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十三岁的际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十三岁的际遇范文1
北大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好地方,可是,在我看来她是那么遥远,几乎是我不可能实现的。然而,一个几乎和我年龄相同的女孩——田晓菲,竟然凭着自己实力考入了梦寐以求的北大。这不得不使我对她产生无比的羡慕。当然他带给我更多的是震撼和惊讶。
漫步在中学的校园里,我感到一丝迷茫。在学校中,我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没有人发现我,我只是静静的呆在属于我的角落里,作者、看者。我也许并不出众,没有哪方面的特长,请别为我担心,我有我的理想,我有一颗永不放弃的新,我要为我的理想努力奋斗,我回一步一步的向前走,踏踏实实地读完每一样学科。
理想是那润泽的照亮生命的东西,理想是那种淡而久长的东西,理想是支持人类前进的东西。然而我的理想虽然简单,却足以能够鼓舞我前进,四个字——考上北大。尽管我没有田晓菲那样幸运,仅仅十三岁就可以踏上大学的校门。我则要靠自己的努力,在有限的生命里完成儿是这美好的理想!
十三岁的际遇范文2
一、语文教学目标要回归语文课堂
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作为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教学目标”越来越多地关注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即“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这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教学价值的体现。但是,当这种思想被过度诠释和人为拔高之后,却对真正的“课堂教学目标”造成了冲击和淡化,因为“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应是浸润渗透式的,而不是简单操作、直接赋予式的。所以,出现了把“手段”当成“目标”、以“过程”代替“结果”的误区,也出现了“标签”式的目标和无目标的课堂。
“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是“教师通过语文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期望”。我认为,它的内部要素可以分解为语文“积累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审美性目标”,对应于“语文知识技能、语文思维方式、语文情感态度”。它的外部要素是语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我们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来加以审视,横向是显性的,即“语文教学目标”自身内部要素的完善,以及相互之间的结构关系,纵向是隐性的,即“语文教学目标”与外部要素之间的平衡,以及相互之间的动态生成。这样,就能使语文教学目标,即保持自身的任务规定性,又始终引领语文教学过程,发挥目标的“疏导”和“调节”功能,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才是充满张力、蕴蓄活力的。
二、如何使语文教学目标回归语文课堂
(一)语文教学目标“语文化”
前面已经论述过,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体现“语文能力、语文情感、语文方法”三大核心要素。其中,“语文能力”是关键,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
以苏教版七年级第二单元《十三岁的际遇》一课为例。教学参考书给出的“教学重点”是:
1 知识的海洋,教育的启迪,使人的心灵海阔天空,使人的智能充分提高,使人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
2 这篇文章诗意盎然,字里行间透着灵气,作者的心灵跃然纸上。想一想有些话要是平平实实地说该怎么说,再看看作者又是怎么说的,多读几遍,就会有所感悟。
3 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汇。
“教学重点”应该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要点化,从中我们可以追溯出“教学目标”的的痕迹。但是这样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显然不够明晰,我们有必要对这样的“教学重点”或“教学目标”进行“语文性”修复和还原。尝试设计这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运用“线索导读”的方法,准确概括段意、文意。
②划出最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已对这些语句的理解,感受其语言特点。
③反复诵读优美语段,尝试背诵,并运用联想的方法,再现情境、点评鉴赏。
目标1主要突出“语文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螺旋上升式的综合渗透过程,最基本的是“认读能力”,这儿定位于“散文的初步阅读”,借助于“线索”整体观照。目标2主要突出“语文情感”,当然也渗透“能力”,语文阅读需要借助于学生对文字本身的热情,来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进而进入文本和作者的情感世界,进行“对话”和“沟通”,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和审美情趣。目标3主要突出“语文方法”,当然也渗透“能力”。“阅读能力的结构由四个部分组成,这就是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阅读技巧的运用能力,对此,我们在认识上应该有一个集合的、整体的观念”。综观三个目标,有几个要点:一是以“能力”为核心,关注“知识”与“能力”的转化。二是注重体现“语文”的本色,关注人文、联系自我,注重情感的提升和品质的陶冶。三是向“课堂”靠拢,关注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语文教学目标“课堂化”。 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在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我们要尽量围绕目标来设计和展开。
