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周朴园的长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周朴园的长子范文1
中国话剧史上,的创作是最具生命力的,也是最具永恒性的,他笔下的故事和人物也都是独具魅力的。的第一部剧作《雷雨》自问世以来,就一直是热门保留剧目,之所以能常演不衰,是因为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正如先生所说:“我总觉得现实主义的东西,不可能那么现实”。《雷雨》尖锐而又集中的戏剧冲突是最吸引人的,而这恰恰源于对于现实的尊重,人物之间矛盾和人物内心矛盾以及人物在大的社会背景下的性格发展都是符合现实逻辑的,闪光之处则在于高于生活的戏剧艺术的转化。《雷雨》的戏剧冲突分为三点,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和人的内心冲突。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构成戏剧冲突的最根本的内容,本质上是人物的性格冲突,人物的不同性格,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相遇,发生碰撞、摩擦。《雷雨》中有八个人物,这八个人物之间的相互矛盾交错复杂,其中的四层婚恋关系,还有周朴园和鲁大海的关系及其矛盾都使读者感到了从属阶级的尖锐对立。先生在《雷雨》故事的编写中,受了易卜生戏剧,希腊悲剧的影响,其中由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感情纠葛所延续出的两个家庭的血缘纠葛和命运的巧合而组成的戏剧故事,是紧张而激动人心的。30年前周朴园对鲁侍萍进行欺骗和抛弃,30年后侍萍的女儿四凤又伺候周家少爷,这种命运的高度巧合性,更深刻的揭示出人物命运的残酷性,把日常生活中的阶级压迫戏剧化了。
《雷雨》有四个三角关系的爱情、婚姻矛盾,其中周萍同蘩漪、四凤两人的感情纠葛是一条明线,周朴园和侍萍的感情纠葛则是一条暗线。开始由明线引导者暗线,慢慢走向更深处的冲突,渐渐暗线逐渐明了,30年前周朴园和侍萍的感情纠葛显现出来,人物命运的残忍和冷酷也渐渐显现出来,最后这条暗线成为主导,明暗两条线相互联结,推动着悲剧的发展。说到周朴园和侍萍的感情纠葛,可以说是悲剧的开始,他们之间的爱情抵不过周朴园内心深处对于权利,名誉,秩序的追求,自尊和伤心使侍萍选择了投河自尽,但是她没有死,于是觉醒了,虽然处境艰难,但凭借自身坚强的性格,不屈不挠走过了人生最艰苦的时期,可是命运好像没有放过她,使她再一次受侮辱被损害。周朴园、蘩漪和周萍的感情纠葛是最激烈的。蘩漪如同一匹执拗的马,她的性格是激烈的、自私的,她用尽一切办法挽留周萍,挽留住这段有违伦理的爱情,也是渴望抓住她在周家的最后一株救命稻草。蘩漪的激烈和自私也是周朴园这样的封建专制的家庭逼出来的,周公馆如牢笼一般,可是蘩漪作为一个女子在那个年代又无法逃离,于是便同当时也感到家庭压抑的周家长子周萍相恋。周萍是一个既矛盾又可悲的人,他对于他的父亲有一种敬畏,不敢违背他父亲,年轻的他感到十分压抑于是同后母产生感情,可是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其中有很多畸形的情感因素。这种畸形的情感纠葛,主要是由周朴园的专横导致的,而把感情寄托在矛盾软弱的周萍身上,则使蘩漪陷入了更深的泥潭之中。剧中四凤的出现,让周萍感觉到了活力的气息,这是他渴望的东西,于是他想摆脱蘩漪对他的干扰离开家,从这可以看到他是一个不敢面对问题、懦弱的人,是个十足的胆小鬼,以至于到最后发现他与四凤是同母异父的妹妹时选择了自杀来逃避。从这一点来看周萍是配不上蘩漪的,本身也是个悲剧式的人物。
人物与环境的冲突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广度上的展开,人的发展依附于社会背景,在大的社会背景的下,人的伦理、思想、情感和处世经验都是符合历史要求的。《雷雨》的创作也离不开社会背景和作者自身的写作背景,这部戏剧创作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背景下,而作者先生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本剧中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表现出了不同的性格特色,也是在环境的影响下,一个个冲突渐渐产生。