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树种植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油茶树种植技术

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1

关键词:油茶;种植技术;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1003903

1引言

油茶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所特有的重要经济作物。油茶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而且它的寿命长,适应能力强,很适合在山区、丘陵等地区种植。近几年来随着油茶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都希望能够从改进油茶的种植技术着手,来提高油茶的产量,使农民增产丰收,从而获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2油茶的种植技术

油茶喜好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比较怕寒冷的地区,它的生长发育需要比较适宜的水分和充足的阳光。油茶的的繁育过程并不很复杂,大多是通过插条或种子进行繁殖,但是通过采用嫁接育苗的种植方法时会提高油茶苗自身的良好状态,也便于之后的栽植造林。油茶的种植技术关系到油茶能否实现高产丰收,要实现油茶丰产,就必须提高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加大对苗木选择的投入力度,不断改进培育方法,使得油茶的种植技术越来越先进,为油茶产量的提高做准备,也为我国油茶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作贡献。

2.1良种培育及整地

优良品种的选择是茶油能够丰收的基础。首先,油茶选种要选取颗粒大、饱满、种壳黑褐色、没有病斑以及表面光泽的新鲜优质品种;其次,油茶良种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地域情况、气候以及立地条件等,最好是选择适合本地区生态条件的优良品种;最后,由于油茶异株授粉受精率最高,而且质量最好,所以在栽植油茶时无性系要多系配合,最好是有5个以上的无性系进行配置造林,保持油茶花期和成熟期尽量一致,从而提高成果率。在造林前一年的夏秋季节进行整地,整地可以改良土壤的性能,使土壤熟化和疏松,从而提高土壤蓄水和通气能力,加快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提高土壤的肥力。整地一般在造林前一年的夏秋季节进行,不可以边整地边造林,整地之前需要清除林地杂树杂草等,虽然油茶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是在土壤肥沃的地区油茶的生长情况较好,而且产油时间长,发生病虫害的情况也少。所以要选择在合适的地区进行种植,选择在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以及交通和水源便利的平地或是缓坡。

2.2定植要点

选择粗壮、根系发达的优良苗木,在定植前进行适当的修剪根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油茶植株的种植行距应该保持在2~3 cm左右,但是还是要根据油茶的挂果情况,进行具体的补植。在对苗木进行栽培时要将油茶苗垂直放入定值穴中,使根系可以得到适当的舒展。在定植后要对苗木进行合理施肥,因为苗木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不高,如果此时土壤湿度较大时可以不需要浇水。在定植结束以后,要在苗木上方放置遮阳网或是塑料薄膜等进行覆盖,然后将四周用泥土、石块等压紧,为苗木的生长构建温暖的内环境,使得苗木处在安全的生长环境中。

2.3合理施肥

油茶需要有充足的肥料才能实现高产、稳产。根据土壤的养分情况以及油茶生长结果情况,在不同时期,施用不同种类的肥料。一般选择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通过挖穴添加肥料,然后将土壤回填,以防止肥料营养成分流失。在秋冬季节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春夏季节则是以速效肥为主,在盛果期间施磷肥,也可以于早晚进行各种叶面施微肥或是生长调节剂。做好追肥管理工作,因为油茶的经营周期比较长,所以土壤很容易出现板结的现象,这样会消耗土壤中的大量养分,所以要尽量使用有机肥与无机肥料搭配使用,从而起到疏松土壤结构、改善土壤养分的作用。

2.4抚育管理

做好苗穴周围杂草的清除工作,既能保证苗木获得充分的光照,又可以避免杂草与苗木争夺养分。经常翻友ㄎ恢芪У耐寥溃穴内锄草尽量要浅,从而扩大穴面积和促进土壤通透。秋冬季节翻挖以后可以直接将杂草铺在穴中,用以提高体表温度,增加土壤养分。鼓励在林间进行油茶与农作物间种,使林内生物多样化,从而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和环境,提高苗木的抗病害能力,粮食作物应该选择矮秆作物,比如豆类等作物。由于油茶有数枝芽树梢多,而且幼芽比较稚嫩,所以容易受冻害,因此在选择林地时要避免在低洼地造林,在冬季冷空气频繁的地方营造好防风林带。步入冬季以后还要对油茶林土壤进行全面的翻挖,将挖出来的杂草以及石块等铺盖在树塘中,一年进行2~3次的锄草抚育工作,杂草不用火烧,让其在田间自然腐烂,从而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

2.5油茶成林管理

一般8年左右良种的油茶会进入盛果期,在盛果期间会结出大量的果实,需要消耗的养分比较多,所以要加强对成林的管理工作。

(1)首先是土壤的改善,为了能够满足树体对土壤养分的需求,需要对土壤进行深翻改土并且配合施肥,从而促进土壤熟化,改善土壤结构,扩大油茶根系的分布和吸收范围,保证其稳产丰收,在深翻时要注意保护根系。

(2)追肥管理。为了能够延长化肥肥效,需要使用有机与无机复合肥料,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在施追肥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当时土壤的条件以及树体挂果量对叶面喷施适量的肥料,来促进花果的成熟和增强树体的抗逆性。一般在早晚进行喷施叶面,如遇下雨情况,可在之后增加一次喷肥,保证施肥效果。

(3)浇灌管理。一般长江流域的夏秋季节,油茶会出现大量挂果的现象,而此时降水量又不足,再加上挂果会消耗大量的水分,所以油茶会面临严重的缺水现象。此时进行合理的增加灌水可以保证油茶的挂果量。

