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敦煌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范文1

【关键词】敦煌文化;楼兰文化;佛教;楼兰女尸

一、敦煌文化

敦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称沙洲,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东邻安西,南接阿克赛,西北接新疆,地处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带。敦煌最初立郡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唐时期形成灿烂的敦煌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为汉河西四郡之一,史曾称“三危”、“瓜州”,自古为丝绸之路东、中段各线交汇的枢纽。它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

敦煌为一盆地型地形,周围高山环绕,总面积31,200平方公里,以戈壁、沙漠和山地为主,绿洲?面积仅占4.5%,有人口127.15万,其中城市人口6万多。敦煌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39.9毫米,年平均气温9.3℃,盛产的李广杏和无核葡萄,汁多个大,含糖量高,驰名中外。汉武帝元鼎六年,这一带地方首次以敦煌之名?建郡。汉武帝在河西所置四郡,以敦煌最靠西,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从那时起,古人习惯以敦煌为界,以此向西,称为“西域”。

敦煌自西汉(前111)设敦煌郡,历代成为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和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尤其是距城东南25公里的莫高窟,蕴藏着1600多年的文化建筑及艺术瑰宝,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敦煌为一盆地型地形,周围高山环绕,总面积31,200平方公里,以戈壁、沙漠和山地为主,绿洲面积仅占4.5%,有人口&127;15万,其中城市人口6万多。敦煌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39.9毫米,年平均气温9.3℃,盛产的李广杏和无核葡萄,汁多个大,含糖量高,驰名中外。汉武帝元鼎六年,这一带地方首次以敦煌之名建郡。汉武帝在河西所置四郡,以敦煌最靠西,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从那时起,古人习惯以敦煌为界,以此向西,称为“西域”。

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敦煌历经了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景观。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是一处十分吸引人的旅游胜地。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的砾崖上,492个洞窟层层排列,保存着从十六国到元一千余年的建筑、彩塑、壁画和装饰图案,是中国最大的一座艺术博物馆。这里有五座唐、宋木构窟檐,有历代塑像两千余身,有高达三十余米的圆雕,也有不足一尺的彩塑。特别是大量的唐代彩塑,写实技巧高度娴熟,是中国现存唐塑中的杰作。这里保存着四万五千平方米的壁画,除了佛教内容外,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反映了中国古代与外国友好往来、文华交流的历史。敦煌藏经洞,尤为引人注目。这里藏有从魏到宋六百多年间各种写经、文书、帛画等文物近六万件,有数量浩大的手写本,也有稀世罕见的雕版印刷本,还有少量拓本。其中手写本,不少是上等手笔,书法精美,是古代书法艺术珍品。其内容十分丰富,有宗教经卷、古代典籍、语言文学、历史、地理、音乐歌舞、自然科学以及大量社会人文材料等,为研究了解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科学、民族以及对外友好往来、文化交流等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历史资料。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艺术和文物潜心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

二、楼兰文化

楼兰文化是罗布泊地区最具特色的、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类型,是古西域历史文化典型代表之一,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21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的古楼兰王国,在丝绸之路上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公元500年左右,古楼兰王国一夜之间在中国史册上神秘消失。

楼兰文化是堪称世界之最的人文景观。据考古学家证实:塔里木河盆地人类活动已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如果我们把遗弃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的古城用一根红线联接起来,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古城包括楼兰王国在内,突然消失的时间都在公元四一五世纪,所有的遗址都在距今天人类生活地50-200公里的冥冥沙漠之中。

时至今日,尽管有众多学者付出了巨大心血,但诸如楼兰古城的兴衰与消失,至今还是个偌大的谜团,楼兰遗址也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轮台古城、且末遗址、古墓葬群、古烽燧、木乃伊、古代岩壁画等等,都是世界级的旅游景点。在人类历史上,楼兰是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名字。它曾经有过的辉煌,形成了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人们在楼兰文化所表现出的兴趣与热情,充分说明楼兰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而且是属于人类的。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的古楼兰王国,在丝绸之路上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然而,公元500年左右,它却一夜之间在中国史册上神秘消失了,众多遗民也同时"失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多年来这一直是个难解之谜。

1979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大批珍贵文物,还出土了一具已有3800多年的古代女尸,立即在国内外引起轰动,这具女尸出土于楼兰遗址,是中国目前出土的时代最早、保存较好的女尸。

楼兰是中国西域古丝绸之路上一个强悍的小国。早在许多年前就存在,一度十分繁荣。可是在公元3世纪后,楼兰国却神秘地消失了,楼兰王国的兴亡和它边上的罗布泊一起,成了一个巨大的谜。

1988年10月2日,中国和日本组织了一支联合探险队,到达沙漠之中的楼兰遗址,目的是解开这个在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消失了的神秘古国之谜。探险队从敦煌启程,进入沙漠,在沙漠中发现了佛塔和房舍的残迹。遭受风沙侵蚀的佛塔、房舍、墙壁和日常用具等,在星空中展现了往昔的容貌。在此,探险队对楼兰消失之谜获得了一些初步的线索。

楼兰总共有12个村,几万人左右,在部落首领领导下,平安快乐地生活着。可是就在1000多年前发生了一次瘟疫,许多楼兰人在病魔中失去了生命,一部分幸免于难的人就向南面的夏康利迁移到米兰。从此以后楼兰国便消失了。

这仅是实际的考察,真正的楼兰消失之因,仍是一个谜。

对楼兰古国的消亡,学术界有各种说法。美国人亨廷顿认为,由于气候干旱而降水量减少了30%,古楼兰人被迫大批迁移。英国人斯坦因认为,楼兰古国的消亡与降水量无关,而是高山冰川萎缩,河流水量减少所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陈汝国研究员认为,关键原因还是由于河流来水日趋减少而导致的自然环境恶化。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冻土研究所的夏训诚研究员考证认为,楼兰的消亡是政治、经济和自然条件变化的综合反映。

三、敦煌文化与楼兰文化比较

敦煌文化博大精深,以佛教文化为主。楼兰文化神秘莫测,以楼兰女尸最为出名。席慕容曾经写过一首诗《楼兰新娘》来歌咏楼兰女尸。敦煌有很多资料都被王道士卖给了外国人,流失到国外,从而形成一门学问叫敦煌学。这些事情在余秋雨的文章《道士塔》里有记载。敦煌学现在还兴盛着,楼兰文明却永久地消失了。

一直以为,自己很懂敦煌,很懂那种深沉的寂寞和万古苍廖的凄凉,然而,当沿着古丝绸之路,再次踏上寻梦征程的时候,只有驼铃告诉我,这座寂寞的城池的神秘与传奇,其实,我不懂。

楼兰古城,一座曾经繁华而喧嚣的城池。而今却只有一拘黄土与一片废墟静寂在瑟瑟狂沙之中,任后人探寻,凭吊。没落写在石缝间,枯草秋风还没来得及遁逃,昭君便来了,眉眼消红,洒泪而过。满并胡沙的掠影中,楼兰姑娘汲水的身影终于瘦成一道细细的秋水,将心缠出血来。然而,终是远了,昭君远了,那临风的仙子也远了,远在我前世今生的梦中,定格成永恒。仍记起千年前的那缕断弦,仍记起那一把辛酸的红泪。记忆深处,容颜如水,只是,千年后的今日那万古的废墟之上是否还会升起一袭素裙抚琴而歌?

