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学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声乐学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声乐学习

声乐学习范文1

一、声乐学习过程中的“想”

所谓“想”,就是想我们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如果说“听”是笼统的接受,那么接下来的“想”就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滤过程。当然,想也不是漫无目的的想,声乐学习中的“想”主要针对两个方面,首先是要想教师的教学语言,声乐课的教学语言与平常的教学语言存在一定的差距,它拥有自身独特的表达方式、表述习惯、语言内涵和使用规范,是一种既区别于专门用作演唱表现的歌唱语言,又区别于专门用作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的声乐理论语言的特殊声乐语言表达形式,由于看不见发声器官,只能通过老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让我们找准各个发生部位应有的感觉。例如声乐教育家沈湘在给学生上课时,经常提醒学生用“后半扇唱”,用意是先用“后半扇儿”的感觉想着后脖梗.在后颈的位置找咽壁,好象这里有个“歌唱家的嘴”,从头“张嘴”想着。“贴着咽鼻吸着唱”,这时小舌头轻微松弛地上抬,喉结下沉,拉开咽腔的空间距离,喉咙在“吸气”的感觉中“打开了”,从而找到让声音贴着后岩壁走的感觉.那这就需要我们去认真理解老师的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脑海中产生“内听觉”和“内视觉”去感受产生在咽壁和咽腔通道里明亮、纯净、松弛、柔和的共鸣泛音音色。在学习过程中,每节课都有新的知识,但只有用心感受老师的用意,举一反三的练习,才能将老师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其次,要想老师的声音,练就美妙动听的音色是我们学习声乐最终的目标,但这美妙动听的音色并不是简单的演唱就能得来的,而是演唱者生理发声机能与复杂心理活动的结合体,当我们听到声乐教师或者是其他演唱者的好的声音的时候,不要急着去模仿演唱,而是要去思考,思考他的声音好在哪里,从哪里来,怎么来,他声音背后各个歌唱器官的协作运动是怎样的,通过对他的发声各个器官运动的思考,把它转化到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反复的思考体会再练习,才能让我们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尽量少走弯路或者不走弯路。

二、声乐学习过程中的“练”

在经历了“听”和“想”的过程之后,接下来就是练习了。声乐艺术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仅凭理论知识和文献资料去学习是非常有局限性的,但美妙动人的歌声的塑造并不是盲目的机械的重复获得的,而是科学系统的方法加上练习者刻苦顽强的精神通过长期的训练得来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将歌曲演唱中对声音所需求的各种技巧在练声过程中得到充分练习,从而为歌曲演唱更好的服务。每个人声带的先天情况不同,在后天练习中所产生的问题也就不同,所以练习的时候不要笼统的过次数、掐时间,而是要对症下药,哪个地方不足就强化哪个部分,对于优点巩固加强,对于缺点各个击破,才能使我们的练习更事半功倍。初学者在时间上不要贪多,以30到40分钟一次为宜,等声带适应后逐次递加至一到两小时,时间不要求过长,坚持每天练习最重要。在没有达到熟练的情况下,音量不要过大,小声唱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练习方式。在歌曲的选择上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贪大,声乐是一个长期艰苦的练习过程,不同的学习阶段适合的歌曲是不同的,在自己能力没有到达的情况下选择过大的歌曲,轻者影响演唱者的心态,产生气馁的情绪,重则会导致声带撕裂,声带小结等不可挽回的损失。声乐学习是一个艰苦长期的过程,“听”“想”“练”是三个相互作用的环节,“练”是“听”和“想”的实践,反过来“听”和“想”又为“练”提供了理论依据,使“练”更具时效性和准确性。做一个智慧的学习者,让我们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走的更稳妥更久远。

作者:康怡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声乐学习范文2

关键词:声乐艺术;品德学习;咬字吐字;正字正音;张扬个性

一、品德学习是艺术学习之冠

声乐艺术博大精深,追溯本源,以德为宗,也就是说,让音乐成为教育。《左转》记载,孔子听了尧的音乐《韶》,赞曰“尽美矣,又尽善也”,听了周武王的音乐《武》之后,评曰“尽美矣,未尽善也”;也就是说,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对完美的音乐艺术制定了一个标准,那就是“尽善尽美”。 我们要根据多种情况进行声乐学习,首先要认识到音乐的“尽善尽美”,使情感与音乐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共鸣,养成终身学习音乐的意识,丰盈美好的人生,这样的学习才完美无瑕。

