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爱名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爱名言范文1
2、学会用理解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对方,而不是以自以为是的关心去管对方。
3、在一起时不要说永远,分手后不要说曾经。
4、不要以为你对我说“我爱你”、我就会爱上你。好好待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自己。
5、爱情使所有的人变成雄辩家这话说得绝对正确。
6、其实,很爱很爱的感觉,是要在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後才会发现的。
7、幸福已经和我隔了一整个世纪,回不了头,也忘不了痛。
8、你就站在我面前,可是我再也感觉不出你的心。
简爱名言范文2
大气污染与汽车尾气排放紧密相连。这是由于目前汽车的主流动力源仍是化石燃料――石油。把从加工石油获取的汽油,柴油在汽车发动机中燃烧,将汽、柴油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汽车奔跑,实现了人类期盼的快速行走。然而,在汽车中,燃烧的汽油、柴油排放出的废气却造成了当今全球大气污染中产生的“臭氧空洞”、“酸雨”和“温室效应”。
汽车排放出的氮氧化合物(NOx)与碳氢化合物(HC)在强烈阳光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低空臭氧和光化学烟雾,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汽车排放出的一氧化碳(CO)与人体血液中血红素的亲和力比氧气要大21倍。当人体内一氧化碳血红素占到人体总血红素的20%时,人就会感到头疼、头晕,出现中毒。当占到人体总血红素的60―65%时,人即会死亡。
汽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HC)中苯和多环芳烃物质目前被证明是致癌物质。
汽车排放出的氮氧化合物(NOx),特别是NO2是一种毒性很强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红褐色气体。在浓度为百万分之五(5ppm)时就对人的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有很大的危害,若其浓度超过100ppm。人在其中只要生活0.5―1.0小时就会得肺水肿而死亡。此外,汽车排放的NOx与SOx是造成酸雨的重要祸首。
汽车排放,特别是柴油车的排放重点是 NOx和颗粒。其中颗粒是可溶性有机物、碳素粒子,氧化物(SO4-2、H2O、NO3-、PO4-3)及金属杂质等组成。通常,颗粒物易使人造成慢性气管炎;肺水肿,可溶性有机物还有致癌作用。所以,在汽车尾气排放法规中,对颗粒物的排放有着严格的限制。
汽车排放产生的二氧化碳(CO2)是造成大气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欧洲汽车制造商生产的汽车CO2排放已达到165克/公里的先进水平。然而,按此算一算,全球拥有8亿辆汽车每天行驶,那每天排放出的CO2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2003年我国汽车产量为444.39万辆,保有量达2382.93万辆,摩托车产量为1450万辆,保有量达5929万辆,农用车产量为290万辆:保有量达2400万辆。就这一年,全国机动车碳氢化合物(HC)排放达836.1万吨,一氧化碳(CO)排放达3639.8万吨,氮氧化合物(NOx)排放达549.2万吨。按165克/公里的CO2先进排放水平算,2003年我国机动车CO2排放高达一亿多吨。
首都北京汽车排放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占氮氧化合物(NOx)的73,6%、占一氧化碳(CO)的73.5%、占有机物的47.6%。在通常的静风、高温、低气压条件下,汽车排放出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合物(NOx)气态的相当一部分,迅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盐、硝酸盐,就成了颗粒物,北京的汽车排放对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贡献率高达23.3%。
简爱名言范文3