没落了。没落着。

岑寂,只有佛守着这一顷荒园。

卷轴散溢孤香远,一度狂沙几飞天。飘曳远影之中,传颂了一个如诗般的神话――飞天。飞天,都问青楼高几许可又广寒清辉?嫦娥赴月,尚有纤纤玉手把芙蓉,你却就这样孑身而去吗?羽带微拂,裙裾飘摇,回首一望之间,你当真就刊头了这凡尘俗世临高心自寒。世人懂得你那回首见得留恋与不舍,然而却留不住你衣袂飘飘间的一袭清气!星月随影,漫天灿烂的星斗,可是你袖中散落的微尘?

遗世独立。飞天的飘逸与从容已羽化而去,无迹可寻,无踪可寻,只留一阕残缺的幽梦,待后人苦苦求索。一片从阴暗洞窟中升起的辉煌,一幅丹青妙手的佳作。莫高窟,完成了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的承接,于地下沉睡,于众人皆醉中醒来,莫高窟带着盛唐的熏天酒气摇摇晃晃而来。一个旷世绝伦的诗人,一个嗜酒如命的才子,用酒气泡出的绵延诗文给莫高窟写下了悼文,文中尽显的诗一代奇才的顶礼膜拜,是比善男信女更为庄重的虔诚。拜祭。拜祭。对于以膝盖行走的我们,除了拜祭我们还能做什么?

莫高窟幽梦。楼兰古韵。一曲敦煌醉倒酒中之仙,又何况我等粗俗之辈?

远去了,历史的脚步悄然走过,曾经的辉煌与没落已化为一泓淙淙逝水,飘然远去,记忆深处,一帘敦煌的残梦幽然垂落,只是,千年之后的我们又该已怎样的姿态开启和抚读?

敦煌文化范文2

[关键词]敦煌文化;世界文明;敦煌学

[中图分类号]K8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6-0038-02

一、敦煌文化增强了世界文明的“历史魅力”

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因中国丝绸大量输往西方而得名,成为中华民族推动世界文明进程的集中反映。敦煌的得名与丝路交通的开通有关。东汉应劭言:“敦,大也;煌,盛也。”唐人李吉甫亦言:“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南朝人刘昭称敦煌为“华戎所交一都会”,隋朝人裴矩称敦煌是西域门户“咽喉之地”。位于敦煌东南25公里的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一处光辉的历史遗迹。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被誉为“东方世界艺术博物馆”、“世界艺术宝库”。其洞窟数量、壁画面积和保存现状都是世界上其他著名石窟如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印度犍陀罗石窟等无法比拟的。

18世纪后期,近代考古学诞生。在地理大发现浪潮的推动下,敦煌、新疆及中亚地区吸引了各国考古学家的目光。据不完全统计,从1893年至1935年,来我国西北的考察团多达24批。其中1906年就有德国格伦威德尔、瑞典斯文赫定、俄国科卡诺夫斯基、俄国别列佐夫斯基、英国斯坦因、法国伯希和、芬兰曼妮尔海姆等七支考察队。这些考察团中,仅1935年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有中国学者参加。考察团的考察范围大都以敦煌和吐鲁番为中心,西北至黑城,西及西南至巴楚、库车、焉耆、楼兰、和田、一带。形形的探险家来中国的起因和身份不同,但到了中国后,都做过同样的勾当――窃取文物。敦煌藏经洞发现后,获取出土文书成为考察的最高目标。为了窃取更多的敦煌文书,一些探险家玩弄伎俩、不择手段,如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超、俄国人奥登堡、美国人华尔纳等。当藏经洞被掏空后,洞窟中的彩塑、壁画就成为盗取的对象。这些“考古学上的贼”将盗取的宝物捆载回国后,一夜成名,或被捧为名流学者,或获得爵位。由于各国探险家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被誉为探险家的“黄金世纪”。在这一时期,中国西北成为西方探险家的乐园,而敦煌成为乐园中的“极乐世界”。就文化的影响力而言,敦煌文书的问世,无疑使世界文明的“历史魅力”陡增。

二、敦煌文化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内涵

敦煌文书出土于莫高窟藏经洞,正是这批文书,催生了敦煌学。敦煌文书一经问世,立即引起外国探险家的觊觎和盗窃,文书因此流散各国,现分藏在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美国、丹麦、德国、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瑞典等10余个国家和中国境内(包括台湾)的数十个图书馆、博物馆和私人手中。随着敦煌遗书的流散,世界汉学的研究方向为之一变,整理和研究敦煌文书成为一个世纪以来许多国际汉学机构的核心任务。日本、法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印度、韩国等先后成立了专门的敦煌学研究机构,丹麦、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典、挪威、加拿大、匈牙利、新加坡、希腊、哈萨克斯坦等国均有研究者。在西方,有机会接触敦煌文书的汉学家都对其开展研究。20世纪前半叶,欧美及日本著名的汉学家大都以研究敦煌文书立身,如英国的斯坦因、魏礼、崔维泽、贝利等,法国的沙畹、斯坦因、马伯乐、石泰安、戴密微、谢和耐等,俄国的孟列夫、丘古耶夫斯基、克恰诺夫等,日本的矢吹庆辉、铃木大拙、羽田亨、仁井田等。由于所据有的敦煌文书内容侧重点不同,各国的敦煌学研究特色各异。正如陈寅恪在《敦煌劫余录序》中所言:“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自发见以来20余年间,东起日本,西迄英法,诸国学人各就其治学范围,先后咸有所贡献。”可以说,在20世纪前半叶,国际汉学的世界,就是敦煌文书的世界。

文明因交流而丰富,文明因互鉴而多彩。季羡林曾经讲道:敦煌和新疆地区是世界上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再没有第二个。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历史未曾中断的文明古国。同样,历史告诉我们,敦煌及新疆是世界上唯一的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区域。敦煌文化因充分融汇四大文化体系渐趋壮丽辉煌,姜亮夫讲道:敦煌文化包罗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也包罗了中西艺术接触后所发出的光辉,是中国伟大传统的最高标准,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发扬。世界文明则因有敦煌文化而更加丰富绚烂。如果说,敦煌文书发现初期,众多探险家的行为是裸的“掠宝”。那么,随后出现的国际“敦煌学”热则是汉学家们对敦煌文化的虔诚膜拜。敦煌学蓬勃发展的事实证明,敦煌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内涵 。

