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视觉艺术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视觉艺术研究范文1
合唱指挥在实际的演奏当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对指挥者本人的音乐鉴赏力有较高的要求。作为合唱指挥,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包括对音乐旋律、曲调、节奏等的把握,对乐曲内涵的理解,以及作为指挥者的随机应变能力、艺术处理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发挥和培养需要日积月累的反复实践。同时合唱的指挥者也对整个合唱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音乐作品中的收拍动作,就是引领整个乐队对当前的音乐节奏分割点进行有效把握。合唱指挥的手势贯穿于整个演奏环节,手势的方式和动作的力度,直接影响着乐队演奏的效果。我们经常看到指挥者在演奏中间将手有力地举起或放下,这往往预示着整场演出的剧情转折点或全场的结束。
实际上指挥也是一种艺术,具有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配合上丰富多彩的音乐演绎,可以使观众产生更加独特的视听体验。因此在欣赏和学习合唱指挥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更加侧重于观察视觉体验的效果,在学习中不断掌握和丰富知识储备。由阎宝林编写的《合唱与指挥》(2006年8月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一书,对合唱与指挥中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音乐指挥中基本技能训练和合唱曲选两大部分。编者对自己多年观察和学习得来的合唱和指挥经验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章节介绍,从实际的合唱及指挥的知识点出发,设计了大量的技能训练和排练提示,引导读者更加重视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融入人文因素,更好地将合唱指挥者的指挥基础训练和音乐的文化艺术相互结合。
在《合唱与指挥》中,编者首先提出了对合唱指挥的要求,包括整体要求、素质要求等方面。在学习合唱指挥的条件层面,编者提出了五种重要的能力,即指挥技法与读谱能力、音乐记忆与听辨能力、总谱缩弹与范唱能力、理论知识与审美能力和动作协调与表述能力。这五种能力为合唱指挥者梳理了技能层面的核心范围。接下来编者从细节着手,从拍线与拍点等方面开始介绍,如拍线及拍线的分类、拍线的作用、拍线练习的基本要求,拍点的分类、拍点的作用和拍点的要求等。为了更好地帮助指挥爱好者理解,编者从起拍、收拍、图示、手势等方面开始,就起拍的三要素、起拍的三过程、起拍的分类进行介绍,对收拍的三要素、收拍的三过程、收拍的分类进行重点点评,对图式与手势中的基本图式、变化图式进行充分的介绍,还引入了作品实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编者还详细分解了图式,从基本图式、变化图式方面以作品实例《小步舞曲》《黄昏之歌》来展示图式的特点。在讲解合拍时,编者以作品实例———选自音乐剧《猫》中的优秀作品《回忆》,为读者提供了合拍类型的介绍与练习。在分拍方面,还介绍了分拍的类型和分拍的节奏与组合。另外,编者按照不同节奏型的指挥手势划分,进一步强调和介绍了指挥过程中的休止符、延长音、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变化拍等内容。随着指挥手势的不断变化,很多最初的手势也被逐步应用于音乐领域,只有不断运用好指挥的肢体语言,才能更好地展示艺术效果和点线组合的特征。
面对多姿多彩的音乐曲目,更加需要专业的指挥者凭借丰富的经验进行演绎和指挥。合唱指挥手势不仅表现为视觉艺术,也体现了演绎艺术、审美艺术和文化艺术。编者在书中也提出了对一名优秀指挥者的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指挥者,要注重日常的自我训练和检视,不断加强自己在演奏指挥过程中的手势美感和体态美感,加强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还要在手势指挥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音乐美感,增强相应的视觉艺术效果。一名优秀的指挥者,必须更加着眼于自己扎实的指挥技能和基本功训练,并将指挥艺术的技艺真真正正和合唱艺术相互结合,将合唱艺术和合唱演绎进行双重的升华。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艺术家,必须在实际的指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探寻更加合适的指挥艺术手法,将更多的合唱艺术曲目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视听的感受和音乐指挥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为群众带来更加丰富的听觉享受和视觉享受。长此以往,音乐的演绎和指挥才能相得益彰,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作者:李强 硕士 单位: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讲师
视觉艺术研究范文2
