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断舍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断舍离范文1
断舍离范文2
很多女生在乐此不疲地将自己的肌肤作为“试验田”的同时,却往往忘记过犹不及的道理。过度的保养对肌肤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你的肌肤正在陷入过度保养吗?赶紧测试一下吧!
肌肤变得敏感,一不小心就变得状况连连;
一旦不涂保养品,肌肤就变得干燥甚至泛红;
换新的保养品时肌肤经常会变得不适应,甚至出现敏感状况;
每天用清洁品洗脸至少两次以上;
习惯每周使用一次磨砂膏或去角质霜;
一年四季会不间断使用精华产品;
热衷泡美容论坛,喜欢不断尝试新的保养品;
妆台上同时打开有数十种保养品交替使用;
每周敷面膜的次数在3次以上;
每天清洁后叠加在脸上的保养品在5层以上。
现代都市女性之所以出现越来越多的皮肤问题,其实并非是缺乏保养,而恰恰因为对肌肤过度呵护令肌肤陷入敏感状态。以上10项如果有4项以上符合就得小心了,你的肌肤或许正处在陷入过度保养的危险边缘。陷入过度保养状态的肌肤从表面上看似乎和正常肌肤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如果你更换护肤品时经常出现紧绷、刺痛,而一旦不涂任何护肤品时肌肤却又变得异常干燥缺水,轻轻摸上去还带有刺痛感,这正是肌肤陷入“过度保养”的征兆。如果进入春季突然满脸冒痘,或许正是经历了一冬的“进补”,肌肤营养过剩的信号;如果肌肤在太阳下一晒就容易发红脱皮,或许正是频繁去角质损害了肌肤的保护屏障;而如果原本健康的肌肤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典型的敏感肌,或许正是过度保养让它变得脆弱不堪。
频繁去角质肌肤敏感
在过度保养造成的肌肤状况中,最普遍的莫过于过度去角质,令肌肤表面保护屏障受损。进入春夏季节,很多人开始频繁去角质,实际上,由于春夏季日照时间逐渐变长,加上出汗增多,频繁去角质反而会给肌肤造成刺激,尤其是磨砂型去角质产品更需慎用,更不能全脸进行。
在很多女明星的“示范”之下,很多人亦将面膜作为每天必不可少的保养环节。但现今很多美白或嫩肤面膜内均含有去角质的水杨酸、果酸之类的酸性成分,如果每天使用,时间一长同样会损坏角质层的自然代谢。同样,很多美白产品中还含有促使表皮剥脱、促进表皮代谢更新的成分以及熊果苷、果酸等,使用这类产品的同时再频繁去角质,就很容易造成肌肤敏感。
叠加涂抹“肌过食”
要知道,肌肤也可能会“吃得太饱”。很多人或许有过这样的经验,用了一个冬天的抗老精华,到了春天继续使用时,肌肤突然变得状况连连,这正是营养过度的表现。实际上,一些营养丰富的功效性护肤品更适合阶段性使用,如果长期使用则有可能适得其反。而对于短期内效果比较明显的护肤品尤其要谨慎使用,因为这类产品更易导致过度保养的问题。
现今很多热衷保养的女性习惯同时使用几种精华、几种面膜,甚至每天叠加涂抹的各种护肤品多达七八层,这同样会令肌肤因“肌过食”而引发各种问题。另外,在“保养要趁早”的观念影响下,不少年轻女性20出头就迫不及待地使用起昂贵的高机能或者密集护理的抗老品,实际上,这或许恰恰是你的肌肤频繁冒痘的原因所在。
“三不要”法则
不要过分相信成分
