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女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交换女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交换女儿范文1

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使得这个女教师铤而走险呢?

丈夫暗度陈仓,女教师愤而离婚

信步闲庭小区,只是常州市一个普通的居民小区。但在王月琳眼里,这里却是她人生的“耻辱之地”。因为她的前夫及其新欢就住在这个小区里。王月琳每一想到这个小区,就恨得牙根发痒。现年42岁的王月琳是常州市某重点中学的数学教师。从教20年来,上进、好强的王月琳是学校师生眼里的好教师,曾多次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王月琳曾有过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吴越林从工厂出来后下海经商,后来自己成立了一家建筑公司,在当地的建筑行业小有名气。14岁的女儿吴晓晨相貌甜美、乖巧懂事,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5名。事业和家庭都经营得如此成功,王月琳成为同事艳羡的对象。

一天,吴越林在家,公司办公室的文员占冬梅拿来一些紧急文件让他签字。出于礼貌,王月琳留占冬梅在家里吃饭。饭后,占冬梅执意要帮王月琳去厨房收拾碗筷。两个女人在厨房里交谈起来。得知占冬梅时年33岁,已经结婚,也有了儿子。之后,两个女人经常一起聊天,渐渐地成了无话不谈的“闺密”,两家人也经常走动。好几次,王月琳与丈夫发生口角后,立刻去找占冬梅“倒苦水”,占冬梅总是柔声细语地劝慰她,帮她缓解痛苦烦乱的心情。

出于对占冬梅的感激,从2004年开始直到2007年间,每年暑假王月琳都带女儿外出旅游,并邀请占冬梅跟她们母女同行,占冬梅的费用全由王月琳承担。王月琳觉得有这样一个贴心知意的姐妹也是世间难得的缘分。

2008年4月初的一天晚上,王月琳正在批改作业,家里的电话突然响了,是占冬梅的丈夫林景辉。王月琳清楚地记得,当时林景辉的声音明显变调了,他在电话里几乎是在吼叫:“你老公和我老婆被我堵在了汽车里,这对狗男女当时是啊……”王月琳当时就蒙了。

林景辉告诉王月琳,一个星期前,他发现占冬梅的手机里有一条吴越林发来的短信,内容有些暖昧,之后便开始暗中跟踪他们。事发当晚,占冬梅在自家吃过晚饭后,兴奋地洗澡换衣涂脂抹粉。林景辉一看就觉得有问题,于是不动声色地悄悄尾随其后,最终将这对男女“在车”。王月琳头痛欲裂,怒火中烧。她想不通,为什么这两个自己最信任的人竟然双双背叛自己。王月琳希望丈夫给自己一个解释,但深夜归来的吴越林并无太多愧疚,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对不起,我是一时冲动。我是在乎你、在乎我们这个家的。”

丈夫的解释无法平息王月琳的愤怒,她怀疑两人早就有染。她拉着丈夫大吵,吴越林却冷冷地说:“我和她就只发生了这一次,以后不会再这样了。好吗?”王月琳不依不饶,两人为此一直口角不断。很快,王月琳得知,事发后不到一个月,占冬梅与林景辉办理了离婚手续,儿子归男方抚养。王月琳心里越发无法平静。她直截了当地问丈夫:“你是不是也想离婚,再跟占冬梅结婚啊?”吴越林没好气地说:“你总瞎想这些,有意义吗?我明确地告诉过你,我跟她不会再有任何纠葛了。”虽然得到了丈夫的保证,但王月琳心里还是十分不安。此后的一年间,夫妻经常为这事吵闹,感情大受影响。遇到吴越林有事晚归或出差在外,王月琳肯定会翻出这事来说一遍,吵一遍。吴越林在这样的猜忌和争吵中痛苦不堪。而王月琳越来越觉得,丈夫当年的背叛是不能原谅、不可饶恕的。2009年4月底的一天,夫妻俩再次大吵过后,王月琳怒气冲冲地提出:“这样的日子我再也不想过了,我们离婚吧!”

吴越林沉吟了一会儿说:“这样过下去,我们都不快乐。我都听你的,离吧!”

2009年6月10日,王月琳与吴越林办理了协议离婚手续,房子归王月琳和女儿居住,吴越林每月支付女儿800元生活费。离婚当天,吴越林当着女儿的面向王月琳承诺:“我知道是我的错。你们放心,我是不可能与占冬梅共同生活的,永远不会!”

盼“破镜重圆”,

两次投毒欲除“心头患”

吴越林这番表白,让王月琳心里稍觉安慰了一些。平心而论,她还是爱丈夫的、珍惜这个家的,但她性格刚烈,在心里一时难以抹掉被丈夫背叛、被闺密欺骗的阴影。

离婚后两个多月,王月琳激动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她有些后悔了,甚至在心里开始检讨自己的行为。她觉得丈夫出轨,自己也有责任。于是,她托一位要好的朋友给吴越林带话说:她愿意重新接纳他回归家庭,让女儿有个完整的家……对前妻这份“爱的呼唤”,吴越林显得漫不经心,只是淡淡地让那位朋友传话给王月琳,称自己“目前只想先冷静一段时间,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在王月琳看来,吴越林没有明确回绝,就说明他对这个家还有感情,相信他的“回归”只是迟早的事。

