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题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题目范文1
一、“辅助题目”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数学家兼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中学教学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发展学生的解题能力。”从中不难看出,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当然创新思维、扎实的基础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各行各业都需要有能力的(创新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的杰出人才,这样的思维方式从小学、初中就应开始培养。为此,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而言,应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切实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数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的运用,灵活运用“辅助题目”。在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情推理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辅助教学”的定义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辅助题目是我们考虑的一个新题目。”其定义就是根据已有的题目,在解决问题时并不按照原有的题目进行思考,而是换一个角度从另一个方向分析题目的意思。也就是把不懂的、不便于理解的题目转化为学生熟悉的,能懂得的已知条件和所要解的问题。
2.“辅助题目”的重要意义
把一个数学题目将其转化为另一个与其意思相近的题目,这就需要一个思维过程。将已知的各种条件变换为学生熟悉的,知道怎样运用已知条件,将所要解答的问题变为一个新的解题目标。这一过程无形中就巧妙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渐渐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智力水平相应地有所提高。
“辅助题目”或其他的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教师能较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学生能较强地接受、吸收新的文化知识。“辅助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简化解题步骤,在有的题型中也许对初中生的能力有所限制,但是学会运用这一方法就能化难为易,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有效地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打开解题思路,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
二、“辅助题目”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的学习主要有代数和几何两大部分。一般而言代数的比重比几何大,几何的复杂程度也略低于代数问题。以下就简单的介绍代数中的方程和几何中的证明的几个关于运用“辅助题目”的解题方法。
1.有关代数中的三元一次方程
如,一个三位数,除以它的数位上各数字之和的9倍得到的商是3;若把它的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互换位置,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大99;又知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比十位数字多1,求这个三位数。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运用“辅助题目”解题的题目,也许对有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但是对善于挑战、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来说积极思考有一定的意义,能锻炼他们的思维。
针对这道题目就有如下解。
解:设三位数的百位、十位和个位分别为x、y、z,则根据题意有:
=3(100z+10y+x)-(100x+10y+z)=99x+z=y+1
联立解方程组x=2,y=4,z=3,得这个三位数字为243.
2.“辅助题目”在数学几何题中的运用
例 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BD平分∠ABC且BD=BC,求∠A的度数?
解这一几何题就需要学生能有效地将问题转换为相对较简单的目标,如下解:
在等腰梯形中,BD平分∠ABC,则也平分∠ADC,所以∠ADB=∠BDC.因为BD=BC,所以∠C=∠BDC.因为AD∥BC,所以∠ADC+∠C=180°,则3∠C=180°,所以∠C=60°,则∠ADC=120°.在等腰梯形里,∠A=∠ADC,所以∠A=120°.
例 如图所示,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D是BC边中线,AM:MC=1:2,AN:NB=2:1,那么AO:OD等于多少?
初中数学题目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 隐含条件 有效挖掘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1 分式中分母不为零的隐含条件
在分式方程的这类数学题目的求解过程中学生可能经常会忘记分母不等于0这一隐含条件,最终导致求得的结果是错误的。例如:问当X为什么值时,分式 的值为零?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分式中分母不为0 ,要想整个分式为0必有分子 解得: ,最终就高兴的将这个作为正确的答案了,可是我们反过来验证可以得到当 时,分母的值为0。这个题目之所以求解错误的原因,就是学生在求解题目,没有对最终答案进行验证,一个答案并不符合题目的隐含条件。
