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发展规划范文1
学校发展规划(School Development Planning,通常称SDP),是近年来国外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热点,是学校为应对教育变革和教育发展的双重挑战,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努力,系统地诊断学校原有的工作基础,确立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目标,分析学校优先发展项目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学校发展规划通过强化校本管理的机制,提高社区参与的程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能动性,最终达到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多方面需求的目的。
一、西方中小学学校发展规划的背景概述
1.西方中小学学校发展规划的产生
学校发展规划率先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20世纪50-70年代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西方教育空前繁荣的年代。但进入70年代后就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1973年西方国家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波及教育领域,使教育领域产生了严重的“教育危机”,到了80年代,这种危机有增无减。当时的“教育危机”主要表现在:毕业生就业困难、教育质量下降、教育经费增长跟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等。从学校教育本身的发展情况看,70年代早期,西方国家不再沉迷于把教育作为缓和社会弊端的万能药,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是校外人员,如家长等,对教育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学校教师对新教学很不适应,再加上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导致当时学校教学效率十分低下。1972年,世界比较教育学会在日内瓦召开大会,大会以“中学效率的高低”为主题,开始关注中学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效率问题。1976年5月,英国出版所谓的《贝内特报告》,对教育的批判达到顶点。
在此背景下,学校发展规划应运而生。1977年,英国率先开始“学校效能”研究。该研究以教师为对象,后发展到以学校的自我评估为研究重点,最后转向研究学校效能技术层面的比较分析,诸如学校大小、不同学校或校内各部门之间的效能比较分析等.其根本目的就是改善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的效能,1980年,英国的学校改革显现出“自下而上”的趋向,并将教育改革定位在学校层面上,“学校发展计划”、“学校文化”等项目开始被纳入到学校改革之中。1988年英国颁布了《教育改革法》,进一步推进学校的教育改革。此后英国地方教育局和一些学校相继提出“学校改进计划”,主要是通过“草根研究模式”(Grass-rooted Research)探索学校的管理模式,它迎合了当时的“教育权力下放”(Oecentemtion)的教育改革趋势,使学校有了更多的自,有力地推动了校本管理局面的形成。此后不久,“学校改进计划”就为英国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OFSTED)和—其他绝大多数地方教育当局所采纳,并逐步推广到印度等英联邦国家。
2.西方中小学学校发展规划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发展规划在西方国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首先,西方国家的教育变革层出不穷,在教育管理地方化趋势和“自下而上”的学校教育改革热潮中,学校教师尤其是校长开始意识到变革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系统的学校规划才能找准学校的出路和发展方向,明确学校的教育行为,因此学校教师一致认为对学校的管理、组织、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其次,由于连续不断的改革,各国中小学教育结构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政府或中央很难进行统一管理,就把部分地方教育委员会或教育局长享有的权责,下放给各地方学校,即出现了“教育权力下放”运动,要求学校实现自主管理,体现学校个性和特色,并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第三,学校发展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了“新公共管理”的价值观,强调减少政府对学校的干预,以市场为机制,引进“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在强调效率和产出的同时也注重服务的品质。
1989年,由英国科学和教育部资助的学校发展规划项目研究成果即哈格利夫?D等写的《学校发展规划——给地方教育长官、校长和学校教师的建议》出版。1991年,英国科学和教育部颁布《学校发展规划实践指南》,呼吁全国中小学推广这一方法,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这两个文本先后出台,马上使学校发展规划在英国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学校管理改革项目。随后,成为“促进学校管理变革”的一种有效策略,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美国等一些国家也开始推广这一项目,成为国际性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也积极推进学校发展规划项目,旨在通过校本管理、社区参与以及提高学校的自治能力,来提高各国中小学尤其是贫困地区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1994—2001年期间,英国教育专家派特?布卢德赫德(Pat Broadhead)和派特?库克先生(PaT Cuelde)先后三次对505所、124所和765所英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校发展规划已成为校长日常工作一个必不可少的管理工具。
学校发展规划范文2
A中学是江苏省的百年老校,也是一所四星级省级名校。其百年的历史发展,为学校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办学传统。先进的管理理念、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卓越的教学质量为学校赢得了省级名校荣誉和显赫的社会地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之后,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都把教育或学校发展规划当作引领教育和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A中学也于2010年底启动了“十二五”学校发展规划活动,并以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为活动的主要内容。
为制定“十二五”学校发展规划,A中学做了大量工作,不仅有学校领导、师生代表等人的大面积参与,而且邀请了校外规划专家团队的全程指导和参与;不仅认真组织了学校发展规划的专项调研,而且对学校发展规划提纲和文本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改和定稿。从专项调研到规划文本定稿共用了4个月左右时间,参与人员有100多人,其中参与访谈的学校领导(包括校长)6人,教师代表10人,高二学生代表18人,规划专家4人,接受问卷调查的教师100人左右。从参与程度看,除了校长参与过规划提纲和文本的商讨之外,基本上是规划专家完成了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学校领导、师生代表也只是参与了前期调研,而没有参与到规划制定的具体活动中去。用校长的话说,正是因为学校的重视,才邀请规划专家参与到学校发展规划活动中来,并全权委托规划专家来完成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通过与校长的交流,了解到,A中学之所以请规划专家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一是认为规划专家水平高,制定出来的规划不仅可以反映出学校的品位,而且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二是认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负担重、时间紧,没有精力完成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同时认为,即使能制定出规划来,也不可能达到专家的水平。