遗憾的是,王月琳还没有等到吴越林的“回归”,却听到了她最不想听到的消息:吴越林与占冬梅租房同居了,而且占冬梅的肚子都大了,现在至少有5个月身孕了。那一刻,王月琳耳边清晰地响起了吴越林离婚当天当着她和女儿的面立下的誓言:“我是不可能与占冬梅共同生活的,永远不会!”这才几天啊,王月琳的肺都要气炸了!当天晚上7时许,王月琳来到信步闲庭小区,吴越林和占冬梅的“新居”就在这个小区8幢605室。她在小区门口足足等了40分钟,终于看到吴越林和占冬梅手挽着手外出散步。幸福的笑容在这对男女的脸上荡漾,却像尖刀般刺向王月琳的心房。愤怒的王月琳像一头被激怒的母狮,她尖叫一声:“吴越林你不是人!”她扑向吴越林,连捶带挠,边打边骂:“你刚跟我保证过不会和这个女人在一起,你们这对狗男女,忘恩负义……”占冬梅起先被这一幕吓傻了,缓了缓神后,提高嗓门反问王月琳:“你们已经离婚了,他现在不是你丈夫了,他要和我在一起,你管得着吗?”已经被怒火灼红了双眼的王月琳转头冲占冬梅大嚷:“你这个坏女人,你还有脸教训我?”吵闹声很快就引来很多看热闹的小区居民,吴越林见此情景,死命地推开王月琳,拉着占冬梅慌忙离开了,只留下伤心欲绝的王月琳独自瘫坐在小区的花坛边大声哭嚎。

此后好多天,王月琳夜夜失眠、茶饭不思,甚至开始厌世。一天晚上,她独自在家,竟然割脉自伤,幸亏被家人发现,及时送去医院抢救。即使出现了如此严重的家庭问题,要强的王月琳在学校里也没请一天假,她不愿因为自己的家事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更不愿成为同事们的笑柄。但每到夜深人静时,脑子里还是绕不开这个问题:占冬梅已经怀孕5个多月了,如果她与吴越林有了孩子,那吴越林就更不可能“回归”了。那么,她和女儿怎么办?离婚之初,吴越林常常来看女儿,让女儿并没有感觉到父母已离婚。可现在

占冬梅有了孩子,吴越林今后肯定不会再这么关心女儿了。

王月琳最后认为,占冬梅就是想用肚子里的孩子来“拴”住吴越林,她想:如果她肚子里的孩子没了,那吴越林的“回归之路”就没有绊脚石了。可怎样才能让占冬梅流产呢?王月琳想起媒体近年来时常有报道,说现在因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不断增多的重金属元素致使不少女性不孕或者流产,她的脑子里突然闪出灵感:弄点儿铅粉,让占冬梅流产。

几天后,王月琳在网上以6元的价格买了一包铅粉。但是,怎样才能让占冬梅把这些铅粉吃下去呢?王月琳再三考虑,觉得这件事情必须借助女儿帮忙。于是,在她的授意下,14岁的女儿晓晨趁去看父亲时,悄悄配了占冬梅房间的钥匙。2009年9月底的一天下午,王月琳带着那包从网上买来的铅粉,打开了吴越林与占冬梅住处的房门,将铅粉撒进了桌上的一盘卤菜(中午吃剩的)里,而后仓皇离去。可当晚,撒了铅粉的卤菜全部被吴越林吃了。几个小时后,吴越林出现了腹痛、腹泻。到医院就诊后,医生告诉吴越林:“你的血铅含量很高,这是铅中毒的明显症状。”好好地怎么会铅中毒呢?吴越林和占冬梅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家里有外人偷偷进来过的痕迹,会不会是有人故意投毒?两人赶紧到附近的派出所报案。警方对现场进行勘察,没有找到有价值的线索,于是建议他们在家中安装监控录像,随时观察。

那几天,王月琳听朋友说,吴越林与占冬梅两人并没有领结婚证。王月琳心里好一阵狂喜。她觉得,单凭这点就可以说明,吴越林的心里还有她和女儿,还有这个家。王月琳信心大增,觉得应该抓紧行动,早一点让占冬梅肚子里的孩子流产。一天下午,王月琳又用那把偷配的钥匙进入吴越林和占冬梅的住所,将铅粉拌进了冰箱里的一盘凉面中。占冬梅下班回来,从冰箱里拿出凉面,发现凉面竟然成了黑色,当时就起了疑心:会不会家里又出鬼了?立即打开装在客厅里的监控录像,清楚地看到王月琳开门进来后,进入厨房打开冰箱的全过程。

占冬梅一气之下报了警,王月琳很快被传唤到当地派出所。吴越林得知此事后也赶到派出所。在证据面前,王月琳不得不承认自己入室投毒的事。吴越林听完她的口供后倒抽一口冷气:这个女人太恶毒了,竟然要置人于死地!占冬梅说:“这个女人不被抓起来,我就是天天生活在危险之中啊!这次要判她坐几年牢,我才能过安心日子。”真的要让王月琳坐几年牢?吴越林心里又纠结不已:女儿怎么办,扔下女儿一个人不管?再说,自己毕竟先对不起王月琳,她也是个可怜的女人。这次事情败露了,她应该再也不敢投毒了。当晚,吴越林主动为王月琳向警方求情,表示事情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愿意自行处理。警方考虑到三人之间特殊的感情纠葛,最重要的是当晚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便同意暂不追究王月琳的刑事责任。

