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典现代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典现代诗歌范文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探究现代诗歌教学模式,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全力打造高效诗歌教学模式,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代诗歌教学部分让学生学有所得,实实在在受到高尚情操与文学素养的熏陶,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个体的独特的鉴赏经验,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一、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及成因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高中的语文老师抱怨学生在初中阶段由于对现代诗歌的掌握不多,鉴赏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学习的内容也只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上,以至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对现代诗歌的学习无所适从,茫然无措,更是无法有效的解决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诗歌鉴赏这样的题目。我们也越来越发现现在的孩子无论是写作练笔或考场作文很少用诗歌这样的文体。而且现在的学生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缺乏诗意。总觉得生活乏善可陈,很难发现生活中的美点……
造成以上现状的因素有很多,我认为中考考纲的导向、现代诗歌让学生缺乏兴趣,使用修辞种类多,不易理解,加之不少老师对诗歌探究有限,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很难做到通过诗歌教学来有效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等因素,导致学生对现代诗歌不重视。
1.教师以中考为导向,忽略了现代诗歌对学生的价值和意义。考什么,教什么,将“海量”阅读变成“滴水”阅读;怎么考,怎么教,将课堂的丰富性变成单一的对答案;用记忆代替思维,如让学生背答题常用语等现象是教师在进行所谓的“有效教学”的经典误区。新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选编了大量的现代诗,《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九年级六册课本,其中有五册有现代诗歌(其中八年级下册是散文诗),全套书总共26首,约占课文总数的六分之一,占总教学课时的六分之一。由此可见现代诗歌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在紧跟中考导向的前提下很多老师很难把现代诗歌教学落到实处。同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于现代诗歌缺乏足够深入的研究,阅读的诗歌作品数量有限,深入开展研究的更少,导致教师文学素养相对不足。同时,部分教师在现代诗歌教学中缺乏教学技巧,教学停留于照搬成品教案的模式,完全按照应试知识点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没有能够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的意境韵味,无法有效胜任现代诗歌教学工作。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部分教师完全以单向讲授的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重点往往是出于考试的目的,至多也是让学生读读背背,没有能够让学生充分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也没有能够有效开展双边互动,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率,导致教学活动成为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影响了教学成效提升,忽视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这种为考试而教学的片面理念,无法有效彰显现代诗歌美的因素,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
2.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在上述条件下,现代诗歌的教学课堂生动性也较为有限,学生所学习的是相关知识点等应试内容,教师通过单向讲解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没有能够通过引领感悟的方式展示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和想象美,导致学生在现代诗歌学习中缺乏浓厚兴趣。甚至由于某些省市没有把现代诗歌内容列入中考范围,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根本不重视现代诗歌的学习。
3.文本内容缺乏时代感,课外延伸较为狭隘。初中语文课本在经过几次改版之后在各方面都注入了新的血液,加之各地教科书的陆续出版使语文教学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我们的课本并不是完美的,其中还是有不少缺陷。新诗虽然有新的东西加进来但是精读课文并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还是以前的诗歌。就是加进略读课文中的诗歌也大多比较陈旧,缺乏时代感。很多语文教师又没有能够对课堂内容进行适时适当的延伸拓展,语文课本似乎是中学生了解现代诗的唯一途径,从而造成除了从课本上学到的为数不多的几首诗外,学生们基本上再也说不出其他的现象。当然选入文本的这些诗歌都是中国现代以来很好的作品,但这还是限制了学生的阅读广度。以至于现代诗歌教学拓展似春风不度玉门关,导致教学成效长期处于低位徘徊状态。
二、选编入初中语文教材的诗作要做适当的调整
1.选编现代诗歌的标准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入选教材的作品原则上要是名家名篇,要用最优秀的诗作教育中学生,培养他们的诗歌素养、文学素养。70后的人都会对贺敬之的《回延安》和柯岩的《,你在哪里?》印象颇深。现行版本的教材里就缺少这样的经典之作。
(2)要兼顾各个时代和地域性的作品。既有现代诗也有当代诗,既有中国诗,也有外国诗。作为外国诗作要讲究典型性,莱蒙托夫的《祖国》和休斯的《黑人谈河流》不可谓不经典,但相比于雪莱、拜伦、惠特曼而言就稍嫌逊色。
(3)内容的深浅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既让他们能够理解,又对他们的理解力、想象力有一定的挑战。
2.提升教师对现代诗歌作品研究、鉴赏能力,改变现代诗歌教学的传统方式。相对于语文教学其他方面的知识结构而言,现代诗歌方面的积累,是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履职能力中的短板。为了提升教学能力,教师应当增加现代诗歌阅读量,并且深入地分析研究,对于诗歌的意境、背景、主题、结构、用词等多方面开展分析探究,多接触现代诗歌,为教学活动积淀深厚的底蕴。语文教师不但要会讲课还要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要成为一个文学爱好者甚至是文学研究者。语文的教学只有和文学相联系才能有深度和广度,才能进而培养学生们对文学的热情,使学生具有人文情怀。一旦教师对新诗有了兴趣,有了较深的认识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和教师一起进入诗的世界,文学的世界。
