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就业市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就业市场范文1
关键词:核专业;就业市场;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66-02
一、引言
核能在我国已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能源领域,近年来高校快速发展核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与此同时,带来的就业压力逐年上升。核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就业主要面向中国核工业集团总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中国核电技术公司等。因此准确把握核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势、探索核专业就业市场规律、开拓符合我校自身特色的核专业就业市场、挖掘新的就业途径,是当前核专业院校就业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核专业就业市场现状分析
1.就业现状。尽管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减弱核能的发展,但是中国政府在“十二五”中长期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核电事业的要求,近年来新建核电站逐步开始施工,整个核电行业存在较大的缺口。核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广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国核)以及国家核安全局、能源局、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我校核专业自2006年办学以来,即将送走第三届毕业生,共约400人,但能够真正进入专业对口单位的人数比例并不乐观,大多数学生从事了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2.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学生实践能力储备不足。通过我校近几年的核专业办学效果发现,学生自身的素质较好,学习勤奋、刻苦,能够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但是实践和动手能力尚显不足,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核学科的实践类活动存在一定的风险,不能广泛展开;二是核企业其自身特殊性的要求,学生实际实习、动手的机会极少,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之间没有很好的衔接。②学生对核行业认识不全面。学生埋头于专业课本的学习,没有研究行业的需求,对于核行业究竟在哪些领域属于自己的专业方向范围并不是很了解。特别是当今不断发展的核能行业,除了掌握核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了解项目管理、技术支持和安全应急事故处理等核能发展必不可少的衍生品,要学会通过自身专业的不断发展来融合企业发展。③学生就业心态不稳定。其主要表现在:很多毕业生由于核专业的特殊性,期望过高,再加上平时在专业知识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工作地点在偏远地区的不去,待遇达不到预期的不去,工作性质涉及放射性物质的不去等等。某些学生受家长过多干预,造成就业观不明晰,在择业的过程中充满迷茫。④校企联系、合作力度不足。由于我校核专业属于新办专业,社会认同度还有待提升,在行业的社会服务上还存在不足,对学生就业也形成了一定的阻力。需要依托董事单位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利用共建资源,增进校企质之间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就业市场体系。
三、核专业就业市场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1.努力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①积极完善专业教育,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该从教学入手,及时更新教材、自编讲义、补充实践案例;其次,积极向学生全面介绍和展示行业动态,让学生全面认识企业发展和需求;最后,完善就业指导体系,让学生明确就业和择业的要素,增加模拟应聘、企业宣讲的有效性。②了解学生情况,建立分类指导,毕业班老师或辅导员,应积极关注毕业生心理、生活、学习状态与就业意向,进行分类统计,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国企可能对学生政治面貌有所要求,学生干部或社团活动丰富的学生可能会作为企业的储备干部培养等等。学院通过近几年与中核、中广核的接触挖掘了企业需求人才的部分特点,第一是对学生的身体要求,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身高,二是眼睛,身高不能低于155厘米,眼睛不能存在色盲和色弱现象,同时对于眼睛近视程度超过500度的学生也不欢迎;第二是专业课程的知识点和熟悉程度,其考查无外乎两个方面,面谈和查看课程学习成绩;第三是学生的性格、抗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拓展就业市场。①向企业充分展示学生,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就要不断向企业展示学生,也让学生有机会与企业进行交流。比如认识实习,就可以将学生直接送到核企业中参观,让企业人员向学生介绍行业发展与现状,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让学生了解企业用人的具体要求,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开拓就业视野。②与企业共商“联合培养”模式,“联合培养”模式是深入核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指校方根据核行业用人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在教学资源、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各个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一种教学活动的办学模式。“联合培养”这种模式可以完善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异,大大缩减企业培训投入,节约成本。核专业应以“资源共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共同发展”的产学研教育为突破口,不断深入校企合作来促进高校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哈尔滨工程大学、四川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核专业的著名高校在多年前均与中广核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开创了多形式、多层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我校核专业于2010年10月与中广核洽谈了“联合培养”的办学模式,形成了初步意见,建立了很好的人才输送模式,不仅能够为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就业。③实行企业定期回访制度,针对学生就业情况,对用人单位进行分类管理,实行定期回访制度,整理企业对毕业生的质量反馈,稳固已有的就业阵地。
3.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我校自2010年以来,非常重视校友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来负责校友联络会,加强和历届校友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坚持与核专业毕业生的密切联系,建立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就业档案,针对个别在用人单位表现不稳定、工作情绪浮躁、不踏实的毕业生,采取有效的手段,帮助其解决出现的问题,形成正确的就业观,维护学校在行业的就业形象。
我校核专业办学还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缺乏行业专业化的就业服务和指导,通过对核专业就业现状的分析和就业市场拓展的探索,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需要以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基础,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拓展就业市场来促进和协调,以校友资源配合的方式来开拓核专业就业市场,遵行“立足西部、贴近行业、服务地方”的原则,保证其良性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左国平,于涛,等.深化核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13):144-146.
