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陆游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陆游的诗范文1

关键词: 陆游 以诗为词 词境诗情

陆游在文学史上以数量众多的爱国诗歌而著称,与此同时,他也创作了数百首词。数量上的悬殊虽然不是决定质量的依据,但却不能否认这确实导致了历代学者对陆游词作的不够重视。随着近些年研究著作的不断涌现,陆游的词作已经获得应有的开掘,但对于其词作的研究只占据了各种版本的陆游传的极小部分,多数作者只是在研究陆游诗歌时约略谈及其词作。

尽管陆游本人也认为词难登大雅之堂,他在《长短句序》中说的清楚明白:“予少时汨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然渔歌菱唱,尤不能止。今绝笔已数年,念旧作终不可掩,因书其首,以志吾过。”但读者却可以从这段话中读出陆游实对自己的词作怀着爱恨交织的情感,既“悔之”,却又“终不可掩”。“渔歌菱唱,尤不能止”未尝不可视为文人自谦的委婉表达。

一、引爱国之情于词

基于陆游对词的这种看法,他在作词时不自觉地并未抱着相当严肃的态度,写诗的手法和诗文的情境显露于词作中的例子屡见不鲜。陆游任笔而行的随意作词,使其词作流宕跳脱、饱含真情,风格可谓“驿骑苏秦”,正如杨慎在《词品》中所论:“纤丽处似淮海,雄快处似东坡。”继苏轼扩大了词的题材和内容之后,陆游进一步拓展词的范围,将爱国之词引入自宋初以来以吟咏士大夫闲适情怀为主的词中,一改词风。众所周知,陆游的爱国主义诗歌历经千年的传播,每当国家民族面临危亡之时,它们往往成为激励爱国志士奋起图存的精神力量。而在陆游的词集中,广泛流播的正是那些充溢着饱满复国激情的作品。钱钟书先生曾经在《宋诗选注》的陆游小传中如是说:“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画,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击了他白天清醒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所以,爱国主题就陆游整个创作而言,几乎是诗词并举的!他将在诗歌中宣泄不尽的抑郁愤懑甚至无奈矛盾转而倾注于词作中。

二、移诗之词语、形态于词

陆游不仅将诗歌的内容融入词的创作中,同时也移入了诗歌的写作方式。首先即表现在词句中杂有诗句,陆游词化用甚至直接引用的诗句俯拾皆是。一首词往往为诸多诗句与词句共同构筑,譬如:

连山如画,佳处飘渺着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水调歌头·多景楼》)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总关情。(《浣溪沙·和无咎韵》)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鹧鸪天》)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木兰花·立春日作》)

岁月惊心,功名看镜,短鬓无多绿。(《念奴娇·招韩无咎游金山》)

以上词句均引用了杜甫诗歌中的语句,可见陆游对于唐代诗歌现实主义里程碑式人物杜甫的尊崇。因此欧明俊在《陆游研究》中也指出“陆游入蜀后词作,有实在生活内容,感情郁结其中,不得不发,有一种郁勃之气,故变豪放为悲壮,这又似杜甫的诗”。

杜甫以外,陆游词集中亦时有出现晚唐诗人作品中的诗句。譬如《蝶恋花·离小益作》“天若有情终欲问,忍教霜点相思鬓”,便是来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又如《清商怨·葭萌驿作》“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中的“绿云”二字亦是取自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而杜牧的《题禅院》诗“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两句也被陆游化用为《渔家傲·寄仲高》里的“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再如《齐天乐·左绵道中》中的“雨稀萍点”四字更是化用了李商隐《细雨》诗“点细未开萍”。诸如此类的引用、转用不胜枚举,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其次,陆游词中的不少作品,不仅词句夹杂着诗句,连形式都仍然带有律诗绝句的形态,显现着由诗转换为词的痕迹。如两首《鹧鸪天》: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世不相关……原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鹧鸪天》的词牌名本来便是由七律转变而来的,还残留着诗歌的特点。而这两首词如果不点明是陆游的词,会被多少人误认为是某个诗人的七律作品呢?因为它们的语言排列、韵律、格调、意境都是诗的。

