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续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孔乙己续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孔乙己续写范文1

距上次发生在咸亨酒店的最后一幕,孔乙己已经很久都没有光顾此地了。因为他对打伤的腿没有及时救治,现在的状况已越来越严重,加上没有定居的地方,他整天露宿街头,显得更加苍老了——头发几乎一夜之间变白,脸上的皱纹也比以前更多了。

风,呼呼的刮着,疯狂的肆虐着孔乙己那单薄的身体,脸上的皱纹如同被刀割一样吹的阵阵刺痛,再加上这几天下了点雨,就显得更加阴冷了。这一天深夜,孔乙己独自徘徊在冷清寂静的街头,不知不觉又来到了咸亨酒店的门口,虽然这时的天气很是糟糕,但是咸亨酒店的招牌却显得格外耀眼。孔乙己停住了脚步,坐在酒店的门口,耷拉着脑袋,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孔乙己穿越了时光隧道,来到了21世纪。他独自走在街头,麻木的游荡着。天,还是天,地,也还是那地,一点儿都没有改变。他发现身边的人都用奇异的目光盯着他看,走着走着,他停下了脚步,走进了一家店,来到柜台前:“温一碗酒,来碟茴香豆。”“什么酒什么豆啊?我们这里没有,你到别地去好了,别在这里影响我做生意,走吧走吧!”孔以及最后还是被赶了出来,他回头望着那家店,无奈的摇摇了头,每个人都指指点点的看着他,谈论着他……

闹事的一阵阵嘈杂声惊醒了他,他张开眼睛,发现身边的人和物都还是跟以前一样,没有任何的改变。孔乙己无助的望着天空,目光呆滞。慢慢的,慢慢的,她闭上了眼睛……

孔乙己死了,他真的死了,死得那么悲惨,那么痛苦……他好像是冬天里的雪,等冬天过去了,他也就跟着消失了……

孔乙己续写范文2

逃离了酒店,又碰见小孩子的嘲笑。孔乙己满是羞愧,逃脱了这群小孩,现在的他无家可归,流落街头,他想:“读书人岂有流浪街头之理。”于是艰难地爬上山,天灰蒙蒙,夹杂着细雨,孔乙己身上的伤发疼,口中念道:“天色如吾之心也,雨,如吾之泪……吾在世上再无意义,干脆一死,一了百了,君子无眷于世也……”说着,向悬崖边挪去。突然,停下来说:“未可,未可,吾未达成心愿,死不得,死不得,吾必再度参加科举,讨个秀才功名回来。”于是又回去了。

孔乙己多天没来了。人们确信他真的死了。店里没有快活的气氛了,人们无聊地喝酒,没人提到孔乙己。掌柜翻看了旧账本,又念叨着孔乙己欠十九个钱的事:“这贼书生,死也不把钱还清,扮什么清高啊!”这时店外有对话声:“听说孔乙己中举了,这次还真捞个秀才回来,他正在回镇的路上,大班人马护送他呢!”“真的么?他不是死了么?”这下店里都开了话题,大家对孔乙己中举的事充满怀疑。掌柜撇着嘴笑道:“怎么可能,贼当上秀才,笑话……”一会儿人各自散了。

几个时辰后,远远传来敲锣打鼓声,离酒店越来越近了。大伙都出来看热闹了!只见一大队人马走来,报录人喊道:“孔老爷中举回乡咯!”人马来到店门口停下来,一个衣冠楚楚,干干净净的人大步地向店里迈,后面有十多个随从。嘿,正是当年那个穿着又脏又破,浑浑噩噩的孔乙己,他真的中了秀才!掌柜都吓呆了,孔乙己从袖中摸出二十个钱,掼在桌上:“看好了,没少你的,还多出一个!”掌柜不知所措:“是,是!多谢孔大人,多谢孔老爷!孔老爷要来点什么下酒吗?”