1 处理好目标的显与隐的关系。
教学目标一旦被确立下来以后,就需要在课堂上强化目标控制力和目标达成度。控制力体现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学习过程的展开上,达成度体现在教学进度的调节上、学习结果的表征上。两者互为制约,共同观照。
例如,《十三岁的际遇》一课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应该突出“线索导读、梳理文脉”和“反复诵读、揣摩品味”两个重点环节,分别达到“整体把握”和“突现文本的核心价值”两个要求,其行为结果的标志分别是“能准确说出文章的大意和主旨”、“感受本文语言高度形象化的特征,并探寻其中的方法”,这是横向上显性目标的达成。
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格局,更重要的是找到“线索”,即“作者与北大的渊源关系”,以此作为一把开启文本的金钥匙,进而登堂人室、直达本心。这是隐含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方法,体现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其行为结果的表征是学生能熟练地抓住“线索”梳理文脉、把握主旨,同时。在后面的“揣摩品味”中不断强化“线索”的作用,深化对“线索”的理解,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对形式,深刻理解作品的主旨和文本的表达特点,这是纵向上隐性目标的达成。 2 处理好目标的起与终的关系。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目标的起与终的关系。 (1)从课堂教学情境来看,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要有一个系统性、完整性,语文教学要有特定的气韵生动。教学目标犹如课之灵魂,赋予课堂生命气息。课起定标,课末结标,要发挥目标的导教、导学、导测功能。《十三岁的际遇》一课,让我们记住了“田晓菲”,感受了“北大”,学到了“依据线索、合并段意”的散文阅读方法,提升了我们心中或清晰或朦胧的未来理想,那么:这一切凝结成什么留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底片上呢?一是语文知识、语文方法、语文思维的提升,二是人生价值上的提升和志趣情感上的陶冶。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起点目标,进行规整和提升。例如,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建构散文阅读的基本图式,建立“寻找线索一梳理文脉一品味语言一探究方法一反复诵读一感悟升华”的基本图式,也可以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选择田晓菲的其他作品,或其他作家写北大的作品,进行相应的反馈练习,进一步拓展预定目标的迁移价值。
(2)从学科逻辑主线来看,一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是语文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科逻辑主线上的一个发展环
节。语文的学科逻辑主线,显性的呈现,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本课定位于“阅读”。从语文能力的角度来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能力的核心是思维,所以,重在帮助学生建构阅读的思维模式。从《十三岁的际遇》一课中的“线索导读”法,再向上位概念延伸,应该是一般的阅读模式,即“找中心句、分段概括、合并段意”。而“线索导读”应该是以这一基本模式为基础的,在运用“线索导读”法时,可以反观这种模式的有效性,起到一个相互检验和印证的作用,两者之间相得益彰,所以“线索导读”其实是“段意合并”的具体化、个性化表现,仍然可以回归到“阅读”这一能力体系中去。
十三岁的际遇范文3
一、创设问题情境,以“问”引问
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一种心理现象,一种当学生接触到学习内容与其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解决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起始于疑问的,创设好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进入一种疑难情境,集中精力思考,并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和潜能来分析问题。
如初一有篇课文《十三岁的际遇》,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者抓住题目“际遇”一词入手,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十三岁的际遇”指的是田晓菲在十三岁时被北大英语系破格录取。课文大意是:作者写了自己在北大的两年学习生活以及自己的变化,抒发对北大的深厚情感。在理解田晓菲对北大的情感时,同学们多数能体会到热爱、感谢(感激)之类的情感,而对于依恋、不得不离开等心理情绪的理解可能有点困难。此时,教者设置了如下的问题情境:
师:我们进入新的学校也有一个月了,请同学们将时空回转到小学六年级,想想自己在小学母校就读了这些年,从朝夕相处的老师那里得到了知识,从同学那里获得了友谊…… 而你就要离开你的母校和你亲爱的老师、同学,此刻,你会是一种什么感情?(同学们很快理解到作者依依不舍的、留恋的情感)
接着,又追问:
师:那么会不会因为自己对小学母校的留恋,可以永远待在小学里?
