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典内心独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典内心独白范文1
2、我是一个对待生活对待爱情都保持着乐观态度的人,不会因为小事与人争吵,父母在生活正占很大的成分,所以孝心一定要有!我不注重外表,只要有孝心谈的来能共同奋斗的我都可以接受。
3、他,需要她的陪伴!她,需要他的疼爱!他与她……
4、我爱你,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你现在已经后悔,你可以收回你的爱,我会把我的爱存入的银行,户名是你的名字,密码是我们相恋的日子:如果有可能的话,
5、总以为水是山的故事,海是帆的故事,天是云的故事,你是我的故事,却不知我是不是你的故事。风轻轻地吹着,月光照着飘飞的落叶,落叶告诉大地:我想你
经典内心独白范文2
关键词:电影;电视;歌曲
中图分类号:J61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2-0110-02
影视歌曲的产生,是围绕着电影、电视这一媒体的诞生、发展而发展的。其主要功能是:1、渲染气氛,加强影片的节奏,推动剧情发展。2、用一种语言无法替代的方式配合语言、故事情节来刻画影视中人物形象、内心世界的变化等。一首好的影视歌曲可以为影片创造特定的气氛、揭示故事情节的主题与内涵、增强视觉感受,使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不知不觉中融入影视作品,达到欣赏的最高境界。有许多影视歌曲在影视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后,歌曲却保持着弥久的魅力,甚至超越影片而独立获得新生。
影视歌曲作为一种特殊的歌曲类型,伴随着影视的画面而存在,其审美特点具有更加直观性、更加可理解性等特点,这也是为什么一首好的影视作品会流传的更快、更广的原因之一。
一、音画美
电影歌曲一经成为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具有与其它种类音乐不同的独特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音乐与画面的互为补充的音画美。影视画面逼真地再现具体场景,而歌曲则配合画面表现剧中人的感情变化或者暗示剧情未来的发展。
电影《白毛女》中,喜儿在黄世仁家里逃出后,马上遭到黄世仁等人的追赶。喜儿在跑到河边芦苇丛躲起来后,黄世仁等人以为她跳河死了,才放弃追赶。喜儿摸黑走了一段路后,正好站在黄世仁家的后山上,看到黄世仁家灯火通明的房子,她充满仇恨,唱到“要想谋害我,瞎了你眼窝,我是掏不干的的水,扑不灭的火”。 这时她身后的画面是一棵树,树叶在夜风的吹拂下,不停的在颤抖,好像是主人公愤怒、害怕、紧张的心理写照,使观众的心也随着喜儿的心害怕、紧张、愤怒。当唱到“我的冤仇比天高”,一轮弯月出现在漆黑的上空,随后镜头一转,波光粼粼的河水出现,这时喜儿正好唱出“我的眼泪流成河”,这时的河水已不再是开头主题歌出现时的宁静,而是浪花翻涌,同样给人以紧张的气氛。在唱到“要伸冤啦,要报仇。要伸冤啦,要报仇。我不死!我要活。我要报仇,我要活”时,镜头的画面是喜儿一边唱,一边拼命的向山上爬,到半坡后稍作停留,然后,转身消失在深山中的场面,歌曲的音乐也才结束。直到这个时候,观众才从紧张的氛围中稍微解脱一下,松了一口气,喜儿终于暂时逃出来魔窟。
在这一段中,电影叙述的是喜儿在黑夜逃跑的过程,一路经历了跑、藏、飞奔、爬等过程,其心情可想而知,害怕、惊慌、愤怒、仇恨、痛苦等等,显然不是画面能够刻画出来的。一首必要的歌曲正好写尽了主人公此刻的心情。画面在视觉上让人有“象”的效果,而歌曲则完成了这一段故事情节的“意”的揭示,给人以“意象”的美感。
近几年音乐与画面结合的最经典之一是《泰坦尼克号》中的“飞翔”部分。萝丝在甲板上的空房间拒绝了杰克的表白后,回到头等舱陪母亲,但母亲和其他人聊的都是她的婚事,萝丝觉得无聊,她把视线移到旁边一对母女身上,但这个母亲也是在教小女孩儿繁琐的所谓上层社
会的用餐礼仪,萝丝再也受不了了,决定去找莽撞但真实的杰克。她在船头的甲板上找到了杰克,说“我改变主意了”。于是经典镜头出现,伴随着《我心永恒》主题歌曲的响起,杰克和萝丝在船头上展开双臂迎风飞翔。这一经典画面曾被摄影爱好者大量模仿,尤其成为见证爱情的经典画面,甚至成为某一年央视春晚小品的看点。
二、主题歌与插曲
从形式上看,影视歌曲分为片头曲,插曲和片尾曲三种形式。其中片头曲、片尾曲一般是主题歌。主题歌一般都要具有揭示本部影视作品主题的深刻内涵,所以歌曲一般具有抽象而又特定的美感风格。而插曲则是在影视剧中,在一些具体的场景内针对某一具体情节而出现的歌曲,它与主题歌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一般具有具体指向性的特点,这一点使得二者带来的审美体验也大不相同。
