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鸡起舞的历史人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闻鸡起舞的历史人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闻鸡起舞的历史人物范文1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境内首次发现大规模史前古墓葬群,距今四千多年,地处草原腹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受人为等因素影响,个别墓葬惨遭破坏,甚至面临消失殆尽的境况。六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目前发掘面积已达一万多平方米,累计清理古墓群近四百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蚌器等各类文物一千三百多件。

去年扎鲁特旗南宝力皋吐新石器时代墓地在中国社科院考古学论坛上被评为「07年中国六大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吉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南宝力皋吐墓地是研究我国史前文化的一座宝库,其众多重要发现填补了多项我国史前考古文化的空白。

一、被评为重要考古发现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盗墓者猖獗,粗略统计有上百座墓葬被盗掘。吉平回忆六年首次发掘古墓群现场的情形时说:「经初步调查确认,当时已知墓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分为南北两区。发掘历时六十天,清理古墓葬一百四十二座,其中四十五座被盗。工作人员在发掘时均发现有被墓地打破的壕沟。经推测,壕沟内很可能是早于墓地的遗址区。吉平说,第一次挖掘出土文物近三百件,其中陶器近一百五十件,石器、骨蚌器约一百五十多件。

二、部族之间冲突较频繁

记者在现场看到,数十人正在有序挖掘古墓葬群上的表土,几十个一字排开的方形探方映入眼帘,恰巧几名工作人员蹲在探方内细心地用手中的刷子来清理挖掘出陶器表面上覆盖的泥土,而有一位考古专家则现场修复刚出土的筒形陶罐。吉平讲述,墓葬数量大而且分布密集,随葬品的风格特征基本一致,属于同一时期、文化类型的遗存。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随葬品多以陶筒形罐、陶壶、石斧、石饰件及骨柄石刃刀等,个别墓葬有人头随葬现象。吉平对此解释称,墓葬中不少尸骨呈现出肢解创残的痕迹,反映出当时部落、部族之间的摩擦与冲突较为频繁。南宝力皋吐已发现三处墓地和一处居驻址,出土物品包括一些兵器,如骨梗石刃刀、剑,石斧、石钺和石镞「石箭头等,其中以石镞数量最多。

三、人形动物陶器极罕见

南宝力皋吐墓地出土的人形陶壶和动物造型的陶器,在东北系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中实属罕见文物。人形陶壶整体呈女性形象,面目在壶口领部,五官清晰可见,其双手抱著肚子,形象生动逼真。吉平说,「人形陶壶在东北同一时期的其它文化遗址中属罕有发现。此外,在众多随葬品中墨玉骨朵、骨梗双石刃短剑、龟形彩陶壶、红陶动物造型器皿等在同一时期的其它文化遗址中也极少发现。尤其墨玉制成的「骨朵,头为五角蒺藜形,它的出土使这种兵器的出现年代向前推了至少一千年;而骨作剑身,玉为刃的兵器「骨梗双玉刃短剑,专家认为极有可能是青铜短剑的前身,现已被内蒙古博物院收藏。

四、石器时代最完好遗址

今年已是第三次清理发掘,考古人员清理出九座完好古人类房址。此处古人类居住遗址是东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石器时代遗址,房址属半地穴式,带有狭长门道方形和长方形房址建筑结构,有灶、拄洞及台阶等,同时在房址内还出土了许多筒形罐和白色蚌壳饰品,在房址的旁边,还有一个古人类用来处理废物的圆形垃圾坑。吉平说,南宝力皋吐古墓葬「遗址群出土的大量陶器、石器和骨器,对研究南宝力皋吐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的社会人文风情,以及古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拟明年建遗址博物馆

南宝力皋吐古墓群的发掘,对研究新石器时期的丧葬制度、生活习俗、制陶工艺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内蒙古考古所所长塔拉说,南宝力皋吐古墓群的发现与发掘对于区分和建立东北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及同类型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目前,记者从当地政府部门了解到,为了使遗址避免遭到风、雨等自然条件的风化侵蚀,内蒙古文物考古所协同通辽市扎鲁特旗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使用了相应的科技手段将遗址进行妥善处理,并派专人进行看护。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还下拨专项资金欲在明年就地修建遗址博物馆。

南宝力皋吐古墓遗址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召开。发掘该遗址的负责人,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吉平研究员等,向会议作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南宝力皋吐古墓群有多种文化并存,而在同一古墓地甚至同一墓葬中,反映了多种文化的直接联系,这些还是闻所未闻的。