【关键词】证明妨碍;故意;过失;赔偿;独立侵权诉讼
【中图分类号】DF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3-0102-1.5
一、证明妨碍的概念
在过去美国法关于证明妨碍的规定中,证明妨碍发生在一个可预期的民事活动中,是一方当事人破坏另一方当事人的证据并影响其民事活动的行为。证明妨碍严格点被定义就是故意毁灭,损毁,变更或隐藏证据。但是,在现代的民事法律中,在证明妨碍行为干扰了证明活动的情况下,证明妨碍更多地被认为是既包含故意也包含过失地对任何潜在的证据形式的干扰。这个单词本身是由一个拉丁词组omnia praesumuntur contra spoliatorem组成的,它被翻译为“所有的事情被推定为不利于证明妨碍者和行为错误的人”。
二、美国法上对于证明妨碍行为的制裁
美国法院在考虑采用哪一种法律效果来制裁证明妨碍行为时,通说和实务一般都认可三大政策目标:救济、惩罚和预防。对于救济目标,它的重点在于赔偿当事人由于他方证明妨碍行为所遭受的损失,目的是回复在审判中两方当事人的公平地位。惩罚的政策目标在于,对由于当事人的证明妨碍行为导致的司法权公正和发现真实的妨碍给予制裁。预防的政策目标则是为了用对妨碍人不利的制裁确保当事人履行他保存和出示证据的义务,用来预防证明妨碍行为的发生。由于长期的实践经验,美国逐渐形成了三大种处理证明妨碍的方法:
不利推定。证明妨碍推断或者给陪审团不利推定的指导对于失去证据的问题来说被认为是最早和最具有持久性的解决方法。这个规则允许审判者假定丢失的证据不利于破坏证据的一方当事人。在法律学说理论中,这种政策不仅是遏制措施,也是救济措施。一方当事人毁坏证据,即被假定为,他们已经承认他们有罪,丢失的证据最后会证明他们的责任。从这个假定前提出发,法院认为不利的推定的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内降低诉讼人通过证明妨碍行为遮掩他的罪行的可能性。这个推定也有一个有效的性能,它努力使得无辜的当事人站在证明材料没有丢失时他本应拥有的相同的诉讼位置上去获得基本相等的权利。
司法制裁。除了不利推定,法官也会采取其他的方法来应对证明妨碍的行为。法官更喜欢应用不同的程序制裁来遏制证明妨碍的行为,因为这些制裁会自定义地去适合每个案件的情况。因此法官针对证明妨碍可以基于不同的目的选择适合的惩罚措施,这些目的包括预防犯罪,惩罚犯罪和救济措施。这些制裁可能是因为对民事程序的违反而强制进行的,也可能是通过法官的固有权利进行监督和指导审判程序进行的。
对证明妨碍行为提起的侵权行为之诉。最近几年,美国的一些州除了对证明妨碍采取传统的救济手段以外,也逐渐开始对证明妨碍采用独立侵权诉讼请求的方式,即采用侵权之诉或者以合同违约之诉来请求损害赔偿。它主要有三种方法:首先是提起证明妨碍侵权诉讼。截止到现在,不管是主观上的过失还是故意引起的,一些州都已经将证明妨碍作为独立的侵权行为的理由。尽管这些州中不包含明尼苏达州,但是,明尼苏达州对于将来接受的上述这些原因所引起的诉讼案件采取独立侵权诉讼的方法有所考虑;其次是提起其他侵权行为之素;再次为提起违约之诉。从证明妨碍制度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把损害赔偿请求权作为证明妨碍制度的法理基础是一种新的突破,它不失为现代社会应对多发性的证明妨碍行为的一种好的救济措施,它把原来在诉讼前当事人因为民事权益受到侵害而享有的损害赔偿权引申到诉讼过程中,以此方法来回复证明妨碍行为造成的不公平诉讼状态。
三、中国借鉴美国证明妨碍制度之思考
中美证明妨碍制度的相似点与不同点。在证明妨碍的法理基础中,虽然中国和美国各学说陈述方法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均以公平和制裁、预防为核心思想基础,在选择证明妨碍的法律效果的时候,也都以此为最根本的价值基础进行思考。无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认为在确定证明妨碍的法律后果时,妨碍者的主观归责要件以及对妨碍者造成的不公平程度才是两个最重要且核心的考虑因素。然而,中国对于证明妨碍使用法律效果时更注重回复公平,主张责任的承担应该和行为的可则性相一致,不能受之过重,也不能失之过轻,力求平衡惩罚程度与当事人的受损失程度,而美国对于证明妨碍行为则是更注重惩治妨碍人以救济受损害当事人,通过惩罚达到恢复公平的目的。