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歌曲由杨洪基演唱。《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一部在中国东汉末年到晋朝时期,将近一个世纪期间,多个政治集团间错综复杂、紧张尖锐的斗争的故事。在那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对政治权力的不断争夺,引发了一场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军事冲突。但整体来说, 在这场政治、军事斗争中,权贵们的胜利喜悦、失败的苦恼与生死离别同样造成了普通百姓的喜悦与生死离别。对于中国的历史来说,它是沉重的灾难。用杨洪基的浑厚绵长的音色特点,演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正是给出了这样的一个主题:剧中的人们带着沉重的斗争气势、心情,象无情的滚滚的长江水,无论你是英雄还是阿斗,都以历史不可阻挡的趋势向东逝去,是讲述历史,更是深深的一句叹惜。厚实凝重的音乐风格,浑厚绵长的嗓音音色,给观众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电影《少林寺》中,《少林少林》一歌,作为主题歌,带有佛教音乐的特点,庄严肃静,暗含一定的力量。能够体验出故事的发生地点、人物。插曲《牧羊曲》则轻松、甜美,很好的吻合了天真、纯洁、质朴地无瑕姑娘形象。两首歌曲在风格上具有截然相反的对比效果。这主要是根据电影情节的需要而创作的。电影的主题是少林寺的众僧们为保护唐王与当时的朝廷军队在进行殊死搏斗,主题是沉重的,而具体到无瑕姑娘,她作为一个农村姑娘,又确实是一个天真、质朴、活泼可爱的,所以她的主题当然不同于整部电影情节的主题。这样的例子在电视剧《西游记》中也有体现。《敢问路在何方》是一首表现相对沧桑的主题歌,但在《女儿国》这一集中,插曲《女儿情》却是表现对爱情的无限甜蜜的向往。也是主题歌与插曲形成强烈地反差对比。主题歌有时也会与插曲互为配合,加深主题歌所要揭示的主题内涵。例如电视剧《红楼梦》中,主题歌是《枉凝眉》,表现凄婉、哀怨的情感,而插曲《黛玉葬花》则更加凄婉、哀怨,进一步加深了主题歌所要揭示的电视中的故事内涵,预示着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的更加悲剧化。
三、有声源与无声源
影视歌曲在影视中以两种形式出现,1、歌曲由剧中人唱出的,被称为有声源。2、歌曲由剧外人或者叫配唱出来的,叫无声源。有声源和无声源产生的艺术效果有很大的不同。
有声源的效果类似于文学作品中人物独白。独白指的是人的自思、自语等内心活动。通过人物内心表白来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独白的特点是发自内心,真实,深邃,情真意切。它的作用是能充分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歌曲《秋收》唱道:“清清的流水蓝蓝的天,山下(那个)一片米粮川。高粱谷子望不到边,黄家的土地数不完。东家在高楼,佃户门来收秋,流血流汗当马牛。老人折断腰,儿孙筋骨瘦,这样的苦罪没有个头”。由于在序幕部分,音乐只有歌曲《北风吹》的旋律,而没有歌词,所以这首《秋收》就充当了主题歌的角色。从歌曲中,我们可以听出蕴含着以下几个意思:1、体现出老百姓对家乡的热爱;2、地主与佃户之间的潜在矛盾;3、佃户的悲惨命运。在这首歌的开始部分,镜头不断地移动,青草、小河、大树,农田,在多人的哼鸣声中,镜头中出现一群正在吃草的羊,羊群中走出来杨白劳,一张嘴,略带沧桑的歌声就传了出来。作为电影的主人公之一,一出现就安排他唱出主题歌,其实就好像是他在放羊时的内心独白。这样既加深了他作为主人公的视觉印象,也奠定了整部电影的感情基调,也暗示出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果然,在年三十晚上,黄世仁强迫杨白劳按了指印以后,杨白劳回到家,在喜儿睡着后,泪流满面的唱到“喜儿喜儿你睡着了,爹爹叫你你不知道,你做梦也没想到,你爹我有罪,不能饶。”这一段仍然是内心独白,因为房间再没有了其他人。在唱完这一段歌曲后,又使用戏剧中独白的表现手法,自言自语一番后,喝下卤水后,脱下唯一一件棉袄,盖在熟睡的喜儿身上,踉跄地爬出门外。第二天,雪还在下,喜儿发现爹爹已经死在雪地里。《杨白劳》这首插曲在对杨白劳当时的心情刻画是非常精细的,这一段独白似的唱段,现在也已经成为经典唱段,成为男中、男高音音乐会重要曲目之一。
无声声源很象文学、戏剧中的旁白。旁白就是非剧中人物对剧中情节、场景、人物心理等加以解说。它的特点是运用外来的人声对剧中的故事情节、它的功能是通过旁白,传递更丰富的信息,表达特定的情感,启发观众思考。旁白本身就是电影独有的一种方法,只不过是用歌唱的形式替代了说话的方式,形成了无声源的歌唱方式。
电影《少林寺》主题歌《少林、少林》就是在一队官兵的行军过程中响起来的,伴随着马蹄声,歌声越来越清晰,但唱歌的人始终没有出现。这首歌的出现方式不同于《白毛女》中的主题歌《秋收》,《白毛女》中,杨白劳一出现在画面上,他就唱出了主题歌,可以清楚的知道主题歌就是杨白劳由心而发的内心独白。更为有趣地是,《少林、少林》这首歌是在朝廷军队行军的过程中出现的,也就是说,主题歌唱的是关于少林寺,而画面出现的则是少林寺的矛盾冲突方,突出显示出故事情节的悬念性和少林寺的神秘性。早期电影同名歌曲《渔光曲》,歌词朴实、真实:天已明,力已尽,眼望着渔村路万重。 腰已酸,手也肿 捕得了鱼儿腹内空。歌曲不是由打渔的渔民唱出,而是由渔民的女儿唱出。歌曲节奏舒缓、速度适中,形象地刻画了渔船在海上颠簸起伏的情景,深刻地反映出旧中国渔民的悲惨遭遇。
如果说有声源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听他(她)说感受,那么无声源给人的审美感受就是感受他(她)的感受。显然前者更为直接,后者需要一定的欣赏能力,从而造成审美的间接性。
参考文献:
[1]费邓洪.对我国电视剧歌曲若干美学问题的探讨―兼论中西文化 对我国电视剧歌曲的影响.星海音乐学院学报[J].2001(12):04.
