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能言善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能言善语范文1
能言善语范文2
1.1实验结构的改革
无机化学实验与化学分析实验内容有较大程度的重复,如果将定性分析实验融入到无机实验中,将滴定分析实验与无机实验综合,实验结构重叠问题就能得到较好的解决。还可根据无机、分析化学教学内容的特点,保留一些经典的实验内容。如“反应速率与活化能的测定”、“无机盐的制备”、“酸碱溶液浓度的标定”和容量分析中具代表性的测定等。强化各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在原有基础上,深化教学内容,增设一些具有先进性、典型化的实验,例如酸碱反应实验。原无机化学实验设有“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而在分析化学实验中有“混合碱的测定”和“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根据学生反映,酸碱滴定操作重复过多,感到枯燥,为此我们可以将“混合碱的测定”和“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这两个实验删除,而在“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实验中增加了醋酸溶液浓度的标定,这样不仅充实了实验内容,而且实验内容选择上具有典型性,酸碱滴定既有强酸、强碱之间的滴定,也有强碱滴定弱酸,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同时根据醋酸电离常数测定值的准确度直接检验学生标定酸碱浓度的准确性。实验课程的整合给实验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教材已不能满足实验的要求,特别需要与之相配套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实验教材。为此首先在保持无机化学实验与分析化学实验教材自身的独立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尽可能覆盖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把那些对学生基本技能训练有重大作用的典型实验作为必做实验。精简两门实验中重复的部分,使其简而不漏。
1.2综合性实验的设立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结构的改革使得综合性实验的设立成为必然。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分析测试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综合设计性实验需要综合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必须具备各门实验课程的基础操作能力。如果整合两个实验课程,则可以设立无机与分析综合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例如:在开设的综合实验中,可以同时包含有无机化合物制备、原料与产品定量分析等多项内容。教师可提出项目,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最后要求学生以小论文形式写出实验报告。这类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综合能力,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可将无机化学实验中“由铜为原料制备硫酸铜”与分析化学实验中采用碘量法测定铜盐中的铜含量有机地结合成为设计性综合实验,由铜和工业硫酸为原料制备硫酸铜,再将粗产品重结晶制得纯品硫酸铜CuSO4•5H2O,然后进行铜含量测定。本实验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并计算主原料用量及确定最佳的实验条件,通过该过程不仅消除了学生以往为追求产品数量而忽视产品质量问题,而且使学生巩固了基本操作,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3教学方法的调整
无机与分析实验操作及其教材整合后,其教学方法也应作相应调整。根据综合性大学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和教学组织的灵活多样性等特点,针对不同教学阶段、不同教学对象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如:第一周,在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时,为保证学生操作的规范性,采用教师示范———学生实践———教师指导的教学方法;第二周进行定量分析实验时,为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学生预习———教师讲解———学生实践———教师指导的教学方法,为下一步综合实验打下基础;第三、四周综合实验、设计实验时,采用教师命题———学生设计———师生讨论———学生实践———教师讲评的教学方法,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多媒体教学为补充。根据综合性大学教育必须够用性原则,实验课时不能一味增加,无机元素性质、重量分析法等实验可以考虑在理论教学时一并完成。具体实施办法是:有任课教师在实验室录制相关实验教学录像,授课时采用多媒体教学。这样可以节省实验室资源,为学生自主实验提供条件。
1.4开放式实验室的设立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实验结构和教材的整合有助于我们设立综合性实验,从而培养学生勤动手勤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设计培养及实验技术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已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对化学实验、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挖掘实验教学与工作过程的结合点。所以建立开放式实验室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方法。开放式实验室的设立将以学生为中学,注重从验证式教学模式向研究式教学模式过渡,由灌输式教学法向诱导式再到自主式教学法转变,从学生被动的被灌输到诱导学生学习,再到学生能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各种形式和层次的实验教学,以及实验室的开放,极大地调动广大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开放式实验室里,学生可以一改过去“照方抓药”的实验工作方式,在教师及时、正确的引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实验内容,将实验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并逐步培养学生完成既定工作的能力和毅力。开放式实验室是培养综合性大学学生工作能力和素质的有效手段。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教学对象存在较大差异性,实验的难度和要求应遵循梯度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题目。