三、融诗之意境于词

仅从陆游词的语句构建已经不难察觉其“以诗为词”的踪迹,深入其间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我们很快就会发现,人们之所以将陆游词的总体风格定位为“以诗为词”,最重要的在于陆游词中挥之不去的、浓郁缠绕的诗歌意境,可以说它们拥有词的骨架,却流动着诗的血液。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明确指出“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而纵观陆游百三十几首词作,尤以其表露归隐之意的词为代表,通篇只觉充溢着饱满的“不如归去”之情,蕴含着缠绵深挚的诗意: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粘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点绛唇》)

此词作于诗人自蜀东归闲居山阴之时,表现作者采药、饮酒、荡舟之乐,洋溢着脱离红尘、回归自然的无穷乐趣。通篇向我们描述了一个诗酒风流自喜、忘情于田园山水之间的隐士形象。这些几乎都是隐逸诗的意境和情调,极富诗的意趣。又如: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夫。”(《鹊桥仙》)

此词创作时间当与上词相近,作者以简练的笔触,白描的手法,精心描绘了一个自由自在遨游于大自然中的“无名渔夫”形象。表现了一种回归自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自持精神。

上引两首词从内容而言可归为隐逸词一类。虽则为词,却处处显露着诗歌的意味。词句流露的是颇显“境阔”的诗家之言,而非“言长”之词。陆游的词作虽也有婉约柔美之作,如赠妓酬唱所作以及爱情词,但其主体仍然是那些豪壮雄快、超逸旷达的爱国词,所以感情直露、情思旷放。诗人因为年华已逝而功业未就徒增愤懑抑郁之情,却终究未能形成郁结顿挫之境,是以感情往往显得质直,笔随情动,随意生发。尽管颇富诗歌所要求的诗情画意,却恰恰缺乏词所要求的委婉含蓄和隐幽晦涩,导致陆游词徒有词的构架,缺失了词真正的风致。

此外,陆游词句中有很多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近于人生格言,如两首《破阵子》:

“仕至千钟良易,年过七十常稀。眼底荣华元是梦,身后声明不自知。营营端为谁。幸有旗亭沽酒,何防茧纸题诗。幽谷云萝朝采药,静院轩窗夕对棋,不归真个痴。”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都写了词人看破红尘而沉醉渔樵隐逸之乐的心境。语言明白质实,皆是实指,并无隐晦之语。其间甚至隐隐可见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田园隐逸诗的遗风。但正是这些近似人生哲言的句子,令我们发现,陆游词的语言往往近于诗歌的语言,通读全词甚至几乎与诗歌无异。词之所以显得幽深难懂,盖其多用比兴、事典,往往顾左右而言他,使读者不知其所指、百思不得其解。诗多用赋笔,而参以比兴,因此,就语言风格说,诗显而词隐,诗歌主旨明确,感情直率,词情调含蓄,感情多委婉之致。然而上引两首词,读者不必曲径通幽的穷究词人的写作意图,没有佶屈聱牙的生僻语词,作者所有的心事一目了然。这是陆游词的“得”,正如柳七郎“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事物总是更能得到普通大众的接受。当然这或许也是陆游词无法达到巅峰的原因之一,关于此点,后面会有所涉及。