两次投毒都没有如愿,王月琳非常沮丧。此后,吴越林和占冬梅也加强了戒备,换了房间钥匙。2009年11月29日,占冬梅生下一个足月男孩,取名小志。

无辜婴儿殒命,

女儿也被拖进深渊

小志的出生,让王月琳的心一下子跌入了谷底。曾和吴越林共同生活了十多年的王月琳知道,吴越林心里早就盼着有个男孩,他甚至无数次半开玩笑地说过:“没有儿子可不行,我挣下的家产,将来总不能白白拱手送给外人啊!”现在,占冬梅给他生了儿子,那吴越林更没有理由不给她妻子的名分了,王月琳觉得自己的精神世界完全崩溃了。更让王月琳没有想到的是,小志的出生,还让女儿晓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委屈。

2010年1月初的一天傍晚,王月琳下班后看见女儿晓晨独自坐在家里流泪,忙问女儿怎么了。晓晨告诉她,自己刚才因为有事情要跟爸爸商量,便去找吴越林,没想到却被占冬梅很不客气地“警告”了一通:“你感冒了,如果没什么事,尽量少到我们这儿来,否则把感冒传给小志了,我和你爸都很担心的。”听到这里,王月琳心里的怒火腾地一下燃烧起来了。她当即要冲过去找占冬梅“算账”,却被晓晨死死拦住了。怒不可遏的王月琳于是拨通占冬梅的手机,在电话里大骂:“生了个没名没分的野孩子,有什么可嚣张的?”占冬梅也毫不相让:“我可是生了儿子,你生得出来吗?”两个女人再一次唇枪舌剑地吵了起来。

遗憾的是,晓晨此后的处境并没有因为王月琳这次“发飙”得到改善。自从有了小志之后,从前一直深得爷爷奶奶喜爱的晓晨,在老人面前的地位大大降低。王月琳把这一切归罪到小志头上,王月琳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除掉小志这“眼中钉、肉中刺”。

她想了很久,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这个孩子消失。怎样才能让这个孩子“消失”呢?王月琳想方设法买到了一种剧毒药物,只要服用30毫克,就可以在15小时内致人死亡。因为早已知道吴越林的住处有摄像监控,王月琳想来想去,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女儿出面。情智狂乱之下的王月琳没有意识到,她正把女儿推向罪恶的深渊。

晓晨再次去父亲家,偷偷拿到了父亲房门的钥匙,配了一把交给妈妈。

2010年2月25日上午课间休息,王月琳和女儿一起到信步闲庭小区。晓晨用事先偷配的钥匙开门进屋,将放在客厅桌上的小志的奶粉罐抱到屋外。王月琳将先前购得的毒粉投入奶粉中。搅拌均匀后,晓晨赶紧又将奶粉罐放回原处,锁上房门和妈妈一起离开。

当天,占冬梅带着小志去走亲戚,并没有吃家里的奶粉。2月27日下午,占冬梅带着儿子回到家,给儿子冲服奶粉,小志很快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吴越林赶紧将儿子送进医院抢救。同时,占冬梅第一时间就想到:会不会又是王月琳来家里投毒了?她火速报警,并和警察一起打电话询问王月琳:“你有没有投毒,是什么毒?赶紧说出来,医生可以对症下药抢救孩子。”但王月琳矢口否认。2月28日,出生仅三个月的小志经抢救无效死亡。

哭得肝肠寸断的占冬梅,坚持怀疑王月琳投毒了。在她的强烈要求下,有关部门对小志的尸体进行解剖,尸检结果显示,小志是因为中毒导致肾衰竭死亡。警方随后在奶粉罐上提取到一枚晓晨的左手中指指纹。警方又根据监控录像,很快发现晓晨曾经进入吴家,于是依法传讯吴晓晨。不到十分钟,14岁的晓晨就哭着承认:“是的,我一个人干的,跟我妈妈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如此复杂的投毒事件,远不是十几岁的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警方讯问时也发现:晓晨对如何购买该毒药、投多少剂量等问题一问三不知。最终,晓晨不得不承认是妈妈王月琳干的。

对于这一天的到来,王月琳似乎早有心理准备。所以,当警察站到她面前的那一刻,她表情平静地伸出双手:“我知道会有这一天。走吧!”之后,王月琳如实交代了自己作案的全过程。2010年4月1日,当地检察机关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王月琳和吴晓晨批准逮捕。

交换女儿范文2

关键词: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糖果店主》交换模式

以《洼地》和《遗言》傲立于当代英国文坛的格雷厄姆·斯威夫特,近年来受到国外文学批评界的持续关注。然而,相较于这两部扛鼎之作,他的首部作品《糖果店主》遭到了明显的冷落。其实,该小说蕴藏的丰富主题不断显现于作家日后的作品之中(Lea17),而其中的主人公威利·查普曼也成为斯威夫特笔下众多人物形象的范本。因此,研究《糖果店主》和查普曼对整体理解斯威夫特及其作品大有裨益。本文试图从交换模式这一视角切入,对该作品进行初步的解读。