[2]张高龙.核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1,(8):63-64.
[3]贺楚华,阳鹏飞,等.加强核特色的化工专业建设培养创新人才[J].化工时代.2010,11(24):70-71.
就业市场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就业市场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7-0022-01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
1.存在学科专业、学历层次、地区分布与市场需求不平衡
目前毕业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选择毕业生也更加理性。不再是单纯的追求人才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许多用人单位已将综合素质作为评价毕业生“实力”的主要依据和择人标准。
2.就业签约率不高
相比之下,以学校为主体的就业市场,由于学校与用人单位常年保持较密切的联系,供需双方专业较对口,学校可以提供适合该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尽可能的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这样就使得学校的就业市场签约率较高,因其高效、可靠、真实、规范而受到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许多高校的调查显示,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获得主要通过学校,已经对学校举办的就业机会产生了依赖性。
3.就业压力增大
除毕业生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外,学校之间、用人单位之间至今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学校为了使自己的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就业质量的同时,也在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密切联系,为用人单位提供优秀的毕业生。
4.就业环境日趋规范化
据统计,在已就业的大学生中,有80%是通过学校来推荐就业单位的。目前,各学校的就业指导正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就业指导的手段也正在向信息化、网络化迈进。同时,就业关系合同化。这从客观上反映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已进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1.工作岗位与毕业生数量差额大
就数量而言,自2008年以来劳动力需求大幅减少,工作岗位的数量缓慢增长与大学生的扩招形成较大反差。企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的同时,新的岗位要求也随之出现,从而对劳动者的工作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高校的专业设置没有完全以市场的需求为标准,却又落后于就业市场的需求,从而出现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的现象。
2.毕业生数量聚增
扩招前最后一届2002年毕业生145万人,而2006年应届毕业生413万人,比2002年增长了185%。
3.就业信息不对称
除了专业设置和市场供求不匹配外,信息和应聘技巧的缺乏也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障碍。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得更依赖于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的需求信息。而学校往往重视招生而轻视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从而不能为毕业生提供科学的就业指导。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建议
1.完善就业指导服务,提高就业效率
第一,学校需要设置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制定工作目标,为学生提供充分、平等的信息与指导服务,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选择;第二,要建立反映及时、快速、灵敏的就业信息网络,并与全国各地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各高等院校之间也需要联网,构成一个完整的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2.鼓励大学生个人创业
在高校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上,就要立足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在政策扶持上,可以放松对大学生创业市场的管制,降低市场准入。还要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降低税收成本与风险成本,提高创业的预期收益率。从而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创业机会,使大学生具有创业所需要的优越条件。
就业市场范文3
关键词:性别歧视就业市场传统文化
一、我国就业市场中性别歧视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上性别歧视现象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女性人口就业率较低、下岗失业比重大和职业报酬差距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人口中,男性为67309万人,占总人口的51.53%:女性为63319万人,占总人口的48.47%。而城镇就业人口中女性就业比重仅占总就业人数的37.8%,明显低于男性就业率,且低于女性的自然人口比。在失业率方面,全国实际失业人口中女性的失业率普遍高于男性失业率。2003年男性失业者下岗的占37.7%.女性失业者中下岗的占42.1%。另外,我国政府一贯主张男女要同工同酬,反对歧视女性,但是现实生活中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却仍然普遍存在。根据我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资料,在一些服务业的一线中.女性收入占男性收入的53%左右,而在管理和技术行业中.该比例为74%左右。以上现象说明我国就业市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性别歧视现象。
二、我国就业市场中性别歧视存在的原因
目前我国性别歧视的原因主要存在市场因素和传统文化两方面。
1.企业在市场上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性别歧视产生的经济原因在社会生活中女性承担着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社会责任。一般来讲,在女性就业生涯中,存在着一个就业生涯低谷期(生育期)。由于国家劳动法明确规定“女职工按规定享受的产假期间,工资照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男女劳动者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会比较雇佣男性和女性的收益,倾向于选择雇用男性就业。从经济学角度看,为了使使用资源的成本降到最低,企业必定会对男女预期成本进行比较.比较之下。每一个用人单位都倾向于“择男舍女”以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理性“雇主的决策。虽然国家主张男女平等,反对在雇佣方面存在性别歧视,但这是对所有的用人企业而盲的,对于个别企业来说,即使其不这么做,通常也不会受到惩处或遭受损失。所以每个用人企业在招聘和录用人才时,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想承担因为女性生育问题或体力差别给本单位所带来额外成本,就拒绝使用女性人才。