[2]祁君.倾听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音乐美,前沿[J].2012(12).
[3]朴玉敏.浅析影视歌曲的作用及其影响,电影文学[J].2009(12).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6]刘承华.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7]王次.音乐美学新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8]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经典内心独白范文3
关键词:意识流;意识流动画;色调;实验性短片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8-0063-01
一、意识流的起源
“意识流”这一名词,最初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中。书中阐述了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学说最有特色的理论:即把思想比作一股流水的概念和“意识汇流”的观念。在威廉・詹姆斯以后,“意识流”一词才进入文学领域,用来称呼这种把意识活动展现为一种‘流’的心理描写的方法心理描写的作品。可见,“意识流”一词原先并非始用于文学领域,“意识流”这个名词出现后在英国文论和德国文论中被广泛使用,但法国人则一直拒绝在法文中创造“意识流”这个术语,而是一直使用“内心独白”。詹姆斯指出意识的功用是指引用机体适应环境,强调意识是流动的东西,称为意识流。意识流这个词含有意识是不可分析的整体之意。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强调了思维的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也强调其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东西,它能使感觉中的现在与过去不可分割。
二、意识流的发展
意识流手法是西方当代文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它是以表现意识的流动为主要内容,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现实与虚幻相互交织为主要方法而得名的。虽然“意识流”的名称是一八八四年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首次提出来的,意识流小说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在欧美兴起的一种思潮流派,但是在文艺创作中,有意识地用艺术形式表现人们内心的底蕴,表现被压抑的意识或潜意识的作家,并不只是当代的欧美作家。本世纪初,日本人厨川白村曾在《苦闷的象征》中作过系统的阐发。不过厨川白村的艺术论不来自威廉・詹姆斯的著作,而是直接生搬硬套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意识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宗师,还可追溯到十九世纪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描写是从人物意识的实际中抽取一点,并且它往往是理智的意识,意识流手法则展现人物意识流动的全部实际,其中有理智的,也有非理智的潜意识、下意识和幻觉等。一般的心事描写往往内心独白或意识的亮相。作者用类似蒙太奇的衔接技巧,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主观与客观的界限,将一幅幅画面,一个个镜头广阔自由地驰骋、辐射出来,不露作者描述的痕迹。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运用的是心理描法;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采用的则是典型的意识流手法。因此,我们不能把一般的心理描写或写梦幻的题材,一概称为意识流手法。
三、意识流动画的发展
目前拥有的意识流动画,大多还是实验性质的动画。由于内容比较晦涩,受喜爱的程度较低。所以,相对文学来说还没有到达登峰造极的程度。而在当今动画行业中,能够找到较多相对成熟的还是来自国外的一些动画,如《EYA/新世纪福音战士》由庵野秀明监督指导的这部动画,是运用意识流的动画里较经典杰出的一部,也是相对忠实者较多的一部;《魂狩/Soul Taker》由新房昭之所监督的这部动画,因为其运用大量的意识流手法,在当时是颇受争议实验性动画;《柯赛特的肖像》这部动画同样由新房昭之监督,是一部充满歌特风的意识流动画;《Lain/玲音》由中村隆太郎监督,小中千昭脚本,安倍吉俊台本的《Lain》也是实验性质的意识流动画,颇为经典。还有以音乐突出“意识流”的实验性动画短片《HOW》、《狂欢节》,精美的镜头语言加之起伏跌宕的音乐,使得短片在世界性大奖上为“意识流”实验性动画短片占据更多的舞台;在国内,近些年来,“意识流”动画的探索也是大踏步的前进的,如《毕加索与公牛》1988年由中国导演金石摄制的实验短片,影片用动画形式描写毕加索绘制公牛的过程;还有更受关注的薛鉴羌的意识流三部曲,让短片的发展过程顺其自然的发展,不受任何的束缚。这些作品都给当今世界了解“意识流”动画开启了探索之门。这相对于欧美、日本现今泛滥的商业动画,拥有给观众无穷的思考空间,并以此为优势,慢慢的受到人们的关注。
通过对“意识流”动画的剖析。从中了解学习到意识流的精髓,更深层次的了解了意识流的意识、意向和整体的发展,并在在其能力范围内对意识流这一学科做出自我的见解与学习心得,通过这样的研究,使其对动画各非发展主流的形式更加受众。
参考文献:
[1]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
[2]大仲马.二十年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经典内心独白范文4