在国外出版的论著中,“交换”作为《糖果店主》的重要主题之一虽然也有所提及①,但尚未对此展开深入探讨。不妨说,“交换的模式”这一主题主要是通过查普曼得以体现的。查普曼沉默寡言,阴沉滞拙,按部就班,死死恪守种种微小的社会传统(Lea17),生活于他“每天都有其固定的模式”(swifl25)。可是,如果说“模式”是查普曼行事的一大特性,那么“交换”则是他处世的另一主要特征。在他身上,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某种意义上说,交换是模式的基础和保证。遵循模式、排斥变化和任何不确定因素,是他期盼和依赖的。然而,在人类社会中,总是有那么多不确定性,而惟一不变的、可以确切掌控的似乎只有“物”,只有与之相关的“交换活动”了。在他看来,你给予,我接受;我给予,你接受——公平且简单。可以说,他的模式化生活绝大部分属于“交换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他将自己的“模式”系统建立在了交换的伦理基础之上。

小说中充斥着一系列“交换”的隐喻,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查普曼与艾琳的那场看似荒谬的婚姻交易。他们之间的婚姻是一场交易:她用一家糖果店,一个女儿,以及所有的责任来换取查普曼扮演丈夫角色,构筑一场“没有爱”的婚姻。这就是一场交换,一场影响他们一生的交换。对于查普曼而言,在他接受婚姻这个生活模式的同时,他也接受了这个模式中的“交换”。在这个模式中,一切都是围绕着商品式的“物质交换”而展开,情感从人的生活中被完全摒除了。因此,在这次婚姻协议之后,查普曼身上所表达的“交换”特性愈发凸显。

他生活在一间充斥着“交换”影子的房子里。里面的一切,包括“家具、陶瓷、玻璃器皿、被单和枕套”,都是婚姻交易中艾琳所提供的价码。即使是艾琳后来所添置的瓷器水晶等装饰品,也丝毫不含有任何感情烙印,而只是“投资”,另一种物质上的交换。正如艾琳所反复强调的,这些东西会“升值”,能够“保值”,可以换取更大的物质利益。

这种物质上“交换”环境的营造,加上艾琳在认知意识上的不断提醒、监督,使得查普曼渐渐将自己完全纳入婚姻这场交易中,进而纳入整个“交换”环境和模式中。艾琳总是不停地提醒他“扮演好你的角色”,而这正是她交易内容的一方——一个扮演不谈爱的丈夫角色的演员。她安排好他一天的行程:起床,吃早餐,告别吻,上班,下班,在餐桌上向她汇报、整理账簿……因为那是角色的固定戏码。“每当他反抗、逃避、讨厌这些时(不过这样的事很少发生),她就会发号施令,鼓动他,激励他,让他生龙活虎起来……”她会警示:“演好你的角色”(11)。即使当查普曼提出要在店内出售玩具时,她的肯定也并非出于情感上的顺从,而被目为“是否能赚钱”这一交换的条件。她的视线时时追随着他,总是传递着那份警告与提醒,使他不得越矩一步。这种来自外界的提醒,渐渐在查普曼身上得到内化,所以多年来他一直不断提醒自己“演好自己的角色”。这种角色扮演意味着对于某种模式的坚持,同样也是对于婚姻这场交换活动的实践。

女儿多萝茜的出生,成为这项交易中的又一个筹码。“她是艾琳……所付的象征性钱币”(winnberg77)。她的存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查普曼,他与艾琳之间存在的这场婚姻交易。她刚出生时,查普曼就意识到“(多萝茜)只是在这场交易中一方所付出的价钱”(11),而他则是这场交易中的另一方。这种持续的心理暗示和身份定位,渐渐扭曲着他的自我认知。他逐渐迷失了自己作为“丈夫”的一个“人”的身份,而执著于“丈夫角色扮演者”的身份。因此,当库珀太太来店时,他“自命不凡地挥舞着自己的双手……这与其说是出自某种骄傲,倒不如说是某种想不负她望、毫不退缩地扮演好自己角色的急切愿望”(122)。事实上,对于这种“角色”定位的坚持,正体现了他对自己的物化——将自己视为交换中“物”的因素,用物的交流代替了活生生的人的情感交流。

此外。查普曼的职业——他的婚姻交易带给他的一份回报——“糖果店主”则更进一步将他塑造成新的“交换”载体。站在那柜台后面,他天天进行着不计其数的“交换”。在这些不断重复的交换中,人的因素被极大地贬低了,有的只是物质交换的逻辑。在他的眼中,那些行人只是提出要求并用金钱来满足自己需要的一方,而他只是提供他们所需物品的一方。当那些老主顾来店里光顾,寒暄着:“晚上好,查普曼先生。”“你好吗,查普曼先生?”或是“照旧,查普曼先生。”他也“没有改变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店主的形象。他的回答总是:‘多多关照’或‘谢谢’。他们是顾客,他是店主。这是安排好的。在他们的印象中,他就像是个中间人,在柜台后跳来奔去,就像钱箱上的金额”(132)。

他牢牢遵循这一交换模式,努力扮演好自己的店主角色。他的回答颇具公式化且离间疏远:“多多关照”和“谢谢”中没有任何私人的情感,纯然出于交换这一活动所需。于他而言,接触了几十年的顾客只是交换活动中的对象,而非独立的个体。正如他对自己的定义——“中间人”——物与物交换的中间人。这正是他对于自身“交换逻辑”的自觉认识。当查普曼离开店铺回家的时候,总是会带上一大叠证券薄、交易簿、盈亏登记薄或是帐薄。这是他扮演角色的佐证;也是他对这个家庭的责任与爱的替代品。正如麦尔科姆所述,查普曼从艾琳身上学到的特质之一,即是对物质交换的执著(Mal-colm35)。随着在思想理念上的定位和不断强化,以及“交换”活动的持续进行,“交换”渐渐渗透至查普曼的认知系统,并被纳入了他对于生活模式化的理解。

