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二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悯农二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悯农二首范文1

关键词:农牧民;收支;调查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5-0071-03

“十一五”时期以来,巴彦淖尔市始终把“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不断强化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了全市农牧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全市农牧民收入大幅增长,消费水平普遍提高,消费质量不断改善。为此,巴彦淖尔市中心支库对全市农村牧区2006年以来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进行了实证调查。

一、巴彦淖尔市农牧民收入与消费支变动的特点

(一)惠农政策是农民增收的动力源

随着中央出台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草原生态奖补等各项惠农惠牧政策的实施,全市农牧区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农牧民增收实现快速增长。从2006年开始,随着农畜产品价格的逐步上涨,带动了全市农牧民收入的增加。2011年农牧民人均来自家庭经营收入17367元,比上年增加2950元,增长21%;其中:农业收入人均11872元,比上年增加1682元,增长20%;牧业收人人均4790元,比上年增加1182元,增长24%。2012年虽然全市遭受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致使部分农作物单产下降,农牧民收入受到一定影响,但由于下半年全市大部分农畜产品价格一路攀升,农牧民来自种植业、畜牧业的收入稳定增长,据调查,2012年全市农牧民来自家庭经营收入约为2004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75元,同比增长15%。

(二)农牧民收入来源渠道单一

从收入构成看,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工资性纯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纯收入和财产性纯收入组成。纯收入主要来源于家庭经营纯收入中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纯收入,两项收入占到全市农牧民纯收入的72%以上。而内蒙古地区的乌海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和呼和浩特市,由于其经济比较发达,工业反哺农业力度大,尤其是工业和二三产业以及设施农业比较发达,农牧民收入来源渠道比较广,其收入主要来源为工资性收入、二三产业收入和设施农业收入。所以相比较其它盟市,当地农牧民收入来源渠道单一。

(三)受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全市农牧民来自第三产业的收入逐年上升

据调查,2012年全市农牧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80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7元,增长18.16%,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由2011年的16.08%,提高到2012年的16.81%,提高0.73个百分点。一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牧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全市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同时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市农牧民外出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农牧民工资性收入不断提高:二是近年来全市加大了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力度,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明显提高,从事的行业有了变化,从原来的环境差、劳动强度高、待遇低的行业逐步转向环境好、待遇高的行业,工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牧民工资性收入也相应增长:但与家庭经营性收入相比,巴彦淖尔市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在各项收入中占比不高,且增长缓慢,当地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仍是家庭经营收入。

(四)农牧民生活消费支出全面增长,且消费质量得到较大改善

据统计,2011年全市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达7662.05元,比上年增加1316.55元,增长20.75%。“十一五”时期以来,随着全市农牧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市农牧民消费档次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食品消费向营养、科学化发展,2011年全市农牧民用于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的比重为39%。比2006年下降3%。随着农牧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居住消费支出所占比重由2006年12%提高至2011年的17%:衣着消费由保暖向时尚转变,全市农牧民穿着由传统保暖型向时尚型转变是近年来全市农牧民衣着消费的一个显著特点,衣着消费由2006年8%提高至2011年的10%。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大幅增长,2006年以来,随着国家“家电下乡”等刺激农牧区消费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全市农牧民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大幅增长,各种高档家电设备用品已逐渐进入农牧民家庭。据调查,2011年全市农民用于购买家庭设备和用品的消费支出人均达379.96元,比2006年增加256.65元,增长3倍。医疗保健投入猛增,2002年以来,随着全市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农民医疗保健方面的投入猛增。据调查,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为664.11元,比2006年增加443.33元,增长约3倍。文教娱乐消费成为消费热点,随着农牧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农牧民学文化、学技术意识增强,尤其注重对子女教育培训投入,文教娱乐成为农民消费热点。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为499.53元,比2006年增加126.73元。