四、“诗化之词”的不足和缺失

以上从三方面论述了陆游“以诗为词”的风格特征,词人不仅将诗歌创作的重心——爱国情怀引入到词作中,同时大量使用诗歌的创作手法:其一,词句中多夹杂诗句,语言排列接近诗句结构;其二,词境多似诗境。造成陆游词这种特点的原因自然是多重的,首先这与陆游的词论主张是分不开的,对于以《花间集》为代表的歌辞之词和周邦彦为代表的赋化之词,陆游一直持否定态度。他在《跋花间集》中写到:“《花间集》皆唐末五代时人作。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叹也哉!或者亦出于无聊故耶?”而对于周邦彦这位北宋词坛上集大成的著名词家,陆游竟然没有一语提及,可见至少他是不欣赏的。相反,苏轼的诗化之词却深得陆游之心,“昔人作七夕诗,率不免有珠栊绮疏惜别之意。惟东坡此篇,居然是星汉上语,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学诗者当以是求之。”甚至对苏轼的不拘声律他都认为“非公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可以看出,陆游是以衡量诗的眼光衡量词的。这必然影响词人在词中多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意志,使词拥有了“言志”的特质。所以说陆游带着对词的性质和价值的迷惘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诗化之词的创作。陆游词除了那些描写男欢女爱和欢场别席的即兴应酬之作,几乎全为诗化之词,而这些词无不是表达作者自身的种种情志,尤其是“报国之雄心和未酬之壮志”,而这正符合了叶嘉莹先生在《叶嘉莹说词》中对诗化之词的定义——“对于诗化之词一要注重其内在情志之本质,二要结合其外在表达艺术,深入探讨作品所具含的曲折含蕴之特征,由此揭示出其中丰富而深挚的感发人心的生命力。”

对于陆游诗化之词的风格历来便有“驿骑苏秦”的评论,可以理解为那些表达爱国雄心的词便是继承苏轼雄快、豪放之风,而另一些纤丽绵密、委婉深挚的词则是携有秦观的婉转风姿。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陆游以诗之所长格力施于词之所短,并未尽得苏轼“豪放”、“雄快”的一面,反而造成了“庵有其胜,而皆不能造其极”的局面。此外,陆游词大部分表达的都是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无论哪种内容的词作,写离愁也罢,写闺情也罢,写归隐也罢,写闲适也罢,最终表现出的终究还是壮志难酬的郁郁不得志。甚至连某些原本并没有寄托的词作也能令人生出感怀生平遭际的联想。基于这个原因,他的词作只能令人生发出壮志难酬的联想而失去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陆游作诗化之词也导致了另一个缺失,他往往把感情说的非常清楚、非常真切,这种感情激烈真诚而能打动人心甚至引起读者的共鸣,却很少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叶嘉莹先生曾经评价韦庄的词“当你说的过于现实的时候,虽然能够给读者直接的感动,但同时也拘限了读者,限制了读者自由联想的想象力。”用来评价陆游词的这一缺点恰到好处。

五、结语

综上所述,陆游的诗化之词将诗歌的内容、架构、语言、意境,通通熔铸到他的词作中,引领了南宋时期以诗为词的风气,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苏轼改变词风的影响,也丰富了作者本人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层次感。当然我们也不会忽视其词作过于诗化带来的缺失和不足。研究陆游的词作,尤其是此类以诗为词的作品,对于了解陆游的整个人生和创作历程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刘扬忠,注评.陆游诗词选评.三泰出版社,2008.

[2]邱鸣皋.陆游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欧明俊.陆游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7.

[4]朱东润.陆游传.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房日晰.陆游词“以诗为词“说.古典文学知识,2008(2).

陆游的诗范文2

【关键词】陆游;诗歌;爱国;梦

陆游的诗歌内容极为丰富。有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等等,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饱含爱国激情。他在诗中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反抗侵略收复失地的要求,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直至临终前,他还一再嘱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爱国之心,其何切切!钱钟书先生评陆游诗说:“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比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等,报国之情,其何殷殷!