(同学们会很容易理解到:不可以的,“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总有一天我们是要离开的。所以在《十三岁的际遇》一文中田晓菲有一种不得不离开北大的情感。)
师进一步启发:初步理解了田晓菲对北大的情感后,我们就可以更进一步理解田晓菲的离开是为了更好的深造,以实现她进北大时的誓言。
学了本文,你有收获吗?你们刚进入一个新学校,年龄也与田晓菲相当。(问题的情境已经创设,学生顺着老师的问题可以产生自己的疑问,引发自己的思考)
生1:我们应该学习田晓菲早定目标。
生2:我们还要学习田晓菲将人生目标分成不同的阶段,然后逐一去实现。
再如,在上《安恩和奶牛》这一课时,教者安排了一个讨论环节,“你认为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证明你的结论。”
对于初一新生,教者抱着试试的态度,没想到这个问题的提出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扔了一块大石头,特别是说到课文第二段介绍奶牛的品种好时……
生1:奶牛品种好,可以卖个好价钱,所以理应卖牛,结局出人意料之外。
生2:奶牛品种好,所以主人舍不得卖,结局在意料之中。
讨论观点出现了两派,课堂也相当活跃。教者:同学们说得都有理。(进一步鼓励)语文课就是要敢说、敢争,希望今后同学们能一直保持这种发言的激情。
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明白了安恩的行为与心理,更让学生明白了语文答案有时不像数学那样是唯一的,只要言之有理是可以的。
从创设的问题情境入手,便于学生理解文本,受到启发,活用于自己的生活真实情境。真正做到以“问”引问,从书本引向生活!
二、抓住主要问题,以“争”质问
争论问题能使学生的思维敏锐性在竞争状态下得到激发,特别是在与同伴的问题争论中如果胜出,不但会让学生尝到成功的甜蜜,更会引发学生的提问兴趣。如果教师适时地鼓励表扬优胜者还能起到强化其他学生勤思好问、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作用。
例如,对于《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讲到他是“前倨后恭”的典型代表,有学生提出质疑,指出胡屠户也有好的一面。对此,教师可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学生正方:从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骂得他狗血喷头,在范进中举后称贤婿、文曲星下凡等截然不同的态度论证胡屠户势利的观点;而反方:则从胡屠户尽管在范进中举前百般辱骂,但也是句句在理,人活着首先要活着,特别是作为家庭支柱的范进,他确实应该要让自己的妻子和老母亲有最起码的温饱,但他没有做到。再看胡屠户,尽管骂得范进摸不着门,但却在女儿嫁去的这些年也在接济着他点;再有胡屠户每天杀猪都是起早摸黑做事也是非常辛苦的,这些都是胡屠户的优点。不能不说反方学生说得是字字在理。
人物形象往往不是单一化、脸谱化的,其作品中人物思想活动的多样性、复杂性导致了读者理解的差异性与丰富性。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从争辩中质问教材,使学生在争辩与质问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思维品质得到熏陶。
三、解决疑难困惑,以“释”设问
教师不仅要释疑、解惑,而且要设疑、启思,经常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提问,不断地否定和超越自己。教师只有做到“开而弗达”,即激活和打开学生的思维而不是直接告知学生现成的结论,教学才富有启发性和探索性,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这就需要结合释疑、解惑进而设疑、启思。
如教学朱自清《春》时,小组讨论作者是怎样多方面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来表达情感的。在分析春草图和春花图时,同学们基本都能分析出来,写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踢球都是从侧面写出春草的可爱,写蜜蜂蝴蝶是从侧面写出春花的多、香、甜。然而在春风图中,学生的理解就有些困难。确实如此,风是无形、无声、无味的,要把它写好难度很大。尤其是写风中的声音:鸟鸣、流水声、短笛声与春风。要联系到春风的特点上,学生沉默了好久。在探寻答案中,教者引导学生思考:“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绣花针掉地上都听得到”是为什么?这是用绣花针掉地上的轻微的声音来衬托出环境的安静。接着同学们很快又联想到“鸟鸣山更幽”用的是相同的方法。于是学生也自然理解了文中的这些声音较小而优美,也就更能衬托出春风的柔和。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新知识的“联络点”,有利学生主动发现疑问,提出问题,萌发猜想,逐步提高“问”的价值。
四、演变问题应用,以“变”留问
长期以来,教师们一直提倡“当堂清”、“没有问题的课堂”等教学理念。于是,复杂的课文利用2-3课,简单课文1课,期望能在这1堂课或者2-3堂课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样看似“没问题”的课堂实则是问题最大的课堂,因为这类似于在做问答题,问题回答正确,课堂结束。语文课堂教学既要体现一定的完整性,切断“尾巴”,又要留有“尾巴”,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将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探索更多的未知的问题,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真正进到“举一反三”的学习境界,使学习延伸到生活。
例如《明天不封阳台》一文的课堂教学结尾,由《都市精灵》和《明天不封阳台》两篇写动物的文章组成,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并与本文比较,理解怎样与动物友好相处,共同维护好生态环境。学生是最纯洁天真的,所以在这里留给学生的是:我如何去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留问中让学生去影响家人进而影响所有人去发现生活中有人肆意杀害动物、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从而去阻止这些行为,以便更好地保护动物,最终达到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的目的。
十三岁的际遇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 主体作用 教学 学生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一直采用“填鸭式”、”模仿式”以及“牵牛式”等比较固定的方法,而且在教学形式上专注教师的讲解传授、轻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对学生进行机械式训练、忽略学生自己的真实体验,采用简单问答的方法而忽视让学生主动探究。长此以往,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必然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像学生应付功课、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等。为了摆脱这一窘境,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需要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模式进行探索改革,有效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