二、影响全市农牧民收入与消费的因素

(一)农业生产资料上涨过快,增加了农民经营成本

在生产经营性支出中。农业生产资料的支出逐年上涨,农机作业费价格居高不下,体现在化肥、农用柴油、农膜、良种等价格几乎超出了农牧民的承受能力。化肥等农资零售价格2012年比2011年同期上涨25%。直接冲击了国家种粮优惠补贴政策的作用,严重挫伤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2012年农牧民用于家庭经营费用支出11870元,比2011年增加2058元。

(二)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持续上涨,加大了农牧民生活成本

2012年大米、肉蛋、副食品价格均比上年同期的所增加。据有关部门测算。2012年粮油、食品类上涨达24.3%,价格的大幅度上涨,除直接影响到部分低收入家庭的正常开支外,还将对人们的消费心理造成负面冲击。

(三)农牧民未来支出增加的预期上升,抑制其消费的增长

在农牧民未来收入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同时,预期支出却增加。主要表现在:一是子女教育费不断增加。高中阶段、特别是大学教育支出过高。给本不富裕的农牧民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二是农牧区保障制度不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农牧民收入增长稳定性差,使得农牧民储蓄意识超过消费意识

虽然近几年农牧民收入逐年提高,但是相对于工薪阶层,其收入预期性低、稳定性差。收入的不稳定性客观上强化了农牧民的储蓄意识。从而导致农牧民产生“有钱也不敢乱花”的消费指导思想,农牧民消费底气不足。另外,农牧民崇尚节俭的观念基本没有改变,重积累轻消费依然是农牧民的基本消费观念。

(五)农村牧区消费环境较差,消费制约因素多

由于乡村商品流通落后于市区,制约了农牧民的消费水平。如农村公路建设滞后影响农民购买交通工具的积极性: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滞后影响农民对电视机的购买;自来水、暖气、煤气管网的建设尚未在广大农村牧区真正铺开,使得农村牧区的生活水平与城市存在阶梯式的差别。另外。受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农村住户的消费观念仍比较保守,超前消费、贷款消费的意识不强。

三、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改善农牧民的消费预期

一是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千方百计增加就业,以此稳定外出务工农牧民的收入来源和预期。要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努力增加就业岗位。鼓励农牧民转换生产方式。进城务工和经商。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大力扶植劳动力市场的中介、培训和鉴定机构。加大就业援助力度的就业长效机制。二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此弱化农牧民消费的谨慎性预期。要不断增加公共教育经费和公共医疗卫生经费支出,减轻农牧民用于公共服务和保障性消费的支出负担。同时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提高农牧民等人员的社会保险参保率。要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和民间互动等形式,发展救助、捐赠等社会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为广大农牧民构建“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帮”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

(二)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建立健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体制机制,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等现代农业。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为方向。以培育“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为途径,因地制宜,搞好试点逐步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保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建立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一是稳定物价,把握好价格调控的力度,做好粮油、肉禽蛋、成品油等生活商品价格的调控,尽量减少物价上涨对人们消费心理造成的冲击;二是稳定收入预期,建立收入稳定增长机制,降低人们对未来收入和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

(四)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增值能力

农业要实现现代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依靠科技来改善和优化品种与质量,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量,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使先进适用技术进入更多农户。要建立完备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服务。

悯农二首范文2

关键词:农民增收十二五

1 驻马店农民收入的现状

近年来,驻马店市各级党委、政府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坚持把农村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尤其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经济增速陡然下滑的不利局面,把握危机、保增长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来抓,农民收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逐步实现了由农业增长型向农业推动型的悄然转变。

1.1 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下辖九县三区,总人口847万人,农村劳动力近500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291万人,占全市人口比例达59%,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力大市。2010年,全市劳务输出达200万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全市的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29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就业比重的58%;从事第二产业106万人,占21%;从事第三产业83万人,占17%。

