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救生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小救生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小救生队范文1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生源质量 对策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上升,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约为51.7万人,比2011年49.5万上涨了4.4%,报名人数也由2011年的151.1万增加到2012年的165.5万,上涨了9.6%。随着招考规模不断扩大,各招生单位在生源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除了国内近千家招生单位外,随着国内外交流和开放程度的加深,国外的招生单位通过各种途径和办法争取国内优质生源,使得研究生招生和录取工作压力增大,面临许多新情况。在这样的形势下,各招生单位为保证数量稳步增长,往往容易忽视生源质量,对日后的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生的学术背景、受考核方式、录取成绩、思想状况、年龄跨度和个人素质等千差万别,如何选拔优秀生源成为各招生单位越来越重视的关注点和面临的挑战[1]。本文以广东省某重点高校为例,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近三年来在招生录取方面的生源数据,以期从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近年来广东省高校研究生录取的概况,并对今后研究生优质生源选拔和招生录取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促进高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近三年硕士研究生生源概况

研究生生源质量的评价体系主要包含生源结构和生源素质,其中生源结构包括招录比、生源分布、各专业录取率、报考类别等多个方面[2]。本研究通过调查2010—2012这三年的招录比、生源范围、学习形式和学历情况等,为生源质量的改善提供数据参考。

(一)硕士研究生招录比

近三年硕士生报名和录取人数在逐年递增,报名人数由2010年的3018人上升到2011年的3431人,而2012年更达到了3970人,录取人数也由2010年的760人上升到2011年的767人,再到2012年的845人。在报名和录取人数均增加的基础上,录取率并没有提高,说明在录取指标增幅有限的情况下,追求高层次学习和提高学历的考生数量在逐年增多。近三年的录取率虽有有少许下降,但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的增加说明随着学校知名度的提高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及宣传工作的深入和广泛开展,学校的办学水平获得了广大考生的认可,越来越多的考生报考了该校,这样就为优秀生源的选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生源范围

生源范围主要从华北、华中、华南、东北和西北等几个地区入手进行统计,其中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重庆。

据统计结果显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均是近三年考生来源较多的地区。华南地区从2010年到2012年分别录取了282人、279人和276人,分别占到录取总人数的37%、36%和33%。紧跟其后的是华中地区,录取人数近三年达到了170人、182人和234人,占录取人数比例分别是22%、24%和28%。华东地区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的录取人数分别是133人、159人和156人,占到各年录取总人数的18%、21%和18%。这三个地区从地理位置来说距离广东省都比较近,属于较易覆盖的宣传范围,考生对学校的了解程度和信任度较高,加之考生人数众多,这意味着高校在开展宣传工作时,需要保持对这些地区的宣传力度,从而保证报名和录取人数继续提升。录取人数相对较少的地区有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西北地区2010年录取人数28人,2011年26人,2012年34人,占录取总人数的比例均在4%左右。东北地区录取人数分别是33人,35人和29人,均占录取总人数的4%左右。西南地区近三年的录取人数和比例分别是56.7%,44.6%和67.8%。华北地区录取人数2010年58人,2011年41人,2012年46人,分别占到录取人数的8%、5%和5%。这几个地区录取比例相对较低,而华北、东北等地区考生人数并不少,教育质量和水平很高,为吸引到更多优秀生源,可以加大对这些地区招生宣传的力度,制订目标明确的宣传方案,更大程度上促进不同地区和学校间的交流合作,让更多的考生深入全面地了解报考院校,为获得良好的生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形式

近三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录取前的学习形式主要是普通全日制、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及境外学历等。普通全日制学生2010年有713人,2011年有733人,2012年有797人,数量在不断增加,基本占了每年录取总人数的95%。录取的成人教育形式毕业的学生2010至2012年分别有16人,12人和16人,均占录取人数的2%。录取的以自学考试形式毕业的考生2010年有28人,2011年有14人,2012年有27人,比例分别是4%、2%和4%。以网络教育形式或获得境外学历证书形式等录取的学生数近三年来共是3人、8人和5人,比例较低。由此可见,普通全日制毕业生是研究生报考的主力军,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录取的主要对象,境外学历证书持有者人数有增加的趋势。

(四)学历情况

硕士研究生中2010、2011和2012年分别有711人、726人和800人是本科毕业(含应届本科和成人应届本科),均占录取总人数的95%左右。高职高专毕业的考生类型紧跟其后,分别达到47人、31人和41人,比例分别是6%、4%和5%。这些数据说明近几年绝大部分考生都是拥有本科学历和水平的考生,所占比例较稳定,高职高专学历的考生比例变化不大,拥有本科毕业证的学生仍然是录取的主要群体。在本科毕业生占主导的情况下,高校可以在面向全国开展招生和宣传工作的同时,将“211高校”所在生源地的考生作为重点宣传的目标,这样既可以保证报名人数,又可以吸引更多名校的优秀毕业生,改善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

三、保障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对策

通过对研究生招录比、生源范围、学习形式和学历情况等的数据分析不难发现,生源质量的改善除了常规的宣传工作外,需要深入分析,发现生源结构的构成和变化,制定出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的保证生源质量的评估体系,从而不断改善生源情况。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有效地运用各种宣传手段

