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创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创新范文1
Jay Patrick Tiesman博士,国际著名化妆品企业――宝洁公司的企业生物工艺学部首席科学家、基因体学团队带头人、技术创业人。
其在宝洁公司的工作范围包括作为生物技术领域专家管理包括印度、澳大利亚、荷兰等国的商机联系与开发;监督指导各学科研究队伍利用基因体学技术满足公司各部门的业务需求;在公司基因体学领导小组中扮演领导角色,协调企业与医药基因团队之间的关系。
此次,Jay Patrick Tiesman博士专程来南京参加“2008中华医学会”相关学术会议,在会议结束之际,作为中国化妆品业界的行业旗舰刊物――《中国化妆品时尚》杂志有幸专访了这位宝洁公司极富重量级的美发及护肤专家。
记者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您最近的研究领域吗?
Jay博士宝洁公司全球生物技术部拥有一支基因组技术团队,而我就是团队的领军者。我们将基因组技术大量应用于宝洁的各个业务领域,从皮肤护理、肠胃护理到呼吸系统护理。我们还深入到了毒物基因组学领域――以确保我们的产品既安全又有效。
这次来到中国,我将在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CMA)演讲中阐述一个研究课题,这个课题非常有趣,是在我们的美容机构研究团队协作下完成的。首先我们对马拉瑟菌球形基因组进行了测试,以更好地了解这种真菌在头皮屑成因中的角色。其次是运用了基因组技术,以更深入地了解主要的美白成分。
记者我们知道,目前我们使用的美白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有美白效果,但停用一段时间,肤色便会还原。我想知道利用基因组技术开发出的美白产品,是否可以长期改善肤色?
Jay博士可逆性其实是化妆品的优点。这一点使消费者对产品效果不满时,可以选择停止使用该产品,并且也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基因组技术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化妆品成分如何作用于皮肤表面,表层的变化又是如何在分子级别影响深层皮肤的。
记者 亚洲人非常喜欢白皙的皮肤。我们知道,您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出了全新的美白配方Sepiwhite。在实验过程中该配方的效果如何?
Jay博士Sepiwhite配方能从一开始就抑制黑素原生成。众所周知,它是alpha-MSH分子的抑制剂,而alpha-MSH分子是黑色素生成最早的信号。我们的基因组工作显示,Sepiwhite还有更多的衍生效应,可以影响其他酶促反应,例如涉及皮肤色素沉着和细胞应激的反应。
OLAY Definity 焦点皙白系列就含有该成分。最近,我们正在研究一种全新的皮肤美白成分Sepiwhite。临床研究证明,Sepiwhite无论是对白种人还是亚洲人的皮肤均有显著的美白效果,我们认为它是真正具有突破意义的美白成分。
记者另外,烟酰胺(NA)和乙醯葡萄糖氨(NAG)这两种全新的成分都能起到美白的效果。您是如何将两种成分的美白效果发挥到极致的?
Jay博士我们发现这两种分子能够一起协作,将美白效果发挥到极致。这可能是因为它们在色素沉着过程中分担着不同的工作。比如说,我们知道NA可以抑制黑色素向角化细胞转变,而Nia能够阻碍蛋白酪氨酸的糖基化。然而,我们通过基因组也发现了这些分子的其他活动。在我们人工培植的细胞系统中,这些分子能改变成百上千甚至是成千上万的基因的表达。同时,许多这样的基因又与这些成分的美白效果有关。
记者头皮屑是由真菌引起的。它与遗传有关吗?通过使用控制真菌的护发产品能否有效地控制并减少头皮屑?长时间使用这种产品会否产生抗药抗和依赖性?
Jay博士头皮屑的产生当然有遗传的因素。我们发现,许多人的头皮上即便有马拉色菌和脂质也不会产生头屑。作为一个基因组研究人员,我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因为我对马拉色菌与头皮之间的这种寄主――细菌交互作用非常感兴趣。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使用基因芯片以更好地了解头皮屑生成的原因。
记者新的研究成果会使用于未来的产品开发中吗?新的研究成果会用在海飞丝(Head & Shoulders)系列中吗?