(4)修剪管理。油茶修剪多在春季进行,油茶成年树多以春梢萌出为主,春梢是结果子的主要来源,所以要尽量保留。及时修剪衰老的枝组,避免过弱而引起病虫感染,并且在旁边选择强减枝进行培育补充,保持生长与营养的平衡。同时要修剪过于郁闭的树形,合理的修剪可以增加油茶的产量,降低病害的发生。

2.6病虫害防治

2.6.1病害的防治

油茶生产时主要的病害有炭疽病、煤病以及软腐病等。对于它们的防治只要还是要做好预防工作,配合一定的化学治疗。

(1)炭疽病:发病时叶片和果实都会有大小不同的黑斑出现,病斑以向阳面居多。主要防治措施是首先选择并培育出具有抗病能力的油茶苗,并且将各种病害的枯枝和破伤枝进行修剪,清除病果。其次,在落花10 d左右进行喷药,一般在雨后进行喷施。做好冬季、夏季防治工作,喷晒退菌可湿性粉剂等。

(2)烟煤病:在发病时,叶片以及枝条上面都会覆盖有一层类似煤灰的黑色物质,只要也是因为林内光照不足和蚧壳虫引起来的。主要防治措施是做好林内通风透光,改善林内光照环境,做好卫生防护,及时修剪病害枯枝,并且配合一定的药物进行叶面等的喷晒。

(3)软腐病:发病时果实以及叶片上都会出现圆形或是半圆形等不规则的黄褐色病斑。防治措施是改善林内通风透光环境,预防病害的发生,同时清除病叶病果,必要时联合使用药物对病苗进行消毒。

2.6.2虫害的防治

危害油茶的主要虫害有油茶尺蠖和茶毒蛾等。油茶害虫的防治多采用综合治理的措施,从加强营林管理,增强树势,破坏和恶化害虫的生存和为害环境;通过修剪清除和减少病虫枝和过弱枝,消灭越冬害虫;采用化学防治方法以及利用天敌保护法等。害虫的适应性会逐渐产生抗药性,所以每一种药效果都不是绝对的,采用综合防治方法把害虫控制在所允许的经济范围以内是比较理想的,对于化学防治特别是连续使用多年以后,有必要不断更换和探索新的杀虫剂才能达到杀灭害虫的效果。一般不是在虫害达到了一定规模和面积都不建议使用药物防治,尽量保持油茶的生物健康性以及满足人们对绿色环保食品的要求。

3油茶的发展前景

油茶具有很高的运用价值:

(1)可以用于食用,其食用价值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具有很强的环境价值,油茶树种具备很好的抗污染能力,有很强的抗二氧化硫,以及抗氟和吸氯能力,所以对茶油合理科学的经营可以起到很好的生态效益,比如有效的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以及涵养水源等。

(3)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具有清热解毒、止痛以及活血化瘀的作用,比如咽喉炎、胃痛、牙疼时都可以使用。

随着我国食用油市场供需的紧张,油茶市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尤其是油茶的无性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的特性,为市场所青睐。它带动了油茶加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油茶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使得油茶籽的利用效率达到了100%,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通过高产丰收的种植技术,有效的缓解了我国食用油供给的紧张局面。油茶不仅是比较高档的食用油,还是食品、化妆品等工业的重要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造纸、化学纤维以及纺织业,因此可以依托丰富的油茶资源进行油茶的综合开发和利用,重点培育发展油茶精加工龙头企业,并且鼓励企业延伸油茶产业链,积极开发新的产品。油茶带动了林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因为油茶可开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所以可以利用油茶的观赏性,以育苗基地、油茶园林基地以及产品加工基地等的形式不断发展,从而带来更高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4结语

油茶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有涉及,因此要充分发挥油茶特有的性能,首先得从油茶的种植技术方面开始改进,对于油茶的选种,种植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完善,通过不断改进种植技术和研究无公害的防治病虫害技术等,来提高油茶的高产优质使油茶能够最大化的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增长,从而带动我国油茶产业健康持久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贤敏.浅谈油茶发展前景及其高效种植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7).

[2]刘华铁.常宁市油茶产业化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3]杨贤举.桂北地区的油茶发展前景及高效种植技术研究[J].吉林农业,2012.

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2

关键词:油茶;产业;问题;方法

油茶,又称为茶子树、油茶树,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为我国独有的一种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也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之一。

1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油茶种苗方面

(1)油茶苗木数量众多,优质苗木数量不足。油茶产业的发展,吸引了众多的社会企业及个体参与到油茶育苗中,油茶苗木整体数量能够满足油茶市场需求。但优质苗木数量不足,缺口较大,出现了一些萌芽苗及实生苗等质量不合格的苗种。(2)油茶育苗基地技术力量不均衡。不同区域间油茶育苗基地不仅分布较为分散,不利于育苗管理,而且在技术力量上有着较大差距,造成苗木质量不一。油茶育苗基地技术基础较好的,培育出的良种壮苗接近总数的97%,而基础较差的则不足5%。(3)育苗市场混乱。基于油茶产业的巨大经济价值,油茶育苗市场在经营用苗上较易造成无序流动,一方面油茶苗种主产区会出现非定点育苗外流现象,另一方面育苗点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出现盲目扩大育苗规模,以次充好的现象。