随着生源数量不断增加,扩大宣传,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成为摆在众多高校面前的一个首要任务。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宣传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包括网络、电话、报纸、杂志、现场咨询等[3]。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些宣传手段,并开展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吸引了越来越多高校的注意。通过前人所作调查发现,网络是目前高校和考生利用最多,宣传最便捷有效的途径,但电话、杂志和现场咨询等宣传方式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因此,高校在选择宣传媒介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受众面,又要考虑到实际效果,结合多种宣传渠道,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定能事半功倍,为获得良好的生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招生宣传对象

在开展招生工作的时候,不仅要保证稳定的报考人数,更要在生源质量上下工夫。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要分地区、分学校制订目标明确、内容详尽的招生宣传计划,从而吸引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学生,促进多领域思想和学术等的交流。使来自更多地区和著名高校的考生能够详尽和全面地了解报考院校,扩大生源范围,提高生源质量。

(三)把好研究生入学考试关

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主要以全国统考为主。复试由各个学校根据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组织第二轮的笔试和面试。现行的研究生录取考试更多地强调了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实操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往往造成高分低能,培养出会学习不会应用的学生,既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又不利于社会对全面、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把好入学考试第一道关意义重大。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学科建设、分布情况和培养目标等,制订出合理的考试方案,特别在自主性较大的复试阶段,既能让学生发挥所学,又能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考核,从而选拔出优质的学生。

(四)增强自身办学水平和影响力

根据对多所学校开展宣传工作的调查结果显示,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水平,专业设置和知名导师,以及就业情况是考生普遍关心和愿意深入了解的问题,因此为了吸引更多更优质生源,高校可以在开展宣传工作的时候,提供大量这些方面的信息,让考生对报考院校有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同时,高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专业水平,引进更多名导师,提高学校整体办学实力,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在这种良性循环带动下,学校的声誉和实力不断提升,学生对学校的信心增加,生源质量自然会得到提高。

(五)开展港澳台地区招生工作

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单位在获得港澳台招生资格后,可根据每年国家的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研究生简章开展境内外的招生工作,合理利用国家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密切与港澳台高校的联系,开展研究生招生、培养等多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促进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方文心.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对策与方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生源质量分析与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

[2]李汉邦,赵婷婷,赵哲.大众化进程中的研究生生源质量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6).

小小救生队范文2

关键词:拇指营销;校园生活;大学生消费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08602

拇指经济由短信时代过渡到校园生活APP时代,通过研究分析其性质和特点,了解了其中所呈现的校园产业链性价值――大学生生活消费水平提高,对拇指营销作出了一定的经济贡献;另一方面,拇指营销拉动了相关校园电商产业经济发展。因此,本项目以重庆文理学院在读学生为蓝本,进行调查研究和辨析关于“拇指营销”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影响。

1拇指营销对校园生活的意义

1.1提供校园便捷服务,提高校园品质生活

国内外手机软件服务行业以及电商(新媒体)销售行业发展已逐步完善,“校园手机软件用户扩大化”和“拇指消费群普遍化现象”明显,因此,本项目以大学生为切入点渗入,揭示了校园“拇指经济”的发展规律。拇指营销的运用与推广为大学生带来方便快捷的品质生活方式,其发展造成了校园消费结构产生巨大变化。例如,手机充值一卡通、快递签收、外卖订单、甚至学费缴纳等动动拇指便完成整个交易过程,拇指营销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完成各项琐事,拇指便捷服务可谓是造就了21世纪的新校园新品质新生活。

1.2发展校园团队精神,开发校园创业模式

拇指营销是当今大学生创业的理想方向,组建和培养优秀的拇指营销团队,利用校园有利人力资源铸造大学生团队精神,开发了校园创业的新模式。拇指营销推广的两大必要条件是发展主体和手机载体。手机软件载体为主的拇指经济以类似于植入方式存在于手机之中,并以辅助人们生活消费形式高速运转,更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利用拇指营销“零成本”创业提供所需前提条件;营销传播源保证、人口传播基数大,是“零成本”的营销另一途径,促进大学生利用现有人力资源进行新型创业。各项数据表明,综合拇指营销多方面优势,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了低门槛的新平台。

1.3规范校园管理体制,深化校园理性消费

通过对2014-2015学年度重庆文理学院全体在校学生整体消费情况调查分析,了解“拇指营销”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程度,发现校园移动手机用户群已进入发展成熟阶段,拇指消费平台多面体系形成,满足了主体差异化对消费的不同需求。探讨研究拇指营销对重庆文理学院在读大学生生活消费方式的实际影响和改变,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拇指经济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考验校园电商的信誉和促进校园信用体系发展,完善拇指经济为主的电子经济体系,规范校园管理体制,深化校园理性消费,以期“拇指经济”在校园中规范化方向引导,调整大学生生活消费方式合理化、结构化。

2拇指营销对校园生活的影响

2002年一根发短信的“拇指”传奇般地救活了“眼球经济”,“拇指经济”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网络经营模式,成了中国网站一大盈利支柱,走入了当下校园生活。那么,拇指经济能否真正成为一个无尽头的市场,取决于三个因素:技术、内容、资费。而国内拇指经济遇见了发展的障碍和瓶颈,存在传统营销禁锢发展、手机载体存在风险、消费行为难以控制、缺乏自主创业意识等问题。因此,校园拇指经济发展现状虽呈现良好趋势,但上升速度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2.1传统营销禁锢发展

