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数学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论

小学数学论范文1

【关键词】阅读; 培养; 策略 【Abstract】Reading is learning knowledge of the prelude, if in the teaching the teaching of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training of it, will be done " to teach is to not teach " teaching aim. According to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in mathematics study present situation is to train students' ability of reading the main background, and comb out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reading path and strategy.

【Key words】Reading; culture; strategy【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248-02

1数学阅读的价值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充分说明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价值。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

1.1教学现状及其分析: 数学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学习能力。目前小学生阅读跟数学技能训练很不对称。主要表现在:

1.1.1学生阅读数学问题的能力是薄弱的。在阅读过程中,读不出要点,那些干扰的因素阻碍了学生的理解。如原售价与现售价干扰了学生对涨幅这一概念的理解,导致多数学生不能理解正确。

1.1.2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差。学生习惯了从框架的题型中运用公式去解决,大多数学生很难独立提取有用的信息去解决实质的问题。当我们把“哪种商品的涨幅高?”这个问题直接变成“现价比原价涨价百分之几”时,竟然有多数学生不能解决。

1.2数学阅读的必要性: 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重,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可见,生活立足于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则数学阅读充当两者的媒介非常特出。

案例1:某商店有一种饮料,大瓶每瓶1200毫升,单价10元;小瓶易拉罐每瓶200毫升,单价2元。优惠条件是满30元一律八折。 “六一”儿童节到了,班级准备开联欢会需购买饮料。如果要给每人(共50人)准备约200毫升的饮料,让你去购买,你准备怎么买?甲生:因为10000÷1200=8(瓶)……400(毫升),所以准备到商店买8大瓶和2小瓶的饮料,共需价钱:(10×8+2×2)×80%=67.2(元)。每人刚好有200毫升饮料,一点也不浪费,最省钱。乙生:可以直接买9大瓶,需要价钱:10×9×80%=72(元),虽然多花了4元钱,但是多了800毫升,哪位同学还想喝,可以添着喝。丙生:买50瓶易拉罐装的。共需80元,卫生、方便。甲乙两同学的方案都要用杯子,不仅不够卫生,而且要借那么多杯子多麻烦啊!这时,一位同学情不自禁喊了起来:“对、对、对,易拉罐还可以拿去卖,每个1角钱,共卖5元,饮料只需75元就够了。”

学生通过对问题的阅读与理解,设计了各种方案,通过讨论交流,不仅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生活价值。

2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原则

2.1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开展阅读: 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不同的,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应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起点。只有切合学生的能力,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有持续的动力与毅力。否则,就会由于失去信心而产生厌恶感,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2.2教师指导与学生实践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实质是阅读策略的指导及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不同内容、与类别的阅读策略,以达到优化阅读过程,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目前,学生的自觉阅读能力不强,所以必须在教师的启发、指导和点拨下,将教师的“指导”内化为个人的知识能力,进行长期的、广泛的、认真的实践,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

2.3以学生的主动式阅读为主: 数学阅读按阅读心理机制可分为:主动式阅读和被动式阅读。所谓被动式阅读,就是通过阅读文本信息获得基本结论,也称语文式阅读。而所谓主动式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与体系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猜测、估计、证明,从而获得知识的阅读。可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归纳、综合、猜想、预测、直觉能力和发现、探索精神。

例如:计算9+4=?,一般的方法的是“凑十法”,但如果学生能主动阅读,便能研究出多种计算方法。如:减补法(用一个加数减去另一个加数的补数,再加上10)、推导法、比较法、逐一添加法、口诀法等。这样既加深了知识的掌握,又发散了数学思维。所以,在数学阅读训练中应逐步引导学生采用主动式阅读,以建构适合自我的最优化的阅读方法。

3数学阅读的指导策略

3.1将阅读带进课堂: 教材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无疑是数学阅读的主要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解决方案,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古人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3.2多样性地表达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是自然语言的补充,是世界的一种通用语言,它的符号、图像、图表、句法和术语,能够帮助人们简洁明快而又深入地交流关系和信息。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学语言已日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应学会多种方式来表达数学语言。

3.3强调生活中的数学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安排阅读内容。

参考文献

[1] 汤建英. 学生走出数学“零阅读”的尴尬——关于小学生数学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J]宜兴市实验小学网.2004.