三、敦煌文化成为世界财富

一个世纪以来,敦煌文书流散他国是中国学人心中难以消退的“痛”。20世纪30年代,陈寅恪就发出了敦煌学是“中国学术之伤心史”的呐喊。自敦煌文书问世后半个多世纪,英、法等国的敦煌学研究长期居于国际汉学界的领先地位。1926年,从开始,中国学者正式踏上了艰难的西行访卷之路。出于学术的敏感,日本学者在西行访卷路上先中国学者一步。由于经费充足,时局稳定,再加上雄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日本学者在访卷和研究方面取得了比中国学者更为突出的成就。以至于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一位外国学者喊出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这一状况深深地刺痛了中国学人的心。于是,振兴敦煌学成为中国学者的夙愿。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在甘肃兰州成立。随后,中国学者团结努力、奋起拼搏,经过十几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让国际敦煌学界赞许的成就,使这一局面得以扭转。目前,敦煌学的故里――甘肃拥有国际上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团体,中国已成为各国学者公认的敦煌学研究中心。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广泛开展和不断加深,虽然敦煌文书本身回归中国的路很长,但缩微胶卷、高清晰文书图版的不断出版,极大地改善了准确获取敦煌文书文字信息的条件,各国学人可以在同等的条件下开展研究。中国学者基于本土历史和母语研究的优势,在敦煌“胡语”文书研究之外的许多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在奋力“夺回”敦煌学研究中心的同时,敦煌文化以更加新颖的姿态、更加多样的形式走向世界。1950年,著名画家张大千在印度新德里举办“临摹敦煌壁画”展览,这是第一次由中国人自己向世界展示敦煌壁画。此后,以常书鸿为代表的敦煌艺术家临摹的壁画多次在世界各国展出,展示了更为丰富的敦煌艺术。1980年以来,《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在世界数十个国家演出2000余场,以更为宏大的场面、更为震撼的感染力向世界人民宣传了敦煌文化,极大地提高了华夏文明的世界影响力。井上靖的历史小说《敦煌》、池田大作与常书鸿对谈及书信录《敦煌的光彩》、季羡林发出“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声音,意味着敦煌文化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

首届中国玉文化高端论坛在兰州召开

2015年6月17日,首届中国玉文化高端论坛在兰州召开。该论坛由内蒙古社科院“草原玉石之路”项目组、上海交通大学、甘肃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中国甘肃网、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甘肃分会联合承办。论坛邀请中国社科院比较文学中心主任叶舒宪等专家发表主题演讲,就中国玉文化的传播路线等问题展开讨论。本次论坛也是2015草原玉石之路(第五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的总结会,草原玉石之路考察团的专家学者在现场分享了考察成果。

本次论坛以“玉文化的传播路线、地域性玉器器形及其内涵、玉料来源地考察、玉材的输送与交流、国内外玉文化研究最新成果交流、玉文化产品开发”为主要内容,旨在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及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提供学术研究及宣传的新亮点和可持续开发的文化资源。

会上,草原玉石之路文化考察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中心主任叶舒宪教授、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易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包红梅、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丁哲等学者分别作主题演讲。甘肃省简牍博物馆馆长张德芳、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也分别发言,共同探讨了中国玉文化的传播路线及甘肃境内的玉料来源地等问题。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赵逵夫,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刘基,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丁虎生参加研讨会并致辞。研讨会由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冯玉雷主持并介绍考察情况。

纪录片《玉帛之路》开播

敦煌文化范文3

关键词:文化遗产 敦煌佛教艺术 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

中国西部有着丰富的令人惊叹的旅游资源,但开发程度很低,并未形成有强吸引力的旅游产业气候。在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氛围中,西部各省(区)已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丝绸之路”在中国西部有着相当丰富的人文积淀。这些资源大部分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尤其是大量的古城、古遗址、古寺庙佛窟和难以数计的珍贵出土文物。

闻名遐迩的古代丝绸之路,起点是中国的长安(今西安)。长安是汉朝和唐朝的国都,当时各地丝绸和其他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后,再由各国商人把一捆捆的生丝和一匹匹绸缎,用油漆麻布和皮革装裹,然后浩浩荡荡地组成商队,爬上陕甘高原,越过乌鞘岭,经过甘肃的武威,穿过河西走廊,到达当时中西交通要道的重镇——敦煌。许多中外的少数民族沿丝绸之路结部落而居,其中包括“利所在,无不至”的粟特人[1]和称雄西亚的波斯人[2]等等。这些外来的文化和古老的中国文明在这一地段不断交汇融合,迸发出无数新的气象,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在丝绸之路,绚丽多彩的文化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从今天所能看到的考古出土文物、石窟壁画、雕像、建筑、地面寺院遗存、驿站文书上,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当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在这里碰撞出的五彩火花。事实也证明,甘肃近一二十年吸引的境外游客大多是奔着“丝绸之路”来的。

随着“回归历史、回归自然”旅游趋势的出现,敦煌作为世界遗产项目日益成为来“丝绸之路”旅游的游客的首选项目。敦煌的文物古迹,最著名的除了莫高窟,还有玉门关、汉长城和阳关。再加上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鸣沙山和月牙泉,以及三危山、白马塔、雅丹世界地质公园等等,敦煌的旅游资源丰富得近乎奢侈。

敦煌莫高窟由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连同其周边亦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名胜古迹,便形成了以敦煌为中心的丰富旅游资源。它成为了现代人们重温历史的极好场所,带动了地方旅游业的极大发展。据统计,2002年5月1日至3日,莫高窟共接待游客2万人左右,创下了日接待游客人数的历史最高纪录。尤应指出的是,莫高窟周边的旅游景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包括自然环境,皆值得人们倾力关注,亦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主要有:

安西榆林窟,俗称“万佛峡”,是莫高窟的姊妹窟,与莫高窟同一时期。其中,中唐25窟为精华, 因这里曾珍藏稀世珍宝象牙佛而闻名于世。其著名之处还在于,从洞窟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看,榆林窟与莫高窟十分相似,是莫高窟艺术系统的一个分支,历来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创建年代至今虽无文字可考,但从洞窟形式和有关题记推断,当开创于公元6世纪以前。从现存壁画风格和游人题记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开凿和绘塑,进行过大规模的兴建。现存有完整壁画的洞窟42个,其中东崖32窟、西崖10窟,保存着彩塑272身、壁画5650余平方米。第六窟高22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全身用金色涂就,灿然如新、金碧辉煌、显得极其庄严雄伟。第三窟的18罗汉,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尤其是塑在南壁西端的哑罗汉,上身前倾,张口瞠目,欲言不能的神情,活灵活现,堪称榆林窟彩塑的代表。榆林窟的塑像虽有不少佳作,但它还不能代表榆林窟的价值。榆林窟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精美的壁画上,壁画内容十分丰富,有精美的佛和菩萨画像,有场面宏大的佛教故事画,有种类繁多的花卉禽兽,有极为精致的装饰图案。自唐至元,历代留有不少佳作,其中25窟盛唐壁画,是世所罕见珍品。榆林窟也是国务院1961年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鸣沙山,又称神沙山,沙角山。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最高峰海拔1715米。整个山体由细沙积聚而成,山形美观,峰如刀刃,远看连绵起伏,如虬龙蜿蜒。多人顺坡下滑,便会发出雷鸣般的响声,鸣沙山因此而得名。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四面环沙而不被掩埋,经千年而不干枯,实属自然奇观。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西汉时(公元前206年─公元250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据点,也是“丝绸之路”南道的一大关口。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名句,[3]更增添了阳关的魅力。在通往阳关的路上还可看到神奇的隐形睡佛。

西出敦煌90余公里,即为据守在疏勒河岸的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人们借助疏勒河舟楫之利,可直抵罗布泊再取旱道经且末而达盛产玉石的和田。商人把宝石美玉,经此关带入中原,交换成丝绸匹缎带入西部。西出玉门关有一段保存完整的丝路古道,能看到古代车辙和古人足迹。

汉长城。在玉门关以西5公里处,有一段全国最独特的板土芦苇筑成的汉代长城,现仍保存完整,并配有烽燧旁点火用的积薪垛多达15堆,大者长2米、宽1.5米、高1.3 米以上,凝结为化石十分坚硬。敦煌汉长城烽燧中曾出土汉简1200多枚。