以诉诸人的视觉为主要特征的艺术,一直以来都是人类认知、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发展至当下,视觉图像的意义与功能得到凸显。随着图像社会或视觉文化的日益发展,视觉艺术已经成为当今一种主导性的、全覆盖幽的文化景观。现代实验心理学证明,人们在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绝大多数来源于视觉图像:实验心理学家特瑞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由此可见,人类感知世界的首要方式是视觉反馈。人们在面对图像时,并不是对图像的机械复制,而是在把握其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这个认识、把握的过程,包括接受信息、储存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等一系列相关的生理、心理活动。人们将视觉艺术创作过程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概括为视觉艺术智性模式,即透过视觉图像的形式、色彩、空间、光线、秩序、平衡及其表现、运动、张力、发展来整体把握图像。视觉艺术是人类最原初经验的符号化,与其他语言、文字等符号形式一样,是人们认知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基于对视觉艺术智性模式构架和迸发机制的研究,从智性模式的多层次内在结构、多维语义、由单义到多义解读的跃迁等特征与价值人手,在艺术教育视野下探讨视觉艺术智性模式对于实现跨学科艺术教育发展的价值,促使艺术教育成为人们认知方式多元化复兴的途径之一,为艺术教育评价标准的重构带来契机,并遵照智性模型结构,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和实践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视觉艺术智性思维模式塑造机制
我们可将视觉图像对世界的认知和把握解构为三个由此及彼的过程——视觉表象、视觉处理和视觉思维,从而形成一个集感性、知性、智性于一体的立体多维思维结构(图1)。在这三个过程的反复循环中,不断促进具有智性特点的视觉思维模式发展趋于成熟,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
视觉艺术智性模式的开端是视觉。视觉作为反映外界物象的一种方式,不仅依靠视感觉获取视觉表象,还通过神经中枢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活动,把分散的刺激加以组织,构成具有一定模式的整体,并与大脑存储的相关经验和本能性特征相联系,从而产生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果(如艺术作品中形式的秩序感、节奏感,合理的色彩关系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接收到视觉刺激后,会产生愉悦感。视觉系统在帮助我们获得信息的同时,也协助我们处理分析信息。艺术家就是依靠视觉系统,在对客体实在进行感性的辨识和认知的同时,加以知幽的处理、分析和存储的。
在视觉系统基础上形成的视觉表象,进入视觉处理阶段,该过程包含感性、理性和知性的思维体验状态,跨越了恒定的时空概念和物我的界限,并且不断积累创作素材,同时由于人的不同的心理境遇和所处客观环境相异等因素,他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建立自身的优势性知觉域。优势性知觉域会体现在艺术家的作品风格中。
在前两阶段基础之上,视觉艺术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智性力量的视觉思维模式,该过程首先对客体的物化属性和视知觉的知性反馈进行消解,建立个人知觉领域与客体智慧闪现之间的关联。在这个过程中,知觉的内在图式发生了变化,主体消解了视知觉的知性结构和客体的物化属性,超越了常规性的日常感知层面,承载了主体精神情感的内容,凝聚着主体生命历程对终极价值的探索与领悟。
智性的视觉思维模式联动整个视觉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各区域的协调运作下进行艺术活动,并且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塑造人的神经元。神经元具有可塑性。人在使用一套感觉器官或者在肢体运动时,神经元就会产生更多的联络来改善该特定感官经验的处理过程,或是形成该运动神经机制。这就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阐释了艺术活动对人们视觉思维模式、创新能力培养等的作用机制:艺术家经过长时间的艺术创作训练,其神经系统以及大脑皮层中相关区域塑造了比普通人更丰富的神经元资源,控制艺术创作的相关脑区域不断扩张,各区域或神经之间的联络被不断强化,并且对特定色彩、空间或质地的感知所依赖的神经网络能制造新的联络,最终在神经元资源的丰富、活动脑区域的扩张、神经网联络的强化与创造等的共同作用下,结合认知心理机制,形成异于其他学科的视觉智性思维模式。该模式是在左右脑半球若干区域之间建立联动机制,通过对图像的认知与表达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属于高层次的认知活动。视觉智性思维模式主导下的认知活动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兼备具象与抽象、理性与感性、线性与发散性等若干对相对的特点,把艺术活动过程中接收并储存的信息在大脑中进行再加工,使图像的认知和表达过程上升到理性认知和表达的层次。
二、视觉艺术智性模式的特性
从视觉思维形态的社会属性来看,它是社会全体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人类以视觉艺术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传统面对当下视觉图像迅猛扩张的新形势,思维方式向视觉迈进是必然的结果;从思维形态的自然属性来看,它是思维形态物质基础的结构与功能受社会文化形态影响而产生的共性形态,随着科技与艺术的紧密结合,视觉艺术表达的物质基础空间日益丰富,而且以“读图时代”为主要特征,在塑造当下文化形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一,视觉艺术智性模式具有多层次的内在结构。该模式首先从客体表象中把握对象的本质,把有限的观察及彼此孤立的客体统整为统一的表现对象;通过各种感性体验获得的情感与现实世界在智性思维中得到和解,智性创造活动则是赋予有限客体以无限表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摆脱一日常意识对于琐屑的偶然现象的顽强执着,还要把对事物之间联系的单凭知解力的观察,提高到理性层次,把“畅游”“神思”“妙悟”过程的情感化体验,具体化为创作意识并付诸现实。这样,经过“视觉表象—视觉处理—视觉思维”这一套完整的循环过程,首先完成了对客体本质的知觉整·合,然后结合创作主体的情感体验状态,智性模式多维内在结构调动了创作主体的抽象思维、具象思维、逻辑思维等,以及意识阈下的灵感、顿悟等感性思维体验状态,实现形而下之“术”与形而上之“道”的统整,完成感性一知性—智性的层层跨越。