孔乙己续写范文3

汤小会

所谓空白,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中未明确写出的部分;它仍是文中已实写的内容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部分。它较多的存在于文章的各层结构中,最明显的是存于情节结构层面上,达到一种大用外腓,真体“内充”的审美境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的作品,常有“空白”,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这里,语文教学的重心应是“导”,引导学生自觉地创造一个个审美对象,创立新的审美视野与境界,把作者有意无意所忽略的文学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而弥补起来,可使之具体化、深刻化,如鲁迅的《一件小事》,朱自清的《背影》等作品,作者并没有具体描写主人公的肖像,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文中的实写内容为依据,想象其肖像,增进对人物形象的全面认识。

我认为学生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是能发现“空白”的。只是对它的“填中”的想象力是难点。这里老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填”,还应通过暗示启发,从空白激起学生积极地交流、比较、反思、选择,就是既培养其再造想象,又培养其创造想象能力。这里以《孔乙己》教学为例,学生在自学中能明白孔乙己在酒店的言行的实写,他的平日生活与打折腿是虚实兼有,内含空隙与粗线条,这二者弄清楚了,再解决结尾孔乙己之死这一空白:“我到现在终于没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读到这里会思索他的结局如何?窨是怎么死的?这里教师可启发学生联系前文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性格、品行,这样不少同学能认识到:孔乙己受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而好逸恶劳,四体不勤,又死要面子,被丁举人打折腿后,连“窃”也不能,其结局的这一空白点充溢了作者独特的感情。到这里学生垢想象翅膀已展开,并各抒已见,解说这一空白:有的说孔乙己在冰天雪地中冻死,有的说活活痛死,有的说饿死----有一同学还把孔乙己的死与阿Q之死、祥林嫂之死进行比较,认为孔乙己的可悲就在于在一般人眼里居然平淡得不值一提。

“空白”对于日常语言交流和系统阐述的文学作品来说,也许是致命的敌人。一般信息发出者总是希望要求接受者能准确无误得到其信息,但是接受者也需要一个个信息之间建立意义的联结。空白中止了语句序列的连续不断性,妨碍读者语言停顿的嘎然停顿,它便一跃而变为促使文学阅读不可或缺的积极动力——想象力。语文教学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是渴望发现形象之间、情节之间、叙述角度之间的一致,而作品中完整的线性的情节结构,会满足这一心理,而空白打破了这一联结----学生在阅读时常会遇到种种“阻力”,然而这种阻力能转换成“突转”的悬念。对这种空白,我们一般可先运用暗示法引起学生的再造想象力。如初中第四册补充教材《窗》,学生一接触到这篇小说会产生一连串的疑问:这两个病人是什么身份?患什么病?靠窗那位为何每天要把从窗外“看到”的美景,给另一位栩栩如生地描述一番?不靠窗的为什么会产生嫉妒心理,而又会为这种心理而惭愧,继而又越来越嫉恨了----特别是结尾处不靠窗的病人看到窗外竟是“一堵光秃秃的墙”之后全有何感想?他会忏悔吗?一位老师上《窗》,她把前面这些问题都给解答了,一讲到底之后突然问:结尾中这位病人他会忏悔吗?学生们从沉闷中醒来,议论纷纷,有说后悔的,有说忏悔的,也有说痉的,但老师马上截住:不对,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冷酷的、虚伪的,他哪会这样呢?学生只能收敛展开的思维,在笔记中记录老师在黑板上写的通过什么什么,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什么什么的中心思想。伊塞尔说过:如果读者已被提供了全部故事,没给他留下什么可做,那么他的想象就一直进入不了这个领域,结果将是,当一切都被现成设置在我们面前时,一可避免地产生厌烦。

孔乙己续写范文4

一、对主题深化点进行补白

补写课文的空白简称补白,是指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把与课文内容有关,但课文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部分进行合理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抓住情节空白处或简略处,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或联想进行补写,化虚为实,化简为详,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

1.创设情境,对主题深化点进行补白。教学活动中创设生动的情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涵与表达特点,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品味出语言美、人文美。例如: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名词,用白描手法,寓情于景,构造出一幅萧瑟凄凉悲怆的图画,要去体会这样的情境,就需要展开联想,补白出一个羁旅天涯的游子所饱含的愁绪。还有一位著名特级教师在教《山居秋暝》时,用自己的补白,将诗歌的意境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天清气爽的秋晚,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竹林里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游子在漫天悄寂秋色中,流连徜徉不已。”许多诗歌散文的意境,都需要这样有意识地去补充,使之不尽的韵味丰盈充实,从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出诗歌十足的韵味。