一、诗歌中的爱国情怀,主要表现在忧国忧民、心系国家上,他把自己的爱国情怀融化到诗歌中,或直抒胸臆,或含蓄寄意

在陆游的时代,祖国的大好山河被分裂,北方广大人民遭受到民族压迫,而南宋小朝廷却屈膝事敌,雪耻御侮,收复失地,是广大爱国志士的抱负。陆游的“抱负”,不是仅仅做一个诗人,从“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将鸣?”(《长歌行》);到“愿闻下诏遣材官,耻作腐儒长碌碌!”(《融州寄松纹剑》),他不满足于纸上谈兵,“以口击贼”,而是要据鞍杀敌,所谓“手枭逆贼清旧京”、“直斩单于衅宝刀”。陆游将诗歌中的爱国情怀集中表现为那种“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早年他在《夜读兵书》诗里就说:“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去蜀之后,他也没有消沉,《前有樽酒行》说:“丈夫可为酒色死?战场横尸胜床第”。直到八十二岁,诗人还唱出了“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的豪语。这些诗句无不显示了陆游的爱国情怀。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南宋统治集团妥协投降的基本国策决定了陆游一生郁郁不得志。于是,陆游转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用诗歌含蓄寄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陆游的爱国思想是深沉的,陆游的诗中由于其浓厚的爱国思想之贯注而显得更加恢弘。在那恢弘的意境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拳拳报国心,盈盈赤子情。陆游赞美的山,一如其理想中的猛士:“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凛然猛士抚长剑,空有豪健无雍容”(《风雨中望峡口诸山奇甚戏作短歌》)。陆游欣赏的泉,不是普通的幽涧细泉,而是罕见的石壁飞泉:“奇哉!一削千仞之苍崖,苍崖中裂银河飞,空里万斛倾珠玑”(《醉中下瞿塘峡中流观石壁飞泉》)。江山如此多娇,诗人在对祖国山水风光的激情描绘中,将自我形象与山水形象熔铸为一,诗篇境界之阔大,意象之奇幻,气魄之豪迈,笔势之纵肆,莫不令人拍案叫绝。其实,陆游山水风光诗的这种雄浑的气势是与他胸怀天下的人文情怀分不开的,试想,一个对祖国缺乏深厚情感的人,能对祖国的自然山水这么倾情吗?能写出这么有魅力的山水诗吗?

有时在自然山水景物与田园生活的语境里,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常袭诗人心头,身在山水,却心系国事。诗人触景生情,情调低沉,曲折地抒发自己赤子爱国之情,从“把酒不能饮,苦泪滴酒觞。醉酒蜀江中,和泪下荆扬”(《江上对酒作》),到“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溪上作》),无不说明陆游山水田园诗中的爱国情怀,是厚实的,也是炽热的。

二、陆游诗歌中的爱国情怀,还体现在以幻象梦境寄托报国理想、探寻自我理想的存在方式上

他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中写道:“僵卧孤城不自哀,尚思为国戊轮台。夜阑卧听风雨声,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首绝句,作诗时,陆游已六十岁,虽然年迈力衰,独居孤村,但心怀壮志,急志不急心,思报国,戍守边防。虽不得志,但尚不自哀,以至积思成梦,在睡梦中实现救国杀敌之志,可见诗人的报国之情是何等强烈。“壮心自笑何时豁,梦绕梁州古战场”(《秋思》),正概括地说明了这类记梦诗的成因和内容。在这类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有时像一员猛将,跃马大呼,夺关斩将:“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楼上醉书》),有时又不失书生本色,草檄招安,作歌告捷:“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安诸城》),有时他又像一位军师,随从皇帝亲征,不仅恢复了“两河百郡宋山川”,而且“尽复汉唐故地”(见《剑南诗稿》)卷十二的诗题)。所以他说:“谁知蓬窗梦,中有铁马声”(《书悲》)。陆游的爱国热情还往往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联想表现出来。他作一幅草书时,也仿佛是在对敌作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参看《草书歌》)。他听到一声新雁,也会勾起无限感慨:“夜闻雁声起太息,来时应过桑乾责”(《冬夜闻雁》)。所有这些梦思幻想,都是陆游爱国情怀的一种深刻表现。

总之,在陆游的诗歌中,洋溢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风格多样,或气壮语豪,感情激昂慷慨;或萧瑟清冷,情调低沉;或自然流畅,清新俊逸,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很自然地表现了一种独特的人文精神,就像一泓深泉,清灵却不见底。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陆游诗中的精神包含着“大我”的“大宇宙意识”和“小我”的“小宇宙意识”,形成了以爱国情怀为主线,以关注人民生活两位一体的人文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陆游精品诗歌欣赏[M].湖南出版社.