1.2 种植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多年来,种植业一直是全市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支柱性产业,农业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长期保持在50%以上,种植业收入占农民收入比重在37%以上。新世纪以来,农业比重虽略有下降,但在农民收入中仍占主导地位。2009年人均种植业纯收入161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3%,在家庭经营纯收入中所占比重高达65%。

1.3 畜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为农民持续增收注入了新活力。新世纪以来,在科技兴牧、依法治牧、以工强牧等强力措施推动下,全市畜牧业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夏南牛”被评为中国第一个专门化肉牛新品种,泌阳驴保种场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113家企业通过畜产品产地认定,发展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4个、全国生猪调出大县7个、全国肉牛大县2个,为农民增收注入新活力。2001-2009年全市肉产量增长20%、年均增长2%,牧业产值增长1.5倍、年均增长10.7%,畜牧业纯收入增长77%、年均增幅6.5%,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11.3%。

2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驻马店农民增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要实现驻马店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

2.1 农业结构欠优,高效农业比重低。近几年来,在积极发展粮食生产的时候,忽视了对高效经济作物的生产。2005年以来我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粮经种植比例从2005年1.92:1扩大到2009年2.15:1。2009年,蔬菜、水果园艺作物产值占种植业的比重为22.1%,农业结构不优,高效农业占比低,使农民增收受限。

2.2 高素质农村劳动力少,制约就业和创收。农村劳动力人口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也将影响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农村劳动力人口文化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的转移数量及转移方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最根本的素质障碍。具体表现为:①文化程度低。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大量的中小学生辍学后直接就业,造成农村劳动力低文化程度的恶性循环。不够就业年龄就过早地加入到农业劳动力队伍中,致使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低素质的人员只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劳动,导致农村人口就业形势更加严峻。②思想观念保守。缺乏投资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小富即安,怕冒风险。现如今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还相当保守,这种落后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③技术素质低。据河南调查年鉴数据显示每百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仅有27%受过专业培训,还有73%的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文化和技术素质的低下,限制了农民的就业空间,只能从事依靠传统经验生产的产业,这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2.3 城市经济人口承载力严重超载。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如果人口增长过快,发展规模过大,其结果将作用于人口与经济发展,社会资源的超量开发和过早枯竭,使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失调,一个地区人口承载能力客观上是有一定合理限度和适应范围。

①农民工的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农民工每天工作大多超过8小时。“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是农民工工作的最显著特征。②生活节俭、居住环境差是农民工群体的显著特征。农民工的基本生活条件较差。③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低。农民工的低收入无法支撑他们在城镇定居,他们的消费支出普遍高于在本地区务工的消费支出。对于城镇住房、子女教育和其他消费支出他们都显得很无力。④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突出。现实中,子女入学成了农民工的难题。

2.4 相关制度建设明显滞后。①就业制度。自50年代初开始,不允许农村人口进城镇寻找职业,原则上只负责城镇非农人口在城市的就业安置,开始实行劳动用工制度。近些年,虽然就业环境有所改善,但部分大中城市设置了各种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障碍,推出了对外来劳动力就业的各种限制政策,集中主要力量保证本地劳动力就业,农民就业趋势仍然不容乐观。②农地制度。现行农地制度在客观上赋予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巨大推力,实行土地所有权和占有经营权分离的实现;它对稳定和发展农业也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实行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同时,在农地两权分离情况下,土地产权关系的不明晰和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健全。③户籍制度。虽然有所改革,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现行主要四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农民与市民在地位、身份、就业、住房、补贴劳保、福利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平等。

3 对“十二五”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建议

“十二五”时期要促进驻马店农民增收,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努力拓宽增收空间,创新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3.1 “十二五”期间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①“十二五”期间要确保粮食稳定生产,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必须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夯实粮食生产持续增产的能力。②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根据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产品供求的现状。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经济作物,加快林业和畜牧水产业的发展。据测算,畜产品加工业每实现1亿元产值可以创造1500个就业岗位。因此,要着力抓好生猪、奶牛等规模养殖基地建设,抓住目前国家扶持养殖业发展的新机遇,把畜牧养殖业培育成为农民增收的强势产业。