西千佛洞,因地处莫高窟之西而得名。现存石窟17个,与莫高窟同一时代,石窟的结构、彩塑、壁画艺术风格等与莫高窟体系相近。在光辉灿烂的敦煌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

海市蜃楼是敦煌的又一奇观,在晴朗炎热的夏日, 敦煌的戈壁瀚海中常能看到神秘的蜃景。尤其是在敦煌至阳关、玉门关公路两侧,可以看到波涛澎湃的“海水”、高大的“山川”、整齐的“建筑”、错落有致的“城市”。这些景致若隐若现,十分壮观。

雅丹地貌,从这里横跨疏勒河北上,西行约100公里,即可到达人迹罕至的魔鬼城。魔鬼城方圆数百平方公里,是大自然刻意雕塑的天下奇观,显示出自然界赋予人间的魅力。这就是地质上所称的雅丹地貌,其形态复杂多变,有的呈金字塔状、有的呈骆驼状、石柱状或城堡或楼群状等等。置身其中,游人流连忘返,浮想联翩。当遇上狂风呼啸时,怪声四起,风游沙荡,唐代诗人岑参云:“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乱石走。”形容大漠瞬息万变的气候。此时走进魔鬼城,琳琅满目、风格各异、景象万千、气势磅礴的雅丹地貌,仿佛使人进入地质博物馆,可以尽享大自然雕塑之魅力。

随着中国实行西部大开发,生态旅游概念也被带入了敦煌旅游的概念中。[4]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新概念,其核心是强调环境的美化与优化,协调人地关系与人际关系,减轻环境压力。它是一种集观赏、感受、研究、洞悉大自然于一体,又不破坏大自然的旅游形式;是一种以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内容的旅游方式。敦煌莫高窟及其周边的旅游资源,能够满足生态旅游的这些需要。第一,连绵的鸣沙山、沧桑的汉长城、古老的阳关和玉门关、神奇的海市蜃楼、独特的雅丹地貌,具备生态旅游资源所必需的独具特色的地质、地形、地貌。第二,经千年而不干涸的月牙泉具备湖泊水体生态旅游资源。第三,更重要的是具备异常珍贵的古遗址建筑生态旅游资源。以莫高窟为代表,包括安西榆林窟、西千佛洞,这些古遗址建筑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随着环境的变迁而作为遗址保留下来,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世界遗产旅游的开发,让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亲身接触到这些先辈遗留下来的产物,但过量的接待,不可避免地对遗产地的历史风貌造成破坏。[5]这些遗址建筑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又是极易受损的,一旦破坏将无法弥补,为此,必须提倡生态旅游,一切旅游活动都不应破坏其原有的风貌。

世界遗产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休养、游览机会和高品位的艺术欣赏,同时也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国家旅游局获悉,中国将投资8亿元,在著名旅游城市甘肃省敦煌市建设一个旅游经济区。这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旦被确定为世界遗产,可以提高它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吸引外资;可以改善遗产地周边的环境,带动周边土地升值;可以改善当地的交通以及居民的居住条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旅游含金量将与日俱增。

参考文献:

[1] 参见《新唐书·西域传》

[2]包括阿黑美尼德王朝、帕提亚王朝、萨珊波斯王朝等

[3]参见《全唐诗》

敦煌文化范文4

敦煌――一个艺术的殿堂,公元4至11世纪的壁画与雕塑带给人们极具震撼力的感受。

敦煌――一个文献的宝库,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蕴藏着丰富的文献资源。

2011,敦煌文化约会上海。盛唐到西夏的莫高窟著名洞窟、按照4:5的比例复制的巨型涅卧佛、华丽的藻井、辉煌的飞天……令观者无不流连忘返。不仅如此,在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以敦煌文化为代表的甘肃省还带来了大型乐舞剧《敦煌韵》、音乐剧《花儿与少年》、天天演世纪广场歌舞专场《西部风情》,以及文化讲座和演出交易等。

这是一次感受甘肃文化神韵的千载良机,这是一场享受甘肃文化精髓的饕餮盛宴。甘肃文化在上海的舞台上将擦出怎样的火花?穿越时空隧道,让我们带您共同重走丝绸之路……

初揭敦煌展神秘面纱

10月25日至11月18日,上海观众期待已久的《敦煌艺术展》在世博会城市足迹馆成功举办。早在开幕前的两周,敦煌展就已经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布展工作。考虑到此次展览的规模较大,不仅有敦煌的10尊彩塑复制品、30幅壁画临本、10件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真迹以及大量的图片资料,而且要按照一定比例还原3个最具代表性的窑洞,原有的展厅可能无法容纳这些“庞然大物”,博会城市足迹馆的工作人员绞尽脑汁,经过几番头脑风暴后,想出了把展览开在大仓库的办法。搭展台,刷墙漆,安置展品,制作产品介绍牌……在时间极为紧迫的情况下,要把空无一物的大仓库改造成充满敦煌气息的展厅,世博城市足迹馆的工作人员与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展开了一场和时间的赛跑。

10月22日,距离敦煌展开幕的日子仅有三天。此时上海的天气已渐渐转凉,布展的仓库温度较室外更低,布展的工作人员却忙得连脸上滴下的汗水都来不及擦。笔者看到,空旷的仓库已在工作人员的改造后华丽变身为极具敦煌韵味的天地。充满着敦煌色彩的九色鹿壁画,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欣赏价值的敦煌彩塑,按照4:5的比例复制的巨型涅卧佛……置身其中,仿佛时间已静止,心灵的震撼令身处繁华都市的人们产生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要说此次大展极具特色的地方,绝对要数要数按照4:5的比例复制的著名的第158窟巨型涅卧佛。这尊佛像安卧在展厅中央,处于整个展厅最醒目的位置,它向世人展示着佛教艺术的博大与神秘。站在涅卧佛旁,仿佛可与它亲切的对话。它安详的神态展现出的是一种极致脱俗的美感,而且美得那么没有距离感,即使离数米远,也能真切感受到佛祖慈悲为怀的广阔胸襟。与此同时,佛榆林窟第29窟也是这次敦煌展复制三洞窟之一。它是首个全部用矿物颜料临摹复制的洞窟,观众可以近距离一睹那些难得一见的壁画,切实感受敦煌石窟的恢弘气势。除此之外,此次敦煌展的展品还包括10尊彩塑复制品与30幅石窟壁画临摹品。这些都是敦煌石窟不同时期的精品,从题材内容上看,有佛经故事、佛像、经变、供养人等。其中不乏鸿篇巨制,如《都督夫人礼佛图》、《观无量寿经变》、《张议潮出行图》、《千手千眼观音》等都是面积达数平方米的展品。