2无机及分析化学改革与整合的特点
2.1增进学科间的融合,提高学习的时效性
随着化学学科在现代化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不断提高,化学各科之间的融合与渗透不断增强,工业分析中往往要综合运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领域的知识。将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内容整合,恰能避免学校知识与实践需要脱节的弊端。另外,大学的实验操作课程一般在新生入学第二学期开始,而此时大学的理论课程繁重,学生可能不能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与时间于实验中,所以课程的优化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改革原有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推进教学改革,为学生节省因重复操作而浪费的宝贵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从而达到增强学生获取和综合知识的能力,培养运用化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的目的。具体做法如: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中,把化学常数测定的实验与仪器分析实验相结合,如,用pH法测定醋酸电离度、电离常数,由已知醋酸浓度改为学生自己配置标准醋酸溶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又学习了pH计的运用,提高了实验效果;在水中铁含量的测定实验中,运用分光光度法,既可以使学生学会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又复习了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计算知识。这样做可使基本操作更加规范化,建立正确的概念,实验效果更好。
2.2减少重复性,突出整体性
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是彼此独立的,两门实验课程各自安排实验,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内容上的重复。如,传统的实验安排中,在分析化学试验中会做酸碱滴定分析实验,在无机化学实验中同样会做这项实验;又如,在无机化学实验中称量微量试剂时要用到分析天平,而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分析天平的使用率更高,两门实验课程中都要讲解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未免太过重复。当实验中出现重复时,回使学生对实验的兴趣降低,影响教学效果,而且用两次实验课的时间做同一个实验,在一定程度上也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当把两门实验课程整合成一门课程后,这类实验内容重复的问题就会避免。将两门课程联系在一起,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科间的融合,使学生自主学会联系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学会多方面对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因此,避免实验内容的重复在安排实验项目工作中非常重要。
2.3符合够用性原则
现在的教育体制,不善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在当今的高考体制下,学生很难有时间去积极的投入到自身的兴趣爱好当中。在学校里只是一味的去接受知识,不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得。这样的一些死知识使得学生没有了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失去了自己探索知识的兴趣。进入大学以后高校的教育体制又过度放任,这样的一上一下使学生的思维转变过大,学生很难适应,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更难以激发出来。并且重复的实验使得实验仪器使用率增大,学校很难安排出空余的仪器供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学生自制力不强,加之实验室资源的短缺,学生很难全面而精准的学习课业内容。将两门实验课程整合起来,可以空余出实验室资源,供学生操作兴趣实验。解决了当今高校实验室资源短缺的难题,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实验技能。针对教学对象的差异性,让领悟稍慢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操作实验内容,让兴趣浓厚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各项探索及创新实验,做到因材施教。
3结语
能言善语范文3
【关键词】山区 语言表达 能力培养 方法
一、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需培养艺体生说话的兴趣
1.激发学生的言语表达潜能
我国的文化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而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见解,通过语言来交换相关的信息,而且各种的语音设备和网络技术正在广泛的运用起来,很多场合都需要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不断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把语言表达重要性传达给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可以有充足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潜能。
2.调动学生在各类场合的发言积极性
在山区地区我们会看到很多的艺体生在课堂发言的时候积极性明显不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认知也越来越成熟,内心的情感世界也越来越丰富,独立思想也越发的严重,正是这样的独立性使学生在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时候不愿意敞开自己的内心,也不愿表达自己的观点,总是在各类场合表达自己的成熟;尤其在课堂上怕回答错问题,会怕同学嘲笑自己,这种情况往往会产生恶性的循环,使得学生在笔试成绩上非常不错,而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非常的薄弱。