产品成分表只列出成分名称,并未标示各种成分的含量,即使成分表完全相同的产品,它们的配方仍然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对於某些特定的肤质来说,选择适合的产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各种肤质选购产品也没有一定的准则,例如青春痘的人想要挑选不会阻塞毛孔的产品时,光靠成分表是不够的,还必须亲自判断产品是否清爽或厚重,厚重的产品会含有较多或较滋润的增稠剂或滑润剂,比较容易造成毛孔阻塞,所以最好选择质感清爽的产品。
不要过分相信贵就是好
有些人只选择最贵的护肤品,到底是不是越贵的护肤品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每个价位都有自己比较好的产品。高端产品经常会通过宣传某一种神奇的成分来提高定价,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崇拜和关注,巩固在行业中的地位。那些大品牌也会推出平价商品,扩大目标消费人群,所以并非是越贵的越好。
不要过分相信药妆
药妆的配方必须完全公开,所有有效成分及安全性须经医学文献和皮肤科临床测试证明,且不含公认的致敏原。由于药妆是用于修护和保养耐受性差的皮肤,因此在成分上要求会更严格、更简单,是不含任何刺激成分的温和保养品,当然也不可能含有激素。但是超过3个月以上连续使用药妆,肌肤状态也不会太好,因为过分简单的成分不能带来功效上的改变,比如祛斑、抗衰老等。
给你的化妆品做减法
法则一:减少使用的化妆品个数
适用人群:每天涂抹5种以上的护肤品;洗脸后,皮肤仍然很紧绷;使用了2种以上功效相似的护肤品。
解决方法:减少功效重复的产品,只用2~3个产品就足够。建议早上涂抹化妆水后,后续只涂抹保湿产品进行补水和控油,晚上则使用具有集中护理功效的面膜,补充水分和营养。如果皮肤偏干燥,建议选用补水乳液。皮肤油脂过多,则建议选用控油产品。想更简化护肤步骤,不妨选用多功效的产品,可以仅用一瓶乳液满足补水和控油的需求。
法则二:减少油分,充分补水
适用人群:整张脸化了妆,且很容易脱妆;皮肤表面泛油,内部干燥;夏天依然使用含油量多的产品。
解决方法:减少油分,增加水分是关键,无油光的 喱产品是最佳选择,轻盈不黏腻,为皮肤提供最需要的水分薄膜。每一次护肤的时候,都不要忘记给肌肤补水,洗完脸以后,涂抹爽肤水,再用补水精华,再涂抹保湿霜,这样肌肤才能从里到外都水润通透。每次在使用具有其他功效的产品前也要先补水,然后再叠加美白、紧肤之类的产品,才能吸收得更好。
法则三:产品用量减少1/3
适用人群:妆容经常浮起;产品难以吸收,停留表面;皮肤表面油光泛滥。
解决方法:1.皮肤难以吸收护肤品,是因为皮肤表面的角质太厚,阻碍产品的吸收,应选择温和去角质的产品进行护理,并把护肤品的用量减少1/3,避免过多不能吸收的乳霜堵塞毛孔。
2.使用化妆水时,先用化妆水喷湿化妆棉后,再用化妆棉从脸部中间往外边逐寸涂抹化妆水,鼻翼部分也要仔细地轻拍。这样,可减少对面部的刺激。
吃出健康好肌肤
干性皮肤适宜饮食
.要注意选择一些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猪肝、黄油、鱼类、香菇、南瓜及新鲜水果等。
.在秋冬干燥的季节,要格外注意保养,多喝水、多摄入瓜果以帮助补充水份,防止皮肤干燥脱屑,延缓皮肤的衰老。
中性皮肤适宜饮食
.一般的美容、抗衰老类食物均适合。
.注意肉类、豆类、主食、蔬菜、水果等食物的均衡摄取即可。
油性皮肤适宜饮食
.在夏季更适合清淡饮食,多吃有清热、去火、消炎作用以及性质较寒凉的食物,如薏米、绿豆、海带、马齿苋、黄瓜、苦瓜、西瓜、柚子等。
断舍离范文3
为什么要“从简”?