目前,出现了手机银行、向上理财等拇指新应用,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仍无法达成令人满意的商业化运营状况,尤其是在学校,学生对拇指类型手机理财产品缺乏认识,传统理财方式仍居高主导。校园无线互联产业需再创奇迹,“拇指经济”任重道远。传统门窗企业,因受互联网短时间窜红且销量稳居高位的品牌打击,开始意识到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营销的重要性,传统营销结合O2O模式再创佳绩,校园拇指营销方式是否止步于线上销售而忽略线下关键性。面对传统营销的创新挑战,拇指运营者应深刻认识到,两种营销模式是相互依存且相互对立的矛盾体,应结合发展开辟新道路。

2.2手机载体存在风险

调查数据表明,拇指经济在校园中发展方向仍有待调整,朝向健康良性引导留有空间。拇指经济营销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是其问题存在的内在因素之一,网络数据显示,一个基站支持流媒体的用户不超过10个,即在5平方公里的小区内,只有不超过10个用户可以享受流媒体服务,严重制约了手机通讯、手机电影和手机游戏的发展,当涉及经济问题时,学生对其选择将更加慎重;其次,未来出现的手机病毒、手机信用卡安全问题,都是对技术的挑战,拇指经济校园化未来发展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的引领和保障。

2.3消费行为难以控制

消费载体移动化与消费主体差异化两者发展趋势必将影响校园生活消费方式。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各大软件使用人数参差不齐,层次不同,造成消费观产生误差情况,大学生对消费文化的理解差异会误导大学生拇指经济恶化走向,例如,“双十一”购物节高校学生贡献率不低于八成,多属于不理性消费,学生个人消费行为实属难以控制现状。如今,以个人移动终端为平台、人机之间互动为传播方式、海量信息和高度普及的通讯网络为依托,向学生传递多种消费信息,消费自制意识较弱的学生将无法筛选对自身有利信息进行消费,造成助长不良校园攀比风气的局面。

2.4缺乏自主创业意识

国外市场随着其手机APP发展体系完善,手机普及化早,拇指经济”发展快,完善程度高,市场化程度高速运转,对欧美国家学生独立创业意识强产生了一定激励作用。媒介技术不断革新,第五媒体――手机短信占居新领地。短信超越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等限制,几乎做到与新闻事件同步,成为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为校园创业提供传播新途径,校园拇指经济逐步显示其市场号召力。然而相对于国内市场属于后兴经济,“零成本”拇指营销的“诱惑”下我国校园却止步于跃跃欲试而止于行动或是虎头蛇尾式创业失败场面,导致我国学生创业热情遭受打击,自主创业意识更显薄弱。

3拇指营销在校园生活中规范与对策

整合所有调查数据,发现存在问题,最终结果分析将提出改变现状的有效措施和途径,结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作出何当调整,以保证校园拇指经济的高效运行,完善校园拇指经济体制,从而达到促进整体经济效益增长的目的。

3.1认清拇指经济性,调整营销的方式

拇指经济面对传统营销创新挑战应正确认识与看待,并调整营销方式,保证校园拇指经济的良性发展。无论是拇指营销还是传统营销都不光是看规模数据,可持续发展才是追求经济保障的目标,因此,应根据社会宏观经济环境和相关政策的颁布,对校园拇指营销作出具体调整方案,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两者竞争的同时应重视合作,更重要的是营销方式在行业内校园中的声誉、号召力有待提高,将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作为绩效的重要衡量标准。

3.2维护拇指数据库,用心提高销售度

手机专业技术水平是体现营销水平高低的考量条件之一,将提高其质量为发展目标,从根本上来维持拇指经济数据库,减少病毒阻力,是提高拇指经济水平和发展营销质量向里程碑方向的迈进。

其次,整治手机载体存在风险这一问题离不开强力的行政介入,既要强化网络监管,又要对助恶平台严格问责追责,用心提高拇指营销质量。最后,对发展拇指经济载体的同时可与金山毒霸等杀毒软件进行联合绑定,从而保证拇指数据库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交易,提高校园拇指经济整体销售额。

3.3提高定位准确性,加强学生自律性

通过准确定位目标受众,表明学生族是除了白领外拇指营销推行的有效推力,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考虑,拇指经济在校园生活中的推力与拉力应做到有效制约,做到对在校大学生拇指生活的明确导向,加强学生自律性,帮助其树立正确消费观,确保校园拇指营销对大学生消费影响是利大于弊的发展趋势,避免滋长校园不良攀比之风。

3.4明确学生创业路,完善发展保障体系

拇指营销为学生在校期间创业提供了有效平台,创业方向仍需加强引导,避免创业出现“虎头蛇尾”或松散经营导致创业项目以“后续资金不足”“管理经验缺乏”等原因失败告终,影响后续学生创业热情,应该明确学生创业方向,以长远经济效益优先、依托资源优势设立以及创新营销发展等原则为发展对策,同时,政府创业扶持政策发展保证和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是实现学生创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

4结束语

本文通过了解对2014-2015学年度重庆文理学院全体在校学生整体消费基本情况,对拇指经济进入校园生活后对在校学生影响程度深入调查后,开始了相关的数据分析及研究,学生通过拇指消费,如网上购物、短信订餐消费等数量、频率、影响程度等建立相关数据模型进行分析,为其提出了拇指营销推行中存在问题相对应的建议及对策,完善了相应措施,为促进校园正确消费观及拇指经济在校园生活中良性循环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析儿.拇指经济――如何让它更经济[EB/OL].http://.cn,20080413.

[2]蒋金华.对手机短信――拇指经济的反思[J].消费导刊,2008,(09).