3.潜移默化营造学生的说话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对于艺体生给予尊重,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让艺体生变得更加自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艺体生的发言欲望,从而提升艺体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训练学生,而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备课当中都一定要用词准确,尽量使语言有启发性,使学生可以在发言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二、贴合实际生活来培养艺体生的语言能力
1.多元化模式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教材在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教材中的文章都具有很好的样板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文章的解读来帮助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尽量的增加多元化的训练模式,可以通过讨论、背诵、复述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知道问答其实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方式,但是教师在设计相关问题时一定要经过精心的打磨,使得问题可以非常深入,没有那么的肤浅,使学生可以愿意回答,有回答的渴望,避免出现尴尬的局面。因此,问题一定要适中,而且具有很好的启发性,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进行分析与思考,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不断开发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2.掌握一定的言语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进行评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经常的指引学生进行文章的朗诵与陈述可以促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可以积累更多的语文素材,还会积累大量的词汇,语感也会进一步加强,这样一来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达时词汇比较的充实,进而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文素材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会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有所提高。
三、结合实际生活经验,锤炼语言表达能力
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说话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给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说话的兴趣,也突出了学生说话的社会性,显得更加成熟得体。在山区进行艺体生语言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程的目标,也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好处。
能言善语范文4
关键词:产业结构;能源消耗;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7-0079-05
陕西省是矿产资源富集区,2008年煤、石油、天然气分别位居全国的第四位、第六位、第三位,GDP(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6 851.32亿元??。伴随着高速经济增长,在全国23个省(市、区)能耗都降低的时候,陕西省的能耗2010年上半年不降反增??,这个问题值得认真研究。
一、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概念界定
1. 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决定和影响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类:(1)需求结构,包括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比例、社会消费水平和结构、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投资水平与结构等;(2)资源供给结构,包括劳动力和资本的拥有状况和它们之间的相对价格,一国自然资源的禀赋状况;(3)科学技术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发展的能力、速度,以及创新方向等;(4)国际经济关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包括进出口贸易、引进外国资本及技术等因素??。研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化趋势为:第一,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数国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直至20世纪70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和美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所占比重下降的趋势开始减弱。第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数国家都是上升的。但进入60年代以后,美、英等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开始下降,其中传统工业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第三,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现在这个比重都超过了60%??。
从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在工业化阶段,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之后逐步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