二、注意歌唱中的咬字吐字

歌唱艺术,需要语言与音乐的结合表达;懂得咬字吐字的方法,歌声才悠扬动听,才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惟其如此,思想感情才能够顺利传递。

魏良辅说:“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魏良辅对咬字吐字要求极其严格,认为只有唱准确了,听众才能够被感染,才会是一场出色的演唱,他说“五音以四声为主,四声不得其宜,则五音废矣。平上去入,逐一考究,务得中正,如或苟且舛误,声调自乖,虽具绕梁,终不足取。”魏良辅在咬字吐字方面下了苦功,清初余怀《突畅园闻歌记》记载道:“良辅初习北音,绌于北人王友山。退而镂心南曲,足迹不下楼十年。良辅转喉押调,度为新声,疾徐高下清浊之数,一依本宫,取字齿唇间,跌换巧掇,恒以深邈助其凄戾”。职是之故,一切声乐技巧的训练都要以咬字吐字为核心,以咬字吐字为首要,如果单纯追求气息、位置。共鸣等,将舍本逐末,演唱会黯然失色,歌手绝不会脱颖而出。只有咬字吐字清晰了,才会表现丰富,才会歌唱的韵味十足,,才能够把喜怒哀乐表达的淋漓尽致。

三、要了解声调乃是正字正音之本

声音关系到声音的高低升降,语言的意义、分析即从此得来,一个音节或字只有借助音调方能正确表意,歌唱的韵味,则全赖声调;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是汉语的语言特点,四个声调不准,词义混淆,造成词义全非。如果四声搭配合理,声调就构成了对比,起落鲜明,高低抑扬,长短顿挫,易唱易读,好听悦耳,旋律优美,节奏铿锵。

需要注意的是,在交谈中,四声表达起来比较自然,容易掌握,在唱歌的时候,因未受到旋律和节奏的影响,不是很容易掌握,而且有一定的变化,这时候就不能够完全照谱来唱,必须适当的变音,比如加一些滑音或者其他的装饰音。它们各自的特点如下。

⑴阴平,音较高,出声发音后保持住原先的音高,平稳顺直输出、延长,从头到尾不发生任何变化,也就是说不升降,被称为“高横调”。如呀、花、江、光、风等。歌曲如《松花江上》。

⑵阳平,声音刚开始的时候比阴平稍微的低一些,然后稍微用力向上扬起,音位从中升到高部,被称为“升高调”。如娘,长,来,时,农等等,歌曲有《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

⑶上声,这个声调,在发音的实施过程当中变化较大,刚刚开口的时候像平声,字头跳出来以后,立即向上扬起,由低位到半低,再最后升到高位,我们称之为“降升调”。如你,海,展,悔,铁,桶,把等等。歌曲有《我爱你塞北的雪》。

⑷去声的特点是发声短促,瞬间即逝,不拖泥带水,它由高而低,向下而来,我们称之为“全降调”,如汗,见,盼,命,令,色,话等等,歌曲有《雁南飞》。

四、声乐学习要感受音乐

声乐学习要感受音乐,培养自信,让自己享受快乐的学习艺术的生活。学校的音乐课要培养专业型人才,音乐教育所承担的任务是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音乐学习中经常有两个现象,大家们随年龄的增长,会变得拘谨、害羞、小心翼翼的;还有就是在音乐课中,好唱、好表现的同学都成绩突出,而不好表现在课上都表现不积极、缺乏自信心。那如何培养自己的自信心,上一节快乐轻松的音乐课呢:需要通过各种活动的成功经验来发展自信。学习音乐,要扬长避短,在音乐活动中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其次,音乐课上要用欣赏的眼光来对待音乐、激发自己对音乐的兴趣,挖掘自身的潜质。接受音乐,孜孜不倦的学习,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用发现美的眼光来看世界,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上各种事物、各类文化等等。对于音乐,要深入了解和欣赏,要热爱音乐,主动去了解、去享受音乐,和音乐融为一体。