陆游的诗范文3

文/陈如明

医学心理是以心理和生理的统一关系为基础。祖国医学的心理思想,对于人的神形关系、心理和生理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视的。《黄帝内经》提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客也。客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这两段话从两方面表明了心身关系:一方面,先有身形,后有心理,心理是生理活动的结局;另一方面,心理对生理活动亦有一定的影响,即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也就是说,《黄帝内经》的心理和生理中心思想为:形与神俱。这就是说,形与神俱,乃成为人;若形与神离,则形骸独居而终。

《黄帝内经》中从医学观点出发,对于形神两个方面和其相互关系进一步作了更具体的分析。对于形,它着重地分析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和五官九窍。五脏是心、肝、脾、肺、肾,还包括心包络、膻中与命门;六腑为胆、胃、大肠、小肠、三焦和膀胱;奇恒之腑是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五官九窍为耳、目、口、鼻、舌、前阴与后阴。关于神,它觉得包括神、魂、魄、意、志和思、虑、智等内容。而神的组成因素的各自含义为:“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因此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依据《黄帝内经》的论述,形的某些组织与神的某些因素还具有一种相对应的特定关系。比如,五脏、五志、五精对五应:心-喜、神;肝-怒、魂;脾-思、意;肺-悲、魄;肾-恐、志。

然而,心理对生理也不是无所功效的。祖国医学中指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致病的主要因素。《黄帝内经》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大怒伤肝,暴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等。这些说法明确地表明出了身心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已被后来大量的研究与临床实践证明。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说:“所有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可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人类的很多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溃疡病、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月经不调,还有某些皮肤病、癌症等,它们的发病、病程与治疗都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联系。

陆游与粥

文/张湖德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才华横溢,文学造诣极高,是我国文学史上作诗最多的一位诗人。他一生坎坷不平,屡为权贵所嫉,仕途不得意;晚年闲居山阴时又生活拮据,常节衣缩食。尽管如此,他仍然享年八十五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封建时代,可谓是鲜见的高寿老翁了。陆游何以得高寿?

陆游对食粥糜最有兴趣。认为粥乃谷气所做,与肠胃相得,为饮食妙诀,利延年益寿。曾写过著名的《食粥》诗: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在他的《剑南诗稿》中,有关食粥糜的诗句俯拾皆是。如“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在秋夜读书喝一杯山药粥既充饥又养身。还有诗曰,“老便藜粥美,病喜粟浆酸”,“披衣起坐清羸甚,想象云堂气粥香”。诗中“藜粥”、“气粥”均指菜粥。据考,陆游还爱以荠菜、菘、胡萝卜、芹菜、芡实,薏苡仁、豆类煮粥吃,这种食法实际是一种食养食疗法。

陆游的诗范文4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左手里是过目不忘的萤火,右手里是十年一个漫长的打坐。

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念了十几年书,想起来还是幼儿园比较好混。

陆游的诗范文5

关键词:工程施工;路基路面;安全隐患;防治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型桥梁公路建设被广泛的运用在建筑施工建设项目中,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质量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文章重点分析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避免因质量问题的出现而导致施工进度的延迟,有的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故此,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与预防,进而合理的进行建筑施工。

