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古代诗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古代诗词

中国古代诗词范文1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词 经典解析

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古代诗词内容丰富,思想内涵博大精深,采集天地万物之精华,揭示和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其中有许多作品揭示和描绘了众多物理规律和现象,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物理学知识,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拟对以下几首经典的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物理现象进行初步的研究,抛砖引玉,以供老师和同学们参考:

第一首:东汉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解析:诗句中的“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形象地揭示和描绘了“燃烧豆茎”的放热现象和“燃萁煮豆”的热传递现象。

第二首:汉代乐府诗《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解析:诗中“青青园中葵”描绘了园中葵菜看上去是碧绿色的,揭示了绿色的菜叶反射绿光而吸收其他颜色光的物理现象;“朝露待日晞”形象地描述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揭示了自然界水的蒸发现象;“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形容在春天的阳光普照下,万物生长繁荣,揭示了自然界的能的转化现象(光合作用);“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描述了担心秋天来到,花和叶将变黄衰败的心情,揭示了秋天到来叶绿素含量的减少,黄色等其他色素的颜色就会在叶面上显现出来的色光反射现象;“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描绘了千万条大河最终流入大海的自然现象,揭示了重力作用的力学原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感叹人生短暂,光阴一去不返,揭示了时间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特点的规律。

第三首: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析:诗中“客路青山下”描述了路人以青山为参照的相对运动现象;“行舟绿水前”可揭示出二个物理现象:一是行舟时水的反作用力现象;二是行舟与绿水的相对运动现象。“风正一帆悬”显示了以风为动力的力的作用现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揭示了日出日落刚好是地球自转一周天文物理现象。

第四首:唐代李贺的《南山田中行》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解析:诗中“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描绘了一幅秋夜田野图:皓月当空,秋风万里,眼前塘水深碧,耳畔虫声轻细,有声有色,充满诗情画意。揭示了月光的反射现象和声音的传播现象;“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描绘了山间云绕雾漫,岩石上布满了苔藓,娇弱的红花在冷风中瑟缩着,花瓣上的露水一点一点地滴落下来,宛如少女悲啼时的泪珠。揭示了水蒸汽的液化现象、红色光的反射现象和自然界的重力作用现象;“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进一步描绘田野景色:“深秋九月,田里的稻子早就成熟了,枯黄的茎叶横七竖八地丫叉着,几只残萤缓缓地在斜伸的田埂上低飞,发出若隐若现的光点。揭示了空气动力学原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现象和光的传播现象;“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描绘了从石缝里流出来的泉水滴落在沙地上,发出幽咽沉闷的声响,远处的燐火闪烁着绿荧荧的光,在松树的枝丫间游动,仿佛松花一般。揭示了水击沙地产生的振动发声现象、燐燃烧形成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现象和光的反射现象。

第五首:唐代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民辛苦劳作的农耕图。诗中可归纳出三个物理现象:“锄禾”动作是利用杠杆原理;“日当午”是地球的自转到正午太阳与地球上某地的距离最小,辐射损失最小,故最热的物理现象;“汗滴禾下土”为地球引力现象。

第六首:唐代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形象地说明了泰山南面受日照,北面阳光照不到形成昏晓的自然情境,揭示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描写了诗人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的姿态,揭示了透镜变焦原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得极高,群山变小。正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具体展现。

第七首:唐代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解析:诗中“碧玉妆成一树高,”形容高高的柳树像碧玉发出翠绿晶莹的光,揭示了绿色的树叶反射绿光而吸收其他颜色光的自然现象;“万条垂下绿丝绦” 描绘了万千条柳枝犹如丝带一样下垂着,揭示了万有引力现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述了春风吹起,日照时间变长,气候变暖适于植物生长,植物就发芽长叶的自然现象。

第八首:唐代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析:这是一首惜春诗。诗中“春眠不觉晓”,描写了诗人一觉醒来,不知不觉“地球又绕太阳自转了半周”的自然现象;“处处闻啼鸟”。表现了声音在空气中四散传播的现象;“夜来风雨声”,蕴含着不同物质发出不同声音的音色原理;“花落知多少”表现了风雨冲力的做功现象。

第九首:唐代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解析:诗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描写了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一针一线地为将要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揭示了尖针穿衣的增大压强原理;“临行密密缝” 描写了慈母忙着把衣服缝得严严实实,生怕孩子受凉的伟大母爱。揭示了严实不透风而减少蒸发降温的原理。

第十首:唐代骆宾王的《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析: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生动地了描写了鹅在水中嬉戏时鸣叫的神态。形象地揭示了声音的传播和音色现象;“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生动地描绘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深刻地揭示了“浮绿水”的浮力现象和“红掌拨清波”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现象。