从规划的制定来看,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活动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为学校发展规划的出台奠定了强有力的思想基础
在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整个过程中,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不管是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是非常重视的。如,在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工作启动之前,学校领导就与校外专家交流过看法,认为好的学校发展规划能够引领学校未来的发展走向,并带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从与学校相关人员的访谈对话中也可以感觉到,A中学并不只是想走形式,而是想通过规划的出台实现学校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变革。同时,学校还多次邀请校外专家前往学校商讨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相关问题,安排调查了解学校发展现状等具体事宜。在专家起草规划文本过程中,学校领导两次就规划提纲、学校战略定位、学校发展目标和重点工程等内容与专家交流了看法,提出了相关意见。在规划文本形成后期,校长还把刊载有当地兄弟学校发展规划的报刊送给专家作参考,一方面表明其他学校发展规划已经出台,A中学的学校发展规划必须抓紧时间制定;另一方面也意味着A中学的学校发展规划要与其名校的社会声誉相呼应,超越普通学校发展规划的水平。在很大意义上说,是校长等学校领导的重视促进了学校发展规划的形成。
2.校外专家成为了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最重要主体,全权代表学校进行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
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最初是由校长提出,校长也对制定过程表示出了极大的关注。校外专家在接受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任务之后,首先对学校中层管理者、教师、学生代表等进行了访谈、问卷调查,学校师生代表按照访谈话题和问卷项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供了一些具体信息。随后,根据调查情况,专家们撰写了学校发展规划前期调研报告。最后,在收集、分析、整理相关资料基础上,专家们起草了学校发展规划的框架及规划文本。因此,宽泛地说,学校领导、师生代表和校外专家等都参与到了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成为了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主体。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校外专家成为了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绝对主体,学校领导、师生代表更多是被动参与到了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个别环节。
3.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过程以了解学校发展情况、建构规划提纲、形成规划文本为主
从过程看,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的出台主要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规划专家了解学校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资料收集等方式,全面地了解、分析、诊断学校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优势与机遇、问题与挑战,为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了一些具体信息和资料。第二阶段是就重要问题在与学校领导讨论基础上,校外专家建构出学校发展规划框架。在规划框架建构之前,校外专家与学校领导就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学校品牌、学校发展定位等战略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和斟酌。基于此,校外专家构建了学校发展规划框架,并与学校领导进行了沟通、讨论和修改,框架中的各部分内容细化到了三级提纲。第三阶段是校外专家起草、形成规划文本。规划文本初稿形成后,与学校领导再次进行了讨论,三次讨论、修改后才形成规划文本定稿。
4.学校发展规划文本呈现出了立意高远、内容全面、形式规范、语言精致等完美样态
学校发展规划虽然没有统一的格式要求,但不可缺少一些基本的组成部分,如,必须包括学校的现状分析、顶层设计、发展目标、优先发展项目、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等方面。从规划文本内容上看,不仅文本形式上要有一定的规范性,而且语言要精准,不能大话、套话过多,随意性太大等。由于A中学的学校发展规划文本是由专家起草,体现了规划文本规范性,不仅立意高远、内容全面,而且形式规范、语言精致,因此,A中学学校规划文本完全达到了学校发展规划提出的文本规范性要求,学校领导和规划专家一致认为A中学的规划文本可以称得上是规划中的范本。
二、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活动的问题分析
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活动尽管是个案,但也反映了当前学校发展规划实践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典型性问题。基于这一个案并超越个案,我们可以发现,学校发展规划活动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从理念看,学校相关者并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学校发展规划的价值,存在着规划价值不清晰、定位模糊,只关注静态规划文本的形成等问题
英国学者哈格里夫(D.H.Hargreaves)和霍普金斯(D.Hopkins)认为,学校发展规划是为了学校的发展、管理变化而采取的必要行动,是对学校发展过程进行描述且更为规范化的一种解释,是施加给学校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革新方式[1]。也就是说,学校发展规划不仅仅是形成规划文本,它超越了“成文”的价值追求,而是一种引领学校发展的学校管理理念创新和管理行为改善的过程,其最终价值在于通过学校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人的发展,也即是“成人”。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数学校相关者通常认为学校发展规划只是一种文本,是为了应付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检查而打造出来的,而没有真正认识到它内在的“成人”价值。A中学全权委托校外专家起草规划文本也即是对学校发展规划价值认识不到位的反映,没有认识到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是学校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对学校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进行诊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尽管形成了精美的学校发展规划文本,但是其内在价值得到了多大程度的体现还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2.从主体看,在学校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存在着师生主体行为弱化、家长等相关者参与缺失、校外专家学术独断和包揽等现象
