮含量(NH3-N)和化学需氧量(COD)水体这两项指标。采样时间分别为2015年3月4日、3月27日、4月20日、5月6日、6月1日、6月23日,在浑河进行水体采样,采样点个数为10个。通过GPS精确定位采集10个选定采样点位的表层水样。这10个采样点分别是:长青桥、王家湾坝、新立堡立交桥、东陵大桥、干河子坝、伯官大桥、高坎大桥、下伯官拦河坝、高阳橡胶坝、和平桥和浑河大桥。采样点分布于各个桥底和蔚祝河面宽阔、水流平缓便于采样,且分布均匀合理。
1.2 遥感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1.2.1 遥感数据采集
作为对浑河水质的研究和反演的遥感数据源主要采用Landsat7与Landsat8遥感数据,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为30 m和15 m两种。由于外业数据采集时间限制,为满足与卫星拍摄时间相近,2015年3月27日、6月1日选择对应时间的Landsat7数据,其余4 d选择与其相对应的Landsat8数据。从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的Landsat数据下载网站获得了沈阳浑河流域2015年3月27日、5月30日的Landsat7 TM数据和2015年3月3日、4月20日、5月6日、6月23日的Landsat8数据影像资料。
1.2.2 遥感数据的处理
此论文利用遥感平台ENVI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首先是辐射定标建立遥感传感器的数字量化输出值DN与其所对应视场中辐射亮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然后是大气校正消除大气的散射、反射对遥感影像的影响;转坐标系指的是利用ENVI软件中的Convert Map Projection模块,将目标坐标系设定为经纬度,改变输出图幅的尺寸;最后是图像裁剪,研究人员对需要的位置进行提取,即根据沈阳内浑河的形状和位置对图像进行裁剪。Envi软件平台能够很好地处理landsat卫星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可以得到感兴趣区域遥感影像的波段数据,是进一步影像解译和数据挖掘的基础。
1.3 研究方法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遥感技术就开始逐渐应用到水体的研究中,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水质参数光谱特征及算法研究的不断深入,水质遥感从单纯的水域识别逐渐发展到对水质参数进行遥感监测、分析和反演。同样利用遥感研究水质的方法、遥感监测方法也经历了理论分析方法、经验方法(20世纪80~90年代)、半经验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发展过程。
此论文采样半经验方法,对各个波段和波段组合与氨氮含量和COD实测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选取相关系数最高的波段或波段组合作为构建模型的因子;根据相关性分析得出的最佳波段组合数据与水质参数氨氮和COD数据在MATLAB中构建的函数模型;利用遥感软件ERDAS中Modeler模块进行模型反演,将得到的遥感数据在ARCGIS制作专题图,得到浑河中氨氮含量和COD含量的等级分布图;最后通过反演得到的数据对浑河抚顺段的水质进行评价和变化趋势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以2015年3月4日的数据相关性分析和模型构建及水质反演为例,对数据处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2.1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是对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强弱进行估算,并用合理的统计指标表达出来的过程。相关系数的值是衡量变量相关程度大小的一个量值。在统计学中,通常利用样本的相关系数r的大小来判断总体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取值区间在-1至+1之间,OrO值越大,说明变量值之间的相关性越好。
将3月4日所对应的遥感数据波段反射率和相对应的水质参数统计到SPSS统计分析软件中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相关系数最大的波段或波段组合作为对应时间的水质参数构建模型的因子。经过比较发现:与3月4日采集的水质数据中氨氮相关系数绝对值最高的波段组合是b5/b6,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726;与COD相关系数绝对值最高的波段组合是b5-b6/b5+b6,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681。因此,分别选取波段组合b5/b6与是(b5-b6)/(b5+b6)作为3月4日水质参数氨氮与COD反演模型的因子。其他时间波段的选择方法与3月4日的方法相同,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2.2 模型的建立
将根据相关性分析得出的最佳波段组合数据与水质参数氨氮和COD数据,利用Matlab中的CFTOOL工具箱拟合,并添加趋势线,选择指数、线性、多项式、幂函数等函数模型中R(相关系数)平方值最大的函数模型,根据拟合结果,选取3月4日氨氮与COD的最佳反演模型分别为:
由于受特殊点的影响拟合中的相关系数R2的值没有达到理想的取值范围(0.8~0.95),这可能是某些取样点的数据采集质量不好或者水样的实验室分析结果不够准确造成的。
2.3 水质反演
利用b感软件ERDAS中Modeler模块进行模型反演,得到浑河抚顺段流域的COD和氨氮含量整体分布图,将得到的分布图导入ArcMap,借助ARCGIS的专题图功能,制作浑河沈阳抚顺段流域氨氮含量和COD含量的等级分布专题图。通过专题图可以看到浑河流域在工厂密集的抚顺区域水污染严重,而近几年沈阳加强了对污水的治理,工厂很多都迁移到了外地,因此人口密集的沈阳段反而污染相对较轻。
2.4 水质评价
此论文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中水质参数氨氮与COD对反演的水质参数分布图进行水质评价,在进行水质评价的时候将浑河沈阳抚顺段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3段分段进行评价,其中Ⅳ类水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而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通过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浑河水质3月份处于劣Ⅴ类,但从4月到6月持续转好,6月份水质标准基本稳定在Ⅳ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同时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并不适用于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3 结语