[2] 邵光华.数学阅读——现代数学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J].无忧教学资源网.2005.

小学数学论范文2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文化;数学教学

数学文化走进小学数学课堂,不仅缘于它的独特性,而且与其它的文化特性密切相关,更缘于素质教育的需要和数学学科在自然与社会邻(领)域的广泛应用。分析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价值,探寻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教育,是本文探究的主题。

一、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众所周知,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数学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门充满力量及人文精神的重要学科,是促进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金钥匙。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来探讨数学文化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并进一步渗透在中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极力打造教育文化品牌,开展各种数学文化课堂教学活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学习简单的数字、公式、符号、各种规则,也要探究数学学习方法、思想及精神意义等,这也是对数学知识本身的一个超越。实施数学文化教育,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认识自然界,尽快的适应社会及日常交际活动;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有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勇于进取,谦虚谨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习精神;也能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及审美观,提高自身素质等。

二、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1.认识数学之美。数学精神是理性的,是崇高的,但同样存在一种独特的美,让学生通过提高自身数学文化素质与修养来领悟数学文化的美,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带领学生去认识它,去挖掘它,去体味数学之美。具体而言,数学的美是“实实在在”,而并非“空穴来风”,如它体现在内容结构上,还体现在数学方法上,从简单的数学概念,到统一整齐的公式结构,再到典型奇特的数学模型等都酝(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之美。如:加法交换律(a+b=b+a),乘法交换律(a×b=b×a)的对称之美、变幻与和谐之美。

2.培养数学意识与数学观念。数学意识与观念体现在对数字、符号、空间、意识、推理能力等的认识,如下对符号感的认知,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规律变化、程序方法的解决等都需要用符号来解决和转换。对于小学数学文化教育的符号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学习和认识,是数学符号学习的重点,从起初学生对一个特定的数的认识到用字母来表示一定的数,是学生思想和认识上的一个重要转变,基于数学文化的教育视角,结合实际让学生来理解并予以升华到数学文化的高度,让他们感受到用字母来表示数的趣味和意义,并建立数学符号的认知。例如:对加法结合律a+(b+c)=(a+c)+b,乘法分配律a(b+c)=ab+ac等的符号表示,与符号变换的表达演绎,让学生完全知晓这里a、b、c可以代表任意实数,令其认识数学符号的本质与意义。

3.数学课堂活动中的文化渗透。数学课堂活动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数学文化渗透到各种各样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中,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更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对科学文化的探索精神。

例如可举行以下课堂活动以渗透文化教学:①举行故事演讲比赛。通过讲述数学家成长的艰辛历程及数学思想形成的曲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不仅能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而且它更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人类学习进步的榜样。②开展实践活动,进行数学建模比赛。比如比赛内容:某种规格的铁棒原材料每根长10m,现需要这种铁棒长为4m的28根,长为1.8m的33根,问至少需要几根原材料?怎样切割?让学生通过建立铁棒的模型进行研究、证明,也学习一下科学家们的探讨精神。③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对一些数学知识,原理与规律等,亲自动手画一画,做一做,摆一摆,量一量,不仅动手,而且动脑,更使得数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以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文化素养。

三、小学数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的总结与思考

1.小学数学文化教学的核心问题。以前,我国数学教育的普遍模式都是通过对知识结构的掌握,进行课堂训练及课后习题练习来巩固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现在很多学者意识到这种数学教学的弊端,极力改变这种教学模式,但由于现实中有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老师对数学文化的认知度有所不同,导致他们在教学中的侧重点有所差异,也导致学生们对数学文化的认知有所偏差。怎样把数学文化的精神理念贯穿于数学教学中,引导数学教育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是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

小学数学论范文3

论文摘 要:在小学诸多学科中,最具理性的学科就是数学。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怎样上好数学课,让学生喜爱这门学科是值得认真思考的教学课题。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