2.巧用结尾,对主题深化点进行补白。有些课文的结尾耐人寻味,言已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这时让学生续写情节,补充结局,就能深刻理解原文,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颇有益处。例如:《爱之链》是首爱的赞歌,通过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乔依这两件事,说明爱是可以延续,可以传递的。文章结尾这样写道:“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的,亲爱的乔依……’”课文到这意犹未尽,很多学生有感触要表达,我引导他们以“乔依醒来……”展开想象,写一段话。乔依的惊讶、感动、感触在学生的续写中延续着精彩,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些学生用很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最深的感动: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我们的世界就会更加美好。

二、对情节进行补白

有些作品出于谋篇布局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情节。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理解和填补这些空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种补白要考虑作品中已经实写的内容向读者补充所暗示或提示的部分。例如:小说《孔乙己》结尾情节补白。“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将这个情节的延续补充下去,让学生联系文本中孔乙己的独特地位、中毒甚深的思想、不堪的性格品行:或说其冻馁而亡故,或说其腾达飞黄如“范进”……尽量合乎文章原初之情、合乎人物发展之理地叙写结局,对学生理解文本是大有裨益的。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这样的“空白”还有很多。如《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在游行完毕回宫后会如何处理骗子呢?《故乡》中水生和宏儿的未来会如何呢?等等。情节补白可以为作品进行再创造,添加余味,对深入领会文本、锻炼思维,都大有裨益。

三、对标点符号处(省略号)进行补白

一些课文描写人物的语言时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在无字句的空白之下,渗透着极丰富的“有”,能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产生补白的意愿。例如:小说《故乡》对闰土的描写补白。

《故乡》中对闰土的语言描写,写少年闰土用了四处省略号,写中年闰土用了十处省略号,这里如果能引导学生,练习用细致的描写补白来丰满人物,就能使学生更真切地理解闰土的凄苦,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需补得充足丰富,补得合乎原旨,从而深刻地领会出,鲁迅文中“无字处的精彩”。

孔乙己续写范文5

一、意象感悟式

意象感悟式即是让学生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或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物,来感悟全文的思想情感,达到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例如:在教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就应紧紧抓住父亲的“背影”这一象征性的意象,来引导学生感悟。学生联系全文内容,仔细体会感受“背影”:寒冬季节,萧索的车站,一个“肥胖的”“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背影”,显得那样醒目而凝重,它坚韧、真诚、执拗地向前走去。而爬月台的背影,更把背影的内在精神与力量具体化了。父亲已经衰老,但为了越过深而险的铁路,他手攀脚缩,倾尽全力,他自信自己还有力量,生活的希望总在前面。面对这样一个浓缩着历史沧桑、人生使命和自强不息精神的父亲的背影,谁能不怦然心动,潸然泪下呢?作者就是把代表父亲全部精神品格的背影,在创作中转化成一种意象,赋予它丰富的象征内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体验,深刻感悟全文意蕴。

二、语言品悟式

语言品悟式即是学生用多种方式、方法感受和体味语言,来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我们知道,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会有所不同,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和理解。

例如: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从语言文字上看,作者的描述朴实无华,自然亲切,准确生动,其中有不少动词用得极为精当。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这些动词。如写阿发下田后的动作是“往来的摸了一回”,这个“摸”字契合语境;归航途中,“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夜色如此,既然看不清豆,只能弯下腰去,用手来“摸”。

又如:“偷豆”这一片段中的“偷”字就很值得我们分析体味,这里的“偷”并非带有贬义,因为这不是把他人的东西占为己有,而是主动分享自家的东西,反映出农家子弟忠厚老实的性格和纯洁无私的品质。“偷”字起到了凸显主题的作用,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情意美、童趣美,读来令人陶醉,能给人莫大的精神享受。

三、联想创悟式

联想创悟式即是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在联想中结合课文主旨去大胆创新,从而进一步领悟作品的思想意义和情感内涵。不少作品的结尾往往是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来感悟深刻的主题。

例如:笔者在教鲁迅的《孔乙己》时,曾让学生续写原作。不少学生都进行了大胆而有新意的想象。如有一学生想象本已落魄的孔乙己在离开酒店之后,又做了黄粱一梦,最终在饥寒中永远地睡去。通过续写,学生对文章主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然,这首先源于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同样是学《孔乙己》一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请学生将“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中的“范进”进行角色互换,然后进行合理的想象。因为两文都是批判科举制度的,在创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对两文的理解来作深入分析。这样,学生就会对课文有更加深刻的感触。