1.教师要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初中语文的学习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所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情境的创立也并不困难,而且,创建情境并提出问题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用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关键环节。根据情境提出相关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并可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国宝――大熊猫》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正式讲课前设计“如果你是大熊猫讲解员”的情境。让学生想象一下当有外国游客来看大熊猫,而他又是负责为外国游客介绍大熊猫的人时,他会怎么介绍。然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当然, 还可以根据此情境再提出一些合适的疑问,充实课堂内容,保证课堂效率。
2.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使课堂活跃起来。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不注意课堂活动的开展,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文章阅读,对课文段落进行解说,对内容的中心思想进行总结,并没有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中来,更不用说发挥出主体作用。事实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可以听、说、读、写,还可以背、辩、演、唱,因此,初中语文的教学形式也是多样多化而不固定的,并且这种形式由学生进行主导。例如在写题为《我的家庭》的作文时,教师除了可以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外,还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话剧进行表演,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规定人物的性格,并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角色进行演出,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写作热情,从而也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对教师的要求
1.教学中教师要确立自己的主导作用。在使用多媒体的教学中教师主导性的发挥是十分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水平。因此,教师们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授课时对于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要重新定位,关于这一点,教师不但不要减少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而且对自己的主导作用还要有一定的加强,这样才能够保证师生们之间的互动。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在教课上的特点,从原来课堂上的主讲者转变为在课堂上只起到引导学生们团结互助、共同努力学习新知识的促进者。
2.教师应以多种方式引领学生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学习者接受了教学媒体中所包含的信息,那么多媒体教学方式才可以说是成功的,它的功能发挥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但是实现这种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那就是多媒体教学要与学生的状态大致相应。在初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开始对多媒体是很感兴趣的,但是随着接触时间久了以后新鲜感便逐步下降,注意力也难免会下降,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推出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们重新满怀精力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就拿七年级上册的《十三岁的际遇》课文教学来说,教师可以这样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首先要求同学们课下预习这篇课文,并要求全班每个同学申请一个电子邮箱,并把自己对《十三岁的际遇》的读后感通过自己申请的邮箱发给教师的邮箱中。教师在网上批改完成后再重新发回给学生的邮箱,然后在下次的语文课上分别展示学生们的作品,这样学生们的积极性就会有显著的提高。这个方法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了主体作用。
三、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而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实力,就必须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至于如何实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就要求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及参与语文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并能够在课堂上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具体的情境,然后提出适宜的问题。另外,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还可以利用多种多媒体办公设备进行教学,不过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转变,处理好课堂主导的权力归属,以此来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伟 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新课程(上),2012,08-69。
[2]赵保国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 甘肃教育,2014,14-59。
十三岁的际遇范文5
一、情感教育