周朴园,这样一位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专制思想并存的新兴资本家,年轻时也有过美好单纯的爱情,但是在强大的社会环境影响下,被换化成了一个威严、冷酷、专制的人。由于阶级、接受的思想和价值观的不同,作为亲兄弟的周萍和鲁大海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思想和作为。周萍在周公馆里长大,做事行为方式受这个专制的家庭影响,变得冷漠又软弱,对这个专制家庭感到不满意,而且不敢承担自己所做过事情的责任,只是一味想要逃离。而鲁大海是一个有思想、有行动的年轻工人,直爽、质朴又头脑清醒。厌恶资本家,充满正义感,具有反抗精神。而蘩漪和周冲则是本剧中的亮点,这对母子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蘩漪是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爱敢恨,但是她在封建的社会和专制的周朴园的重压下,走向变态的发展。正如作者所说,“她陷入‘一口残酷的井’”。周冲是一个受新思想、新文化影响下成长的青年,富于幻想、生性浪漫,是作者的一大亮点。《雷雨》这部戏剧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个个具有独特的性格,这些人物内心的冲突促成了戏剧的发展。环境的矛盾导致人物的内心发生变化,比如当周朴园矛盾于家庭与权威之间时,他的内心也是矛盾的,封建的思想让他认为妻子和儿女是需要控制的。而在感情方面现实战胜了情感,使他抛弃了侍萍,选择了现实社会眼光下的生活,周朴园一直怀念侍萍也显示了他内心矛盾的一面。每个人的内心情感都得到很好的转化,每个人内心里都在冲突和抉择。每个人的性格但是不同的,人的性格决定了命运。
《雷雨》的成功之处在于每一个巧合,作者都早做过了预先的交待,这样故事就显得非常合理,而在种种的巧合里,人物命运交待得很清楚,人物性格也刻画得恰到好处。这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使故事具有传奇色彩,而又符合生活的逻辑。
周朴园的长子范文2
例1 (全国新课标卷一第15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代艺术博物馆今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
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
②展出的作品大都体现出用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
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
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
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
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
A.②⑥⑤④③① B.②③①④⑤⑥
C.④⑤②①⑥③ D.④⑥⑤①③②
解析 本题考查类型为选用句式之语句衔接型。考生解答此题要注意第二处横线后面是句号,这表明其前后横线上所填句子按意思应该分为两层。按照选用句式要主语一致的原则,②④两句可分别做起始句。②句介绍艺术风格,而④句介绍内容。六句话中介绍内容的还有⑤句,所以④⑤两句可连在一起放在前面,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C
例2 (湖北卷第21题)下面是《雷雨》中的一段台词:
周朴园 (仁慈地,拿着周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着人谈这件事。(停,喘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 萍 (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
周朴园 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甲句)
周 萍 (失色)爸!