该论文利用的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免费接收的Landsat遥感数据,虽然Landsat影像的分辨率只有30 m(全色波段是15 m),但是具有可以周期性连续监测并且免费获得的优点,在需要周期监测整体水质的研究中发挥了相当大的研究意义,将Landsat影像应用到大型内陆湖泊水质的周期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周期性Landsat数据,通过分析各波段及波段组合反射率因子与浑河沈阳抚顺段COD和氨氮浓度的关系建立了基于landsat数据遥感反演COD和氨氮浓度的半经验模型。该次研究对利用周期性遥感影像反演水体COD和氨氮浓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构建更加完善合理的模型以应用于浑河的周期性监测及水质灾害的精确预警。
参考文献
[1] 陈文召.水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环境监测,2008(3):7-1.
[2] 王小钦,王钦敏,刘高焕.水污染遥感监测[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2,17(3):74-78.
遥感技术论文范文6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has been further improved and developed.The application of more advanced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in land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of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oject,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ational use and protection of the limited land resources in China. In this paper, a new mapping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briefly, and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new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in land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键词】测绘新技术;土地规划和管理;应用
【Keywords】new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land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F224.32;TUT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121-02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开发和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使得我国的土地资源日益短缺,环境、资源和人口之间的矛盾越发严重,如何提高土地规划和管理效率成为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测绘技术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推动下,测绘技术也实现了创新和发展,将这些新技术应用到土地规划和管理的具体工作中,能够对土地资源相关数据快速、准确地采集、存储和分析,实现多来源、多动态、多层次的土地资源管理,对于我国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测绘新技术简介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测量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传统人工的测绘方式逐渐被淘汰,越来越多的测绘新技术得到研发和应用,论文将应用较为广泛的几项测绘新技术介绍如下:
2.1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指的是在与测绘对象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借助传感器接收和发射相关的数据信号,并对这些信号进行存储和分析,从而实现对测绘目标的实时动态监测。遥感技术综合了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分析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具有获取信息周期短、信息量全面等优点,可以实现全天候、高效率作业,同时传感技术的分辨率较高,可以获得清晰度度很高的测绘图像,实现更加直观的监测,保障了测绘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环境动态监测、气象预测预报等[1]。
2.2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属于一种三维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由太空GPS卫星、地面主控站、监测站、数据注入站等几部分构成,具有覆盖范围广、运行速率快、工作效率高、实时定位监测等庞大的应用功能。全球定位系统一般包括21颗GPS卫星,在实际的工作中,至少要保障1颗以上的GPS卫星对地球上的用户端进行高度、位置等方面的监测[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定位系统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置获得完善和发展,对20km以下范围内的目标可以在短短15~20min内实现静态定位,从而实现实时监控和全球性三维呈现等功能,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2.3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分析和处理大量地理数据的综合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地理学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地球表面、空间的地理相关数据的采集、输入、存储、查询、显示等操作。地理信息系统相对于其他性质的信息系统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借助编码程序对系统中储存或处理的信息数据进行标记,使得地理信息数据具有编码属性,可以通过检索,简单、快捷地掌握各种资料。土地规划和管理主要是对土地地理位置、相邻关系、图层划分等地理空间特性的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在其中可以实现切实应用[2]。
3 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