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主体包括以校长为代表的学校领导集体、学校师生、校外专家、家长等其他相关者,他们都有各自的角色定位和任务分工,如,校长等学校领导是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关键人物,在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中要发挥好统筹、引领等作用;学校师生不仅要为规划的制定提供真实而具体的信息,而且还要以规划制定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到规划制定中来;校外专家是规划制定中的顾问,主要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起到专业指导、支持、科研咨询和引领作用;家长等其他相关者是学校的合作者,应该发挥他们提供信息、资源支持和制造舆论氛围等方面的作用,任何主体角色缺失、行为包办都是有违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原则的。从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来看,除了校长等学校领导的统筹作用得到了部分程度的发挥之外,其他主体的行为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如,学校师生只是完成了专家设计的调查问卷和访谈,而没有具体参与到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来;家长等其他相关者完全没有参与规划的制定,成为了绝对的局外人;校外专家包揽了规划制定的所有工作,尽管几次与学校领导进行过讨论、对话,但其中也存在着学术强权和独断的现象。
3.从过程看,学校发展规划的动态过程性没有得到体现,强化了规划的制定而忽视了规划的实施、监督与评价等环节
学校发展规划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含了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监督与评价等环节。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是学校校长、师生,规划专家以及家长等社会相关者,在相关原则制约下,对学校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进行研究基础上而形成规划文本的过程。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是学校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对学校发展规划进行组织、管理和领导的过程,也是学校发展目标、任务得以实现和学校人员得以发展的过程。学校发展规划的监督与评价是为进一步挖掘学校优势、特色,了解学校发展目标任务达成度,而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进行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只有三大环节都具备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学校发展规划,缺少任何环节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学校发展规划过程。由于没有对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监督与评价环节进行了解,在此不宜直接对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过程是否完整下定论。但至少可以说,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割裂了规划制定与实施、监督评价之间的连续性,因为学校发展规划是委托给校外专家制定的,学校教师等规划主体的绝对地位弱化了,于是,教师对学校发展规划的认同度不高、且缺少参与积极性,那么,即使有规划的实施、监督与评价,也只不过是在强制执行,缺乏民主参与的氛围、态度和能力。
4.从内容看,存在着规划内容多而全,重点发展项目不突出等问题,特别是没有将学生发展和学生学习作为战略要素放在规划的核心地位
学校发展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学校发展的现状基础、学校发展的理念、学校发展的目标、学校优先发展的项目以及保障系统等五大方面。现实基础是对学校内部的办学优势、劣势,学校外部的发展机会、面临的挑战等进行的综合判断;发展理念主要是对学校精神、教育品牌、学校办学定位等进行的战略思考;发展目标是学校教育哲学引领下的办学思想或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和表达;优先发展项目是基于学校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所确定的需要重点完成的发展任务;保障系统是确保学校发展规划活动顺利开展所应采取的措施安排等。尽管A中学在学校发展规划内容的设计上包含了这些方面,但是规划制定专家毕竟是学校发展的局外人,不可能对学校发展的所有情况有很深的了解,因此,在规划内容上不仅存在着追求内容多而全、优先发展项目没有针对性,而且存在着学校发展问题诊断不清、愿景目标设计缺乏适切性等问题。就以学校发展目标而言,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包括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学校德育、学科建设、学生素质、教师队伍、教育科研、管理改革等目标体系。全面目标体系的设定必定需要相应的任务完成来达到,这种多而全的目标、内容设置很容易造成有些重要任务无法集中精力完成,目标无法实现,而有些不重要的目标或已经完成的任务占用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为重要的是无法使学生发展和学生学习等重要内容受到重点关注。
5.从环境因素看,不仅体现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束过多、过严,对规划实施、监督缺乏指导,而且存在着社区舆论宣传的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间的等级关系不仅导致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事情过于干预,而且使得学校过多地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行事,对许多学校而言,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只是在完成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任务,是为了应付检查需要。于是,学校发展规划通常被窄化为形成规划文本,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忽略了对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监督与指导,更是使得学校发展规划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发挥出其促进学校发展的价值。从社会舆论支持看,由于中小学与社区间缺少实质性联系,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信任,不仅学校不主动争取社区对学校发展的合作与支持,而且社区对学校的事情也漠不关心,认为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自身的事情,由此,不管是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还是实施都无法赢得社区的理解和支持,更不可能获得他们主动为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了。从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可以看出,学校在环境营造,特别是在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赢得社区舆论支持等方面还是做得很不够的,基本上没有与他们建立任何联系,也没有争取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从而使得教育行政部门和社区等其他教育相关者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任何程度的发挥。
三、学校发展规划改进的对策建议