关键词:意识流;色;戒
一、“意识流”的概念
“意识流”是19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最早提出的,“人的意识行为是如一股流水、一道河流般不断涌动的状态而非片段地衔接”,因而他将之称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这种流动状态的意识被文学家运用于文学作品之中,表现为幻想、梦境、联想、回忆等多样的形式。意识流手法是一种创造性的文学表现方式,它不同于传统小说心理描法,作家通常可以遵循人物的心理逻辑顺序,以流动的意识活动为对象,以非现实的时空为背景,全面揭示人物个性化的精神存在。
二、《色・戒》中意识流手法的特点
在《色・戒》中,张爱玲恰当运用西方现代派常用的意识流手法,对小说人物的心灵世界进行深入挖掘,力图真实展现人物内心意识流动的过程。具体说,《色・戒》意识流手法的运用有如下特点:
(一)聚焦主要人物的意识活动
张爱玲在《色・戒》中大篇幅地运用意识流描法,但并不是全篇皆用,而是将着力点放在主要人物王佳芝、易先生身上。小说开头,张爱玲在喧杂的麻将桌上将主人公王佳芝、易先生自然地牵引出来,并暗示两人暧昧关系。从王佳芝离开易先生家坐上三轮车的那一刻起,张爱玲就开始花费大量笔墨来描述王佳芝的心理,从她惴惴不安地猜测到明里暗里地抱怨,从回忆自己学生时代的演出到浮想自己与同伴们荒唐的“美人计”,这一切信息都通过佳芝跳跃的意识流动展现出来,让我们在了解故事缘起的同时,对佳芝有了初步的认识。到后面佳芝与易先生进入珠宝店,作者通过意识流描写凸显佳芝紧张、惊喜、彷徨、笃定等情绪变化,把她天性的单纯淋漓尽致表现出来。小说最后,张爱玲把关注对象自然转换为易先生,写他逃回家并派人处决了佳芝之后的一系列意识活动,几段集中的心理刻画逼真地表现出易先生自私冷酷的嘴脸,让我们不禁为佳芝无辜地牺牲感到惋惜。
(二)以间接方式描绘意识流动
《色・戒》绝大部分的意识描述是以“她”或“他”这种第三人称代词为主语展开的。比如,王佳芝忐忑不安地等候等易先生,张爱玲这样写她的意识活动,“迟到也不一定是他自己来。还不是新鲜劲一过,不拿她当桩事了。今天不成功,以后也许不会再有机会了。”“斜对面卡位上有个中装男子很注意她。也是一个人,在那里看报。比她来得早,不会是跟踪她。估量不出她是什么路道?戴的首饰是不是真的?”运用第三人称的间接刻画人物的意识活动,看似给人一种距离感,实则让读者在一种恰当的距离中更全面地透视到文中人物的心理,增加了真实性。此外,这样表达赋予作者一种全知全能的观察视角,有助于故事情节的过渡与转化。
(三)想象与现实相互交叉
在《色・戒》一文中,虽然人物意识活动的描写篇幅很广,但其并不是完全连成一片的,人物在自由联想的过程中,人物又不时地回归现实,穿插入现实中人物的动作、语言或神态描写,有时亦插入对现实环境的描绘,例如在珠宝店中,佳芝就频繁地在现实和意识中穿梭,一时理智占了上风,一时又陷入情感的漩涡。作者采用意识流手法,将现实与人物意识交叉描写,极大地拉长了事件发生的文本时间,在原本从下午到晚上的极短的时间跨度中,插入了丰富的信息,给人一种时空颠倒的错觉。作者采用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不仅自然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而且从容地塑造出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
(四)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方法并用
意识流手法在行文实践中有多种具体的表达方法。在《色・戒》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纷纷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仅就王佳芝而言,她前后发出三次类似的内心独白,“这太危险了。今天再不成功,再拖下去要给易太太知道了。”“今天要是不成功,可真不能再在易家住下去了……”“今天不成功,以后也不会再有机会了。”这样的内心独白说明了佳芝对这次行动的重视和忧惧,同时为此次任务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回忆主要是佳芝坐在咖啡店时一点点抽丝剥茧式展开的。她从眼前回想到过去,再从过去返回到眼前。自由联想出现在佳芝与易先生双双进入珠宝店后,她不时地想象着此时此刻她的同伴们正如何地伪装,如何地靠近,如何地准备实施刺杀。而当易先生依诺送给佳芝那枚豌豆大的粉红钻石时,佳芝戴上它,飘飘然,禁不住陷入美妙的幻想之中难以自拔,她感觉自己已置身于天方夜谭的境界。作者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细腻刻画人物心理,让我们对主人公的个性有了全面的了解。
三、总结
在《色・戒》这部经典小说中,作家张爱玲巧妙地运用意识流的手法,将一个阴谋与爱情同在的悲剧故事徐徐展开,使故事中人物的个性得到彰显,情感得以释放,为整部作品提升了文学质量。可以说,《色・戒》中意识流手法的呈现,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国作家灵动笔法的独特魅力,并且对这场“斯德哥尔摩”式的爱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经典内心独白范文5
一、作家作品简介
