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戏课文原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戏课文原文范文1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认识语文教育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把语文课外练习的设计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相联系,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语文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关键词:语文拓展资源创新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是的,作为母语,语文无处不在,而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其内容是何其有限,我们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认识语文教育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所谓教材只是例子,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后,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举一反三,才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得到提高。一年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课外练习的设计布置上,注意开发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创新课外练习设计的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跳出语文课本,到语文知识的大海中遨游。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利用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积累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练习的一项主要内容,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吕叔湘先生也曾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针对目前中学生积累明显不足,入不敷出的矛盾,《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出路,如对五六年级的要求是“背诵优秀诗文60篇,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分量很大,也是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能靠老师的强制来完成.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个个都很浓厚,部分学生对于看哪些书感觉茫然,这就需要我们加以正确引导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因此,布置的内容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课前布置阅读.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主题相仿,相反或相关的内容,往往容易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②在课后推荐读物,引导学生把课内所学之法及时应用到课外阅读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创设活动情境,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现代著名作家巴金说:“我写文章如同生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教育的和谐性就在于如何把人的活动与下述两种技能协调和平衡起来:一方面,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是自我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和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在创造性中,在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发现和表现”。苏霍姆林斯基这番论述和谐教育的话语正好概括了生活和作文的关系及重要性。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索取写作素材的重要手段,要解决学生的写作素材问题,给学生创设活动情境是至关重要的,寓作文训练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在交际应用中学习作文,如春暖花开时,带学生到野外踏青,让学生们在暖洋洋的春风吹拂下,在阵阵的油菜花香中,摘野花,挑马兰头,甚至吟诗作画;在天高云淡的金秋,带学生到怒放的公园赏菊,去一片金黄的田野秋游;平时,开展种植花草蔬菜,饲养小动物,做科学小实验等活动;组织体育项目比赛,进行包饺子,野炊;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学生的习作怎么会不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呢?将丰富多彩的生活充实到学生的课外练习中,为语文课外练习注入了新的内涵。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其实用性,价值性,才能转化为实际的能力,《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并在其“实施建议”部分强调:“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我设计的课外练习中,有很多是需要学生去综合实践的,如 “批判不规范的产品说明书”,在大街小巷的店名,招牌,广告牌上找错别字。并与有关人员交谈,指出错别字,讲述写错别字带来的危害,劝其改正,对这一项课外练习,人人都兴致盎然,通过活动,改变了以往部分学生认为作文,作业中出现一些错别字无关紧要的错误想法,在和有关人员交谈的过程中,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训练,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对联,谚语,诗歌,散文,故事等等,来尽情地描绘春天;然后是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走出家门去感受春。最后,让孩子们用自己喜爱并擅长的形式赞美春天尽情地赞美大好的春色。
四、“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开展调查研究,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内心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研究,探索者”。孩子们最喜欢过年,有关春节的文化,习俗能吸引他们的兴趣,而写调查研究报告,对于第一次接受这种课外练习形式的他们来说,是一次挑战,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了他们内心的这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当然会得到学生的认可了。霍益萍教授指出:“开放性的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这样的探究性作业激发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灵感,他们从生活中,从身边的环境中发现具有探究价值的对象或问题进行研究。“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新课外练习的设计,使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那定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玉洁.《给班主任的100条新建议》,2006.06.
[2]阎平.《童心辅导》.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
[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社戏课文原文范文2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师资队伍;教材
【中图分类号】TP311.13-4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意义重大,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之一,是落实办学定位,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课程资源已经成为课堂的延伸,丰富的课程资源是一门课程很好的辅助。目前很多高校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方面做的很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黄淮学院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一个探索阶段。下面就黄淮学院《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探析。
一、 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落实黄淮学院“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定位为宗旨,以服务黄淮学院确定的“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以强化实践、开发资源、项目驱动、案例教学为基本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建设的目标
通过《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力争达到如下目标:
1.使本课程达到河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的要求;
2.根据本专业学生就业市场需求修订教学大纲,和企业结合选择经典案例,使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需求,达到就业能称职的目的,符合应用型大学的培养目标;