同时,教师还应当潜心研究现代诗歌内容的先进教学经验,可以通过听课、研讨、座谈以及上网搜索、阅读教学刊物等方式,将先进的现代诗歌教学理念、经验与自身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以此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师要创设浓厚的情境,让学生的心灵进入诗歌中所描写的境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诗歌表现的主题以及恰当的用词,以此为切入点,出示探究题,要求学生开展分析讨论感悟研究,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之中深化对诗歌内容意境的理解。让学生解读诗歌的语言之美,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意境,同时能够为学生提供遣词造句方面的技巧,尤其是能够指导学生立意练字、推敲词句,在深刻领悟理解意境主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和写作能力。
3.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读诗读好诗。在国外,特别是在英美国家,现代诗歌的普及教育受到普遍的重视。初中生是开展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理想群体,由于他们正处于各种人生理念的成长期,要让他们通过感受诗歌的意境,陶冶性情,熏陶品格,让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诗歌诵读让学生感悟诗歌音乐一般美的意境,可以通过看视频朗读,听录音朗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分组朗读、教师和学生分层朗读、自由选择朗读等等,让他们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之中体会感悟诗歌的意境,并借助多媒体手段演示相关情境的画面,增强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度,让他们在美中阅读、感悟、享受、理解。在进行朗读技巧基本指导的基础上,进行阅读的实际指导。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意境想象之中构建诗歌的绘画美,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手段的演示,也可以通过引导想象让学生开启思维的翅膀,从字里行间去感悟简约的词句所展示的诗歌艺术境界,从而深刻领悟诗人的情感。
4.注重课内外结合的高效诗歌教学模式,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现代诗歌创作。将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是提升现代诗歌教学成效的重要举措,比如学习完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戴望舒另外一首《狱中题壁》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找一些其他作者写的相关的主题的诗歌,引导学生自己谈感受,对比着进行分析理解。这样学生不但可以扩大阅读视野,还可以加深对此类主题作品的理解,锻炼分析能力,丰富学生的个体体验,学习效果会好很多。一位教师在讲授冰心的《荷叶母亲》时,巧妙地把余光中献给母亲的诗《母难日》作为课文的延伸材料,取得了绝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技巧指导,要求学生在课外搜集大量的现代诗歌进行阅读,增加文化底蕴积累。同时,还可以开展与现代诗歌教学相关的活动,来促进和巩固教学成效,如进行诗歌朗诵竞赛、诗歌创作竞赛等等,以赛促学,也可以指导学生开展诗歌专题研究活动,加深对现代诗歌的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意境、领会技巧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将所学、所感、所思有效迁移运用起来,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诗一般的语言进行仿写,在教学一种题材类型的现代诗歌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借鉴教材的写法,自选题目进行仿写、改写或自由创作。对学生来说,创作诗歌并不是件难事。因为他们正处于天真烂漫、才思如泉的黄金时代和诗歌天然亲近的诗兴年华,通过仿写、改写或自由创作,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当然教师在学生仿写或创作中要有必要的指导。刚开始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过严格,只要情感表达清楚即可。慢慢地在形式上、结构上进行要求,如果教师长期坚持这样做下去,学生至少可以在考试中做仿写题时会得心应手很多,对于作文写作也有不小的帮助,对于水平稍高的学生来说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是没有问题的。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当我们学完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之后,班里有个父母离异的女孩仿写了一首《我用黑色的画笔》表达了父母从争吵、离异到分开独立生活的内心情感过程,表情达意清楚明了、结构完整修辞使用贴切、形式较为完善,让我很是震惊。
有人说:忽视现代诗歌教学,是抛弃当代精英文化的一种表现,最终会对整个中国文学写作和继承造成莫大的危害。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新提起一些当年诗歌界的人和事,当我们再次诵读前人的作品。我们毫无疑问将看到一双双茫然的眼睛。的确,“诗歌的衰落有深刻的历史和时代原因,但是,诗心不应该随着诗歌繁荣时代的消亡而一同被埋葬。我们提倡诗歌教育,不是要把学生都培养成诗人,而是让他们读诗、爱诗,让他们在诗歌的海洋中吟咏性情,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精神,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上放飞心灵。
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最大的是在中学时代读了哪些书,又是怎么读的。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他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他的文化胸襟和审美情趣等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诗趣是可以培养的,语文教育理应担负起这项工作,尤其是初中语文教育。现代诗歌教学不仅可以使他们的审美赏鉴能力、感悟人生能力和文学书写能力得到提高,而且通过诗歌他们可以逐步向真向善向美,并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思考时代。所以,我们的现代诗歌教育要充分发挥其陶心养性和人文素养的审美与教化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朱光潜. 《诗论》,三联书店,1984,245.
[3] 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4.
[4] 朱自清. 《新诗杂话》,三联书店,1984,7.
[5] 王克亮.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诗歌教学,《语文教学》,1673-0992(2011)06-275-02.
[6] 王珂.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代诗歌教育亟待改进》,新浪博客.
[7] 顾冠群. 《中学诗歌教学误区初探》,语文教学参考,1994(5),113.