3.2 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空间。驻马店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但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较弱,人均经济总量和占有资源偏少,能提供的劳动就业机会也相对较少。针对驻马店农村人口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难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的现状,必须充分发挥驻马店劳动力多的比较优势,从农业以外找出路,让全市500多万农村劳动力流动起来,发挥其创造活力,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最快捷最现实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组织有规模、合理有序的劳务输出是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渠道。

3.3 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驻马店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村第三产业的比重则更低。农村第三产业不仅总量小,而且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不仅制约了农村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而且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容量。如果没有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

参考文献:

[1]马成贵.浅析景阳镇生态林业发展建议[J].价值工程.2011-03

-28.

[2]周波,李力民,朱述斌.江西省农民增收问题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4-04-30.

悯农二首范文3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江苏省信息中心前不久就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进行的全省范围的农户和基层乡镇领导调查显示,江苏农村税费改革对减轻农民负担效果明显,但改革仍存在不到位现象和大量的遗留问题,亟需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查显示,江苏省仍有少部分地区农民认为税费改革后负担没有减轻甚至有所加重,农民减负的幅度存在地区间不平衡的现象;农村的各种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个别地方变换手法向农民收费,农民普遍担心税费负担反弹;部分乡镇对农村税费改革宣传不到位;改革后部分乡镇村的可用财力明显减少,难以维持正常运转;经济贫困地区对配套改革的承受能力较弱,一些地区的乡镇村难以举办公益性事业。因此,加强和深化税费改革仍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专家们认为,就江苏省而言,下一阶段税费改革的工作重点,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宣传工作,将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宣传到户,并继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二是要深入推行农业税收和涉农价格收费“公示制”,坚决制止针对农民的各种乱集资、乱收费。对变相乱收费、乱摊派的乡镇领导要追究相应的责任,实行违反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一票否决”制;三是进一步深化税费配套改革,继续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具体操作办法,真正将减轻农民负担落到实处。同时,可试行取消部分贫困地区的农业税,增加对农民减负的力度;四是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与管理,采取法律方式对农民负担实行监控。不但要建立和完善从上到下的监督管理机制,而且要给予村级组织和广大农民以监督权利,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五是结合农村税费改革,适时调整县乡财政体制,确保乡村两级组织正常运转。--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农业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走市场化农业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农村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深化的重要障碍。专家们建议,要围绕农村需求,千方百计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1.加快农副产品价格预警体系建立。农产品价格放开之后,市场价格高低成为农民最头痛的问题之一,这种情况在江苏省和全国都普遍存在,农民最需要的是政府给他们以正确的信息引导,建立起农副产品价格预警体系十分必要。专家们认为,各级政府应该把建立该体系作为为农民办实事的基本任务来抓,依靠强大的政务信息网,设立农副产品供求采集点,由各级政府信息网进行分析汇总,及时形成农副产品价格预警系统。政府可以通过该系统向农民及时预警信息,当农民的种、养殖行为调整后,又可以立即由采集点反馈到当地的政府信息网上,这种价格预警体系可以增强农民抗价格风险的能力。2.扶植和发展农业产业协会。农业产业协会是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一种形式,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目前在江苏省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如高淳县农副产品协会通过短短几个月的运作,就为当地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打开了外地市场,真正成了企业的“代言人”。农业产业协会主要职能是宣传贯彻上级农业产业化的有关政策,协调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提供市场、信息、科技、金融等服务,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户开拓市场,探讨和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它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期应当先行扶持发展的行业,县级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农业产业协会的扶持力度,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3.研制开发农业信息化实用软件。在当今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为获取信息的支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过分地强调农业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不太现实,应在提供基础数据和重要农业信息方面加大先期的投入,研制开发一批农业信息化实用软件,切实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专家建议加大农村“精神扶贫”力度