3.组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
4.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定位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并把本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最近的教改教研成果引入到教学中,强化实践教学;根据不同级别的学生(本科和专升本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强化校外实习基地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适应知识的网络化;
6.自编符合应用型培养目标的案例教材,通过《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设计步骤、方法和技巧,达到能自行设计和开发应用系统的目的。
三、课程建设的内容
课程建设内容是课程设计与建设的核心,该课程建设内容从资源类别来讲课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教学基本资源、教学核心资源和教学拓展资源。其中教学基本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和教师团队;教学核心资源包括:每个单元(模块)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案例、作业(包括:课前练习、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和课后测试)、实验(包括基本实验和综合实验)和本单元(模块)相关文献(包括必读文献和参考文献);教学拓展资源包括:案例库、试题库、试卷库、单元测试题、电子图书、职业标准、专题讲座、网站链接、背景素材、交流平台和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教学视频等。下面重点就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大纲、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1.课程体系建设。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技g发展的动力和基础,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数据库技术,但是,目前黄淮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数据库相关课程只有《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和《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两门课,笔者认为这是不够的,因为《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重点是讲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内容多而且比较抽象,由于课时有限,所以在应用上就很少涉及。 而课程设计往往放在学期即将结束时进行,学生忙于复习考试,没有精力做课程设计,多数同学课程设计以应付了事,达不到课程设计综合实训的目的。所以,应该开设一门数据库后续课程如:《数据库应用技术》或《大型数据库》或《数据库编程》等课程,熟悉一个大型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掌握一些数据库新技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重点介绍一个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比如Oracle,并带领学生完成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2.教学大纲建设。课程教学大纲应符合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该课程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理论教学整体分成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维护、成绩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和自选项目五个模块。通过一个完整的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与数据库系统原理相关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学生在 “跟做、 参考完成和独立完成”这三个逐渐加深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完成了应用系统开发技术和数据库设计知识的学习,还能够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对于应用系统整体把握上也更加游刃有余。实验教学包括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其中基础实验包括: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完整性控制、数据库安全控制与事务处理、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综合实验包括数据库编程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题目自拟)。由于实验学时有限,基础实验大部分实现项目课堂上很难完成,主要安排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课安排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实验报告。其中综合实验结合课程设计完成,为避免与学期结束时学生备考冲突,课程设计一般提前安排,在学习完数据库设计后即开始课程设计,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完成。
3.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石和保障,没有强大的师资队伍不可能保障课程建设的质量。《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是理论抽象而实践性有很强的一门课程,如果任课教师没有一定的项目开发经验 , 就难免会在把握课题时流于“ 纸上谈兵 ”,只有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老师才能熟练地驾驭该课程。要选择合适的学科带头人,组建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要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能带领团队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通过引进高学历和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并通过教师进修和企业实训等措施提高任课教师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形成合理教学队伍。充分利用教研活动,通过开展集体备课,任课老师互相听课,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4.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集中体现,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工具。要注重依据课程教学大纲,以应用性、实用性、先进性为标准选择合适教材,但是、目前图书市场上数据库系统原理相关教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性很强,应用性体现不足,一类是侧重于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而理论知识不足,这两种类型的教材都不太适合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培养。为此笔者组织教学团队成员自己编写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教材。该教材突出应用性和实用性,以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贯穿于教材始终,从开始平台的搭建、数据库设计、数据查询、数据处理到最终系统的实现,每一步的设计与实现都详细介绍,把枯燥的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维护等知识都是通过系统实现,同时,数据库的相关理论知识穿插到实践当中,让学生通过具体系统的实现,体会到数据库的作用,并熟悉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开发技术。借助于本教材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即掌握了数据库的基本理论知识,也熟悉了数据库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五、课程资源评价
1.该课程资源的成效
本课程资源的主要成效体现在,引导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并引导学生的学习以课堂学习为主的学习模式,向课堂内外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转变。实现教学资源的共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动手实践能力,充分体现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与黄淮学院应用型技术大学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一致。通过资源共享、师生互动、师师互学、生生互促等方式有力推动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了课程体系,提高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该课程资源的不足
(1)人力课程资源不足。目前,参与该项目的教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是项目经验不足。目前,急需要引M参与过大型项目数据库开发经验的教师。
(2)物质课程资源不足,为达到理想教学效果,需要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室。