2,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性别歧视存在的根本原因
传统文化对女性就业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前市场歧视和市场中歧视两方面;所谓前市场歧视指在就业未进入市场前就存在的歧视;市场中歧视(后市场歧视或当前市场歧视)指就业在就业市场中所受的歧视。前市场歧视主要表现在教育投资上。在我国,尤其是在农村,赡养父母的责任基本由儿子承担。父母(家庭)更愿意在儿子身上进行教育投资。他们将受教育的机会给男性而不是女性,其结果是降低了女性在就业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后者对就业者的基本要求是受过高等教育。由于女性受教育水平低于男性.使得女性获得技能的机会少于男性,因而女性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就业比较困难。
假定雇主对女性劳动者存在个人偏见,认为女性是不如男性的.在相同条件下不愿意雇佣女性劳动者,只有在女性劳动者的薪酬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才会雇佣她们。其具体表现就是在同一行业的同一职位中女性的工资低于其男性同事。雇主偏见的另一表现就是女性劳动者即使被雇佣.在同样条件下.男性培训进修以及升职的机会更大一些。
3.就业市场严重供大于求是我固性别歧视产生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我国就业资源非常丰富。这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财富。但在市场上就业资源要发挥作用还要受到社会资源的约束,即就业资源必须与社会资源相结合才具有生产性。当社会没有条件提供足够的岗位而形成大量失业时,反而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这时就业资源会成为一种社会负担。近几年来。卖方市场加剧了我国就业市场的过度状况。据我国37个城市2003年1月至7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人才市场供求的总体形式是供大于求,求职人员总数是招聘职位总数的3.41倍。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795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2%。就业市场供大于求无疑是性别歧视产生的根本前提.就业供求的严重失衡更加剧了包括性别歧视在内的各种歧视的产生。
在我国。就业的供给远大于需求,性别歧视偏好型的雇主可以轻易地雇佣到他所想要的男性劳动者,因而女性要想获得工作,只有在低于男性的薪酬的情况下才能得到。雇主歧视的存在使得女性的就业率低于男性.并且在工资报酬上也少于男性。
除了以上三方面主要因素,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例如,从政策设计上说,当前由于我国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没有建立女职工生育基金补偿制度。女性在生育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必须由用人单位承担,这加重了单位的经济负担。也正是如此,大量的企事业单位拒绝女性。但需要强调的是,以牺牲男女平等为前提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并不是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三、性别歧视的对策研究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要彻底解决就业性别歧视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推进就业立法,明确政府职责
我国正在着手制定的《促进就业法》。其宗旨是促进就业的政策法制化.以保证公民的充分就业。因此。为有效地解决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目前较为可行的措施就是在未来的《促进就业法)中专门就促进妇女就业、防止和消除就业和职业中的性别歧视予以法律规范,为减轻用人单位的“性别亏损”。
2.消除性刺歧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除追求利润最大化之外,企业还应保障和提升社会公益。从这个意义上看,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不是一个毫无限制的权利,用人单位必须为禁止就业性别歧视而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是,市场本身不会对自身的歧视加以处理,为此,国家有必要通过立法,对用人单位的用人自进行界定,对其行为加以限制和矫正。
3.完善生育保障制度。提高女性的就业竞争力
妇女就业主要的危机所在。是生育使她们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保障妇女就业首先是补偿与生育有关的不利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我国,长期以来,生育保险费用都是由用人单位负责。此外,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和监督生育保险基金的运行,减轻用人单位的管理负担,在社会运行机制上保障女性权益,提高女性的就业竞争力。
4.加强执法和监督的力度。维护社会公正
就业市场范文4
作者简介:徐高明,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江苏淮安/223300)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 12YJA880135)的研究成果。
摘 要:本研究基于江苏省六所大学文本资料和访谈资料的调查,探讨了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和压力下我国大学的课程变革。研究发现,为了确保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大学都积极进行了有益的课程改革尝试,开始关注国际化,更加强调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课程体系的弹性也有所增强。
关键词:就业市场;大学课程;变革
20世纪80年代,美国有关调查显示,高等教育大扩张以后学生和家长对于上大学的目的和动机变得越来越现实,82%的家长和85%的高三学生认为上大学的重要原因是“获得一个好工作”。[1] 200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也呼吁:“在工作市场上找到一个坚实的落脚点并能坚持下来的困难表明,教育系统需要把确保人们向工作生活的过渡作为一项主要的责任。”[2]同样,我国经过10多年的持续扩招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投资高等教育的观念逐步被人们所认同,学生和家长们更多地考虑将来的“出路-钱途-前途”问题。[3]近年来,在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持续增加、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的双重挤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保证大学生充分就业已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大学和家庭的头等大事。
