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百年孤独简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百年孤独简介范文1
简介: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2、《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简介:小说描述了塞林格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愤怒与焦虑是此书的两大主题,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
3、《追忆似水年华》,作者:马塞尔·普鲁斯特。
百年孤独简介范文2
关键词:现代性;语言孤独;文化研究
1 现代性与城市现代化
1.1 现代性
都市的现代性很自然地使我们联想到了城市现代化:耸立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交通,繁荣的金融贸易,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
现代化属于历史范畴,是一种从不发达到发达、从落后到现代的发展史。现代化的内涵无所不包,反映了整个社会系统的进化过程和即刻状态的表现形式。现代化是随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从历史发展而来的各种体制适应客观环境的过程。当然,这种体制适应过程牵涉到政治、经济等所有社会内容,概念不同之处在于强调一种历史范畴,强调社会演进的一种时序。
我国现代化理论家罗荣渠认为,“从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是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大转变的全球性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
1.2 城市现代化
城市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是经济、科技现代化的载体,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物质表现,但城市现代化又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化,因为城市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城市现代化在国家或地区现代化中的重要性。
城市现代化是指随着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城市的就业和经济活动逐渐市场化、信息化,城市管理科学民主化,居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城市居民素质不断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高度统一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发展内涵不断提高的过程,但最终表现为城市社会文化及人的现代化。
与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化内涵相比,城市现代化的不同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超前性。城市是当代经济的主战场、当代科技的发源地,整体素质要优于整个社会或周边地区,城市现代化相对于全社会的现代化具有超前性。第二,协调性。城市的现代化必须以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基础,与周围乡村地区及其他城市相互协调,明确职能分工,形成一个有机的城市网络。第三,行政区域性。此处的区域仅指城市行政管辖区,城市现代化的区域性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城市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模式也可能不同,不同的城市应用不同的现代化标准。我国目前的行政界限不仅决定了城市发展的影响辐射范围,也影响到城市的产业配置与布局,因此将这一特征单独提出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对于西方国家则不明显。第四,体系性。城市体系中不同级别的城市在世界或国家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导致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也有所不同。不同级别、不同区位的城市,承担的职能有所不同,现代化的模式也会有所差别。另外,城市现代化还具有特殊的物质实体性。
2 都市语言孤独
2.1 孤独感
在通常的理解中,孤独及孤独感是一种常见的属于个人的不被广泛接受的状态或情绪。因其普遍性和个体性,孤独常受到忽视。在日常生活中,孤独常被视为消极的,不被接受的负性状态或感受。
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的社交软件应运而生,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交际交往方式。微信、微博、QQ、Facebook、Twitter、MSN等使我们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从此,“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从当下最流行的微信朋友圈来看,秀美食,秀旅游,秀孩子,秀恩爱,秀孩子……微信时代,什么东西都可以秀。在车上,在路上,睡觉前,醒来后,吃饭时,聚会时……什么时间都可以刷。微信依赖症形成,这种依赖症在社会学家看来,是一种孤独的症候,这种依赖症使人们彼此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想知道自己有多依赖微信?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提出了一个量化的标准:至今使用微信的月份数、微信好友个数、微信群聊个数、添加公众订阅号或者服务号个数,这四组数字相加总数在500以下的,算是微信的轻度依赖者;500以上甚至上千的,则为中度和重度依赖者。受访的同学A说:“我有800多个微信好友,N个微信群……但当我独单的时候,却找不到一个能说话的人,郁闷悲伤的时候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同学B对调查人员说:“我怀疑自己得了微信孤独症,打开QQ、微信、微博、人人,没人回复就很失落。认识一个陌生人,什么话都说,出现一个熟悉的人,却怎么也开不了口。我是不是有孤独症?”商业周刊的一个专栏作家提炼了“微信孤独症”的几大症状:整个人被手机“俘虏”了,吃饭时捧着,坐车时拿着,如厕不离手,甚至连约会的男女也忍不住面对面各玩各的手机,沉浸在微信的世界里忘乎所以,捧着手机“自话自说”。
在关于“孤独”的问题上,西方著名作家马尔克斯说:孤独是人对周围世界的一种情感的反应。当一个人不能或不愿理解外部世界,也不能或不愿被外部世界理解之时,孤独之感便油然而生。他的作品《百年孤独》,便为我们构造了一片被孤独浸泡着的永远不被人们理解的旷野。旷野上孤独了百年的小镇在上演着一部“已经死亡、正在死亡或即将死亡”的家族百年悲剧。这不仅仅是一部家族的悲剧史,也是一部民族的、时代的、社会的悲剧史。
台湾著名作家蒋勋的一本《孤独六讲》谈到了语言孤独的问题,“所有人都在说话,却没人聆听”。身边的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所有人都在讲话,但有谁在聆听?究竟我们是步入了一个进步的信息时代还是一个社交语言孤独的时代?