该题的正确求解方式应该是在求出 之后,对答案进行验证有 时,分母 不符合条件,所以正确的答案为 时,原分式的值为0。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学生忽略的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的条件,会使题目的解不止一个,并且在通常情况下会存在一个错误的解,这往往会导致学生在实际的考试过程中感觉题目自己都会做,并且也感觉自己已经都作对了,可是最终考试成绩确实出乎意料的差。
2 偶数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应该是非负的隐含条件
在初中数学题中经常会有这么一类题目就是根式的化简问题,对于这类问题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会忽略掉偶数次根式中被开放数应该非负的这一隐含条件,最终导致求解结果出现错误。例如这样一道题目:将 进行化简。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错误的解法就是:解:原式= = 分析可以发现在求解这个题目时,学生忘记了偶数次根式下被开方数不为负的隐含条件,如果 有意义,那么毕竟有 ,因此上面的求解方法中的错误就是 没有意义。
对于这个题目的正确求解方法应该是:解原式=
3图形中的隐含条件
对于数学中的一些几何问题,通过我们平时做题发现,给出的题目中的条件往往对这道题不能够进行解答,但是,题目中会有一些隐含条件,这些条件是不明显地存在题目中的。有的隐含条件对于解答一些数学几何题目时有着很关键的作用,只有我们深入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中的特点,只有这样有可能为解答这道题时提供明确的方向。例如;一些几何题目中给出了坡的高度和角度,则要求解答出这个坡的长度,。
分析:解答这类问题时,一些学生往往会不注意题目中的一些隐含条件,不会深度地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导致解答这类问题时不知所措,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这类题时,我们就会发现坡的长度就是坡的周长,计算坡的周长时就可以通过题目给出的条件,再加上隐含条件,坡的宽度就是坡的水平长度,分析到这这类问题就不难解出了。
4题设中的隐含条件
一些数学题中,除了明显和直接的给出条件以外,同时,也包含着另外一些隐含条件,如果我们在做这类问题时忽视了这些隐含条件,就会是我们陷入到困境中,不能解答出这类问题。解答这类题目时,不仅仅需要我们仔细审题,还要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之处,找出题目中相关的一些公式等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顺利地解答出这类问题。例如:题目中给出了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在其中一条边上给出一点使之组成与另外一个三角形相似,则求其中一条边的长度。
分析: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结合图形可以得出,两个三角形有一个公共角,那么这类问题中就隐含着一个条件,两个三角形相似,分析到这,这类问题就很简单的解决了。
5总结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初中数学题目的求解过程中,经常会由于隐含条件的忽视,最终导致题目求解出现错误,分析总结可以得到在初中数学题目中除了上面列举的三种隐含条件外,常见的隐含条件还有:三角形的三边数值都为正值,且两边之和大于三变,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一元二次方式根的情况求解时,根的判别式的隐含条件;分数指数幂 (m,n为正整数并且 的隐含条件)以及在正比例函数、发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中,比例系数不等于0的隐含条件等。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只有清晰的知道不同类型的题目中存在着怎样的隐函数,才能够对每类题目进行准确的求解。防止因为没有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而导致题目的求解最终出现失误或者由于受到隐函数条件的限制,使思维模式陷入歧途,最终不能够求出题目的解。
数学作为一门对结果要求准确严谨的科学,保证数学题目结果的严谨性是学好这门知识的关键。因此,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老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引起重视,引导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能够做到全面认真的审题,充分发掘题目中存在的隐含条件。其次,学生应该在平时积极的进行相应题目的训练,对于由于没有把握其中的隐含条件引起错误的题目不断的进行回顾分析,加深对于该类题目中隐含条件的认识,确保能够在今后遇到类似题目的时候准确的挖掘出隐含条件。
总之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师生应该积极的配合,不断挖掘和总结不同类型的题目中具有怎样的隐含条件。为有效的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求解的要求找到条件和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对题目进行求解,力求结果的严谨性。
参考文献
[1] 姚铁峰.初中数学学困生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
[2] 杨春香.浅谈数学解题中的化繁为简[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0(8).
[3] 彪.初中数学解题教学[期刊论文].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02(3).
[4] 郑红霞.初中数学中的常见隐含条件,《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年4期.