四、情感领悟式

散文是作者抒感的载体,作者的情感来源于生活。我们体会作者的情感时,也可借助自己的生活实践。学生从小生活在父母的身边,每天都沐浴在亲情之中,正因为距离太近,他们反而不知道这就是美。现在读中学了,来到了课堂,做教师的就必须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时,启发他们去感知这种亲情美。

孔乙己续写范文6

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呢?我认为有一条捷径——那就是“利用想象,培养兴趣,学好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吸引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是知识爆炸的导火线。所以,要想学生学好语文,首先将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众多的途径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正是广大教师共同寻找的一条捷径。

心理学是这样为“想象”下定义的:“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形象的过程,称作想象。”想象就是学生对自己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人的头脑,不仅能够产生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而且能够产生过去从未感知的事物形象,但这些人从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过去感知过的现实中存在的事物形象,可以这样说,除了先天的盲人,人人都可以想象,人人都有想象的能力,人人都可以利用眼前的任何材料(包括文学、符号、数学等等)进行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想象,对材料进行无限制的萌活。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想象,能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答曰:能!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想象,其实是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过程,其中包括有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文艺欣赏是以文艺作品为对象,以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为依据,由此在读者多方面引起的富于感情、联想和想象的艺术思维。它是一种主要积极的艺术再创造活动。它表现出欣赏者以文艺作品的客观内容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去感受、认识、补充、丰富艺术形象和艺术典型。欣赏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主动性正是学生兴趣之源,因为在这个再创造的形象中,他们可以反观其身。

在进行文学作品学习时,不仅可以让学生将现存的文学材料通过自己的想象,变为自己可以接受的新形象,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并且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体现语文科中的素质教育。

二、运用想象,培养兴趣,学好文学作品

(一)想象,兴趣的桥梁

叶圣陶先生在《文学作品的鉴赏》里这样写道:“(作家)文艺创作决不是随随便便收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作家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他把这些所见所感写出来,不作抽象的分析,而作具体的描写;不作刻板的记载,而作想象的安排……。总之,作者想作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学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就读者方面来说,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上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通过看文学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学去感受作者的所见所感”。以上这段文学,说明了两个过程:一个是作家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通过想象创造形象;而另一个是读者的鉴赏过程,透过文学,领悟形象,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在前一过程中作者是主体,作者驱遣想象,进行创作。在后一过程中,读者是主体运用想象,创造融入自己情感的新形象。所以,想象是桥梁,是作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桥梁。

文学作品的体裁,按传统的“四分法”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入选中学课本的大都是名家名篇或具有指导意义的典型范文。目的是让学生对它们进行鉴赏、理解,背诵一些名篇名句,掌握借鉴作家的写作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种基本文体的写作能力。

(二)想象于学诗歌的兴趣

“诗歌是用精炼的、形象的、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创造出独特感人的意境来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中产生意境,形象鲜明,情景交融,往往通过以少概多的典型画面启发读者,深思遐想,使他们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和深挚的感情。

1、诱发兴趣,通过画面,加强背诵能力。

诗歌用凝炼的语言,塑造形象,作者在创作诗歌时,思维是跳跃的,很多诗歌,一句诗就是一幅画面,甚至一句诗几幅画面。在背诵诗歌时,读者的脑海里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画面,再加以理解,加上自己的想象来背诵诗歌。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和依据。比如,在教郭沫若先生的《天上的街市》时,老师提前制作了一幅彩色幻灯片,第一张幻灯片:深蓝色的天空中,点缀着的是闪烁的星星,天空下面街道上灯火四射。“星星闪烁,街灯闪烁”,这幅画面,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此时,学生的兴趣高昂,对照画面,体味着第一节诗,不一会儿,全班同学都背诵起来了。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象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又好象是点着无数的街灯……”,接下来,一节诗一幅画面,一幅画面一节诗,到了第四幅画:那隐隐约约、闪闪烁烁的星星之中,有一男一女提着灯笼,正漫步于琳琅满目的店铺之中,红黄相映的灯光,映照这两个人,他们不正是牛郎织女吗?此时,学生面对画面,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好象自己也随着郭沫若先生的遐想步入了“天上的街市”。一节课短短的四十分钟过去了,学生们基本上都能背完全诗,完成了教师当堂成诵的目的。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能充分表达作者意图的画面,指导加以背诵,其实就是将学生的想象规范化,使学生的想象与作者的想象在同一线上,学生在比较中,归正自己的想象,诱发他们的兴趣,脱离枯燥的背诵,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圆满完成了教与学双方的任务。