1 公路桥梁的路基路面施工环节中面临的难题

1.1 公路和桥梁的路面平整度差

路面的平整度在很大程度上与建筑施工技术有关,公路和桥梁路面施工也会因建筑环境不同其施工方法与平整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整个建筑施工必须注重公路和桥梁之间路面平整度的异同。路面的平整度在整个公路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施工环节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日后路面的使用情况以及车辆的承载力和路面的使用年限。公路路面施工时涉及到的施工环境相对比较稳定,路面平整度也很容易被控制,这样不仅仅可以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更加可以提供相对舒适安全可靠地行车环境。然而桥梁通道建设施工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很可能会发生不均匀沉降的现象,此时如果台阶出现的频率次数很多的话,这样就很容易发生因颠簸而导致的交通事故,究其根本主要表现在:路基基层平整度控制不严,内部出现了跌宕起伏的形变导致路面凹凸不平;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专业操作不是很规范,没有严格的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建筑施工导致基准线不合格。故此,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把质量关,在保证压实度合格的基础上,不断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和专业技能,合理控制桥梁路面施工的各个方面与环节,最终确保路面平整度达标。

1.2 桥头搭板连接性差

通常情况下,桥梁建设最关键的部位就是桥头搭板接缝的位置。因为就整个建设工程而言,桥头搭板现象很容易出现阶梯式或者是凹陷隆起的不规则搭板现象。其严重后果直接影响到车辆行驶的安全,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伤亡事故。由于桥梁自身的特点,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车速就是不一致的,行驶在桥梁上的车辆车速不可能与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行驶的车速是完全一致的,据研究显示,桥头出现台阶现象会导致车辆自然而言的降低车速,一般情况下会150~200米时就开始降低车速,当行驶过桥头之后,车辆又将加速使其行驶速度达到之间的车速值,这样在加速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故此,在桥梁建设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的进行操作,严格按照施工质量要求,做好各个施工环节的填土,压实,排水等工序,将施工质量做到最好,减少车辆事故的发生。

1.3 路基路面表面出现破损现象

在路面工程竣工后,通车不久就出现多处或者大面积破损晰裂现象,受高温或者低温的影响,有些材料的配比不当,基质沥青不达标,影响路面基层的承载力,弯沉值过大;路面基层材料收缩也会造成路基表面沥青反射裂缝,也引起早期的破损现象。同时,在碾压的过程中出现的细纹和裂缝,在水分侵蚀和阳光的照射下,成为促使面层沥青、混凝土开裂的催化剂,大大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1.4 软土处理不当导致地基超沉塌陷

软土本身具有含水量大,抗剪强度低,承载力差等不良特点,在软土上修建路基或者桥涵构造物基础易出现收缩、沉陷、坍塌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在软土地基上铺筑路面不下沉、不走样,就要在施工过程当中,对软土含水层进行综合处理,可以采取灰土挤密桩措施处理,在含水量过大的孔内添加干粉或者石灰粉,以吸去多余水分,或者成孔下套管等,总之,要控制软土的含水量。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施工程序,按操作工程施工,进行抽样检查等,把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

2 面对施工隐患采取的解决措施

2.1 桥头跳车问题的处理措施

如何有效的处理桥头跳车问题,究其根本就是要正确把握桥头跳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中有两点是需要注意的:第一就是台背回填压实度;第二就是灰剂量是否达标。两者均能导致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此外,还有伸缩缝施工技术的好坏也会对桥梁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伸缩缝施工工艺比较繁琐,但是每一道工序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按照施工步骤,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就一定能做好桥梁建设的伸缩缝施工,防止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

2.2 地基沉陷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常情况下,沉陷现象的发生都是由路基而产生。就工程建设而言,桥梁建设属于刚性结构的建筑施工,一般不会发生沉陷。而路基路面属于柔性结构的建筑施工,故此两者相结合时就很容易产生沉陷现象。要想解决此类事件的发生就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适当的加长过渡段的长度来缓解两者之间的承载力,做好基础行的抗压能力,才是根本。