Jay博士是的。我们所有的研究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新产品的开发。即便是那些被认为是"基础研究"的工作都能帮助我们加深对头皮的了解,并且有可能让我们进一步找出更好地去除头皮屑的方法。
记者就美发及护肤业而言,您认为目前世界上最令您赞叹的研发成果是什么?为什么?
Jay博士在我看来,宝洁美容研究机构许多地方做的非常完美,它注重科学可信的实验结果而不仅是天花乱坠的营销宣传,而且注重支持基础研究以便开发更优秀的产品。然而最令人赞叹的一项成就当属它在实验动物替代物上的领先发现。整个公司特别是美容机构对这一成果非常重视。作为一个科学家,我曾担心在此领域的领先地位会阻碍我们的研究。然而,它却产生了相反的效应――促使我们在研究上进行创新。例如,我们的基因组研究机构不再使用动物做实验,而是通过优化标本采集技术,来采集人类的小块皮肤进行实验。我们还从事了人源皮肤培养体系的研究,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团队的研究者在这一领域达到了领先地位。
记者您能给我们介绍下有关宝洁公司内部的中央基因平台――昂飞技术平台(Affymetrix technical platform)的信息吗?它是每种新产品的创新与研发平台吗?
Jay博士“基因芯片”技术使我们得以通过高通量分析测量基因表达变化。在分子生物学发展初期,我们只能一次检测一个基因――就像用一根鱼竿钓鱼。然而,我们知道人类基因组中有数以万计的基因,如果我们对其逐一检测,那得花上几百年时间(就像用一根鱼竿去钓几万条鱼一样)。科技进步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赋予了我们新的工具,使我们能够在一次实验中分析几乎所有已知人类基因组中的基因。这就相当于用一张渔网代替了鱼竿来捕鱼。通过使用这种技术,我们在一周内完成的工作比使用以前的工具工作几个世纪所做的还要多。
我们在宝洁的许多业务领域都使用了基因芯片技术,其中包括美容护理(皮肤、头发、头皮)业务、呼吸护理业务、肠胃护理业务以及其他业务。然而,基因组只是我们需要研究以满足公司需求的先进技术平台之一。我认为宝洁公司是一个极具技术研发潜力的公司,公司在许多最新的科技领域都拥有专家,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物组学以及其他领域。
记者是否可以讲讲,您进行基因科学研究的故事,比如您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又是如何取得突破的。
Jay博士在加入宝洁公司前,我任职于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一家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在来到宝洁的初期,我就开始参与新技术开发。人类基因组计划伊始,我们便开始着手研究,可谓是基因组技术最早的应用者。早在十年前,我们就开始了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并已经获得了生成高质量的数据的方法(这是非常困难的)。宝洁公司全球生物技术部拥有一支基因组技术团队,而我就是团队的领军者。我们将基因组技术大量应用于宝洁的各个业务领域,从皮肤护理、肠胃护理到呼吸系统护理。我们还深入到了毒物基因组学领域――以确保我们的产品既安全又有效。需要指出的是,美容研究机构是我们在该领域最早的合作伙伴之一,我使他们了解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尽管它仍处于初级阶段。
记者我想问您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您已经在宝洁研发团队辛勤工作了15年。您认为宝洁公司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
Jay博士作为一位科学家,宝洁公司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公司极其重视技术创新。当它在产品包装上注明“全新改良技术”,那么这种产品肯定就有科学的创新。宝洁产品陪伴了我的成长,我母亲买东西的时候只认宝洁产品,因为她认为宝洁的标志就是品质的象征。我那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我将在维持那种联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凭借我在该领域的地位,我本可以在其他许多机构工作。但是,我选择了留在宝洁,因为我觉得这家公司有着凭借科学,创新不渝的激情。
科学创新范文2
综观科学发展史,每一次科学创新都导致科学理论体系和结构的重新建造,使科学达到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推动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变革与进步。那么,是什么推动了科学创新?除了客观上当时已具备了时代条件外,科学工作者主观上的叛逆思维是一个最重要的内在因素。
何谓叛逆思维?科学上的创新实践表明,叛逆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定型模式和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领域和新的客体的思维方式。它不迷信原有的传统观念和经典信条,对既定事物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体现的是一种叛逆精神。这种思维在一般人看来是不合事理甚至是荒谬的,但正是因为采取了这种思维,科学家才得以摆脱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桎梏,向着崭新的科学成果跃进和运动,创造出新的观念和理论来,导致科学革命的出现,实现新旧理论的更替。
可以说,科学史上的每一次科学创新都是叛逆思维的结果,或推翻原有的荒谬学说和过时理论,或突破原有理论限制把科学引向新的领域。马克思喜欢以“怀疑一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眼光加以审视,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做过重新探讨。正是在这种批判的审视、探索中,他完成了光芒四射的两大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仔细观察大西洋两岸的形状,可以发现大陆边缘拼接恰好吻合,但由于一般人头脑中存在着大地是不动的概念,未能提出反传统的设想。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据此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认为原来全球只有一块大陆,大陆周围是海洋,后来这块大陆开始断裂和漂移,形成了六大洲四大洋。这就是敢于跟“正统派”的大陆固定论的地球观唱反调,进行叛逆思维的产物。此外,哥白尼推翻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创立太阳中心说,牛顿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理论创立牛顿力学理论,爱因期坦突破牛顿的经典力学创立相对论,达尔文推翻物种不灭论创立进化论,也都是典型的叛逆思维的范例。
