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职业的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的职业的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的职业的规划

我的职业的规划范文1

一、SWOT分析法含义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所代表的含义是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所谓SWOT分析法就是将企业面临的外部机会、威胁,以及自身的优势、劣势等各方面因素相结合而进行的分析和概括,其中,优势、劣势的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可能影响

上面。

二、SWOT分析和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

技校学生,正处在由学校进入社会的过渡时期,都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无限的憧憬,认为自己即将成为一个不再依靠父母供养的职业者,自己打拼、自己赚钱、自己消费的梦想在头脑中不断地规划、完善和完成。但是,要想有一个美好又切合实际的职业,就必须利用SWOT分析法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1.SWOT分析

(1)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环节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结合SWOT分析法也就是要全面评价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评价的内容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自己想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自己会选择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能结合SWOT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那么所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会偏离自己的实际的发展,甚至把自己带向了歧途,原来的追求有可能成为虚无缥缈的梦想。

(2)环境评价。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除了充分考虑自身优势、劣势因素以外,还要充分认识和了解相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评估环境因素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及其优势与限制。了解所学专业、所选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通过对环境因素的评估,可以判断个体的目标是否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2.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定

(1)确立目标。确立目标环节需要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制定的相关目标,这一环节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所在,确立目标通常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每一目标都是紧密相连的,前一个目标是后一个目标的基础,最终服务于人生目标,服务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2)职业定位。进行职业定位就是要把职业发展目标与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进行SWOT分析,在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职业定位应注意:①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体与社会、单位的关系;②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③扬长避短,关注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④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职业定位的质量高低会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左右个体思想,指导个体进行必要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三、SWOT分析的局限性及对策

我的职业的规划范文2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在对自我评价和对未来从业行业岗位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为适合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并把这一目标变为现实做出的有序有效的安排。换言之,就是从现实社会的发展,经济增长的需求和本人实际情况出发,做出职业选择。并且对个人职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做出合乎实际的设想和规划,以便达到最为适合个人发展,极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融入社会和对社会做出相应贡献的同时,追求个人最佳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的过程。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外国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早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历史。美国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国家。在20世纪,美国曾两次专门以政府的形式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改革。英国政府于1948年通过《雇佣和我国的高等教育》,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全面发展的人。1997年英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所有的公立学校都有法定的义务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德国设立联邦劳动局专门负责各学校的就业指导课。日本在20世纪中后期,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正式列入日本学校的教育计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始进入“课程化”时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进展较为缓慢,相关研究成果不多,并且研究对象多是针对大学、高职、高专学生,对中职生系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2008年12月,国家教育部在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中,把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并且这些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及学校领导的重视。

二、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意义

1、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新职业、新岗位不断涌现,职场要求不断变化,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所求。这就要求中职生要更新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把职业和自己的人生发展综合考虑。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及时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全面规划自己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把自己的人生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更全面、充分挖掘自己的发展潜力,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2,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改善中职生所处“弱势”地位的需要。(1)中职学生在学历方面比不上大学生、高职生,在同等学历上也比普高生低人一等,在社会上也普遍被人看不起,在升学和就业处于弱势地位。(2)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条件也不断放宽,有的地方只要学生拿到初中毕业证,就可就读中职校,既所谓的注册入学,这就导致了升入中职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是没有考上普高的学生,生源综合素质普遍不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相对较差,对学习没兴趣,对前途缺乏信心,对将来的职业和前途感到迷茫。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广大中职学生去“弱势”的阴影,更加务实地认识自己,更加恰当现实地制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并付之于实践,

使在校学习两年的学生更加顺利地融入社会,胜任工作岗位,进而实施个人的发展。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学生很自卑,需要班主任于德育老师加强思想教育。