1.不易于管理且浪费时间
你是那个在很多银行账号、基金公司官网开户的小伙伴吗?请举手!虽然官网直接购买一般有费率优惠,但麻烦就是需要登录好几个平台查看账户,一是浪费时间,二是不能及时掌握整体资产盈亏情况,买卖不及时的话还会亏损,管理起来真心不方便。其实,投资也要考虑时间成本,不能为了省点手续费就忽视时间管理,容易捡了芝麻丢西瓜。
2.购买的产品容易重复
同时看上好几只基金产品,难以取舍怎么破?干脆都买了吧,又有人中枪有没有?现在市场上的基金产品,虽然名字不同,但本质很相似。拿现在流行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来说,××宝、××通、××乐让你挑花了眼,其实它们大多是货币基金;或者,你选了一只××电子信息基金,再买一只××传媒科技基金的话,也算重复购买,因为它们的投资标的很相似。理财专家一直教我们“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指的就是分散投资的重要性,所以购买基金也要分散。
3.耗费大量精力做功课
很多人一听到基金专业名词就头疼,比如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指数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市场上2000多只基金该怎么选?哪一个才是适合自己的?怎样操作才能挣到钱?投资是一项需要付出大量脑力劳动的差事,如果你不是专业人士,或者不想花费太多精力去研究各种政策新闻、投资报告,从这一层面来说,理财也要从简。
怎么做到“从简”?
1.善于利用第三方平台购买基金
除了银行和基金公司,有没有一个平台能让我们每天都对自己的投资一目了然呢?答案就是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下载一个手机APP基本就全部搞定了,前提是得选择大型、优质、靠谱的第三方机构。基金品种丰富且交易手续简便,关联一张银行卡就可以了,这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2.同类产品不要重复购买
相同款式的衣服大家都不会买两件,挑选基金也一样,同类型产品中选择一只业绩好、资质可信赖的就够了。比如你看上一款医疗主题基金,把市场上的相似产品都列出来,对比它们近期3个月、1年以内、2年以内,甚至成立以来的收益率,再比较一下基金经理的过往经验,看看管理的其他产品业绩怎么样,综合对比下选择一只长期业绩优秀、走势稳定的基金产品就OK了。剩下的资金我们可以配置其他类型的基金或者另作投资。
断舍离范文4
“断舍离”来自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所著的生活管理类书籍《断舍离》。其书通过教人们怎么收拾家里的杂物来引导人们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并让人们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合适,舒服”的东西,在“取”与“舍”之间做出选择。
断,是指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是要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意味着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通过仔细去评估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而做出对应的选择,并将此延展到工作、生活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上。在日本社会的认知中,这是一种心灵的修行,而且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但是真正做出选择之后,人心会得到极大的放松和自由。不为物所累,这已经成为当下在日本乃至整个亚洲都很流行的一种生活态度。
前段时间我去一个朋友家做客,趁她先生在厨房做饭之际,我和朋友一边聊“断舍离”一边一起整理她的书房。朋友从笔筒里拿出一把笔,自言自语:“这支容易漏墨,扔!这支笔头上的小熊帽子不见了,扔!这支笔是快递员忘记的,扔!这支怎么上面还有喜羊羊?扔!”整理笔记本的时候也扔掉了不少,有封皮坏了的、有带全世界电话区号表的、还有带塑料密码锁的,原因是密码忘记了……
我很好奇她的书桌上最终留下来的是哪些东西,其中有三样是没有任何标记的,我无法辨识:一支圆珠笔,两个牛皮纸封皮笔记本,一个名片盒。朋友告诉我这是无印良品的东西,留下来的理由只有两个:“干净,好用。”
我拿着这支没被遗弃的,没有任何花纹装饰和LOGO的圆珠笔,不禁汗颜:我们那么多文具企业设计的主题笔、可以弯曲的笔、可以转的笔,甚至是为喜欢咬笔头的人提供的各种水果香型的笔,难道都只是被扔垃圾桶的货?