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学校发展规划已有80多年的历史了,我国也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采用“学校发展计划”的概念,并在90年代中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从我国学校发展规划实践看,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上述诸多问题。为促进我国学校发展规划更进一步发展,基于以上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关改进措施。
1.在理念上,学校相关者要转变学校发展规划只是“成文”的形式主义观念,认识到学校发展规划具有“成文”、“成事”与“成人”三重价值取向[2]
仅以“成文”来界定学校发展规划的价值取向是形式主义的观念和作风,也是对学校发展规划的简单理解和认识,“成文”取向的学校发展规划即仅仅把学校发展规划当作一种文本,通常情况下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而打造出来的,只是表明学校有“规划”的事实,而不考虑其他价值。在学校发展规划实践中,所有学校相关者都应该抛弃这种片面的想法,而应该认识到,学校发展规划在具有“成文”取向的同时还具有“成事”与“成人”的价值取向。“成事”取向的学校发展规划是把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等看成是学校日常工作要完成的任务之一,认为规划做完了事情也就做完了,任务也就完成了。在这种价值取向指引下,学校发展规划比较关注学校事务的发展。“成人”取向的学校发展规划是把学校发展规划当作促进人发展的方式或手段,在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关注到学校每一个人的发展,把促进个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与实现看成是学校发展规划的目标。其中,“成人”的取向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最终价值追求。
2.在主体上,校长要在争取专家等其他相关者专业指导的同时,更应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在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中的作用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尽管对于中小学而言难度很大,需要规划专家等相关者的大力指导与支持,但是并不能由此而弱化甚至取消学校教师在规划制定中主体作用,而应该以学校教师为绝对主体。在确保教师规划制定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与专家合作、邀请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帮助学校教师提高对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工作的认识,从而发挥他们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积极性、提升规划制定能力,切不可以外包的形式把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全权委托给校外专家来完成。这种外包的规划制定方式对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能力提升没有多大作用,违背了学校发展规划的管理理念,也使得规划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发挥。当然,学校教师也要主动参与到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中去,而不应该把其当作一种负担来对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校发展规划的认同度和参与度。
3.在过程上,学校要在重视规划制定的同时,强化规划的实施、监督与评价等环节,从而使学校发展规划在过程中实现价值最大化
前面已经提到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包括规划的制定、实施、监督与评价等环节,只有当三环节整合时,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才是完整的,学校发展规划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否则会存在价值缺失。如果只制定规划文本而不投入实施,规划中的目标无法实现、任务无法完成,学校中的人也无法得到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规划的实施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最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校发展规划价值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规划的监督与评价主要是通过收集规划实施中的重要信息和数据、总结实施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规划目标的达成与调整、规划内容的修正与完善提供依据。因此,学校相关人员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形成规划文本的制定过程只是规划过程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把规划文本投入实施,并对其实施过程加以监督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发展规划的价值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4.在内容上,要在遵循学校发展规划规范前提下,以学校发展现实为基础,提炼学校发展理念,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和优先发展项目
规划内容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学校发展的综合因素,不仅要通过调查、分析、诊断学校目前发展的现状,深入了解学校发展的优势、特色和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要根据学校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等,在专家指导下对学校发展理念进行提炼,发展理念的设计中要使学生发展和学生学习等重要因素得以体现出来。在学校发展目标的确定上,切忌追求多而全,也不应该假大空,因此,规划目标的确定既要基于学校的发展理念,又要考虑到学校既有的现实和发展条件,从而使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有实现的可能性。学校优先发展项目的确定既要考虑到学校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又要考虑到数量的适宜性,特别是不要确定数量过多的优先发展项目,而要根据学校发展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其中,中学优先发展项目不宜超过6个,小学不超过4个[3]。
5.在环境因素上,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和社区等其他相关者要为学校发展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信息、资源和舆论等多方面的帮助与支持
家长、社区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是学校发展的利益相关者,他们能为学校发展提供政策、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有力维护学校的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发展规划工作的开展也离不开他们的共同参与及合作。就家长、社区代表而言,他们是学校发展的合作者与支持者,应该参与到学校教育和管理中来,帮助学校健全运作及发展,在学校发展规划中发挥出捐献资源、提供信息资料、营造舆论氛围等方面的作用。就教育行政部门而言,他们是学校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不仅应该加强对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实施的监督、管理和评价,而且还应该从思想、政策及经费等方面帮助学校发展规划工作顺利开展,从而推动学校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楚江亭.学校发展规划:内涵、特征及模式转变.教育研究,2009(2).