欧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上个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和短篇故事作家之一,他是迷惘的一代的杰出代言人,人们评价他是一个站着写作的硬汉。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海明威式的杰出的硬汉形象,尤其是《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是这些硬汉形象的经典。海明威将自我与其人格倾注其中,无论是海明威还是桑地亚哥,在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了独特人格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海明威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1]作品讲述古巴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84天之后,经过整整三天三夜的生死搏斗,终于捕获了一条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特大的马林鱼。在返航时遇到了鲨鱼,经过殊死搏斗,大马林鱼最终还是被鲨鱼群吃光了。老人带着一身的伤,拖回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却得到了人们的赞赏和钦佩。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向往斗争,敢于拼杀,精力旺盛,意志坚强,永不认输,坚强拼搏,忍受孤独,蔑视死亡。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桑地亚哥在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面前保持了非凡的毅力和人的尊严。正如作者所言:“这本书描写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描写认得灵魂的尊严,而又没有把灵魂二字用大写字母标出来。”[2]作者的手法在这里确乎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二、内心独白的艺术手法
作者主要通过老人的内心独自白这一艺术手法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老人与海》中,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他在孤独的大海上孤独的思考着。作品描写的内心独白分无声与有声两种。如老人与马林鱼决战的时候,他在心里命令自己各部分器官都要密切配合、协调作战“拉呀,手啊,他想。站稳了,腿儿。为了我熬下去吧,头啊。为了我熬下去吧。你从没晕倒过。这一会我要把她拉回来。”这些无声的独白,表明了老人人老心不老、坚忍不拔、斗争到底的非凡决心。老人在浩瀚无际的大海中,只身一人,只有“遥远的朋友”存在于主观的想象之中。因此,他时常自言自语,时而对鱼儿说,时而对鸟儿说,时而同大海说,实在没有说话对象,就自己对自己大声说,而且还不断重复着:“但愿那孩子在这里。”以此来竭力渲染了他的孤独。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主人公“之所以陷入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3]他豪迈而充满信心,但他的信心由于经受了考验而发生了新的变化,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他常说的“什么也没有,只怪我出海太远了。”因为出海远,才能钓上大鱼,因为鱼过分大,才被他拖上3天,杀死后无法放在小船中,只能把它绑在一边,于是在回家的途中被鲨鱼嗅到了血腥味,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向死鱼袭击,把鱼肉都咬掉,只剩下衣服骨骼。
此时他的自我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他意识到了在抗争中自己所能达到的极限,由于个性使然,他的果断决绝和讷于言敏于行的特质使他意识到,他唯一能做的是,既来之则为之。而这样做并未使他的性格失去平衡。当他把鱼叉刺入马林鱼心脏时,他决不以为自己在毁灭什么,而是在一场公平而持久的决斗中刺中了一条大鱼。文中反复写了马林鱼的力与美、它的高贵仪态,老人把它当作自己的新兄弟,甚至想到自己不配吃它,虽然还是下定决心把它弄死,但又为它的失败而感到伤心。马林鱼被打死后,他还是在想:“弄死我们自己真正的兄弟”。通过对这些“人类朋友”的赞美,歌颂了老人的内心美和精神美。
三、人物形象与作者双重性格
海明威把老渔人桑地亚哥作为“打不败的失败者”的人物形象进行塑造与作者自己的双重性格特征不无关系。在《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与马林鱼归宿是一致的,死亡是不可躲避的,能正视死亡就不是懦夫。他的搏斗自有一种正当而公平的动机,这使桑地亚哥的奋斗和失败被赋予一种生命的价值。在海明威看来,整个世界就像拳击场,你只有还击才能生存。由此看来,作者在桑地亚哥的身上寄寓的硬汉式老人的形容再鲜明不过了。经历了创伤和失败又能勇敢的面对,实质上就是一种沧桑硬汉的形象,更是一种英雄行为,从而产生传达力与渗透力,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了尊严。永不言败,对未来胜利的向往,精神上立于不败之地,人类不屈精神的肯定,是对人的精神力量的进一步肯定。
对于海明威多愁善感的一面在老渔人桑地亚哥身上也有体现,且看桑地亚哥是怎样在清晨喊醒小男孩的,“他轻轻握住孩子的一只脚,然后便一直握着直到孩子醒来”,这就是老人的细腻而又温情的一面。在现实和虚构的两个世界里,追逐描写失败而又不承认失败成了海明威内心不安与痛苦的一剂良药。作品中老人处境的一步步恶化使得老人的失败变得极其悲壮。刚开始时一连84天没有钓到一条鱼,这种失败就够“倒霉”了,后来小孩儿马洛林的离去让老人的心理黯淡凄凉,最后的遭遇更让老人感到凄惨,然而就是桑地亚哥这种“从失败仍然是到失败”的遭际,衬托了硬汉子的坚强性格:当他的大鱼被鲨鱼吃得仅剩下一副骨骼时,他自问:“可是,是什么把你打败的呢?”“什么也不是,是我走得太远啦。”老人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却又绝对相信自我的力量。相信自己纵然是失败依然勇敢无比,相信在精神上并没有败给鲨鱼,因为被消灭的是鲨鱼,而不是自己。正是基于对失败的毫不气馁的精神,桑地亚哥体会到:“一旦给打败,事情也就容易办了”。于是“现在只需要把船尽可能好好地、灵巧地开往自己的港口去。”当战斗已成往事,辉煌也已逝去,桑地亚哥是那么安详平静地进行着剩余的工作,绝好地表现了“重压下的优雅风度”。此刻的桑地亚哥却已完全超越了自然,超越了他人生中的磨难、辉煌、成功亦或是失败。