第十一首:北宋晏殊的词《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解析:词中“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燕子飞来”体现了空气动力学原理,清明节后“梨花纷纷飘落”表现了自然界中的“万有引力”现象,词中描写的春夏交替,更是揭示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季节变迁原理。“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几片碧苔点缀着满池清水”让人联想到平面镜成像原理;“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揭示了声音在空气的传播现象;一个“轻”字,让人不禁联想到空气的浮力作用。“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其中的“逢迎”二字,正是相对运动的形象写照。

第十二首:北宋苏轼的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词中“高处不胜寒” 写了月宫的高寒。揭示了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物理现象;“起舞弄清影”表明了趁着月光与自己的清影为伴起舞的情感。揭示了月下成影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描写了不起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揭示了月亮的相对运动现象;“月有阴晴圆缺”指明了月亮有被他物遮住而出现亏损残缺的时候。揭示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以上精选了部分经典古诗词尝试着进行了物理原理、现象的解析,相信大家一定能从解析中感悟到中华文化的涵博大精深和深刻的物理学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诗词范文2

关键词: 古代诗词 历史人物教学 运用方法

历史人物的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一般方法包括其活动是否顺应了历史趋势、全面评价、阶级分析,以及对整体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影响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历史人物的评价大多依赖于教材的叙述,教学过程比较教条、苍白乏味,缺乏生动性,这样枯燥的教学方法学生较难接受,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氛围、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如何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教材关于人物评价的相关结论呢?在教学中适当引用与历史人物相关的古代诗词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在历史课堂充分发挥诗词的对古代的历史人物的评价价值,会使课堂充满活力和清新气息。那么,历史课堂应该如何引用古代诗词才能在历史人物评价的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功效呢?

一、引用对历史人物或其某一活动评价的诗词

在对古代某一历史人物的某一活动评价时,引用诗词能使教学再现史实情境,更加生动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在评价秦始皇统一六国时,通常可以引用李白的诗《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可以生动地展示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华夏的叱咤风云、再造乾坤的壮烈之举,从而肯定秦始皇的统一。

在评价岳飞抗金时,引用岳飞的《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可以说明正是由于女真贵族的残暴,才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慨,而岳飞正是他们当中的先进代表,可以得出岳飞抗金是正义性的而且是有群众基础的结论,学生会自然会肯定岳飞的抗金活动,也可以理解金兵为什么会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二、引用对历史人物或其某一活动不同评价的诗词

历史教学中,对古代某一历史人物的某一活动评价引用不同的诗词,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历史人物的某一活动进行评价。

在评价楚汉战争中的项羽时,可以引用项羽的诗《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通过这首诗,可以理解项羽作为一个统帅,一个霸王,当在垓下陷入汉军重围,四面楚歌时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事业,而是宝马和美人,可以得出项羽在挫折面前是一个狂暴浮躁的人,而没有想到下一步应该怎么做的结论。接下来,再引用唐代诗人杜牧对此提出批评的一首诗《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进行验证,从而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还有一首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是对项羽的评价,李清照赞赏项羽至死不肯过江东、有英雄的骨气,但是她没有看到项羽败亡的必然性。通过以上三诗的引用,引发了学生的议论和思考,去探索历史事件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增强历史理解能力。

三、引用对古代历史人物形成全面评价的诗词

历史教学中如果能引用不同的诗词,可以启发学生的联想,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易于对人物形成全面的和比较客观的评价。

唐玄宗统治时期是唐朝最强盛的时期,可是强盛到什么程度,如果教师按照课本直接告诉学生在唐玄宗时唐朝出现了开元盛世,就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

如果教师引用杜甫的《忆昔》这首诗:“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宝。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开元盛世的繁荣与富庶,对唐玄宗的政绩也就有了评价的基础。

再引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就把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的情景,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了,使学生认清了酿成“安史之乱”的根源是唐玄宗后期迷恋杨贵妃及宠信杨国忠。

引用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春木深。感时花贱泪,恨别鸟惊心……”可以了解当年繁荣的盛况已被战争破坏,成为一片焦土,自然得出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的结论。通过杜甫对唐朝由盛转衰的深切体会,才能更好地使学生辛酸,惋惜地感叹玄宗晚年统治的没落、衰败。

还有,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居易的“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做地衣”都可以使学生认清唐朝统治阶级腐败、安史之乱的灾难和百姓的疾苦。

中国古代诗词范文3

[关键词]次贷危机 H股市场 协整检验 方差分解

一、研究背景与综述

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逐渐在全球范围蔓延,严重冲击着国际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风险的传递性对全球股票市场间的相关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加入WTO后有步骤的进行金融市场的开放,日益加深了与世界金融市场的联系。这使得中国的经济获得了长远发展,但是中国内地新兴股票市场也更易受到世界金融市场风险的冲击。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也必然会影响中国股票市场之间的相关性。

香港证券市场是我国股票市场的一个有效补充,其中在我国注册但是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叫H股。sun(2000)认为,不断发展的H股已经基本取代内地B股的海外融资功能,与A股市场共同支持内地经济的发展。基于以上考虑,在我国上市公司境外上市迅速发展的今天,研究A股和H股的相关性很有意义。基于次贷危机研究中国A股市场和H股市场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发现金融风险在中国的传播方向,阻止中国内地股票市场受到更多的风险冲击。