五、善于表演、张扬个性

声乐学习范文3

《尚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即是说心有所感,用语言陈其情、敷其事,便叫做诗,把诗里的语言读音用高低疾徐的方法咏叹,便叫做歌,依着歌的高低疾徐配成乐曲,便叫做声。发出与乐曲相符的音响的东西便叫做律。所以未有歌之先,就有语言,不过语言的作用,在于表达思想而不是用来宣泄情感,如要附加情感上去,必须借助于声音,声音虽能表达情感,也要靠语言的帮助才能表达,歌唱就是把语言附加在声音上去,使情感表达得更完全。从歌唱的角度看,语言是声乐艺术的造型基础和创造艺术形象的核心。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中,历来十分强调语言的清晰动听,讲究“字正腔圆”、“以字行腔”。《关睢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因此歌唱与语言便分不开,没有语言就没有歌唱。歌唱发音就是说话的艺术化。掌握说话中的咬字、气息、共鸣并且移植到歌唱中,能使发声更自然,而且初学者对声调比对音调熟悉。朗诵也不需要任何乐器的辅助,这些都使朗诵法的运用在歌唱中更简单有效。因此,在声乐学习中借鉴朗诵的一些训练方法,可以增加歌唱者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声乐表演的水平。

一、朗诵有助于歌唱气息的运用

呼吸在歌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掌握控制好呼吸。就不可能真正把歌唱好。歌唱不仅需要大量的气息,而且气息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发音的正确,音质的优美、音色的丰富、共鸣的扩大和运腔行腔的自如等等。学习声乐的人常常为了让自己的声音持久一些,吸入了过多的气,导致整个身体的僵硬。其实不是吸入越多的气,声音就能保持越久,吸入的气息根据歌曲的需要适当就可以了。有的人唱歌老觉得自己气不够,可是有谁说话的时候感觉气不够呢,其实歌唱就是大声地说话,需要调整气息吸入和呼出的比例。而歌唱中的呼吸与生活中的呼吸变化的比例是相似的。只是歌唱比说话的呼吸吸得深。根据歌曲的需要,情绪、节奏、音高的变化,呼吸随之调整,可以在带着情绪、相同的节奏和相同的音高朗诵,感受丹田,两肋的运动,然后再回到歌唱中。例如,在高音部分的呼吸处理方面,有的老师会反问跟你面前人说话的感觉和对五楼上的人叫喊的感觉相同吗,同理,不带旋律地。带节奏的朗诵在不同音高上气息的运用也是不同的。朗诵有助于歌唱气息的平稳、自然歌唱中的气息即歌唱中的呼吸,呼吸在歌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歌唱的动力,没有正确的呼吸方法,没有足够的气息支持是唱不好歌的,可以说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歌唱的基础,呼吸是声音的生命。歌唱的呼吸方法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即深呼吸,但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尤其对于初学者,经常容易出现气息方面的问题。如:气息太浅、气不够用、漏气等。实际上,笔者认为并不是气息真的不够用,是不会用,用不上。在日常的交谈中,我们大都有这样的体会,虽然每个人的音质、音量不同,却很少有人在交谈中感到肌体僵硬,气息不足,声音吃力,吐字不清等现象,即使是在大声说话时亦是如此。原因在于大家都没有强迫使用嗓音,遵循了自身的发音体条件和自然状态,歌唱更应如此。因为朗诵和我们日常的语言更接近,使学生感觉更放松,通过一阶段的练习渐渐使学生在气息方面做到“深、通、活”。有了“深、通、活”的气息支持便为歌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的深呼吸经常用到,比如在闻花香时,气息吸得很深,充满了整个肺部,同时也非常自然放松,这样的吸气是符合歌唱要求的,再如、从远处喊人等,不由自主的便用上了深呼吸。在声乐教学中我发现对于初学声乐者,要求他们有感情的朗诵一首歌词远远比让他们有表情的唱这首歌更容易,且效果更具感染力。在朗诵中学生无论在气息、声音、感情上都把握得非常好,而在歌唱时却显得“力不从心”。原因很简单,他们把歌唱与朗诵的状态隔离开了,其实我认为朗诵时的肌体状态与歌唱时的状态完全一致,我尝试着让学生用朗诵的感觉去歌唱,每练习演唱一首歌曲之前先有表情的朗诵,在较高的音区让学生体会在广场上大声朗诵的感觉,掌握之后再用于歌唱,这样不仅可使他们充分理解歌曲要表达的内容情感,而且能使学生更容易的掌握正确的呼吸发声状态。

声乐学习范文4

一、声音观念对声乐学习的影响

声音观念与声音技巧。科学正确的声音观念可指导完成高超的声音技巧与音乐情感的完美结合。声音技巧是获得声音观念的手段。方法和技巧在声乐学习初期尤其受到重视,但我认为声乐学习中居首位、具有决定性因素的是声音观念。技术手段是为声音观念服务的,声音观念是歌唱中的主导和灵魂。因为声乐艺术是人声的艺术,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是通过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声音观念主导的一种声音塑造形象和描绘意境来表现的。高超的声音技巧是好的声音观念的结果,是检验声音观念的手段之一,是准确完美表达声乐作品的方法之一。