江苏省信息中心前不久就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进行的全省范围的农户和基层乡镇领导调查显示,对农民的关心,特别是对落后地区农村的扶贫,不能再停留在“物质扶贫”的单一层面上,更重要的是“精神扶贫”,以唤醒农民对现代农业发展知识和农民对自身民利的追求。1.加大对农村的科教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靠农民自己。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都投入大笔资金扶持农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进行扶贫,但“物质扶贫”并非治本之举。调查发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掌握科学知识的水平还很低,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农民素质较低、思想意识保守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化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消费增长等的重要因素。因此,专家们认为,今后在保证对农村道路、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要增加对农民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的投入,一方面引导农民改变思想保守意识,另一方面唤醒农民对现代农业发展知识的追求,提高农民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2.加大政府有关农村政策的宣传力度,赋予农民更大的民主自治权利。通过调查发现,国家和地方的农村政策,到了一些基层往往就走了样。政策再好,最后还是要靠各个基层部门去实施。村委会是农村的最基层组织,它的工作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政策的具体实施。专家们根据1998年颁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建议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农村民主自治选举,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从而有利于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创造依法行政的社会条件,有利于农民抵御各种不合理的行政命令,化解体制上的弊端。这样上级政府的政策操作也变得相对简单,只要坚决地保障农民的选举权利,剩下的事情就是农民自己为自己落实政策。专家们认为,这种民利的争取不是用多少扶贫款就能唤醒的。单纯的“物质扶贫”只能帮他们一时,只有思想观念的改变才真正能够把农民带上致富的道路。版权所有

悯农二首范文4

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早期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收录于《全唐诗》中。

扩展资料:

悯农二首范文5

1、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唐代,白居易《观刈麦》释义: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李绅《悯农二首》释义: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3、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唐代,白居易《卖炭翁》。

(来源:文章屋网 )

悯农二首范文6

关键词:《锄禾》解读 语言质朴 画面鲜活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268-01

锄 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诗人李绅之作。李绅,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毫州,长于润州无锡(今江苏无锡市)。《锄禾》是李绅早年所写的《悯农二首》中的第一首。在众多咏农诗歌中,《锄禾》可谓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千百年来,蒙童诵读唐诗,少不了《锄禾》;劝戒世人养成节俭恤农品德的也少不了“粒粒皆辛苦”。《锄禾》之所以倍受世人喜爱,一代又一代传诵不绝,缘由当有其诗语言质朴味无穷,画面鲜活触人心。

1 语言质朴味无穷

《锄禾》这首诗读来明白如话,语言质朴,但意味无穷。诗的前两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描写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诗的第一句“锄禾日当午”,“日当午”锄禾何等辛劳,那是炎炎夏日,烈日当空,骄阳如火,炎阳炙人,真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为什么“日当午”还在锄禾?那是“田家少闲月,‘夏日’人倍忙”。“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谁在“日当午”锄禾?是青年男子,还是黄童白叟……盛夏锄禾如此辛劳,那春播秋收又该是怎样的忙忙碌碌?“锄禾日当午”既写出了农民一次劳动的情景,也形象概括了农民终年劳动的艰辛。既表达了作者悯农之心,也点燃了读者悯农之情。