[3]袁嘉彤.拇指经济――商机无限[EB/OL].http:///view,20060614.

[4]鲍海君.消费者接受行为对住宅市场手机营销策略优化的启示[M].深圳:特区经济出版社,2014,(08).

[5]曲国丽,刘聪.经济发展潜动力型大学生船业也远去的建设原则与标准界定研究[J].经济视角杂志社,201310(02).

小小救生队范文3

(一)毕业生数量增长速度大于需求速度

毕业生数量在短期内迅速增加,但社会有效需求在短期内增速有限,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国有企业近年来引进毕业生的比例逐年下降;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用人指标有限,难以接收大量的毕业生;随着科技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用工数量尤其是第一、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逐步减少;企业减员增效等因素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二)高校毕业生结构性供需矛盾突出

1专业结构不平衡。目前,社会对计算机、通讯、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大学毕业生需求旺盛,而对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农学、林学等科类的大学毕业生需求较少。

2学历结构不平衡。社会需求越来越向重点院校集中,对部分地方院校的需求明显减少。而地方所属的部分院校有的就业率较低。社会对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对研究生需求旺盛,本科生需求相对平衡,没有特色的专科生就业困难,专科及高职类毕业生整体需求不旺,就业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

3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当前,我省高校部分毕业生在毕业时未能落实就业单位,并不是说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饱和,无法容纳下这些学生,而是一些毕业生择业期望过高,择业观念存在偏差。近几年,许多被在校大学生看好的单位,特别是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用人单位,经过前些年的人才补充,人才需求已趋于饱和,大规模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情况已不复存在。

二黑龙江省省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及成因分析

(一)影响黑龙江省省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宏观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相对闭塞,人力资源流动性差。以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为主要经济中心,东南沿海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就业市场,提供的就业机会远多于东北部地区。相对闭塞的地理位置,给每年的我省省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毕业生除通过参加我省高校及人才市场举行的招聘会寻求就业机会外,同样会自主选择前往有就业意向的城市求职,我省相对偏远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毕业生流动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

2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导致劳动力供求不平衡。随着振兴东北的优惠政策的不断提出,我省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市场经济观念落后、经济自主增长机制未见完善、第三产业发展较慢等。这样的经济发展状况导致我省劳动力供求不平衡:首先,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富余,进城务工人员增加,但城市劳动力需求的教育层次提高,农村劳动力主要从事体力劳动,就业机会较少;其次,国有企业是我省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不能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而国有企业就业机会有限;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我省经济主要以农业和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且在整个经济中的贡献程度较小,吸纳劳动力不足。

(二)影响我省省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微观因素分析

1毕业生就业体制不完善。我省就业市场发育还不充分、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低。市场规则不统一,部分市场甚至秩序混乱等等,导致就业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和较高成本,影响了就业。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单位,这是就业市场不完善、信息渠道不畅通的体现。另外,人事户籍制度改革不完善,同样制约了人才的充分流动,大学生落户问题成了大学生就业的障碍。

2促进就业的政策落实得未见实效。目前,我省出台了“毕业生到边远或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高定一档职务工资,自主创业减免1至3年企业所得税,择业期放宽至3年,毕业生落户限制放开”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但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一些问题的存在,如绝大多数毕业生不愿到边远或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较少一部分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等。就业政策的落实起不到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或自主创业的目的,实效不明显。

3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歧视。现今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观念,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习或兼职积累社会经验,以便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但是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选择以“与岗位相适应的工作经验”为条件,将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拒之门外,尽管毕业生拥有较丰富的社会经验,依然找不到愿意用人的单位。

三解决我省省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一)解决我省省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宏观对策

1放宽政策限制,简化审批程序。对优秀毕业生和特殊人才,只要工作需要,用人单位接收,实行准入制度,随时办理就业手续。对到我省农村基层、艰苦行业、国有中小型企业、紧缺专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优惠政策。研究简化审批程序,改进毕业生就业的审批制度和就业手续环节,改审批为审核备案,改中转为直派。协调配合计划、公安、粮食、教育、社会保障等部门,做好毕业生就业中的相关工作,提供便捷服务。

2加大宣传引导工作力度。政府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宣传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宣传地方和用人单位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宣传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艰苦行业工作的精神风貌;大力宣传到基层光荣、在基层大有可为的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在社会上营造出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尽一切可能,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铺平道路。在安置和分配毕业生就业的工作中,一方面政府要转变用人单位的人才观、选才观,使其公开、公正、公平、客观地选拔和使用人才,合理地引进人才,着眼发展,储备人才。

3加强与高校的联系沟通,提供全方位服务。政府要帮助高校协调与用人单位、人才市场的关系,引导高校寻找市场,共同培育、发展、规范市场行为,让高校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状况。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确立调整培养目标、学科建设、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质量,以增强毕业生对市场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二)解决我省省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微观对策

1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调整专业结构,完善就业指导

(1)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根本因素。毕业生能否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毕业生素质的高低,在于毕业生能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学校必须在学生培养质量上下功夫,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力,以质量争市场,以高素质的毕业生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2)大力调整专业设置。我省高校不少学科与专业设置远远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老化,学科单一;二是专业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与人才供需机制相脱节;三是没有与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相结合。这些状况无疑将导致一些毕业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出现就业难的状况。所以,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规律,并根据自身办学实力和社会需求,加快专业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要避免追求大而全、片面追求规模的做法,对社会需求量小、缺乏学校自身特色的专业要少招甚至停招。在教学内容上,要拓宽学生知识面,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型的课程,切实培养“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