无印良品在2005年7月正式进入中国上海,第一家店开在南京西路。这家店我印象很深,门头很简单,一大块红色区域里只有四个小文字“无印良品”与“MUJI”一个方块,店里面陈列布置极度简洁,颜色以温暖的米黄为主,与南京路上其他奢华的门店产生巨大的反差。那个时候我根本无法理解在这家店里,一把没有任何装饰,也没有LOGO等标记的木勺子要卖50元,一个纯白的陶瓷饭碗居然要接近100元。
按常理说来,这样的产品和门店在中国几乎是不可能有任何生存机会的。但是,直至2012年,全世界日杂类产品销量都在大幅下滑的时候,无印良品其全球净销售额高速增至1877亿日元(约119.2亿元人民币),运营利润增至184亿日元(约11.6亿元人民币),奇迹往往不经意间就发生了,而我们不能找到最深层次原因的时候,就只能冠以奇迹之名。
我轻轻翻阅着朋友留下来的那本封面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的笔记本,内页一片纯白,甚至是连我们常见的书写线都没,这简单到极致的产品背后到底拥有着怎样的财富秘密呢?
外界几乎所有的解读都是围绕无印良品本身的品牌理念和产品设计进行研究,而且我也曾经深陷其中无法走出,直到这两年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大媒体争相推广山下英子“断舍离”的物件整理法以及其代表的简单实用舒适的生活哲学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在物质过剩,强调个性的年代里,我们更需要尊重客户,别让我们的产品过多干预客户的生活。”
就像无印良品的笔记本,客户需要的是记录东西,而不是在开会的时候还可以翻翻地图,查查电话区号,也没有必要暗示客户必须按照我们提供的书写线写下整齐的文字;再比如勺子,客户需要的是用它来进餐,而不用再需要去考虑是不是会掉漆或是不健康。
这是一种专注,不是让我们封闭的去专注产品,而是让客户专注于自己该专注的事情,淡化产品的存在。就像上面说的,开会就是开会,吃饭就是吃饭。
不是必须,无需去做。我们的产品设计上是不是也有可能来一次“断舍离”?
关于无印良品的理念,其设计总监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曾这样描述:“追求的不是‘这样好’,而是‘这样就好’。它将价值赋予可接受的质量:节制、让步以及超然的理性,可称之为‘全球理性价值’,一种倡导以极端理性的视角使用资源和物体的哲学。无印良品理念要指出的是日常生活的‘基础性’和‘普遍性’。”
“理性价值”,这在中国诸多行业里面还是一个比较全新的概念,就像中国的童装,色彩缤纷,而日韩系的童装大多数都是自然织物的原始色彩,不过分印染。特别是在一线城市中,中高端的年轻父母大多数都会给孩子选择这种健康的服装,对商品的“理性价值”认可度日益上升。消费者已经在改变,而我们产品提供者却似乎还没有太多的反应。
当然,这也与中国国情有很大的关系,发展不均,文化的差异性等诸多要素还制约着中国,不过好在信息传播日益方便,这种差距也将越来越小。
良品计画株式会社社长金井政明说:“世界上存在很多商品,并非为了更方便地使用,而是为了卖得更好、更流行。追求商品本质的做法使MUJI(无印良品)不会在来去匆匆中过时。”
断舍离范文5
【编号】:cy005
【描述】:全新闲置
【价格】:原价599元,现价80元
【联系方式】有意者请@本人
“我断cy005!”
“好的,我加你了,不占用大家空间,私聊吧!”