3,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完善职业学校德育内容的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中职生选择职业、准备就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和转换职业。2008年国家教育部把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体系,这充分说明了职业生涯规划在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方法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的思路是: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由课程渗入、班级管理、德育及心理辅导、拓展训练、就业管理等方面组成,校外由旅游行业、企业的共同参与而进行。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进入中职校门起,学校就能有计划、分层次、系统的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并把职业理想付之于实践,让职业生涯教育有效的贯穿其校园生活并延续到社会生活,为其一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运用心理测量法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测定。通过使用心理学的相关量表,对学生气质、性格、兴趣等进行测量、分析,从而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指导。

2、科学制定学生职业规划实施方案。通过走访及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发展情况,分析当前学生对自己专业的热情和认知程度及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结合现有学生的个体特质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个体成长的具体实施方案。

3、职业规划教育实施方案的充实和改进。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教育的实施应侧重课程教学(特别是专业教学)、心理教育、德育、班集体建设、拓展训练等;学生实习、就业期间的职业规划教育的实施应侧重于对个体具体问题的针对性指导,同时注意收集行业、企业的信息反馈和校外学生的典型事例,来充实和改进职业规划实施方案。

4、注重学生成功范例的示范激励作用。通过学生的成功事例,可以给广大学生树立职业自信心,给他们强烈的心理暗示:都是一样的同学,他们能成功,我们也能成功!让他们坚信只要目标明确、切合实际,方法得当,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总之,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应对严峻就业形势和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是完善职业学校德育内容的需要,是中职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同时要兼顾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循序渐进的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为将来他们实现职业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培养职业规划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好专业知识,为就业作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职业道德与法律【M】苏建永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年8月

我的职业的规划范文3

关键词:知识员工自我管理职业生涯规划

Abstract:Knowledge workers are the special group who own higher human capital.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as well as keener competition,enterprises’ inner and outer enviroments have rapidly changed.Knowledge workers must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ir own career development to realize their value.This essay concludes the defination and features of knowledge workers,specifies kinds of demands when facing various opportunities,and summerizes the following processes,that is,selfassessment,goal setting,determinations of approaches and titer evaluation.These measures will promote knowledge workers’ success and enerprises’ development.

Keywords:Knowledge worker Selfmanagement Career planning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代企业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正发生着巨大改变。全球范围内竞争愈加激烈,技术创新突飞猛进,信息流动日益加速。这种持续动荡的环境使企业与员工间雇佣关系的稳定性也相对减弱。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员工,他们一般都经过了长期的学习和培训,具备一定创新能力,拥有了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面对这些变化,如果知识员工能主动担负起自身的职业生涯管理责任,主动选择职业发展道路,这对于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自身价值及最终促成企业与员工的共赢意义重大。

1.知识员工的定义和特点

“知识员工”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在企业组织中,他们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其思想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独创性;他们一般具备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知识员工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对比其他员工,具备如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富于学识才能,专业素质较高。知识员工大都受过系统的教育,掌握或精通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因此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如开阔的创新视野、宽泛的知识层面、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等。第二,心理需求层次较高。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的研究发现,知识员工的需求分别是:个人成长(约占34%)、工作自主(约占31%)、业务成就(28%)和金钱财富(约占7%)。由此可见,他们更重视有挑战性的工作,关注的是终身就业的能力而不仅是就业本身。他们渴望个人和职业的持续发展,要求工作自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第三,职业选择的流动性大。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成为人才的竞争,这就为知识员工带来了宏观上的需求,为其流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遇;另一方面,知识员工占有专业知识这一生产要素,它可能表现为某一领域的技术专长,也可能是高层管理人员的一种创新思维,总之企业无法控制和拥有。因此知识员工也有能力选择新的工作,去寻找那些符合自己价值观、能够提供更多成长机会的企业。第四,工作的自主性较强。与体力劳动者的简单、机械、重复的劳动相反,知识员工从事的多是创造性和创新性劳动。他们依赖自身所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智慧和才干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和成果,通常没有确定的流程或步骤。因此知识员工更倾向拥有相对宽松、自主的工作环境,独立安排工作,自我引导,自我管理。第五,工作绩效难以评估。知识员工的工作成果往往以某种思想、创意、技术发明或管理创新的形式呈现,不像一般员工所取得工作绩效那样容易量化和评估。另外,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的创新速度明显加快,难度也在逐渐加大,许多创新成果的最终完成都不可能是一人单打独斗的结果,而多是团队共同合作的集体智慧结晶,因此就更加难以分割开来去明确每一个知识员工在其中的贡献。