那么,为了应对就业市场的竞争和压力,确保毕业生的高就业率,我国大学在课程上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改革尝试呢?这些改革尝试又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存在哪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呢?本研究选取了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江苏省的苏南、苏北不同区域,“985工程”、“211工程”和省属普通大学不同层次,以及综合性、以工科为主等不同类型共6所大学作为案例。在收集6所案例大学18份不同时期的本科教学计划等相关文本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校—院—系三个层次,分别对案例大学的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兼学术人员和学术人员三类共18人,进行了个别的、半结构的、当面的访谈。以期通过文本资料和访谈资料①的调查和分析,进一步探讨就业市场影响下的大学课程变革,从而为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的决策和行动提供参考。
一、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访谈调查中,一些教授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本科毕业生就业已相对淡化了“专业对口”问题,反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显得更加重要。
C大学的教授指出:因为进行专业研究的岗位不是本科生就能够胜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招生量的扩大,这些技术岗位都被硕士博士毕业生所占据着,本科生是很难占据这样的技术岗位的。所以,现在的本科教育已不再针对就业强调专业对口,这个问题已经是淡化了(C-I-09)。
D大学教授的看法也印证了这一点:其实专业性淡化了,人的基本素质强化了。我们自己的工作经验也是这个。但是我不是说专业不重要。比如说D大学材料系的本科毕业生,我可以很负责地讲,除了考研的占1/3,剩下的2/3里面绝对的大部分人从事非专业的工作,即使是材料专业毕业的硕士生,从事这个工作的也仅仅是沾一些材料的边。特别是当他三、五年稍微升职了之后,他从事的更多的是管理工作及与客户沟通交流,还就真的对他本身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D-I-12) 。
针对这种就业形势的变化,传统专业模式下“专、精、尖”的“高深学问”的本科课程体系显然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劳动力市场的要求。所以,各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课程进行了必要的改革。
第一,学习一些公共的基础课。第二,抓住专业的核心课程。第三,逐渐给学生选择的余地。因为工科的学生要多学习些人文的、管理的课程,或者管理的、文科的学生就要学些自然方面的知识。这样会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基础平台,使他的整个知识面更宽一些,让他出去自由选择的可能性更大一点(E-I-13)。
为此,六校在专业课程开始之前都新增了大类平台课,按学科性质及其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设置了学科平台课或学科大类课模块,修读学分从十几到三、四十不等。各专业根据对基础课程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平台课模块或从平台课程模块中选择适当的课程进行合理组合(见表1)。
资料来源:A-D-01,B-D-01,C-D-01,D-D-01,E-D-01,F-D-01。 二、拓宽专业面向,多元分流培养
为了应对就业市场的多变和高校毕业生的多元化发展,一些大学在课程改革中实行拓宽专业面向和分流培养,把未来发展路径和课程的选择权交还给学生本人。
A大学就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该校教务处副处长说:我们采取的措施就是分流培养,一开始基础打得一样,到上面我给你不同的菜单,你根据你未来的职业取向去选不同的菜单。用不同的菜单打包给你,由学生来选择。把包办代替改为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就是我有多样性的选择,或者多样的课程,我不再把你框死在某条线上(A-I-01)。
就业市场范文5
关键词:离岸外包;职住外移;工作外包;国际产业调整
美国高科技咨询机构——forresterresearch的报告称:“美国服务经济领域在经过了3o多年的持续扩张后,离岸外包将成为美国从追求发展速度向追求效率转变的一种催化剂。”
2004年6月10日,联邦劳工部宣布,2004年第一季度,美国因业务外包而损失的就业机会比例为2.5%。约有2/3的职位流动源自制造业,在第一季度的失业者中,制造业工人占1/4。这是该部门首次对外包所导致的就业机会损失量做出评估。
外包近来在美国引起的争议还远不止这些,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美国政府、民众和媒体对外包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呢?本文尝试从外包概念的兴起,其近年来在美国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来分析它对美国就业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影响。
一、外包概念的兴起与离岸外包的发展
企业总是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的变化来调整其组织的构造和边界。在上个世纪30年代,由福特汽车公司所倡导的“垂直一体化”战略所带来的所有权优势、规模效应、对供应链和市场的控制力,随着科技和通讯技术的发展、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而逐渐黯淡。由c.k.prahalad和gary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第一次提出的“外包”(outsourcing)概念在过去的l5年间一跃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企业经营趋势。
所谓“外包”,指的是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并借助企业外部的专业机构的资源完成企业内部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的功能或业务,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经营方式。其实质在于强调企业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有助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上,而把那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交给外部专业的服务供应商,获得成本和效率优势。
作为一种经营手段,外包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年前,但它在80年代开始才得以广泛应用,并从无价值增值的辅功能(如清洁、保安、餐饮供应),发展到关键的支持和增值性功能(如人力资源管理、审计it技术、制造、营销、物流),甚至延伸至研究与开发等领域。