美国的证明妨碍制裁方法是否适合我国采用。若要从长远目标来考虑,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经验,采取偏重于制裁的手段来救济受损害的当事人,从而抑制证明妨碍行为的频繁发生,因为倘若本着回复公平的原则制定惩罚手段,那么妨碍人很可能会冒险采取证明妨碍行为,因为即使证明妨碍行为被发现并被采取惩罚措施的损失也远远小于没有证明妨碍行为的诉讼失败带来的的损失,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忽视了受损害的当事人在此证明妨碍行为中遭受的损失问题。这样不会对以后的案件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下次还会有行为人冒险采取证明妨碍行为,再继而产生对证明妨碍行为的相应的制裁措施,从而更容易造成不公平-回复公平-不公平-回复公平的恶性循环,从长远利益上并无法满足达到民事诉讼公平的要求。而倘若采取的制裁措施略大于证明妨碍人造成的损害,对妨碍人及世人造成威慑作用,行为人在进行妨碍行为之前会斟酌损失的利弊,其证明妨碍行为造成的损失大于正常诉讼失败造成的损失,行为人很有可能会因此放弃证明妨碍行为,而受损害的当事人也因此获得了相应的救济,进而有利于民事诉讼的长期的公平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浩.民事证据法的目的[J].法学研究,2004(5).
[2]黄国昌.民事诉讼理论之新展开[M].北京:元照出版社,2005.
[3]Elias v.Lancaster General Hospital,710 A.2d 65(Pa.Super.Ct.1998)
简爱名言范文4
2015 年的春夏之交,在能效标识制度正式实施十周年之际,《电器》记者走进位于北京知春路4 号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专程采访能效标识制度的设计参与者、十年历程的亲历者、 能效标识制度施行十年的执行机构管理者,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爱仙。
与多年前记者来到这里听能效标识制度实施宣贯会时相比,中标院办公楼外的绿树繁茂了许多。李爱仙亲历的能效标识制度,也在这十年的光阴中如一颗树苗,变成了挺拔而枝繁叶茂的大树。
李爱仙说,承载着国家使命的能效标识制度,用十年的时间初见成效,也将用很多的十年来继续成长,将这项利国、惠民的制度长久而健康地实施下去。
使命与决心
对于能效标识制度正式实施前后所经历的一切,李爱仙都历历在目。她感慨称:“十年前能效标识制度能够实施起来,实在是非常难得。”李爱仙所说的难得,在于政府部门的认可和决心、家电企业的配合和效率,还有摸索出来的实施规则。
李爱仙介绍,从上世纪80 年代末就有中国的能效标准,而能效标识制度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大约从1999 年就开始酝酿了。“中国从1998 年开始实施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在研究并实施这一制度的时候我们了解到,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澳大利亚、韩国等市场,均有为消费者提示能效的信息标识,对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性能以及引导绿色消费有很大帮助。从那时起,我们就在研究发达国家是如何建立和实施能效标识制度的,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的能效标识制度开始酝酿。”
据李爱仙回忆,政府部门的支持就是从世纪之交开始显现的。能效标识制度的研究从2000 年开始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原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质检总局这两个节能和质量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此后中标院与政府部门、家电协会及企业等相关机构一起,研究这项制度的体系,邀请了欧美的国际专家来帮助设计制度,还委托了高层次的第三方市场调研公司进行了专门的社会调研。实际上,早在2002 初年能效标识制度的总体方案就有了雏形,标识样式也基本明确,用相对直观的不同颜色的条状标识来呈现。”
此后二年多,围绕着制度建设的各种问题与分歧层出不穷,李爱仙感慨说:“那时候几乎每天都在讨论问题。”
据介绍,在制度设计期间,制度设计的方向主要是几个关键问题——什么样的产品需要实施能效标识?标识是自愿性的还是强制性的?标识上需放置哪些信息?标识信息由谁负责?标识由谁?如何粘贴?谁负责产品测试?进行测试的实验室需要何种资质?如何监督?如何使消费者确信标识是可靠的?标识能否为能效标准提升铺平道路?由哪些机构建立和管理标识?