声音观念与听觉训练。沈湘写道:“在声乐教学中,应当明确我们声乐训练的标准就是正确的声音观念,是我们的耳朵。声乐教师的最终目的就是改变学生的声音观念,教唱的全过程就是不断改变学生的声音观念的过程,训练教师和学生的耳朵,培养歌唱家的耳朵”。每个人由于生活环境、欣赏水平和审美趣味不同,导致声音观念也不同。因此只有听到好声音才能唱出好声音、树立好的声音观念,尤其是初学者更是如此。听觉训练永远是声音训练和形成科学声音观念的第一步,听觉是歌唱的引导者,准确敏锐的听觉是声音观念发展的基础。

声音观念与基本素质。一个唱得再好的人,没有音乐上的基本素质来支撑,唱得好只是一句空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音乐的基本素质是声音观念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良好的基本素质,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基本素质的具备直接影响着声乐学习的结果和正确声音观念的建立。正确表达自己对声乐作品的感受和对表演的真正体验,正确掌握难点和疑点及优缺点,有利于及时掌握声乐知识与技能和准确表达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树立科学的声音观念。

声音观念与曲目选择。声乐学习者常被要求唱超过自己演唱能力的作品。或许有一副好嗓子能喊下几首大的作品,但对于作品的风格和用声却并不真正明白。这种只急于求成或一鸣惊人的做法是学唱的大忌,也可能因选曲不当使自己的歌唱事业毁于一旦。因此。要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不要盲目选择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作品。选择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的声乐作品,同日寸选择适合自己声音特点和表现风格的作品才不至于弄巧成拙。

二、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

好的声音观念体现出来的规范的声音特点应概括为八个宇:“通、实、圆、亮、纯、松、活、柔”。没有良好的声音就谈不上好的歌唱,但美好的声音并不是随意获得的,要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

树立自己的声音形象。要使自己的声音获得更圆润、充满激情和感染力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己心目中建立起来的声音形象。头脑中的声音形象形成以后,又促使发音器官和有关肌肉进行自我调整,以致发出的声音接近于所想像的声音。

肯定自己熟悉的声音效果。一个正确的声音观念不是凭空建立的,是从模仿正确的声音开始的。多听正确的有整体感的声音:多听优秀歌唱家的演唱:多听教师的范唱:多听自己的歌唱声音;审听自己的歌声录音,逐渐建立心理上和感觉上的认识,用以指导自身的声音观念。

每个人生理的结构和多种反应能力的差异,对肌体的运用灵敏度必然不同,只有通过肌体协调动作,方可获得正确的声音观念。必须有合理的气息控制,完美打开喉咙,充分的面罩共鸣,才能建立起正确的声音观念。在科学方法指导和长期严格训I练下,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

声乐学习范文5

唱歌是人类的本能,无论什么身份的人,都常以唱歌表现其本身的生活。唱歌,始终是声乐学习者表达思想、抒感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振奋民族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一种重要途径。所以只有保护好嗓子,特别是变声期的用嗓保护,才能长久享受动听嗓音。

2 嗓音保护与发声训练

2.1人在变声期的嗓音特征

人的嗓音在身体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生理上的变声期。婴儿出生呱呱的哭声是尖细的声音,两三岁以后就变成了清翠明亮的童声;十二三岁后渐变粗厚,壮年时期,嗓音更是逐渐变得浑厚了;到了老年,嗓音的功能就会开始减退;这些变化都是人生的自然规律。

变声期开始的年龄一般是:男孩在12—15岁,女孩在11—14岁。根据全国各地的统计数据,变声期开始的平均年龄最早约为11岁,最迟约为18岁。变声期也受地区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会有一定的差异。近些年随着我国人民经济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区的变声期开始年龄也都相应提前了。

变声属于青春期第二性征表现之一。变声期前,男女童声嗓音的特征都是音量不大、音色清脆明亮,音域、音色基本上无太大差异。而在变声期中,由于在内分泌激素、尤其是在性激素的影响下,喉部声带急剧增长,也会显著增宽。这时男性比女性嗓音变化明显,男性由于雄性激素的作用,喉头迅速发育长大,会形成男性特有的喉结。变声后的男性声带会增长一倍,最宽可达3毫米,音调比变声前低了一个八度;女性声带增长约二分之一,最宽可达2.2毫米,音调比变声前大约会低三度。