当查普曼成了这“交换”社会的一员,也由此开始行使自己作为一名“交换者”的权利和义务,或者说实现自己的“功用”。而其中最大的功用在于:将一切纳入“交换”系统。这一系统是指物质、金钱上的交换或交易,而排斥任何情感上的交流。因为真正情感的给予或接受是无条件的。所以,当他将一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归结为“交换”,归结为物质交易的意识和行为时,便彻底切断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情感纽带。马克思说:“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14)。而当这种关系变成人与物的关系,无法以情换情时,情感就无处可在。这种情感的缺失,集中体现在查普曼与其店员、史密塞先生以及多萝茜的相处与交往上。

尽管与店员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建立于物质联系上的雇佣关系。然而,在一家小小的糖果店里,这种雇佣关系应当是以相互之间的直接交流、接触为基础的,也必然带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如伙伴关系。这里不妨以库珀太太为例。作为糖果店里的老店员,她对整家店铺及查普曼可谓尽心尽力,理应成为他忠诚且亲密的伙伴。然而,对她“长期以来的忠心耿耿,他却只是表现出礼貌的态度”(91)。“礼貌”意味着“生疏”,而不是真正的“用心”对待。事实上,他知道“在她的辛劳和坚毅之下,也守护着属于她自己的一个个梦想”(163):一个安稳的家;拥有一家小小的糖果分店;成为这家店的女主人等等。但是,库珀太太所有的努力只能归结到物质上:她永远得不到她想要的东西,她“得到的只能是金钱”(38)。

在查普曼这个“交换者”的眼中,整个社会都充斥着“物质交换”,人际情感交流也不例外。因此,在为自己设定的生命末日,当他试图改变自己以往的模式,试图向身边的人表现出些许温情关爱的时候,他所能做的也只是给了库珀太太及其他店员一些额外的津贴,“一百英镑”、“五百英镑”等等。这就是他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情感的付出只是意味着金钱上的回报。当分完最后一封包有津贴的工资信封之后,他不由自主地喟然长叹:“清偿了”(204)。仿佛他与这些人就毫无关系了。

即使是对史密塞先生,这个查普曼唯一可以称得上是朋友的人,他也将他们之间的交往定位为一种“交易”,或“物质交换”。对查普曼而言,每次去史密塞的理发店,其实就是一场“交易”:“他刮了胡子,史密塞就得到一小撮烟叶和几本供顾客阅读的免费杂志”(36)。即使是两人在理发过程中的交流,也被视为是一场交易。不同的是,这不是金钱、烟叶或杂志这种有形的交易,而是无形的“交换信息”:“‘威廉王子’酒吧的凯利、邮政局长福特、斯科菲尔德、汉考克……他们不都是每两周来他这里理一次发的吗?……如果在他们讲话时无意中透露了秘密,那么,作为回报,史密塞难道就不能透露点滴有用的信息吗?”(134)可以说,查普曼是以做买卖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唯一的“朋友”。甚至于对自己原本极其珍爱的女儿,他也试图通过物质,尤其是金钱上的交换挽回两人渐渐流失的父女之爱。

由于查普曼对于模式的执著,曾经融洽的父女之情逐渐消却。多萝茜在“洗劫了”自己的家之后便离开了,而父亲也在那一次似乎明白了女儿与这个家之间的决裂。尽管如此,他还是期盼着女儿的回归,也开始为此而行动:以一万五千英镑为“代价”试图换取她的回家。但是,她轻描淡写地回绝了这一请求。对于查普曼而言,女儿是自己当下最为珍贵的“礼物”,想要找回她,就必然付出某种昂贵的代价。在他的逻辑中,这种代价是他一生的所有——“一万五千英镑”。然而,当这一交换并不能成功时,他所能想到的代价就只能是自己的生命了。在自己设定的生命的最后一天,他不断地让自己相信:“她会来的”(9,13,122)。而且,他选择在多萝茜生日那天自杀更具象征色彩,更加体现了这种“交换”的意味:用生命去换取女儿“重生”,希冀她重新降临到自己的生活中。多萝茜可以说是查普曼最为重要的情感寄托。他想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她的归来,他为重新获得自己缺失的精神情感而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只是这种努力最后还是没有跳出“交换”意识的怪圈。如果说模式化的特性使他渐渐丧失了与多萝茜之间的父女之情,那么内化了的“交换”意识使他彻底割断了与女儿的情谊,剩下的只是孤寂、悲伤和裸的“债务”关系。