2.知识员工职业发展的需求分析

知识员工理想中的工作并不只是养家糊口的一个饭碗,更多的是通过工作追求事业的成功,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明确了自身特点之后,知识员工还要按照对理想工作的需求来一步步定位,最终找到心仪的企业和职位。

首先,优胜劣汰选地区。为了使自己学有所用,有机会一展所长,知识员工应该选择那些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未来前景较好的城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相应的管理制度、技术研发水平、资源整合能力等等方面都会较一般地区更利于知识员工施展才能。不同地区的人文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如“商缘、地缘、亲缘”这些因素也会对知识员工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专业对口选行业。有些知识员工的专长限定了他们的研究领域,例如大多数的软件研发人员基本上在高科技行业发展,这时的考虑重点是专业要对口;而有些类型的知识员工,如高级管理人员、资深会计师、咨询师等等,选择行业的范围相对宽泛,关注点也相对转移到行业的发展潜力如何,国家是否有宏观政策上的倾斜等;再次,全面比较选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重点、发展目标各不相同,知识员工在选择时应尽量与自己的职业生涯阶段相匹配。知识员工大都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背景,因此会对那些拥有尊重信任人才、鼓励知识共享创新这种文化的企业情有独钟。他们热爱学习,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注重自我价值的提高,而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恰好可以满足员工的需求。精神需要必不可少,物质需要也要考虑,知识员工应更青睐那些薪酬公平合理且有竞争力的企业;至于领导风格,一个支持的、懂得授权的领导则会比较理想。最后,结合自身定工作。知识员工的工作自主性较强,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不断创造更多成果,因此应选择那些能够掌握主动,有灵活的工作时间,具有挑战味性的工作,并能兼顾事业与家庭的平衡,再加上良好健康的环境气氛,以上这些方面将成为知识员工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时所关注的基本重点。

3.知识员工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流程

需求分析为知识员工勾勒出了理想工作的蓝图,但如何使自己与这些工作的要求相匹配,知识员工可参照上图的自我管理流程。

第一步,自我评价。恰如其分地评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是自我管理的第一步。长处固然重要,它可以帮助知识员工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然而劣势也不容忽视。并非所有的知识型工作知识员工都能胜任。对于在某一领域有技术专长的这类知识员工来说,可能会面对如下两方面劣势:一是刚进入企业时,对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人际关系等的陌生,不能立即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所从事的大多是较为基础的工作;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上种种陌生均会变得熟悉,但是近年来的激烈竞争使企业推陈出新的步伐不断加快,这将要求知识员工持续学习。而对于高级管理人员、会计师、市场营销专家这一类知识员工来说,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虽然管理理念、会计核算方法、营销手段等万变不离其宗,但各个行业毕竟还存在其固有的发展模式,这类知识员工在选择时,还需考虑自己是否了解这一领域,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或经验。

第二步,目标设置。企业组织结构的各个层级对任职者均有明确的要求,知识员工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客观评价来设置具体的可行的目标。以财会类职位为例,除去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细心谨慎、原则性强等“软件”,企业对不同职级的“硬件”要求差别较为明显。对初级的出纳员,企业一般希望求职者具备财会等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熟悉出纳日常业务流程及现金银行业务,会使用财务软件,从业经验1年以上;对会计师,企业可能要求财务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持有会计证,熟悉财务、税务、审计相关法规政策,熟练使用SAP、用友等财务软件,具备3年以上工作经验;而对财务经理,如果任职者具有全面的财务专业知识,精通国家财税法律规范,具备优秀的职业判断能力,5年以上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经验,甚至拥有CPA或ACCA资格,那么他们将更可能受到企业的青睐。因此知识员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号入座,找准起步的位置,制定可行的职业发展计划。