学校发展规划范文3
以卢湾区教育现代化目标为指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前提下的个性长足发展为根本目的,在“立美育人”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依托“五育并举”的操作载体,加强艺术教育与基础型课程学科教学的统整,构建美的课堂、美的教学;拓展艺术教育特色的外延,整合各类美育资源,进而加强美育和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的联系,营造美的班级、美的校园;依凭课程实施载体,建设一支术有专攻、教有专长、师德高尚、具有艺术人文素养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在学科美育方面独有建树的特色教师,拥有美的教师、美的职业;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内聚精神、外塑形象,在互动交流的活动中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开放度,辐射品牌效应,形成美的学校、美的形象。
培养目标
我们认为,在国家培养目标的指导下,七色花小学的学生在以下方面可以形成更加鲜明、更富个性化的状态,形成富有“七色花”个性的我校学生形象:
1、学业基础优良基础上艺术特色的初步形成与潜能的初步激发
这是就学生各方面的学科素养与艺术特色的关系而言,我们期待七色花小学的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形成整体的特色,部分学生艺术才华初步呈现并得到积极的关注与高质量的培养。
而这一特色的形成,同时要求建立在学业基础优良的前提下,而不是顾此失彼。为此,在全面的课程建设中,尤其是在基础型课程建设中,要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探索基础型课程与拓展性课程、艺术教育特色的整合,为我校学生艺术特色的形成提供更深厚、宽广的基础与平台。这是我们新三年特别要强化的内容。
2、合作包容精神与交往能力基础上自主发展意识的觉醒与能力的初步发展
艺术活动中充满着群体的合作,但同时不掩盖个体的独特,反而要求每位个体为群体贡献其才华,这是一种群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
具体到对我校学生培养目标的思考,我们认为可以突出对当代学生合作包容精神与交往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当代独生子女,对于国际交往、国内交往日益增多的具体办学情况与社会发展情况,都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我们将继续研究培养学生在融入群体、建设群体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无论是在艺术活动中,还是在其他学校生活中,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其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是我们对学生发展的新期待。
3、行为举止得体基础上精神世界的敏感与丰富
学校发展规划范文4
关键词: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思考
过去五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文体教育局的无微关心和实质指导下,我校科学地制定了《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并认真贯彻执行,在引领学校发展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际,谈几点体会和设想。
一、上一轮学校发展规划的几点体会
1.规划真的很重要
学校发展规划,简称SDP(School Development Planning),20世纪80年代初发源于英国,由一些学校和地方教育当局提出。20世纪90年代,英国科学和教育部颁发了《学校发展规划实践指南》,呼吁全国中小学推广这一方法,从而使SDP项目在英国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学校管理改革项目。随后,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开始推广这一项目,产生了持续的国际性影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也积极推荐“学校发展规划”这个项目,旨在通过校本管理、社区参与以及提高学校的自制能力,来提高各国中小学的综合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现在,学校发展规划已成为国际教育界的研究热点,成为中小学学校管理领域普遍为人们所采用的一种管理工具。很多实践证明,规划对于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学校的效能等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觉得,学校发展规划真的很重要。
2.效果真的很明显
就个人的感受而言,首先,规划改变了我自己的思维方式,使自己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从发展的角度看教育。这一方面是由于主管部门的有效督导,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自我认识的提升和内部发展的需要。其次,规划帮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和管理学校。五年前,为了制定好学校的五年发展规划,我通过观察、了解、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学校的办学环境、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课程开发和学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看清了学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针对校园面积和办学规模比较小的特点、管理不够规范和粗犷的问题、教师专业水平整体不高的弱点、课程内容比较单一的不足和培养效果不够突出的情况,提出建设“精品学校”的办学目标。在领导们、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下,学校集体的努力下,通过阶段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分解,逐年有计划地落实措施和效果反馈,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五年后在办学环境的优化、师生的发展、课程的丰富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均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就全镇来说,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校长们的规划意识都得到了大大地增强,校际的差异也在不断缩小,每所学校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全镇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在整体提升。