(3)实训企业数量不足。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和老师参与到企业实际项目中,锻炼教师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企业实际项目进一步丰富、优化教学案例,并加大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的层面。
(4)课程评价体制不完善,通过完善课程评价体制,不断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六、结束语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课题组成员齐心协力、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黄淮学院《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课程资源还在逐步的完善当中,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逐步向正规化、精品化方向发展,离课程建设的目标会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闫彩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初探[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1)
[2]许速,孙宜贵.对计算机专业数据库相关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 .河南教育,2008,(2)
[3]张春燕,赵吉.高职院校Web项目开发课程资源库建设的探析[J] .科技资讯,2015,(9)
社戏课文原文范文3
高职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不积极、不配合的问题突显,而课堂文化建设是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英语教学中应注重与文学艺术相结合、与行业文化相融合、与职场文化相渗透、与“工匠精神”相结合。为实现课堂文化建设目标,需要在提高教材的文化含量、补充教师的专业背景、在课堂中引入工作案例、拓展课堂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
高职英语;课堂文化;行业文化
英语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课程,但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工科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改善英语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核心。常规的课堂建设大多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效果不甚理想,要从根本上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需要从课堂文化建设上入手,提升英语课堂的文化内涵,方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
一、英语课堂文化内涵
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课堂文化的载体是教学活动,主体是教师和学生。郑金洲教授提出的课堂文化概念认为“课堂文化是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当然课堂文化不仅仅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接受的学习材料、学习内容的知识积累,而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多元背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与学的内容、校园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师生在教与学当中的认识观、价值观等均属于课堂文化范畴。课堂文化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的细节中,渗透在师生的交流过程中,融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课堂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隐性的、简洁的、互动性的文化。[1]
二、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的扩招,高职院校的招生形势变得日益严峻,不少省份普通高职院校和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跌破了200分,导致优质生源越来越少,录取要求逐年降低,这些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给高职的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对于一些生源较好的职业院校也存在结构性的问题,一般理工类院校男生比例高,而男生普遍英语成绩较差,英语学习兴趣低、缺乏信心,更有个别学生对英语已经绝望,完全放弃。以笔者所在的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下简称学校),学校为陕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近几年入学分数线在陕西高职院校中最高,但男生比例较高,2017届毕业生男生占69%,2018届毕业生男生占73%。[2]这些男生普遍对英语缺乏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二)岗位要求越来越高,但各方面不够重视
随着贸易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对外贸易、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广泛使用的语言,在经济和外贸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铁路行业为例,随着高速铁路的普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外国游客越来越多。列车乘务员特别是高铁乘务员必须具备基本的英语交流能力,掌握日常交流对话,能够为外国游客提供咨询等服务。2017年春节前后,学校被西安铁路局预录取的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担当列车员支援春运,其中有不少学生因英语口语熟练,妥善地解决了外籍旅客的咨询和疑问,受到西安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表彰奖励。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欧班列开行的常态化,各中欧班列始发站点需要大量懂得外语的专业人士承担相应的沟通协调、票单处理、对外洽谈等工作,这些岗位对毕业生英语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事实上,英语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处境比较尴尬,各方面都不够重视。领导、学生、家长甚至一些英语教师都认为高职教育主要是学技术,英语与未来工作关系不大,与职业技能提升没有关系。英语课程从上到下都被视为一种任务,存在应付交差的心理。
(三)英语教师缺乏任教专业的背景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绝大多数毕业于各大外国语学院或综合性大学的英语专业,工作后直接走上讲台。在教学中与专业教师共同研讨较少,基本不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普遍缺乏所授课专业的专业背景,更不了解授课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和职业技能要求,不熟悉学生未来从业的行业背景和发展趋势,不熟悉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和规律。在教学中难以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职业岗位需求结合起来,导致这部分教师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上课参与度低。
(四)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课堂教学效果欠佳
因为种种原因,使得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低下,课堂效果普遍较差,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精疲力竭,学生在底下听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有些是完全不听课,埋头做自己的事情。与此同时,图书馆、自习室经常能看到学生在苦学英语,一方面是因为部分高职院校有英语AB级的要求,毕业证书与英语证书挂钩,这些学生为了毕业证不得不勤学苦练。还有一些学生需要参加自考、专升本考试才苦学英语。但这些完全是应试学习,对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帮助有限。
三、英语课堂文化建设的模式
要改变当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困境,必须充实课堂的文化内涵,加强英语课堂文化建设。文化是课堂的灵魂和魅力所在,一堂文化内涵丰富的英语课,其容量和魅力远远超过英语教材本身,能使课堂变得更有深度、更有趣味、更深入学生内心深处。进行英语课堂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堂教学融入文学艺术
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学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种文学作品都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传播和继承。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融入西方文学艺术作品,进行英语经典文学、影视作品的欣赏,中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鉴赏。通过欣赏各种英语文学、影视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还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3]同时在英语学习中精选题材,学习一些西方的语言文化、风土人情、自然地理,把英语放在整个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去学习。学生了解了西方文化背景,才能更有兴趣学习英语,才能更深刻地学习英语,也能够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提高其文化修养,方便未来的涉外工作和对外交流。