我们在桑地亚哥身上虽然没有看出作者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但我们却感受到了那种生与死的精神。桑地亚哥同海明威一样是一个要活的精彩的人,永不气馁的人,愿意用自己的精神向命运挑战的人。尽管老人最后失败了,但老人却傲然地面对了死亡,完成了一次生命的交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恐怖给海明威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影响了海明威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也深深地影响了其创作基调。在海明威眼里,世界充满了暴力与虚伪;死亡不可避免地等待着每一个人。在这种社会中生存下去,就必须为自己树立一套生存法则,这就是:“在生活中,就不能取胜,也万万不可以认输,你可以在默默忍受中尽力活下来;放弃感情的纠葛,莫要顾影自怜;在户外的体育运动中寻求欢乐,把‘硬汉性格’作为生命的支柱了”。这套生存法在硬汉子桑地亚哥身上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上天注定了老人失败的命运,但面对失败老人所表现出来的仍是硬汉子的坦然态度。
《老人与海》中海明威不再是单纯地讲述这个故事,而是揉进了自己更多的人生体验、情感和思想。《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形象具有寓意的多义性,尽管其中也不乏某种朦胧气息,但我们还是不能不承认桑地亚哥是“海明威式”硬汉子精神的最佳体现者,是一个典型的海明威式的悲剧形象。
参考文献
[1] 引自《海明威谈创作》(董衡巽编选,三联书店,1985年)第140页
[2] 引自《海明威谈创作》(董衡巽编选,三联书店,1985年)第143页。
[3 ] 引自《西方文论选》(伍蠡甫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上卷第68―69页。
经典内心独白范文6
关键词:乔伊斯 尤利西斯 意识流 大师 心理时间
詹姆斯·乔伊斯是一位著名的英国现代“意识流”小说大师。他于1882年2月2日出生在爱尔兰都柏林市郊区的一个中级资产阶级家庭。父亲约翰·乔伊斯是个税务员,平时爱好杯中之物,且喜欢夸夸其谈,在政治上具有明显的民族主义倾向,母亲玛丽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詹姆斯·乔伊斯从小在耶稣教会学校受天主教教育,准备当神父。中学毕业前,开始同宗教信仰以及都柏林庸俗无聊的社会生活决裂,决心献身于文学。1898年乔伊斯进入都柏林大学专攻现代语言,1902年毕业后赴巴黎学医。1903年,由于母亲病危暂时回乡,他开始写短篇小说。1904年乔伊斯结婚后到意大利和瑞士旅行,并宣布“自愿流亡”,与天主教会统治的爱尔兰彻底决裂。詹姆斯·乔伊斯先后在罗马、的里雅斯特、苏黎世等地以教授语言和为报纸撰稿为生。他的晚年苦于眼病,又为女儿的精神失常所困扰。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沦陷后,乔伊斯迁居苏黎世,终因忧惧频袭,心力交瘁,于1941年1月去世。
1.意识流与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的概念是由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最早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和“意识流”的方式进行的。他还认为:人们过去的意识会不断浮现出来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后来,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发展了詹姆斯所提出的这种时间感,提出了心理时间的概念;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发展了詹姆斯关于非理性、无意识的观点,肯定了潜意识的存在,并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他们的学说都极大地促进了意识流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在意识流小说创作中,作者不是按照传统小说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进行创作,而是按照人的意识活动和自由联想来描述故事。意识流创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常常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交叉或重叠,其表现形式往往变幻无穷、循环往复。它打破了从理性和逻辑推理解释世界和人的传统观点,以一种恰当的文学形式展现了当代世界和现代人的复杂景象。20世纪40年代,在西方文坛中,意识流小说创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涌现出了一批举世公认的意识流小说大师和著名的意识流作品,例如: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及其代表作品《追忆逝水年华》,英国女小说家伍尔夫及其代表作品《达罗威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与《海浪》(1931),美国小说家福克纳及其代表作品《喧哗与骚动》(1929)与《当我弥留之际》(1930),爱尔兰小说家乔伊斯及其代表作品《尤利西斯》(1922)和《芬内根们的苏醒》(1939)。这些意识流小说的大师摈弃以往传统的小说结构形式,将飘忽不定和流动不已的意识流作为小说故事描写的主流,在广大读者面前展现出了一幅幅西方社会中人们纷乱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意识活动的画面。