2.3 施工人员队伍建设和技术参数控制

由于施工场地狭窄不利于操作及人为的疏忽,过渡段与路基衔接处往往是桥头的薄弱环节,易发生裂缝和桥头沉陷现象,因此台背回填土最好能与相邻路基同体施工,若确实不具备同体施工条件的则必须逐层加宽至少10cm成阶施工,严禁直上直下填筑台背填土。

为增强桥面结构层强度,将原设计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变更为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加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并向桥头两侧各延伸10cm,并间时在40m范围内用l%的纵坡进行调整。为保证路桥结合顺畅,结构形成一致,对变更前已施工的沥青混凝土统一用铣刨机进行铣刨处理。

3 在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把质量和艺术完美结合

公路桥梁在建设时,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上的精神满足与物质需求,公路桥梁不仅仅作为运输交通工具的重要载体,更是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力水平,故此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将其质量与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创造更加优秀的公路桥梁建筑,使得桥梁景观建筑作为城市标志性的建筑群体之一。

此外,桥梁景观还有着作为地理沟通的意味,亦即所谓"纽带"的战略意义,这使桥梁景观往往成为城市文化的聚焦点及城市形象的窗口,也使得桥梁景观有了精神文明的寓意。桥梁景观除以其流畅的形态、简约的造型、大空间的跨越而产生巨大物质景观的震撼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入或其表现出的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使桥梁横生出文化景观的韵味。这一划时代的文件拉开了城市建设大发展的序幕,也确定了由政府操作实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特征。桥梁对城市或区域形象的蠼造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桥梁对城市的伴生使其复合景观哎为标榜城市独特性、唯一性的象征,同时也是桥梁景观地域性的表现。

4 结束语

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属于大型施工项目,要在整体的施工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在细枝末节上也要做好严格把关,管理上做到及时到位,技术上做到合理有效,措施上做到得力高效,同时在设计、施工、监理、建设等各个方面做到环环紧扣,步步严把质量关,使工程更加优质的展开,才成筑建精品工程。

陆游的诗范文6

【关键词】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 abstract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world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the world's climate variation regularity, the require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unit construction more durable roadbed to overcome problems. Subgrade pressure now, howev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k on the technology has some problems,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construction and normal operation of highway engineering. Therefore, medium voltage compaction of subgrade pavement highway construction across ag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should be adopted in the construction, control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stages and processe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oadbed compaction and construction.

【 key words 】 the subgrade pavement; Pressure implementation technique; The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前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依托于强大的交通运输系统,特别依赖巨大的公路交通网,因为公路交通变通性好,易于通行的变换。所以,完善复杂的公路系统,促成其强大的功能作用公路建设的最终目标。长期以来,公路建设的质量一直是社会各个领域关注的焦点。而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首先确保道路路基压实度要良好,运用先进的技术施工,控制、提高好压实施工质量[1]。

2.施工技术

2.1施工前的准备

进行压实施工前,主要的事是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公路工程建设的路基压实施工,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准备工作关系到技术施工的工序和整个施工过程,完备的准备可以促成施工工序良好的流畅性,提高施工效率。在路基压实施工前,首先,要清理路面,保留重要的植被,保证地表的表层干净和清晰;再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设计符合路面实际情况的公路梯形边坡,整修路基,确保坡度、宽度和平整度符合设计标准。然后,调试好施工设备,验收材料的规格和质量。按照施工技术的标准调试设备各项的参数和操作步骤,严格监督材料的进场过程和检查、验收材料的长度、密度等规格和质量,合理存放材料到符合储存要求的场地或仓库;在即将施工前复检材料的质量,保证路基压实施工不会使用到不合格的材料。最后,明确公路工程建设的等级标准,了解施工达标的压实度,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施工和质量控制,完善施工技术,节约施工项目的成本。

2.2填土施工技术

要针对路基土层结构和土质类型进行,选择适宜的压实技术进行公路路基填土的压实施工。填土施工前,先要了解路基的土层结构和分清土质类型,才能确定好针对性强的施工技术,这是填土施工的必要前提。