叛逆思维的反面是传统思维,专家称之为“思维定势”,即在思考问题时,片面、错误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而阻碍了科学创新的思维。老是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不敢向原有理论挑战,不仅不能提出革命性理论来,即使遇到新发现也会失之交臂。化学史上就有这么一个着名的例子:18世纪中期,“燃素说”在化学领域仍处于支配地位。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物列分析出了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十分纯粹,完全不含燃素,他称之为无燃素气体。本来,他们可以推翻“燃素说”提出氧元素的新概念,但由于他们为既有的“燃素说”所束缚,把新的发现纳入旧的观念之中,循规蹈矩,所以让碰到鼻尖的真理又轻易地溜走了。后来,拉瓦锡重复了他们的试验,摆脱了“燃素说”的束缚,明确提出了氧元素的概念,由此创立了氧化学说,导致了一场化学革命。
科学创新范文3
我二中、书声琅、与时进、步铿锵;
新课标、指方向、抓内涵、特色创;
……
这是一位诗人在《集宁区第二中学礼赞》中写下的诗句,它客观地再现了今天集宁区第二中学的发展进程。
集宁区第二中学始建于1956年,历经变迁传承,2013年春季恢复高中教育,再次升级为全日制完全中学。学校现有初中部教学班38个,高中部教学班16个,是乌兰察布市和集宁区两级重点中学。乘着京蒙对口帮扶的良好契机,在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北京二中与集宁区第二中学实行联合办学,共享教学资源,2014年4月正式成为“北京二中集宁分校”。
2008年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以来,科学谋划、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富有鲜明特色的精品办学之路。2012年7月,集宁区第二中学代表乌兰察布市参加教育教学改革现场会;2013年11月,集宁区第二中学承担了乌兰察布市义务教育改革现场会,体现“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特色的52节公开课向与会代表开放,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2015年3月学校被指定为“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学校。
主题德育,打亮学生生命底色
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在德育方式上求创新,在德育内涵上下功夫,学校先后推行了班级四级自主管理、青年志愿者社团、大型主题德育等活动模式,从而构建起了“向善崇学、健体尚美”的大德育观。在学生理想愿景、心理行为方式、生命体验等方面,通过一系列规定动作和具体实践活动,适时有序地对其进行引导、培养和教育。如“向雷锋学习、点亮青春”的志愿者走进社区服务活动;“文明礼仪伴我行、争做文明公民”的践行中华礼仪活动;“亲近自然、爱我家乡”远足活动;“身心健康从我做起、学会感恩”教育活动等,这些一直被学生推崇的校园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化育着学生,满足了学生多元、全面发展的需求。
同时,学校在全校开展了“习书法、诵经典”“阳光跑步”等活动,组建了足球队、篮球队、健美队、文学社、英语角、机器人工作室等社团。举办汉字比赛、才艺展示、人文素养专题讲座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文明快乐的校园氛围,激发了学生的青春活力,点亮了学生的理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学校的德育形成了“润物大有声”的宏丽局面,进而促进了优良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也吸引了市内外多所兄弟学校前来探访取经。鉴于此,学校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德育先进单位。
校本研发,构建人本高效课堂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根本。通过考察、探索、总结,依据校情、学情,学校确立了“观念先行、科学筹划、立足校本、理性操作”的课改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力求把“讲堂”变为学堂,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景中,对知识充分感知、体验、思考,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以“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理论为指导,在初中形成了学、导、练、思四步有效教学模式,即“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了“目标提示、合作学习、小组展示、点评点讲、归纳总结、训练检测”课堂教学环节。高中部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改进实验与研究项目,并结合学生特点,初步形成了“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发现问题)、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展示互动)、反馈评价(归纳总结,检测诊断)”的“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实施,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教师的主导角色,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学校初中部语文教研组参加了全国“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课题。12名语文教师获该课题2014年度优质课奖,学校被评为该课题先进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作业和分层考试。在一套教师的两个班级中(称为对班),按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分为A基础班和B提高班,进行分层教学,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行分层辅导,布置差异作业加以巩固教学效果,并按A、B两种试卷进行考试。“一模一法”的实施,把课堂的主宰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自控,学会了合作,增强了学习效果,减轻了课业负担,提升了学习品质,将课堂回归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本真地位。