此种方法,可以帮助解决课本中许多诗歌的背诵。如古诗《望天门山》,一幅图就可心解决:浩荡的江水,回旋的波涛,峻峭似斧的天门山,远处飘来的一叶小舟。形象化的诗句,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背诵,教师再对本诗的作者、主题稍加点拔,学生轻松背诵、掌握。

2、运用绘画,学生自己动手、自己理解诗人的意图。

想象,是以自己过去的记忆形象为基础创造新形象,所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融入自己的感受创造新形象,再用自己的手绘出具体的画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主题。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共只有二十八字,勾出一幅凄清昏黄的画面,表达了作者落寞的游子情,有的老师在进行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理解,然后再按诗的内容、自己的理解将作者的诗句勾成一幅图画,于是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进行了绘画,当然同学们勾出的画各种各样,经过老师的选评挑出了一幅较好的展现给全班同学。画面上:一条弯曲延伸的小路,小路上一匹奇瘦的老马驮着一个背向读者的背影,信守长衫、驼背;马尾软弱无力地牵拉着;路边一条小溪,两面三刀三根木棍搭成了一座小桥;小桥的一边一两间茅草屋;枯藤漫延在溪边、树下。教师再启发学生:为什么我要选这幅画?透过画面多了点什么?经过学生的讨论,很快明确了这幅面的基调是凄清的,特别是低垂的马尾、弯腰的背影,形象具体地表达了作者的创作目的,表达了游子的落寞心情。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既动手又动脑,学会了读诗不能只停留在诗人用语言创造的画面上,更应该理解作者写诗的目的,使自己站在更高在层次上欣赏诗歌。转贴于

绘画,是将文学用线条、色彩形成于画,从而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摸拟力;而对于叙文诗,更多的是利用改写、扩写,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将诗歌变形为一般记叙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如《卖炭翁》,这首乐府诗,诗人用诗句塑造了一个“白发苍苍”、“卖炭营生”的老翁形象,他衣着单衫赶着马车在布满冰辙的道路上赶向集体市,而最后自己只能手持两尺红绫不知何去何从……全诗融叙文、写景、议论为一体,描写了宫使的横行霸道,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使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在进行改写时,老师要求学生必须用第一人称,必须有心理活动描写,需有雪景及雪后景物的描写,需有人物的肖像、语言和动作描写……这些要求再根据诗歌内容进行辅导,充分调和了学生的兴趣,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再者将伟大诗人的作品经自己的改写成为自己的作品,这本身就是一种富有情趣的活动。所以,学生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完成改写。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不管是借景抒情的诗歌还是叙事写人的诗歌,都可以让学生运用想象,通过动手动脑,运用学生的各种能力,激发兴趣,完成对诗歌的欣赏。

三、想象于小说的兴趣

(一)小说的定义及特点

小说是一种叙文性的文学作品样式。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对于读者不是用道理去说服读者,而是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从这一鲜明典型的人物形象中受到感染的影响。

(二)学生学小说的目的

中学阶段,让学生学习小说,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了解小说情节的组成,运用艺术手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想象于小说的兴趣

1、兴趣,诱发于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

学生在学习小说时,故事情节时他们最感兴趣的,学生们读小说,总是一气读完,主要抓故事情节,只记得主要人物的姓名,主要人物干了什么事,最后得到了怎样的结果,他们往往忽略了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分析,更不能从人物典型的细节描写中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由于以直原因,在进行小说教学中,许多老师针对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抓住人物的典型性格进行分析,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而诱导学生全面地把握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所作所为,从人物的一言一行中去把握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小说塑造这些典型人物的意义。