1.2 油茶营造林及油茶产业发展模式方面

(1)油茶营造林管理不力,栽培技术亟需改进。我国油茶主产区在油茶林的管理中过于粗放,难以细分品种,导致林龄老化严重。此外,在油茶栽培技术上对成熟技术不加推广,油茶林在产油量及整体产值上止步不前,经济效益过低。(2)国家政策方面企业与个人享受力度不一。鉴于油茶产业的巨大经济利益,社会企业参与意识高涨,但企业间规模及经济技术实力不均,受国家政策的趋向性引导,出现套取国家资金、负债经营的状况。

1.3 油茶科技扶持方面

(1)技术支持不足。油茶产业效益不高,产量过低,主要原因是科技技术支持不足,油茶生产及科研脱节,难以为油茶产业提供技术支撑。(2)栽培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跟进不及时。在栽培技术方面没有配套的丰产措施,不能完全开发油茶良种的增产潜力。另外,受管理方式粗放制约,在油茶施肥及病害防治上技术不规范,影响油茶高效生产。(3)油茶产品在市场研发拓展及监督方面不够完善。作坊式生产,导致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类型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油茶产品附加值过低。在茶油开发研制上,质量上并不能完全达标。

2 油茶产业发展的有效方法

2.1 将油茶种苗质量作为产业发展关键

油茶树种具备了长久的收益性,要促进油茶产业发展,需要强化种苗质量。在种苗监管方面,实行四证管理制度,在种苗生产许可证、种苗经营许可证、种苗质量合格证及植物检疫证方面加强管理。在种苗生产环节,要采取四定原则,即定点育苗、定点采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确保种苗品种清晰、销售去向清晰;对农户种植群体,要采取科技讲座及资料宣传的方式,鼓励采用嫁接苗种植;对油茶种苗生产落实责任制度。

2.2 油茶生产经营采取标准化管理

在油茶品种选用、油茶种苗栽培、油茶管理、油茶采取、油茶产品加工方面建立起相配套的技术标准,采取标准化管理,在油茶种植、管理及验收上做到有标准可依。

2.3 强化技术培训力度,加大科技扶持

建立油茶高产示范林区,通过效益展示,为林农提供油茶栽培种植及管理样板,扶持油茶科技示范户,树立种植典型,发挥典型的引导作用,有效激发农户油茶种植积极性。此外,科研单位要借助相关科研院所、苗圃、林业工作站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大科技扶持。通过科技下乡、油茶种植技术讲座及电话网络服务的形式,推广油茶种植新技术及油茶新品种,提高农户油茶种植的技术水平。

2.4 拓展油茶产业发展链条,增加油茶产品附加值

油茶具备了极高的食用价值及保健功能,因此,在产品定位上要放在高档食用油的开发及各类油茶衍生品的研制上。加大对技术含量较高的油茶保健品及化妆品的研发力度,增加油茶产品附加值。此外,对油茶加以全方位利用,对茶壳、茶粕及茶饼进行附加加工,研发出涵盖化妆、保健及工农肥料等各个层次的产品链条,进一步拓展油茶产业发展链,实现油茶产业的集聚及持续发展。

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3

关键词:森林防火;生物防火林带;种植油茶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A

森林火灾具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双重性,是危害性大、时效性强、处置救助困难的森林灾害,它不仅摧毁森林、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干扰社会稳定、影响国民经济建设。河源市地处东江上游,森林资源特别是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处于敏感的生态地位。根据多年的森林防火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作经验,通过对河源市森林防火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情况的深入调研,得出结论:种植油茶防火林带是森林防火的有效措施。

1 河源市森林防火工作概况

河源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是典型的山区市,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森林火灾危害严重,防火形势非常严峻。近几年来,河源市森林防火工作得到了加强。全市拥有较完善的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建立了市、县、乡镇、村四级森林防火组织体系,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日常防火工作,基本达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事有人办、责有人担的防火工作要求。由于生产生活用火和森林状况、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各种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加上河源市特有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形成了河源市森林防火工作的特殊性,森林火灾依然防不胜防,一旦遇到持续高火险天气、农忙季节或人为活动频繁时段,森林火灾就频繁发生,并且逐年呈急剧上升之势。

2 河源市森林防火特点

2.1 火源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林权制度改革以及公休假期的增多,人们进入林区进行生产经营或旅游度假越来越频繁,随之而来的灾害性火源成倍增加,加上林区居民居住分散及传统的烧田埂杂草、上坟烧纸、祭祀焚香、燃放鞭炮等不良习俗,更增加了火源管理难度,森林火灾往往是防不胜防。

2.2 林内可燃性物质载量大,火灾隐患严重

封山育林护林、生态公益林建设等各项生态工程的成功实施,在保护森林的同时也使林内可燃性、易燃性物质载量大大增加,火灾系数不断加大,森林火灾隐患日趋加重,已成为引发重、特大森林火灾的重大隐患。

2.3 气候的不利变化,使防火期延长

2012年冬季出现的长期冰冻天气,林木折损严重,林内可燃物大量增加,林区火灾隐患加大,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造成较大损失,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全球“变暖”而导致的气温升高、旱灾频繁、干旱期延长等使重点防火期逐渐延长,可至整年。

2.4 保护对象多,防火涉及面广

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大型水库、重要河流干流源头,各级自然保护区特别是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均具极高的保护价值,都是森林防火重点关注对象。