上面画线的甲句,有的版本为:“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乙句)你认为哪句更好?请列出两条理由。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解析 本题考查类型为选用句式之语境表达型。回答本题,考生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更好的句子进行分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分析时,考生应该注意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二是对语句所用句式的效果进行分析。
答案示例一 甲句更好。①句中两次出现“一件事”,表明周朴园很重视这“一件事”。②使用长句,语气缓和,与前面的“严厉”形成对照,表现了周朴园复杂的心态。
答案示例二 乙句更好。①突显了动词“做”和“当”,表明周朴园希望周萍做事要敢于担当,符合剧情的发展。②使用短句,中间增加了语音停顿,合乎口语习惯,语气较周朴园前面的话更严厉。
例3 (山东卷第17题)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
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
学生乙:老师,您勤耕三尺讲台, ① ;
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
学生乙: ② 。
解析 本题考查类型为仿用句式之提供情境型。本题提供的情境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因此仿写的内容应限制在老师身上,并且符合老师的身份特点。比如,可以歌颂老师的奉献精神,可以歌颂老师给学生带来的感动,可以歌颂老师给学生带来的希望,可以歌颂老师多彩的人生。另外,补写的语句还要与例句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比如,①处要注意仿“用……写……”加一个四字短语的格式,②处要注意仿一个四字短语加“算不尽……”的格式。
答案示例一 ①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②诗词歌赋,颂不完您带来的感动
答案示例二 ①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 ②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
例4 (重庆卷第20题)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景物,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咧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
解析 本题考查类型为仿用句式之开放话题型。解答本题时,考生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必须自选两种不是“鲜花”的自然景物,不能是其他对象。另外,还要分析例句的结构,例句主语是偏正短语,接着猜测原因,然后是两个连续的表示动作的短语。
答案示例 (1)远处的那株柳树,也许是受了春风的蛊惑,安逸地眯了眼,陶醉在和煦的春光里。
(2)山间的那条小溪,可能是嗅到了落花的芬芳,醉得弯起了腰,摇摆在幽深的山谷里。
例5 (全国大纲卷第19题)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教练在赛后分析会上对我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的深入剖析,使我对自己在这次比赛中由于骄傲自大、轻视对手导致的严重失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作出了坚决改正错误,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周朴园的长子范文3
关键词:话剧;传统戏曲;审美取向
认为向传统戏曲学习重点是“要掌握学习古典作品如何表现和概括生活的‘窍门’。我们不是去模仿他们,而是要去掌握这个‘窍门’。”①这里说的民族传统戏曲的“窍门”一个是指“传统戏曲的审美取向”,一个是指“戏曲结构”这两个主要的“窍门”。前者是指要求剧作家非常熟悉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他说:“应该从观众的眼睛里,看出什么叫‘紧凑’,‘简洁’,‘洗练’,什么叫‘震撼人心’,什么样的文章才是有‘光彩’,有‘音乐性’,有‘节奏’。”②
中国人喜欢离奇的故事情节,喜欢神秘色彩浓厚的恐惧气氛,爱看“有戏”的戏份的审美心理定势长期以来积淀在民族心理和思维定式中,展示的既是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审美情趣,也是制约创作的一个关键因素。
1中国传统戏曲的“审美取向”