在变声期间,会出现生理性的喉粘膜肿胀、声带充血、时有水肿、附有分泌物、声带后半部分闭合不全等现象,声音很不稳定,唱歌尤其感到吃力,发声器官容易疲劳受损。所以,要特别注意变声期嗓音的保护。

2.2嗓音的卫生与保健

滥用嗓音是声乐学习的大忌。另外,某些刺激性食物对声带粘膜的影响也较大,它们会使嗓音发干、微血管充血,声带肥厚。在变声期和女性月经期间,还要加强营养,注意起居冷暖和咽喉卫生,不吃燥热性刺激性食物,节制用嗓,以利于嗓音的保护。

声乐初学者在练唱时宜用中等音量,多练自然声区(中声区),待自然声区相对巩固后再逐步扩展音域。

嗓音的保护与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规律、饮食习惯和体力锻炼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著名京剧艺术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个人的嗓音卫生与保健上有一套完善的方法,他曾精练地概括成以下几点:“精神畅快、心气平和、饮食有节、寒暖当心、起居以时、劳逸均匀、练嗓保嗓、学贵有恒、由低升高、量力而行、五音饱满、唱出剧情。”由此可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嗓音保健有着重要作用。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要注意心理的健康。为此,我们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正视现实、克服困难、豁达大度、保持愉快的情绪,以利于身心的健康和嗓音的保健。

2.3嗓音保健和练习的几种常用方法

喉部按摩:用拇指和食指按住喉结两旁上下移动。指压力量以感觉舒适为度,不可用力过大,每次约2-3分钟。

毛巾热敷:把毛巾用热水浸透后拧干敷在颈部(温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宜),反复数次。以上保健法可以增进喉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增进分泌,减少咽干、喉痛,以及练唱后喉部不适等。

吹唇练习:双唇闭合后,用微弱而均匀的气流吹动闭合的双唇,使之弹动发出清晰的嘟噜声,也称为弹嘴皮练习。

哼鸣练习:牙关松开,双唇轻闭,喉肌放松,用微弱而均匀的气流发出单纯的哼音。

气泡音(也称水泡音)练习:头部端正,双眼平视,张嘴松开牙关,用少量微弱均匀的气息平稳地从松弛的声带吹出,发出连贯的气泡音。

吹唇练习、哼鸣练习及气泡音对于声带振动的平衡、发声器官与呼吸器官的协调、增加声带的肌肉力量有一定的作用,还可以锻炼均匀呼气的能力。这些练习对于声带闭合不良或闭合过强等嗓音病变,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3 结语

清澈嘹亮的嗓音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所以除了进行正确的练习外,还要注意用嗓的合理适度。同时保持愉快的心情和适度的体育锻炼,那么唱歌一定会越来越动听悦耳。最后,如果嗓音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以便使最珍贵的乐器得到最科学的治疗。

参考文献:

[1]邵春良.基本乐理入门一点通.[M]. 蓝天出版社.2001.02

声乐学习范文6

    。人们在声乐学习中如果能够有意识地不断强化自身的文学修养则可以大力提升声乐演唱的水平,丰富自身声乐理论的涵养。

    一、从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谈加强文学修养的重要性

    歌词创作与音乐创作虽然属于2个不同的艺术门类,但是在声乐创造中,歌词创作与音乐创作是一种完美的结合。特别是在德奥艺术歌曲中,更是有许多优秀作品较好地体现出了这种完美的结合。大部分艺术歌曲之歌词均运用了十九世纪着名的诗人所创作的各类抒情诗歌,而要较好地表现此些诗歌中所蕴含的幽静、细腻与浪漫之格调或情感,则就得采用轻声、半声与高声区上的减弱表现方式。同时,艺术歌曲在演唱时,呈现出室内乐之特征,因此音色多样,吐字清晰,语调细致则成了我们衡量演唱者之艺术水准与演唱水平之重要标尺。值得一提的是,要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则要求演唱者一定要熟悉作品,深刻把握其内涵,所以在熟悉旋律与音乐织体的同时,一定要熟悉与把握诗词,则对应地要求艺术歌曲演唱者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比较准确地领悟文学诗词中的各类意境。