Yuming Li(2003)使用协整理论专门研究中国内地A股市场和香港H股市场。文章主要是针对1996年―1998年的两市进行分析,使用的是两地市场指数日收盘价格。研究结果表明,此段时间两市场没有协整关系,且H股市场对A股市场有引领作用。

吴世农、潘越(2005)使用协整检验主要分析中国内地上海股票市场和香港与内地关系密切的股票市场。文章主要使用的是上证指数、H股指数和香港红筹股指数的日收盘价。研究结果表明,两地指数间存在这协整关系,而且通过方差分解得知红筹股对内地股票市场的解释力度大于H 股指数。

二、数据和方法

1.数据

本文选取上证A股指数和恒生公司编制的H股指数为研究对象,所有数据来源于雅虎财经。采取的样本为经过对数处理的各种指数的日收盘数据,时间跨度为2005年到2009年。为消除异方差使实证结果更加有证明性,把原始序列取对数,把序列做了修正。

2005年4月29日,A股市场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到2007年,A股市场上98%的公司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中国进入了一个A股市场全流通的状态。笔者选择这个时间之后的A股市场和H股市场做样本起始点。即样本期的第一阶段从2005年4月29日~2007年4月19日。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全球各地股市出现暴跌。随后各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救市政策,直到2009年底次贷危机有起稳的趋势。所以笔者选择样本期的第二阶段是2007年8月7日~2009年3月1日。

香港和内地股市处在同一时区,而且都是周一到周五交易,虽然交易时间不同,但是两个市场交易的时段基本一致。但是,由于香港和内地股市开市和休市的日期并不完全一致,使两地股指在时间上不能配比,所以在选取数据时剔除此类数据。

2.研究方法

(1) 单位根检验

大多数的金融相关变量属于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所以在进行协整关系检验前必须确认变量的平稳性,即进行单位根检验。常用的单位根检验方法为Dickey等(1979,1981)提出的ADF检验。

ADF检验的提出是以DF检验为基础的,是为了克服DF检验中的不足才研究提出的。

ADF检验的回归方程为:

ADF检验的原假设为 ;备选假设为。检验统计量的计算方法与标准的t统计量相同。若接受意味这序列为非平稳的;若拒绝 ,表示序列是平稳的。

(2) 协整关系检验

协整关系建立的基本点是Engle和Granger认为一些经济金融时间序列单独来看都是不平稳的,单独进行分析没有意义。但是这些序列因为一些原因被联系在一起,这也就可以说它们具有长期均衡关系。

目前协整关系的检验有许多具体的技术方法,本文采用Johansen(1988,1990)提出的“极大似然估计法”,对A股指数和H股指数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Johansen检验又分为迹统计量检验(Trance statistic)和最大特征根统计量(Maximum eigenvalue statistics)检验。

(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找到变量间的领先与落后关系。A股指数与H股指数间的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可表示为:

其中, 表示上证A股指数和H股指数。

(4) 方差分解分析

在研究时间序列的动态性质时,主要技术手段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动态性质过于细致。Sims(1980)提出了方差分解方法,将内生变量中的变化分解为对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分量冲击,定量但是相对粗糙的反映了变量间的影响关系。

三、实证结果和分析

本部分作者将依据样本期中不同阶段A股指数和H股指数的数据特征建立实证模型,就实证结果进行分析。

1.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必须对所有的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利用ADF检验方法。ADF检验的滞后期数(lag)以Schwartz Information Criterion(SIC)作为判断依据,表1为单位根检验结果。

由表1可知,经过取对数后的A股指数、H股指数两序列在二个时间段中的水平值在显著性水平1%是接受原假设,表明两序列在二个阶段为不平稳的。两序列经过一次差分后的序列则拒绝原假设,表明差分后的序列是平稳序列。那么我们可以认为经差分前的序列都包含一个单位根,符合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的条件。

2.协整关系检验

这里我们采用Johansen(1988,1990)提出的“极大似然估计法”,对2个阶段的指数序列进行协整关系检验,具体结果如表2.