2. 能源及其种类。关于能源的定义,我国的《科学技术百科全书》定义为:“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资源”。我国的《能源百科全书》定义为:“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可见,能源是一种呈多种形式的,且可以相互转换能量的源泉。确切而简单地说,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作功的物质的统称,是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能源种类繁多,而且经过人类不断的开发与研究,更多新型能源已经开始能够满足人类需求。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能源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按能源的基本形态把能源划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前者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后者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如电力、煤气、蒸汽及各种石油制品等。一次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及生物质能)和非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另一种是按利用技术的成熟与否,把能源划分为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常规能源是指利用技术成熟、使用比较普遍的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中的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新型能源是指新近利用或正在着手开发的能源。新型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氢能以及用于核能发电的核燃料等能源。由于新能源的能量密度较小,或品位较低,或有间歇性,按已有的技术条件转换利用的经济性尚差,还处于研究、发展阶段,只能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但新能源大多数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阔,是未来的主要能源之一??。
3. 能源消耗及其测量指标。能耗就是能源的消耗,单位GDP能耗又叫万元GDP能耗,是每产生万元GDP所消耗掉的能源,它是反映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其公式是: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费总量/生产总值,从公式可以看出要减少单位GDP能耗,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保持生产总值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能源消耗总量,二是能耗降低或不变而生产总值增加,这两种方式都是在描述提高能源利用率。由于每年的GDP都在增加,所以能源消耗减少就会保证单位GDP能耗降低??。
(二)产业结构及其变动与能源消耗的关系
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影响着能源消耗。不同的产业部门对能源消耗的影响不同,第一产业对煤炭耗费的比重远远大于其他产业,第二、第三产业主要是对电力和石油的消耗,而且产业不同其耗能要求也存在着差异。因此,三次产业的调整将直接关系到能源消耗的变化,特别是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直接影响陕西省能源消耗的总量。并且,由于工业内部各行业能源耗费的强度不同,重工业能源耗费强度较高,轻工业能源耗费强度较低,所以轻重工业的比重也会影响能源消耗量。
因此产业结构及其变迁与能源消耗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一个地区高能耗最直接的原因是矿物能源的消耗水平高,而能耗高则源于地区资源禀赋的条件,矿产资源丰富的先天优势直接影响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布局。由于直接影响能耗高低水平的是产业结构中的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中工业又占到80%~90%,所以欲降低能源的消耗水平应该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第二产业的比例,大力推进第三、第一产业的发展。
产业结构变动直接影响着能耗高低水平。产业包括农业、工业(重工业、轻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在经济发展初期各个国家主要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在能耗方面处于较低水平。而随着国家工业化发展,能源消耗呈现大幅增长趋势,消耗的能源主要是一次非再生能源或是常规能源。例如,我国在1952年的一次能源消耗约为40.63万吨,产业结构比为第一产业51%、第二产业20.9%、第三产业28.2%??;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超过了1亿吨,产业结构比为第一产业13.4%、第二产业46.2%、第三产业40.4%??。
二、陕西省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陕西省经济快速增长中伴随着能耗的快速增长
陕西省从2000年经济总量就迅速增长并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经济增长水平,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 186.65亿元,比2000的经济总量1 804亿元增加了3.54倍,导致陕西省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部门的发展。
图1表明:2000―2009年陕西省经济增长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有扩大的趋势。
图2表明:陕西省在经济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同时,能耗水平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在2005―2009年全国各省的单位GDP能耗都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就在2010年上半年陕西省的能耗不降反增,这就意味着本来就居高不下的能耗水平又进一步上升了。
(二)陕西省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的相关性
1. 陕西省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的相关性。从表1可以看出,2008年陕西省的单位GDP能耗大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其他沿海发达地区。
2. 能源消费总量结构。表2显示陕西省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的发展趋势相一致,随着陕西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其能源消耗也逐年递增。从图3中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能源消耗之间的相关性系数是R=0.98,这说明了能耗与GDP有很强的相关性,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耗能产业的扩张。
3. 耗能与产业结构的关系。陕西省能耗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从陕西省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次能源或是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占到了总量的90%左右,所以陕西省高能耗是由于消费的能源是以矿产资源开采为主(见图4)。