经典现代诗歌范文2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现代诗歌 教学 困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2-0097-02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楚辞》到盛极一时的唐诗宋词以及独领的元曲,无不浸润着诗歌的元素,可以说中国文化其实就是一种诗性文化。但现代诗歌这种文体,越来越不被人们重视,现代诗歌在教学中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与中考、高考有关的知识、内容理所当然成为教学重点;而与考试关系不大或无关的,自然成为教学盲点,逐渐远离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教学缺少现代诗歌谈何诗意?笔者认为缺少现代诗歌是语文的不幸、是语文教师的不幸,也违背了语文的教学目的。本文主要从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现状谈起,究其被忽视的原因,力图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重新审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代诗歌教学,并对现代诗歌教学走出困境提出的一些策略,以期让现代诗歌重返我们的语文课堂。
一 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的教学现状
现代诗歌已成为语文教材里摆设的分行文字,而那些现代诗人的名字,却成了摆设在语文课本里的“偶像”。随手翻开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从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到冰心的《纸船》,再到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以及高中语文课本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舒婷的《致橡树》等一系列选入中学课本的经典现代诗歌,无论从思想还是形式,都堪称现代诗歌的杰作,可见编者的良苦用心。可是这些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现代诗歌,又有多少教师引领学
生真正用心地去欣赏过呢?虽然近几年高考作文对诗歌没有“诗歌除外”的限制,有文采的考生“铤而走险”去写现代诗歌,也有得高分的,但毕竟凤毛麟角。中考一直还是排斥现代诗歌,写作不允许学生用诗歌体裁,这必将使学生的想象力枯竭,扼杀了写作的天赋。初高中的语文课本里选入了一些现代诗歌,但在中考、高考时却没有现代诗歌的立足之地。现代诗歌教学陷入尴尬的境界,究其原因有:
1.语文教师底气不足
教师诗歌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现代诗歌教学质量的成败。然而目前语文教师对现当代诗歌的疏离与隔膜,是一个的不争事实。首先是缺少知识储备。很多教师在校读书时,阅读多是小说和戏剧,诗歌很少。一部分语文教师,在校期间接触过一点现代诗歌,有的教师即便是读过大学,也只是读过少量的诗歌作品,对现代诗歌只是处于一种模糊的认知,对诗歌了解系统完整的甚少,专长者更是少之又少。等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后,由于中学教师经常埋身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试等,有一点儿时间,大多语文教师也是浏览一些休闲刊物,而像《诗刊》《文学评论》这些刊物很少有教师去翻阅,也没闲暇去顾及诗坛。由于诗歌的创作流派众多,所以即便是热心的读者都难以紧跟诗歌更新的步伐,更不用说整天忙于教学工作的中学教师,因此中学教师对现代诗歌教学的知识微乎其微。其次是教师缺乏诗歌教学经验。由于教师缺少对诗歌文本的准确理解与深刻感悟,所以在教学中遇到诗歌教学时只能简单照搬教参的“指点”,或者照抄他人教案。而有的教师对诗歌的解读把重点放在诗歌意象、思想内容等方面的理性分析,而忽略了诗歌的音乐特征,忽视了对学生性灵的启发;有的教师对诗歌教学的态度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对诗歌意象、意境的赏析也是点到为止,对于诗歌,学生只要会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
2.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低下
当今的中学生由于心理和思想成长比较慢,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与父母交流得很少,出去与他人、社会、沟通交流的机会也日益减少,加之外界各种传播媒体的迅猛发展,整天对着手机、电脑上网玩游戏,书面的阅读被视屏代替了,即使偶尔有读书的时间也是读一些漫画或者以图画为主的一些快餐式书籍,长此以往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低下,语言钝化思维僵化,想象能力、联想能力也随之低下。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诗歌创作如此,诗歌阅读更是如此。如在学习王家新《山的那一边》时,教师让学生在阅读后体会一下“山”和“海”的寓意有什么。有的学生竟然很平静地说:“老师,我们那里没有山,我没爬过山。”其实这个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是随处可见的,由此可见平常他们的阅读量之少,阅读能力之低下。只要平时稍有一点阅读量的学生自然会联想到的。而他们的想象能力已经枯竭,把诗歌中的山看成自然界的山,而忽略了作者赋予山特有的意义,这需要教师从阅读诗歌的方法上进行指导,当今的中学生本身就缺乏生活经历、缺乏生活热情和情趣,加之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量极少,他们已经缺乏想象、缺乏联想,也不屑与他人交流沟通。所以再好的诗歌,他们也难发现其中的诗情画意,也难拨动他们的心弦。再好懂的诗,他们也无法与作者对话,无法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无法读懂诗歌也成为必然。远离、徘徊、拒绝,也诚然成了中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态度,诗性的光辉始终照不到学生的心灵。
3.教师盲从教参