1922年,詹姆斯·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正式出版,它既是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意识流小说的集大成之作, 该书的问世轰动了整个西方文坛,获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
2.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
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的题目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小说取名《尤利西斯》,表明该书和《奥德赛》一样,同是一部史诗,一部记载现代人探索人生和命运的史诗。《尤利西斯》向广大读者展示了西方现代意识,反映了整整一代人所面临的矛盾与危机。
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三位普通的都柏林人在1904年6月16日从早上8点到晚上2点钟一天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经历。故事由居住在都柏林市郊一座古塔里三个主人公展开,一个名叫斯蒂芬·德迪勒斯,他刚刚从巴黎一所院校毕业,是位年轻的历史教师和诗人,他母亲临终时请他跪下祈祷,出于对宗教的反感,他没有听从母亲的要求,母亲死后,他为此事悔恨终身,始终沉浸在懊丧之中。后来,因家道中落,他几乎与领着妹妹们艰难度日的父亲断绝了关系,他离家出走,以教书为生。第二位名叫利厄波尔·布卢姆,他是一位广告推销员,匈牙利犹太人。他常常串街走巷,终日奔忙,却总是劳而无获。他幼子的夭折使他在精神上受到无法弥补的创伤。而他的妻子对他不忠使他羞愧难当。第三个就是布卢姆的妻子莫莉,她是位典型的主义代表,由于布卢姆性功能衰退,她不甘寂寞,常常招蜂引蝶,这一切均使布卢姆蒙受着难言的羞辱和精神折磨。
1904年6月16日清晨,斯蒂芬·德迪勒斯上完了一节历史课后,从校长那儿得到了三英镑二先令的报酬,来到海边漫步,面对翻滚的海浪,他思绪万千,人世的沧桑、大自然的奥妙、时空的永恒、艺术的魅力在他的意识中开始了漫无边际的涌动。他觉对母亲有过的爱恋,觉得对不起父亲。他抱着负罪的感觉渴望在精神上重新得到一位父亲。
同一日的早上八点钟,在埃克尔德街某所房子里,广告推销员利厄波尔·布卢姆正在为自己和妻子莫莉准备早餐。这时,送信人给莫莉送来一封信,内容大致是一名叫波伊兰的青年约定午后四点来看她。布卢姆怀着黯然的心情借故走出了家门。他到邮局取了一封写给他的情书,在一个僻静的地方读了它。而后,他参加了友人的葬礼,在他去墓地途中,他看到了妻子的情夫波伊兰正在向他家的方向走去,于是他脑海里闪现了一系列念头:死亡、埋葬、以尸体为食物的墓地老鼠……一系列荒诞的想象在他心灵深处流淌。
随后,他到《弗里曼日报》社去送交了一个广告图案设计,又去了一趟医院探望因难产而住院的一位夫人。在这里他遇见了斯蒂芬·德迪勒斯,二人一见如故,斯蒂芬说要用自己新领到的工资请客,他们还去了妓院。在那里斯蒂芬酩酊大醉,布卢姆精心照料他。他们终于在彼此身上找到自己精神上最重要的东西。布卢姆找到了失去的儿子,斯蒂芬找到了精神上的父亲。布卢姆回家后告诉妻子斯蒂芬以后要加入他们的生活。这位背叛丈夫的放人刚刚告别了一个情人,“从斯蒂芬的到来朦胧地得到一种母性的满足,又混合着对一个青年男子的冲动。她在快要睡着的瞬间又回忆起她和布卢姆相互热恋的时光。他们的生活似乎会出现好的转机。”整部小说以斯蒂芬零乱无序、恍惚迷离的意识流开始, 又以莫莉长达40多页的滔滔不绝的意识流结束。
3.乔伊斯《尤利西斯》的创作艺术
《尤利西斯》代表了意识流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无论从形式或内容上都与传统小说背道而驰,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技巧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与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笔下的人物形象都有其生活原型。利厄波尔·布卢姆是奥德修斯现代的反英雄的翻版,他妻子莫莉对应奥德修斯的妻子帕涅罗佩,青年学生斯蒂芬·德迪勒斯(以乔伊斯本人为原型)对应奥德修斯的儿子忒勒玛科斯。在小说中,乔伊斯将布卢姆在都柏林街头的一日游荡比作奥德修斯的海外十年漂泊,通过对布卢姆等三人在都柏林街头的一天生活的描述,淋漓尽致地展现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乔伊斯通过简单的情节描述表现出了最丰富的意识流内涵,其内容触及到了都柏林的政治、历史、哲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
转贴于
在《尤利西斯》的创作过程中,乔伊斯突破传统小说的时空界限,摆脱传统小说中作者的描写或转叙,借鉴了艺术领域中各种生动的表现手法,巧妙地运用了包括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和时空跳跃等精彩纷呈的意识流手法来描述人物的精神生活和内心活动。
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采用的艺术手段可谓别出心裁,但他使用最多的是内心独白。“《尤利西斯》中的内心独白所涉及内容包罗万象:各种离奇复杂的情感、想象、欲望、猜测、推理、回忆、印象和幻觉互相混杂,形成一条来无影、去无踪、恍惚迷离、稍纵即逝的主观之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乔伊斯的内心独白技巧在布卢姆的妻子莫莉身上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为了真实地描述了莫莉的内心世界,表现莫莉凌晨两点三刻的心理活动,乔伊斯用了长达40多页的篇幅来记载她在似醒非醒、似睡非睡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不分段落,没有任何标点符号,如实地记述了她那犹如江水般的滔滔不绝的意识流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时空不间断的流动穿梭。这段意识流的文字被人们称为意识流作品中最精彩的典范。