能耗高则矿产资源消耗大,意味着在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据着优势比例,而第二产业产值中工业的产值占到85%以上(见图5)。
(三)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1. 变量选取和模型构建。本文所用的时间序列数据是1991―2008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1992―2009年《陕西省统计年鉴》(见表3)。由于时间序列数据常存在异方差现象,为了消除异方差,对变量进行对数处理,则将模型基本设定为:
Lnyt=c(1)+c(2)Lnxt1+c(3)Lnxt2+c(4)Lnxt3+μt(1)
其中yt表示第t年能源消耗总量,xt1表示第t年的第一产业占有率,xt2表示第t年的第二产业占有率,xt3表示第t年的第三产业占有率。
2. 单位根检验。研究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关系,首先要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当使用非平稳序列进行回归时,会造成“伪回归”,当变量非平稳时,传统的统计量将出现偏差。为保证回归结果的相对正确性,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对变量原序列及以级差分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一阶差分在1%水平通过检验,第三产业的一阶差分在5%显著水平通过检验,都属于I(1)序列;第二产业的二阶差分和能源消耗总量的二阶差分都通过了1%显著水平检验,为I(2)序列。表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与能源消耗不是同阶单整的,不存在协整关系;而第二产业与能源消耗总量可能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3. 协整检验。协整是指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的时间序列非平稳,但是其线性组合表现出平稳性,那么这些变量存在长期的平稳关系,即协整关系。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的常用方法有E-G(Engle-Granger)两步检验法和约翰森(Johansen)检验法。约翰森检验针对多变量之间的检验,E-G检验针对两个变量,因此本文采用E-G两步检验法进行检验。由于Lnxt2和Lnyt均为二阶单整数列,复合E-G两步法的条件,接下来进行检验。
第一步,用OLS法估计方程:Lnyt=α0+α1Lnxt2+μt并计算非均衡误差,得到
Lnyt=10.778 725 234 3 + 3.343 873 085 04× Lnxt2(2)
et=Lnyt-10.778 725 234 3 -3.343 873 085 04×Lnxt2(3)
第二步,检验et的单整性。检验et的单整性的方法使用ADF检验,得到的结果如表5所示。
由于et的ADF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水平下的临近值,则可以认为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结果是第二产业与能源消耗具有协整关系,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于两变量X与Y,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要求估计回归:
运用Eviews6.0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到结果如表6所示。
结果显示:X1是y单向格兰杰原因,X2、X3是y的双向格兰杰原因,即表明第一产业――农业是能耗变动的原因,而能耗变动不是引起农业比例变化的原因;第二、第三产业与能耗是双向格兰杰原因,意味着,能源的变动同时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而第二、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时引起能耗的变动,区别是两者在影响程度上的不同。
三、结论及建议
运用时间序列研究方法分析了陕西省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陕西省第一产业结构水平是导致能源消费量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陕西省能源消费增长却不是第一产业比例提高的格兰杰原因,二者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联系;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和能耗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表明陕西省第二产业偏重,目前陕西省正处于工业化阶段。
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第二产业与能源消耗总量存在协整关系,表明陕西省第二产业占有率与能源消耗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陕西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表现在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的比例持续上升,而第二产业中工业占到85%以上,在陕西省工业结构中重工业占主导地位,而重工业又是以煤、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的产品加工为主,这是导致高能耗的主要原因。通过计算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也可知,能耗高是和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欲降低能耗就要调整产业结构,使其达到一个合理的区域。陕西省是一个资源大省,其大部分资源在陕西的榆林、延安,调整产业结构还对资源富集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发展的空间。
陕西省还可以依靠西部大开发,大力引进要迁移到内陆的大企业、公司,给其优惠政策,尽量调整产业结构比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提高二次能源和非常规能源的利用程度,降低对一次常规能源的依赖,使陕西省能耗降低。
注释:
??数据来源于2000-2009年《陕西统计年鉴》。
??见中国财经网,2010年9月3日。
??能源种类、产业结构见百度网站.
??数据来源于2010年《中国统计摘要》.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参考文献:
[1]刘润生.能源消耗与产业变迁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0):28-29.
[2]路正南.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12):53-55.
[3]何艳.我国能源消费的非均衡分析[J].中国能源,2006,(7):25-29.