由于部分教师诗歌素养不高,备课时盲目地参照教参,也不管学生实际水平,结果以讹传讹、贻误学生。如《在山的那边》,诗歌中的“山”和“海”是贯穿全诗的意象,要读懂诗歌就得先读懂“山”和“海”。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有一个思考题:“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教参上的答案是:“海,是理想的境界;山,是重重艰难险阻”。而作者在《山那边的海――关于〈在山的那一边〉》一文中说:“这里的‘山’与‘海’,可以从隐喻的意义上读解:山,一个实际生活的世界,封闭、灰暗、压抑;海,一个想象性的世界,开阔、光亮、自由。”作者的这段话,已经很明白地说明“山”的含义,是现实生活中摆脱不了的生活状态和生存困境。但考试以教参的答案为评判标准,所以少数教师还是按照教参上的讲解教学。
二 让现代诗歌教学走出困境的策略
激发学生兴趣。在诗歌教学开始,教师可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在情感教育中有相似之处的诗,引领学生进入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目的。如笔者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思乡诗。学生马上想起来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岑参的《逢入京使》,然后引导他们注意品味诗中的思乡之情。接着引入余光中的《乡愁》,在学生熟读诗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诗中的思乡之情。最后比较本诗和前面诗的不同之处,由此引出作者情感。在教学中,因为知识关联性大,新旧知识的良好迁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在教学中表现出较大的热情。
经典现代诗歌范文3
关键词:庞德;华夏集;创造性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02-01
1.引言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是英美20世纪文坛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是意象派诗歌运动的代表人物,和艾略特同为后期象征主义诗歌之领军人物。他不仅是诗人,批评家,更是一位翻译家,这位文学巨匠的最重要贡献就是翻译《大学》《中庸》《论语》和《诗经》。学者赵毅衡认为庞德的《诗经》译本非常耐读, 其中的文字凝练、有力而优雅。然而,因为他当时的原本是参照传教士马礼逊所编著的《华英词典》以及马修斯的《汉英字典》来进行翻译工作的。早期的词典在这些文化特色词语上难免有偏差,因此它的译作在词义理解上不够忠实。然而这种美而不忠的译本却广受欢迎,因为探索新的诗歌形式和写作技巧,庞德译作被誉为"英语诗歌之典范"。( Kenner, 1971:96)阿帕特称"庞德的优秀译作给西方的翻译带来了新的复兴"(Aptor, 1987:3),近几十年来国内翻译学者都对庞德高度评价。如今是东学西渐之初,要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文化理想,要让西方人睁眼也能看东方文化,就需要从先前在西方世界广受欢迎的中国典籍译作吸取经验.本文探索在西方世界带来诗学复兴的庞德译本之翻译,力图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借鉴。
2.庞德译作与《华夏集》
在1977年美国诗人学会举办了《中国诗歌与美国想象力》会议。与会的美国诗人普遍认为,美国现代诗歌深受中国诗学的影响, 他们认为, 庞德开创的中国诗歌的创意英译对翻译和诗歌以及英语贡献卓越。由此可见庞德影响之大。这位英美文学界的传奇人物一生最热爱的正是中国典籍文化。在1915 年4 月他出版了中国诗歌译本《华夏集》,在20世纪40 年代重译《大学》,1945年英译《中庸》,在1954翻译《论语》,同年翻译《诗经》。
在所有译作中,《华夏集》首先推动了美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 成为美国新诗运动中诗歌创作之经典模本; 他的《诗经》译本也再现了《华夏集》的形象作诗法, 又表现出了他对汉语古诗音韵学方面很强的鉴赏力。这两个最为肯定的代表作中,《诗经》也极富盛名,但《华夏集》更是被称为"对英语诗歌最持久的贡献"。(Kenner, 1971: 96)其中的名篇李白的《长干行》被收人了许多英语诗歌经典读本。
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介绍了中国文化, 并将中国诗学之精髓用于发展英语现代诗歌, 表现出了他的创意翻译法,该翻译法也在美国形成翻译潮流, 成为了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多元发展的先声。(王贵明,2005: 20-26)他的译作旨在深入原作内部,传达原作内部的思想实质,因而打破了传统译作与原作之间固有的表层语言障碍,为传统翻译理论带来了创新,因此《华夏集》为代表的作品译作直接推动了现代诗歌和世界翻译学的发展。
3.创意翻译法
尤尼・阿帕特曾提出庞德的创意翻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抛弃维多利亚时期那N矫揉造作、生僻古涩的翻译措词; 二是优秀的诗歌译作可以看作是具有自身独立意义的新诗作品; 三是每篇译作都有必要看成是一定程度对原作的评鉴。这三条原则都极富创新精神。
第一条原则提出有特定背景:维多利亚时期的译者为了仿古, 创造了不属于任何时代的仿古语言"瓦多街措辞"。他们认为:"维多利亚诗歌翻译都要运用这种语言措辞,无论其是否合适"。(Apter, 1978:3)庞德却提出,翻译不仅是词和思想的翻译,而且对于现代读者而言还要有认同感,吸取古人的精神内容,并从其思想和言语之中吸取某些时髦之物。而第三条的所谓以翻译来评鉴文学作品, 是庞德对当代翻译理论影响最深远之处。他通过对翻译的取舍来达到评鉴之目的, 使许多翻译家从当时流行的"形式忠实和内容"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因为庞德更注重传达原作的思想、意象和美感,就对原作的形式、节奏以及表层的韵律有所取舍,也无外乎他的译作像第二条原作所言是新的作品。
庞德的翻译思想体现在译作《华夏集》之中。他并不强调某些词意义的忠实甚至原文意义的忠实。庞德认为,诗歌翻译不应特别强调字词直译,而是要更多展现背后的感情和美感,既然字面翻译无法再现原词语中的美,就要用创意性翻译。可以以《华夏集》中代表作李白《长干行》前一部分为例,以英译中法第一人的许渊冲之译本为对照:
妾发初覆额, 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
My forehead covered by my hair cut straight,
I played with flowers pluck'd before the gate.
On a hobby-horse you came on the scene,
Around the well we played with murnes still green.
We lived, close neighbors on Riverside lane.