穿梭在《敦煌艺术展》的各个展品之间,细细品味这些经典的作品,使人不禁觉得仿佛置身于敦煌文化的殿堂,身心都得到了一次洗礼。在欣赏与赞叹的同时,笔者的脑海中也浮现出很多问号。这些堪称“庞然大物”的临摹品是用什么材质制作的呢?又是怎样从敦煌运输到上海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请教了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原来,包括莫高窟第1 58窟复制窟展示的4:5的比例复制的巨型涅卧佛在内的佛像,都是用玻璃钢材质制作而成。选择这种材质是因为考虑到它轻便和遇水不变形这两个显著特点,既便于运输和搬运,又能避免泥塑遇水变形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身长15.8米的巨型涅卧佛因体积过于庞大,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特地将它切割成三部分,分3辆车装载并走高速运到上海。到了上海,经过刷漆的拼接后便丝毫都看不出被切割的痕迹了。敦煌研究院的专家还向我们介绍,此次在上海将展出的10件真迹文献,均为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国家珍贵文物。其中《三国志・步骘传》残卷,据考证为公元4世纪东晋时期的抄本,是留存至今为数不多的早期写本之一。另一件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手书的《酒账单》,记录的用酒账单,反映了敦煌当时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细细观摩每一件展品。除了心灵上的震撼,更多的是弥补了自己原本对于敦煌文化的肤浅认识。在这些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面前,我们显得那么的渺小。但是作为浩瀚宇宙中的匆匆过客,人类绝对不是走马观花一场,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记录下了对这个世界每个时期不同的深切感受。无论寄托于哪种载体,都烙着沉甸甸的思想文化印记,就如这些珍贵的敦煌文物一般,每一件都渗透着敦煌时代人们的所思所想,流传至今的它们正在向世人传递着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种种憧憬……

再度重温敦煌历史

《敦煌艺术展》此次约会上海,随之也掀起了一股“敦煌热”,在目睹了敦煌石窟盛况后,越来越多的人对敦煌深厚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众所周知,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是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和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荟萃和集散之地,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建立敦煌郡以来,敦煌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处的地区。欧亚大陆诸文明及多重交通网络在此交汇,这里也成为中国一体多元的区域文化重镇,也是古代中国与世界文明交往频繁、影响深远的地区。

有人说:“敦,大也;煌,盛也。”美丽的敦煌,在多数人眼中都是块富饶、神奇、诱人的土地。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罗布泊,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在这个靠近沙漠戈壁的天然小盆地中,党河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树浓荫挡住了黑风黄沙;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文化遗存举世闻名,社会安定民风古朴,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敦煌历经了鼎盛时期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历史文化景观。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10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和“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

无论你是被敦煌的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的壮美景象所吸引,还是被它的李广杏、敦煌瓜、阳关葡萄触动了味蕾,或是被四月八庙会、滑沙节的热闹场景勾起了热情,敦煌都在向世人展现它独特的韵味、独特的美。这种并不刻意的自然流露,向世人展现出的不仅是丰富的历史文化, 更是一种宽广博大的胸怀。

无法终结的敦煌情

近一个月的《敦煌艺术展》于11月18日在世博会城市足迹馆华丽谢幕,告别了上海的舞台和观众。这其实并不是敦煌文物第一次走出大漠,也不是敦煌展品第一次登陆上海。2010年的时候,敦煌的珍贵艺术品就曾被“请”到上海,与上海观众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一年后,敦煌再次约会上海,重现敦煌石窟艺术的盛况,融学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上海观众足不出门便可领略大漠戈壁的苍茫,欣赏珍贵的出土文物。可以说,这次的《敦煌艺术展》不仅是一次敦煌文化的再现,更是为上海与敦煌两地建立友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搭建了平台。

当我们沉浸在敦煌艺术品的海洋中,观赏到的不论是临摹品还是真迹,都是那么的具有神韵。无论是壁画还是雕塑,都仿佛刚刚从大漠出土一般,身上还带着一股大漠独有的味道。殊不知,这些临摹品和真迹能完美地呈现出我们所看到的这般神韵,源自于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们倾注的无数心血与汗水。从成立保护管理机构起,他们就开始了壁画的临摹工作。在艰苦的条件下,汇聚了几代敦煌美术工作者前赴后继的心血结晶,真实还原与再现了当年敦煌艺术的神韵,并总结出从起稿、上色、整体调整、完稿等一整套临摹技法,建立了以客观临摹、整体临摹和复原临摹为基本方法的敦煌壁画临摹体系。“壁画临摹是敦煌艺术研究和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兼具保护、展示和传播功能,把敦煌艺术的形象传达给没有来过敦煌的人们,是我们的责任。”敦煌研究院的美术工作者这样对我们说。

如何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敦煌的历史文化,已成为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当下应该严肃思考的课题之一。敦煌,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履蹒跚地走过了近五千年漫长曲折的里程,如何在当代续写传奇?悠久历史孕育的敦煌灿烂古代文化,使敦煌依然辉煌。那遍地的文物遗迹、浩繁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神秘的奇山异水……这些历史的印记又该如何保护与传承?我们是多么希望敦煌这座古城流光溢彩,多么希望戈壁绿洲越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又多么希望金黄色的大漠更加浩瀚,更加辉煌。

面对古人留下的巨大历史遗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爱护与传承的义务。保护遗迹和文物,并不只是文物工作者的责任,而是应该扎根于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中。72岁的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委员作为一名连续4届当选的老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上的提案还是离不开令她魂牵梦绕的敦煌。她建议,敦煌应积极利用太阳能资源,发展光电产业,走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道路。在此次《敦煌艺术展》的同期,樊锦诗还做了有关敦煌文化的主题讲座,让中外嘉宾感受敦煌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的独特魅力,唤起对西部自然风光、雄厚历史文化的神奇向往,也自然地唤起大家对于保护与传承敦煌文化的责任感。

《敦煌艺术展》与上海仅仅是短暂的相会,却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回味。我们感谢,感谢辛勤的敦煌研究院学者和世博会城市足迹馆的工作人员为我们奉上的这场饕餮盛宴;我们期待,期待敦煌与上海的下一次相会,期待敦煌的宝贵文物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我们憧憬,憧憬更多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优秀民族文化和原创作品能通过艺术节等平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惠民昆曲 一饱眼福“兰韵雅集”2011金秋昆曲推广日活动

今年是中国昆曲艺术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和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十周年。上海昆曲团为了更好地向市民普及推广昆曲这门高雅艺术,特别推出“‘兰韵雅集’2011金秋昆曲推广日”活动。演出包括上昆近年来倾力打造的精品剧目精华版《长生殿》。此次演出为了体现昆曲的传承精神,由青年昆曲表演艺术家黎安、余斌担纲主演。老艺术家不辞辛劳地手把手教戏传授,在传承中培育了昆曲舞台上新一代的唐明皇、杨贵妃。此次演出也是传承后的首次正式公演。

奥美零空间2011秋季展“幻想童年”开幕

2011年11月3日,北京奥美零空间画廊(OGallery)2011年秋季展正式开幕,成为今年继“庆祝大卫・奥格威百年诞辰暨奥美员工百件作品展”之后的第一次展览。

以“幻想童年”为主题的秋季展邀请到了李展、刘坚、杜艳芳、袁摇⒀铉妗⒑嘏翮髁位年轻的大陆艺术家,分别从雕塑、版画、摄影、油画、铅笔画等诸多艺术形式,诠释其对童年的各异遐想。

奥美零空间策展人韩从武先生说:“参展的六位艺术家均来自中央美院,除李展明年由雕塑系研究班毕业之外,其余五位艺术家都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由于艺术行业竞争激烈,青年艺术家在刚刚步入社会之际往往需要更多的机会与平台展示自己,这将对他们未来在艺术行业的发展与造诣带来莫大的鼓励。”

寺上美术馆开馆展梳理中国当代雕塑三十年

2011年11月5日,北京顺义区的一家民营非盈利性美术馆――寺上美术馆在经历了两年多的改造后,终于迎来了它的开馆展“清晰的地平线――1978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展览由青年策展人何桂彦策划,艺术史学者易英、艺术批评家殷双喜任学术主持。