“交换”渐渐融入威利·查普曼的生活和意识,他把自己物化为“交换”的条件,将身边一切活动都嵌入“交换”的框架。交换逐渐成为他所依赖的模式化生活的主要内容,也自然成为他处理各种社会活动所遵循的准则:用物质来衡量一切,包括人的情感。面对他人的关心、友情,甚至亲情,他一边暖昧地接纳,一边怀着一副“欠债”的心态,用金钱或其他物品加以偿还。这正反映了其内心情感的缺失(Janik74),表明他不会感受人的情感,也不知道如何去回应和表达情感。然而颇具讽刺意义的是,他以为可以了无牵扯地离开人世,却不知道那些“额外的奖金”根本无法偿清那些债务。因为情感与金钱是无法对等的。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小说总是“英国特定历史时期政治、文化面貌的写照”(舒程38),具有极强的历史性。与此同时,里面往往也渗透着一定的道德性和伦理关怀。正如斯威夫特在一些访谈中所坦言的,自己“更多的受到了英国小说人文主义传统的影响”,③因而会在历史现实的描述中加入自己对于人类和社会的深邃思考。《糖果店主》正是他的这种历史性与道德性的绝佳结合体。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国社会经济变化的轨迹,也揭示了人们在此过程中的思想与生存状态。威利·查普曼这一形象正是身处这个社会时期的人类群体的代表。他的思维、疑惑、困境不仅是属于他个人的,而且是整个社会的。

斯威夫特并未将查普曼简单塑造成一个沉溺于模式化生活的溃败者,而是赋予了他一个鲜明的“交换者”形象——个属于商业社会中日益庞大的“商业化’’群体而又兼具浓厚的物质交换意识的“消费者”。随着战后经济的复苏,英国的物质生产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小说中所描绘的私人轿车不断普及、房地产业蓬勃兴起、家居装饰等非必需消费品大行其道的一幅幅画面,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物质高度发达、商贸日趋繁荣的商业社会或“消费社会”。在这个“物”无所不在的社会中,一切活动都是以物的交换为准则,物成了一切的所指。人们“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符号/物品上”(蒋道超666),用物品交换代替了情感的交流。因此,查普曼的一切都被划入了“交换”的范畴:婚姻成了一场交易,女儿成了交易的砝码,而自己成了交易的代价,甚至企图将情感变成交易的对象。物的充斥蒙蔽了人们的双眼,他们不明白情感绝不能成为交易的对象,因为这种交换本身排斥任何感情因素。查普曼不能去爱,不能去关心别人,面对别人的关心也只能以金钱为报;即使面对自己的女儿,他也只能用自己的所有——包括自己的生命——去挽回,却忽略了那是需要心与心的交流,而无法用商品交换方式来实行的。最后,当他按照自己无法挣脱的模式化设定独自在家里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这是何其悲凉的一幅画面!他渴望情感的充实,却始终没能冲破铺天盖地的“商业交换”所编织的铁网。他孤寂却无奈的一生,成为商业与物质发达的现代社会中现代人生活的缩影。有评论家称《糖果店主》是“战后最为令人哀伤的小说”(Malcolm24)。这种哀伤正是来自于迷失了自我却永远得不到救赎的遗憾与悔恨。

斯威夫特塑造了威利。查普曼这一极具悲剧色彩的现代人形象。在他身上,交换与模式化两种特性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交换是模式的内容;同时也是模式的保证。然而,正是这种渗透于模式化生活中的交换意识造成了他的孤寂、自我迷失、以及最终的自我灭亡。这是社会的悲剧,现代人的悲剧。整部小说着眼于现代社会中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物之间、个体与历史之间连续性关系的断层(Lea18)。而查普曼则是这种种关系与矛盾的实体化体现:物的膨胀与历史的更迭竖起了层层屏障,横亘在个体与个体之间,阻碍着他们的交流。尤其是,物质充斥着生活的各个角落,将人类生活中不确定的、无从解释却又是最本真的情感排除在外,使人失去其最为珍贵的组成部分。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了斯威夫特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世界的思索与探究。

注解

①例如,温博格认为,小说“向我们展示了沦于交换逻辑的现代社会骇人画面”(Winnberg76);麦尔科姆在其《理解格雷厄姆·斯威夫特》一书中,亦指出小说中充满了对“物质交易、金钱和物质交换的指向”(Mal-colm35)。

交换女儿范文3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面提升广大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让我们学会感恩,感激这个世界的美丽,感激父母生育了我们,给了我们如此绚丽多姿的人生。

支持单位:**青年志愿者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第三三医院

**福利彩票发行中心

**区水利厅幼儿园

活动时间:2007年6月9日(星期六)上午10点

活动地点:南宁沃尔玛购物商场三楼电梯入口处

活动内容:

一、爱心感动南宁——母爱延续生命后续。

17岁女孩冯庆青患有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当她的母亲得知自己的肾与女儿相匹配时,毫无犹豫地决定将一个肾献给女儿。三0三医院已于2007年5月25日免费为冯庆青母女实施活体肾移植手术,并免除药费、住院费等相关治疗费用。

受助女孩冯庆青的慈父冯亮廷拟通过向三三医院赠送锦旗、义卖助学等方式感谢社会爱心人士对其女儿和全家的关心和帮助。活动地点在三三医院,由冯亮廷、主办和协办单位负责人、爱心志愿者共同参加。

二、感恩父爱,“6.17”父亲节宣传系列活动。

1、感恩父爱,“6.17”父亲节宣传活动。通过活动现场个人报告、公益板报等形式,展现慈父冯亮廷多年来为女儿冯庆青治病寻找医药费而奔波工作的历程。让更多人一起分享这份“父爱”,同时亦为“6.17”父亲节提前做宣传。

2、“6.17”父亲节宣传活动

①、现场通过板报形式解读父亲节的由来,宣传6.17父亲节。

②、文艺演出(幼儿表演、歌颂父亲诗歌朗诵、献给父亲的歌曲演唱)

③、通过现场志愿者的介绍引导,发动现场的市民上舞台用话筒大声对自己的父亲说:爸爸,我爱您!