在小说中,乔伊斯的自由联想技巧在布卢姆身上运用得极为成功。“作为一个犹太人,他时刻具有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和异化感。与爱尔兰白领中产阶级为伍使他自惭形秽;想到妻子莫莉水性杨花,与多人勾搭成奸使他觉得无地自容。父亲的自杀,儿子幼年早夭,这都使他感到愁闷与悲哀。他那极其敏感、郁郁寡欢而又胆小怕事的性格以及内心深处严重的失落感,不仅笼罩着他的整个意识领域,而且也随时支配着他的自由联想。”(李维屏:《英美意识流小说》)儿子的夭折、父亲的自杀和妻子的不忠时刻笼罩着他的精神世界,并不时侵袭他的意识,这些因素成了他头脑中的核心意识,他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随时都会引发他对这些事情的联想。
意识流活动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 一种是时间蒙太奇,主体在空间上保持不动, 而人物意识却在时间上移动;另一种是空间蒙太奇,时间保持不动而让空间因素发生变化。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成功地将时间蒙太奇和空间蒙太奇两种蒙太奇手法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其共同成为渲染小说主题,生动地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
《尤利西斯》中的人物并没有做出什么令人难忘的惊人之举,但读者却对三位主要人物有着极其深刻的了解,这是因为作者向我们展示的是他们的内心世界。乔伊斯运用“意识流”手法,使读者通过人物的眼睛观察客观世界,通过人物自己各不相同的语言及表达方式来了解他们的思想意识、内心隐秘、希望与回忆。作者使用意识流手法将人物的思维过程再现出来,这里有自觉的理智的思考活动,也有下意识的感官印象及思维上跳跃式的联想。
在题材方面,作品突破一般文学作品以英雄美人或异乎常人事迹为主的窠臼,主人翁既无高贵的社会地位,又无超群惊人的业绩,甚至在感情生活中也没有特别动人心魄的大起大落,全部是平常人,平常事,通过符合现代社会实际的现象反映人和社会的本质。而现代西方社会道德和现代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正是乔伊斯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所要表现的内容。在乔伊斯看来,都柏林在精神上和行动上都陷入瘫痪,“布卢姆的庸人主义、斯蒂芬的虚无主义、莫莉的主义,在道德衰微、家庭分裂、传统观念沦丧的现代世界里,其实他们都是飘零无依,精神上遭受挫折、充满动乱的人。这正是当时西方社会道德与精神文明的深刻写照”。
著名美国批评家艾德门·威尔逊在《新共和》杂志上曾这样评论作品《尤利西斯》:“《尤利西斯》把小说提高到同诗歌与戏剧平起平坐的地步。读了它之后,觉得所有其他小说的结构都太松散。乔伊斯这部书在写作方法上之新奇,对未来小说家的影响将是难以估计的。我简直无法想象他们如何能不受此书的影响。它创造了当代生活的形象,每一章都显示出文字的力量和光荣,是文学在描绘现代生活上的一重大胜利。”《尤利西斯》也得到了著名诗人T.S.艾略特的高度评价,他说:“小说《尤利西斯》是对当今时代最重要的反映,是一本人人都能从中得到启示而无从回避的作品。”的确如此,《尤利西斯》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一部登峰造极的小说,它的问世无疑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4.结语
《尤利西斯》被人们誉为上世纪整个英语世界中最伟大的文学作品,在小说的创作中,乔伊斯运用了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和时序颠倒等意识流手法,跨越了时间的界限,巧妙地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融合在一起成功地记载了人物繁复、杂乱的潜意识活动,真实地记载了人格的异化、心理的变态和性格的扭曲,使意识流成为现代文学创作独特的思维模式和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法,在世界文学史上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他通过对都柏林三个居民支离破碎的人格和混乱、猥琐的欲念的描写,真实地再现了都柏林小市民生活的无聊与精神世界的平庸,表现了西方社会人性异化、精神崩溃的现实,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生活的腐烂和不可救药。作为独树一帜的意识流小说经典作家,乔伊斯对钟表时间与心理时间的驾驭能力简直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他那富有创造力的艺术手法和创新精神无疑将会对21世纪小说的发展产生划时代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维屏:《英美意识流小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乔伊斯的美学思想和小说艺术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英美现代主义概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 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5]《意识流小说理论》,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6]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 伽斯特·安德森:《乔伊斯》,白裕承译,百家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