表2的结果表明,第一阶段在显著性水平为5%时二者存在协整关系。说明A股市场和H股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开始之后两市场开始了明显的协整关系。第二阶段二者没有了协整关系。这是因为在次贷危机对中国内地股票市场产生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香港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而间接传递了次贷危机的风险。

3.方差分解分析

预测方差分解是通过对方差贡献率对不同向量之间的冲击关系进行研究。是我们粗略分析市场走势的一个手段。表3是对2个阶段的方差分解结果。

由表3可知:

(1) A股市场和H股市场的预测方差贡献率基本上是由其身趋势所决定的。其中A股指数波动变化可以由自身因素来解释的占90%以上,H股指数波动变化可以由自身因素来解释的也占到了80%以上。

(2) 从A股指数波动方差分解的具体结果来看,次贷危机前H股指数对A股指数的解释能力占15.96%,次贷危机后,H股指数对A股指数的解释能力减弱,减至0.13%。再从H股指数波动分解来看,A股指数对H股指数的解释能力也随着次贷危机从15.6%增至26.9%。随着次贷危机的发生,两市相互解释能力发生了改变。

四、结论

1.结论

本研究主要探讨次贷危机对A股市场和H股市场相关性的影响,研究方法包括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方差分解等多种时间序列检验方法。主要结论为:

(1) 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引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中国内地股票市场也发生了动荡,上证综指从6124.02点跌至2082点,H股指数从20609.1跌至4792.37。实证研究发现次贷危机对A股市场和H股市场之间相关性产生影响。次贷危机之前两者有很好的相关关系,次贷危机之后两者的相关性减弱。这是因为中国内地的资本市场还处在初期阶段,中国内地股票市场相对于香港股票市场来说,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较弱。而且中国政策当局为了减弱次贷危机对内地金融市场的影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利好支持股票市场,这也使得中国内地的股票市场在次贷危机期间有反常于其他国家的表现。

(2) 次贷危机使A股市场对H股市场的解释能力有所增强,H股市场对A股市场的解释能力减弱。这表明随着次贷危机的发生,两市相关性逐渐消失,并形成信息传递方向从A股市场至H股市场。

2.启示

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得知,次贷危机之后,两市之间的信息传递有了明显的方向。在此阶段,投资者可以通过系统地考察A股市场的动态趋势,进而预测H股市场的发展趋势,寻找投资规律,为其投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研究证实次贷危机使得A股市场与H股市场的相关关系减弱,这表明内地股票市场依旧是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当今社会,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迅速发展,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趋势日益加强,世界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也纷纷开放本国证券市场。要想在这个开放的大环境下生存,我国也必须逐步开放资本市场。但是在中国股市逐步融入世界市场的同时,也会使得世界市场的金融风险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冲击。研究两市场相关性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政府管理层更好的对中国股票市场风险监测控制,也有助于政策部门适时出台能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的相关政策。

参考文献:

[1]吴世农 潘 越:香港红筹股、H股与内地股市的协整关系和引导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05,2(2):190-199

[2]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第一版

[3] 刘昕:“信息不对称与H股折价关系的定量研究”,2004,财经研究

中国古代诗词范文4

关键词:引导;体验;提升;中国古代文学;改革

作者简介:林琼(1975-),女,湖南临澧人,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讲师。(湖南 常德 41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教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FRjg11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117-02

“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主干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根据调查结果来看,该课程的内容安排、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当前“中国古代文学”课教学模式不符合教学实际的需要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自身具有的特点使其教学难度较大。首先,中国古代文学时间跨度大,从先秦到近代大约3000年,并涉及史学、哲学、文献学、文化学等多种学科领域,教师要驾驭自如,融会贯通,有一定的难度。其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古人用文言所写,从语言表达到思想内容与今天的生活都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学习起来难度更大。

根据“中国古代文学”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覆盖面广、文言文理解难度较大的特性,开设该课程的高校普遍安排了四个学期、200节左右的课时进行教学。即便如此仍不足以将这么丰富的内容讲透,不足以去介绍赏析大量的名家名作,而让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方式又难以落到实处,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拓展研究的人数很少,学生学习效果不尽人意。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大多数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采取的是以讲授中国文学史为重点,穿插具体的名家作品鉴赏分析。这样以史为纲,以作品为辅的教学,实为舍本逐末,往往只能应付考试,而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鉴赏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古代诗词、散文的写作能力,但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和课时不足又限制了作品选的阅读和教学。实际情况是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没有详细读过四大名著,更不用说通读《诗经》、《史记》、《儒林外史》这些经典原著了,就连所选取的教材之一——《历代文学作品选》也未能全部阅读。为了应对考试,有些学生把文学史背得很熟,但是让他们解读文学作品却一知半解,很多人连古文的断句阅读、繁体字的辨认等基本功都不具备,可见“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实在令人堪忧。

这其中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考核内容与方式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考试往往考查的是学生识记的能力,而不是理解分析、创作的能力;二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相当多的学校里,图书馆里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屈指可数,比如《金瓶梅》、《牡丹亭》等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没有,网上也难以查到原著;三则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较多,学生课余学习阅读的时间少,兴趣低。由上观之,笔者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文学教学与现实需要的契合要求改变现有教学模式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即时效益,随着价值观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学生觉得学习古文没用,学习热情普遍不高,该课程日益受到冷落。进行教学改革的目的不仅是要改革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写作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