一、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学生喜爱数学学科

1.无限爱心唤醒学生。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崇高而神圣。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与孩子们相处时,需要用爱心承担起这份崇高与神圣,要将全部爱心倾注学生,满腔热情对待学生,爱护关心学生,信任尊重学生。特别是针对学习成绩较差、出现问题较多的学生更要给予更多的爱心。教师要经常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找机会与学生展开情感交流活动,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要让学生体验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信,从而喜爱小学数学教师,进而喜爱小学数学这门学科。

2.满腔热情感染学生。教师的热情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满腔热情,从而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做到“目以传情,情以感人”。通过目光这一无声语言来传递爱的信息,表达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比如对于课堂上胆小不敢发言的学生,可以用温柔的目光表示激励,对于回答问题出现错误的学生,可以用善意的目光表示提醒,对于回答问题犹豫不决的学生,可以用自信的目光认可鼓励,对于回答问题正确、平时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用赞许的目光表扬称赞等等。此外,在与学生相处时,教师要尊重、爱护和理解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做知心朋友,要让学生获得上进心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高尚人格吸引学生。教师为人师表的意义重大,小学生心里教师就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因此教师的人格势必对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健全人格的养成产生重大影响。教师的品格修养、仪表风度、知识才华都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知识信息的普及,学生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但要仪容整齐、端庄大方,更要拥有健康的品质、丰富的知识、开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态等等,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增强个人魅力,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与学生交流思想,吸引学生学好知识。

二、打造快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交流学习

1.微笑态度融入课堂。教师这一职业要求其必须学会微笑。教师一旦步入教室走上讲台,就如同演员走向摄影棚一样,需要立即进入角色。绝不能把个人不良的思想情绪带给学生,因其个人情绪而影响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修养,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始终面带微笑,仪表大方,态度和蔼,如此才能营造课堂愉快详和的氛围,才能给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2.轻松愉悦活跃课堂。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常开展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展示真实的自我。针对教师的课堂提问,学生可以私下讨论,也可以高声辩论,然后踊跃发言,对于学生独具个性的发言,教师要及时给予回应,表达赞许之情,对于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通过语言和表情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树立信心,充分表达思想,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3.表扬鼓励充满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经常表扬鼓励学生,让每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练习时,学困生如果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就可以奖励一面“小红旗”,给予鼓励表扬。学生获得表扬鼓励,自然就会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

三、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1.新课导入引发兴趣。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新课导入时,应该创造各种条件,使每名学生都能充分表现自我,从而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由此也可发现学生学习中现存的一些问题,并针对疑难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2.课程讲授保持兴趣。小学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认真动脑思考,这本身就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学生的自身努力,更要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要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运用教具、学具和电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还应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使学生感受成功,保持学习兴趣。

3.巩固练习提高兴趣。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通过巩固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有心理学实验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在30分钟以内最佳,过了最佳时间学生就会降低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练习兴趣,保持良好学习状态,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例如开展小小运动会、数学扑克、夺红旗、数学医院、接力赛等一些游戏活动等。

4.灵活教学培养兴趣。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很多,且各具特色,各有适用范围。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灵活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翟菲菲 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青年文学杂志,2009,(14)。

小学数学论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研究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促使各个学科教学模式都有了较大的革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对话教学的模式,可以丰富发展原有的数学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大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对话教学的认识深度还不够,在课堂上也出现不尽人意的地方,影响了教学的结果。因此,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研究很有必要。

1 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本质所在

1.1对话教学的由来

国内外都有对话教学,在西方对话教学源于苏格拉底。在中国,对话教学源于孔子,孔子的教学方法尊重个体的差异,相信人本身内心的道德自觉能力。通过多向性的交往来让学生彼此之间有更好的交流,也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主体性,更好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孔子的教学模式是我国对话教学模式的雏形,但是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在公平和民主上有一些的欠缺。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话教W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其内涵也逐渐发展完善,成了一种教学艺术。

1.2小学对话教学的具体内涵

对话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一项技能,使人们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方式。对话的双方在低位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对话从语言的层面引起思想层面的共鸣和碰撞,在对话的过程中可以交流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运用对话交流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之间有更好的交流,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对话中可以不受师生关系的束缚,而是更轻松更随意的表达自己的合理观点,在对话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给他们引导,而学生也可以在对话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倡导了一种平等、民主、尊重学生的理念和思想。是一种心灵上的交流,好的对话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技巧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在平等、民主、自由的环境下,老师和同学们之间更容易达到一种和谐和共识。