寺上美术馆是由过去的一个胡萝卜食品加工厂改造而成的,就如很多艺术区以工厂打造文化基地一样,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寺上美术馆是这胡萝卜加工厂经历了两年改造之后展示在大众面前的第一个成果。此次寺上美术馆的开幕展也作为胡萝卜艺术区的启动仪式。

著名艺术家隋建国与建筑师王晖根据寺上美术馆的地理位置与外部环境量身打造了大型景观雕塑作品《寺上-94度8分》,以红色脚手架组成围墙的形式安装在寺上美术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苏黎世美馆将展“呐哈德收藏”藏家曝家庭机密

敦煌文化范文5

【关键词】变文;都;语法化;主观化

在敦煌石室里发现的唐五代的俗文学写卷,称之为“变文”。变文产生的时期属于中古汉语时期,这一阶段的汉语语法不断演变发展,有的语法现象逐渐稳定下来,使用至今,如代词的使用等;有的处于继续演变的过程中,如“都”的语法化与主观化。变文在语言上的特点就是更接近当时的口语,是研究唐五代语言以及中古汉语史的宝贵材料。本文拟以变文中含有“都”字的语句为材料,分析变文里“都”的使用情况。例句全部来自王重民,王庆菽等合编的《敦煌变文集》和潘重规编撰的《敦煌变文集新书》,下文不再标注例句来源。

吕叔湘(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里将副词“都”分为三个义项:(1)表示总括全部。除问话以外,所总括的对象必须放在“都”前。也可以说“全部”,总括的意思更明显;(2)甚至。“都”轻读;(3)已经。句末常用“了”。这就是所谓的表示范围副词的“都1”,表示语气的“都2”,表示时间的“都3”。

变文里的“都”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都”,表示城邑,以及由城邑演变出来的“总计”义;一类是副词“都”。副词“都”又可再分为表示总括范围的“都1”,表示强调语气的“都2”,含有“都2”的句子往往带有说话人的主观性。

一、实词“都”及其演变过程

“都”是一个形声字。《说文解字・邑部》:“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其本义当是“有先君宗庙的城邑”。例如:

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都”进一步引申为首都、大都市,民众聚集之处。后来,“都”又用作动词,开始有聚集义,所以《广雅・释诂三》解释为:“都,聚也。”例如:

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而水以为都居。(《管子・水地》)

集聚的意思,也就意味着“总起来”,因此“都”很自然地获得了“总,总共”的动词义。《汉书・西域传》:“都护之起,自吉置矣。”颜师古注:“都犹总也,言总护南北之道。”

在变文里,“都”表示实词义的句子有不少,分别举例如下:

(一)用作名词的“都”,表示“都邑,集市”的意思

(1)白庄曰:交我将你,况甚处卖得你?远公曰:若要卖贱奴之时,但将往东[都]卖得。白庄闻语,懔然大怒:这下等,心里不改间无。

(2)子胥问船人曰:吴国如何可投得?船人曰:子至吴国,入于[都]市,泥涂其面,披发獐狂,东西驰走,大哭三声。子胥曰:此法幸愿解之。

(二)用作动词的“都”,表示“总共,共计”的意思

(3)香饭琼浆[都]一钵,愿母今朝吃一匙

(4)又汉者名一切恶不善济(法)。才升果位。计数即尘沙莫及,[都]标即二万八千。

“总括”义的动词“都”字使用时通常含有对涉及对象进行总括的意义,如例(3),总括香饭与琼浆。由于“总括”义的动词“都”一般位于动词之前,且含有对涉及对象进行总括的意义,这一特殊的句法位置和词法意义,使“总括”义的“都”由动词虚化为副词。

二、虚词“都”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知道副词“都”的形成,在句法上是由于紧邻句法环境的作用,在语义上则是由于词义的泛化――“都”的具体词义的进一步抽象化和扩大化,以及部分实义义素的脱落和适用范围的扩大――而形成的。

根据目前搜集到的语料,“都”出现在否定句里的频率比较高,而否定句是“都”主观化的原因之一。因为比起肯定式来,否定式更能体现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否定结构通常就是信息焦点所在,也是表述重点所在,所以主观化最有可能发生在否定结构前面。但并不是变文里所有的否定句里的“都”均表示主观强调义,有的还是表示范围的副词,只是前面的NP部分被省略或隐含了。

(一)表示范围的副词“都1”

(1)遂骂燕子:你甚顽愚,些些小事,何得纷纭!直欲危他性命,作得如许不仁。两个[都]无所识,宜吾不以同群。

(2)大王见太子愁不乐,更添百般细乐,万种音声,令遣宫内,为欢太子,太子[都]不入耳,再处分车匿,来晨被朱鬃白马,却往南门观看。

(3)大业鸿名[都]未成,衣单难可说。

(4)监官遂唤童子问曰:“何故不听打鼓?”童子答曰:“某乙此鼓切不可打,若打者必有不祥之事。”问曰:“有何不祥?”答曰:“若打一下,诸坊布鼓自鸣;若打两下,江河腾沸;若打三下,天地昏暗。”於是打其三声,天地昏暗,[都]无所见。太子遂乃潜身走出城外。

(5)太子见已,莫辩圣凡,令遣画匿问之,此者是何人也?画匿奉命,直见老翁,是何人在此而立?数伴叫问,[都]没应挨,推筑再三,方始回答。

(6)罗卜三周礼毕,遂即投佛出家,丞(承)宿习因,闻法证〔得阿罗〕汉果,即以道眼访觅慈亲,六道生死,[都]不见母。目连从〔定起含〕悲,谘白世尊,「慈母何方受于快乐?

(7)仆射乃于大中十年六月六日,亲统甲兵,诣彼击逐伐除。不经旬日中间,即至纳职城。贼等不虞汉兵忽到,[都]无准备之心。

以上例句,“都”均对所指称的对象进行量化,是范围副词。

例(1)中,“都”指向前面的NP部分,总括“两个”;例(2)中的“都”总括前面部分“百般细乐,万种音声”;例(3)“都”总括“大业”与“鸿名”;例(1)到例(3)里的“都”,其前都有指向对象,例(4)到例(7)句子里的“都”,前面没有出现NP部分,但是可以根据上下文补充出来。例(4)可以补全“天地都无所见”;例(5)补全为“老翁都没应挨”;例(6)补全为“目连六道生死都不见母”;例(7)补全为“贼等都无准备之心”。

在否定句,当量化对象NP出现于“都”前时,尽管“都”有时也会呈现出一定的主观情态义,但还属于范围副词。随着否定句中量化对象NP频繁地隐含于深层,“都”的全称量化功能就开始逐渐退化,而主观性情态功能则相应地得到了加强,于是加强否定的语气副词“都”也就渐渐形成了,尽管在开始阶段,这些“都”还多少带有一点全称量化义的痕迹。

(二)表示语气的副词“都2”

(8)汝母在生之日,[都]无一片善心,终朝杀害生灵,每日期(欺)凌三宝。自作自受,非天与人。今既堕在阿鼻受苦,何时得出。

例(8)中“都”既可以前指“汝母”,也可以前指“在生之日”,造成歧义。根据对该文的理解,我们倾向于后一种选择,即“活着的所有日子里都没有一片善心”,但是该句的“都”开始出现了表示主观化的语气,含有一种批评指责的语义在里面。