2.2 孤独的原因
从社会治疗学家的角度来看,孤独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对自我的误解。人类把自己从社会历史中分离出,认为“‘我’是最真实、最根本的”,而社会生活和历史隔离于自身之外,它们决定和限制着自己的生活,孤独由此而生,忽略了“自我概念的出现是以社会、历史的活动为基础的”这个现实,即自己与他人一道是自我和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从自我的角度来看,孤独的原因归于两方面:更深层存在和他人。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为获得爱和赞赏,将各种外在标准内化,并压抑自身的情感和表达,对事物和自身的评判标准也由内在转为外在。与自身缺乏真实沟通,个体心理和社会问题就在不和谐中产生,包括孤独感。而外界标准有很强的不一致,“虽然有些人赞同这种虚假外表,但是其他人却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看待生活”。所以这是一种给个体带来不确定和不安全的生活方式。对自身真实感受和表达的疏远和不接纳,对外在标准的过分强调,使个体对自身难以把握,无法明确自身需要,进而与自我产生疏远和不自信,使个体难以建立与自身真实感受相联系的外在支持:一方面是对自身的疏离,另一方面间接导致对外界的疏离。这是同时产生自我和人际孤独的过程。从这点看来,对于自身经验的重新认识和接纳成为摆脱消极孤独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3 语言与文化研究
文化包含了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毫无疑问,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人类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语言,所以语言是全社会成员共享的财富。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语言促进了物质文化和心理变化的发展。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每一代人都必须找到自己历史和生活的最佳书写者。而要成为候选者和代言人,就必须把自己的生活和更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思维的代言人是语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人类的思维过程,输出思维结果。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亦即文化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
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人,既是社会人,又是文化人。同理,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但是特定的语言并非总是和特定的文化相对应。恩伯尔认为,基于“地理隔离”标准,应把那些不居住在一起但说同一种语言的民族描述为不同文化。例如,世界上有许多说英语的民族,他们彼此具有地理上的隔离,因而组成了不同的文化。所以,尽管英美两国民族都有着盎格鲁撒克逊这一共同的文化遗产,但地理隔离使英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虽还不足以使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分裂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系统,但它在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中的反映是显而易见的。又如,以西班牙语为第一语言的人,除西班牙本国外,广泛地分布在中南美各国、非洲西海岸和美国南部各州。显然,这些人都在各个地区建设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不能把使用西班牙语的地区都统一起来看做同一种文化。此外,我们也常说拉丁文化,这不单是指说西班牙语的人的文化,也包括说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或其他语的人的文化。在一种文化(或文化区)中,有两种以上不同的语言或语群也是常见的。上述拉丁文化就是一例。此外,以希腊文化、罗马文化、日耳曼文化、基督教文化这四大文化要素为共同基础的西方文化,实际上也包含许多语言(或语言群)。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镜像反射。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展现在眼前的乃是这个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文化自然会迥然不同。这种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在语言大系统的不同层次上。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层次上体现得最为突出,涉及的面亦最为广泛。汉语中的表亲关系泾渭分明,表兄和表弟,表姐和表妹,区别甚严,既要说出性别,还要分出大小,而英语却笼而统之,一律称为cousin;汉语中有伯父、叔父、姑父、姨夫的称谓,而英语中统一用uncle。这正是文化的差异和语言词汇的民族性。
参考文献:
[1]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修订本)[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 蒋勋.孤独六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韩茹玉.浅谈孤独美学[J].安徽文学学报,2011(04).