Carefree and innocent, we children twain.(许渊冲)
经典现代诗歌范文4
关键词: 现代派英美小说 叙事学 时态 时空 结构主义
20世纪60年代,在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双重影响下,叙事学从构成事物整体的语言的内在结构各要素的关联上重视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热奈特采用语言学方法研究叙事文学,在1972年发表的《叙事话语》对叙事学研究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中,热奈特从表示故事、叙事和叙述三者关系的语法范畴时间、语式、语态等出发分析叙事作品,为文学的叙事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其中,叙事时态主要探讨了故事本身的时间与叙述故事所使用的时间两者之间的关系,叙事语式研究叙述者叙述故事所采用的各种形式,以及叙述时与之保持的距离,叙事语态解决了叙述主体与叙述行为、叙述行为与所叙述故事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现代派英美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小说语言时态与语态的表达特点寻找叙事单位,创建叙事话语,建立叙事结构的特点。
下面以冯尼格的黑色幽默作品《五号屠场》为文本进行叙事的时态与语态的结构分析。他没有按照传统小说的结构将时间与空间有序地排列组织为一逻辑整体,显示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和谐与严密,而是在时空的束缚中获得了较多的自由,便产生了时空观上的创新与突破,实际上也是结构手段与结构形式的突破与创新。常人处理战争题材的方式是采取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伸张正义,谴责非正义,创造高大的战斗英雄形象。可他却塑造了对敌无害、对友无益的患精神分裂症的主人公毕利。作者通过这个傻乎乎的主人公的独特感受,一方面谴责德国法西斯的非人道,另一方面又抨击了盟军轰炸不设防城市的野蛮行为。
从《五号屠场》来看,这部叙事文本的写作时间既明显地迟于所叙述故事的发生时间,又早于所叙述故事的发生时间,这种时差不仅赋予作品以纪实性与历史性,而且使文本具有科幻性与超现实感。小说所囊括的故事时间从毕利的出生到死亡共计55年时间。小说在虚写毕利一生的基础上,实写了叙事作品的文本时间――从1944年12月毕利前往卢森堡作战到1945年2月德累斯顿的大轰炸仅仅三个多月的时间。在小说里,他使用了荒诞不经的叙事结构,不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叙述,相反借助时间旅行法让主人公毕利处于精神分裂的思想状态,摆脱时间的羁绊,往返于过去、现在和将来。小说中的场景也是迅速变换,一会儿毕利是德军后方的俘虏,一会儿是在大峡谷和美国西部和父母一起度假的孩子,一会是纽约州埃廉市有钱的配镜师,一会儿又是四维空间特拉法麦尔多星球的客人。德累斯顿遭受的毁灭性轰炸成为了毕利的意识中心,无论小说的空间场景如何穿梭变换,最后都要停靠在他的这一场无法摆脱的恶梦的回忆中。冯尼格在小说的时空构建上力求突破与创新,采取了所谓的“精神分裂式法”和“时间旅行法”,把现在不仅与过去,而且与未来直接衔接,表现出叙述上的伸缩自如,并且也是想表明毕利所处的那样疯狂残忍的社会,没有什么秩序可言,一切都是那么的混乱不堪。
在语言的表达上,冯尼格喜欢用短小精悍的语句章节来应和急促跳跃的叙事结构,使人觉得新颖生动。在语句的运用上,他的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运用重复出现的句子或象征,把小说各部分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他善于运用幽默、笑话,尽量进行夸大和渲染,小说里简单句很多,其直接效果就是讽刺意味很浓。毕利在空袭的前一天晚上,只用简短的一句话提前交待了13.5万人的惨死,以表达战争的恐怖:“那天晚上平安无事,但第二天晚上德累斯顿的十三万人就要送命了。就这么回事。”语言故意简单,结果造成了小说人物漫画化。故事中毕利短暂的二战经历的一线性时间不时被毕利的童年生活,毕利战后的生活,以及毕利在特拉法麦尔多星球上的经历的全知叙述所打破,从而重组了毕利简单而无为的一生。
再以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为例,福克纳也没有按传统的时间顺序或通常意义上的逻辑关系来组织、安排情节。在《押》的创作中他刻意打破、淡化和消融时间的自然顺序,叙述时间己不再按“过去”、“现在”、“将来”为时序作线性排列,而是采用了一系列倒叙、预叙、插叙、第二手甚至第三手回忆,以及想象和猜测等方式推理编织出全部情节的来龙去脉,把客观时间细细切割,并根据主观意愿重新组合,彻底打乱了故事时序和叙事时序,呈现出一幅静止的、冷漠的、自动涌现的、共时的空间图景。
小说第一章先从1909年9月“那个漫长安静炎热令人困倦死气沉沉的九月下午两点钟刚过”,昆丁坐在杰弗生镇罗莎小姐的办公室里听她讲述萨德本的故事开始,由罗莎给昆丁拉拉杂杂地叙说了她所知道和她想说的关于萨德本的陈年旧事,初步为萨德本画了一幅“恶魔”式的肖像。但从第二章开始到第四章,时间又闪回到了昆丁从罗莎小姐家里回来吃过晚饭准备与罗莎小姐一起前往大宅的时候,听康普生先生讲述罗莎小姐和萨德本的故事。到了第五章,时间又闪回到1909年9月“那个漫长安静炎热令人困倦死气沉沉的九月下午”罗莎小姐沉闷的自白。从第六章开始时间忽然又拉到了五个月后,也即昆丁在哈佛的公寓里收到了康普生先生的来信,并开始和室友施里夫探讨萨德本的故事。而在小说的最后一章,昆丁的叙述又回到了第一章晚饭后与罗莎小姐夜探萨德本庄园的情节。这样,小说的叙述时间前后交错排列,缺少连贯性,呈现出共时化的形态。只有突破传统的时间观念和因果相循的常规理解方式,了解现代小说审美意识的变化并潜入到福克纳小说世界的内部,读者才能领会到现代小说技巧和手法所产生的新鲜奇异的美学效果。
在微观的层次上,《押》在叙事上也使用了并置手法。在昆丁想象出来的亨利和邦并肩骑马走向老屋的那段情景中,有着最为典型的微观并置。一连串的句子和只言片语并置,将亨利和查尔斯骑马走向老屋的场景和他们的对话与沃许・琼斯报告“法国小子”被杀消息的场景并置,最后这些印象式的、零散的碎片集合起来,构成一幕幕富于戏剧性的场景。在第五章罗莎的长篇独白中,至少并置了三种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的人物发出的声音:罗莎在43年后给昆丁叙述故事时的声音,43年前镇上人的声音,以及罗莎在当时自我辩解和作出判断的声音。声音的并置,使人们再次关注他们的对话,研究他们观点和态度的分歧,从而寻求对原有阐释的颠覆和对新阐释的开发。在这些微观并置中,福克纳成功地将不同的事件、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声音、不同时代的人物直接放在一起,在时间交错、空间距离消失、作者隐退的同时,《押》获得了新的更大的时空内涵。福克纳在《押》中把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顺序割裂和打乱了,对叙述者的记忆碎片所代表的时间进行了重构。而语言的时空错乱往往创造出人物在心理表白和叙述角度之间不断互变的便利,使读者产生了一种印象式的幻觉享受。
参考文献:
[1]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热拉特・热奈特著.王文融译.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威廉・福克纳著.李文俊译.押沙龙,押沙龙!.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经典现代诗歌范文5
【关键词】现代诗歌; 审美情趣; 美学追求
【中图分类号】G2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90-02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探索与实践中,语文课堂渐渐成了我和学生的精神家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验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的精神滋养。语文课堂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这种美的感受,体验这种情感、获取这种智慧,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美得追求。
文学的骄子是诗歌,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璀璨的明珠,诗人的属性应该是唯美的,诗本就是为美而做的,无论是凄美、壮美还是柔美,各自都又丰富的人文内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共收录了两单元现代诗及一单元散文诗,都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都具有抒情性强,形象鲜明,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的特点,充分体现了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一眼和理解作品”,又明确指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诵读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高尔基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人类时刻都在追求美、创造美,因此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我们更应深刻理解与把握文章的美学内容,去指导学生对诗歌艺术美的感受,帮助学生发现美的因素,调动学生审美功能,提高理解与鉴赏能力,已达到美育的目的。