六、科研探索进展情况

2006年至2008年,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通辽市科尔沁博物馆、扎鲁特旗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工作队,由吉平负责,对地处科尔沁草原深处的南宝力皋吐墓地和遗址进行发掘,2008年末,发掘工作基本结束。发掘面积总计1万平方米,清理墓葬395座,出土各类精美随葬品1500余件。这处墓地的发掘是迄今为止东北地区发现的位置最北,发掘面积最大,获取材料也是最丰富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墓地。吉平在报告中指出,墓地出土随葬品十分丰富,其中陶器的成分比较复杂,例如网纹筒形罐、高领双耳壶、尊形器、钵等陶器具有小河沿文化特征;竖条形堆纹筒形罐、叠唇弧腹罐、复线几何纹陶壶等陶器与辽宁偏堡子类型同类器极其相似;横条形堆纹筒形罐、复线几何纹鼓腹罐与东北北部嫩江流域昂昂溪诸文化的小拉哈一期遗存陶器十分相仿;抹光深腹筒形罐和形态各异的动物造型的陶器群则构成了当地自身特征的文化因素。

研究材料表明,早在5000年前,科尔沁草原就是我国古代北方先民生息繁衍的摇篮,也是重要的历史舞台之一。南宝力皋吐墓地的发掘证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草原与东北地区就已发生密切接触。在这片土地上,有史料记载的最早民族是东胡族和山戎族。

闻鸡起舞的历史人物范文2

一、转变历史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等因素,从小学到中学,至今仍未完全从“应试教育”的窠臼中走出来。正所谓“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还是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学生仍然把历史看成是一门“死”的学科,认为历史学得好不好,关键是看记忆力强不强,会不会背,体会不到历史是一门充满活力、思维很强、蕴含着丰富人文精神的学科。历史学家白泰彝先生说:“我们研究过去是为了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将来,总之,研究历史不是引导人们向后看,而是引导人们向前看”,从白先生的话中,我们应该感受到学好历史需要较强的思辨力,学习历史是为了使学生懂得怎样分辨美丑、善恶、是非,更快地积累人生经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了解历史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作为每堂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逐步的被重视和显现出来,紧接着的一个问题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到底是什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含五层:(1)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2)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3)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4)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5)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三、把握历史课程特点,培养学生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历史本身就是一门人文科学,它包含了人类过去一切时代的遗留。从知识的角度看,历史知识丰富、浩瀚,读之不尽,用之不竭。从应用的角度看,历史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研究过去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获得理性的认识和人文信息。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使用的工具由粗糙的石器发展到简单的机械,再发展到神奇的计算机;人类由松散的群体到以血缘为纽带的部落,再到国家的形成,进入文明时代,再经过长期的碰撞和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这些理性的认识中,如果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优势,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如我们不但要学生了解掌握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白这些发明对人类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有像郑和、郑成功、岳飞、戚继光、、等历史人物,像“闻鸡起舞”“揭竿而起”“约法三章”等成语故事。历史课程中这方面内容极其丰富,不胜枚举。我们就是要利用这些优势,引导学生向人文教育方面深化。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创设历史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闻鸡起舞的历史人物范文3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科渗透 能力培养

最近,零点调查公司一项关于青少年历史知识现状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非常低,全体被访者中仅有1.5%的青少年能及格。这不能不引起历史教育者的重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学生钟情于死记硬背,结果可想而知。笔者认为,历史教学除了要继续完成历史知识、技能的传授任务,注重学科内在知识联系外,还应在教学中关注历史学科与其它相关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强调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历史教学“活”起来。

一、时事热点,产生于今天,根源于过去,体现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因果关系,昭示了历史“鉴往知来”的价值。

历史和现实同属于一个不可割断的时间链条,历史是现实的前奏,现实是历史的延伸,“历史和现实、古和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现实的理解有利于认识过去”,同样的道理,对过去的认识也能更好地理解现实。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恐怖问题、中东问题、阿富汗问题、印巴问题等引起了世界各国爱好和平人士的关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青年学生关心时事、思维活跃、思想开放等特点,及时追踪时代信息,筛选一些特殊的时事热点,或探究原因,或比较异同,以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理解、综合、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史学理论素质和实际应用水平。

二、诗歌、民谣、成语、典故是历史事件的浓缩,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体现了历史的趣味性、形象性和真实性。