(3)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能为毕业生指点迷津。目前,一些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仍然主要是由党政干部或学生处干部兼做,这样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还是时间上,都显得不够,远滞后于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在机构上,尽快建立专门的指导服务机构,配备专门的就业指导人员;在内容上,要制订毕业生就业法规政策、收集职业需求信息、组织市场招聘、开设职业生涯培训、讲授求职技巧、跟踪市场、调查研究等,指导毕业生正确择业;在时间上,要改变过去就业指导仅限于学生毕业阶段才进行的做法,而是要从新生一入校就开始,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能按照社会的需要,塑造和完善自我,并对其以后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认识。

2帮助毕业生明确定位,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

(1)毕业生要认清自己,明确定位。毕业生只有充分的认识自己,在求职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特长,才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首先要考虑社会大环境,即毕业生供需总的形势。多年来,由于高校毕业生数量所限,主要流向国家机关、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大型国有企业,现在这些单位相对需求量已经明显下降,而中小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由于多年来很少引进大学毕业生,自然成为接纳毕业生的主力军。故毕业生应充分考虑这一形势,适当降低择业期望;其次,还要充分考虑自身情况、优势和特长。其中包括自己的学历、专业和所在学校。

(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应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竞争就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等新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大学毕业生积极主动地到基层、到艰苦边远地区去锻炼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大学生自身也要适时调整就业期望值,要克服从众心理、克服挫折心理、克服虚荣心理、克服攀比心理、克服自卑心理、克服依赖心理。正确认识自我,积极参与竞争,科学合理定位,确立大众化的就业观。要打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国家干部和非国家干部的界限,要打破地理位置、经济效益、社会地位等观念的束缚,要从单位的发展前景、工作环境出发,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着重考虑是否能发挥个人能力。这样,就一定能够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实现自身价值。

参 考 文 献

[1]蒲建平.关于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对策的研究[J].黑龙江省高教研究,2005(7).

小小救生队范文4

【关键词】三本院校;就业能力;提升;对策

一、三本学院就业能力现状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也就是大学生通过学习积累知识,培养能力以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在不同的工作环境就业所需要的能力。结合三本学院学生的特点,分析影响他们就业能力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一)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的职业认知能力不高,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学习能力、就业信息筛选能力不强,语言表达能力需要不断积累提高。这些基础能力的缺失,使得没有正确的职业认知能力,在工作中会出现短时间“跳槽”的现象。刚步入工作岗位的他们会发现现实工作与理想工作出入较大,心理形成严重落差,从而产生懈怠情绪影响工作和生活。

(二)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一般三本院校只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缺少提升就业能力方面的专题讲座和活动,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机制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只侧重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没有开设实践教学环节。近几年,很多三本学院开设了创业园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一些同学通过这个平台寻找出了自己的创业思路和创业项目,但更多的创业者则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指导和市场预测,而只有很短暂的生命周期。

(三)从社会市场需求来看。对于绝大多数企业用人单位来说,他们更需要有较成熟就业观念和工作经验的人才,在企业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有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绝大多数毕业生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和工作经历,也没有接受过专业能力提升训练,所以在社会求职中不符合市场需求。

二、三本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差的主要表现

(一)就业认知能力较差。三本学院的大学生缺少对自己工作的认知能力,不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能够从事哪些工作,也不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导向,导致毕业后面对择业出现迷茫现象。对自身的认知能力不足,过高或过低的评价自己的个人能力,面对工作眼高手低不能够承担起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很多大学生绞尽脑汁找到了一份工作,但在短时间内又出现了再择业状况。如果大学阶段对就业认知方面有很好的学习,自我了解足够完善,就会避免在择业出现类似的问题。

(二)缺乏相应的求职技巧。求职技巧是指大学生的面试应聘能力和就业信息的筛选能力。求职简历制作简单,对求职企业缺少了解,面试应变能力不强等都是缺乏应聘求职技巧的表现。在校大学生往往缺乏求职面试前的准备,在去某所公司招聘能够很好的了解求职单位的职业要求及企业文化,导致在求职面试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状况。并且对工作职责不明确而导致从事工作后发现与想象工作不一致而出现再择业现象。还有一部分同学对公司企业文化和发展前景不了解,工作后发现不能与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相契合,导致就业失败。

(三)学校缺乏系统的相关培训。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三本院校近几年来对大学生就业状况格外关注,但还缺乏系统的求职技巧相关培训,没有完善的体系来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差给予相关培训。也没有专业的指导教师来为学生量身定做求职简历、分析就业前景,只是在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里笼统的讲述就业形势和个例分析,对大学生面试能力提升作用不大。大学生的创业环境不理想,缺少创业平台,如果增加校企联合,加大企业进校园的力度,能够带动更多的同学走进企业,带动就业。

三、三本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一)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态。在毕业季会出现择业恐惧症和选择困难症状况,这都是没有良好的就业心态造成的,从而错失良机。公务员这个铁饭碗还被毕业生追捧,有的考生连考几年,错过了最好的就业时机。近年来,大西北逐年开发,但出现了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大学生不愿去偏远地区工作,宁愿留在择业困难的北上广地区。如果大学生能够及时调整心态,就会在很大部分上缓解就业难问题。结合三本学院学生的特征,积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二)完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老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现在大多数学校专业就业指导教师数量有限、职业化和专业化不强,很多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缺少威性和教学实践性。学校要培养一批专业的就业权威指导教师,组织其学习就业指导知识,使他们能够根据实事就业形势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讲授就业相关知识。就业指导教师还要学习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方面知识,考取相关证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