1.1中国传统戏曲“审美取向”是“事不奇则不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六朝志人志怪小说到唐传奇,到宋代的话本,南戏的剧本,说书艺人的底本,讲经的“变文”;从元代杂剧到明清四大名著,中国人特别看重文学传统中的“故事”元素。后世的戏曲几乎吸收借鉴了上述所有艺术元素,尤其借鉴了唐传奇中设置情境、塑造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且在形成之初就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元《辍耕录》曰:“稗宦废而传奇作,传奇作而中国传统戏剧继。”点明了这种艺术继承的源流关系。
传统戏曲波澜起伏,跌宕有致的故事情节十分有趣,因此积淀成中国人爱看“戏”,爱看“故事”的审美心理定势。因此,剧作中浓厚的“故事”元素和传奇色彩,正是中国人喜爱剧作的原因之一。
总之,中国人看故事讲究:“传奇者,传奇事之奇焉者也,事不奇则不传。”③
1.2中国传统戏曲“审美取向”是剧情神秘色彩浓厚
剧情诡异、神秘色彩浓厚,是中国传统戏曲的又一个重要特点。非常清楚“中国观众爱看什么,厌倦什么,他也曾因为《雷雨》写的‘太象戏’而转变去学平淡深邃的‘契诃夫味’,但这样也没有改变他的‘本色’。在《日出》《原野》等剧中仍表现出惊心动魄。表面上的平庸生活‘淡似水’,而实际尖锐剧烈性格和心灵的碰撞却‘惊如雷’,后来他告诫年轻人不要只学契诃夫,还要学莎士比亚。因为‘莎士比亚比契诃夫更易于中国观众接受’。”④所以,《家》、《王昭君》更有莎翁戏剧的影子,因为莎翁的戏剧更像中国传统戏曲。
2对中国传统戏曲“审美取向”的继承与创新
非常了解中国人自古形成的审美心理定势,也深喑传统文化的精髓,他以民族传统戏曲的传奇融解古希腊悲剧的神秘巧合,并创制中国观众喜爱的故事情节。在眼中离奇的事件怎样安排情节是最重要的。
剧作往往就是用离奇的伦理关系编制离奇的故事情节。在现代戏剧史上,两性伦理关系最复杂、最乱的戏就是《雷雨》。30年前富家大少爷周朴园引诱了丫头侍萍,又始乱终弃,30年后,后母蘩漪又与周朴园前妻的长子周萍,而周萍又与胞妹四凤相爱,蘩漪跟四凤争夺周萍,两兄弟周萍、周冲又共同追求四凤,多个三角关系交错、重叠,多个复杂难解的两性伦理纠葛。这些让平常人觉得不可理解的奇特故事,却认为还不够劲。
《日出》中化用中国传统戏曲技巧,精心编纂那些看似不“奇”,实则“传奇”的故事情节,更让读者们睁大了惊奇的眼睛。虽然面对的是灯红酒绿,光怪陆离的现代都市生活,展现的却是“不足者”与“有余者”对立的世界,犬牙交错的复杂关系。剧中展示了虽生活在牢笼里还骄傲自恃的可怜动物,比如潘月亭、张乔治、顾八奶奶和胡四,他们这些人自认为有钱有势、有手腕,在社会上混得不错,自我感觉良好,但这只是事物的表面,实际上他们也是被“背后”那只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的大手抓住了咽喉,扼住了生命的人,用李石清的话说,他们都是被“耍了”的。有意从老子的《道德经》上摘录以下几句话放在这个剧本的扉页之上:“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⑤用以表现这个不合理、不公平,且又极具传奇色彩的世界。
其剧《原野》更是以神秘剧情闻名于世,从中我们也可看到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蛛丝马迹。剧中天地是沉郁的,苍苍莽莽的巨树,龟裂的木纹,怪相的黑云密匝匝遮瞒了天化成各色狰狞可怖的形状,这处天际像张着嘴的血盆大口,连奇峰怪石也点染了诡异艳丽的色彩,神秘的森林,灰蒙蒙的细雾,幽幽的水光,树干上发光的白皮,仿佛环立着多少白衣幽灵,上边吊下狰狞的杈枝像一个巨兽张开血腥的大口,外面成群的鸟儿在天空盘旋……处处让读者感觉恐惧、冒冷汗。昏黑原野上的焦家鬼气冲天,油渍的焦阎王像满脸杀气的悬在正房正中右窗上,一张黑香案供着狰狞可怖、无首无臂的金眼菩萨,门上贴着残破的钟馗捉妖图,阴沉沉、空洞洞的铜磐声,再加上远处不时传来焦母敲响的木鱼声,更令人毛骨悚然。在这原野之上有头发像乱麻、硕大无比的怪脸,眼烧着仇恨的火,筋肉暴突、毛茸茸的前胸,凶狠狡诈的仇虎,泼野妖艳,强悍魅惑,风流野性的花金子,峻削严厉、失去双眸,猜疑、急躁、敏感、暴戾的焦母。《原野》中,焦母对儿媳花金子嫉妒并怀恨在心,她往木人身上扎钢针,念咒发泄私恨的行为恐怕在西方戏剧中难以找寻,仅在中国传统戏曲中能见到。
有人说《原野》借鉴并吸收了《琼斯皇》的一些技巧,在情节上也有相似之处,但却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把西方表现主义手法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表现手法捏合在一起,可以说对《琼斯皇》来了个“脱胎换骨”的大手术。
还有人说《原野》第三幕借鉴了莎士比亚《麦克白》的一些情节。其实,本人非常反感说他抄袭外国人,我想,与其说借鉴《麦克白》和《琼斯皇》不如说借鉴中国传统戏曲更贴切。《原野》第三幕中黑林子里,洼地中,水塘边,小破庙旁,出现的阎罗王、判官、牛头、马面、青面小鬼,以及焦阎王、仇虎父亲和妹妹的鬼魂,这是作家把中国传统戏曲舞台的假定性和西方表现主义技巧融为一体,它一方面体现出幽冥世界的鬼魂形象构成的幻境是旧中国黑暗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这些直观的灵魂形象也是作家用以“外化”、“幻觉”揭示仇虎的潜意识,以直观形象“外化”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表现手法。
3戏剧创作理念对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的两点启示