下面的例句里“都”已经变为表示强调的副词,不再表示范围。

(9)太子吟咏已了,更乃愁忧,嗟叹我辈凡夫,如何免得此事。闷心数四,忧苦再三,即便还宫,[都]无喜色。

(10)老人道:吾今桑榆已逼,钟漏将穷。眼暗[都]不识人,耳聋不闻音响。

(11)其时张令妻入,正拜堂次,使者高声作色:咄!这府君!因何取他生人妇为妻,太使极怒,令我取你头来![都]不容岳神分疏,拔剑上殿,便拟斩岳神。岳神见使者上殿,忙惧不已,莫知为计,劣时便走。

(12)神人每至三更,取内人来于观内寝,恰至天明,却送归宫。日来月往,已经半年,美人昏似醉,[都]不觉知。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除了例(10)中的“都”前有可以指向的NP,其他例句“都”前均无NP,但可以根据上下文补出来。而且“都”前的NP部分不再是双项NP,更多的是单项NP。“都”表示总括时,量化的对象总是大于或等于二的,但在表示强调语气时,量化的对象,就目前搜集的语料来看,都是单项式的。显然,这里的“都”表示量化的程度很低了,主要是用来表示说话人的一种语气。

引起“都”主观化的触发机制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说话人在表达一个客观现象时,一般总会带有一定的主观评价。这种主观性通常是包含在客观表述里的,但是,当说话人为了凸出或强调某种情感,或者为了满足某种语用需要时,其隐含的主观性因素就会被突现出来。所以,“都”表示主观性的隐含用法就在这样的句式里逐渐凸显出来了。

总之,导致“都”主观化的动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从句法形式看,那就是NP的省略或隐含,从表达功用看,那就是主观性的加强――说话人在进行否定性量化时,总会或多或少地带上自己的主观评价色彩,于是,随着否定句中量化对象的缺失,语气副词“都”就在否定词语前正式形成了。

加强语气的主观化“都”一旦形成后,并不一定非得用在否定结构前。事实上,在一些NP隐含的句子中,非否定结构前的“都”也可以表示主观情态。根据后来出现的语料,语气副词“都”可以出现在陈述句中,例如:

(13)玉日夜涕泣,都忘寝食。(《唐宋传奇・蒋防・霍小玉传》)

这个“都”虽然不同于强化否定的语气副词但由于在特定语境中主观性情感的强化,其主要功能也已不在全称量化,而在于强调语气。所谓“都忘寝食”,就相当于或者说接近于“甚至忘记了睡觉吃饭”。

通过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表示总括全量的范围副词“都1”与强调主观情态的语气副词“都2”之间存在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之上演变出来的。

三、结论

在变文里,“都”既有实词“城邑”、“总计”的用法,也有用作副词,表示范围和语气。根据搜集的语料比例来看,“都”用作副词的频率更高,符合语法化趋势。此外,范围副词“都1”和语气副词“都2”之间关系紧密,“都”在全称量化的同时,开始带有说话人的主观看法,并逐渐演变出只表示强调语气,不表示范围的用法,主观化程度加深。

现代汉语里关于“都”的研究很多,但是很少有人从历时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主要是因为对“都”的性质难以判定,我认为,与其困于“都”的划分,不如在具体的句子里观察“都”的使用情况,从而得出更有力的结论。本文选取中古时期的变文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得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至于连续性的历时研究,还有待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王重民,王庆菽.敦煌变文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2]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M].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1984.

[3]张谊生.副词“都”的语法化与主观化――兼论“都”的表达功用和内部分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1).

敦煌文化范文6

关键词: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文献 繁化俗字 类型 理据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文献》是上海古籍出版社计划出版的《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中的一种,分上、下两册,共收敦煌文献286件,另附77件附件。该书所有的汉文文献中,俗字现象十分普遍。俗字对正字字形的改变,一般可以从简化和繁化两个大的角度来分析。“简化和繁化是一切文字共有的现象。汉字既然是记录汉语的书写工具,这个性质决定了它必然朝着实用的方向发展,即朝着简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汉字又是汉语的辅助工具,这个性质又决定了它必然朝着适应汉语发展的方向发展,即朝着繁化的方向发展。”①汉字为了便于书写,要求字形简略,在人们的书写过程中,汉字的确是不断朝简化的方向发展的。但是,汉字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能更好的表情达意也是很重要的,为了更准确地表达含义,与汉语的发展相适应,人们在书写的过程中有时又会在正字的基础上添加笔画或部件,正如裘锡圭先生所说:“在汉字发展的过程里也存在一些字形繁化的现象。”②本文将选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文献》中的繁化俗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类型和保持理据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一、繁化俗字类型

(一)增加笔画

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它是文字书写中笔尖在书写材料上画出的点和线条,如横、竖、撇、点、折等。每一次从笔落下去到笔提起来的过程形成的轨迹就是一个笔画。增加笔画,指书写过程中增加了正字笔画中的一些点或线条,从而产生的俗字。

:“五根、五力、七等覺~、八聖道~…” ③(北大D002)

:“若菩薩摩訶薩增上意樂,欲證無上正等菩提,成熟有情、嚴淨佛~ …”(北大D005)

“支”“土”的笔画中本不含点画,而俗书却在笔末增加了点画。

:“其家~富。”(北大D037)《说文解字》:“巨,規巨也。從工,象手持之。”它的小篆字形作“ ”,在半包围结构里并不包含竖画,而俗字形却在“巨”中增加了一竖。包含相同部件的“炬”字也添加一竖写成“ ”,有时在上下各加一竖写成“ ”。

增加笔画一方面是受到书写惯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为了给文字以区别性。受书写习惯的影响,有时在书写该字字前先写一点,例如“厌、厚”等字先写一点,将“厂”写成了“广”;有时在写完一个字以后又会再加上一笔,例如“数、婆、氏、彼、祗、纸、支、枝”等,这些增加的点画是完全不表示意义的,只是由于书写惯性而加上去的。有些加点的俗字则是为了与其它字加以区分,在阅读敦煌卷子的时候可以发现,“土”和“士”并不是依据最后一横的长短而区分的。例如,“吉”在敦煌卷子里写成“ ”、“诘”写成“ ”,它们所包含的部件“士”,在具体书写中却将末笔写的很长,跟“土”没有区别。人们在书写的时候在“土”的右下角加一点与“士”相区分,而那些包含部件“土”的字也相应的加上一点,以示区别,例如“在、吐、社、坠、堕、尘、涂、悭、坚”等字中的“土”都写成“ ”。

(二)增加部件

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能独立运用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它介于笔画和整字之间。大多数部件是由一些笔画组合而成的,它们经常凝聚在一起,可以独立运用,以组合的形式充当构字单位,如“氵”、“艹”、“礻”等;但也有些部件本身就是一个字,如构成“好”的部件“女”、“子”,构成“林”的部件“木”等。汉语形声字或会意字中的部件一般具有提示语音或语义的作用,有些字经历了隶变、楷化以后,它本身的声符或意符已经不再具有表音、表意作用或者这些表音、表意部件不是那么得明显了。俗书为了突显、强化部件的表音、表意作用,常会在正字的基础上增加部件,形成俗字。

:“眾生常為愛網所纏,無明覆~,染著有愛,為之走使,不得自在。”(北大D029)“蔽”字本从艸敝声,该字形又增加部件“艸”,使得其意符变为“茻”,“茻”的含义是“众艸也”,以众草包围,可以更加突显“隐蔽”的含义。