如果你是同道中人,看到这样的文字也许就会心一笑;如果你对此一窍不通,也许会不知所云。其实这是一段情景对话,摘自“南奥断舍离”微信群。和很多动辄“一言不合”甩斗图、“有钱任性”发红包的群不同,这个微信群对于群友的行为有着严格的要求。诸如日常询问、祝福鸡汤、家政租售、语音聊天、视频动图、抢券拉票、购物链接、商业销售、红包接龙等网络上司空见惯的内容一旦在群里发出,均被视作违反群规,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清出,绝不姑息。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群规过于苛刻,不会有人愿意加入,那就又错了,目前这个群里已经有495人,如果加上违规清出和定期清理的成员,早已经超了500人的上限。
在这个群里,所有群友都秉承一条宗旨、倡导一个理念、践行一种行为,那就是“断、舍、离”。所谓“断”就是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物品,“舍”就是清理掉身边的无用之物,“离”就是舍弃对物质的执念。
管理和引导一个近500人的大群不容易,而最初单枪匹马担此重任的只是一位女士,在群里,她的名字叫“塔拉”。
辽阔草原,
塑就勇敢达观的个性
见到塔拉是春天的午后,暖暖的阳光照进来,一束光打在格子的桌布上,把时间也缓缓拉长,变得柔软。
塔拉给我倒上一杯茶,说正好,今天我泡了茶。她穿着一件斜襟的靛蓝色长款中式连衣裙,一双红色的布鞋,浓密的黑发烫成了微微的波浪,披散在肩上随性而又洒脱。
我问她,怎么想到起塔拉这个网名的呢?
她笑了,“其实这是真名,我的名字就是叫塔拉,是蒙语草原的意思,全名是乌兰塔拉,也就是开满红花的草原。所以我的汉语名字就是红原。”
“那你是蒙古族?来广州之前一直在内蒙生活吗?”
“不是,我是汉族,我在内蒙出生,上小学的时候到了沈阳,后来又到了深圳,再之后来了广州。草原的奔放,也让我养成了这种无拘无束的性格,再加上走南闯北,我不会对一个地方产生特别强烈的归属感,也不排斥到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始。有点大大咧咧吧,但是我觉得也挺好,对很多事都不会太发愁,总觉得有了困难就去解决,总有办法的。”
听到“大大咧咧”这个词,我也笑了,我和塔拉算是老乡,所以深深理解这个词背后包含的意思,从小到大我认识太多的姑娘都展现出这样的特征――简言之就是简单可爱,对很多事情不介怀、不矫情、不做作。于是我对塔拉的故事更加感兴趣,追问到:“那讲讲你什么时候到的深圳,那时的经历怎么样,又怎么想到来广州的呢?”
“那是1996年的时候,我妹妹有个朋友说到深圳开公司,邀请她过去,她就拉上我一起。后来她呆了没多久就离开了,结果我在深圳一呆就是20年。说起我为什么到广州,其实主要也是因为亲情的关系。我姐姐住在广州,虽然离得不远,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她是希望我能和她居住在一个城市,时时有个照应。有人也问我,在深圳呆了那么多年,舍得说走就走吗?就像我刚才说的,我的心里真是没有太多牵绊和顾虑,重新开始一种生活,对我来说也充满着新鲜感。”
说到这塔拉又爽朗地笑了,“也有朋友问我,你儿子从小在深圳出生长大,一下子离开能习惯吗?可能也是我心比较‘狠’吧,我儿子4岁的时候,我就把他送去了国学私塾住校。当时我工作很忙,每天简直没日没夜,在深圳有一个地方有很多国学私塾,办学条件都不错,我就把他送去那里了。可能是受到我的影响,我儿子个性也很乐观,很适应那里的氛围,培养了较强的独立性。现在他上一年级,和同龄的孩子相比,自理能力还是比较突出的,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坚持自己完成。这所小学很看重素质教育,他也很喜欢现在的学校,搬来广州我也是希望他能有一个好的环境,快乐成长,所以现在看来这个选择还是对的。”
在我的理解中,所谓“好的环境”其实首先是父母传递给子女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塔拉身上散发出的热情达观、随遇而安,正是孩子所需要的一种正面能量,也是从事公益所必需的精神品质。所以尽管她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小事,但事非经过不知难,在与塔拉沟通的过程中,我能充分感到,如能够成为这样一个群主,绝非偶然。
先进理念,
造就焕然一新的体验
坐在书屋中,几杯热茶饮下,我有种在忙碌工作中安享“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而一边和我聊着天的塔拉,手中一直在忙碌着,她说有群友新近捐了一批书,需要一一编号,存档。
虽然塔拉拥有一片热忱,但500人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每名群友都是线下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个体,难免想法各异。我很好奇她是如何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将这么多群友集中在一起的。于是问到:“你又是怎么想到建立断舍离群的?这个群又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呢?”