第三步,确定实现途径。有了明确的目标,知识员工接下来要找出自身的差距,并通过适合的方式来提高完善,以期最终能够胜任那些理想工作。这里主要包括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先学习再工作。针对目标职位的具体要求,如高等学历或某种执业资格,知识员工可以选择先进行教育再投资,完成自身知识技能的储备之后再去工作。学习方面,可以考虑进入学校或专业机构接受正规的教育,但这种方式一般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因此也具有一定的风险。第二种方式是边实践边学习。即知识员工一边接受相关的职业培训,一边参与实际的工作过程。目前很多企业都设有“内部导师制度”,由资深员工带领和指导新员工更快入职。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较快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足则体现在,由于不具备某些理想职位的“硬件”要求,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知识员工大多要从相对较低的职位做起,逐步积累经验,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成为某一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

第四步,效价评估。在效价评估中,知识员工要结合目标职位的要求、自身的现状及两种方式的投资收益,选取“性价比”最高的方式,真正担负起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责任。以简单的投资收益率模型为例,假设一项人力资本投资的当年成本支出为PV,该项投资将在以后的各年中连续为投资人带来收入Y1,Y2,Y3,…,Yn,那么下面公式中的r便是该项投资的收益率。

PV=Y1(1+r)+Y2(1+r)2+…+Yn(1+r)n

只有当该收益率r高于市场利息率时,此项投资在经济上才是合理的。而成本支出中,知识员工除了承担学费等有形成本,还要考虑机会成本,即为了丰富知识技能经验而放弃的其他经济活动的收入。以往人们谈论教育时往往只看直接成本,而据舒而茨等人对美国本世纪正规教育投资的估算,学生放弃的收入所构成的间接成本大约占到教育总成本的60%~70%。因而知识员工决不能忽略这一部分。在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中,知识员工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目标设置、不断进行效价评估,通过自我管理为职业发展铺就一条成功的路。

4.结论

知识员工是拥有较多人力资本存量的特殊群体,在企业内外环境迅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他们应该承担起自身职业发展的重任。通过客观分析自身需求,结合自我评价、目标设置、确定实现途径和效价评估等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流程,知识员工可以更加容易地选择出那些以人为本、鼓励创新、尊重信任员工的企业,在实现了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郑耀洲.知识员工的报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李成江,王春艳.知识型员工价值研究[J].企业活力,2006(2):68~69

[4]张敏.浅析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的需求构成[J].商场现代化,2006(12):295

[5]陈丽红.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员工特点与激励策略[J].中国人才,2007(5):70~71

[6]余琛.知识型员工职业高原与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12):929~933

[7]谭慧洁,刘耀中.知识型员工的自我管理[J].人才开发,2006(3):29~30

[8]徐东斌.知识经济背景下员工自我职业生涯规划[J].商场现代化,2006(12):306

[9]张青平.知识型员工流动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0):300~301

[10]于梁.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及干预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3):287~288

[11]张凤林.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2]凌文辁,方俐洛.心理学与行为测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3]丁秀玲.略论无边界职业生涯及其管理策略[J].现代财经,2007(9):27~29

我的职业的规划范文4

【关键词】 就业;职业生涯规划;SWOT

一、前言

据统计,2013年中国将有611万名研究生、大学本专科学生毕业,外加去年未找到合适工作的毕业生210万,保守预计2013年就业人数在820万人,在金融危机重创之下,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着严峻形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冲击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不重学历重技术,高校实行校企合作,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轻视基础学科教育;而且出现了大学生入职之后在企业中频繁跳槽,对职业定位不明确,社会适应能力差等诸多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使用SWOT分析法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研,指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SWOT分析法,由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四个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WOT分析将与研究对象的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列举出来,按照矩阵形式排列,并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带有指导意义的决策。SWOT分析是可以客观评价现实情况利弊的方法,降低个人获得成功的成本。