因此说,学校的发展规划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3.校长真的要领头
无疑,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一定是要集老师、专家、领导、家长、社会、学生等智慧于一身,但是对于普通学校来说,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校长。这是由于:一是大家的潜意识里制定规划的主角还是校长,普通老师甚至有些行政参与规划的意识还不是很强;二是普通老师主要忙于上课、带班,对他们来说能做好这些本职工作就满足了,时间和精力也有限,所以,参与的热情也并不一定高;三是普通教师的角色决定了其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有限,比较难起到主要的作用。所以制定规划期间,校长一定要发挥核心作用,一定要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其中,尤其是要重点思考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或者核心教育价值观、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等重点要素,发挥引领的作用。
二、新一轮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的几点思考
如果说在上一轮的发展规划中自己主要做了校本性和针对性的工作的话,这一轮我计划在发展性和创造性方面下功夫,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此来推动学校的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1.传承教育理念,培育和践行学校核心教育价值观
当前,我校要进一步持续地有特色的发展,一方面要有传承“以人为本”即“尊重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教育理念。同时,结合学校的办学思想、时代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要培育和践行“诚信”这一核心教育价值观,以“诚信”这一具体的有特色的内容去尊重人、发展人和发展人,形成个性鲜明的同乐人的组织精神文化。
2.丰富“五精”内涵,大胆改革、创新,打造区域内优质学校
上一轮五年发展规划,学校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办“精品学校”的具体目标,着重进行了“校园精致”“管理精细”“教师精干”“课程精彩”和“学生精灵”五项工程的建设。这“五精”基本涵盖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均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学校要把“精品”意识传承下来,以巩固前一阶段的办学成果。
新一轮的五年发展规划要在传承、巩固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使之继续发展和提升,逐渐形成“精进”的同乐精神。同时要用“诚信”这一核心教育价值观来丰富“五精”建设的内容,用它来统领新校舍的校园(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文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创新,赋予“精品学校”新的内涵。通过具体的发展措施,经过五年的努力,让同乐的校园看得到“诚信”的影子,同乐的教师流露出“诚信”的品质,同乐的管理体现出“诚信”的思想,同乐的课程闻得到“诚信”气息,同乐的学子蕴含着“诚信”性格,让“诚信”教育成为同乐小学的特色。并以点带面,发挥辐射作用,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把学校打造成区域内有影响力的优质学校!
学校发展规划范文5
——市直小学2019年—2021年三年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
我校位于新郑市东城区解放南路358号,属于城乡结合部;其前身是新郑市烟厂子弟小学,2011年8月移交地方管理后更名为新郑市市直小学。学校现有两栋教学楼,一栋办公楼,200米标准化环形塑胶操场一个。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16人,教师29人。这两年,在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建成了实验室、电脑室,安装了班班通,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办学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一是局直新学校,目标定位高。在老百姓眼中,我们办学理念新,师资队伍强,培养出的学生素质高。学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不盲目追求学校人数的增加,不片面追求学生考试分数的提高,坚持以一个农村学校的规模和资金,把学校办的“小而精致”,让孩子真正喜欢学校,让老师们在这里工作更舒心,让家长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学校以“好习惯大富翁储蓄银行”为德育平台,在班级和学生中坚持开展“储蓄好习惯,赢取好人生”的养成教育争创活动;学校积极开设轮滑、书法、棋类、舞蹈、手工、刺绣、跳绳等极具特色、各得其所的社团文体艺术课程,将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落到了实处;学校将国家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体验相结合,把课程从教室、校园引向了家庭、社会,开展了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还吸纳了一批家长志愿者参与其中,不仅让学生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还增强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力度。