2.5 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河源市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大部分,山峦起伏,地势陡峭,地形复杂,山区交通极为不便,一旦发生火情,组织扑救十分困难,指挥不当还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3 河源市森林防火基本措施

为防范森林火灾,河源市认真贯彻各项森林防火法律法规,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森林防火综合应对措施,如健全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完善森林防火责任制,大力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等等,有效地提高了森林防火工作效果。但是,由于引起森林火灾的因素很多,森林火灾的危害还很严重。绝大多数的森林火灾为人为火源引起。人为火源是指人类生活、生产用火所引起的森林火灾。如烧荒、烧木炭、烧防火线、烧田基草、乱丢烟头、野炊取暖、上坟烧纸、小孩玩火、呆傻人玩火等。野外用火点多、面广、线长,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基本方针,积极管住祭祖火、地边火、烟头火、生产火等各种火源;将火源隔离在林区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林火阻隔就是利用林区公路、防火线、防火林带和河流、湖泊等障碍物及不易着火的生物阻隔林火的蔓延。发挥林火阻隔网络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最好的方法是积极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建成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体的林火阻隔网络,切实改变森林防火的被动局面。

近几年来,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受到了各地重视,各地建设了一些以木荷等不易燃树种为主的生物防火林带,取得了防火、经济、生态、社会效果,防火效果尤为显著,如2001年12月连平县元善镇新龙村发生的森林火灾,因有一条1999年营造的生物防火林带阻隔,直接保护了黄牛石省级自然保护区上万亩的森林免受火灾危害,挽回经济损失2000万元。但是,由于木荷等树种生长期长,经济效益低,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难以为继。建设生物防火林带的关键在于寻找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新树种。油茶可作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新的主力树种。

4 河源市油茶种植发展情况

4.1 油茶种植现状

油茶为常绿小乔木,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茶油质量好,为南方重要的食用油,经加工后,可作工业和医药原料,还有许多副产品,可以综合利用。油茶树寿命长,适应性强,丘陵、山地、沟边、路旁均能生长,不与粮、棉争地;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农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油茶不仅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是一种常绿阔叶树,叶厚革质,且树干光滑能起防火作用,因此,也是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

据统计[1],河源市现有油茶2.816万hm2,约占林地面积的2.3%。其中龙川县1.2万hm2,和平县7333.3hm2,东源县6666.7hm2,连平县1000hm2,紫金县733.3hm2,新丰江库区426.7hm2,源城区暂无较大面积的种植。比较集中的产区有龙川县、和平县及东源县,其中龙川县的黄石镇为市级油茶专业镇。专业发展油茶种植的公司有东源县大地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东源绿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龙川县山林开发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功开垦新种油茶产业基地5个,面积约466.7hm2,主要分布在东源县的柳城镇,龙川县的义都镇、黄石镇。有油茶专业合作组织13家,其中东源县有6家,龙川县有4家,和平县、连平县、紫金县各有1家。

4.2 油茶种植的品种

油茶的主要品种是上岗仔、赣无2号、红光油茶、红花油茶和白花油茶等。由于管理粗放,投入不足,技术相对落后,且多数地区把油茶当作天赐之物,存在只取不予的现象,亩平均产油量较低。种苗方面,全市只有龙川县兴办了2个油茶苗圃基地,每年可供应苗木1.5万株左右,大部分油茶种苗需从外市引进。

4.3 油茶种植的条件

油茶适应性强,在海拔700m以下的山地、丘陵地生长良好。红壤、黄壤以及pH值在4.5~6.5的酸性、微酸性的土壤均可正常生长发育,在碱性土壤条件下不宜种植。油茶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光照,阳坡的油茶较阴坡油茶产量高,含油率高,低丘坡向对油茶产量的影响不大[2]。

河源市位于E114。13′~115。36′,N23。10′~24。47′,海拔较低,多丘陵、山地,属山地丘陵地区,是典型的山区市。有土地总面积15.58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22.13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7.3%。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pH值在4.2~6.5,多为酸性、偏酸性。年均气温19.5~21℃,年均降雨量1500~2200mm,年均日照2000h左右,年均无霜期300d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属亚热带气候。

依据温度、降雨、光照等气候因素以及土壤类型、酸碱度来看,河源市符合油茶生长发育所需条件,适宜发展油茶种植。但也存在不利因素,如山地坡度较大,部分地区海拔较高,可利用发展油茶的土地资源有限,客观条件不允许大规模发展。

4.4 油茶种植的效益

通过到龙川县赤光镇实地调查,根据当地一些油茶种植户的反映,选种当地优良的白花油茶品种,种植后的第五年进入丰产期,亩产油量达15~30kg(产量低于湖南、江西等地优良无性系品种的40~50kg,但品质比湖南、江西等地的好,市场竞争力也比他们的强),管理好的林地亩产油量超过30kg,平均产油20kg,按当前市价50元/kg计算,平均每667m2产值达1000元,每667m2可实现林农增收700元以上。油茶树终年常绿,花果满枝,对绿化、美化国土有独特的效应,科学经营油茶林又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效益,同时,油茶又是一个抗污染能力极强的树种,对二氧化硫抗性强,抗氟和吸氟能力也很强。据测定,油茶在氟污染源200m处叶中含氟量达1000ppm以上时,还能正常生长,在污染区栽植2个月后,1kg干叶可吸收3.7kg,因此,油茶还具有净化空气的独特功效。