伴随着更经济的运输方式的出现,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和通讯技术的变革,企业信息传递的成本降低,效率和质量得以显著提高,外部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在此之上建立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地在市场和企业自身,在网络和一体化组织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使跨国界的离岸外包成为可能。
二、美国外包业务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就规模而言,外包从一种企业控制成本的手段,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业务模式只不过经历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邓百氏公司在(《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中称:相比1997年23%的升幅,l998年全球年营业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中,业务外包的支出上升了27%,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的总支出增加至2350亿美元。米切尔·f·卡伯特联合有限公司于2002年6月发表的《2002年全球外包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2001年全球企业对14.8%的日常运营业务进行了外包;全球外包业务正在以每年l9.6%的速度增长,美国占到了全球外包市场的2/3,其特点和趋势表现为:
1.大公司首当其冲。中小企业紧随其后从主体而言,外包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取得竞争优势、配合全球化资源配置而采取的经营战略。外包市场的2/3由大公司消费构成,1996年,美国年销售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公司中有25%选择了外包。2000年,年销售额l000~5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也很快加入到外包行列,选择外包的中小企业数量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约25%。外包不是企业能力弱的标志,相反,它为中小企业创造机遇,使其得以利用外包商在某一方面的专业化优势和规模效应,配合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位于美国中西部的it企业就早大公司一步,率先将部分业务外包至印度。
2.离岸外包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从外包活动实施的地域而言,当今的信息技术环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企业寻求最佳外部资源的可能性,外包突破国界、地域的限制从本土扩展到海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据美国葛特纳机构的估计,2004年,有超过80%的美国企业考虑离岸外包美国的it工作,其中40%的美国企业将完成某些类型的外包,或者从非美国
本土的服务供应商那里获得it服务。
在制造业,离岸外包已经从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手工制品、纺织品、轻工和化工产品),发展到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如汽车、飞机的重要零部件)。
离岸外包逐渐向价值链的上、下游拓展。为了节约研发成本,规避研发风险,处于价值链前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技术离岸外包逐渐兴起。据美国eiu(theeconomicintelligenceunit)1993年对50多家世界级大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企业承认,它们在90年代,接近或超过一半的技术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外部。外包的技术也从企业的非核心技术、容易购买的成熟技术、标准化技术转变为决定企业未来技术竞争优势的研发项目外包。另外,欧美很多企业将客户服务中心或售后服务的电话支持系统转移到了印度,又创造了售后服务外包的可能性,如at&t就将电话交换中心搬到了印度。
三、离岸外包对美国就业市场的效应分析
在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沃尔夫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合作的《减员在美国:现实、起源和后果》中归纳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就业市场:减员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新创造的职位数目长期而言远远高于失去的旧职位数目。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创造的职位达到2400万个,同期失去的旧职位只有800万个。外包所引发的美国就业机会流失,特别是近来由高技术和服务为主的外包所导致的情况与90年代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
首先,虽然长期而言新创造的职位仍将远远超过失去的旧职位,然而短期来看,外包在过去几年新创造的职位并不比失去的旧职位多多少。按照美国经济研究机构的估算,2001年l1月,美国经济应开始由低谷回升,而到2003年底,就业机会却减少了大约70多万个,形成了与90年代高增长、高就业率相对应的“失业型复苏”。而且,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失去岗位的员工为了适应新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更为复杂,其间所经历的过渡期必然更为困难。
其次,外包为美国创造了新的工作机会。必须指出的是,即便是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员工也从外包中获得了利益。制造电器和电子产品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在美国雇佣了6.5万名员工。仅在新泽西州,索尼公司就雇佣了2000人。全球主要图像公司之一、比利时的agfagevaert集团也在美国雇佣了5000人。西班牙terralycos公司也在美国雇佣了4l8人,这仅仅是一些例子。拥有微软、ibm等美国it大厂会员的美国信息技术协会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公司业务外包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因此能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报告说,去年美国净增加了9万份工作。报告预测,到2008年,公司通过业务外包将在美国创造出317000份新的工作机会。