二、职业生涯规划意义

职业规划于90年代中期自西方引入中国,逐渐得到企业、高等院校甚至大学生自身的足够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对自身职业要求的重定位,通过学生自身特点和现实环境的内外在因素,对职业目标重新认识及定位,借助职业目标认识自我,培养自我,完善自我,引导自我的人生发展路径。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1、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高校的培养模式使得学生选择课程自主性提高,但如果没有职业规划的指导,大学生自我定位不明确,学习目标存在盲目性,必然导致毕业之后社会适应能力差,最后影响频繁受挫,产生自卑心理。通过正确的职业规划,让大学生有明确的目标,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2、培养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严峻就业形势背景下的校企之间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追根究底是学校不重视市场需求,学生不明确岗位职责。通过职业规划可以培养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以市场为导向,使得大学生更好地为服务于祖国建设。

3、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

职业决策不是一个即时行为,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未来道路,是对外界和自身诸多因素不断认知和匹配的动态过程。借助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在历史和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最终确定未来适当的职业领域,解决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题。

三、SWOT分析法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1、 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个人特性的不断突出,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也逐渐增多,从宏观上分,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构成。对应于SWOT分析法,内部因素指优势和劣势,外部因素指机会和威胁。大学生的优势:专业知识面广、踏实勤奋、吃苦耐劳等;劣势:综合素质较差、社会认同度低、自我定位不明确等;机会: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高度重视、市场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和逐渐完善的就业环境;威胁:企业要求不断提高、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人才供需矛盾等因素。

2、职业生涯规划的SWOT矩阵分析

在大学期间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好的综合评价模型,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已经迫在眉睫。不仅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引导,为学校提高就业率,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本文提出SWOT综合因子评价模型,为毕业生提供一种择业参考。首先介绍一下SWOT因素矩阵,矩阵中的元素是对毕业生就业信息调研基础上抽象出来的职业规划因素,见表1。

表1 SWOT因素矩阵

如表1所示前三列所示,其中S*,A(Advantage),D(Disadvantage)分别表示综合评判因子,优势因子汇总,劣势因子汇总;另外m,n,p,q表示对应S,W,O,T四个分因素中的所有子因素的个数。

建立SWOT因素矩阵之后,要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就职参考,完成综合因子评价,就必须对表1进行量化,对于不同子因素建立不同的量化标准,见表2。

表2 SWOT量化矩阵

在表2中,在做W,T量化过程中,弱点越多,威胁越多得分虽然越多,但本质上却是对职业选择越不利。所以在最终计算综合评价因子时,要特别对待。

3、SWOT综合因子评价模型

结合SWOT因素矩阵和量化矩阵,本节建立基于SWOT的综合评价因子模型S*=A+D;

其中A,D优势因子汇总、劣势因子汇总的汇总系数都取1,现在只需要将个人的子因子量化,结合S,W,O,T的因子权重CS,CW,CO, CT,Gi表示因素得分,综合评价因子模型即为:

当S*综合评价因子越接近1时,表明该职业越适合该生作为理想职业;反之,当S*越靠近0时,说明该生越不适合从事该职业。在实际就业当中,出现理想职业是小概率事件,因此,毕业生可选择多种感兴趣的职业,利用SWOT综合因子评价模型进行评估,最终选择得分较高的一组,即为最优择业。

针对部分毕业学生进行样本训练,因子权重进行调节,经验证综合评价因子模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能够使得学生职业规划更符合自身需求。

【参考文献】

[1] 缪雄.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经济理论研究,2008.

[2] 张子荣.SWOT分析在北京市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1.

[3] 池厚新,谢秀珍.基于SWOT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定位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1.