综上所述,以油茶为主要树种建设生物防火林带,是切实可行的。

5 推广营造油茶生物防火林带的措施

5.1 推广种植油茶,推动生态建设

在所有的造林项目中,在林区边缘的20m内,要设计种植油茶。所有防火线,要补种油茶。所有花炮厂周围、高速公路、铁路20m内,要补种油茶。要尽快建立以油茶为主要树种的生物防火林带网络,将火源隔离在林区之外,将失火限制在可控之内。大力推广油茶种植技术,积极选育高产稳产的油茶新品种,办好油茶栽培技术培训班,不断推广应用新技术。

5.2 培育优良品种,促进产业发展

加强与农林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等措施,坚持优质、高产、高效的发展原则,抓住种苗质量与栽培管理两大关键因素,加快建设油茶苗圃基地,培育大量优质种苗,为油茶生物防火林带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5.3 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发展后劲

5.3.1 争取各级财政的资金投入

对苗圃基地、培训、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等给予适当的补助。

5.3.2 捆绑使用项目资金

明确将有关项目的扶持资金捆绑使用,凡是能够套上油茶防火林带的尽量向油茶防火林带倾斜。

参考文献

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4

关健词:油茶产业发展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油茶属山茶科属植物,为我国栽培的食用、药用、观赏、绿化价值较高的木本油料树种。油茶种子出油率为25~30%,油脂中含不饱合脂肪酸90%,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滋补提神、驱虫健胃的功效;也可做为纯天然优质化装品原料。其种子榨油后剩下的油枯可以作生物杀虫农药和优质有机肥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茶油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因此,开展油茶品种资源保护,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的土地资源,红河谷的山区发展油茶种植、进行油茶精深加工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目前,油茶生产主要存在品种混杂退化、管理粗放、乱摘滥采、产品加工研发滞后、整体效益偏低等问题。需要技术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本地优良品种选育、无公害丰产种植枝术推广、研究创新丰产栽培技术,建立栽培示范基地,油茶产品精深加工和拓展应用领域等方面开展工作,推动产业发展,走科技兴油之路,使油茶种植发挥更强的产业优势,油茶产业稳步、健康、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油茶的生长条件

1.1 土壤

油茶喜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微酸性土壤,PH值4.5—7范围内都能生长,以PH值5—6.5为最适宜地区,碱性土壤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生长不良。

1.2 温度

油茶生长在1500m—2500m的高海拔山区,抗寒能力强,在零下10℃在气温下也能正常开花结实,温度超过35℃,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生长停止,油茶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温度8—16℃在山区和半山区。

1.3 光照

成年油茶喜光照充足的环境,每日光照4小时以上才能正常开花结实;但幼龄期忌晒,需要一定条件的遮荫条件。

2油茶繁殖技术

2.1 种子繁殖

秋季应做到随采随播,若不能及时播种,应进行湿沙贮藏,笠年2月播种。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质疏松、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土地作苗圃,播种前进行土壤清毒,精耕细作,施足基肥,作好苗床;同时对种子进行消毒、催芽,采用条播方式播种,幼苗出土后及时加强管理。

2.2 扦插繁殖

选择生长健壮,果大粒饱,产量高的植株上的枝条做插穗,以6月中下旬或8月中旬进行扦插,扦插的沙床或苗床要进行土壤消毒,插穗要选叶片完整,腋芽饱的当年生长半木质化的枝条,插条长度6—8cm,顶端留1片叶子,用生根粉处理,随剪随插,插后压紧床面土壤,并进行遮阳,浇透水。以后每天进行叶面喷水2—3次,保持土壤湿润,冬季可将荫棚改装为塑料大棚,以防冻伤扦插苗。

2.3 嫁接繁殖

可采用靠接、枝接和芽接三种方法。靠接易成活,生长快,但繁殖速度慢,材料利用率低;枝接和芽接节约材料,操作方便,管理精细,成活率可达70%以上。可采用白花茶或产量低、品质差的油茶做砧木,选择生长健壮、树形良好,树龄15年以上、果实大、产量高的油茶品种做接穗 ,并注意做好良种采穗圃的建设和保护工作。

3油茶种植技术

3.1 整地

坡度大的地方沿山林等高线水平方向按带距3m、带面宽1.5m挖梯形种植带,里面开挖宽、深各20cm的竹节排水沟,深翻土壤30cm挖正方体种植坑。坡度较小或与农作物套种的地方可直接按上述要求挖种植坑。按2m×3m的株行距每亩种油茶111株。

3.2 移栽

① 移植时间:必须在雨季移栽,以端阳节前后5天为最佳时节,最迟不超过8月上旬,做到及时起苗及时定植,避免苗根受到风吹日晒,有条件的地方采用二段式营养袋育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② 定植方法:施用适量复合肥或有机肥作基肥并回填部分表土。定植时要求摆正、扶直、回土、轻提、踩实、浇定根水,栽好后用地膜覆盖,覆盖面积以树苗周围1hm为好,四周用土盖紧。

3.3 幼林园地管理

① 间苗补苗:造林后的油茶园地,发现缺株,应选用同品种的营养袋苗进行补植,以保全苗齐苗。

② 中耕除草:造林当年进行中耕除草一次,三年内每年中耕除草两次,第一次在6月份,第二次在9月份。也可以采用化学药剂除草,注意不能使药液喷在油茶的嫩叶上。

③ 追肥:一年至少追肥一次,宜在冬春季节进行,应做到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氮、磷、钾、微量元素配合施用;追放量根据土壤肥力和树苗大小而定,施肥方法有撒施、环状沟施和放射状沟施三种。