其二,相对于文字、语言等符号形式来说,视觉艺术智性模式的最终载体——图像——具有丰富的语义性,其指涉涵盖广泛,实现了从单义到多义解读的跃迁。视觉艺术与生俱来的视觉直观性拉开了它与其他文化符号形式的差距,图像内所包含的意义能够通过观者的内部语义活动直接转化为对表现客体、主体思想、情感的解读。例如,我们能够从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盘中推想当时的图腾崇拜和生存氛围,感悟到鲜明的民族印记。而且视觉艺术的指涉巨意义并不完全遵循如文字等的单一对应性,文化的浸润与塑造使图像的意味完全超越了反射的一般规律——“刺激一反应”模式;视觉艺术所引发的智性思维模式远远异于单纯的理性概念活动,其中的视知觉就其反映客观实体的质量与维度来说,比语言、文字活动所形成的抽象概念、性质、规律要丰富得多。东晋画家顾恺之在《论画》中评《北风诗》时所说的“神仪在心而手称其目者,玄赏则不待喻”,正是对图像的智性多维语义特质的诠释,即它能透现出一般语言文字无法喻明的意义,实现超语言的语义。这种从单义到多义解读与传播的跃迁,确立了视觉艺术无可比拟的认知智性力量。
三、艺术教育视野下视觉艺术智性模式研究瞻望
视觉艺术认知和把握世界的智性力量近年来逐渐得到正视,其认知与表达模式在创造力培养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并且艺术学在学科体系中得到正名——艺术学已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但是,在当下的艺术教育实践中,视觉艺术智性模式的介入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正如阿恩海姆所批判过的——人们在面对艺术时关注的主要问题往往是“如何在画布上重现阳光的明媚,怎样的长方形比例是受大多数人喜爱的,等等”。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更是尖锐地指出:“心理学对于那些感兴趣于心灵的完整而有创造性的作用的人来说,似乎还是一种颇为遥远和枯燥的领域,……思维、灵感和欲望等在他们的研究视野中是缺乏的,……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也有空泛之处,更为严重的是,它对思维和理智几乎不谈。”对于构成视觉艺术语言的智性知觉的发掘过程并未被艺术家、艺术教育家、艺术理论家所熟知。
在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的契机下,艺术教育获得了新的学科视野,一种与视觉艺术智性模式研究和发展紧相呼应的协同意识的充分可能性。
首先,开展关于实现跨学科的艺术教育认知发展的探索。视觉艺术智性模式的研究本身就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它集艺术学、社会学、生理学、符号学、认知心理学和视知觉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于一身,尤其是有关神经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现人的部分心理过程转译的脑电波探测技术,这两者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这一类研究的先行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零点计划”(Project Zero)。该项目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哲学家、美学家纳尔逊·古德曼( Nelson Goodman)于1967年发起,研究团队汇集了艺术教育、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神经学等多领域的专家。该项目是对美国教育只重视科学思维、科学教育,对艺术教育、艺术思维的认识基本为零的反思,强调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是同等重要的认知方式;研究目的是弥补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研究之间的不平衡,故命名为“零点计划”。该项目持续至今,对美国的教育影响巨大。
当下的艺术教育应该对视觉艺术的智性模式有充分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优化艺术教育的结构,突破以往单一经验性总结与传授的藩篱。艺术教育在实现视觉艺术的基本审美功能的同时,其认知和把握世界的智性力量也应得到体现和重视。
其二,促成艺术教育成为人们认知方式多元化复兴的途径。以往,造成艺术学科边缘化的尴尬主要是由于对艺术智性力量的忽视;艺术学科被认为只是情感的宣泄或者精神层面的追求,缺乏现实指向意义。而智性模式视野下的视觉艺术,不仅仅是艺术理论教材中所描述的那样,是简单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审美的需要,思维过程也不单单是遵循形象思维的规律,思维的结果更是不同于一般的意识形态。智性模式视野下的视觉艺术,是要经历从一般视觉表象到艺术认知与审美创造的转变,创造出充满智性力量的认知、改造世界的图像,是理性与非理性、情感与想象、感知与妙悟、认知与审美等多种思维方式复合混融的立体、辩证的智性形态;进而以艺术教育为途径,拓展人们认知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复兴图像在人类文化形态中的智性功能,突破文字、语言等文化符号形态的偏颇性主宰。
同时,视觉的思维模式无论是对视觉艺术,还是对其他学科都意义非凡,历史上很多科学家的阐述都是很好的例证。如尼古拉·特斯拉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根据他们的自述,他们都擅长运用图像思考,而非纯粹的抽象语言、文字等符号,这也是他们保持旺盛创造力的因素之一。而根据霍德华,力口德纳的观点,人们的各种智能都有其自然的生命历程,如逻辑一科学智能在生命的后期会减弱,身体—动觉智能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随时处于危险状态;但是视觉与空间智能的某些特定部分一直是保持旺盛的。对此可以这样来理解:人们在婴幼儿时期没有语言、文字等抽象符号思考或表达经验的存储,主要依靠视觉图像的刺激、存储和反馈,直至语言、文字等抽象符号系统的逐渐掌握,大部分人的思维模式逐渐由语言、文字所主导,因此学前时期被普遍认为是创造力的黄金时期,该年龄阶段的儿童普遍闪耀着艺术的活力,毕加索曾说“我曾经模仿拉斐尔的风格作画,却花了一生的时间学习像孩子般绘画”;而此后,这种活力会慢慢退化,其发展会呈现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就是他们逐步了解并开始掌握其周围文化中的各种符号,摄取多种符号形式,并运用这些符号交流其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遵从社会常规,循规蹈矩的日常行为使得儿童逐渐掌握以语言、文字符号为主要载体的线性逻辑思维。