[4] 魏晓华,程春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刍议[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

我的职业的规划范文5

关键词:分析法;中职德育;职业生涯规划

在从事中职德育工作以来,中职生在择业时会出现多种问题,例如,在就业方面将从被动转变成主动;政治意识变化明显,愿意将人生理想与职业生活联系起来;愿意先从个人特点出发,与职业匹配关联较少;多元化的成就价值取向较为旺盛,不切合实际;经济意识较浓厚,求财意识过强等特点。

中职生择业观念的形成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现阶段中职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不能较好地均衡个体和集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能较好地看待求财与社会总体效果的关联;不能合理地将个人特征与社会需要的情况相关联;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来自我调整,容易出现从众心理和短期不符实际的行为等。中职生在择业时存在一定误区,他们不能多维度、全方位地分析自己和社会的需要,因此形成一定的矛盾。

本人根据多年的德育教学经验利用SWOT分析法,让学生全面地分析自己和社会的需要。

一、SWOT分析法的内涵意义

SWOT分析法(态势分析法)是由韦里克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所代表的含义是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

将企业的外部机会、威胁,以及自身的优劣势等各方面因素相结合,进一步进行分析和概括,简称为SWOT分析法。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可能的影响面之上,其中,优劣势的分析主要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

二、SWOT分析在中职德育教育职业生涯方面的目标确立

中职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对未来的职业充满了向往和憧憬,从一个懵懂少年发展成一位社会的职业者,他们难免会不断地规划和完善自己的梦想。遵守规律才能拥有一个切合实际而又美好的职业,利用SWOT分析法进行预备的相关工作,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

1.SWOT分析法

(1)自我方面的评价与分析

首先围绕自身情况来做自我方面的评价,全面了解并认识自己并剖析自己,结合SWOT分析法,进一步评价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结合实际放平心态,了解自己想要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等问题,做到不偏离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好高骛远,不做虚无缥缈的梦想,脚踏实地地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

(2)环境方面的评价与分析

在学生制订中职德育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除了考虑自身的问题外,还要了解环境的评价与分析、评估环境因素等对职业生涯的影响,环境条件及其他因素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限制。

通过对专业的了解、行业地位的掌握、社会形势的需要、发展趋势的展望等环境因素做进一步的评估,判断目标是否符合自身的要求。

2.确定职业生涯规划

(1)目标的确立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点是确立目标。确立的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长久目标。它们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前一个目标奠定了后一个目标,也是后一个目标的基础,最终实现人生的长久目标。

(2)职业的定位

职业的定位指职业的发展目标和自己的优秀才能、最优特点、性格特征、职业兴趣爱好、有利的环境等信息相结合。以这些作为依据进行SWOT分析,在职业定位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并考虑职业与兴趣特长的匹配关联,并注意以下几点:考虑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合理地进行比较,将职业与个人自身条件相匹配;避免盲目的追崇,要切合实际脚踏实地地选择职业;因情况而变化,及时调整个人要求。

(3)反馈与整理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方案的实践经验来处理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解决的方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更快地融入社会,让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合理的科学性和适应性。例如,在学生参加德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前期所应对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合理调整,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使他们能够客观地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地平衡社会环境和自身情况,不断地修正自己。

三、SWOT分析法在现阶段的实际应用对策

现阶段中职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重视程度正在逐渐加深,甚至其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社会的需求,因此,个人的职业前景要结合时代的变化,及时根据环境的发展而变化,与时俱进地接受新观念和新理念,不断地将自己的观点和现实接轨。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好学生自身的SWOT分析、环境分析、职业目标定位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建立符合现实社会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提高学生自身的社会综合能力以适应今后的职业发展竞争力的需要,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

我的职业的规划范文6

美国华盛顿州继路易斯安那州之后,于2011年4月通过了一部反不正当竞争的新法案,并已于2011年7月22日生效。该法案规定,产品的制造、分销、推广或销售过程中如果使用了窃取或盗用(Stolen or misappropriated)的信息技术,那么该产品的制造企业将有可能承担货物扣押、直接赔偿与惩罚性赔偿、禁止其产品销售等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而与其有直接合同关系的销售商等第三方将可能承担补充性的赔偿责任。