初中数学题目范文3
【关键词】牧区;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实效性
目前,在我们国家牧区学生的基础都比较差,知识面狭窄,学习适应能力以及相应的反应能力较差。同时牧区老师的教学水平有限,这些都极大的阻碍了我国牧区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与进行下去。而数学又是一门对逻辑思维要求很高的学科,其空间性与抽象性不易理解,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让牧区的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更好的学习方法,并且能够学以致用,这是牧区初中数学开展的重点以及每一个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牧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现状
现在牧区数学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成绩差异较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牧区教师的知识素养不高,造成教学质量普遍偏低
我国大多数牧区的数学教师都比较年轻,且都是一些低等级院校的毕业生。由于一些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不愿意去偏远地区任教,所以牧区分配的老师的基础水平也都较低。同时这些老师大多数都是刚刚毕业,没有较多的教育教学经验,这是牧区初中数学教学的严重缺陷。再次,偏远牧区由于信息比较闭塞,老师获取外界先进教学理念的机会不多,同时,牧区的教师组织培训较少,这是造成牧区初中数学老师知识素养偏低的重要原因。长此下去,就使得整个牧区教学质量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2.牧区学生汉语基础薄弱,严重阻碍了对数学的学习
目前,我国的多个牧区在小学使用民族语言进行教学,如地区,在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是使用藏语教材,但是到了初中开始改用汉语教材。这样会使得学生及其不适应,同时学生的汉语言能力较差,加之知识难度的增加,使得牧区学生学习数学有了很大的难度。并且学生回家大多说的是当地语言,很少用汉语进行交流,这样就使得初中数学的开展十分困难,严重阻碍了汉语数学教学的进程。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由于牧区人民的生活还比较原始,生活中对于数学的使用情况不多,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没有较高的积极性,并且这些学生对于学好初中数学的期望不高。这些都是牧区学生以及家长对于数学在现实中的意义认识不足的一种体现。同时,牧区的大多数学生没有再继续深造的愿望,基本上初中毕业后就开始牧区的生活,这也就使得他们不愿意去探讨研究数学,将学习数学仅仅是当做一种学习任务。
4.牧区中学的管理体系不完善
好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对于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牧区中学中,由于数学教师的缺乏,特别是数学骨干教师的不足,也就使得中学数学的教学管理人才缺失。这就使得一些中学中,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都不能组织起高效的数学教研活动。所以也就造成了老师教学的盲目性,不能明确教学目标,有的老师并不提前备课,上课随意讲解,这是教学管理体系缺失的最直接表现。这种单科教学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也就造成了牧区老师工作懈怠的状况的出现,对于提高牧区数学的整体质量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5.现代教育手段缺失
我国的牧区在教育现代化上的投资严重不足,在初中数学上的投入率就更低,所有初中教学课堂上普遍存在电脑数量严重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落后,同时教师对于先进技术的掌握能力较差。
二、提高牧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以及建议
1.结合学生的特点,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
牧区学生的生活多姿多彩,能歌善舞,但大都不喜欢束缚在课堂内。同时他们对于本民族的文化有较深的感情,所以老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应该重点联系他们的民族特色,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吸引他们对于数学的注意力。此外还应该针对牧区学生豪迈的性格与开阔的思维方式,采用更加直观的形象描述。比如对于一些几何图形的认识与理解可以以他们居住的毡房等作为研究对象。
针对学生差异较大的状况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班学习。数学是一门难以理解的课程,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好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只会加大二者之间的差距。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好奇心,营造更多的数学情景,并且融入到他们的实际生活地方中,给这些学生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更多的学习成就,促进他们对数学的探究。
2.做好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之间的衔接工作
针对现在牧区在小学阶段不学习汉语言的现状,应该积极倡导牧区的教育部门设定相应的小学汉语言课程,解决初中数学中所遇到的语言障碍问题。对于到初中时代,汉语言仍旧较差的学生,实行双语教学制度,帮助这些学生克服汉语言上的困难,为初中数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针对小学数学基础较差的情况,可以在入学时对学生的数学水平进行测试,找出原因,查漏补缺,最大化的帮助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3.培养本地区的数学教师
由于外聘教师的本地语言不过关,不能够很好的和当地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这种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的时候有更大的障碍。同时不能够将数学与本地区的民族特色相融合。而本地区的教师虽然对当地的民族特色十分了解,但是数学基础都比较差,所以应该加大对本地区教师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知识素养,这对于牧区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面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4.加大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的投入与使用
面对我国牧区教育教学现代化设施严重不足的现状,国家与当地的教育部门必须给与重视。加大对牧区信息设备的投入,特别是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这些设备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加强老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以便获得更多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周毓华.寺院文化与藏族文化及藏区现代教育[J].青海民族研究(社科版),2005,2(11).