1.3小学数学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关键

小学数学教学要想更好地实现对话教学,首先应当营造良好的情境,情境可以影响心理环境。再次,应当有合适的话题,好的话题可以带来更尽人意的教学效果。然后老师们还应当给学生们引导合适恰当的思维。通过上述的因素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在营造合适的氛围时,老师们可以通过外界环境,即课堂的空间布置布局,课堂的桌子可以采用圆形、马蹄形或是对阵型。圆形课桌的课堂布局有利于轮流发言和自由发言。而马蹄形的课桌课堂布局有利于学生们的小组内谈论。对阵型的课堂布局适用于辩论,有益于阵营的形成。话题的形式,主要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话题的引入应当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而且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好的话题可以让学生们有学习的热情,在遇到好的话题时,学生们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这样,学生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充分的发挥出来。对话教学中的话题应当与传统课堂上的问题有一定的区别,传统课堂上的问题,大多没有新意,学生们探索兴趣被扼杀。思维是任何一个人都会有的东西,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们应当通过对话教学的模式来引导学生们进入正确的思维模式。思维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要靠语言的引导,对话教学就是很好地一个途径。语言是思维的表达方式,思维是语言的内部存在形式。对话的目的就是通过语言上的聆听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想法。思维活动伴随人的各个阶段,并通过语言具体表达。提高注意力是提高学生们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老师们可以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2 小学数学对话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开展策略

2.1小学数学对话教学模式的构建

小学数学对话教学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革新,同情景教学和探索教学、开放教学一样都使得小学教学模式有了较大的革新。小学数学教学使得师生关系有课很大的转变,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们的地位平等,倡导民主。师生关系关系到教学效果,也是人际关系当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传统的教学当中,老师和学生们实际上是一种“遵从权威”的关系,而新的教学模式下,对话使得老师和学生们的关系更为平等和民主。真正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开展策略

中国是教育大国,教育从古至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今的对话教学更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开展对话教学时,应当注意首先要营造有效的对话情境,还要优化对话中的话题设计。在情境设置时,应当注意遵从平等性的原则,这样会使得学生更愿意参加活动。另外,交往性的原则也应当注意设立。情境的新颖性也是很有必要,它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探索兴趣。在对话中,老师们应当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们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问题情境的设置应当让学生们有一种解决问题的冲动,难度要适宜,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地思维状态。在对话遭到困难时,老师们应当创设期望情境,并且老师们应当充分的相信学生们的潜能。引导学生们解决问题,老师们把自己对于学生们的期望传达给学生,给学生们解决问题信心。另外,在进行对话教学时,老师们应当根据小学生们的实际爱好来选择合适的话题,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论范文5

文字信息通常以静态方式呈现,而几何直观可以化静态为动态,使文字具有动感,变得鲜活。化抽象文字为几何直观,在几何直观中细品文字内涵,能快捷把握数学问题。数学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这样写道:“图形不仅是几何题目的对象,而且对与几何一开始没什么关系的题目,图形也是一种重要的帮手。”

在六年级教学《分数除法》中,教学例1时,量杯里有 eq f(4,5) 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每人可以喝多少升?教材在出示文字后,出示长方形图,平均分成5份,用阴影部分表示 eq f(4,5) 升,让学生在图中分一分,再算出结果。例题通过文字加直观图来表达信息,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信息,了解文字背后的内涵。

二、借几何直观,引导分析数学问题

很多数学问题的解决,其灵感往往来源于几何直观,人们总是力求把要研究的问题尽量变成可用几何直观呈现的问题,借助具体可感的几何形象帮助他们从整体上分析数学问题,看到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关联,从而获得真正的解题思路。关于倍数关系的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利用线段图,使学生通过对所画线段图的观察和思考,观察出倍数的本质、两数之间的关联等等,然后就能分析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算法就比较容易得多。

例如:爸爸今年38岁,儿子今年10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可以利用线段图,用图表示就更清楚了:爸爸的年龄:38岁 几年后?岁 几年后?岁 儿子的年龄:10岁 他们的年龄永远差是28岁 SHAPE * MERGEFORMAT