我们可以将人们的视觉思维发展描述为“u”型曲线发展图式(图2)。“u”型曲线的前半部分指学龄前儿童活跃的视觉思维模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他思维模式——介入,视觉思维在整个思维过程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是在生命后期,因其他思维方式,如逻辑一科学智能等思维方式的减弱,视觉思维又逐渐开始活跃。因此,当下艺术教育无论是对公众的美育,还是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首要职责都是将视觉思维的训练贯穿始终,使其成为个体旺盛创造力的源泉。
其三,视觉艺术智性模式的探究为艺术教育评价标准的重构带来了契机。人类天生具有多元智性思维模式,但认识领域的研究始终将实现科学思维以及从事相关科研事业作为人类认识能力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顶峰,这是认识领域研究的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研究方式,其后果便是直接导致了长时间以来,艺术教育领域的评价无法摆脱专著、论文等文献计量指标的束缚;而事实是视觉艺术的智性模式仅仅依靠语言、逻辑等智能方式来检验和评价是有失偏颇的,因为无论是该模式特有的迸发养成机制,还是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等视角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均异于其他思维模式;而且思维模式并非道德,不存在优劣、等级之分,扬己抑彼必将导致人类思维模式的不平衡发展。
与文学、历史、科学等人类探知世界的其他方式相比,视觉艺术有着极富创造性思想的实践,因此具有同等的学术价值;并且因其赋予人类在各领域的认知和创新以鲜活的启迪,而彰显了艺术学学科的创造性、实践性和学术成果多样性的核心价值。因此,应明确地将学科发展价值的评估体系作为高等艺术教育学科教学、创作、研究、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专项认定和评价的核心标准,逐步走出文学或其他综合性学科共性的评价体系,构建符合艺术学科创造性、实践性和学术成果多样化等核心价值的评价体系,这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因为,构建符合视觉艺术智性模式的艺术教育评价标准将是多元智能和谐相生的最佳策略之一。
视觉艺术研究范文3
关键词:视觉艺术;电子产品;轻薄化;设计方法
近年来,微电子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其发展速度迅猛。另外,当前的微电子产品外形特征都比较轻薄,笔记本、手机以及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已经越来越多的具有造型简单,轻便的特点。电子产品轻薄化的设计表现出了电子产品高科技的设计风格,电子产品在保持原有的功能基础上,外形设计上采取轻薄化的设计,给消费者一定的视觉美感,是电子产品看起来更加的时尚。本文将从视觉艺术的角度分析电子产品轻薄化的设计方法。
1 现阶段电子产品轻薄化的发展
目前,电子产品轻薄化发展迅速,如我们所使用的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各部件的体积不断地缩小,并且结构安排比较紧凑,但是电子产品微型化、轻薄化的设计并没有对电子产品的功能造成任何的影响;另外,轻薄化的设计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美感,让人觉得有意中时尚感。
电子产品轻薄化与元器件的微型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紧密相连。一方面,从两者制造技术的角度上看,电子元器件从电子管时代到半导体晶体管时代,又由半导体晶体管时代到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时代。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电子元器件的体积和电子产品一样,都向着微小型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之所以电子产品轻薄化的发展具有可靠性高、精确度准的特征,是因为电子产品轻薄化的发展得益于现代的集成技术、预埋技术、纳米技术、可印刷电子技术、芯片封装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电子产品轻薄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当前电子产品轻薄化的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限制着电子产品轻薄化发展的脚步。即: (1)轻薄化的电子产品中其他部件的制造比较复杂,生产速度慢,且生产困难。 (2)轻薄化的电子产品散热效果还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效果。 (3)轻薄化的电子产品的封装技术还有待提高。
以上三个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轻薄化电子产品发展的脚步。为此,必须要尽快地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轻薄化的电子产品快速发展。相关工作人员也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1)轻薄化的电子产品的设计与组成安装前,必须要对一些先进的散热装置进行研究,工艺设计方面也要加大研究的力度,以确保所设计出来的电子产品能够让广大消费者所满意。 (2)轻薄化电子产品的设计要有一定的视觉感官,要从视觉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从轻薄化的电子产品颜色与造型上着手,使电子产品从视觉艺术角度上来弥补电子产品设计中的不足,依旧可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
2 轻薄化电子产品基于视觉艺术的设计方法分析