李爱仙评价称:“当年考虑这些问题时,主要是在考量如何保证效率、降低成本,从而能够让制度顺利实施,企业接受起来更容易。事实证明,能效标识制度的设计过程在涉及了制度层面、标准层面、实施规则层面和管理办法层面的复杂情况下,最终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甚至还有超前性的,现在看来也完全符合当今政府转变职能服务市场的要求。”
2004 年8 月,经过多方协调,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以及各方面完全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并于2005 年3月1 日正式实施。中标院作为授权机构将为半年之后能效标识制度的正式实施进行工作。
磨合中成长
《电器》记者对于2004 年能效标识管理办法出台时对业界的震动还记忆犹新。冰箱及空调产业界并非对能效标准有何争议,而是对于实施细则不敢怠慢。对此,李爱仙评价说:“国际上任何一项强制措施的出台都一定会引起争议,其实当时政府、企业及市场这三方面对于用能效标识制度来推动节能产品的发展是基本赞成的,主要的焦点集中在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施顺畅等层面。”
“当时我们开了无数次的会来讨论,到许多企业座谈听取意见,最终为了让能效标识制度尽快实施,我们决定采取企业自我检测、声明,授权机构备案核验的实施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存在着能效虚标的风险,但从总体来说,是将节能产品的管理交给市场,充分发挥企业与市场的自主性,从而尽快推动能效标识制度有效实施的好办法。”李爱仙表示,“这是中国在当时形势下,探索和实践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节能管理模式的一次创新,是政府转变节能管理方式的有益实践。”
与企业自我申明及备案办法迅速令企业接受相比,从管理办法到正式实施仅有半年时间,给当时的空调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难题。2005 年3 月能效标识制度正式实施时,正是空调行业2005 冷年销售旺季备货的关键时期,渠道库存没有能效标识的问题迎面而来。李爱仙感慨称:“回想起来,当时确实在标识实施之初是摸着石头过河,企业的工作量巨大,问题也多,我们只有边实施边发现问题边完善制度。”
此后,类似于给予空调企业约6 个月的政策缓冲期、下发加强监管通知、备案方式由纸质逐步变为网上备案等相关规则的改变或添加,均是在能效标识制度实施之后,逐步磨合实践而来。
李爱仙表示,在当时幸好是政府主管部门坚定信心,认为有必要强力推进这项制度,协会和企业也克服困难,积极配合,否则制度实施的磨合期很难顺利地走过去。“现在挺理解企业的难处的,当时有些企业临时抽调人员,成立配合能效标识实施的相关部门,各种环节还不熟悉、流程复杂,节奏跟不上,甚至有的企业把纸质备案材料用车一趟趟地送过来。在制度实施的开始阶段,确实非常困难。”
事实上,回顾能效标识制度实施十年的历程可以发现,在2007 年之前,纳入能效标识制度的产品很少,目前所纳入实施范围的大部分产品均在2007 之后分批进入。李爱仙表示,以冰箱及空调这两个有能效标准为基础、市场相对成熟稳定的家电产品作为先锋,能效标识制度实施前两年一直在磨合,这两年也为日后能效标识制度快速扩大范围打下了基础。
磨合期的艰难,客观上促成了能效标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李爱仙总结称,能效标识制度框架和实施环节在磨合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产品备案管理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引入了能效检测实验室备案管理制度,完善了网站,升级了数据信息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备案管理流程。此后,能效标识范围内的产品越来越多,能效标识制度也从覆盖范围、管理流程、推广手段、核验监督、国际合作等方面不断完善。
成果与意义
十年来,能效标识制度的累积成果十分显著。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我国自2005 年3 月1 日起正式实施能效标识制度,截至目前,共有12 批五大类33种产品纳入能效标识目录范围, 备案企业数量为9000 多家,备案产品型号61 万多个,其中节能产品(能效等级为1 级和2 级)型号占比约为62%。
保守估计,2005 ?2015 年间中国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已实现了家电领域近18 亿台、照明领域上百亿支、办公领域超过2 亿台、大型商用设备领域上千万台产品的销售。家用电器能效标识目标产品共计13 种,是占比最高的产品领域,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目标产品。以家用电器为例,十年间其受影响产品的销量迅速增加,从2005 年不足1 亿台快速增长至2014 年的近18 亿台。
李爱仙表示,十年的时间,能效标识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果,这个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初见成效。