年龄差不变就是38-10=28岁,这道题的问题是几年后爸爸年龄是儿子的3倍,那么几年后他们的倍数差就是3-1=2,再用28÷2=14(岁),也就是说儿子14岁时,爸爸的年龄是他的3倍,再用14-10=4,答案是4年以后。利用图形来加强对问题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几何直观在发挥优势,引导分析数学问题

三、借几何直观,帮助解决数学问题

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看,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通过几何图形的形象关系来直接感知复杂问题中的对应的数量关系,用“形”来帮助解决“数”的问题,使问题变得直观、简单。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直线、射线和角”后的思考题:经过纸上的2个点,可画一条直线;经过3个点中的每2个点最多可画3条直线;经过4个点中的每两个点最多可以画多少条直线?经过5个、6个……点呢?

小学数学论范文6

一、强化学生的口算,夯实计算教学的基础

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方式有很多,比如口算、笔算、估算等,而口算是数学计算的基础。学生的口算能力加强了,计算能力就会提高。

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在短期就能奏效的,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不断练习。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习惯。实践证明,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口算,学生口算习惯的养成会简单很多。因此,教师在提升学生口算能力时,不妨创设一个能够勾起学生愉悦心情的良好生活情境,学生兴致高,学习劲头足,口算的正确率就高。

比如,在组织学生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训练时,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场景:“游乐园里,有位爷爷在卖气球,有6个小朋友每人买了1个,爷爷手里还剩12个,问:爷爷原来有多少个气球呢?”由于小学生对游乐场与气球很感兴趣,带着兴奋愉悦的情绪投入到计算气球的口算中,学生很快就算出了答案。

二、理解掌握算理,落实计算教学重点

在计算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算得又对又快,必须先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么算,也就是算理。算理是计算教学的重点,如何落实这个重点?我们在给学生例题演示的时候,一定要讲清计算的规则及意义。大多数小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我们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算理。

比如,在学法的计算时,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学生才能深入理解其中的算理。比如:“有6只小猫在分鱼,有3只水桶,每只水桶中有10条鱼,如果平均分配,那么每只小猫能分到几条鱼?”在这一游戏情境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教师要相机对学生进行竖式教学,通过计算要让学生明白除法的算理,并能够进行合理的除法运算。此外,教师还应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在实际中理解并运用除法的计算。

三、鼓励学生多种估算,全面提高估算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估算的能力很重要,应用也十分广泛。而对小学生来讲,估算的能力还有待好好培养和训练。我们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估算的重要性,并教给他们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学会多种的估算方法。估算之后,必须让学生检查验证,确认自己的估算结果是否正确。

比如:一本课外书12元,全班每个同学要买一本书,48位同学大约需要付多少钱?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先让学生同桌或邻桌进行讨论,大家讨论交流后基本上有两种思路:一是12可以按10算,48可以按50算,然后10乘以50等于500;二是12乘以50等于600。估算方法虽然有差异,结果也不太相同,但学生估算出了所花费用大约就在500~600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多做一些估算训练,通过组内研讨、互相帮助,会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快速掌握简单的估算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四、帮助学生分析错题,确证计算结果准确

很多习题学生会做,但常常在计算上出错,这应引起我们教师的高度重视。只有对错题进行认真分析和有效讲解,学生才能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比如,在退位减中,有的学生常会忘记减1或漏掉某个数字,导致计算结果出错。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计算出错的原因,并讲解正确的计算方法。还要收集学生的错题,深入分析出错原因并进行归类,如果出错的问题很普遍,更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做深入反思,然后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对于学生反复出现的错题,我们要及时收集整理,然后作为课后作业再让学生做一遍,学生从错题中吸取到的错题教训和积累的计算经验是最为宝贵的。

五、培养学生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计算教学的成效

小学生能否在计算方面又准又快,关系到他们今后数学学习的质量。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基础和前提。小学生多数的出错都是因为粗心大意、审题不清,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是仔细读题、认真审题、书写整洁,字迹清晰、做完验算等习惯。

上一篇社会类论文

下一篇初中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