1 现代诗歌的建筑美
一般意义上“建筑”指房屋楼林,道路,桥体的实体建筑,而文学上所谓的“建筑”指的是文章的主体构架以及修辞的应用。美丽的楼房或其他漂亮风景的园林建筑往往能够赏心悦目,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相对于诗歌而言,则是指主体构架的错落有致,思维清晰,修辞的妙用,以及段落的和谐有序,能产生一种主观的美感,在这里称之为“建筑美”。不同的建筑会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例如庙宇建筑带有自身的佛教或道教色彩,给人一种神圣的美感,居室建筑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漂亮的设计让人生活的更加舒坦。诸如此例,喻指以诗,则巧妙的主题构思可以让人感觉新颖,干净的段落可以平和人的心境,恰如其分的用词会让人心悦诚服,在主观上呈现出一种欣赏美。如以余光中的新格律诗《乡愁》为例: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未来啊,
乡愁是一座桥梁,
你来这头,
我去那头。”
这首诗在结构上仿佛闽南的古民居,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整首诗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又有参差之美。
2 现代诗的语言美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清代诗评家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诗与文“二者意岂有异,唯是体裁词语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俱变。” 也就是说,诗歌与散文的内容其实是相同的,只是二者的形式不同。诗歌的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具有修辞美、凝练美、含蓄美等特点。
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最常见的语言技巧之一,诗歌自然也不例外。再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比喻、排比、对比、反复的运用,使语言形式整齐有致、朗朗上口。《乡愁》中那承载着诗人小时候对母亲依恋的“小小的邮票”,表现了诗人对爱人相思的一张“窄窄的船票”,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相见的“矮矮的坟墓”,象征着中华古老民族深深伤痕的“浅浅的海峡”,四个比喻把无形的乡愁化作具体可感的形象,令人叫绝。同时诗歌也讲究语法结构,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轻轻的”放在“走”之前,突出了脚步之轻,表现了诗人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歌的语言是凝缩精炼的语言,具有凝练的特质同时也含蓄,一句短短的话,甚至一个字,里面都可能蕴藏着丰厚的意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优秀的诗人写诗时常常进行推敲、炼字、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如初中课文七年级下册收录得的艾青诗篇《我爱这土地》,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诗人献身祖国的强烈愿望。
3 现代诗歌的音乐美
凡诗歌都具有音乐性,这种音乐性指的是诗歌语言节奏分明,韵律协调,朗读时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听起来铿锵悦耳,如歌如吟。诗,凭借的是文字,其音乐作用在于能从文字中听出节奏与协和。现代诗也同样具有这种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的音乐美是徐志摩最强调的,诗歌的第一、三、四行都是三个节拍,第二行是四个节拍,大体上是整齐的。同时,诗行和诗行之间的音节的声调抑扬有致,加上“来”“彩”两字押韵,就有了音节回旋之美。并且还有“轻轻”、“悄悄”等这些叠字反复出现奠定了诗歌舒缓轻柔的调子,流露了诗人流连忘返的依恋,又暗示出一丝绸怅而伤感的情绪。再者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了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
4 现代诗歌的绘画美
苏轼说,“味摩洁之画,画中有诗。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西蒙尼底斯说,“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 “诗中有画”的说法讲究的是以诗为主体吸收画的某些因素,融入诗境,从而体现出一
般诗作所难以达到的美感。绘画所描绘的形象通过色彩的变化,明暗的处理,透视的运用,线条的飞动,使人感到它所描绘的形象是立体的,它可以把我们带到绘画所表现的空间中去,同样.诗歌的形象也会唤起这带有空间感的绘画美。这种绘画美主要靠诗句所唤起的表象来形成的,把虚的、不可见的内在感情和心境转化为实的、可见的外在的感性形象。
再如《再别康桥》,七节诗中,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树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5 现代诗歌的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 , 是在抒情作品中呈现出来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诗歌中的意境即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主观的思想感情,是诗人在诗歌创造中所达到的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王国维曾说:“……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何以谓之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意”与“境”高度融合在一起,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可以引发读者想像和联想,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的艺术境界。
在这方面诗人何其芳是运用意象的能手,在初中课文七年级下册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一诗中,诗人在第一节中写了歌唱的是什么,不难看出,“早晨”、“希望”等等,在第二节中,出现了“飞到年轻人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这样的佳句。这就使第一节中所有的观念,似乎都获得了形体,诗的意境也由此逐渐形成。第三节着眼于“飞”,使第二节更具有实感,诗人写出两个漂亮的意象:“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他在第三节这样写,就使得一、二两节诗腾空而起,化为微风,化为阳光,显得活泼而空灵。最后一节情绪一转,诗人又用了一个绝妙的意象:“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使之与全诗起句的“歌唱”相呼应,并紧接着出现最后三行,这样就构成了浑然一体的意境。
6 现代诗歌的哲学美
哲学与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美学思想去表达出深刻的哲理提供了展现的舞台。一个诗人他常常会的把他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等方面的洞察与思考,融入到自己的作品里,寓哲理于美感之中。
普希金说:“从1825年开始,他走上了‘现实的诗人’的道路。”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册收入的他的名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就使用浅显的语言,表达了生活的真谛,因而得到广泛的流传。尤其是当生活遇到挫折时,它可以使你走出困境,看到光明。正如诗中唱到的那样,“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如生活有成功就会有失败一样,正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然而,生活往往是有曲折才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失去了,才能知道拥有的可贵。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生活中总会出现。正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坚持美好的信念和进取的态度,让“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才能更好的把握住现实。这不正是值得我们提倡的生活态度吗?不也是生活中的辩证思想吗?它还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对立统一、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就能真切地感受到一切艰难险阻都是暂时的,都会成为过去,成为我们“内心的浪涛猛然跌落后溅起的浪花”,因而那逝去的也就变得可爱。“转眼间一切都会过去,/而过去了的,将会变得可亲。”不是吗?