影响轻薄化电子产品销售情况的还有两大因素,一个是电子产品的色彩,另一个是电子产品的造型。这两大因素都是对轻薄化电子产品视觉艺术上的一种影响。所以,我们从轻薄化电子产品色彩和造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轻薄化电子产品色彩设计分析
轻薄化电子产品的色彩设计很重要,色彩明度比较低的电子产品会给人一种轻薄感,要想有更好的视觉效果,还要从电子产品的侧面边框上进行颜色设计。通常情况下,侧面边框的颜色设计都要采用上部色彩高明度,下部色彩低明度的设计方法。这种配色的设计方法会使电子产品在视觉感觉方面更加的倾向与轻薄化。
2.2 轻薄化电子产品造型设计分析
在不改变轻薄化电子产品厚度参数的前提下,增加电子产品的长度和宽度的参数。我们会发现,电子产品的长度和宽度的不断增加,会使得电子产品的厚度显的轻薄。我们以手机造型设计为例,两部手机的厚度相同,但是屏幕尺寸的大小不同,一个是114.3mm,另一个是88.9mm,不难发现,屏幕为4.5英寸(114.3mm)的手机较屏幕为3.5英寸(88.9mm)的手机更显得轻薄。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在不改变电子产品的厚度参数的情况下,增加电子产品的长度以及宽度的尺寸参数,就会使电子产品在视觉感受上更加的轻薄。
另外,从相同的视点注视着电子产品,不难发现电子产品的底盖坐向内切削的造型手法会显得电子产品短小轻薄,给人以舒适的视觉时尚感。向内切削的电子产品造型手法有着虚实相生的功能,能够一定程度上丰富产品造型语言(如图1)。
a向内切削造型后的方体 b造型未作处理的方体
图1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从相同高度的视角来看两种经过不同造型处理的方体,会发现向内切削造型后的方体的视野范围更小,会给人一种更薄的视觉感受。当观察的视角达到8度的时候,会发现其局部的特征较整体的特征更加具有视觉感,其给人轻薄化的视觉感更加的强烈。轻薄化电子产品在侧面边框造型设计上还有一种横纵分割线的造型设计手法,横纵分割线的造型手法会是形体产生一定的变形效应,令电子产品的厚度产生不同视觉效果的感受。
3 轻薄化电子产品使用的重要性
轻薄化电子产品的发展脚步迅速,它的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由于以往的电子产品无论从外形设计上还是从结构性能上都已经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要求。所以,电子产品必将进行天翻地覆的改革。轻薄化的电子产品方便人们的携带,如现在受欢迎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照相机等,这些电子产品如今都成了人们外出时的必带用品。它们的功能丰富,如手机,只需要下载一些软件就可以网上购物、订餐等。轻薄化电子产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视觉艺术研究范文4
[关键词]展示艺术 动态空间 视觉动力
展示艺术不仅仅是被动、静止的静态空间,而且作为商品营销活动的一部分,是一个信息传达与交流的综合媒体。无论是博物馆展示,还是商业展示环境是联系观众与参展方的媒介空间,其功能内涵已扩展为休闲娱乐体验、文化交流。现代展示艺术设计不仅是物理环境、空间视觉环境的设计,更是心理环境、文化环境的设计,从而帮助参观者实现在新型环境中物质、能量、信息、情感的动态体验与交流。
一、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阿恩海姆是著名的艺术心理学家,他提出的“视觉动力”说对其后的艺术创作领域造成重大影响。从古至今,艺术设计一直产生着巨大的视觉力量,但是人们却很少给予关注。目前,人们讨论的焦点是建筑的实用性、经济性和社会因素等,还没有将建筑的视觉表现属性看作是它们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因此还无法描述人们对建筑的全面需要,这一现象令人遗憾。现在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一种尝试运用视知觉原理分析那些心理属性的方法。这种尝试是鲁道夫・阿恩海姆在他的这本新作中所运用的。这位以《艺术与视知觉》一举成名的视觉艺术心理学权威,现在把他全新理论转而应用于建筑媒介的具体分析中,试图以自己惯用的清晰与精确来揭示建筑在知觉中的重要意义。
二、国外相关案例分析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美国文化。赖特的展示建筑作品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数量不多,但仍能品读出始终贯穿其中的常用设计手法,我们通过如下两个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一是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视觉动力;另一是莫里斯商店展示设计中的视觉动力。
1.古根海姆博物馆展示艺术中的视觉动力。古根海姆博物馆利用了曼哈顿整个拥挤街区和网状的道路结构,将内外形式相同的建筑嵌入了这个厚度之中,建筑物内部曲线的斜坡通到6层,螺旋的中部形成一个敞亮的空间,光线从圆形玻璃顶层泻下,观众的视线顺着盘旋而上的展廊指向圆形玻璃顶,参观时观众先乘电梯到最上层,然后顺坡而下。参观路线共长430m,美术馆的陈列品就沿着坡道的墙壁悬挂着,观众边走边欣赏,不知不觉之中就走完了6层高的坡道,视觉的流动性贯穿始终。
赖特以一条三向度的螺旋形结构,而不是二向度的圆形平面结构来包容这个空间,使人们真正体验空间中的运动。他认为人们沿着螺旋形坡道走动时,周围的空间才是连续的、渐变的,而不是片断的、折叠的,动态过程的连续性和矢向性还是建立在赖特对于细节的精心处理上,例如电梯口狭小局促的等待空间和坡道终止处开阔的空间形成对比,“欲扬先抑”使人们顺坡而下的游览进程更显开敞、流畅。又如属于“静观”的水池,作为空间里唯一的介入物,它把坡道“铆合”在了水平的楼面上,似乎是为了宣告着“动观”旅程的结束。参观者不仅可以在沿着环形坡道行进的过程中以私人的尺度欣赏展品,也可以在坡道的内边缘跨越过中庭远距离地感受对面远处的展品,创造出一个有关艺术品与建筑空间两者的最综合最有价值的体验,使视觉流动性得到最大的体现。