[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能源战略研究小组. 中国区域结构节能潜力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Shanxi Province
Zhang Yuanyuan, Wang Qinmei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能言善语范文5
【关键词】民办教育 心肺功能 体育教学 大学生体质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3科学研究人文社科项目(2013JK0526)研究课题。
前 言
陕西省目前有各类民办高等教育机构37所,其中本科院校8所(西安外事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国际商贸学院、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西京大学、西安培华学院、西安思源学院),在校学生超过了26万人,发展规模和教育质量在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为陕西省的学校体育工作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随着陕西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长,省内民办院校的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给民办高校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民办高校的体育课程建设工作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困难。研究者通过对陕西六所民办本科院校(西安外事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京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培华学院、思源学院)体育教学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心肺功能指标的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学生心肺功能指标的关键因素,探讨民办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发展对策,为进一步搞好陕西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陕西民办高校的20多年历史发展,其体育教学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混乱期、传统的“三基”式、“选项课”式、“三段型”式四个时期。目前,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与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如: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随意性、不规范性;体育教学改革模仿和照搬公办院校,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身体素质、心肺功能指标下降;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肺功能作用不明显;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教学内容的更新程度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的需求等。
六所民办院校体育教学状况
1.课程设置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文件是陕西省民办高校设置体育课程的主要依据。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大学生体育课程方面提出了基本的要求,这是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和进行体育课程建设与评价的主要依据。它把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对广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经访谈得知,六所民办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下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构建的,教材采用自编教材。但是,体育教师在具体执行体育课程目标时往往只重视基本的运动技能目标,忽略了民办高校学生自身的特点,简单地把完成运动技能目标和教材内容当成体育课程目标的全部,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目标及社会适应目标却缺乏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具体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去执行。
2.教学内容
由表1可以看出,六所民办院校都开设的体育教学内容有11项,其中基础课4项,包括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其他7项为六所院校都开设的选项课教学内容,从项目特点来看,充分说明这些项目在民办院校体育课的基础较好,学生兴趣浓厚,项目开设有一定的时间,形成了项目沉淀,开展起来简单易行。
由表2可以看出,各个院校的开设项目有其自身的特点,除了表1中有的项目以外,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场馆设施开设了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项目,从调研中得知,西安外事学院在基础课中增设了广播操和体育游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既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精神;选修项目中的擒拿与防身,在实际选课中学生出现了大面积扎堆现象,出现了“爆棚”,还有西安翻译学院、思源学院的网球也出现类似现象。说明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民办院校的学生更是如此,个性突出。还有西安翻译学院和培华学院开设的柔力球,比较适合女生的生理特点,选课场景也异常火爆;欧亚学院的啦啦操在民办高校中也有一定实力,曾多次在省级比赛中获奖,学生基础较好,这也离不开欧亚学院的场馆建设,轮滑是现代体育新兴的项目,对教师教练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以及轮滑装备有一定要求,还有欧亚学院的体适能项目,很有特色,学生可以比较自由地通过最简单,原始的锻炼方法实现自己的健身目的。
从教学形式上六所民办高校各有不同,西安翻译学院、培华学院、思源学院、西安欧亚学院体育教学工作采取全部选项课教学;西安外事学院、西京学院是在一年级采取普修基础体育课、二年级采取选修体育课的形式来进行。这两种教学形式的不同,带来的是学生对体育课兴趣选项的不同,两者各有优缺点。然而,选修项目课在满足学生不同的体育项目需求方面有积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兴趣。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六所民办院校的体育选修课项目只开设了球类、操类、武术类等11个小项,许多新型的学生兴趣浓厚的项目由于师资力量、场地器材等原因没有开设,比如野外生存、瑜伽、街舞、轮滑、游泳、攀岩等项目。如果选不到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就会造成学生上体育课的动机就是为了拿到必需的学分现象,大大影响了他们上课的积极性。所以,在设置体育课程项目时,民办院校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3.教学方法、手段和评价
六所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基本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传授基本运动技能,学生练习。这种方法是建立在“技能先导”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健康第一”思想上的,它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多地强调运动技能的学习,考试时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锻炼积极性。
由体质健康测试情况可知,六所民办院校学生心肺功能状况不容乐观。从抽取的1200份测试数据看,大部分学生处于良好和及格等级,优秀率较低,3项测试优秀率最高的肺活量体重指数指标(男)也只达到11.4%,优秀率最低的为女生800米跑指标,仅有3.8%,这与冯勇和张宗国等人的研究较为一致。从整体上来看,女同学不及格率要高于男同学,长跑项目差别尤其明显,这可能跟女同学较少从事剧烈体育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陕西民办院校大学生心肺功能状况不容乐观。从抽取的测试数据看,大部分学生处于良好和及格等级,优秀率较低,女生的不及格率高于男生,这可能跟她们的锻炼和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
(2)体育教学内容开设选修项目不足,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体育运动需求。在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上因循守旧,致使学生上课和锻炼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满意感不是很高,女同学尤其明显。
(3)六所民办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学历和职称偏低,教师工作量巨大,工作前景不清晰,满意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
2.建议
(1)在保证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课余体育锻炼,采取一定措施调动其锻炼积极性,保证体育锻炼强度和锻炼时间,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体育场馆建设,在保持自身优势运动项目的同时,各民办院校相互取长补短,积极开设新型运动项目,满足学生不同体育运动需求。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并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解决体育教师的实际困难,在劳动保障和职称评审上予以民办高校教师优惠,消除其后顾之忧,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教体艺,(2002)13号.