从教学内容上来说,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之后,中学教学中古代文学篇目增多,教学内容较以往变化很大,很多以往未入选的名篇如今已列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而许多以前精读的优秀作品却已经删去。这就促使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必须做出相应的反应,尤其是从教多年的教师,不能数十年就讲几篇重复的作品,必须在对文学作品的选讲和详略处理上作出调整。

然而,很多老师仍然习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未能真正得到贯彻实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教学受到的影响也很明显,网络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固有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变革的动力。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图像、声音、视频等教学资源被引入课堂,教学方法有了新的变化,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容易被吸引。但是由于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改革没有发生根本的变革,很多古代文学多媒体教学不过是把原先的黑板板书变作了ppt课件,有的教师甚至简单地用视频代替课堂教学,至于如何有效地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仍然是有待努力的问题。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已经引起了众多高校的关注。近年来,很多高校纷纷尝试进行教学改革以摆脱困境,很多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教师也着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和实践。纵观各高校研究的内容,笔者宏观来看发现,很多高校开始思考“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的结合: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开始关注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做到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有的高校还尝试把区域民族文化与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联系在一起等等。具体的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自主性、互动式、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创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思考;还有吟诵、背诵式教学方法的回归和强化。的确,这些教学改革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摆脱困境,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但是通过问卷调查、实地听课观摩等方式,笔者发现,这些改革的措施往往停留在理论探索中,尚未有明显的实践效果。

三、构建“引导、体验、提升”三位一体的教学和评价模式

“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学各个阶段和各种体裁的重点作品,系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了解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文学思潮、流派、突出的文学现象等。除了知识目标之外,有的高校还提出了能力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分析评价中国古代文学、撰写学术论文的科研能力;情感目标——如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然而现行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是难以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的,必须对此进行重新审视和大胆改革。经过摸索和实践,提出了构建“引导、体验、提升”三位一体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和评价模式。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不像某些学科一样,直接传授某种技巧,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利用古代文学中的丰富资源,结合社会实际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引导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学习兴趣。这样的引导需要教师积极思考作品的思想内涵,巧妙地融汇古今,关注现实。例如在讲解《三国演义》时,可以结合目前网络热门小说《水煮三国》等,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提升自己的政治、交际甚至军事等才能。诸如此类的引导应该不难做到,尤其是在古代小说的教学中。再如《儒林外史》的科举制度可以和当下万众追捧的公务员考试相结合,从科举制度对士林的摧残,进而认识到不顾专业、不顾个性地投身公务员考试的盲目性。这样学生会发现“中国古代文学”对自己素质培养、对了解社会和人性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将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主,让学生在优秀作品的学习体验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针对以往教师“一言堂”、学生满课抄的状况,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恰当引导,适当鼓励,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在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教学中,笔者做过如下尝试,用“作者想通过《西游记》表达什么思想观点”的问题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问题初看容易,分析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如不了解心学对明朝中期思潮的影响,没有阅读原著,没有关注作品的回目中暗示,则很难把握作者的创作思想。实际教学情况是学生踊跃参与讨论,各抒己见,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最后教师点评分析,知识点的理解也落到实处。根据教学内容思考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目标始终不能忽略。诸如诗词、散文的作品教学,也不能由教师全盘包揽讲授,而是让学生先自行分析它的思想、艺术特色,再由教师点评、补充、总结。或者鼓励学生积极制作课件,就某个作家某部作品中的一个具体内容上台阐述自己的见解,教师则因势利导,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真正落实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

要使“中国古代文学”课能提升每个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不可忽视:

第一,切实落实小班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能为减少教学成本或节约师资而简单地合班教学。班额过大,一些面向全体学生的活动开展起来就显得时间不够充裕,不利于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体验则成了个别优秀学生的表演秀。

第二,增加课时,讲授与学生自学、讨论结合,必修与选修结合。从湖南文理学院近三年的教学实际来看,课时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从原先的每期54课时减少到每期45课时,呈减少趋势。这对于内涵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来看,实为不可取之举。课时的减少势必使得诸多优秀作品的内容无法被深入了解,更谈不上探讨其艺术价值。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只得压缩作品分析的课时,只做简单的文学史介绍。根据调查和实践的结果,“中国古代文学”可以借鉴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安排一定的课时用于学生课堂自学引导和讨论,确保学生的阅读量。

此外,可以将“中国古代文学”和专业选修课统筹安排,必要时以专业任选课的形式加以深化补充,如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之外还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学原著精读”2学期,总计64学时。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师资等情况开设如唐诗宋词选读、红楼梦研究等专业选修课,互为补充。

第三,改革评价方式,以考核促进提高教学改革效果。比如平时成绩的考核不仅仅是看学生的出勤率和作业完成质量,还应该把学生课堂参与讨论发言的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考查点,以此来营造积极参与的学术氛围。在学生成绩中,占比重较大的期末考核成绩不仅仅来自于对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或者某部经典名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分析,还应该增加对学生创作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创作古诗词或者小品文,以考试促进创作能力的培养。关于古代文学教学,很多高校或教师都建议增加诗词、古文背诵量,但是背诵的效果不容易检查,往往流于空想,如果在考试中加入默写诗词古文的内容,势必能引导学生加强平时对作品的记忆。再如仿效研究生入学考试,增加未精讲作品的赏析,考查学生阅读文本分析文本的能力,就可以促使学生平时加强自读能力的培养。

从长远来看,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以电子作业、学生互评、教师答疑的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形成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不论怎样,加强领导重视程度和教学团队长期建设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戴建业.买椟还珠——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4).