合作办学,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集宁区第二中学正式挂牌为“北京二中集宁分校”,开启了两校携手至美的新征程。在合作办学协议框架内,两校展开了全方位深度交流合作,建立对流名师工作室、“一对一”师徒结对授艺、北京二中选派骨干教师定期驻守分校实地指导教学、分校青年教师定期赴总校学习深造、两校即时网络视频教研等。学校还定期选派优秀学生到北京二中交流学习,体验和感受首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励学生志存高远,奋发图强。与北京二中的合作,为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学校先后派出5批150多人次教师到北京二中访学交流,初、高中分别派出60名学生到北京二中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留学”,北京二中也先后派出3批40多位教师来校讲学。此外,北京二中百节学科素养课正式被纳入学校初、高中各年级必学课程目录。高中部在教学上与北京二中同步实行了“5个一致”即教学内容一致、教学进度一致、习题一致、考试一致、教学活动一致。合作办学,促进了学校教科研发展,提升了学校办学品质,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
科学创新范文4
以学定教理念指导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为了创新课堂教学,教师要从传统的“教”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提问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多是自己设计问题,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发展。为了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不敢问到敢问、乐问、善问转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刺激学生,带动学生“问”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丰富科学教学。在学习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油菜花开了》这一课时,教师利用语言调动学生提问,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调动学生的情绪,教师利用语言描述:春天到了,田野里已是一片黄色的花海。看,这美丽的景色多让人陶醉(多媒体幻灯片自动播放图片,引领学生入境学习)。师:看到这情景,你能提出什么与科学有关的问题?有学生问“油菜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有学生问“应该怎么研究油菜花”;有学生问“油菜花是否有果实”……从学生的提问来看,大多数学生能提出实际问题,思维得到发展。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探索更多有关油菜花的知识。
二、引导合作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的创新要突出学生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主体,从“教”转向“学”,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以促进学生运用这一本领,学习更多的知识。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促进学生创新学习,创新发现。在设计探究任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及科学学习需求,并考虑任务的探究价值,从而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获得发展。在学生探究时,教师主要起引导和调控作用,确保探究学习的顺利进行。在学习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初步掌握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但是对于影响侵蚀的因素还尚未深入理解。因此,教师设计探究主题:是什么影响了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教师将学生分组,引导各组学生首先猜想,然后设计实验验证本组的猜想,从而得出结论。有小组提出“土地坡度大小会影响被侵蚀程度”;有小组提出“有无植被覆盖会影响地被侵蚀程度”……提出各种猜想后,各个小组设计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这样的探究实验活动最容易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经过探究实践,很多小组都能创新完成,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培养。
三、引导实践学习,强化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科学教学的重点。以学定教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除了注重引导学生提问和合作探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展开实践学习,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就是说,在科学学习中,教师要设计开放性的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创新学习。在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融入竞争元素,设计激励方法,以驱动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实践学习,从而促进自我发展。在开放、灵活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厚,各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在学习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用纸造一座“桥”》这一课时,教师设计实践学习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学习造桥的基本方法后,教师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课后发挥想象,用纸造一座“桥”。实践活动要求:用纸造出“桥”的模型,并介绍设计想法的形成,纸桥的长、宽尺寸、承重能力、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克服问题的方法等。教师在班内成立“评委小组”,评价各个小组上交的“桥”的作品,并颁发“最佳创意奖”、“最佳设计奖”等。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能够将学习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动手操作中,从而深入了解各种桥,促进学生创新制作。果然,在第二天有关桥的作品展示中,科学课堂中满是创意十足的作品,各有千秋。