诸如此类的诗篇,无不显示出熠熠生辉的哲理,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
我们走在新课改的语文课堂上,诗歌教材中美的因素无处不在,它贯穿着整个语文教学,而现代诗既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又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用心去发掘诗歌教材的美,用美的形象去启迪学生,用美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启迪学生爱美的心智,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体会美、鉴赏美的情趣,并让学生体会美的实质,去创造美、表现美,达到润物无声的境地,这就是现代诗歌课堂教学的美学追求。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出版社;
[2] 《语文教师用书(7-9)年级》语文出版社;
[3] 《美学三书》;
经典现代诗歌范文6
关键词:实践教学;诗歌;阅读
中国作为一个公认的诗歌国度,自古以来诗在文学中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文学史的大浪淘沙,许多诗人湮没在历史的黄沙当中,留下痕迹的大都是经典诗人的经典之作。中国百年新诗的发展历程则较为特殊,经过与中华民族历史的共振以及自身复杂、艰难的演化,新诗渐渐被读者接受认可,但是,大多高校或者中学教师新诗理论、新诗阅读方面知识储备不足,加之由于并未拉开足够长的时间距离,诗人、诗作浩如烟海、良莠不齐,教师面对新诗解读一片迷茫,自然成为“门外汉”。因此,高校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新诗经典,使阅读诗歌上升到审美鉴赏的层次,学会读诗、解诗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一、确立阅读对象,沉入历史打捞经典
百年新诗的演变经历了多次复杂的历史转折,或是开创白话文写作引领风气之先,或是沉溺于诗歌艺术的殿堂,生发知识分子的诗性之思,或是紧跟时代的脚步发出撼天动地之音,生动地营造出了新诗发生、发展、成熟的历史语境,遗留下了大量的诗歌流派、诗歌思潮。因此,面对新诗的写作、命名、审美、派别要深入当时的时代语境去触摸、把握,不能用今天的眼光衡量、判断作品的优劣,避免偏见,力求公允、客观、实事求是地展现新诗的真实。
比如的新诗集《尝试集》,作为新诗集的开山之作,由于历史的局限,如今阅读者能够切实地感受到诗集艺术上的浅显和粗糙,其中,大多是自己创作的旧体诗或者半文半白的诗歌,新体白话诗只占其中较少的篇幅,甚至一部分被讥笑为“打油诗”,但是在新文学草创期“《尝试集》出版3年已出4版,印数15 000册”。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读者数量,这一销量成绩还是很惊人的,从客观上也能反映出读者对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的推崇与追捧。所以,应当构架起当时历史的整体氛围,使学生回到“五四”时期那种破旧立新的毁灭与更生之中,去理解《尝试集》对于新诗的“尝试”意义,以及“五四”闯将们打破几千年来旧文学枷i的努力实践。可以说,的《尝试集》破坏有功,具有中国新诗的开创意义。
诞生于20世纪初的中国新诗,从开始就充满了时代元素和家国情怀,肩负起了启蒙、救亡、爱国等历史使命,在恢复真实的历史场景的时候,应当把握其独特的发展脉络和主题形态。像“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闻一多的《死水》、40年代“九叶诗人”穆旦的《赞美》、艾青深沉的《我爱这土地》、贺敬之的《放声歌唱》、郭小川的《林区三唱》、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北岛的《回答》等经典诗作,均有其特定年代的特殊印记,诗人们扎根现实的土壤,孕育出了满含深层文化意蕴的诗篇,其中有为民族解放执着坚韧的探索,有忧国忧民的博怀,有激情嘹亮的政治抒情,有反思者的空谷足音……这些诗人的忧患之思都凝缩了一个时代的民族记忆。2008年汶川地震,诗人朵渔写下了《今夜,写诗是轻浮的……》这首描写国殇的诗,面对铺天盖地的地震诗歌,诗人并未抒写廉价的滥情之作,而是在悲痛过后,客观呈现出了几日来伴随汶川地震而发生的林林总总,笔锋直指大灾难过后现实的苦痛与不幸,以知识分子的良知记载下了一个民族的伤悲和苦难的症候,为历史作证。
二、把握诗艺的肌理,复活诗性的阅读
针对诗歌多元的阐释空间和多样的艺术创新,要综合运用多种解读方法,破解中国新诗繁复内敛的诗意空间。