湿度过大的土质,需要依照相关标准和土质检测试验的参考数据来压实,也要保持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湿度太低,就要确保土质湿度值在3%标准值以下。土质湿度的控制可以采用人工降湿的方法降低湿土的粘稠度,把粘稠度降到1.1之下,控制液限直到高于40。压实对路床下部填料,在土层中加入生石灰或者吸水材料,以便通过改善填料性质来加固路基。黄土路基的填土施工,通过分散土壤的过多水分来加强填土的固结效果,以便起到挤密性的压实的作用。同时,还要不断加固黄土的土质,确保路基能够较高程度的压实,那就要保证冲压遍数在30次以上,确保土层在最佳含水量的状态。对路堤边沿的填土压实施工,设备运作的速度要求慢,以免施工机车打滑造成不必要的意外,最重要的是要进行二次返压褶皱。

2.3横坡基底的压实施工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对不同的横坡要应采用不同的压实施工技术。横面坡度小于1:5的横坡,直接填筑路基,利用沁水挡墙和浆砌片石来防护。横面坡度1:5~2:2.5的横坡,要在原地面建立高于两米的台阶,土层比较薄的覆盖基底,要挖掘台阶前清理干净覆盖层。对于2:2.5以上的横面坡度,首先要验算清楚基底稳定性和滑动范围,把滑动对抗系数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不符合标准的公路路基基底,必须进行支挡防护施工,利用植被固定土壤和预防水土流失。

植被防护设计有三种设计方式。一是骨架防护,由于骨架植被能使边坡形成沟槽便于排水,以及稳固支撑严重风化的路基边坡,所以适用于土质松软的公路路基和岩石严重风化的路基边坡。二是空心块防护,该种植被能够有效阻挡雨水侵蚀边坡,稳固支撑边坡,适用于已风化岩石路基的边坡。三种是混凝土锚杆框架防护,能有效避免楔形破坏,压实和稳定作用良好,适用于结构面良好、岩石风化不严重的边坡。

2.4夯实技术

路面路基压实施工初步完成后,就得夯实路面路基。在中,为了使公路的压实度较好,则应夯实施工应采用具备高技术水准的夯实机。如使用8吨~40吨的夯锤,应将夯锤吊至6m~25m的高空,然后释放夯锤令其自由下落,使夯锤拥有巨大的冲击力来夯实路基,实现路基土层空隙的紧密结合,预防水分或者气体溢出,确保路基较高的紧密结实性,增强土层的压实度和承载能力。夯实施工结束后,采用灌砂法等方法检测地基路面的压实度,确保压实施工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也能及时返工重新夯实压实度不达标的区域。

3.施工质量控制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质量控制,首先是要保证压实路面的强度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和标准。为了减少压实施工的使用成本,建设的公路路基的厚度不要求很大,路面强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压实度,控制好压实施工的质量也就关系到路基的建设质量。其次,路面路基压实施工的质量控制能增强路面的稳定性和负载能力。压实度小的路基,路面极易出现空隙,雨水渗漏严重,增大路基下的土层湿度,降低路面强度和负载能力,丧失过大外力荷载的能力从而产生变形,影响稳定性[2]。最后,路面路基压实施工的质量控制能够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减小路面变形的几率,增强公路表面的使用寿命。压实不良的路面,导致土层沉降不匀和路面凹凸不平的现象,影响公路路面平整度,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以及造成行车的安全隐患。所以,压实度的控制是控制好平整度的前提。

4.结语

路面路基路面的压实度会直接影响公路工程建设和同车后的正常运行,采用先进压实施工技术参与公路路基的建设,提高路基表面和土层的压实度,进而提高公路路面的质量承载力和路基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公路工程建设整体的质量水平。同时,采用恰当的质量控制方案,提升路基路面的压实施工质量,延长公路使用的寿命,降低公路工程路基建设和维护的成本,提高公路运营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