(二)课堂教学融入行业文化
行业文化指某一行业劳动者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凝练的具有行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包括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业规范以及蕴涵在行业规范中的文化沉淀。行业文化比企业文化基础更广阔、内涵更丰富、生命更长久。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符号,如石油行业的“铁人文化”,煤炭行业的“安全文化”,部队军人的“纪律文化”,铁路行业的“服务文化”。行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和现代意识在各个行业的综合反映和表现。行业文化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引领时代精神的旗手和先锋。行业文化具有多重功能,包括凝聚功能、导向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协调功能、教化功能、维系功能、优化功能、增誉功能等。英语课堂教学可与学生未来工作的行业文化相融合,行业文化在课堂中的渗透是无声无息地,通过融入行业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行业文化的熏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这种“隐性”的文化教育比“显性”的英语教育更有持续性,能把一些基本职业素养通过无声的方式植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其职业生涯的文化基因。[4]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6届毕业生4106人,就业率95.96%。其中,签约到国有企业的学生比例为84.22%,其中,就业于西安、兰州、成都、北京、上海、广铁集团等18个国有铁路局学生数为2512人,占当年毕业生的61.17%;就业于西安、深圳、郑州等城市轨道企业学生数为910人,占当年毕业生的22.16%。在就业方向明确的情况下,英语课堂就可以进行铁路行业文化的教育和引导,铁路文化的根本特点是纪律文化和服务文化,对内严格服从纪律、按章操作、保安全正点,对外服务客户、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通过融入行业文化,能让学生提前了解行业企业的背景、未来工作的情境、职业发展的前景,认识到英语学习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英语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课堂文化融合职场文化
职场文化与是一种学习的文化、交流的文化。职场文化一般不如行业文化、企业文化那么清晰独立,属于一种含蓄内敛的文化,主要体现在员工与同事的协助中。团队精神就是职场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做好团队协助,就要求每一个员工有服从精神、牺牲精神、大局意识;职场文化还体现在员工与客户的交流沟通之中,有效的沟通可能化解一场纠纷、引来一项投资、促成一场合作,失败的沟通则会招来一次投诉、失去一个订单、丢失一个客户;职场文化还体现在对规则和领导尊重上,刚毕业的大学生作为职场新人,具有创新的活力,但更要尊重职场的规则、尊重领导的决定,只有尊重规则和领导,才能有融洽的上下级关系,才能有单位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根据调研走访,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有不少刚工作的毕业生缺乏这方面的素养,无视单位的规则,甚至我行我素,工作中挑肥拣瘦、不愿付出,这些都是缺乏职场文化素养的表现,不利于其未来职业发展。[5]英语课堂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的文化、一种沟通的文化,与职场文化有着共同的特征,在英语课堂中融入职场文化学习,通过学生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经常进行对话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引入一些职场工作的案例,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四)课堂教学融入“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一种对工作的热爱,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具体而言,它是从业人员,尤其是工匠们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是不断地雕琢产品、改善工艺、享受产品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工匠精神”的培养属于素质教育,是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培养的重要内容。[6]近几年,国家对“工匠精神”日益重视,各职业院校也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但大多局限于二年级、三年级,局限于专业课学习。其实英语课堂也是进行“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阵地。根据调查,学生学习的精力、投入效果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逐年递减。一年级的学生刚离开高中校园,刚经历过高考的历练,还保持着学习的良好习惯,是高职生学习的最佳时期。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教育,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在刚入学的时候给学生植入精益求精的理念。
四、高职英语课堂文化建设对策与措施
(一)提高教材的文化含量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和最重要的学习工具,课堂组织、知识传授都以教材为核心,建设英语课堂文化的前提是有一套文化内涵丰富的适用性教材。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材种类多样,很多院校使用自编教材或非指定的材,虽然有一定的特色,但普遍存在教材编写质量不高、知识更新滞后、文化含量偏低等问题。所以需要选用或编写一套内容丰富新颖、文化含量较高、职业特征明显的英语教材。教材中多选用西方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搭配一些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短文,配套一些反映西方语言文化、风土人情的阅读材料。另一方面尽量选用一些体现行业文化、职场文化、“工匠精神”的文章作为课文。
(二)教师补充行业背景
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熟悉英语课程,还应该熟悉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了解行业人才需求规格,熟悉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一方面英语教师要多与专业教师交流,了解学生未来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借各种机会深入用人单位,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和毕业生的评价;还可以与毕业生交流,掌握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对英语的实际需求。编制教学计划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对教学内容作适当调整和补充,以满足学生以后的岗位需求和技能培养需求。
(三)课堂引入工作案例
英语课堂教学中,阅读、对话、作业尽量选择与学生工作相关的或未来职业发展相关的内容进行训练。比如在课堂上进行相关产品说明书、使用规程、规章条文的翻译。进行英语模拟求职面试,模拟上下级对话、同事交流研讨。这些都能突破传统英语课堂与就业内容割裂的局限,最大限度地实现英语教学与工作内容的结合。以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练习列车广播的英文翻译、播报,运输单据的中英文翻译,外籍旅客的接待、引导等内容。教师布置例如旅客投诉处理等作业,都可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了解工作内容和要求,使英语课学习与专业素养教育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四)拓展课堂学习环境
高职院校大都具备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实训场地。可以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场景中进行学习。通过案例教学、仿真训练、现场教学等手段将教学与生产活动紧密结合。走出教室,在实训中心授课,依托实训中心的设备进行角色扮演,就能有更多的代入感、真实感和体验感,摆脱了课堂教学中“空对空”的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学校轨道交通综合实训中心有全真模拟的地铁车辆模型和车站环境,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有些章节就可以在实训中心授课,如站台乘客引导、售票、咨询等。实践证明,在实训中心授课、练习,学生的兴趣明显提高,参与度高,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谢葳.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实践研究[J].海外英语,2013,(12):61-62.
[2]饶素玉,魏庆平.基于高职英语课堂中的文化导入研究[J].教育战线,2010,(11):94-95.
[3]王志强,等.通过文化教学优化大学英语课堂环境[J].中国成人教育,2012,(4):154-156.
[4]张宇,安莹.关于将企业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0):134-135.
[5]李楠.高职英语课堂文化与职场文化融合刍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4):92-93.