四、结语
科学创新范文5
教育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育人的理念是一致的。小学学科作为科学基础教育的基础阶段,无疑是大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科学教师也将积极行动起来,自觉担起一份责任,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教育教学的改革潮流之中。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什么是最好的教学方法,笔者想,只要是一名教师,必然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说一千道一万,总是难以摆脱“重”教法而“轻”学法的思维。登上讲台,总是乐于陶醉在自以为是的讲授之中,总是无休止地期待学生回答“完全正确”。比较而言,研究学法、关注学生智商(IQ)、情商(EQ)等,显然不够。怎样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更何况学生们的非智力因素差别种种,学习时的心理状况和精神状态各不相同。所以,真真正正做到因材施教,是有难度的。怎样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才能最快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那就是要彻彻底底以学生为本,改革教与学,创新教与学。
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怎样适应时代要求呢?
1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扩大学生的自主空间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在逐步的演变。由原先的完全被动接受学习,到后来的师生增加互动,再到师生平等交流,现在倡导的是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协助者。当然,后者就是最理想的学习模式。只不过,全面“升级”到这一步,硬件(设施)、软件(师资与学习资源、评价制度等)等条件都难以匹配。当下课堂里,教师的主导地位有意无意地被强化着,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地重视,并实质性地弱化。这是不好的现象。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会出现两个“没底”。一是完成“教学目标”到什么样没底,二是时间消耗没底。在现行的课程目标和考评的模式下,在“向课堂要效率”口号之下,教师跨越雷池有极大的风险。但跨出这一步是必须的,也是现代教育必然的选择。所以,教师要为这一天的到来积极准备,自觉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并加快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等同于放手不管。其实,这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就像运筹帷幄的将军,不上战场可以决胜千里之外。亦或是把握戏剧演绎脉络的导演,不在台上却可以得心应手地完成一场场大戏。
2 把握三维目标,注重学生的“亲历”过程
科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教师努力创设各种学习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学习,以期培养他们留心观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勤于思考、敏于探究等科学素养。
能力培养比知识传授重要很多,也艰难许多,教育教学的成本也高出许多,教师的教学工作必然麻烦很多,艰苦很多。但是,能力的“期货价值”是巨大的――创新决定未来。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全过程”,促进学生动脑动手。小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得到怎样的“实验结果”并不是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教师心里更该应清楚,让学生亲身经历一次次科学探求的整个过程,从中锻炼思维、获得科学知识、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理解科学的真谛,才是最最重要的。
在实验课堂上,精心安排小组合作任务,使小组全体成员都积极投入,获得“亲历”体验。他们都有一份任务,都有一份“工作”,都有表现机会,都有自己的贡献和共同的成果。教师全面观察,掌握学生动态,及时介入,及时引导,及时评价,及时调整。也许,某一堂课预期的任务完成不了,但坚持这种模式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合作学习能力。
开辟第二、第三课堂,拓展学生“亲历”的空间。科学教学的主阵地在实验室,这是第一课堂。这个舞台必须利用好。但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来说是不够的,还要利用好第二课堂,如:科普基地(气象站、沼气站、天文台等)、种植基地(温室栽培、无土栽培、生态田园等)、养殖基地(养鱼、养鸡、养猪、养虾、养鳝鱼等)、博物馆、科普展等。
第三课堂就是大自然。大自然处处有科学、有很多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本校经过几年的探索,集思广益,组织科学教师,编写出了一本有关科学教育教学的“校本教材”,使第二、第三课堂的科学学习活动序列化、制度化。不过,进行这些“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第二、第三课堂的活动,必须做足保障工作,取得学校和家长的支持,联系好承接单位。
支持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动态、查证问题、筛选信息的科学素养。青少年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家长和教师大可不必因为教育孩子而“谈网色变”。网络带来的并不全是负面影响,更有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网络更是一个交流和推荐的好平台。
3 实验之前先思考,动手之前先动脑