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学生读完小说,只认为孔乙己值得嘲笑,是文中短衣帮和长衫帮及酒店所有嘲笑的对象。学生们没有更深层次理解鲁迅先生塑造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上课时,老师针对学生兴趣点之一:“孔乙己”这个名字进行深钻,启发学生:孔乙己为什么姓“孔”?其名字“乙己”是如何来的?“孔乙己”这个名字有什么意义?对以上问题,经过学生们的思考和深钻教材,学生们终于明白:孔乙己只是旧中国读书人的代表,是封建科举度的牺牲品,他的悲剧,是当时社会的悲剧,作者塑造这一个可悲的人物,并不是让读者只认为孔乙己可笑,而是让人们在对孔乙己可怜可悲的同时,激起对封建制度和封建制度的痛恨。

2、即兴表演,在小说教学法中常被用到,它是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发挥自己表演才能,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自己的表演和观察别人的表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及作品的主题思想。

最简单的即兴表演是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按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语气、语调读课文,仔细体会人物的心情,模仿人物的感情,使学生很快掌握作品中的人物。如《变色龙》文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这个人物,要把握他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性格,要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让几个学生都来担当这一角色,看谁完成较好。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理解这一人物的兴趣。又如文言文小说《狼》,文中虽无人物描写,但通过体会屠夫的神情、动作可体会其思想的转变。最初是畏惧,后来进行反抗,最后将狼杀掉,面对这一情节,由于无对话,因此可以让学生将此情节编为一个富有情节的哑剧来表演,让学生自己演、自己观看、自己评析。这样学生能较快地把握屠夫思想转变的过程:由惧狼到御狼再到杀狼。

表演,需要表情,需要动作,这就要求学生钻研课本,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让学生担任角色,让学生去饰演作品中的人物,更好地把握作品主题思想。

3、为作品写结尾,不失为发挥想象的好手段

中学阶段的许多小说,可以让学生为文章续小说,这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手段,它是对文学作品再创造活动的延伸。要为文章续尾,学生就必须对原作品中的人物充分把握,要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进行认真分析,进而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还要研讨主人公生活的年代,让学生在读它时与原作不相离,这样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孔乙己》文中结尾部分这样写道:“孔乙己断了双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穿一件极薄的破夹衫,在旁人的说笑声中用手一步一步地走了……。面对这一情节教师让学生在理解课文主题和孔乙己人物性格时,让学生发挥想象,想象孔乙己爬出酒店后究竟去哪里,他最终命运是什么……有个学生这样写道:孔乙己爬出酒店后,带着满腹心酸,带着众人的嘲笑声向那本属于自己却又无法居住的茅草棚,他自问道,我到哪儿去呢?他面对着这空荡荡而一无所有的家,先是呆了一会儿,然后又用手一步一步地离开这个家。他离开家以后被一个残疾老人带回家,孔乙己看这老人的家,这是一个温暖的家,孔乙己诧异地看着老人,老人懂得了孔乙己的内心,他对孔乙己什么也没有说,眼中充满了关切和同情。拿出了自己的衣服给孔乙己换上,让孔乙己住在了自己家里,孔乙己在老人的照护下,身体渐渐恢复了,也变得不再那么懒惰了……这样的续写虽与文中孔乙己的性格不完全一致,但笔者希望孔乙己得到人们的关心,体现了笔者对封建制度下受残害的底层知识分子的同情。也有人写孔乙己吃完酒,爬出酒店,正碰上丁举人的马车,避让不及,只听一声惨叫,孔乙己横死街心,酒店内外的人又是一阵笑声……还有写道孔乙己爬呀爬,此时天空乌云密布,他终于爬进破庙,昏昏沉沉,偷吃一阵供品,此时的天空雷电交加,风不息,雨不住,他胡乱地想了一通,便昏了过去,结果一夜风雷过去,他终于再也没有醒来……还有人写道他爬出酒店后,遇上了强盗,强盗抢去了他的破夹衫,几个富家小少爷见孔乙己带着蒲包用手走路,指着孔乙己戏闹着:“孔乙己你还有茴香豆吗?再教教我们‘茴’字的四种写法吧!”说罢摘去孔乙己的蒲包又打闹着跑开了,又喊着:“孔乙己,来追蒲包吧……”结果,他又冷又饿,腿又痛,僵躺在街中……

上一篇教师节演讲

下一篇带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