社戏课文原文范文4
关键词:科技创新;学风建设;校园科技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8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002-02
高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目的在于营造浓郁的科学文化氛围,提高在校大学生科技素养和文化内涵,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工程向纵深方向发展,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占有重中之重的位置。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是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活动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研究平台,在进行科研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检验学习成效,明确发展方向,极大地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成为学风建设新的途径,也是重要的途径。构建以学风建设为主线,科技实践锻炼为手段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式校园科技文化体系,是高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一、以大学生科技锻炼为抓手,促进优良学风形成,构建校园科技文化体系框架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学生教育培养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反映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以推动优良学风建设为宗旨,以全学程贯穿为指导,以年级特色为依据,结合各学科教学特点,逐步形成校园科技文化体系框架。
1.科学分析,建设基于融合机制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基于融合机制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每二三课堂的优势,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强化人才培养,以多学科综合优势推进人才培养,以教学科研的强势支撑人才培养,以国际化教育途径提升人才培养。
在合理安排课程、科学配置的前提下,学生在第一课堂教学中充分学习各种理论基础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老师指导下,将创新性思维转化为学术类竞赛作品和学术论文等人文素质、科研成果。以社会实践的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查找自身不足,做好人生定位。
2.明确定位,设计适应年级特色的校园科技文化教育模式。围绕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具有年级特色的学生科技文化教育方案,积极探索文化教育模式,努力做好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认知、实践动手、创新发展、修身养性、组织协调、团队协作、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八项能力培养。使学生逐渐形成科技意识,主动参与创新活动,以科学研究带动学习兴趣,促进优良学风形成。低年级要重视自我认知、自主学习、修身养性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一年级:以专业教育为主线,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专业前沿和发展前景,稳定专业思想,激发学习热情;二年级:以培养兴趣为主,开展专业竞赛、社团活动,实施启航计划,吸引学生及早进入实验室,开始科学探索之路。高年级注重组织协调、创新发展、团队协作、服务社会能力的培养。三年级:以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为主,开展技能比赛、科技创新竞赛,指导、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启发科技思维;四年级:以科研实践为主,利用创业平台、实习平台检验科技创新成果,查找自身不足,做好个人发展定位。
3.合理交叉,构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网络结构。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为纵线,建立起校园科技文化体系的纬线,以贯穿全学程的校园科技文化教育模式为横线,搭建科技文化体系建设的经线,编制成立体化、全方位的网络结构,将校园科技文化建设覆盖到大学四年学生生涯的方方面面,真正使学生在体系中受教育、长才干、得实惠。在整个建设体系中,根据各学业阶段的学业目标差异,不同年级贯穿的“度”各有不同。大一学生主要是通过专业学习和教育,进行学科认知和了解,奠定科技文化基础;大二学生对主要专业课进行系统学习,通过开放实验室、学术性社团了解所学专业,初步参与基础科研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大三学生的学习更为深入,开始接触科技前沿,通过参加课题研究、专业竞赛、技能比赛等,吸引学生进入教师科研,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服务,在第三课堂中验证所学;大四学生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进入校企合作项目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未踏入社会先积累经验。
二、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手段,整合资源、深入挖掘,搭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平台
1.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吸引优秀学子主动学习,构建科学研究兴趣培养平台。充分挖掘学科资源,向低年级学生开放实验室,观摩实验,了解专家师资和学科发展动态,近距离接触科研,激发科研热情。高考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具有盲目性和片面性,大多凭兴趣填报志愿和专业,对实际的专业、学什么、干什么不了解,造成专业稳定性较弱。实验室的向学生们打开了通往科学殿堂的大门,让他们全方位了解、认识所学专业,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培养科研兴趣。实施大学生开放性科研训练计划,鼓励主修专业学有余力、在科研方面有爱好和特长的优秀学生尽早走进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激发学习热情,带动广大学子积极投身科学研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家、校级SRT项目,为他们专业指导队伍,一对一指导,夯实能力。
2.完善科技学术类社团建设,分类指导,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民间团体,学术性社团更是由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同学组成的成长性团体,加强这类团体的建设,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又一主要平台。在社团建设中,根据性质不同配备优良的指导教师队伍,指导社团实行目标化管理,按兴趣划分小组,按年级确定培养目标,明确发展定位,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在社团科技研究中,鼓励低年级学生开展基础实验,培养动手能力;指导高年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提升科学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在社团发展上,以争创优秀社团为目标,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社团发展方向,提升社团生命力。
3.依托专业竞赛、技能大赛,构建科技创新交流沟通平台。以专业竞赛、技能大赛为依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将所学知识创新性的加以利用,在交流沟通中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和水平。专业竞赛和技能大赛作为第二课堂中检验所学的重要平台,一直以来吸引着广大学子的参与热情,充分利用这一平台,鼓励学生个人、集体参赛,进行横向交流,做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使学生个体和群体能力得到提升。
4.拓宽实践领域,构建大学生技能培训与科技创新实践平台。通过建立校内外大学生创新教育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技能培训和实践平台,深化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水平。一是利用教学资源,接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教辅工作,自主设计实验内容、自主完成实验操作,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创造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环境;二是利用大学生创业平台,将学生科研成果进行生产转化,通过社会服务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从而提高科研热情。
5.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平台。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考核制度,对其各项科技活动进行考核记录,明确奖惩,完善第二课堂的学分测算,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建立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组织领导机构,聘请专业教师对各科技文化活动进行量化评分,充分挖掘学生的科研热情;完善激励机制体,一是要建立教师指导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二是建立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奖励制度,将竞赛成绩与学生的学分测算、推荐免试、先优评比有机结合,树榜样、立典型,使广大学生学有所比、学有目标。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领导,科学统筹,推进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打造校园科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辱观。在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中,一要把握方向,必须坚持的指导地位;二要明确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宽阔的胸怀,刻苦学习的奋斗意志。
2.积极倡导校企合作,共建平台,推进校院科技文化体系建设。学校以专业理论为优势,企业以实践创新为特色。高校与企业在科技文化活动方面的合作,让学生受益匪浅。积极引进企业,实行定岗实习,让学生到基层锻炼,在生产实践中巩固所学,激发求知欲望;与企业合作,开设企业专题班,引进企业文化,为学生补充专业学习之外的生存技能和社会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需求。
3.充分挖掘学科资源优势,营造校园科技文化建设氛围。高等学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学科资源,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利用高校现有资源,发挥学科带头人、重点实验站的优势,吸引学生深入科研,以兴趣驱动学习,营造优秀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施翔.大学生创新教育与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5).