(1)中国历史上“和”思想的应用。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上,“和”思想的发展可谓久矣。所谓“和”是指和谐。深知“和”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观,蕴含着不同事物、不同因素的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关系。正是这种“和”思想影响他的审美取向和创作方向。
(2)多元共生时代,学会彼此“对话”。当前社会早已进入多元共生时代,“对话”是信息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何为“对话”,即为中外“对话”和古今“对话”。对中西戏剧理论进行清理和比较,不断改造、消化、吸收、创新,这是新时期不断“对话”的关键,也是建立当代戏剧理论的关键。
4结语
的民族传统戏曲根基来自他对中国传统戏曲的迷恋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少年天资聪慧,在私塾教育中陆续接触了“四书”、“五经”、《左传》、《史记》、《道德经》和《易经》。然而,对他影响最为深远的却是那些所谓的“闲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镜花缘》、《西游记》和《红楼梦》。少年时代看戏如家常便饭,几岁便坐在母亲的腿上看戏。什么京戏、评戏、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京韵大鼓、文明戏他都爱看。在这种艺术熏陶中,民族艺术审美特性不知不觉渗入他童稚的心灵中。幼年的戏剧经验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对戏剧的兴趣。是带着最有民族传统韵味的文化积淀接受西方戏剧,才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戏剧成就。一生都没有削减对传统戏曲的热爱,悦耳的川剧、婉转的越剧、高亢的豫剧、古朴的秦腔,时时都对他充满诱惑。晚年还教导年轻的话剧作家:“要了解外国的文学,但更重要的是认识中国的文学传统,我们都是从这个传统出来的。所以,看戏也不能老看话剧,这样会有局限。(中国)各个剧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精彩的东西。”⑥
的人生经历和他对中国戏曲的亲身体验说明,传统文化不是新生事物发展的绊脚石,任何外来文化都要在本民族文化基础上发展,一个民族不可能离开传统戏曲去发展完全不同的新剧种,同样一个剧作家也不可能抛开传统文化去进行新的艺术创作。因为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浸入血液,深入骨髓的。
注释:①.《读剧一得》,《轮剧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378.
②胡星亮.《中国话剧与中国传统戏剧》,《切忌“浅尝辄止”》.戏剧报,1959(5).
③孔尚任.《桃花扇小识》,转引自《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会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④蔡骧.《导演杂论》,《人民戏剧》.1980(5)。
⑤欧阳山尊.《论的三个代表剧作――》,《戏剧研究论文集》.中日戏剧出版社,1997:30.
⑥胡星亮.《中国话剧与中国中国传统戏剧》.学林出版社,2000(9):233.
参考文献:
[1] 戏剧选[M].文艺出版社,2000.
[2] 戏剧研究论文集[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7.
[3] 戏剧美学思维[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
[4] 戏曲美学论文集[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5] 中国戏曲文化[M].中国友谊出版社公司,1996.
[6] 曹树钧,俞建萌.招魂――戏剧大师[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7] 著.原野[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8] 陈白尘,董健.中国现代话剧史稿[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9] 陈多.戏曲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10] 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 傅谨.中外戏剧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2] 胡星亮.中国话剧与中国戏曲[M].学林出版社,2000.
[13] 李杨.现代性视野中的[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4] 朱栋霖.论的戏剧创作[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5] 梁一儒,卢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