:“牙莖枝葉花~味異。”(北大D031)“果”字本从木,像果形在木之上,该字形又增加部件“艹”,强调其与植物有关。“园”的俗字也增加部件“艹”,以强调其为种植果木等植物的地方。

:“不求色聲諸香味,亦不~望一切觸,常求無上最勝智,度脫一切諸群生。”(北大D029)“希”字本无“心”旁,为了突出强调内心的想法或愿望,从而增添部件“心”。同理,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责、勤、欲”等字的俗字形也相应地增加了部件“心”。

:“含~未語。”(北大D100)“笑”字本无“口”旁,可能因为“笑”这一动作伴随着嘴巴的开合动作,所以加上部件“口”,更加形象地说明该动作与嘴巴相关。

:“得阿那含度疑彼~斷於疑網。”(北大D034)《说文解字》:“岸,水厓而高者,從屵幹聲。”高地都是由土石累积所成,所以增加了部件“土”进一步揭示出它的物质组成成分。

(三)更换部件

汉字是由部件组合而成的,其中形声字或会意字是由具有提示语音或语义作用的声符、意符构成的。俗书在书写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因更换正字的部件而产生俗字的情况。更换部件形成的俗字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用另一个声音或意义相同或相关的部件进行更换;二是用形体相似的另一个部件进行更换。

:“~著諸凡夫,常抱於糞囊。”(北大D027)“耽”字本从耳冘声,该字形将意符“耳”改作“身”。耳朵属于身体的一个部分,二者在意义上是有联系的,故换用产生俗字。

:“~不念言我能出聲。”(北大D031)“鼓”字本从攴从壴,壴亦声,该字形将意符“攴”改作“皮”,这应当与“鼓”的制作材料有关系。《玉篇·鼓部》:“鼓,瓦為椌,革為面,可以擊也。”远古时以陶为框,后世作鼓,以木为框,蒙以兽皮或蟒皮,故将鼓字改从“皮”以突显其制作材料。

:“心若常者則無~親非~非親。”(北大D031)“怨”字本从心夗声,该字形改声符“夗”作“死”,“夗”和“死”的读音完全不同,但是将部件“死”上的一横省略的话就和部件“夗”的形体十分相似,故二者换用造成俗字。

(四)类化增笔

这类俗字是指由于受到上下文的影响或受心理暗示作用的影响,给本没有偏旁的字加上偏旁或者使之变成与上下文一致的偏旁。

:“我復慰~。”(北大D032)“喻”字本无“心”底,由于受到前面一个字“慰”的类化影响而加上了相同的部件“心”。

:“或自呵~身心無常觀者。”(北大D035)“责”字本无偏旁,由于受到前面“呵”字的影响而加上“口”旁,呵责、呵斥的话本就由嘴巴说出,“责”字加“口”以后更能加强其理据意义。

:“無諸山陵塠~荊蕀,處處寶聚,香華軟草。”(北大D144)“阜”字本来也没有偏旁,由于受前文“塠”的类化而加上“土”旁。《释名》:“土山曰阜,言高厚也。”增加的“土”旁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更加突显其理据性。

二、繁化俗字理据分析

文字的理据是指文字符号和它所记录的词(或语素)之间在音、义方面的联系。④文字是为了记录语言而发明的一种书写符号系统,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言之记”。文字记录语言的时候,或者从音入手,或者从义入手、或者同时从音义入手。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它用一定体系的象征性符号表示语素,字形不直接或单纯表示语音,而是与语素的意义联系,我们通过对字形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字所表示的意义,这种字形与意义的联系就是汉字的理据。然而,汉字绝大多数是兼用表音和表义的方法创造的,绝大多数形声字的声符与汉字的读音都有一定的联系,这种声符与汉字读音的联系也可以算作汉字的理据。

谈到俗字,可能有人会觉得它们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文字,是由于书写的任意性造成的,因此毫无理据,不可分析。但是,表面上看起来毫无章法的俗字之所以能够因大众的使用而流传,这绝对不是偶然的。正如张涌泉先生所言:“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是约定俗成的交流工具,俗字作为一种传播媒体自亦不能例外,书手的‘任意性’不能不受到文字社会性的制约。”⑤众所周知,简化是汉字发展的主流趋势,是由汉字作为汉语的书写工具性质决定的,然而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过分的简化会影响到文字的表意作用,所以繁化俗字的出现也是顺应汉字发展规律的,大部分繁化俗字都保持或者强化了正字的构字理据,以便更好地为人们的交际活动服务。

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文献》繁化俗字中,有些俗字是由于书写习惯或为了区别字形而增加笔画造成的,这些增加的笔画与正字没有任何意义上的联系,因而弱化了正字的构字理据。然而,给正字增加或更换部件,大多数是为了明确或突出字义,所以这类俗字中增强正字构字理据的比较多。

1.吐—— 臭——

《说文解字》:“吐,寫也。從口土聲。”“臭,禽走,臭而知其跡者,犬也。從犬從自。”“吐”的俗字形在“土”的右下角加了一点,这主要是为了与“士”相区别,“土”和“士”并不能依据最后一横的长短来区别,我们在前文已经举例分析过,此处不再赘述。增加一点以后,本来的声符“土”不再具有表音作用,所以丧失了理据。而“臭”在捺笔上再加一撇,并不是为了区别字形,而是书写习惯造成的,使正字意符“犬”不能正确表意,破坏了正字理据。

2.果—— 焦——

《说文解字》:“果,木實也。從木,象果形在木之上。”“果”( )本是个象形字,像个果子在木上的样子,人们一看就能明白这个字的含义。我们知道隶书最大的特点是用平直方正的点、横、竖等笔画代替了曲折圆转的线条,经过隶变改曲为直以后,很多字就不再象形了。从“果”字已经看不出是“果在木上”的意义了,所以人们想要表示“果”与植物有关,所以就在正字的基础上增加了部件“艹”,以达到突出强调的效果。“焦”字本从火、隹,部件“火”经过隶变以后作“灬”。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部件“灬”并没有部件“火”来的直观、明确,所以该字形又增加部件“火”,以达到突显强调的作用。《干禄字书》:“燋焦:上通,下正。”其它字如“蔽”“园”“笑”“耽”“鼓”等等,它们或者增加了部件或者更换了部件,然而增加、更换部件后形成的俗字并没有破坏正字的构字理据,相反,在某种程度上突显了正字的含义,所以这类繁化俗字的出现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繁化俗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字现象,它的出现说明了在文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简化和繁化这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运动,是可以并行不悖的。我们在承认简化是文字发展主流的同时,也应该重视繁化现象,探究繁化俗字产生的原因及其存在的积极意义。对繁化俗字的研究可以补充、完善俗字研究的内容,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俗字。

注释:

①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42.

②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29.

③本文采用简体汉字书写,引用的例证为与原文一致,采用繁体书写,后面的引例部分不再注释.

④郝茂.论唐代敦煌写本中的俗字.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⑤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岳麓书社,1995:46.

参考文献:

[1]郝茂.论唐代敦煌写本中的俗字[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6(1).

[2]吴军兰.敦煌写本繁化俗字例析[J].丽水师专学报,1997,(2).

[3]黄征.敦煌俗字要论[J].敦煌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