[2]陈秀菊.高校学生公共体育选修课选课的价值取向[J].南昌高专学报,2009,(1):152-154.
[3]李养丽.市场经济体制下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比较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8,(4):108-110.
[4]史蒂坚等.大学生心肺功能监测方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5):58-60.
[5]冯勇.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0,(3):318-319.
能言善语范文6
本文依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技术规范开展工作,对旧沥青面层材料性能,包括沥青面层厚度分析、空隙率的影响分析、旧沥青路面集料级配分析、旧沥青路面沥青含量分析、回收沥青性能评价和沥青面层力学性能等进行了试验与评价。
关键词: 沥青面层性能评价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目的与方法
沥青面层是由以沥青材料作为结合料粘结矿料而修筑的结构层,他直接承受车辆作用和大气因素的作用,而且沥青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受气候和时间因素的影响很大,沥青混合料选用的原材料、级配、沥青含量以及混合料的压实度等与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次调查通过对各调查路段进行取芯,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中规定的方法对芯样进行厚度、空隙率、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沥青含量、矿料级配以及回收沥青三大指标的检测,结合现行技术规范和相关科研成果,并对各路段各指标进行分析评价。
2 沥青面层厚度分析
沥青路面的厚度对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有着一定的影响,面层厚度不均匀或厚度偏薄都难于保证路面的质量。《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规定:各沥青层的厚度应与混合料的公称最大粒径相匹配,沥青混合料的一层压实最小厚度不宜小于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倍,OGFC或SMA的一层的压实最小厚度不宜小于混合料公称粒径的2~2.5倍。
图1 沥青路面各层厚度(左幅)
图2 沥青路面各层厚度(右幅)
由图1、图2可知:路面厚度厚薄不均,变异过大,表明施工期间对路面的标高控制不够理想。由此可以推断,路面厚度厚薄不均、变异大是引起路面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3 空隙率的影响分析
空隙率是评定沥青路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空隙率大小对面层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密切的联系:空隙率过大,降水容易透入结构层中,产生各种水损害;空气也容易进入结构层中,使沥青容易氧化变脆,从而导致沥青混凝土产生裂缝和松散。空隙率过小,面层容易产生辙槽和推挤现象。另外,空隙率与疲劳寿命、弯拉劲度都有很大的关系。
图3 沥青路面各层空隙率(左幅)
图4 沥青路面各层空隙率(右幅)
由图3、图4可见:
(1)K340+450.870~K352+700路段左右幅上面层的空隙率分别是5.5%和5.8%,中面层分别是4.4%和4.5%,下面层分别是4.8%和5.0%;K335+020.496~K340+450.870路段左右幅上面层的空隙率分别是4.1%和5.3%,中面层分别是4.9%和5.5%,下面层分别是5.8%和6.0%; K241+217.101~K249+996.615路段左右幅上面层的空隙率分别是4.6%和6.0%,中面层分别是3.7%和6.1%,下面层分别是6.0%和5.3%。这些路段在车辆荷载的多年作用下,空隙率普遍偏大,说明这些路面的沥青混合料设计空隙率偏大或施工期间混合料压实度未达到技术要求,是导致这些路段沥青路面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2)K241+217.101~K249+996.615、K335+020.496~K340+450.870左右幅的中、下面层的空隙率普遍偏大,且变异性较大,说明路面施工和管理水平偏低。
(3)右幅路段除K340+450.870~K352+700、K241+217.101~K249+996.615、K335+020.496~K340+450.870、K237+194.901~K241+217.101路段外,其它路段上面层的空隙率较小,这可能是由于面层直接承受着车辆荷载的作用,混合料大都被压密;而左幅路段除K259+096.746~K270+040.916、K249+996.615~K259+096.746路段外,其它路段上面层的空隙率较大,且左幅大于右幅,可能是由于左幅的满载车少于右幅,导致左幅的空隙要大于右幅。