    国内外许多音乐家自身的文学底蕴都比较深厚,其对各类文学诗词都有独到的、深刻的理解与体会,而这些恰恰激发出了其良好的创作灵感,从而有益于自身创作风格的形成。比如,舒伯特的创作则是从歌德所创作的文学诗词中所受到的启发。据了解,舒伯特一生所创造的600百余首艺术歌曲至少有73首是运用歌德所创造的诗进行谱曲的。此外,着名音乐家舒曼也是深受文学诗歌的影响而创作了大量知名的音乐作品。舒曼自身的文学修养比较深厚,想象力丰富,很重视诗歌的音乐性,其音乐创作个性独特鲜明,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具有比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舒曼按照歌词之内容与情绪,创造了富有舒曼特色的,朗朗上口的歌唱旋律。所以,我们在学习声乐时,在演唱一些德奥艺术歌曲的时候,一定要对应当时的各种文学诗歌具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较好地领会其中的意境。

    二、从“乐”与“词”的结合到声乐表演中的声情并茂

    其实,音乐和文学具有许多的相同点也存在一些不同点,正是由于这些相同点与不同点使得音乐与文学自然融合。可以说,一支优秀的歌曲的问世,则也相应地创造出了一个别样的、奇妙的、综合了文学跟音乐之精华的艺术世界,让我们不知不觉地成为了声乐作品的俘虏。歌词之文学性语言要高度概括出歌曲自身的意境与氛围,应该跟音乐旋律之内涵与节奏和韵律相吻合,同时应配上优美的伴奏,这样才可以一起创造出文学跟音乐完美结合之审美世界。同时,在各类声乐表演中,我们应该要考虑不同的声乐作品所蕴含的整体情感以及独特的风格如何统一表达,即是作品的抒情性。一般来说,声乐作品的抒情性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品整体情感之表现;另一方面是演唱者二度创作之情感的表达。所谓整体情感之表现,一定要认真、深刻把握与理解作品,语感与乐感都不能缺少。声乐作品在演唱过程中,受到情感作用,大多数会进行二度创作,让词义能够外化,从而富有更大的价值与意义。我们仔细品味一下音乐所蕴含的各种文学性因素、文学诗词中所体现的各个音乐性因素可以发现,要使声乐创造能够声情并茂,则必要要将文学与音乐有机地、完整地结合起来,融合至声乐作品中去。

    三、文学修养对声乐表演于教学实践活动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这几年来,笔者在各类声乐学习中,深深体会到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对声乐学习、表演与实践均具有比较好的益处。犹如学习音乐能够培养与锻炼出人的气质一样,不断强化自身文学修养同样是能够较好地培养一个人的良好气质与优秀品格。由此可见,加深文学修养是各类声乐学习、表演与实践的客观需求;然而自身文学修养如果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势必会进一步促进我们声乐学习效率与质量。毋庸置疑,2个音乐能力基本一样的学生,而其中文学修养更高的学生则在表演声乐之过程更能够生动、准确将作品表现出来,也定更容易打动观众、吸引观众。此外,加强文学修养也是一个博学广识之过程,也可以为声乐的实践给予更加广阔的平台,为人们声乐学习不断拓宽新的空间。

    总之,教育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不一样,它是一门艺术  性比较强的工作,并具有比较强的示范性和引导性,特别是在音乐教学工作中,其示范性和引导性则更加突出。文学修养其实是我们声乐教师的一种基本素质。在声乐教学与实践中,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这是音乐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学修养的提高对声乐教师之教学语言具有较好的规范性和促进性,并且在许多音乐学科

    这个领域中,文学诗词跟音乐关系密切甚至可以说密不可分。为此,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在平时的常规声乐教学中应该将文学诗词有机地、综合地运用其中。显然,这对于我们声乐教师教育与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科学的音乐学习方向而不断努力,并且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与此同时,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断加深自身文学修养,则也能够进一步拓宽声乐教育教学实践之领域,增加声乐教育教学的实践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大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综合能力。所以,强化文学修养,在日常具体的声乐教学工作中把音乐跟文学融会贯通在其中,一方面是音乐学习者的任务,另一方面也是正在从事声乐教育教学的教师以及即将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学习者们所应一起努力的。

    参考文献:

    [1] 魏欣,李敏. 音乐艺术硕士需提高文学修养[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2] 刘媛媛. 文学修养——歌者与作者跨时空的情感交流基础[J]. 美与时代(下半月).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