[2]刘静.浅谈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1,(04).
社戏课文原文范文5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文化软实力;品牌建设;策略
国内众多高校和学者对大学品牌建设开展了有益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普遍认为大学品牌建设是促进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强有力手段。本文认为,大学文化软实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学校品牌建设应该以学校文化软实力为核心,通过品牌规划、品牌传播、品牌管理,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学校品牌价值。
一、大学品牌规划
品牌规划是品牌建设的首要任务。基于文化软实力的品牌规划重点是围绕学校文化软实力,做好学校品牌定位、大学精神、学校形象识别等工作。
1、准确定位学校品牌,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从营销战略的角度来看,定位是一所高校通过对特定宏观环境和组织资源进行科学分析,确定自己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针对目标市场,建立一个明确的、有别于竞争对手且符合相关利益者需要的形象,为自身确定一个适当的市场位置,并对学校品牌进行设计、传播,使学校在相关利益者心中占据一个独特的、有价值位置的过程和行动。[1]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客观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教育发展政策、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学校内部资源优势、学校发展远景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确定目标市场后,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根据学校品牌形象和利益相关者的心理需求,构建学校核心品牌理念、建立独具特色的品牌联想、开展品牌定位传播。在品牌定位策略上,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采取类别定位、比附定位、层次定位、独特销售主张、情感定位等多种策略。
新建本科院校在进行品牌定位时,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等文化软实力因素。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有竞争力的特色学科专业是承载学校特色、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彰显差异的最直接、最有力的物质载体。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有竞争力的特色学科专业,并充分体现于学校定位中;另一方面,学校也要通过定位规划,明确学科专业发展方向,优先配置学校资源发展重点学科,通过重点学科带动相应学科的发展,打造优势学科群,并充分把握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以优势学科为依托,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大做强特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式,提升学生学术素养、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2、提炼大学精神,培育新时期核心价值观
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是大学品牌的灵魂, 是大学品牌赖以存在的基础。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 是对学校历史传统、精神品质、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等精神文化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整合,是师生群体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积淀成的深层心理结构和信念。[2]大学精神对师生进行价值判断、确立价值取向、规范行为模式,对大学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起着引导规范、凝聚激励等作用。
一所大学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既要遵循大学精神的共性要求,又要继承自身的优良传统,也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首先,要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等重大问题,开展“大学精神”讨论,深入认识学校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办学条件、发展战略,不断丰富深化学校精神内涵,为弘扬和践行大学精神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其次,在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规章制度时应遵循大学精神的指导,使大学精神能够落到实处。再次,要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校园文化活动中培育和提升大学精神。教学、科研是大学的主要活动,也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途径,要通过教学、科研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师生的点滴行为去培育和弘扬优良的大学精神。[3]
3、导入学校识别系统,塑造学校品牌形象
学校识别系统(UIS),即通过对高校办学理念、制度建设、行为方式、视觉、地理识别等进行全面系统设计,构建学校形象识别的过程。学校识别工程虽然不属于教学科研活动,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应该认识到开展学校识别工程是塑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国内外许多大学已经开展了学校识别工程,提供了很好的经验,需要注意的是,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学校识别工程必须彰显学校文化内涵,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理念识别层面,要充分运用品牌定位、学校精神塑造的工作成果,提炼出学校精神、办学宗旨、校训、校风、定位口号等。在制度识别层面,要加强包括大学章程的制订和完善、治理结构的改革等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人性化等。[4]行为识别层面,要注重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素质特征、能力专长,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作风和规范,以及学校具有传统特色的文化活动等。譬如新建本科院校可以结合学校历史、办学资源,有选择的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科学与艺术系列讲座、文化节、艺术节、音乐会、体育比赛、科技创新、设计大赛、入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校友会活动等系列文化活动,形成自己的特色活动和品牌活动。视觉识别层面,要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师生办公学习生活场所和日常用品、标志性建筑、雕塑等物态识别和校名、标准字、标准色、校标、校徽等符号识别方面表现学校独特文化内涵和格调品位。地理识别层面,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因地制宜,加强人文地理规划和地理硬件等要素建设。