(三)开展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三本院校在开设相关就业指导课程的同时,要定期举办讲座,邀请知名人士讲解个人成功的创业经验、进行心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尽早树立就业意识和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给同学们提供去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践体验的机会,了解企业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激发出学生去企业工作的热情。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使学生了解了社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学校的引导教育和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结合三本院校的现状,积极引领和指导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认知力,让大学生对就业问题有一个零星的认识,从而做好就业准备,提高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慧娟.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

小小救生队范文5

关键词:研究生;学籍管理;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177-03

引言

研究生学籍管理是指高校对取得研究生学籍资格的学生进行管理活动的总称,即研究生培养院校依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规章和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对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质量考核及管理[1]。学籍管理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研究生教育教学秩序、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健康持续发展、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的重要工作之一。

面对日益庞大的管理群体,如何转变工作观念,加强学籍管理队伍建设,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在繁重的学籍管理工作中做到增强服务意识,以生为本,科学高效地为人才培养、学校决策服务,是众多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者需要重视和不断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现状

1.研究生规模急剧扩大,管理难度日益增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研究生人数随之急剧扩大。自1999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数已经连续平均年增长超过20%[2],浙江省省属高校研究生每年的招生数从2004年的2 500余人增加到2011年17 000余人,招生人数增长了近6倍。同时,研究生招生方式的多样化使得生源结构和学历层次更加复杂,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日趋繁重,管理难度日益增大。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不仅年龄差距较大,社会经历各不相同,而且自我意识强;学习和生活方式比较分散,集体活动较少,同学之间的交流相对贫乏;同时部分学生存在恋爱、婚姻、家庭等生活压力[3]。由于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和个体差异,要求研究生学籍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了解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细节和个体特殊情况非常熟悉,学籍管理人员必须处理和完成比以往更加繁重的工作。

2.管理内容繁杂,管理方式亟待提升

我国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主要由教育部学生司、省教育厅、研究生培养院校进行监督管理。目前教育部学生司、省教育厅通过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平台进行监督管理,各高校不仅要管理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平台,同时还要根据国家有关规章和学校制度,通过校内的研究生学籍管理系统进行研究生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内容涉及研究生招生、培养、思政、就业等方方面面,内容杂,任务重。

教育部2001年起实行学历证书信息网上电子注册制度,2004年开始研究生学籍进行网上试行管理;2007年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新生电子注册暂行办法》,正式要求高校学生包括研究生进行学籍学历电子注册[4,5]。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网络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了普通高校学生从入学学籍电子注册、学籍变动统计分析、毕业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经过不断的优化和升级,目前电子注册平台已经比较成熟,基本实现了规范、科学、系统管理,对于规范学籍学历管理行为,加强学籍学历信息化建设,促进依法管理,维护高等教育稳定,保障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电子注册平台离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还要进一步提高数据安全性、系统稳定性、操作人性化,完善及时有效的协调和解决问题的机制,进一步全面整合、集成与招生、学籍、学历、就业、贷款以及学费偿还等各相关信息的链接与管理,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全程信息化。

与本科比较成熟的网络化管理系统不同,一般高校内部的研究生学籍管理系统主要处在内部信息化管理阶段到网络化管理阶段的过渡时期[6],学校学籍管理人员一般采用办公软件进行手工操作,或采用初级网络化管理。与本科学生的培养模式比较,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培养过程的个性化、培养制度的弹性化,必然带来研究生学籍管理内容繁杂,所以学校的学籍管理系统往往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不能形成与全国学籍学历电子平台有效对接,甚至与实际脱节,管理方式亟待提升。研究生学籍管理人员常常由于没有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一般操作或者教育部学籍学历管理平台和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系统的操作程序,出现工作纰漏,影响研究生正常的学习和毕业。

3.管理工作分工不明,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从学籍管理人员的角度看,研究生学籍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是面向学生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好研究生学籍的学籍注册管理。但事实上,研究生学籍管理的内容包括学籍注册管理、成绩管理、学籍异动管理、学历管理、学籍信息及档案管理等多个方面内容,工作内容涉及研究生招生、培养、思想政治管理、就业等多个科室的管理人员,如何分配管理任务、明细岗位职能一直是研究生培养部门研究和探索内容之一。目前高校的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往往被拆分成数项内容,分别由多个科室进行管理,仅仅是科室某个岗位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以浙江省研究生培养高校为例,一般高校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平台的工作由培养科的管理人员承担,也有部分高校由研究生思政科或是学位办的管理人员承担,甚至缺乏固定的日常管理负责人。学籍管理工作分工不明确,相关科室岗位职能不明确,往往造成学籍工作简单应付和规章制度条文的机械执行,人性化管理无法从制度上得到保证。

学籍管理人员人性化管理所付出的大量解释、引导等工作很少得到回报,工作往往得不到学校的尊重和承认,事业发展空间狭小,因此造成学籍管理人员经常调动。各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籍管理队伍不稳定造成的。同时,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校管理编制紧张,学籍管理工作的日益繁重与管理队伍人数过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学籍管理队伍的职能和稳定性无法从体制上得到保证,从而导致学籍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专业化也无法保证。