1、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管子・牧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激情。诸如《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以祖国深厚的文化感染学生,《鼎湖山听泉》、《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鼎湖山、黄山、桂林等绮丽的风光,祖国壮丽的山河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2、培养爱亲人、重友情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语文不应当成为干瘪的说教,只有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学生学了不仅感动,而且羡慕。而《伟人细胞》可以让学生学会友爱,重友谊。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亲情和友情,回忆曾经错失的或者是忽略的亲情和友情,自然变得格外珍惜和重视神圣的感情。
3、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学生大多居住在环境幽雅的小区,但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容易形成孤僻、 压抑的心理。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开导的良药。《紫藤萝瀑布》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引导学生乐观面对挫折。《错过》告诉学生生活有得有失,错过不要紧,关键是要积极,热爱生活,要把握机会。
二、美德教育
传统美德是中国文明的瑰宝之一,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中积累而成的优秀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对于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1、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语文教材中,表现这方面美德的内容是很多的。如《多收三五斗》、《柳叶儿》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现在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俭以养德》明白节俭的重要性,认识“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
2、助人为乐和严已宽人的教育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青少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如课文《窗》,讲述了病房里靠窗的濒危病人为另一位病人讲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是希望在生命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这是很感人的事例,很有教育意义的,学生在读懂小说的同时自然受到感染和熏陶。《多一些宽容》告诉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互谅、互敬、互让、互爱。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学习这些优秀品格。
3、道德情操和人生修养的教育
人的行为是社会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对社会大多数人有利有益,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道德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历史上的道德伦理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中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对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三、人生观教育
我们面对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中,各种语文信息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健康与腐朽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良莠,辨别精华与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功夫,并对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及时加以诊治,促其转化。
教材中不少体现积极的人生观的内容。《十三岁的际遇》讲述了中学生田晓菲十三岁靠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北大,启发学生早立大志,为理想而奋斗。《贝多芬传》通过贝多芬在逆境中仍然执着的讴歌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坚定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
十三岁的际遇范文6
她被送到医院时,已成了“炭黑”,全身大半面积重度烧伤,医生都放弃了治疗,是她自己凭着顽强意志力,在渺茫希望中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活着似乎比死更需要勇气。没有了嘴唇,五官是丑陋的“黑洞”,背部重创后严重地扭曲变形,双手除了拇指都被烧焦,那张脸用面目狰狞来形容也不为过。就连冒着危险救出她的哥哥一度有了救妹妹是不是害了她的疑问:“这个样子,还活得下去吗?”活着便意味着接受悲惨和苦难。历经十一次手术,历时三年。精神和肉体在痛苦的油锅里反复煎炸了十一次,每一次都是死去活来的折磨,生命亦在生与死的边缘上苦苦挣扎了三年,人间所有的苦与疼,她都咀嚼了一遍。即便这样,她再也不能还原成原来的自己,一张令人望而生畏的脸和一个残缺不全的肢体,让人徒增了几声无奈的叹息和几缕怜悯的目光:那样地活着真毋宁死去。
“是的,仍要活着,只要有一缕阳光照拂,有一滴雨露滋润,就不让生命枯萎。”她在心里无数次对自己说。那场意外让她的人生拐了个弯,在茫茫的黑夜里,她又把自己引领到了另一个人生的出口。她用残缺的手指书写自己的人生,一本《哭过,才知道幸福》的自传,让她一下子从人们的心中活过来。不仅如此,那本书被译成多国语言,风靡了全世界,世人记住了她,一个韩国女孩,李知宣。
成功辉煌的背后是寂寞痛苦地坚守,不管际遇多么坎坷,李知宣从不放弃生的希望和心里的梦想。没人知道她为成功积累了多少年的功底,还在医院的病榻上,在与病魔搏斗的同时,她就陆续写下了不朽的文章。
突然想起了有这样一种植物,认识之后就再也忘不了。它常常在石灰岩的崖壁上或荒山野岭的石缝间安身立命。几根柔弱的根须死死地扒住一点点可怜的泥土便能处之坦然。它卑微矮小,区区不过十来厘米的身高,却有着任何植物都不能比拟的顽强生命力。风雪摧不挎它,干旱奈何不了它,没有生命之水,它便将枝叶卷曲如拳,减少内耗。如果一直无雨,它就这样一直“枯萎成一团”。但是,只要上苍肯垂怜一场小雨,哪怕是几滴甘露,它都会抓住这难得的机会,立即“死而复活”,迅速舒展卷曲的枝叶,展露自己醉人的绿色,碧绿可爱,其青翠似柏又胜过柏,人们管它叫卷柏,它还有一个更为贴切的名字――九死还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