2.莫里斯商店展示艺术中的视觉动力。视觉是一种主动性很强的感觉形式,除了感知运动之外,整个视域中都充满了这种复杂的从属等级关系。赖特设计的莫里斯商店正是重视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的主动性来实现空间的流动性,以完成“流动”这一视觉特性。在莫里斯商店设计中,赖特利用了设有界墙的狭小基地和作为陪衬物的狭窄街道将动态的坡道空间隐藏在平实的沿街入口立面的砖墙之后,精心的处理使这个看似“静观”的墙面也产生了视觉的流动性。拱形的大门左侧落地是真实的“门”,这道美丽的拱形门,是用砖的肌理沿着同心圆方向做凹凸处理,强化了方与圆之间的锲合,沿着街道人行道方向在底边上嵌着五彩的街灯,与之呼应的是在水平的砖墙间也暗藏着的灯光,入口处有意的偏心处理更符合在视觉上的动态均衡性,当街道上的人们被吸引进入圆形拱门时,透过玻璃看见内部舒展流动的弧形界面时,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莫里斯商店的内部采光设计同样采用顶棚采光的方式,内部光线从悬挂在上部的半透明球面组合形成的网格中照射下来,当参观者沿斜坡上行时,分散在曲墙上的装有照明物的开口吸引人们做适当的停顿,商品在这片刻的驻足中获得展示,由于封闭式展示空间的内向性,通过天窗的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都变得更加顺其自然,而赖特的光线设计也和参观者行径的矢向性相辅相成,具有视觉吸引性。
三、展示艺术中的视觉动力要素分析
1.展示艺术的空间。展示艺术中空间和视觉语言是两个密不可分的艺术概念。设计中常常提到“设计,以人为本”。而在展示设计中,设计的主体发生了变化,由人转为了展品,所以,也可以说,“展示设计,以展品为本”。其中展品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发生的微妙的变化,人们在观展期间形成了人流、路线等,以此扩散,与展品一起形成了展示空间,又形成了“设计,以人为本”。展示设计可以说是一种对空间进行艺术处理的过程,在进行展示设计时,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甚至可以说展示艺术就是对空间进行组织利用的艺术。
展示空间形成了展品空间、观展空间、人的流动空间、休息空间、公共空间等,在展示设计中,“空间”的概念是贯穿始终的,空间规划就成为展示艺术的核心要素。展示设计中,空间的概念有着相对和绝对的双重性。空间有由真实物体或者界面围合形成的真实空间,也有由光、影、隔断等形成的虚拟空间,这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种空间在展示设计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在这样虚实并进的空间中,由展品的位置和布展形式共同决定了展示的空间,展示的流动空间也在此形成。所以,展示空间的流动性是必然的,它是由展示空间的功能特点决定的,在这个特定的空间中,产生了和其它空间不同的环境艺术效果。
2.展示艺术中的色彩语言。色彩在设计中通常与灯光一同出现,是室内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设计手法,在展示设计中也同样是展示设计视觉语言的主要元素,创造展示环境气氛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之一。展示设计在色彩设计上更加注重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是设计中的重中之重。设计中同样要遵守统一性、突出主题、服务观众的设计原则。创造和谐的观展环境,满足观者的求新、求变、求奇的心理需求。
3.展示艺术中的光环境。光,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元素。展示设计中视觉空间环境不可缺的元素,常常以人工光源为主出现,起到很好的渲染气氛的作用。作为视觉的基础,人工光源的使用直接影响着展示空间中展品的展示效果,除了起到基础照明的作用外,更加重要的是渲染空间。有时,在展厅中加入自然光源,更加增添了设计效果,展示视觉空间与展品浑然天成,但这其中,展示视觉空间室内人工光源与自然光源的比例安排显得尤其重要。有些特殊的展厅设计完全采用自然光源,这对展品的要求比较高,此种设计大多结合人工光源出现。展示设计的光照度是由展品的感光度决定的,展品的光照度一般大于展柜的光照度,各个不同的展示厅内的光照度不宜相差太大。展示设计中的光环境主要是为了让观展者有一个舒适的观展环境,其次达到较好的展示氛围,创造独特的艺术气氛。
视觉艺术研究范文5
关键词:艺术设计;多媒体;视觉冲击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很生活当中,艺术设计随处可见,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艺术设计在满足人们认识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所谓多媒体技术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通过两种以上媒体进行交流的方式。将艺术设计应用于多媒体领域当中,充分发挥通过合理的应用不同色彩以及构图的方式方法,并将这些方法与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以及视觉冲击原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极大地提高多媒体技术的水平。
一、相关概念介绍
1、多媒体领域中的艺术设计
一般情况下,人们将多媒体领域艺术设计称之为多媒体艺术设计。该设计方式主要是通过多种媒体,在制作图像和视频的过程中将艺术设计与制作融入进来,从而提高整个多媒体制作水平的方式方法。[2]多媒体领域中的艺术设计的形式非常丰富,常见的有游戏设计、影视动漫设计等等。设计者通常将自身的情感和想象力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方式融入到数字化信息设备中,从而实现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目的的形象表达。由此可见,多媒体艺术设计作品,从本质上来说是设计者情感、知识以及理想的综合表现,在当今社会,多媒体领域中的艺术设计已经成为最为普遍的艺术表达形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
2、视觉冲击
所谓视觉冲击是指观赏者在观赏到某一图像或某一画面的时候,从视觉感官上和从心里感觉上,对该幅画面的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一般情况下,好的艺术设计往往能够给观众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虽然这里的视觉冲击,并不一定都是美的享受,甚至有的视觉冲击,还会给观赏者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3]但是,我们还是应当对色彩的应用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多媒体领域中实现艺术设计应当充分运用色彩,以色彩的不同来构造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并在此基础上与视觉冲击原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多媒体设计中实现设计者的设计理念,给观赏者带去美的享受。