第三,白领工作蓝领化,美国知识型服务岗位向具有智力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转移已成定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近的调查表明,占全美白领工作l1%的大约140万个工作机会,面临“外包”的威胁。那些无需与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且与信息密切相关的工作首当其冲,像电脑编程、软件开发、医嘱转录、会计和税务、技术、建筑绘图、初级法律和投资研究、保险索赔处理等。同样的工作,一个中国工程师每月工资大约为500美,印度为700美元,美国则是4000美元。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劳动力素质的结合,使得美国外包至发展中国家的工作机会,从制造业向技术含量提高的软件设计和售后服务发展。虽然劳动力成本同美国达到同一水平的时间可能比预期的要短,但外包使美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国际人力资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第四,外包带来的岗位流失,从本质上必须依靠自身优势,通过创新制造出新的就业机会来解决。forresterresearch最近的报告预言,在外国设有分公司的美国高科技企业雇用的外国工作人员将从目前的40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330万人。而在未来的12年中,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将把300多万个工作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其中包括中国、印度和菲律宾。另一家咨询机构加特纳资讯科技服务公司的资料表明,300万个工作机会占全美工作机会的2%。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工作机会一旦被外包到国外,几乎再也不可能回到美国国内。多余劳动力转向相应的高增长行业的难度也增加了。因此,通过再培训等方式的继续教育,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同时,必须利用美国企业的优势制造新的就业机会。70年代制造业大举向国外转移引发的反对声浪,就是通过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带来的新的就业机会化解的。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补偿现在在高端制造业和软件开发业务上流失的工作机会。需要指出的是,据美国商务部门统计,目前美国信息技术人才短缺34.6万名,到2008年,缺口还会扩大到130万名。尽管美国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但每年毕业的有充分劳动技能的工人还是不足,应当引起美国教育系统的反思。
就业市场范文6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大学生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一方面大学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大学生就业顺利与否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另一方面,每一个大学生的身上几乎都背负着一个家庭或者几个家庭沉甸甸的期望,他们就业成功与否对教育的社会价值及整个社会的稳定都有重要影响。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进行了市场化的尝试,而后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不断健全,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市场化的资源优化配置找到了理想工作。然而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的学生逐渐走出校门,踏上寻找工作的征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压力凸显,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在巨大的压力下也显现出与新形势和新情况不相适应的局限性,如何进一步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成为化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经过了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深刻,相较于目前的形势,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呈现出一下特征: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根据市场的概念定义,如果来评价一个市场成熟与否,一是看这个市场参与主体能否通过市场行为取得自己预期,另外就是这个市场是否通过一个制度规定达到自身良好的循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当前显然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毕业生、企业、政府作为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体,在参与这个市场的过程中,仍然是有着诸多不符合市场规定的行为,如我国高校的招生情况目前仍然是计划经济的老办法,这也导致了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可能并不是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出现供需的错位;毕业生在评价就业需求时也会考虑到一些非市场的因素,如单位性质、父母需要、离家远近等等;企业和政府由于制度的不健全,也会出现一些非市场的情况,如政府的行政干预、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出现的歧视现象等等,上述诸多情况都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的典型特征。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缺乏法律及制度保障
当前我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尚无配套的法律制度体系,只是在《劳动法》等法律规定中作出了一些说明,整个体系尚未完善。而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很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有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以美国为例,从20世纪60年代起,由于民权运动的发展,美国国会通过了一系列保障平等工作机会、促进就业的法律,包括1964年颁布的《民权法》(the Civil Right Act of1964)、1967年颁布的《防止就业中的年龄歧视法》(the Age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 Act of 1967)、1990年通过的《残疾人保障法》(the American with Dissbilties Act),这些法律要求消除就业中的性别、宗族、年龄以及对残疾人的歧视,为规范就业环境、保障公平就业机会、保护劳动者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美国为鼓励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设,还通过了《21世纪竞争力法》,该法导向性地鼓励大学生攻读科技、工程与数学等领域,促进扩大某些设计国家安全和竞争力领域的企业,对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相对于我国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仍然是各个参与主体分头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合理制约的机制还远远没有健全。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形式仍然单一