首先,通过意象体系入手,厘清诗人的情思结构。由现代生活引起的现代人复杂的心理构成,赋予了诗人感悟世界的不同视角,古典诗歌那种重视整体意境渲染的写作模式,嬗变为个性突出的意象系统和象征体系,出现了非常规的意象组合和表意物象,并通过跳跃的诗思、奇谲的联想、陌生化的尝试等手段,铸造了不同于传统诗歌传情达意的审美方式。这需要读者通过对某位诗人主题意象的揣摩、探查,辨析诗人内心的隐秘。例如海子诗歌中频繁出现的麦子、麦地、土地、粮食、饥饿、河流等土地意象,少女、姐姐、女孩、女儿等女性意象,太阳、远方、天梯等探寻理想的意象,都构成了破译海子诗歌的交叉意象群,它们是把握海子诗歌主题变迁、心理裂变、诗性张力的钥匙和命门,无不凝结着诗人的主观感受和对人生的深度体悟。就像海子的经典诗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样,代表性意象“明天”反复出现,初读会使人产生某种错觉,似乎这是一首自然纯粹的唯美性诗歌,人世间的美好散落在字里行间,但是,当你联系到海子充满心酸和痛苦的经历,以及那代表贫穷、饥饿、感伤、徘徊的意象之后,你会发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描摹的“明天”对于海子来说,是空中楼阁,那只是尘世里芸芸众生的生存方式,而海子希望获得的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纯净生活,这种生活理想摒除了世俗间的一切凡人凡物,独自享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般的唯美图画。
其次,现代诗歌的核心命题:诗歌叙事性的彰显。诗歌本是一门以抒情见长的“手艺”,在传统阅读习惯中,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抒情节奏,已然根深蒂固,但是随着诗歌表现空间的不断延展,为了更好地再现现实生活,贴近现代人的现代诗思,更具包容性的诗歌叙事技艺应运而生。像现代诗歌中卞之琳的《古镇的梦》、戴望舒的《我的记忆》、穆旦的《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等经典诗歌都融合了叙事性的因子。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诗歌叙事性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如何打破常规理解这种经典化的艺术实验,成为阅读新诗的入门技能。如“中间代”诗人安琪的叙事经典《菜户营桥西》便以费解的字句组合成了一首歧义丛生、晦涩难懂的诗篇,记录了在北京生存的思想状态:焦虑、躁动、不安和紧张感。极限式的叙事,使诗歌语言、句式不再专门地为诗歌服务,“词”随意的排列组合便成了家常便饭,叙事式的“长难句”成为整首诗的主角和主体,诗歌叙事的碎片化程度足以让人望而却步,“他(马拉美――笔者注)只有一个选择:消失,蒸发,把自己变成纯粹的无名声音,不断吐出话语,因为,话语才是诗歌创作的真正主角。这个纯粹的无名声音,这个诗句得以发声的根源,就是懂得剥去自己凡人外壳的诗人的声音”。但是,当学生了解了此诗叙事的运行逻辑后,一切豁然开朗。安琪这种高难度的写作,给阅读造成直观冲击的是急速、超常、混杂和破碎的叙事,而晦涩的背后,诗人旨在通过混杂的语词连缀表达一种现代人碎片化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向度,探讨都市生活中那种绝望和无助的状态。
最后,探索哲思与诗艺并存的新诗发展趋向。诗歌原本是主情的抒情艺术,它与理性色彩浓郁的哲学常常被认为是水火不融的两极,而现代诗人则把情与理巧妙化合,调试得相得益彰,如废名渗透着禅宗色彩的作品,穆旦深具基督教背景的诗歌,冯至的诗则受到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其中不乏对人类精神的深层洞见。像卞之琳那首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的《断章》,简单的短短四行小诗,解读它的文字却是其百倍千倍,那蕴藏在诗中的暗语、玄机和辩证性意象,无形中增添了解读的难度,令人难以把捉。可也恰恰是《断章》里哲性十足的“断章”和诗与哲学跨界的意境美,引起了无数读者在智性的诗路上探险。卞之琳的诗句大多以相对论作为诗节情感的平衡器,并层层递进加重情感的力量和理性思考的深度,《断章》一诗,便借助这种相对观念的对比和对照,提示时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寥寥数句折射出人生在世的偶然性、无常性、戏谑和无奈,感慨命运和人生。这种相对论、辩证法的和谐之美,强化了新诗的审美意蕴和展现空间,一定程度上让诗歌拥有了智性攀爬的,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培养大学生对文学经典、诗歌经典的阅读习惯,这是高校文科教学和高校校园文化繁荣的必要途径,但是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应当在如何读、读什么等方面增加学生的理性认识,读诗、赏诗原本就是一项高难度、专业性的教学实践任务,百年中国新诗由于复杂的历史情景,中外诗歌艺术的借鉴和当代诗歌语境的变迁等因素的叠加影响,许多诗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颇为难解,需要教师有专门的背景知识进行讲授。同时,诗歌作为年轻大学生较为喜爱的文体形式,在课堂内外设置读诗实践的环节便显得十分关键,使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写作活动有机连接,并借助社团或者实践教学中心推广,让诗歌作品、诗歌朗诵、诗歌批评流通传播起来,这些无疑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和锻炼,既有利于塑造高校人文精神,又有利于培养创新实践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