“当时已经决定从深圳来广州,搬家清理的时候,发现东西实在太多了,根本带不走。那会我在深圳租的房子有200多平米,还带一个大院子,但到处都占得满满的,现在回想起来愿意囤货也是一种瘾吧。”
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塔拉偶然间知道了临近的“断舍离群”,加入一看正是她所需要的。在群中,塔拉了解到“断舍离”理念的创始人山下英子,并且买来她的全套书籍,读了几遍。书中倡导的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使塔拉当时忙乱芜杂的心里仿佛透进了一丝清澈的光,开始感觉有了新的方向和期冀。
塔拉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很快她就成了群里的积极分子。那段时间她又变得很忙碌,一边要在深圳整理物品,一边又要在广州寻找房子。好在因为是“投奔”姐姐,所以她就把目标锁定在了姐姐居住的小区――广州市番禺区的南国奥园。
“那是去年的7月12日,我还没正式搬到广州,但是我真心希望能把这件好事同新邻居们共享,所以就建了群。建群后我在其中陆续断出一些物品,没想到很受大家欢迎。那时每个周末来广州看房子的时候,我都会带一些断出的小物件给小区的邻居,这种跨越时空分享带来的成就感真的很奇妙。”
就这样,塔拉分门别类,短时间内就把家里几百件闲置物品都断给或者舍给了更有需要的人,整个人也似乎一下子变得更清爽了,好似轻装上阵一样来到了广州。
现在塔拉居住的只是一个两居室,她将屋子布置得简约精致、富于品位,有花有画、有茶有酒。面积虽与深圳的大房子不可相比,但是对于现在的她而言,却是足矣。
塔拉说:“群友累积的过程,其实也是断舍离观念在小区普及的过程。”建群之初,很多人都不清楚断舍离到底是做什么的。进群之后,按照指引,群友们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一些断物信息,结果这些似乎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物品被意外盘活,迅速找到了新的主人、发挥新的效用。因为断出物品很多都是全新或者只是用过几次,还有很大价值,且价钱却远低于市场价,所以通过断物,既让断出方有所收益,也让断入方节省投入,一举两得,双方都感到受益匪浅。
好处甫一彰显,大家纷纷响应,很多人呼朋引友,拉人进群,比如热心群友“阿拉丁”,她把自己全部的朋友都拉了进来。就这样聚沙成塔,群成员从最初的十几个人拓展到几十个人,并且在两个月内,迅速达到了几百人。
群友一多,交易也变得频繁,几乎每天都有人断出断入,物品也是五花八门,大到整套的红木家具,小到别针零件。而有一次,一位群友在群中断出书籍,马上就有其他群友提议说,是否能让书籍变成一种公共财产,分享阅读呢?这点一下子启发了塔拉,她立即行动起来,开始筹备在小区里建立一个断舍离书屋。
因为缺乏资金,所以必须要找到免费的场地才能让公益书屋的理想得以实现。为此塔拉在小区商业街内找了一个又一个商家,但是因为大部分商铺都很难在有限的营业范围外再布置下一个书屋,所以都婉拒了她。正当塔拉几乎有点气馁的时候,小区里玲珑合唱团的负责人找到了塔拉,说他们愿意提供合唱团教室外的大厅供书屋免费使用,从此,书屋就在这里安了家。
热心群友,
成就意义深远的善行
塔拉告诉我,玲珑合唱团是个不以盈利为目的,带有半公益性质的组织。它鼓励亲子共同参与,既能够提升在音乐方面的素养,又可以增进妈妈与孩子的感情。塔拉很认同这种理念,所以她不但和儿子一起加入了合唱团,还成了团里的一名热心志愿者,有空时就去帮忙布置场地,整理物品,服务大家。
闭上眼,不难想象出这样一幅图景:一边是书香袅袅,一边是乐韵悠扬,孩子们在此阅读、欢笑、歌唱,该是如何优美,如何温情。所以公益仿似一座桥梁,将很多原本素不相识的人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人都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灵归处,得以栖息。
“一些邻居了解到断舍离群和公益书屋之后,都自发成为了志愿者。群里如果有邻居断出闲置的桌椅板凳、柜子书架、书籍刊物,志愿者们就会问询一下看看是否愿意作为公益物品捐给书屋,大部分断出者一听说是支持公益,往往也都爽快答应,比如群友张琦,一下子就为书屋捐献了3个大书架。慢慢地其他邻居知道了书屋的需求,在断出时,有些也会标注为公益物品,收入直接捐献出来。所以到现在积少成多,除了陆陆续续的花销,现在余额也攒了有1000多元。”说着塔拉拿出一份清单让我过目,果然上面十元二十元,甚至一元两元地着一些收入、支出的明细。有些数目小到似乎不足挂齿,但可以想见背后包含的一份份殷殷之情,弥足珍贵。