诗歌、民谣来自民间,反映了人民群众真实而朴素的情感。面对一曲《硕鼠》,无论是唇干舌噪的讲解,还是嘶心裂肺的控诉,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另一方面,诗歌、民谣以其细腻的笔触、饱满的形象勾勒出特定历史时期的人和物,从而丰富了历史的内涵,增强了历史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当我们在讲解梁武帝崇佛、东晋士族、唐玄宗腐败及赵构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等事件时,如能引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等诗句,并结合诗歌含义,联系历史背景,使诗歌与历史相互印证,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体会诗歌的真正寓意,又能增强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文史一家”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成语是一种为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具有结构严谨、语言铿锵顺口、形式简洁、含义精深的特点。典故则出自典籍而又有故事性,是一个完整故事的高度概括。成语、典故虽寥寥数语,却寓意深刻。项羽“破釜沉舟”的勇气,祖逖“闻鸡起舞”的执着,无不深深打动每一位师生的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适时地引入这些语言历史的“文物”,对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领域、巩固学习效果、提高思想认识,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历史遗迹、出土文物,是过去历史的再现,“历史就在你身边”,从而使历史的陌生感、距离感荡然无存。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人们自觉地以语言、文字记载历史,同时也不自觉地以实物保留住历史。当我们看到实物、遗迹能印证语言、文字时,不由得一阵狂喜,从而也找到了一条克服学习历史枯燥乏味的捷径。面对电视镜头中老山汉墓的层层揭开,汉代的墓葬制度、社会风俗等也随之呈现在观众面前,此时,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历史也是鲜活的、历史并不遥远。同样,面对雄伟的万里长城和雄壮的兵马俑,我们也无不为秦始皇“君临天下,振策长嘶”的恢宏气势所折服。而中华大地东西南北中,到处都有丰富的人文蕴藏,到处都有光耀青史、绚丽多彩的历史内容。因此教师应当充分采撷、利用文物、遗迹这一直观教具,经常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考察战场旧地、文物遗存,参观博物馆、文物馆,借助于实物、实景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增长见识,接受教育,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鉴赏力。一些专题展览会,如“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展览”、“中国历代服饰展览”、“古代墓葬展览”等,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都将有重大的帮助。或者组织学生采访现当代史重大事件的参与者、见证人,如对历史学家、革命英雄、劳动模范、历史人物的后代甚至普通人进行采访,搜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并鼓励学生以此为基础,形成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如《我的父辈在中》、《战斗英雄***》、《20年家乡的变化》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而牢固的历史形象,从而使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或者开展乡土史教学。乡土资源范围广、数量多,具有直观性和亲和力,与其它历史相比,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大大缩短了学生认识水平与遥远历史史实之间的距离,极大地丰富了历史课的内容和情趣。

四、小说演义、影视佳作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它全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与事,从而弥补了历史教科书的呆板与枯燥。

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的,教材提供的只是沧海一粟,加上通史的局限,学生对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了解不甚全面,容易产生误解或以偏概全,而小说演义、影视佳作以其饱满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合理的历史诠释弥补了这一点。零点公司的调查同时表明,青少年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正趋于多样化,图书和影视正成为更为重要的传播历史的渠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地引进一些文艺作品,组织学生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阅读有关历史的小说、演义,如影视《开天辟地》、《》、《》、《三大战役》、《开国大典》等,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药》、《最后的一课》、《红与黑》、《飘》等,无不包含着丰富的历史素材,而且比历史教科书更具体形象、更生动逼真,从而能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基础上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这对于学生形成全面、立体的知识体系,正确、详实的历史结论,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经验与反思。

1、不可喧宾夺主。引入课外资料虽然有助于历史教学的深入开展,但过分占用课堂时间来探讨其它问题,将会影响学生学习基础的历史知识。离开了这些最基础的历史知识,再去谈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无疑是纸上谈兵。

2、必须立足于教材内容。社会“热点”层出不穷,诗词、小说更是汗牛充栋,教师要选择那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问题,切不可将历史课变成“热点透视”专栏或“诗词朗颂会”。当然,适当地取舍教材、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也是必须的。

3、引入方式应不拘一格。可在导言、小结中引入,也可在讲课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引入;可以由教师直接引入,也可由学生的提问来引入。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完善,甚至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导入图片、录像、声音等各种资料,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4、要随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个性各不相同,兴趣爱好丰富多彩,或许正是教师信手拈来的一句话或一段资料,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欣赏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的创新,容忍学生的错误,形成彼此间的理解、信赖与合作,这样学生就可以尽情地“放飞自己的思想,展开自己的想象,张扬自己的个性,完善独立的人格”。

5、要留有“空白”。引入课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切不可滔滔不绝一讲到底,而应给学生以想象、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6、改革作业形式。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当堂可以完成的可采取口头的形式,如课堂交流、分组辩论等,需要课后完成的可采用如调查报告、人物简评、小论文等书面形式或者制作模型、示意图等实物。

参考文献

1、余伟民 主编《历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稚勇 方明生 主编《社会科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于友西 等 著《历史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林崇德 主编《历史教学心理学》[M].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5、白月桥 著《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