[2]张昌红.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误区举隅及反思[J].教育探索,

中国古代诗词范文5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审美经验入手,研究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由浅入深,找到历史和现代的结合点,找到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新知识的结合点,才能更好地帮助现代学生理解古代花鸟画。

人们常用“鸟语花香”来形容生活的美好,因为花鸟自身的美感,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愉快,自古文人骚客对它们用墨如泼。这一点是我上《中国古代花鸟画》这节课的导入词。

接下来,我把学生分成小组,利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说出或唱出关于花和鸟的诗词歌赋。这样既可以展示学生的才华,又符合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课堂气氛也非常好,真正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因为这些诗词歌赋是青年人喜闻乐见的,而且在语文课上学过很多。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然后对学生说,诗词歌赋中的花和鸟与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花鸟,其道理是一样的,你理解了诗词歌赋中的花和鸟,也就理解了花鸟画。我想,这就是一节课中最关键的切入点。

诗词歌赋有的是表现花鸟自身的美,例如,“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芽,又香又白人人夸”。就像教材中的宋代赵佶的《芙蓉锦鸡图》,佚名的《秋葵图》《白头丛竹图》《榴枝黄鸟图》,清代恽寿平的《锦石秋花图》等等。学生理解之后,马上展开讲花鸟画的技法。直接表现花鸟自身美感的这些绘画在技法上叫“工笔”。这种画法以“写生”为基础,不同于西方的“静物写生”,那么,中西方的绘画技法不同,绘画工具的不同,使画面效果也有很大不同。它着重于花鸟生态特征的表现,着重于描写动植物的生命力及其特征。

学生在低吟浅唱的时候,有的唱出“古老的东方有个少女,名字就叫茉莉花,她不爱艳丽的装扮,也不爱金饰繁华,她将一片真心,一片爱意,送给百姓千万家。”这种形容茉莉花的特性与人们的情感相通的地方,在古代花鸟画的技法中画家常用“写意”的技法,表现花鸟的特性与人们的情感和生活遭遇的某些相通的地方,作画立意时便借其抒怀,表达人生志向。这种手法又叫“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学生唱到茉莉花时,我在黑板上写到“洁白清香”,诗词里提到牡丹,我就归纳出“荣华富贵”,学生提到刘禹锡的《陋室铭》里的莲花的时候,他们自己就主动地找出四个字来归纳莲花与人的性格相通的四个字“洁身自好”。又如,郑板桥的《丛竹图》,表现的是人的气节,王冕的《墨梅图》表现的是他自身的默默无闻与他的才气,徐渭的《墨葡萄》表现出他的怀才不遇,朱耷的《荷石水禽图》表现出他对统治的不满。这样,以此为突破口,学生渐入佳境,不仅能够理解教材上的花鸟画,还能举一反三,理解教材以外的花鸟画。

中国古代诗词范文6

摘要::生态美在唐诗中有丰富的体现,从生态美学视域出发对唐诗的生态美进行解读无疑会对它的英译大有裨益。本文以李白的小诗《自遣》及其英译为审美客体,探讨生态翻译观照下译者如何发挥主体性在译文中充分体现原作的生态美。

关键词:生态美学 《自遣》 意象 生态翻译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为了弘扬中国文化,许渊冲、裘克安、林语堂等翻译大家都对中国古诗词的翻译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翻译的标准层出不穷,从严复的“信、达、雅”到林语堂的“忠实、通顺、美”,从早期翻译研究学派利维的忠实与创造统一说到翻译科学派代表人物卡特福德的“话语对等”和“功能对等”再到奈达的“动态对等”,这就造成了翻译赏鉴的开放性和多元性。而诗歌作为人类语言实践最美的产物,它的文字的凝练和意向的丰富让其想象空间和阐释张力无限丰富幽邃。这样,诗歌的译本就更见仁见智了。其翻译批评的维度除了上述翻译本体论诸多视角外,还衍射到了文学、国俗语义、文体学以及语言学(如系统功能语法、顺应论和关联理论等角度)等多个评判维度。本文则选取生态美学视角为契机,以李白的《自遣》为例,对中国古诗词的生态美及其英译进行解读和赏鉴。

一 生态美学理论与生态翻译观

近年来,生态问题成为全球人类生存的核心问题,生态学也愈发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它的影响已经逐渐渗透到其他诸多学科而产生了以生态为基础的交叉学科,如生态语言学、生态翻译学、生态哲学、生态文学、生态美学和生态文艺学等。其中,生态美学作为一种中国学者提出的当代美学理论,“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以实现人的审美的生存、诗意的栖居为其指归”。它的研究对象就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人类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生态环境。