虽然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无形就业市场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各高校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然而其在毕业生顺利就业过程中的实效却仍然欠缺,而且各高校对无形市场的重视也存在较大差别,更多的时候还是无形市场的建设中只有高校“一头热”,毕业生、企业对无形市场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因此当下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有形市场形式、内容的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形式仍然单一。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现象明显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当前存在着高校与毕业生之间、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三组信息不对称。这些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任何一方的信息虚构都会对对方造成损失,当双方都意识到这种情况可能发生时,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它指信息占优势的一方通过隐瞒自身的信息从而造成对方损失的行为。如: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存在着优秀毕业生和普通毕业生,用人单位在不能掌握学生个人信息的情况下回作出错误决策,对普通的毕业生录用回把优秀的毕业生排除在外,从而造成了人才招聘中的“劣币淘汰良币”的现象。信息不对称现象由于根源负责,牵涉面广泛,彻底解决还学要较长的时间。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如此,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以及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然而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因此在现今情况下大力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成为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难题、推动毕业生成功就业的现实之选。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的重要性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是现时条件下化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最优选择
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社会及高校面对的共同难题,一方面我们需要自上而下地改变对大学生就业的观念,从人才观、价值观、就业观、择业观等等进行各个方面的工作,然后这些观念的改变绝非朝夕之间,而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力度,而在种种措施中,对就业市场进行拓展无疑是最有效也是最优化的考量。一是因为拓展市场可以丰富就业市场的覆盖面、创新形式、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这恰好是当前毕业生最直接和最迫切的需要;二是在当前现实情况下,解决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主体除却毕业生本身外,更多的还是高校和企业担当更多的责任,而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正是高校和企业之间进行互动的最好形式。因此,对于眼下的近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无疑是最优选择。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是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基础和前提
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基础有很多,但是充沛的就业信息无疑是其中的关键因素,而有了充足的就业需求信息,也是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前提。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的主要目的正是寻求更多的适合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的劳动力群体的就业需求信息,只有夯实信息基础,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毕业生的成功就业,试想,如果是十个毕业生只能面对一个就业需求岗位,那么无论我们说就业工作做的怎么好、毕业生的素质如何的高,还是会有九个学生不能够就业。因此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拓展从而获得大量就业信息是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基础和前提。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是毕业生优质就业的保障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方面是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长远目标应该是促进毕业生的优质就业,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屡创新高,但大学生整体规模在我国整个劳动力人口中的比例还比较低,大学生作为优质人才输送到优质的就业岗位上才是人才资源优化的趋向。毕业生优质就业的基础首先是量的充分,充分的需求信息是优质就业的保障,在保障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对应高质量的社会岗位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社会贡献价值。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是对就业信息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提供了主要保障,为毕业生优质就业发挥了关键作用。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是高校、毕业生、企业和政府的“四赢”行为
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高校可以解决毕业生的出路问题,同时在拓展过程中队社会、企业用人信息的收集来调校人才培养策略;毕业生则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的直接受益者,就业信息的增加和就业质量的提高为广大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企业在这个过程中积极的互动则会为自己带来适合的人才,快速提供企业员工的素质、优化人员结构;政府也能够通过这样的拓展活动搭建高校、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的平台,化解就业压力,消除安稳隐患,同时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策略