二是学校场地大,成长条件好。学校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功能室齐全,绿化面积大,花木种类多,教学班额小,运动场地大,教师队伍年轻化,这些都更有利于学生成长。学校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召开家长会,开展“家长智慧课堂”,宣讲我们的办学理念、育人理念,积极营造“手拉手、心贴心、人育人、一家亲”的和谐教育氛围。
但是,由于学校特殊的历史沿革和较为复杂的地理位置环境,学校办学存在一定的难度:
一是不同期望值,方向把控难。各层面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家庭教育观念差异较大,对学校的期望值各不相同,且与办事处下辖的新烟街小学仅一墙之隔,这些情况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源问题、育人方向和社会评价。
二是师资基础弱,两课建设难。学校教师多为乡镇进城教师和新毕业教师,教师人员结构较为复杂,教学能力、班级经验差异明显,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需要一点点指导、转变。这对学校的师资培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给学校的两课建设增加了难度。
三是学校底子薄,优化环境难。办学条件较弱,尤其是校园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各种老化,给校舍的管理、使用、维修方面,给学校的管理、经济带来不小的压力。
二、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教体局提出的“遵循教育规律,促内涵式发展”的工作要求,以办“均衡教育、优质特色、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按照“抓两课、育特色、促均衡”的具体工作思路,突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规范办学行为和德育工作创新,推进我校教育工作规范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
三、办学目标
秉承“教孩子六年想孩子一生”的办学宗旨,立足“更快、更高、更强,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努力践行“给生命以最适合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努力创办“规范+特色”的学校,打造“敬业+专长”的师资,培养“合格+特长”的人才。
四、办学思路
以“总体规划,分块儿管理”为宗旨,实行 “一主三线同步发展” (管理为主导、德育为首线、教学为中心线、后勤为服务线)的管理模式,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扬的关系,高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稳发展。强化安全教育,创“平安校园”;抓好阅读教学,创“书香校园”;重视两课建设,创“绿色校园;落实养成教育,创“文明校园”。2019年,抓常规,保运行;2020年,抓观念,转作风;2021年,抓素质,促提升。
五、主要目标及措施
(一)管理工作目标:带好两支队伍
具体措施:
1.强化班子建设。构建“以校长为中心的归口管理系统”,调动中层的工作积极性,以“六坚持工作日志”为载体,开展“四走进”活动,提升责任力、领导力和执行力,做到合心、合力、合拍。
2.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尊重、信任每一位教师,以每周例会为契机,开展“发现周围的感动 赞美身边的平凡”三分钟感恩活动,传递正能量,增强凝聚力,打造“分开是一盘棋,拧起来是一股绳”的教师团队,确保师德师风无投诉。
(二)德育工作目标:抓好三支队伍。
1.辅导员队伍——抓培训,促能力。
措施:加强学习、培训、交流,打造合格、过硬的“铜头铁嘴蛤蟆肚子兔子腿”辅导员队伍,提高班级辅导能力和管理艺术,凸显中队管理的个性化。(爱,是一种能力。)
2.家长委员会队伍——巧沟通,赢支持。
措施:通过家长会,增进家校沟通和交流;提供菜单式家长培训课,提升家教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取得家校合力。(家长是学校教育的同盟者)
3.队员队伍——抓规范,促习惯。
措施:利用好“好习惯 大富翁银行”,狠抓养成教育;结合重大节日,丰富德育活动;拓宽综合实践活动,提升队员综合能力。
(三)教学工作目标:抓实两课建设。
总策略:抓关键,删繁就简求实效。
1.课堂建设目标:立足课堂提效率。
措施:
(1)抓常规,促规范。实行“日清周结”工作制度和“月常规检查制度”。
(2)抓课堂,提效率。关注常态课,真实扎实朴实;落实“教前研究”;简化“课堂观察”;重视学科双基;实行目标教学;落实当堂检测。
(3)抓教研,重实效。教学即教研,问题即课题。小问题,真研究。以“每周议题”形式分散研究,集中交流;“课后教研”直视问题,掏真心,讲真话,要敢说,要能听。
(4)抓素质,强能力。教师的能力决定着学生的素质。指导教师学会“终点思考”,提升工作效率;开展“一话两字五文章”活动,提高教学基本功;开展“一课一书一课题”活动,加强学科教学基本功;各学科业务能有带头人。
2.课程建设目标:着眼能力求实绩。
措施:
(1)彰显体艺办学特色。普及轮滑入门课程;丰富酷玩大课间传统游戏项目;拓展周五体艺俱乐部内容。
(2)发掘文化课学科内涵。营造书香氛围,开展语文创意阅读积累活动;倡导与生活接轨,带动“假日数学”实践活动;辐射其他学科,以社会为大课堂,积极开展富有学科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研发多元课程。强化德育建设,将升国旗文化、节日文化、小学生养成教育、家长学校等内容进行梳理,逐步形成课程固定下来。
(四)后勤保障工作目标:服务好教学
1.后勤服务目标:紧贴预算,精打细算。
措施:严格落实“一俭二不三服务”原则,做到勤俭节约,物有所值,物尽其用;损不过晌,坏不过天;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设施。
2.工会目标:给温暖,促和谐。
措施:关爱子女,开好三会,解除后顾之忧;关心教师,搞好“每月一项目”健身活动,组织好每期一次的教师教学风采展示;关注学校发展,设立“金点子”奖,鼓励教职工参政议政。
3.安全稳定工作目标:零投诉,零事故。
学校发展规划范文6
一、基础――履行教育使命职责