二、营造多媒体艺术设计中的视觉冲击效果
实现多媒体艺术设计的视觉冲击,这对艺术设计者来说要求较高,它需要艺术设计者从造型方面色彩方面进行创新,实现合理的搭配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给观赏者带去视觉冲击的目的。
1、多媒体艺术设计中色彩的营造
色彩在整个艺术设计的范畴里具有自身独特的性格,表达着艺术作品的性格。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对色彩的反映程度完全不同。这要求设计者以此为依据营造艺术设计的色彩。一般情况下,红色代表着活力,代表着激情。绿色就像是沙漠中的一方清泉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温暖。蓝色一般会给人以忧郁遥远之感。[4]除此之外,冷暖色调也会给观赏者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观赏者在观赏暖色调为基调的作品的时候,总是会感觉温馨舒适,而如果观赏者观赏的作品是以冷色调为基调的,那么就会给观赏者带来冷艳高贵之感。由此可见,色彩的应用能够给观赏者以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设计者应当合理利用色彩。
2、多媒体艺术设计中造型的营造
由于受到设计空间局限性的限制,设计者在设计多媒体作品的过程中,往往要考虑设计界面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设计者所涉及的内容是否具有充实性。众所周知,想要实现多媒体艺术设计视觉冲击水平的提高,就必须使艺术设计拥有一个合理的造型,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点、线、面三方面布局来体现造型的合理性。从本质上来说,网站设计只是多媒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之一,因此,在设计网站的过程中尤其要考虑其所设计的画面能否对受众产生一种视觉冲击效果。笔者认为,想要提高网站设计的视觉冲击效果,应当以文字的排版以及图片的插入为切入点,合理的利用色彩基调,并将这些同视觉冲击原理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给受众带来一种良好的视觉冲击效果。
3、多媒体艺术设计中图像的营造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多媒体领域中的艺术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传统的多媒体艺术设计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也难以给受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因此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多媒体艺术设计形式。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动态图片、flas,充分利用色彩和布局,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展现出来,从而达到给受众良好的视觉感受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动态图片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适度原则,如果过度的引用动画,这会使受众的注意力被集中到动画上,难以发挥艺术设计的效果。
三、视觉冲击在多媒体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视觉冲击在多媒体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充分的表达出来。受众通过这种视觉冲击能够深入的理解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可以说,视觉冲击在受众以及设计者之间搭建了一个互相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从本质上来说,以数码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设计也是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当中的一种,但是设计师们始终认为,多媒体艺术设计它是一种艺术,因此其所传达的应该是艺术设计的内容。但是再好的红花如果失去了绿叶的衬托,也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多媒体技术当中的艺术设计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不仅不会不利于设计者设计理念的表达,还会给受众带来一种真实的感觉。正因如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视觉冲击的功能,从而达到吸引受众的眼球,传达有用信息的目的。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不论是什么样的艺术设计,都能够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但是,往往好的作品才能给受众带来强烈的视觉感受。因此,媒体艺术设计应当充分发挥视觉冲击的功能,通过合理的界面设计,将不同的色彩和造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作者:王兴 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丽洁.数字多媒体传播形式对平面设计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
[2]刘春辉.艺术设计在多媒体领域中的视觉感染力[J].中国包装工业,2015,14:135-136.