虽是新近提出的理论,生态美学却十分强调对中国古典美学资源和生态智慧的开发和利用。古人在与自然的接触中逐渐建立了“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理念,比如,庄子在《齐物论》里就提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命题,这句话是说,人与自然本同根所生,同属一个整体,构成了一个和谐完整的生态系统。然而,当生态学的研究重心转移向人类的时候,它必须需要美学的关照,这便是生态美学的产生契机。正如樊美筠所言,中国古代美学家的“生态意识”更多的是“在审美的层面进行的,因此之故,它对人的精神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也就是说,它更多强调的在人敬爱、欣赏大自然的过程中,大自然对人的精神的丰厚回馈,包括对人心灵的净化和提升以及带给人精神的巨大愉悦”。可见,审美是人与自然实现统一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古人对待自然的审美化态度正是生态美学的核心所在。而在诗歌中,审美有化境,物我无两分。这样一来,在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唐诗宋词中,诗人们返回生态自然的家园就是返回精神的家园,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精神生态的和谐是相互联系着的。有诗为证,人邂逅自然的直接性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交互性在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里表现得一览无遗,而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发出的感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达的不仅仅是回归生态自然的事实,更是回归生态精神家园的喜悦。

中国古诗词是中国文字美的产物,更是中国文人思维的美学产物。在中国古诗词中,最重要的审美单元便是意象。意象最早出现在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等文论里,“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意象是指诗歌中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的本质就是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融合。“浮云”、“落日”、“美酒”、“落花”、“清溪”、“明月”等一个个栩栩如生而仪态万方的意象是诗词的灵魂,而中国古诗词史也是一套意象符号系统的传承与弘扬过程。如果说对中国古诗词进行生态解读是挖掘诗词中的生态意象美,尊重生态美学理论在文学诠释中的地位的话,那么对中国古诗词的英译进行生态美学视域下的赏鉴则是在生态翻译学的框架下对中国的生态智慧及古典美学进行移植和传播。生态翻译学是中国学者胡庚申教授提出来的将生态学与翻译学进行融合的交叉学科,它立足于生态学角度对翻译的过程、本质和宗旨进行阐释和应用。生态翻译学经过胡先生及其团队成员的协力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系统性比较强的学科,包含“生态范式”、“关联序链”、“生态理性”、“译有所为”、“翻译生态环境”、“三维转换”、“译者中心”、“适应/选择”和“事后追惩”等研究焦点,它强调翻译过程的“动态/平衡”和“生态美学”的传达,也强调翻译主体与外部生态环境之间的互相影响关系。另外,它也十分强调翻译过程的“选择/适应”,认为译者既要适应,又要选择。译者要对译文进行选择,而选择的目的是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换言之,正如王宁先生所言,生态翻译就是“从原文内在的生态结构出发来对拟翻译作品进行选择,并且在翻译的过程中依循原作固有的生态结构来在另一种语言中进行再现”。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看生态美学在诗词英译中的介入,我们可以认为译者具有一定的主体性,于译文中充分呈现原作的生态美。

二 李白《自遣》的生态美及其英译赏析

唐朝诗人李白(701-762)性格豪放,文采飞扬,其诗作代表了唐诗的美之极致。他的《自遣》一诗意境优美,飘逸不群,为五言绝句之精品。全诗曰:“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这首诗通过明示和暗含两种手段塑造了几个典型的意象:美酒、夜色、落花、衣衫、小溪、暮月、归鸟和行人。中国古诗素来以语言的模糊美著称,这就造成了诗无达诂、译无定本的局面。在这首《自遣》里,李白的“对酒”到底是和友人一起饮酒,还是形影花间对酒独酌?而饮的又是什么样的酒?这些我们都不知道。这就为诗的解读和翻译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另外,“醉起”到底是醉眼朦胧中起身还是醉过酒醒后起身,不同的读者也有不同见地。我们认为,全诗似乎在营造诗人花间独酌、月下独步的场面,塑造一个孤独洒脱的隐士形象,符合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学理念。故而,此诗适合理解为一处静幽飘逸的场面:诗人对酒独酌,不觉日暮,落花飘洒在他的衣衫上,醉眼朦胧中他起身沿着清溪独步,暮月映照,鸟已归巢,行人稀少。在这幅画面里,我们似乎看到诗人手执酒盅,醉眼迷离,步履蹒跚,仪态风流,诗与酒完美融合,达到了诗情才学与精神境界的最佳状态。李白是极爱饮酒的,他有“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的豪迈,也有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记载的“李白一斗诗百篇”。李白饮酒不为买醉,只为更直接地贴近自然。此诗夜色中的落花与衣衫的邂逅、清溪与暮月的邂逅,以及夜鸟与行人的缺失所营造的诗人徜徉天籁的美,无不传递着诗人与自然的莹然邂逅的喜悦,体现了中国古代物我无它的生态美学理念。

然而,尽管此诗意象优美、意蕴丰富,但是它毕竟是一首简单的五言绝句,如果简单照直翻译过去会让译语读者大失所望,品不到诗作的生态意境和古典美。让我们来看一下著名的古诗词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是如何翻译这首小诗的:

I’m drunk with wine

And with moonshine,

With flowers fallen o’er the ground

And o’er me the blue gowned.