④、现场设立留言墙,让市民写下想对父亲说的心理话。

⑤、与时空网联合开办父亲节专题,全程跟踪报道本次活动,联合沃尔玛举办“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感恩父母电子贺卡制作比赛。

⑥、现场流动义卖[2007感恩父爱纪念明信片(贺卡)]10,000份。

3、商品义卖活动。通过慈善义卖,为贫困山区学子筹集爱心助学善款。(有父亲节贺卡、玫瑰花等)

4、现场开展“换客换爱心活动”。换客是先由爱心人士捐出闲置物品(要求安全实用、八成新),并按其价值等同于文具的价值进行交换。比如:你捐出一本书等于5支铅笔,那么想要你这本书的朋友必须拿全新的5支铅笔来交换。所换回的文具全部捐给山区的贫困学子。

5、现场接收学习用品的捐助,为贫困学子筹集学习用具。

6、爱心义诊,由三三医院提供义诊和健康咨询。

三、其它事项:

1、本次活动所筹得的善款将由南宁爱心QQ群和南宁长治久安QQ群共同保管,共同开支。7月份将组织部分群友代表将大家的爱心善款到大化县七百弄山区捐赠给贫困学子。

2、本次活动是南宁爱心QQ群与其它单位、团体合作开展的又一次大型公益活动,希望广大群友积极参与。欢迎群友们带上物品参加换客活动,欢迎自带文具及学习用品向山区贫困学子捐赠。

交换女儿范文4

1、结婚开场白新郎官讲话

2、新郎致辞在婚礼的什么时候

3、新郎的致辞一般都是留到最后,这时候如果没有父亲致辞或者是长辈致辞的话,新郎的致辞可以放到最后,顺便感激亲友。

4、也可以是交换戒指的前后,交换戒指前基本是求婚,交换戒指后,致辞的重点就是承诺,对于婚姻以及以后责任的担当,以及对妻子的保证。

5、或者是从女方父亲手里接过新娘的这一刻,致辞,对于新娘的保证,也是对岳父的承诺,在往后能够好好对新娘,也让新娘的父母放心将自己女儿交予你手中。

交换女儿范文5

在一个晴朗的周末,我来到了CHANGE交换商店。店面不大,但物品恰到好处的摆放,给人一种愉快的视觉感受。店里的老板是一对幸福的夫妻——妻子钟婕和丈夫廖洪斌。

交换商店的文化

“交换商店不是一个时尚的、潮人的、年轻人的玩意儿。它就像你家门口的小卖部、水果摊、理发店一样,应该是你生活的一部分”,钟婕说,“每个社区都应该有一个交换商店,为方圆三公里以内的居民服务。”其实很多人还是有节约意识的,之所以会扔掉闲置物品是因为找不到更好的处理方式。如果家附近有交换商店我想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物物交换,而不是把还有利用价值的物品扔掉。

就像任何一种新生的事物一样,交换商店想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一个逐渐被了解和接受的过程。当我们想要扔东西的时候能够首先想到是否有别人需要,家附近是否有交换商店,交换商店是否可以接受这个东西。当我们需要一个东西的时候,能够首先想到是否家附近的交换商店会有这个产品。这个时候交换的理念就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了。

如果有越来越多的闲置物品被送到交换商店而不是被扔掉,那么我们的城市每年会减少很多的垃圾。虽然目前还无法统计这个微小的举动会对环境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它能改善环境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交换不仅是对资源的节约也是对物品的分享。一个一直渴望去非洲的人,如果能从交换商店里换到一个来自非洲的纪念品,对他而言或许就是一种快乐。

梦想从行动开始

钟婕和廖洪斌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交换商店对他人产生影响,让越来越多的人懂得珍惜和分享。“虽然我们力量有限,但是如果一个好的种子能够在人群中播撒,那么我相信它早晚会长成参天大树。我们也许今天不能改变世界,我也不相信世界可以在几个月内被什么人改变,但是如果人们能够团结、参与、坚持,‘改变’早晚会到来。”廖洪斌说。

他们讲到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外面正在下着大雨,交换商店里来了一个中年人。他说家里的电话机坏了,本来打算去商场买个新的,但是女儿跟他说“你应该去交换商店看看”(女儿是交换商店的常客)。钟婕和丈夫把所有的电话机都翻了出来供他挑选,最后中年人买了一个壁挂式的蓝色小话机满意地走了。虽然仅卖出了一个九元钱的商品,但是夫妻二人心里却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倡导的理念正逐渐被周围的人接纳。

一家交换商店所能产生的影响毕竟有限。钟婕和廖洪斌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经营交换商店的队伍中来。只有这样,交换商店才能真正发挥它流转社会上二手物品的作用,让闲置的物品尽可能地被需要的人利用起来。为此,他们非常乐意与人分享自己经营交换商店的心得体会。廖洪斌还很用心地把这些心得体会整理成文字,放在豆瓣网站上供大家借鉴。如果有谁向他们请教该如何开交换商店,夫妻二人都会尽其所能帮助别人。继北京的第一家交换商店之后,全国其他城市也陆陆续续出现了交换商店的身影。“我们和全国很多家交换商店都有联系,彼此常一起交流和分享经营交换商店的体会。”钟婕说。