无忌哥是志愿者里为数不多的男士之一,他看到书屋里大家捐献出的一些书籍已经比较老旧,内容也缺少更新,于是主动和几个朋友一起,拿出700多元钱,加上公益基金的800多元钱,为书屋添置了57本新书,一下子让书架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Lily是较早加入的志愿者,对公益事业很有热情。为了能更好地给书籍分类,她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根据标准的图书分类编号规则,专门整理出一份分类表单。有空的时候她就会来到书屋,给新收到的图书进行编号,让它们能够以最快速度分门别类地完成上架。
惠卿是一位年长些的大姐,她会带自己的外孙子一起到书屋帮忙,一老一小两个忙碌的身影,给书屋增添了格外生动的气息。前几天当她听说新书架的拆装和搬运需要用钱时,直接捐款50元,一片真心,令人动容。
还有小区里帮妮洗衣店的老板娘,店面原本就不大,但是她自愿提出在店里辟出一块区域放置断出物品,方便大家送取,帮很多群友解决了交接难题,特别贴心。
不仅如此,在南奥断舍离群的感召下,众多的群友都成了断舍离理念的积极传播者,比如另一位志愿者素素,她在自己工作的广地花园开了一个微信群,让小区里也从中受益。正是在群友们的不断努力下,现在在广州市番禺区的祈福、华碧、南浦,广地、广奥等几个小区,还有南沙区、天河区,甚至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都建立起了断舍离微信群,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人们参与其中。
除了书屋,志愿者们还会不定期地于周六下午在书屋门前组织断舍离集市,让一些平时不便上网的邻居,比如老人、小孩都有机会亲身体验断舍离的益处。这一活动也让很多交流已久但素未谋面的群友成为朋友,打破了邻里之间不相往来的壁垒,其乐融融。
大家的善举,也受到了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的密切关注,他们在两次查看书屋后,决定近期就帮书屋更换和安装一批更加明亮的灯具,安装一部空调。并且表示以后如有需要,还将对包括微信群、书屋、集市在内的断舍离活动进行大力支持。
断舍离范文6
关于“基因”的探讨: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的具体延伸是进入整个社会系统的,确切的说,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公平利益的表达,不是“精英”公众的社会制度,更不是有钱人的社会制度,它关乎的是最普通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社会制度有必要坚持在现行框架下推进改革的基本取向。这一观点的主要理由有三:首先,社会制度的直接功能是解除国民的后顾之忧,这种制度自产生发展至今就是建立在政府信用、连续稳定的基础之上的。其次,社会制度改革以来所确立的基本原则与方针,既考虑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责任分担,又较好地兼顾了公平与效率,故此需要肯定。其三,新制度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非新制度自身造成,而是历史因素及其他现实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因此,更加需要有效的舆论在具体层面实施渗透。
社会制度是实现社会平衡必不可少的手段,这在以往人类社会的经历中可以得出答案。社会制度的社会平衡机制是具体的,公众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与公众最切身的利益直接关联。正因为如此,社会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其具体实施的每一个步骤、环节均会使得公众密切关注。现代社会中,公众不再会经常受到蒙蔽。信息系统给社会每一个成员提供了接触社会、参与社会进程、结合自身利益诉求发展的可能,“他们将抓住这一机会不断地给社会施加监控的压力。”对社会制度中的很多问题,这一监督显然是具体的、显见的。