④撒施:将肥料均匀地撒在树冠覆盖下的根际周围,结合中耕除草埋入土中。

⑤环状沟施:在树冠覆盖的根际外沿,挖宽深各20cm的圆形或半圆形追肥沟,将肥料施入沟内然后盖土。

⑥放射状沟施:沿树冠覆盖的根际周围开挖放射状施肥沟,将肥料施入沟中然后盖土。

⑦定型修剪:定植后第二年内,保留顶芽萌发的春梢,使其迅速形成主干;主干高60cm左右时,在主干四周选留3-4个强壮主枝,每一主枝上又选留2-3个副枝,使其形成伞状树冠,修剪宜在冬末春初进行。

⑧林地间作:林地间作可以起到以耕带抚的效果,达到以短养长和促进幼苗生长的目的;间种作物的选择,以不与油茶争光、争肥、争水为原则。高杆、藤本和耗水量大的作物不宜选种,宜间种花生、豆类、蔬菜等作物。

3.4 成林地管理

① 清林:一是清除油茶林内散生的上层高大乔木,二是清除油茶带间的杂灌木,使油茶树通风透光。每年清林一次,清林宜在冬季进行。

② 修剪:剪除油茶树体上的病虫枝、寄生树、徒长枝、干枯枝、老化枝,修剪宜在秋末冬初进行,可结合清林开展;修剪要因树制宜,剪密留疏,去弱留强,弱树重剪,强树轻剪。

③ 松土施肥:对种植带表土每年进行深翻(以不伤油茶须根为宜),挖出所以杂、灌木根系,将翻起的土壤捣碎摊平。梯形种植带之间的杂灌根系不能挖除,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松土时间在每年春末夏初进行。施肥方法参照幼林园地管理部分,宜采用环状沟施和放射状沟施,不宜采用撒施方法。

④ 病虫害防治:油茶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白粉病、软腐病、烟煤病等。虫害主要有蚧壳虫、红蜘蛛、蛀茎蛾、茶梢蛾、茶毛虫、金龟子、叶蜂等。应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营林保健种植技术为基础,尽可能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需要进行农药防治时,应使用无公害农药,生产无公害林产品和有机林产品。

⑤ 养蜂授粉:油茶主要靠蜂、蚁、等昆虫授粉,一是要保护有益授粉昆虫,二是在林地周围放养蜜蜂,即可增加经济收入,又能满足油茶授粉的需要,提高结实率。

3.5 果实采集

油茶的果实为蒴果,外果皮木质,呈圆球形或扁球形,果实因品种不同差别较大,种壳角质,呈深褐色,种子球形、半球形或多边形,胚小,胚乳含丰富油质。油茶果实成熟时间为十一月中旬至十二月上旬,尚未成熟的果实采收后产量低、出油率低、品质差,严禁提早采摘;果实成熟的标志是外果皮绒毛脱落,颜色变深、色泽变亮;种壳由黄色变为褐色或深黑色,种仁变硬,由白色变为黄褐色,有光泽;油茶的果实成熟期正是新生花芽和叶芽含苞期,采收时应使用带小刀或小钩的工具,严禁折枝采果和用杆子乱敲。果实采回后,应及时日晒脱粒,除净杂物,待其充分干燥后入库榨油。

参考文献:

【1】卫官祥. 红河州林业局长《湖南、江西两省油茶产业发展勘察报告》,2008.12.

【2】何天富.中国柚类栽培[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2.

【3】魏浙杭.油茶林套种效益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1995.(2):36-37.49.

【4】油茶生态研究课题组.油茶林生态经济模式及效益的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1992(3):4-8.

【5】陈永忠.油茶栽培技术[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6】陈永忠.油茶优良种质资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5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帮助。但是由于网络拥堵和网络带宽的问题,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超时、比特传输错误以及丢包等传输误差。数据包丢失不仅会影响数据的解压,还会对信息的接收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计算机网络中的实时差错直接就影响到了网络的服务质量,甚至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影响。

1 实时差错控制方式的分类

1)fec差错控制。在数据传输中,很难对传输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保证,数据编码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保证了数据在传输中的准确性。fec差错控制也可以称之为前向纠错,在使用该种方法传输时,数据的接收者可以直接通过译码器来对传输的错误纠正。该种纠错方式特别适用于广播消息的传输,但是其同时具有效率低和冗余度较大的缺点;2)hec纠错方式。hec纠错也可以称为混合纠错,该种纠错方式是重传反馈和前向纠错两种办法的综合使用。在hec纠错方式中,纠错的工作可以根据数据传输的错误情况来判断由接收端还是发送端来进行错误的纠正。接收端和发送端在进行数据的纠错方面没有明显的分工限制,两者可以进行数据处理之间的协作。因此,混合纠错模式不仅综合了重传反馈和前向纠错的优点,还降低了数据的误码率,其使用的范围将会更加的广泛;3)arq纠错方式。arq纠错方式具有反馈机制,因此也可称作重传反馈,它主要是对发送端传来的数据进行编码,将编码数据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如果发现数据中的错误,则可以将数据反馈到发送端,由发送端对数据的结果来进行重发。重传反馈具有传输准确的优点,但同时还具有重发率较高和使用信道率较低的缺点;4)信息反馈。信息反馈是一种传统的差错纠正方式,它是指在接收端在收到数据之后,将数据重新发送给发送端,由发送端来对数据进行检验确认,在此基础上来对错误进行检查。信息反馈具有反馈时间过长和信道使用率较低的缺点,在当今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该种控制方式不利于差错控制技术发展,它被利用的范围将越来越窄。