对管理人员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是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重结果、轻过程的目标考核是目前通行的方法,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往往难以体现,“以生为本”难以成为事实上的工作出发点和绩效评价准则[7]。因此,学籍管理工作需要引起学校的重视,必须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才能保证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4.管理观念落后,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确立了育人为本、依法建章、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要求高校学籍管理应充分发挥在学生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向性作用,在学生成绩考核中的标准化作用和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调控性作用,以适应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人性化、个性化、法制化新趋势[1]。因此,虽然研究生学籍工作量日益增加,工作难度逐渐加大,但在处理学生的各种学籍问题上必须尊重学生权益,以生为本,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改进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操作流程和服务形式,想方设法积极为学生服务。

然而,“任务导向”、“以我为主”的观念和意识仍然存在于研究生学籍管理队伍中。有些学籍管理人员对学籍管理制度缺乏正确理解,有意无意进行违规操作;有些学籍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学籍管理操作方式不熟悉,造成学生注册信息错误或缺失,影响学生的电子注册与学历电子注册,给学生毕业找工作带来困难;学籍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对学籍管理信息处理系统不熟悉,学籍异动处理不够严谨;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认识,没有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概念等等,给学籍管理工作和研究生正常教学带来很多问题。

同时,学校的一些学籍管理制度和程序往往是从方便管理的角度进行设计的,存在管理者的主观成分,执行刚性较强,难以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研究生培养状况。在学籍管理过程中追求简单化,只重视事后“裁判”,忽视事前事中的解释、引导。

二、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对策

1.以生为本,实现管理理念创新

在学籍管理员进行学籍管理工作时需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和服务意识,与时俱进,要把以学生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和权益出发,这才是学籍管理服务的核心目标[3]。学籍管理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应克服“任务主导”的思想,不仅仅只是处理学生的学籍信息,同时要尊重学生权益,重视学生的需要,激励学生与学籍管理员相互尊重、积极互动,让学生了解学籍的重要性,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应完成的学籍管理任务,主动配合学籍管理员完成学籍信息的更新。同时,学校要积极探索以生为本的学籍管理制度建设,注重学籍制度对研究生的积极引导,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合理的框架内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通过灵活、动态、刚柔并济的管理和引导,服务于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现对学生群体的人文关怀。

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认真做好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的前期宣传和组织工作,细化部署、具体指导,发挥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作用,提高服务水平。在新生入学等环节做好宣传工作,指导和培训使用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使高校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广大新生充分认识到学籍电子注册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维权意识;通过编制详尽的工作流程图、明确各类数据获取和电子注册操作问题解答等,从信息录入、信息更新、信息审核以及数据安全维护、档案保存等各个方面明确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规范操作、落实责任,从而保障电子注册工作的如期圆满地完成;做好毕业生电子图像采集以及网上校对工作,完成毕业生资格审查工作,提高电子图像采集的准确性,保证毕业生电子注册顺利开展。

2.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用一整章描述了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求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今后十年间“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把教育信息化建设摆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这对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加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建立信息化相关研究机构,配备高端信息化专业研究人员,借助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通讯技术与管理理念结合,建立和健全科学高效、符合各高校特点的校内研究生学籍管理系统和工作交流平台,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学籍管理效率,强化服务管理。

研究生培养高校应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化、人性化管理。建立校、院到学籍管理者三级层次及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协同运作的学籍信息管理体系,实现数据共享,分散工作强度,从学籍信息录入、信息更新、信息审核、学籍信息的使用以及数据安全、档案保存等各方面明确职权和工作流程序;选择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全校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组织、协调、引导相关部门和科室开展学籍管理工作,并承担日常的宣传、解释、培训工作,起到领头羊的作用;研究生学籍管理不仅仅是研究生培养部门的工作,只有通过与学生工作人员和研究生导师相互协作,紧密配合才能使学籍管理制度在学生中得到更好的宣传,并且学生工作人员和研究生导师可以将学生管理中掌握的第一手的资料反馈给培养管理部门和学籍管理部门,完善、优化学籍管理制度。

3.科学管理队伍,完善激励机制

学籍管理人员作为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的主体和执行者在学籍管理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直接关系到学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当前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日益繁重,管理内容不断变化,责任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下,研究生管理部门应充分重视学籍管理工作,加强研究生学籍管理队伍建设。

研究生管理部门应通过增强责任意识,规范管理制度,丰富服务内涵,加强交流等措施,将科学的人本精神结合至研究生学籍管理队伍建设中,保障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健康发展。首先,研究生管理部门应重视各位学籍管理员的经验和工作意识,以学籍管理员为本,对学籍管理员隐性知识进行管理和开发,充分发挥学籍管理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使得他们在一个相对自由、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其次,应该稳定学籍管理队伍,落实学籍管理具体工作负责人,将各部分工作落实到具体岗位,做到责任明确、协调有序;再次,加强沟通和协调,积极推进学籍的二级管理,减轻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最后,高校要针对学籍管理岗位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考核与激励机制,把工作表现与师德、当前业绩与未来潜能等进行综合评价,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

4.提升业务素质,加强培训和交流

学籍管理工作政策性强,须严格按照国家规章和学校的制度进行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必须在学习和掌握有关法规文件的基础上,完善制度,严格程序,坚持原则,公正处事,做到规范化管理。随着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的日益繁重,传统的学籍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也难以满足科学统计分析的要求。因此,学籍管理人员必须提升自身素质,不仅应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素质、法制观念和专业知识,同时也应具有较强组织指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等能力。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高校应加强研究生学籍管理人员培训,定期开展计算机知识和学籍管理系统讲座,采用多种形式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方法、模式,促进学籍管理人员对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和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创建学籍管理人员的交流和学习的网络平台,扩大与兄弟院校的交流,针对目前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确保学籍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及时、准确、有效地为高校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传坤.强化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初探[J].科教导刊,2010,(4):154-168.