初中数学题目范文4
关键词:作图法;初中;数学;应用
一、初中数学中最基本的几种作图方法
初中数学的作图方法是尺规作图的基础,初中数学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作图方法有五种: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过定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几种作图方法是整个数学平面几何的关键所在,只有掌握了这几种作图方法和技巧,才能够为尺规作图做准备。准确地作图是最关键的,也为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关于作图法的认识,最重要的还是将这种方法成功地应用在解决各种各样的数学题目中去,实现它的实用性。其实,对于初中数学作图法的应用更加强调的还是对于图形性质的认识和总结,对于理性思维和推理能力要求得较高,考察的是学生们的知识应用能力。例如在数学解题过程中通过构建辅助线的方法来进行,对于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几种作图方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1.将实际的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
某人沿着有一定坡度的坡面前进了10米,此时他与水平地面的垂直距离为52米,则这个坡面的坡度为多少?这是一道典型的数学几何模型构建的题目,在初中数学几何中,关于坡度的计算实际上构建的就是最简单的直角三角形,坡度即这两者的比值。对于这类题目的理解和做法,要充分地融入到具体构建的三角形中去,这样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实际的问题。或者可以说,将作图法成功地运用在具体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实际上贯彻的是这样的一种思维和能力,即将应用题的场景抽象化,转化成具体直观的数学模型,这对于解决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较为快速、高效地解决具体的问题。
2.有效地将未知量转化成已知量,构建常见图形
对于初中数学作图法的理解和认识,其归根到底是将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将具体的问题放在熟悉的图形中去,这对于解决问题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很多的数学题目中所考察的正是这方面的内容,各个标准图形的性质是考察的重点,将题目中的所问与图形的性质结合起来对于解决具体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如图1,题目中的点梯形ABCD腰CD的中点是E;需要证明的是梯形ABCD面积是ABE的面积的二倍。解决办法是分别经过顶点C和腰的中点E作直线,交于点F,这样形成了新的三角形,与三角形ADE相等。这是梯形中很重要的作辅助的方法。
又如例题,如图2.已知∠A=90°,AB=AC,∠1=∠2,CEBD,求证:BD=2CE,因为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就是这个角的角平分线,这样就能够由此作出辅助线,不难发现CF=2CE,再证BD=CF即可。
如图3,在ABCD梯形中,AD∥BC,∠B+∠C=90°,AD、BC的中点分别是F、G,若BC=18,AD=8,求FG的长。从∠B、∠C互余,那么可以将它们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这样通过延长BA、CD,要求FG,就需要求出PF、PG的长度。
综上可以看得出来,这几个题目都是通过将具体的问题放在特殊的三角形中,根据相关的三角形的性质来进行分析,最终得到应有的结论。同学们在进行这类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要善于观察相关图形和问题中的突破口,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方法上的推进,经过适量的锻炼和练习就能够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对于作图法的认识更加深入,不断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辅助线来构建新的数学图形
在初中数学的几何题目中,通过作辅助线的方法来构建新的数学图形,让这些图形规范化,对于更好地解决问题提供了较为简单的思路的指引。在初中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之所以要通过作图法来解决问题,就是因为通过作图能够将问题加以分析,通过观察,找到能够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新图形,这样将图形变得规范,能够充分地运用题目中所给的条件,不断地解决题目中的问题。通过下面的例题可以加以重新认识,已知四边形ABCD中,BCCD,∠BCA=60度,∠CDA=135度,BC=10,SABC=40 ,求AD边的长。这个图形本身是不规范的图形,想要求得AD的长度,必须要把线段AD放到一个具体而且规范的三角形中,因此可以通过作辅助线的方式来进行作图。作AFAC于F,作AECD交CD的延长线于E。在三角形ACD中根据正弦定理可以求得AC=16,AD=8 。
通过这个数学题目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如果能够通过适当的图片的构建,通过辅助线的做法来得到图形,就能够很容易地将问题解决。因此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构建完整的三角形及各种规范的图形,利用图形的性质来进行解题,不断地联想构建辅助线的方法,这样能够较为轻易地将这些问题解决,对于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三、结语
作图法是初中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大多数的平面几个问题中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它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对于不断地解决更多的平面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在解决具体的平面问题的时候,通过作图能够很迅速地解决这些问题。正确、准确地作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具体的作图题目中要通过严格地作图来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作图法来解决更多的应用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善于观察并分析数学题目中问题的突破口,适当地通过辅助线的引入来进行题目的分析,为数学问题的解决创造好的条件,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许必年:初中数学作图问题的解法,《初中生必读》,2008年第Z2期
[2]李碧松:DPLOT绘图软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息技术教育》, 2007年02期
初中数学题目范文5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是由代数与几何共同组成的,几何也几乎是大多数学生眼中的疑难重点。那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因为几何解题需要学生具有数学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那么,什么才是数学思维呢?数学思维是指把抽象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式转变成纯粹的数学问题的一种理性思维。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其根本在于发展学生的潜力,促进其全面的发展。由于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所以其更应该注重于学生的自身发展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数学这门课程的自身特点,探究数学其本身的内部联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更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还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合作解决问题。