2 差错检测方法概述本文由收集整理

1)crc校验。crc校验也叫循环冗余校验码,它在数据通信中利用广泛,技术人员可以任意选定校验字段和信息字段的长度,具有纠错能力强、知名度高以及应用广泛的特点。crc校验的原理是在k位的信息码之后拼接r位校验码,编码的整个长度是n位。该种校验属于分块的校验,在编码的过程中会生成一段校验码,并将原信息与校验码一同发送到接收端;

2)奇偶校验。奇偶校验主要是对代码的传输正确性进行校验,技术人员要对二进制代码中的“1”的个数进行统计,个数为偶数的是偶校验,个数为奇数的则为奇校验,系统在出现奇数个错误时很容易被检查出来,奇偶校验在实时差错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奇偶校验虽然具有一定便利性,但它不具有定位功能,假设数据码是偶数个的话,奇偶校验就很难检查出其中的错误。因此,奇偶校验仅仅能检测奇数个的错误,纠错的效果不是很好,仅仅适用于异步的数据传输;

3)检验和。检验和是指在数据通信领域和数据处理的过程中,用来进行校验的一组数据项的总和,这些数据既可以是其它可以看作为数据的字符串,也可以是数字。检验和的作业流程是求数据的总和,将数据总和作为校验码发送到计算机网络接收端,具有便于操作的特点。但是检验和很难对所传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保证,如果对所传数据的准确性要求不是特别高,则可以使用该种差错检测方法。

3 编码方式的分类

1)卷积码。计算机网络通信中实时差错控制技术进行编码的原因就是明确接收数据的正确与否,在错误的情况下可以使接收端对错误进行纠正。卷积码早在1955年被提出,是指将编码数据按照一定长度划分,划分的数据在编码之后会得到较长的数据。卷积码的独特特点在于其进行编码之后的校验元不仅与本段信息元有关,还与前段的信息元相关。在通常情况下,虽然卷积码分组码信息数要高于每段信息数,但是卷积码可以形成矩阵来与校验矩阵对它编码的过程进行相关的描述。此外,卷积码解码的过程很复杂,卷积码还可以进一步的划分为非线性码和线形码,如果信息元与校验元之间存在线形关系便为线形码,反之则为非线形码。线形码具有较好的实现功能,其在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实时差错控制中使用的更为广泛;2)

分组码。分组码是指将信源信息按照独立分组来进行编码和处理,它是一种重要的纠错码。分组码是指将信息编码,由此产生的多余码元对相关数据检验,以此来确定数据的准确与否,其中每组校验元只与该组的数据相关。在编译数据中,分组码码率是指信息位数目与码长比值,校验方程则是用来表示校验与数据之间关系的公式。此外,按照分组码结构的不同,分组码还有循环码和非循环码的划分,循环码在计算机网络实时差错控制方面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使用的也较为广泛;3)常见的编码方法。循环码是线形分组码中的一类,有循环移位的特征,循环码最重要的是rs码和bch码,两者都有较好纠错能力。计算机通信领域对于循环码的研究较早,有关的循环码技术也比较成熟。(1)rs码。 rs码是向前纠错的编码,对校正数据产生的各种多项式有效。编码是首先要在多点上对多项式来求冗余,其后将其存储或者是传输。rs码具有很强的纠错能力,但是由于rs码传输中存在延时现象,如果对网络传输的实时性要求较高,则不能使用该种编码方式;(2)bch码。该种编码方式是特别严密的一种数学结构,也是被学者研究的比较透彻和深入的线形分组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关于bch码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bch码可以对数字通信中的二进制数据进行简化并进行网络传输,在传输过程中,bch码还可以依靠数学来对二进制数据进行证明,结论是通过两个正整数来计算的二进制bch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纠正一些随机的错误。因此,rs码和bch码作为循环码的两种基本方式,具有很好的差错控制效果,两者的应用也是比较广泛的。

转贴于

4 计算机网络实时差错控制质量评估

如上所述,实时差错控制是利用编码的方法来对网络通信中的数据进行实时的控制,以此来提高数字传输的准确性。实时差错控制技术具有多种编码方式,不同的网络通信可以根据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编码方式。实时差错控制系统在设计完成之后,便需要对实时差错系统的质量进行评估,以此来判断技术能否满足用户的要求。

1)参数的选取。在对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进行评价的时候,可以将参数作为重要参考,这些参数包括了差错控制系统使用前后的信道的使用效率、误组率、数据传输的速度以及传输延时等,其中最重要的参数是实时性数据传输速度以及关系着数据传输准确性的相关误码率。在差错控制技术的质量评估中,一般常用的参数是误组率,误组率主要是指传输数据中错误字数和数据传输的总字数。技术人员通过对实时差错控制技术使用前后的对比就可以对系统性能作出判断,因为这反映了系统传输可靠性与准确性的高低。此外,在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的过程中,系统使用前后的误组率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可以用来反映使用实时差错控制系统对数据传输的改善与提高作用。