关于“端粒酶”的作用:舆论对社会制度的影响
就社会制度的出现和运行来说,笔者认为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如右图所示:
当将某种新的社会制度置于社会的现实时,其一开始并不完全表现为社会人的欣然接受,反而可能会引发焦躁、盲目、不安甚至逆反的社会心理,正如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与“生活空间函数”所展示出来的情景一样,是一种“脆弱的平静心态”。上述的心理反应可能在一个平台中被集中展示出来,而这个平台是社会中自然形成的舆论。
另外一种情况是:通过社会硬性力量设置的社会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亨廷顿所说的社会挫折感。走向现代化的社会制度为了保障其确立,最初往往使用社会动员来展示未来的美好,造就“需求的形成”,而实际的经济发展无论如何不可能像展示的那样迅速到来和十全十美,造成“需求的不满足”,两者的差距便产生社会挫折感。应该说这是一种无法完全避免的现象,但其中的社会动员是一种重要的舆论形式,适度性把握得好,可以减弱舆论的情绪化,形成适度的而非激进的激励力量。
通过上述论证可以看到:舆论已经显示出了其对社会制度的有效影响,这种具有考察基点的现象恰如“端粒酶”对基因的影响。
对于这一问题的论证当然不能只停留在找到考察的基点,关键问题是如何充分发挥舆论的力量来保障社会制度的进步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模式。
让“端粒酶”发挥作用:舆论对社会制度的驱动与调节思路
通过媒介对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控制抑或是引导,对于社会制度的确立与推行提供可靠的观念一致性上的支撑,同时确保在方向上的正确性,《周易》告知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方向永远比速度更重要。因此让端粒酶发挥作用即形成了一个体系:大众传播媒介――舆论――社会制度,而这一体系的成立也随即生成了相关的思路:
思路一:制度确立,观念先行。对于具体的个人和无组织的群体来说,得出深刻的见解是较为困难的,他们的观念实际上是社会提供的。“由于真正的环境总起来说太大、太复杂,变化得太快,难于直接去了解它。……我们必须先把它设想为一个较简单的模式,我们才能掌握它。”如果在公众需要对舆论客体做出判断而又难以确切表达的时候,大众传播媒介及时提供简单明确而又为公众接受的价值判断或道德选择,往往会使那些含有哲理的简单话语很快深入人心,自然而然地为舆论框定了发展方向。
思路二:制度形成,思想保障。社会制度的理念以态度的形式确立在公众的思维体系中时,具体的社会制度推行便不再显得那么困难了。公众会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体系中认为这就是应该的,是符合他们的思维惯性的。而如前所述,最好的确立公众态度的方式不是宣传,不是说教,应该是自然的舆论生成。这更符合公众的认知习惯,会更有效地进行社会参与。
社会制度与社会和谐存在着一种正相关关系。就像市场机制天然地追求效率一样,社会制度天然地追求社会公平。社会制度关乎民生、民态,由社会公众的实际利益延伸为一种普遍的共识性态度,产生较为一致和方向性明确的意见――舆论,构建精神世界的平衡与物质世界的平衡总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思路三:制度完善,民意评价。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更加紧密地将自己和社会联系在一起,正是利益的高度关注,迫使公众冷静地思考和面对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制度,也因此而出现理性的舆论讨论。此时,如果大众传播媒介能够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引导,一些良性的基因便会注入社会制度本体的发展中,对于构建平衡与和谐大有裨益。尤其是对民意表达的刚性机制舆论监督来说,更应该具体而冷静地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