校长履行教育使命职责,规划引领学校发展,应扮演好几种角色:一是“管理者”,即校长应有较丰富的教育实践和管理经验,自觉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政策,优化学校内部管理。二是“引路者”,即校长应熟悉教育规律,尊重学校传统和学校实际,提炼学校办学理念,办出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品牌。三是“思想者”,即校长应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成功的教育本质,把握国内外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学习借鉴优秀校长办学的成功经验,诊断学校发展现状,及时发现和研究分析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四是“建设者”,即校长应领导课程建设,营造学校文化,淬炼教师队伍。五是“实施者”,即校长应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制订学年、学期工作计划,指导教职工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并提供人、财、物等条件支持。六是“监理者”,即校长应掌握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实施与测评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监测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根据实施情况修正学校发展规划,调整工作计划,完善行动方案。
二、目标――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
校长制定发展规划必是基于其对教育本质与功能的理解、学校传统与文化的了解、学校过去与现状的分析以及个人办学理想与理念的追求基础之上。但必不可缺的是规划必须是师生心中所需所想。当校长所描绘的愿景符合个人愿景成为个人的期盼、共识,共同愿景就能获得支持与实现的可能。因为共同愿景的实现体现在日常各项工作中,实现的过程需要学校中的每一个人时刻保持着热情与激情。
个人愿景是组成共同愿景的基础,共同愿景植根于个人愿景。如果师生没有自己的愿景,那么他们的所作所为仅仅是依附和服从,而不是发自内心地将共同愿景作为自己的愿景去实现。此两者的关系校长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必须重视和考虑。然而,学校作为学习共同体组织,要将成百上千师生的个人意愿简单地全部体现在发展规划当中绝非易事,或者说绝不可能。在学校当中,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师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形象的提升;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人格品质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养的形成。基于此,本人在制定学校2011~2015学年发展规划时,明确提出了“以成就学生的自我超越为目的,以成就教师的自我超越为基石,以成就学校的自我超越为愿景”的总目标。师生群体各自呈现的发展意愿共同点或聚焦点体现了师生价值追求的本质,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核心价值。校长本着“学校的发展首先是师生的发展”这一基本原则、目标和方向,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多次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过程,汇各方信息,集众人智慧,行集体决策,让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成为明确目标、凝聚人心,产生“创造性张力”的科学决策过程,为推进规划的实施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重心――彰显学校特色
以广州市第49中学为例,自20世纪70年代起至90年代,学校获得篮球和击剑各类比赛冠军三十多项,向省市篮球队、省击剑队输送了近二十名优秀队员。其中包括为我国在国际赛场上夺得第一面击剑金牌的被誉为“亚洲第一剑”的亚运会佩剑冠军王锐基。1990年,为表彰本校在击剑运动项目上的贡献,广东省体委、广州市体委和广州市教育局在本校举行了“亚洲第一剑”挂牌仪式,学校成为当时广州市唯一的击剑传统项目学校。尽管之后学校的这两项特色项目发展有所沉寂,但学校充分认识到“优秀的传统是学校生命力的彰显,是莘莘学子留给学校的荣耀,每一个49中人都应责无旁贷地悉心呵护,使之成为学校亮丽的名片和文化精神”。因此学校在2008~2010学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传承特色,重铸辉煌”的办学特色思想,使篮球、击剑特色项目重回健康发展之路。为进一步彰显学校体育特色,本人曾引用《礼记・大学》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阐释学校为何坚持走体育特色之路:学校育人,不单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即,学生要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于社会有用之人,必须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行为规范,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学会与人为善,必须懂得面对困难、适应社会。而凡此种种均可以通过体育活动、体育运动得以有效的辅助培养。体育运动之于学生,不仅可以增强身体健康、改善机体功能,使身材匀称、体型健美,还能促进心理健康,促进体内愉悦因子的分泌和释放,从而纠正不良情绪,舒缓压力,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更能在运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自律全局意识和刻苦乐观精神等意志品质。正是源于这种思维和师生的认同,学校在成为广州市体育(篮球、击剑)传统项目学校后,进一步把这一理念渐进推广到学校其他工作中,引领学校由篮球、击剑体育特色向体育特色学校迈进。
四、核心――打造学校文化
从学校文化显性特征来说,学校的校园环境包括建筑物、课室、教辅场室、运动场、宿舍、绿化、宣传以及各种活动的仪式等都体现了学校的文化意蕴、内涵,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文化标识。从学校文化隐性特征来说,学校的办学理念、规章制度、课程、校风、教风、学风、作风、人际关系、文体活动等均承载着学校办学方向、育人理念和价值追求。凡此种种均需要校长站在育人为本的教育本质高度,以高格调的办学理念为引领,以高品位的环境建设为载体,以高效率的制度执行力为依托,以高标准的行为表现为准绳统领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学校文化,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规范,实现道德成长。当然,在此之前,校长应首先做一名有教育理想、有教育追求、有教育责任、有教育认识、有教育思考、有教育规范、有教育创新的师生领头人,“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生命影响生命”。引领全体教职员工履行育人职责,引导教师以良好师德熏陶学生,实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者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