Sobered,I stroll along the stream

Whose ripples gleam.

I see no bird

And hear no word.

――Xu Yuangzhong,2001.

译作可以回译为:我对着葡萄美酒啜饮而醉,同时也陶醉在月光下。落花飞舞,飘落在地上,也飘落在我蓝色长袍上。酒醒了,我沿着波光粼粼的小溪漫步。飞鸟无影,万物静寂无声。

可以说,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并不拘泥于原文的意象范畴及尺度,也打乱了原文的意象组合方式。首先,他将美酒理解为“wine”,具体化为葡萄酒。古诗中也确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诗句,可见,在静幽的花间,李白当时所饮的可能是葡萄酒,这样更符合这个由花、鸟、溪、月等意象构成的柔和境界。而译文将它处理为“wine”,不仅是对原作的一种深入解读,更是对译语文化的一种顺应。再来看“衣”这个意象,“衣衫”在古诗词中也有极其丰富的蕴涵,比如张先的词中有“昨日乱黄昏,来时衣上云”,对佳人衣衫的描述足以丰满其人物形象,让读者浮想联翩。而限于唐诗的言简意赅,原作中只是一“衣”字,许渊冲先生却将之翻译为“blue gown”(蓝色长袍),这种对意象创造性的丰富使原作的人物形象在译语文化中变得丰满起来,而用“blue”一词更是符合原诗作的意境。在这样幽静优雅的环境中,诗人最适合穿的就是一身有宁静悠远情调的蓝色长袍,儒雅飘逸中带着淡淡的伤感。

该英译中除了“酒”和“衣”两个意象相对于原作的扩展外,还有原作意象的转移以及重置。我们注意到最后一句“鸟还人亦稀”译者用“I see no bird/And hear no word”表达,“行人”这一意象变成了“语声”,但是译语读者稍加推断就会知道译作表达的是行人全无、万籁俱寂的静夜,而非诸人缄默不语的意思。可见,许渊冲先生转移并重置这一意象虽然貌似对原作的不忠实,但这一策略不仅成功地实现了译文的音韵美,而且也准确地表达了原作的意图。让我们再来看意象的重新组合。原作中“对酒不觉暝”在译文中变成了“I’m drunk with wine/And with moonshine”,将“月”这一意象从第三句的“步溪月”提前,这是对原作最明显的偏离,可谓译者对原作的不忠实。可是细品起来,又发现这种偏离似乎是与原作的意境和诗品极为神似。诗仙于花间对酒独酌,不觉日暮,新月东升,让他醉的不仅有美酒,还有美景,而美景的灵魂就是皎皎的暮月,让落花如梦、溪光粼粼,照着鸟儿归巢、人儿入眠,而后银辉洒满整个世界洁净如玉,如同诗人的旨趣。这么一品,译作在“信度”上大打折扣,但是在“意境”上却完美地呈现了诗作中的生态美,不能不令人称奇。既然“月”这一意象意境前移并细化为“月光”,第三句“醉起步溪月”中就不可能再提到“moon”了。但许渊冲先生自有妙招,他译作“Sobered,I stroll along the stream/Whose ripples gleam”。为什么清溪的波纹会粼粼发光呢?这便得益于第一句译文中的“moonshine”(月光)了,真可谓“此处无月胜有月”!

综上所述,许渊冲的译文通过意象的丰富化、意象的转移重置和意象与意象的重新组合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然而这种主体性的发挥并没有偏离原作的意境旨趣,这在本质上又一次例证了胡庚申“翻译即适应”的生态翻译学理念,译者在对译文进行选择来适应译语文化。翻译家傅雷认为“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这样一来,对笼统的意象进行细化、对整体意象进行细节转移、对散点式的意象进行组合虽然貌似对原作不忠,但这种生态翻译观照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不仅能在更高层面传达原作者的诗文意图,而且还使整个翻译过程变为一种美学实践,在译文中完美地传达中国古代文人的文采情思及蕴含的生态智慧,符合生态美学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曾繁仁:《生态美学―― 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观念》,《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4期。

[2] 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 孙琪:《“庄周梦蝶”的生态美学解读》,《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4]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中国翻译》,2011第2期。

[5] 王宁:《生态文学与生态翻译学:解构与建构》,《中国翻译》,2011第2期。

上一篇大雁塔导游词

下一篇ups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