而“汗滴禾下土”更是妙哉。(1)承接自然。因为“锄禾日当午”,自然“汗滴禾下土”。(2)形象逼真。“汗滴禾下土”这一特定的镜头,再现了烈日酷暑中锄禾的农民汗如雨下的画面。豆大的汗珠从湿淋淋的头发中,从深浅不一的皱纹沟里,从挤满汗珠的鼻尖上,从尖尖的下颌里,从手上,从衣襟……滴入“禾下土”。(3)寓意深刻。“汗滴禾下土”,滴滴的汗珠落地渗入土中,禾苗在农民汗水的滋润下长大,“盘中餐”“粒粒皆辛苦”!(4)精致和谐。孙绍振教授运用还原法,分析了此诗的三个好处,其中第二个好处在于语言的精致和谐,认为全诗的关键词是汗“滴”和谷“粒”,就是汗珠变成了谷粒,对于诗中的“滴”字与“落”字从联想角度作了比较分析:“首先,‘滴’引起的联想,是液体的下落,而‘落’引起的联想,则包含着固体;其次,‘滴’引起的联想,只能是椭圆形的,而‘落’,则隐含着任何形状;第三,‘滴’引发的联想,是小而细微的,而‘落’则不排除体积比较大的;第四,‘滴’引发的联想,是连续的,而‘落’则可能是一次性的。这四者就决定了,‘汗滴’和‘粒粒’之间高度的相似,而汗‘落‘则缺乏这样的程度上的相似性。”如此深入浅出的分析,将不可言传的妙处说得清楚明了,足以让人对这首通俗易懂的古诗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个中的滋味便越读越浓。

诗的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诗人看到农民辛勤劳作后的感想,读来蕴味无穷。“谁知盘中餐”,“谁知”?统治阶级知道吗?王公贵族、军阀官僚知道吗?不闻窗外事,只读圣贤书的人知道吗?我们不禁也问,当今生活在衣食富足的人们知道吗?这不问而问的警语,让人震撼,警醒。不劳而获的人,衣食无忧的人,在面对“盘中餐”,应对农民对劳动者心存怜惜,心存感激,更加珍爱劳动者的血汗成果。

“粒粒皆辛苦”既是作者由衷的感叹,又是对世人的劝戒。“粒粒皆辛苦”,“粒粒”即 “一粒一粒”,“每一粒”,“点点”,“所有的”……“粒粒”“皆辛苦” 包蕴着对粮食的珍爱,对劳动成果的珍爱,对劳民艰辛劳动的怜惜,对人们坚韧的创造精神和来之不易的创造成果的尊重。“粒粒”这一量词在诗文中的应用,为作品增加色彩,给读者留下美妙的想象空间。

2 画面鲜活触人心

《锄禾》这首诗虽语言平实,但平实的语言中却闪动着鲜活的画面,触动人心。诗的前两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透过诗句精朴、简练的文字,看到了描绘农民辛劳耕作的画面。这画面上有无云的蓝天,有炎炎的烈日,有层层的梯田或一望无际的红土地,有碧绿的禾苗,有不知疲倦的锄禾人――或许是一个或几个肌肤黝黑的汉子,或许还有白发老人、瘦弱女子……

这是怎样的一幅“正午锄禾图”:时至夏日正午,天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蒿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在一望无际的红土地上,一个肌肤黝黑的汉子正在挥舞着锄头为禾苗锄草、松土。汗水爬满了他那黝黑的脸盘和那的双臂,他身上的褂子已经湿透,豆大的汗珠有的爬进了他的眼里,有的爬进了他的嘴里,有的滴落在了禾下的黄土地。他停下手中挥舞的锄头,抬头眯了一眼耀眼的阳光,阳光根本不理会他的心思,依旧热烈地舔着他的肌肤。他看看身后,禾苗似乎显得特别得绿;他看看前方,还有多少的禾苗在焦急地等待着他的耕作。他又弓着腰,又舞动起了手中的锄头……这就是《锄禾》诗句中蕴含着的一幅活灵活现的“正午锄禾图”,透过诗句看到的岂止一幅,两幅……是的,除了“正午锄禾图”,农民终年耕作,春耕秋收,这许许多多的农耕经历,自然还有“春耕播种图”,“风雨袭人图”, “秋天收割

图”……透过诗句,在脑海里不断翻动着的可以是一幅又一幅的“农夫耕作图”;在心里不断沉淀着的却是一滴又一滴的“农夫心里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