圣雄甘地认为要想改变什么,你必须改变自己。我们不能改变别人,我们只能改变自己。然而,当我们改变了自己,就可以改变一切。钟婕和丈夫也怀有着这样的信念。物物交换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除了一些特定的不能通过交换的方式得到的东西外,其他的物品他们首选交换的方式来获得。交换生活逐渐降低了他俩的物欲,转而希望更多的人能获得自己渴望的东西。

故事在续写

交换商店就像是一辆行驶的列车,各式各样的物品带着自己的过去上了车,然后它们在某个站台下车,继续自己的故事。一段故事结束后,它们又登上了列车,等待着下一段故事的开始。作为列车上的司机,钟婕和廖洪斌喜欢倾听每一件物品的故事,因为故事里充满着人的情感。

一日交换商店里来了几位老人,他们带来了一些东西打算交换。其中有一块琉璃的摆设廖洪斌不打算接受,因为这类产品很难估价,也无法确定是否能够卖掉。正在店内选购的年轻女孩子听到后,她很喜欢那件琉璃摆设,就在店内直接和老人交易了。其中有一个细节让夫妻俩感触颇深。叔叔阿姨带来的东西里有一个圣诞老人造型的蜡烛,因为在包里擦坏了,所以店里没有接受。于是在姑娘购买了琉璃后,他们就爽快地送给她了。送出的同时,阿姨用手深情地摸着圣诞老人说“老头,再见!老头,再见!”。就是这块在市场上很容易买到的蜡烛,阿姨说它放在柜子里五六年了,每次擦柜子时都要摸摸他,以至于老头身上都光光的。阿姨和蜡烛说再见时,就像在和一个老朋友深情地告别。

珍惜物品就是珍惜一段回忆。当我们把闲置物品送到交换商店,而不是随意丢弃的时候,物品的旅程被友善地延续了。当我们从交换商店里带回一件物品时,我们将会为它续写一段新的故事。无数的人们从它的面前经过,但是只有你带走了它,单凭这段难得的缘分,也应该好好珍惜它。

温馨提示

1.没有闲置物品也可以去交换商店用现金购买二手物品。

2.交换店不做寄卖。

3.店主评估并“购买”客户带来的全部物品,同时支付相应金额的“购物券”,客户在店里可以拿走相同金额的商品,不足部分可以补差价。

交换女儿范文6

宁阳县实验小学六年级五班

作者:鹿聍心

繁星点点洒下若有若无的金色繁华,入夜,随着半晌开门的声音,妈妈风尘仆仆的出现在我的视野之中。出于做女儿的本能,我为妈妈拿来拖鞋,并接了一杯水递给妈妈。我细细打量着妈妈:她双眼布满血丝,虽说铺着浓重的腮红,却还是掩不住那若有若无的病弱,层层叠叠的皱纹是岁月的遗迹。一抹莫名的惆怅袭上我的心头,妈妈为这个家付出了作为女人最宝贵的青春年华,而我作为家庭的一员却时常对任劳任怨的妈妈挑三拣四。为了使妈妈找回童年的欢乐,暂时放下家庭重担,同时也是为了抚慰我负罪的灵魂,我做出了一个严肃的决定:与妈妈互换身份,让妈妈当一天孩子。在下一次太阳升起的时候,我有了新的生活方式。

——做饭篇

也许是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吧,我破天荒的在五点钟从床上转移到了地面。梳洗完毕,一气呵成,没有丝毫凝滞。于是,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厨房进攻。首先,我将冰箱搜肠刮肚了一番,拿出了一罐流动的琉璃色液体——牛奶,将它们毫不留情的倒入高压锅中,再煮牛奶的过程中,我准备为全家做一份营养快餐。说干就干,我挽起衣袖,打了5个鸡蛋,金黄色的蛋液滋润着青花瓷碗,切下葱花拌着盐撒入碗内,搅拌片刻,打开电磁炉,倒入少许油,将青花瓷碗内放入电磁炉,直到鼻翼微微触碰到一丝一缕的蛋香味后关掉开关,并盛入青花瓷盘内。接着,我拿出了新鲜的面包,并在上面涂上一层色泽光鲜的果酱,一份营养早餐就大功告成了。我将香气扑鼻的牛奶、鸡蛋和面包依次端上餐桌时,突然有一股自豪感升上心头,耳畔充盈着父母的甜言蜜语,自己仿佛在一瞬间长大了。

——劳动篇

午后的阳光穿过玻璃,直奔我的瞳孔,同时使家里亮堂起来,我低头俯视着着带有一层细灰的地板,预备来一次大扫除,为家里洗心革面。我戴着手套拿着湿漉漉的拖把先将地板拖个纤尘不染,嘴里哼着最爱的歌,脚下踩着的犹如水晶般光滑,明亮的地板,不觉,我的心竟像飞入了极乐之地,忘却了忧愁。手里拿着抹布将书桌、书柜、餐桌…擦洗干净,又接着整理了乱成一团的卧室。几个小时下来,我的汗水亲吻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我的足迹踏平了家里的每一寸地板。游览着我的劳动成果,静看这满室温馨,腰酸背痛却遮不住浓厚的成就感。

——作为女儿身份的妈妈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