视觉艺术研究范文6
传统文化价值与美学观念、民族深厚历史沉淀于价值观传播是成为中国传统动画创意宝库。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万事万物整体和谐,且信奉中庸之道,这与“儒家”、“道家”思想根深蒂固于传统思想有关。趋于物象的表现,即全局整体感知,大方向直觉感知而非逻辑层次层级深入、细节分析表现。这体现于中国山水写意艺术作品中,追求意境之派,而“具象”与“追肖”的西方古典艺术主治下的艺术则被视为“匠气”浓厚、无意无韵,被视为品位不高,流于边缘。中国传统艺术视觉风格以诗性思维抒发主体情思的宏观氛围营造,推崇“空灵”、“神韵”以物象表心境,外化于作品。观看中国传统艺术形势下的中国传统动画,与其说中国传统动画中传统美学哲思的完美熔铸,不如说中国传统艺术形态之魂深深沉浸入中国传统动画艺术形态之中。在中国形式各异,题材广博的众多优秀动画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两者嫁联的魅影。222动画视觉风格艺术表现从制作方法上看,只需要满足逐格拍摄条件的影像即可,那么动画就并没有被规定必须是手绘的形式,粘土、剪纸、拼贴、照片、动植物甚至是人都可以被选做用来制作动画的材料;而从表现形式上看,所有的运动都是被创造出来的,那么也就没有规定动画只能沿一条轨迹运动,它可以是直线的也可以是曲线的,可以是三维的,甚至是虚拟的。而动画所呈现出的多样性不单单只呈现在自身的形态上,也呈现在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上。随着当今时代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运用,大量的信息被数据化,以至于各种艺术形态也开始向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而动画艺术作为新媒体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与音乐、传媒、影像、计算机程序等等的交相呼应,为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增添了不小的色彩。
光宇艺术风格及学术造诣对当今艺术审美研究仍有巨大意义,然而时代的变迁动画艺术视觉风格表现推陈出新,在形式与技法上欲给予更多的视觉感官享受。2013年初上映的3D版《大闹天宫》,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大闹天宫》的重新修复的版本。把经典之作再次搬上银幕,观众对3D版的《大闹天宫》褒贬不一,当前在动画这个综合性的视听艺术领域中,数字化技术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数字技术的介入使动画的艺术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使其摆脱了技术条件的制约,为动画创作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特别是对于动画制作技巧的丰富、制作与传播手段的改进,对于增进动画的艺术感染力,以及对于社会动画文化的普及与深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欣喜之余我们也会看到数字技术也为动画美学、动画文化和动画工业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危机。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们的共通点都是大众通过和作品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形式、结果甚至意义参与者以不同的方式引发作品的转化。
技术的先进推动艺术的发展,艺术的革新融入给予技术血肉,不致令人们感知的太过冰冷。新数字技术将人类理性思维潜入艺术的感性思维,生成含绘画、广告、展示展览等数字媒体艺术体系产业。数字媒体技术作为应用技术与表现手段,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发展潜力。艺术与技术的交叉融合,多表达了数字媒体形式的美术作品及设计产品。当今,愈来愈多的动画作品走下拷贝台,告别赛璐珞,电脑软件技术的“无纸动画”踏上历史舞台。集造型、材质、上色、绑定,动画连帧等一系列动画制作步骤都可以在电脑技术支持下轻松完成。数字媒体艺术下动画发展已经走向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各种便捷多样的模式对动画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存在方式,传统动画融入了新鲜元素,被赋予成一种更具交互性与连续性的艺术载体,风格视觉化改变使动画有着更为强劲的未来与无限发展的可能。
数字媒体艺术使动画动画传播方式由局限的碟片、影院播放,扩展至互联网、数字杂志、触摸媒体、手机、游戏动画、网络电视等。虚拟空间的创作,给予观众虚拟空间中虚拟作品的真实效果。多元化使动画表现更为丰富,视觉分类层出不穷,艺术语言相互渗透,形式各异。与电子游戏以及体感游戏交叉融合的动画形式,热衷于指触手机的游戏《水果忍者》的喷溅动画,节奏缓冲的《逃离神庙》等指触媒介游戏和手势媒介游戏都是动画的外延,游戏引擎也被用来制作引擎动画。这种动画应用,在体感游戏基础上发展,视觉画面效果及精致程度都有着较为广阔的空间,电子杂志与电子出版物交叉相融的动画形式。移动媒体出现后,书籍再不是古老笨重携带的实体,而变身于移动媒体上展示展览,这为动画应用带来契机,在数字出版物的春天里,翻页动画设计,交互按钮使用,画面背景的鲜活都为新形式动画注入养分。与动态UI设计联姻作为展示动态艺术登上历史舞台,与视觉传达设计交叉,从艺术表现走向设计应用,联结多角度设计,从静态走向动态。
作者:郑珊珊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