李爱仙分析称,从实施十年来的情况看,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其一,是大力促进了我国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其二,促进了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相关行业的技术升级,为了实现更高的能效等级,有些甚至整个行业的节能技术都取得重大突破;其三,是促进了相关企业的创新发展,促使企业进行结构性的研发升级;其四,是引导了消费者的购买,客观上改变了存在于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五,由于有了能效标识的量化指标,如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家电下乡等国家政策的出台有了直接的指导基础;其六,带动了中国检测行业的发展,有些企业大规模提升了检测实验室的水平,有些第三方检测机构则迅速成长,整个中国的检测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下一个十年
用李爱仙的话说,能效标识制度的第一个十年,只能是初见成效。“能效标识制度,注定将是长久实施下去的强制规范,因此,过去的十年只是初步的体系建立,未来的许多年才是将它更加完善并健康发展的时期。”
李爱仙表示,目前能效标识制度还存在着监管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大、实施机制仍有欠缺等问题。在未来长期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并提高制度实施水平是重要的任务。“我认为能效标识管理范围将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快速扩张,主要的工作将围绕标准升级、标识优化展开。比如很快将要公布的新的冰箱能效标准以及与此相关的换标工作。”
据了解,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为能效标识制度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做了概括,即强化基础研究,优化实施机制;加强能效标识监管,完善监管体系;夯实技术支撑,推动政策实施;扩展实施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开展宣传推广,加强国际合作。
简爱名言范文5
为有效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2016年12月8日至9日,在共青团云南省委的支持下,南华团县委联合昆明普瑞眼科医院开展“明眸・新视代青少年近视防控”大型公益义诊行动。此次大型公益会诊为南华县龙川初级中学近600名师生开展了眼科检查,建立视健康档案,并对100多名有戴镜需求的老师和学生免费验配眼镜。
我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已高居世界第一位――全国7-12岁的小学生、13-15岁的初中生、16-18岁的高中生,他们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近年来,国家对青少年视觉健康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一批关爱工程、保护工程相继启动,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正通过各种方式,为保护青少年视觉健康鼓呼。共青团组织作为党联系青年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让近视青少年,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农村学生能够获得正规、科学、健康、有效的眼科服务,特发起此次公益行动。这是爱心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的一件好事,也是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少年、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件实事”“8+4”下沉在南华团县委的团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颢茗说道。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可如今戴眼镜的人越来越多,尤其青少年眼疾屈光不正,一到寒暑假,很多父母都要忙着带孩子去配眼镜。“保护眼睛应该从小做起。许多学生没有爱眼护眼的意识,隐瞒视力问题,有些家长也不重视,不及时带孩子去检查配镜,造成孩子视力问题恶化。此次普瑞眼科的医生不仅帮助龙川中学的同学和老师们检查眼睛,还给大家带来非常有用的眼保健知识,教大家在学习中如何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这是一件实在在的好事实事。”龙川中学校长蔡树能表示,青少年的眼健康已经不容忽视,保护青少年视力刻不容缓。