[2]钟珊.关于扩招后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6,(6):20-21.

[3]康锋,蒋贇,吕谷来.关于在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中实行人本管理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6):6,12.

[4]郑卫英.高校电子注册工作中关键环节的把握[J].教育与职业,2011,(5):38-39.

[5]李玉珊.高校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1,(1):199-200.

小小救生队范文6

[关键词] 大学生 素质教育 专业设置 就业能力

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仅是大学毕业生个人问题,而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更是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和谐的大问题。本文从高等学校自身层面出发,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高校层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高等学校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高校层面原因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涉及到了国家的宏观经济经济形势、劳动力市场的供求、高等学校培养学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如果具体到每一个高等学校来说,面临同样的就业环境,同等规模和水平的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却不同,因此,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高等学校层面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高校方面看,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

1.传统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就业市场化的需要

很多高等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评价考核采取规范性方式,它把书本知识分解成大小知识点,并把这些知识点演绎成试卷, 通过这种标准化、规范化的试卷来考核教师和学生,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人们把这种教育模式形容成,“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扔笔记、学完全忘记”。它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低,而不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果是,重课堂教学,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就业技能的培养,致使许多毕业生高分低能,不了解就业市场,缺乏明确的职业定位,很难顺利就业。

2.专业设置陈旧、僵化,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当前,大学生就业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但结构矛盾是主要矛盾。大学生的就业已经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调整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这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之一。很多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专业划分过细,专业教育质量不高。热门专业“遍地开花”,毕业生严重供过于求,就业水平下降。

3.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薄弱

面对着大学生就业制度从“分配”到“就业”的根本性变化,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于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不能满足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需要:一是就业指导时间的短期性,一般的就业指导只是集中在毕业前半年或几个月;二是就业指导内容上的局限性,只注重服务型指导,忽视教育型指导上,主要是对就业形式的一般介绍和就业政策、规定的诠释,缺乏对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三是就业指导的信息平台不够完善。

二、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高等学校对策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在帮助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包括传统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就业市场化的需要,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就业指导工作薄弱。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采取如下措施:

1.构建素质教育型高等教育模式,适应就业市场化的需要

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看,高等教育改革方向是构建素质教育型高等教育模式,是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专业技能的人才。素质教育型高等教育模式,是把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作为学生学习、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既重视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视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内容上,根据社会发展与人才市场的需要,“以销定产”搞好院系的调整、学科与专业的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讲授与“非讲授”(如师生双向交流)方式结合起来;在考试方面,考试方法的改革要模拟学生走上社会后所遇到的社会环境,效仿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上所遇到的“考试”方式。教师不仅关心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

素质教育型高等教育模式,体现为高等教育模式全方位的变革。高等学校应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推进面向素质教育方向的高等教育模式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

2.在专业设置更为灵活多样,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水平,高等学校应该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使大学生的专业结构与市场供应之间协调起来。具体来说,高等学校应做好一下工作:

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对人才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在此基础上,制订高等学校自身的专业设计与调整长期规划。一方面,确保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招生计划的科学、适时的调整;另一方面,尽快形成学科专业设置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的运行机制,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

在专业设计与调整长期规划指导下,高等学校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安排和制订招生计划,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应减少其招生计划,甚至停止招生。为了解决大学生从入学到就业的几年间,经常“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现状,高校可以按照大专业分类招生,在低年级(一、二年级)阶段对学生重点进行基础和综合教育;在高年级(三、四年级)阶段,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并结合就业市场的需要来确定专业,集中精力学习专业课程。

3.建立“全天候”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针对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的就业指导短期性、局限性、应急性与不系统性的特点,亟待建立“全天候”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体系。

首先,要更新观念,将就业指导变成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天候”的工作。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大学教育的每个环节进行就业指导。大学生入学教育就要谈到就业,谈到如何通过几年的大学生活为就业准备好条件;在教学环节,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担负帮助就业的责任,都要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设计、考试方法的确定等方面体现出帮助就业的特点;专门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举办就业指导系列特色专题讲座,请校内外就业方面的专家做讲座;就业指导还要占领网络、学生课堂、学生社区等传媒阵地,抓住一切机会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形成课堂教学、专题讲座、职业生涯规划、网上职业测评、咨询服务等多位一体的高等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体系。

其次,通过毕业指导工作,转变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在现实的社会中,工作岗位从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上,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形成了现实中的“三六九等”,每个大学生都想要做体面的、社会地位高的工作,就业似乎不是为了自己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就业指导老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努力纠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因为“面子”而失去就业机会的问题。与此同时,就业指导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写履历表和求职信,教给学生如何自荐、面试等求职技巧,还要引导大学进行自我适应性评价、未来职业设计、角色转换、自我启发和自我成长等,让大学生从战略的高度看待就业、解决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强 赵万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社会影响及解决对策[N].辽宁教育研究,2007(4)

[2]周贤:试论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N].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