作为科学教师,笔者一直都很在乎学生所做的实验,是不是“一致地”达到了教学预期的结果(这也是当今课堂评价的重要指标)。但是,现在笔者的期待完全不同了。更注重学生在实验之前的思考(探究的问题、实验设计、要用到的实验方法或者某些技能等);更关切的是学生在思维上的领悟和突破;更喜欢看到实验活动中出现的差异,并因势利В引发学生进行反思。笔者觉得这样的科学课才是真正的“学科学”,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互相管理、互助学习,自由地观察,自由地探讨,心智会成长得更好更快。
4 大胆地把“项目学习”引入科学教学活动之中
科学创新范文6
关键词:科技教师 创新意识和能力 对策和措施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处在小学科学教育第一线的广大小学科学教师,直接面对小学生实施以培养科学素养为中心的科学启蒙教育。科学素养又叫科学素质,在高科技时代,科学素养不再是少数科学家的专利,良好的科学素养成为每个人必不可少的需要。科学素养的构件之一就是科学创新意识和能力。我国多年来的应试教育造就了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民族要复兴,国家要强盛,就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重中之重的基础教育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我们应该从娃娃抓起,迎头赶上,才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一、科学教师具有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当代科学技术和当今世界处于前所未有的变化中,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资源、环境和发展需要的尖锐矛盾,迫使人们走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担负着祖国未来重担的小学科学教师更应该注重自身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育,很难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行为能力,并能将自己的创新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如何提高我们的创新意识, 采取有效途径实施创新技能,就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二、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方法
1.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应该具备现代教育观念,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应该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习环境的开发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帮助者、调控者和评价者。现代教育观念追求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美国教育技术CEO 论坛在第四年度报告中明确指出,“21 世纪的能力素质应包括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学生在这5个方面的提高和发展,主要依靠教师来实现,因此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研究发现,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性之间有着相似的关系。实施创新教育,在于提高教师自身创新素质。广大教师应该学习现代教育的教学理论,增加知识储备,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2.营造环境,改革教学。
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因为每个人都有创造性的潜能,当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需要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造性的环境。这一环境当然包括了社会因素、家庭因素、自然因素等。 寻求社会和家长的支持。由于社会的多元化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社会和家长对小学生科学探究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会出现诸多不支持学生创新活动的现象,把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活动说成是不务正业。因此,学生的课余创新活动就显得较为困难。对此教师不但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打消顾虑,还要做好家长和社会的思想工作。利用家长会宣传科学创新对孩子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让家长知道孩子不是玩,而是在学习。利用学校的校报和宣传橱窗,借助社区活动,向社区和家长介绍学生创新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及时把学生的获奖情况和发表情况公告给家长和社会,让大家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让学生把自己的探究活动、科技创新的收获及时向家长汇报,让家长感受孩子的活动和发现,看到孩子的发展,也让家长通过活动,丰富他们自己的知识,发挥孩子影响家长的作用。利用短信、电话、家长信等形式,把学校即将进行或正在进行的活动和需要家长支持的内容告诉家长,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干什么,自己该怎样支持孩子,帮助孩子。这些都需要我们小学科学教师克服困难,帮助学生,这也是实现学校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
3.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小学科学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所以,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应只灌输现成知识,更要注意运用提问、观察、互动等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学生不知道“月相是怎么变化的”。提出问题后,教师就让他们每天观察,并进行记录从而找到规律。教师在这里所起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自己提出问题,组织好学生的观察活动和交流活动,提出注意事项,并给予阶段性的提醒,在学生实施活动时,教师不应是“司令员”也不应是“观察员”,而应是“参与者”和“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