4 旧沥青路面集料级配分析
对现场钻取的芯样进行抽提分析,将抽提沥青后的全部矿料混合并进行矿料级配检验。
根据试验结果可知:
(1)K352+700~K358+914、K340+450.870~K352+700、K249+996.615~K259+096.746、K237+194.901~K241+217.101路段的上面层级配接近于《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下称原设计规范)规定的AK-13A级配,中面层接近于原设计规范AC-20I级配范围,下面层接近于AC-20I级配范围。
(2)K335+020.496~K340+450.870、K270+040.916~K273+555.916、K259+096.746~K270+040.916、K241+217.101~K249+996.615、K233+717.101~K237+194.901、K212+364.031~K233+717.101路段的上面层级配接近于原设计规范AK-13A级配范围,中面接近于AC-16I级配范围,下面层接近于AC-20I级配范围。
5 旧沥青路面沥青含量分析
旧沥青路面的混合料中沥青含量测定是使用有机溶剂将芯样中的沥青溶解,并通过沥青设备将集料与其分离,从而得出沥青含量。
由于无法得知各路段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沥青含量,对施工期间沥青用量控制状况无法进行判断,但各路段的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和相应沥青混合料级配试验结果表明,上面层除K249+996.615~K259+096.746和K212+364.031~K233+717.101路段外混合料沥青含量和油石比均偏高,中面层K352+700~K358+914、K335+020.496~K340+450.870和K237+194.901~K241+217.101路段混合料沥青含量和油石比均偏高,下面层K352+700~K358+914、K270+040.916~K273+555.916、K259+096.746~K270+040.916和K212+364.031~K233+717.101路段的混合料沥青含量和油石比均偏高,其余的都在相应沥青混合料类型的沥青用量常见范围之内。
6 回收沥青性能评价
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中旋转蒸发器法(T0727-1993)从沥青混合料中回收沥青,然后对各组回收沥青进行针入度、延度、软化点三大指标试验,将实验获得的三大指标与现行规范技术指标进行对比,以评价沥青抗老化性能。
沥青回收试验的难点在于回收过程中不使沥青进一步老化,又必须把其中的溶剂全部除去。影响回收试验的主要因素有:抽提溶液清除矿粉的干净程度、加热过程控制、通入CO2流量的控制等因素。
正式试验前必须先进行空白对比试验,也就是用检测过各项指标的新沥青溶解到三氯乙烯中后按照试验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回收,然后检测回收沥青的性能,通过比较回收前后试验结果特别是针入度的差异,来确定试验方法主要是蒸馏回收过程的可靠性。
将实验所得三大指标试验结果与现行规范规定的沥青技术要求进行比较:沥青针入度及延度性能明显减弱,软化点明显增大,不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说明该沥青已经呈老化状态,这也是路面产生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7 沥青面层力学性能
对现场钻取沥青芯样进行分层分段后,按照《公路工程无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7-94)相关试验方法进行抗压回弹模量(20℃、15℃)和劈裂强度试验。
各检测路段的各项力学指标的变异性较大。结合前面对各路段混合料级配的试验结果,K241+217.101~K237+194.901和K340+450.87~K335+020.496上面层、K249+217.101~K241+217.101上、中面层、K259+096.746~K249+996.615和K358+914~K352+700中、下面层、K352+700~K340+450.87中面层20℃抗压回弹模量,K352+700~K340+450.87中面层15℃抗压回弹模量达到《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对沥青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经验参考值范围,其他路段的模量均达小于规格推荐值,反映沥青面层的强度和变形性能已产生显著的衰减。
参考文献
1、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
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5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