二、大学品牌传播
品牌规划完成后,新建本科院校可以运用营销、品牌、传播、公共关系等学科理论,开展文化传播,提升学校品牌。
1、科学策划传播内容,展现学校优秀文化
传播优秀文化,是塑造学校品牌的主要手段。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学校主办或参加重大学术论坛(学术研讨会)、优秀教学科研成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校庆、大型文艺活动、重大体育赛事、学校知名学者参与主流媒体新闻节目制作等,凡是能够表现学校优秀文化的,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选择的内容。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制定专门的制度,要求学校各部门在策划上述可能促进学校文化传播的活动时,向学校宣传部门(或负责学校品牌传播的其他部门)备案,宣传部门提出初步意见向学校汇报,由学校统筹考虑开展品牌传播等相关事宜。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可以借助广告公司、营销咨询公司等外部力量,采取外包、合作等方式,开展品牌传播的策划和传播。
2、合理选择传播方式,有效传播学校品牌
合理选择品牌传播方式的目的在于有效传播学校品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根据文化传播的目的、传播内容的特点、传播受众等,分别采用新闻、公共关系、口碑传播、广告、事件、地点、人物等某种传播方式或是它们的组合,开展文化传播活动。当然,作为非营利性组织,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选择适当的传播方式。譬如某师范学院利用自身办学优势和品牌优势,和地方政府、房地产公司合作创办附属小学,邀请大众媒体进行新闻报道,这种传播方式可以更好地传播学校优秀文化。又譬如学校举办大型校庆,可以选择在专业报刊杂志、当地主流新闻报纸、学校门户网站等投放广告,也可以采用校友联谊会的形式进行人员推介,还可以运用特定事件、人物等方式进行传播。
3、准确使用传播媒介,快捷联通传播受众
准确使用传播媒介的目的在于使目标受众能够快速便捷的接触学校优秀文化。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通过印刷媒体、电台媒体、网络媒体、教学科研成果展、校园招聘会等多种媒介开展文化传播活动。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新建本科院校尤其要大力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建设和改善校园网络基础平台、数字化教学平台、信息服务平台、数字图书馆管理平台,建立网上虚拟校园展馆,改善对师生员工和社会的服务和沟通,呈现优秀校园文化;鼓励学校专家学者建立博客,举办网上学术研讨;利用学校优势学科专业资源,推出“网络报告会”、“网络讲座”等。通过准确使用传播媒介,可以使政府机构、企事业用人单位、社会团体、学生和家长、专家学者等利益相关者快速便捷接触学校优秀文化。
三、大学品牌管理
品牌管理和学校其他管理活动一样,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应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立品牌管理平台;利用次级品牌联想杠杆,增值品牌资产;加强品牌维护,持续改进品牌管理。
1、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立品牌管理平台
由于办学体制的问题,我国公立大专院校组织结构和功能不同于世界大多数国家,部分高校组织结构僵化,缺乏灵活性,比较封闭;过分强调明确的、相互独立的职能和部门分工。[5]另外一个深层次问题是,相当部分高校人事分配制度主要依据职称、职务、教学科研工作量。在行政管理部门中,存在行政管理人员工作主动性不高,缺乏创造性等现象。而品牌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品牌管理工作本身似乎又比较“务虚”,不同于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工作。这就必然要求学校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立品牌管理平台,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创造性和责任心。
承担品牌管理职责的部门主要有宣传部、办公室、国资处等,但是绝大部分高校内部缺乏统一领导和协调合作的品牌管理组织和品牌管理制度。从组织设置来看,可以设立学校品牌管理部,与宣传部合署办公,承担学校品牌管理的组织协调和日常事务性工作。可以采取项目制和课题制等方式开展品牌管理活动,进行品牌战略规划、品牌营销规划、品牌维护、品牌资产评估等。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制订有关学校品牌建设的规章制度。学校品牌的规划和管理,特别是品牌元素规划和品牌传播执行、品牌评估、品牌资产保护等工作都应该专业化、规范化。品牌管理全过程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必须遵照品牌管理制度,尤其要做好品牌管理预算、品牌评估。
2、利用次级品牌联想杠杆,增值品牌资产
次级品牌联想包括战略联盟、联合品牌、品牌延伸、人物、许可授权、第三方资源等。[6]新建本科院校可以与国内外知名大学、中学、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级地方政府等开展战略合作。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采取联合品牌战略,与其他行业知名品牌开展办学、教育培训、科学研究、创办企业等合作;可以许可授权其他组织使用学校品牌的名称、图案、商标或其他品牌要素。新建本科院校还应注重与包括行业协会、传媒、政府机关、民间团体等第三方资源的沟通联系,推进第三方资源对学校品牌的认可和正面评论。
3、加强品牌维护,持续改进品牌管理
新建本科院校要对学校品牌进行调研和评估。通过对教职员工、学生、用人单位、政府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的调查,了解学校品牌现状,了解学校品牌在利益相关者心中的形象,寻找品牌现状与品牌目标的差距。在完成品牌调研后,要对调研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需要修正品牌营销活动;必要时对学校的品牌元素、品牌定位进行调整。
新建本科院校要提高品牌保护意识,一方面要自觉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品牌,避免学校品牌受到不法侵害。为防止校名、校名简称等遭到抢注商标,应及早采取措施,必要时可聘请专门的中介机构对校名或校名简称等注册商标。同时,还应对学校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进行专门的保护、管理。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授权品牌、联合品牌的监督管理,保证学校品牌使用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避免品牌声誉受损。
【参考文献】
[1][5] 王国平.品牌制胜-高校品牌战略体系的构建及实施[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9).