一、 数学基础技能是根本
扎实的数学基础不仅是夺取数学高分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基础技能包括基本运算能力、推理实践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已知抛物线y=x2+4x+4,求抛物线是否与x轴有交点,交点坐标是什么?”这是一个十分常见的求交点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分步骤解决问题,首先求交点问题应该将抛物线方程抽象成普通的关于x的方程。其次,解这个关于x的方程,得到x的值,然后将x的值代入原抛物线,得到交点坐标,这是解决交点问题的基本步骤。最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讲述整道题,这样有利于加强基础知识培养,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主动观察能力是前提
观察力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它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的行为,而观察力更是考察学生智力的重要方面之一,在数学学习中,观察力是解决数学题目的前提条件。数学题目大多是具有规律性的,观察出规律,然后再解决难题,这才是学生学习数学最聪明的地方。例如,初中一年级数学题:研究下列算式,寻找规律,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1×5+4=9=32;2×6+4=16=42;3×7+4=25=52……通过对这组数据的观察可以发现,前面相乘的两个数是分别递增的,同时相加的始终是4,再观察等式的右边,是32、42、52……可以发现也是依次递增的,那么可以得到以下的规律n*(n+4)+4=(n+2)2。这道题是一道比较简单的寻找规律的题目,但是这类的规律题目,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学生的发散型思维的能力。
三、思维表达能力是核心
在考试中,通常会有各种各样的证明题穿插其中,面对这样的证明题,学生需要用自己的数学语言、数学图形来阐释他们的观点。这样的题目一直贯穿在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中,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条理性和思维逻辑性的发展,使学生能有条不紊地解决偏难的问题。例如有这样的一道几何题目,求证在正方形中,依次连接正方形各边中点,形成的四边形依然是正方形。面对这样一道纯文字题目,应该运用数学思维将其转化成基本的数学模型,首先要将图形符号化,已知正方形ABCD,E,F,G,H分别是AB,BC,CD,DA四边的中点;其次,便是根据正方形各边各角的关系证明EFGH是一个正方形。这种题目的目的在于将文字转化为数学模型,变成一道纯数学题,这种方式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解题技巧,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与对数学的兴趣爱好。
四、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进步的阶梯
批判性的学习是任何人学习任何一门科学的根本,面对正统的解题思维,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这种思维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例如:已知某一次函数图象的最高点(2,3),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这道题如果是按照正常的解法应该是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但是这样特别容易出现计算错误,那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方法呢?既然是最高点,那么就应该想到关于顶点的函数表达式,这样的做法不仅减少了计算量,更能使学生熟悉书本公式。
五、抽象思维能力是目标
抽象思维能力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这种能力主要指通过相关的数学学习,来讨论探究其问题的实质与核心。许多学生认为数学难,主要是因为题目很空旷,找不到切入点,而无从下笔,这就是因为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在我们初中数学中,数学模型较少,题目翻来覆去考的都是那些屈指可数的知识点,那为什么还是有学生做不出来。其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不明白那些基础知识,而是他们没有看清楚问题的实质。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这方面的锻炼,让学生能条理清晰地解决问题。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实数a,b,c满足a=4-b,c2=ab-4,求证:c为何值?
分析:已知a+b=4,ab=c2+4
那么抽象出来,a,b是方程x2-4x+c2+4=0的两个根
所以 =16-4(c2-4)≥0
所以 一4c2≥0
因为 c2≤0
所以 c=0
显而易见,这道题抽象成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求解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这种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更熟悉知识点,也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六、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最根本的需要出发,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成绩分数,更是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启发、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也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忠清.浅谈初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
初中数学题目范文6
数学解题思路和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课堂上,所以想要学好初中数学一定要重视数学的学习效率和提前预习。只有提前预习才知道自己哪里不会,这样在课堂上才会注意力集中不走神。同时在初中数学的课上,学生也要紧跟老师的解题思路,注意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老师的有什么不同。尤其是基础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学习,课上数学老师讲完后,初中生要在课后及时复习,争取老师讲完每一节的知识后,学生都不要留下疑问。
2、独立完成初中数学作业
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时,初中生要学会自己能够独立完成,想要学好初中数学就要勤于思考,千万不能偷懒。平时对于自己弄不懂的题目和解题思路,不要放弃,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和研究,尽量做到自己能够解决,实在是想不出来在问同学或者老师。对于初中数学的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要学会进行整理和归纳。
3、多做题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关键
想要学好初中数学,就要多做数学题。只有学生掌握了各种各样的题型,那么你对于初中数学的解题思路才能够了解,这样通过积累就会使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思维丰富。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从最简单的基础题入手,学生最好是以课本上的习题为主,一定要将课本上的习题弄懂,这样打好基础,才会为接下来的做其他类型的题最好准备。然后在开始做一些课外的有难度的习题,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开拓自己的思路,提高自己分析能力。
4、正确的对待初中数学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