这部法案允许甚至鼓励合法使用信息技术的制造商或者州检察长代表政府以反不正当竞争的名义去挑战非法使用信息技术的制造商,并通过对销售商设定法律责任的方式,迫使销售商矫正制造企业非法使用侵权盗版信息技术产品的行为,由此对未能合法使用信息技术产品的制造企业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这种压力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产经营成本加大。在华盛顿州销售或许诺销售产品的制造企业,为免于承担这部法案设定的法律责任,将不得不严格审查和监管内部使用信息技术产品的行为。由于这部法案中指称的信息技术覆盖了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软、硬件,所以审查对象相当庞大;同时,审查工作也必须足够细致,以软件为例,由于其合法使用不仅意味着购买正版,还存在是否按照协议正当使用的问题,所以许可协议中约定的使用地域范围、数量、方式等等均应在审查之列。这样全面的审查和监管,显然需要投入相应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成本。

其次,在美被诉风险上升。根据这部法案,无论制造企业非法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发生在何处,只要其产品在华盛顿州销售或许诺销售,该州总检察长和任何受到实际竞争性损害的其他制造企业均可。这一方面实质性地扩张了华州法院的管辖范围,另一方面大大扩充了原告的“队伍”,而其中的主要成员则是潜在被告的竞争对手,具有天然攻击性,因此诉讼几率大大增加。

第三,市场份额可能减少。这与上述两点联系密切,例如,某制造企业因信息技术使用的合法化导致成本增加以至于无利可图,不得不放弃某些市场;制造企业可能因为某一个案件败诉而导致产品被禁止在华州销售。另一种可能情形,就是原来合作关系良好的销售商,现在因为担心承担补充性赔偿责任而提出更苛刻的合作条件甚至终止合作,使得制造企业原有的市场销售网络被瓦解。

我国企业目前一个重要角色恰恰就是出口产品直接制造商,美国又是我国产品出口的重要目的国之一。同时,华盛顿州是美国对外贸易的支柱,而位于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则是亚洲向美国出口货物的第二大港口,所以,华州这部法案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不容忽视。

更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11月4日,美国36个州和3个托管地的39位司法总长联合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不仅肯定了华州这部新法案,并声明他们认为其各自所在州的现行有关法律也能够规制此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还进一步呼吁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澄清如何在联邦层面适用《联邦贸易法》中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第5条,来处理非法使用信息技术产品这样的不公平竞争行为。这表明,运用反不正当竞争制度规制窃取、盗用信息技术行为的做法在美国正被广泛认同,并有可能在联邦层面得以承认和采用。

因此,我国的制造企业在通过信息化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对美国华盛顿州这部新法案及美国联邦层面有关的新动向做出审慎评估和预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尽早谋划进一步的对策。

已完成信息技术正版化的企业,现在或许应当开始研究如何利用华盛顿州这部新法案所提供的“竞争武器”,在美国市场上遏制有关的竞争对手,开拓或巩固以至提升自身的市场地位;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尚未完全合法使用信息技术的企业,同样应当积极面对,从另一个角度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相应措施。以下建议或可作为“引玉之砖”:

首先,加快企业内部信息技术正版化的步伐。尽快完成审查、替换、合法化等工作,并建立后续的正版化管理制度,合法使用信息技术的指引,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信息技术审计并建立相应纠错机制,加强内部员工培训与辅导等。

其次,适时调整海外市场布局。在成本与风险比较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暂时从管制日趋严格的区域退出,到规则相对宽松的区域开拓新市场,一来可以尽可能全身而退,避免更大风险和损失,二来可以为自身信息技术完全正版化争取更多的时间,以便将来重新回到严格保护信息技术的某些市场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