[2] 张志远.解读大学精神[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5).
[3] 杨科正.地方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6(7).
[4] 郭红霞,薛平军.UIS理论视域下澳大利亚大学形象建设及其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
[6] Kevin Lane Keller.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Third Edition)[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
社戏课文原文范文6
【关键词】科技型公司 企业文化建设 体系
一、引言
企业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入中国,30年来受到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长期关注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也在各企业不同程度引起重视,一批优秀企业和知名企业相继建立起了有自己特色的、较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并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和企业员工在生产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群体意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近年来,国内外众多研究和大量实践表明,企业文化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是公司的软实力,是科技型公司的精神支柱,在科技型公司中树立优良的企业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怎样建设优良的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体系是每一个公司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的内涵
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文化按照行业划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是我国打造科技强国,建设一流高科技企业的主要内容之一。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虽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具有丰富的内涵,渗透予科技型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中,对科技型公司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是科技型公司成员所共同持有的理念和期盼,科技型公司里个人以及小组的行为举止通过这些理念和期盼有效的塑造,形成一种日积月累的科技型公司员工个性,这些日积月累的个性体现在科技型公司的信仰、观念和价值观、态度等公司成员的共识当中和工作方式、工作气氛、工作行为等科技型公司成员的办事方法当中。
从狭义的角度讲,一个科技型公司所形成的自己所独有的经营习惯和模式是通过经营过程而得来的,这种习惯和模式影响着科技型公司中的成员,从而形成一种崇尚的风气,体现在市场中就形成自身的个性风格,这种表现即是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而究其内涵,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是科技型公司企业使命所表现出的理念的客观反映。从广义文化讲,科技型公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因为每个科技型公司的文化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同时,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也是行业文化重要的一方面,又是生成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基础,科技型公司的根基是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脱离了根基,科技型公司的经营活动就会陷入盲目性。
三、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的来源
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是可以是学习而来的,是员工共同知晓并遵从其原则的共同理念。可以表现为可见的行为,而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述,其文化标志及其意义是相互关联的,表现为科技型公司企业标识、行为规范等诸多方面。
而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往往从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技术出发,结合科技型公司的规章制度和价值观念、行为标准以及经营宗旨,获得一定的具有典型代表特征的行为标志、通过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总结与提炼及修订最后形成具有一定个性的企业经营理念和行为方针,为科技型公司的发展提供指导。
一个优秀的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是基于个性、基于科技型公司企业战略、基于商业准则、基于人性的。上述四个共性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也是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构建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首先找出企业的组织个性和企业家的精神个性,然后对接战略,最后从人性和行为准则层面上进行提升和完善。
四、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功能
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一般来说也具有五大功能,即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塑造形象作用功能等。凝聚功能表明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之所在,凝聚功能往往通过科技型公司精神文化建设来实现。导向功能是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中的企业规章制度和管理要素对于科技型公司企业管理的引导作用。激励功能表明的是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通过酿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激励功能往往通过科技型公司制度文化建设来达到。约束功能表明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影响力对于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起到一个规范性作用。塑造形象功能对于科技型公司企业的外在表现和客户认同有很大的意义,塑造形象往往通过科技型公司的物质文化建设来达成。
五、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体系
关于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体系也是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三个层面构成:首先,企业精神文化。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精神层是科技型公司文化组成的核心层,科技型公司精神层的理念的统称为企业理念体系(企业理念系统或企业经营理念)。一般由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愿景、企业宗旨、企业精神等组成;其次,企业制度文化。科技型公司制度文化包括科技型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这些规章制度所遵循的理念,一般包括人力资源制度、管理模式、组织建设以及控制与长效机制等,还包括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等;再次,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物质文化的构成包括:厂容,企业标识,厂歌,文化传播网络还包括企业的品牌形象等方面。科技型公司企业的精神文化层为企业的物质文化层和制度文化层提供思想基础,是企业文化理念的核心;科技型公司制度文化层约束和规范精神文化层和物质文化层的建设;而科技型公司物质文化层为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提供物质基础,是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三者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
六、科技型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