2)通用率的确定。计算机通信网络实时差错控制系统在数据传输中的速度也是系统性能评价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数据传统的实时性和效率性,一般使用的参数包括数据传输的延迟时间和通过率。数据传输延迟时间指数据传输从数据发送端到数据的接收端所需要的时间,由信道导致的延迟是网络通信中常见的,虽然传输的时间比较确定,但是数据在纠错时、解码时以及进行数据重发时所延迟的时间是难以确定的。此外,通过率是指系统传送接收端信息与传输总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比值,在不使用实时差错控制系统时,其的比值为1,而在使用该控制系统以后,如果是两者之间的比值接近1,说明网络通信系统的性能良好。因此,在使用实时差错控制系统来提高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的性能时,不仅要对编码的方式和方法进行选择,在编码完成之后还要对差错控制技术的优劣性进行系统的评价。

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6

关键词:安全管理;危险有害因素;地质勘查;有色金属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于有色金属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为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们更应该重视对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中的安全问题的研究,加强安全管理,从而不断提高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水平,促进我国找矿业的进步与发展。

1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特点及安全现状

地质勘查是地质勘查工作的简称。广义地说,一般可理解为地质工作的同义词,是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按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地质勘查工作,其中以寻找和评价有色金属矿产为主要目的地质勘查为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以下简称有色地质勘查)。我国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安全生产现状:

1.1有色地质勘查方法多种多样,勘查面广

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根据不同矿种,选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如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钻探、坑探、槽探、采样测试、地质遥感等技术方法。在不同方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同多种危险有害因素,如钻探中会遇到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雷电,物探中会遇到雷电,坑探中会遇到冒顶片帮、炮烟中毒等。

1.2工作条件艰苦,地点分散,环境气候不一

地质勘查工作是属于高风险行业,多数工作区域在艰险地区。露天勘查的野外地质条件复杂,成矿构造区别大,作业环境恶劣;而地下勘查又受到采空区塌陷、透水、地压活动、高温、低温等多种灾害的威胁。

1.3安全保障能力差

由于地质勘查属于高风险投资的行业,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投资资金,没有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野外救生用品和野外特殊生活用品,或劳动防护设备落后,野外工作防护差,特别是勘查规模小的单位,安全基础十分薄弱,技术装备落后,无法保证安全生产。

1.4安全信息系统不健全

大多数工作地区没有电话信号,也没有能够满足实际需要的通信联络工具,如野外人员没有对讲机,或者没有配置人员定位系统。

1.5有色地质勘查安全管理专业人员严重缺乏,缺少专业性

安全管理队伍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无法满足有色地质勘查行业安全管理的要求。员工安全素质低和安全意识薄弱。地质勘查技术人员一般是从高等院校培养出来,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但是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有一定的比例,如采样工或者是钻探机台工作人员常常是当地村民临时招用的农民工,文化水平低、安全意识差、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没有经过野外安全知识培训,这种粗放式的生产管理、简陋的生产环境以及文化、技能素质较低的从业人员,会给安全生产带来较大安全隐患,会影响地质勘查业的质量和效率。

1.6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由于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单位定性为高危险性企业,国家对有色地质勘查单位的安全生产投入规定为地质勘查项目或者工程总费用的2%提取,但是大多数企业或者单位没有按照专款专用提取安措费,安全生产投入不能计为成本,影响了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积极性;对检查出的隐患,小的改,大的不改;一些影响严重的技术问题未投入经费加以解决。

2安全管理对策

2.1把安全管理纳入企业发展规划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安全生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得到稳定发展,就必须对安全保持一贯的重视。实际上安全应视为一项良好的投资,它具有良好商业价值。如果发生一起事故,其中的医疗费、赔偿费和管理费,只是事故全部损失的冰山一角,隐性的费用如生产的损失、劳资关系矛盾、法律诉讼、公众形象的损失等更加难以估量。

2.2确保勘查项目安全生产的投入

根据《地质勘探安全规程》(AQ2004-2005)、《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监理暂行规定》,在地质勘探项目立项报告中必须有安全内容,项目设计必须有职业安全专篇,项目实施计划必须有安全防范措施,所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确保安全的投入,安全设备设施到位。按规定为职工发放劳动保护用品,教育和监督职工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按国家《工伤保险条例》及时为从业人员办理社会工伤保险,并缴纳保险费,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维护社会安定。

2.3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各种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企业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采用金字塔式的管理责任制,层层负责。强化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部门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应当认真贯彻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各级主要负责人负责制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要切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各单位、各部门要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配合安全管理部门做好各项安全工作。不断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切实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2.4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安全培训管理制度。首先加强主要负责人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严格落实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建立安全生产培训记录,建立安全培训管理档案。对专职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并定期培训。其次,企业要通过多种渠道对安全进行宣传教育,如通过电视、网络、报纸、黑板报、“安康杯”竞赛等。建立奖罚制度,在经营考核方面,完善企业绩效工资制度,将安全与绩效挂钩,加大安全生产与绩效挂钩的比重。

3结束语

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地勘单位属地化后,地勘单位向企业转化是社会所趋。无论单位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经济体制如何变化,但安全第一是永恒不变的话题。当然,一切安全生产管理都是为了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将事故的经济损失降至最低限度,实现本质安全化。从实际上讲并不能完全杜绝生产安全事故,尤其是矿产地质勘查安全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系统复杂。但可以通过安全措施来消除隐患,控制事故扩大,减少事故的发生,使安全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唐金兴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1队

参考文献:

[1]张维臣.保障职工安全健康和谐持续发展生产[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10):459-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