“我们一生中接受的信息有95%都是由眼睛获得的,眼睛不好,就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眼睛的健康是很重要的。我们一生中每个阶段都要进行眼睛健康检查。”普瑞眼科何永洁医生表示,现在人们普遍对眼睛健康检查没有足够的重视,有好多家长带小孩看眼睛的时候,发现有严重的斜弱视情况,但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还有的人眼睛有了病症了才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已经是晚期了。我们此次公益会诊的主要目的是帮助龙川中学的同学们检查眼部健康,如发现有眼病,可以让大家及早进行治疗。
据了解,8年以来,普瑞眼科秉承“用爱传递光明”的理念,先后到版纳、丽江、大理、玉溪、曲靖、东川、禄劝等地,开展“山区爱眼计划”、“明眸・新视代青少年近视防控”关爱计划等公益项目,先后为8万多名孩子义诊,救助斜弱视、屈光不正孩子上千名。并设立了专门的慈善基金用于支持家庭贫困孩子以及留守儿童的眼病治疗,并与政府和国际组织合作,开展免费眼病筛查、眼保健知识培训、儿童眼科服务等公益活动。
简爱名言范文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白宫临时工离开前,带一家子来白宫照相纪念。他儿子告诉奥巴马自己也剪了“奥巴马头”,能不能让他摸摸奥巴马的头,看看他俩的头型是不是一样。奥巴马于是将身子弯成90度,让小孩子摸了摸头。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中奥巴马将身子弯成90度,让一个白宫临时工的孩子摸了一下他的头,这件事之所以会引起人们的热议,是因为这里边饱含了我们渴望的平等、尊重、修养等。
从奥巴马的角度审题立意。奥巴马虽然贵为美国总统,但他并没有将自己看得有多么高高在上,而是欣然答应了小孩子的要求,这体现了他并没有那么森严的等级观念。在奥巴马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弯腰曲膝并不都是谄媚与阿谀,并不都是忏悔与认错,并不都是让步与曲就,有时它也会是一种尊重,一种平等,一种风度。所以,可以写“平等”、“尊重”、“修养”、“细节”。
从孩子的角度审题立意。这个孩子理了个“奥巴马头”,在他纯洁的内心中,这表示了对奥巴马的喜爱,他提出要摸一摸总统的头,是没有丝毫功利色彩的,这一点体现了孩子的真诚与纯真,而这恰恰反衬成人世界心机之重。可以说,他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还算平等与民主的环境中,他身边没有那么多成人在千万次地叮嘱警告“要见大人物”时的种种禁忌……所以,可以写“童真”、“环境”、“成长的幸运”等。
写作时,要特别重视对比的重要性,有许多时候,如果你在使用素材时做到对比,文章的说服力将大大提升,往往能省去许多口舌。
[例文]
用心去尊重
刘钰
有谁能想到高高在上的美国总统竟然会将身子弯成90度,让一个小孩子摸自己的头?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却因为奥巴马的地位而被赋予了别样的含意,值得我们深思。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当我们褪去那些华丽的外衣、名誉的光环,我们都站在同一高度上,我们应该拿出那颗真挚的心去尊重每一个人。
看过这样一个报道:一个小孩儿在看电视时发现电视上的父母都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的,当他问爸爸是否也能蹲下来同他说话时,那个爸爸却以太胖不方便为由拒绝了。
孩子既然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就说明他渴望被尊重。一个敷衍的理由,就有可能伤害了一个渴望被尊重的幼小的心灵,那个爸爸难道不应该用真诚的心去尊重他的孩子吗?
古人云:“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在侮辱之下,古人宁死不食嗟来之食,并非他们不接受食物,而是不接受他们的方式。无论贫富贵贱,每个人都有尊严,都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我们应该用真诚的心去尊重他人。
这就如同《简爱》中说的一样:“如果上帝赐予我金钱与美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以离开你一样,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像你我都将通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作为一名女性,在当时的社会中渴望平等,获得他人的尊重。倘若尊重可以用财富和美貌来衡量而不是发自自己的本心,该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
古语云:“我贵而人奉之,实非奉我,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实非侮我,辱此布衣草履也。”假想一下,每个人都披着华丽的外衣,尊重建立在这些浮萍上,怎会持久?
尊重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尊重是月空中的一轮明月,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得到心灵的慰藉;尊重是春天里的一场细雨,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还在等什么,让我们用真挚的心去尊重每一个人!
评点:
这篇考场作文最大的亮点是素材丰富,例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