(一)积极引导,激活毕业生在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中的基础作用
毕业生因素是整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拓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做的一切从狭隘意义上来说都是为了让广大毕业生能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而当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拓展过程的基础作用被激发出来时,整个就业市场的拓展将会有稳固的基石,毕业生的基础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毕业生的价值因素,即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职业素养与道德品质以及再发展的潜力,这是就业市场拓展的基础,只有市场中的产品品质好,市场拓展的效果才能有保障;二是毕业生的价格因素,这里主要是指毕业生对自己的估价和定位,只有当毕业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对自己有了清醒的了解和准确的定位,就业市场的目的性才更加明确,否则,市场拓展的结果与毕业生的需要产生错位导致了信息的浪费。因此引导毕业生通过多种方式练好“内功”,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找准就业目标是整个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有效的基础。
(二)重新认识,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在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中的“双主体”作用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我们必须树立一个观念,虽然说毕业生和企业是签订就业协议的主体,但在就业市场中的主体确是高校和企业,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现行的毕业生就业体制决定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机构也担负起了培养的人才就业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企业在参与就业市场的过程中更多地习惯与高校进行接洽,而往往与个体的毕业生接触较少。因此如何发挥好这两个“双主体”的作用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成功的关键。
1、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就业市场拓展的主体之一是高校,但是拓展就业市场的根本宗旨是为了满足广大毕业生的需要,因此必须了解毕业生的真实要求,对于毕业生的求职意向,包括地域意向、工作岗位、薪资待遇等等必须要全面了解,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如果脱离了毕业生的真实需要,而是根据经验或者其他的一些因素决定就业市场拓展的方向往往会事倍功半。
2、高校在就业市场拓展中应由被动适应向主动开发积极转变。在就业市场中,我们经常强调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这往往也会导致一个语境误区,即忽视了高校的主观能动性,而是一味地跟着市场需求走。其实在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中,如果高校能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走出校门拓展市场,往往会起到更好的效果。近年来很多高校组团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推荐自己的毕业生,与当地的人才交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这些拓展行动不仅为毕业生寻求了大量的就业信息,而且也建立起了一种相对长效的供需合作机制。
3、高校在就业市场拓展中应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不同层次的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历史发展等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而这些特色很多也会内化于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中,一旦形成了自身的独特品牌,就会沉淀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每个学校都应着力打造自己的品牌,这样产生差异化的定位和竞争,大家才不至于千军万马地挤独木桥。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要处里好几个关系:一是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二是学校发展趋势和当前具体困难的关系;三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些都是高校特色形成和品牌打造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4、企业主动融入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中,为寻找合适人才提供有利条件。目前很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拓展还是高校一条腿在走路,部分企业也能够积极配合高校,但更多地企业只是在高校来单位进行市场拓展时简单地配合。因此,如果企业转变观念,主动地向高校反馈自身的发展情况及对人才需求的长期规划和趋势,从而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更加广泛的合作,将对企业人才的培养、人才队伍的稳定、人员结构的优化都会产生积极地影响。
(三)政府明确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中的引导和保护作用
政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往往是隐形的,有时候容易被忽视,但是却非常关键。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拓展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比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由政府作出统计和研判,而这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的指向标,否则拓展效果肯定是南辕北辙;同时在整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的过程中,高校、毕业生和企业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政府也可以通过配套的措施来进行保护,如对于积极吸收接纳高校毕业生的企业部分地方政府给予了相应的优惠政策,这促进了企业愿意接受更多的毕业生。如果政府在就业信息预测、就业市场规范、就业优惠政策落实等方面切实发挥积极作用,那么将极大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的合力的形成,从而产生多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