百年孤独简介范文3
更进一步,那么对于整个西班牙语世界,我们又知道多少呢?对了,又是那些足球明星!我们这一代人也是看着女排队员们一次次捧杯,怀揣着“振兴中华”伟大理想长大的,当然不会忘了那个死对头“黑珍珠路易斯”,由此也知道了她的祖国古巴,然而却惊奇地发现,她们的教练和最高领导竟然都是白皮肤,这是怎么回事儿?除此之外,就是那些高考多年之后还能依稀记得的有关拉美的零零碎碎的信息,那些国家之间的边界已经模糊,那几位争取独立的英雄们也被彼此张冠李戴,他们的英勇事迹远不如侠肝义胆的佐罗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对了,作为一个在学校里混饭吃的人,拉美文学爆炸也略知一二。“魔幻的”《百年孤独》也囫囵吞枣地啃过,结果牙缝里都是血。说起来,我也不算目不识丁了,但对拉美的了解也就这么多。
机缘巧合,前些时候读到一本随笔集《帝国的遗产》,让我大开眼界,鲜活的拉丁世界扑面而来。这本不算太厚的书像是我爱吃的西班牙海鲜饭,五彩缤纷,养分充足。集子中的文章大多与书有关,但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评。如果只是中规中矩的书评,恐怕是提不起一般读者的兴趣的,毕竟其中不少书籍都还没有引入华语世界,隔着西班牙的长靴是搔不到中国人的痒处的。书只是引子,更多的是在谈拉丁世界的历史和文化。
有一次和欧洲友人谈起非洲和拉美,发现他与我一样,总是惯用“非洲人”“南美人”这样的称呼,但当我们说起欧洲时,多数情况下会精确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何以如此?原因很多,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我们对这两片大陆上的各个国家所知甚少,谈及某个具体的国家,我们连它在什么位置都不清楚,更不必说什么历史文化了。考古发掘可以证实,非洲和拉美的古代曾有过灿烂的文化。然而今天打开地图,那些国家的疆域划分与那些古老的民族究竟有何关联?现代欧洲版图上的国家多是在民族基础上建立的,谱系完整。而拉美大多数国家都说着西班牙语(这正是殖民帝国的遗产),但却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呢?身份认同在当今已成为一门显学,众说纷纭,让人云里雾里。对于稍有兴趣的普通读者而言,实实在在的案例似乎更有说服力。《买进图的脐带,回不去的故乡》带我们走进一群“不再沉默的印第安人”中,殖民统治者试图消除的土著文化依然顽强地存活着,那些用土语创作的诗歌表达着对乡土的眷恋,对现代文明的质疑。然而这些诗却不得不翻译成西班牙语,否则外人也无法进入其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他们无法融入另一个社会,又羞于承认自己的根,便成了无所适从的人。滞留异乡,会长期受乡愁和身份焦虑的困扰,回到故乡,则会重新陷入赤贫无望的境地。留还是归,又成了两难抉择,‘这两条路都通向痛苦’。然而更痛苦的是失去自己。最初困惑他的‘往哪里去’的问题,成为了‘我在哪里?’‘我是谁?’”。
百年孤独简介范文4
关键词:《2666》;误译;词语;标点;句子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9-0006-02
简介: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Bolano),智利著名作家,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积极推动"现实以下主义"运动,意图激发拉丁美洲年轻人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三十年前《百年孤独》出版时的盛况。其他作品包括《护身符》、《遥远的星辰》、《打电话》、《智利之夜》、《2666》等。过世后他的作品仍陆续被西方国家发掘出版,赞誉随之而至,苏珊•桑塔格称他是"那一代西班牙语世界中最值得钦佩的小说家",《明镜周刊》则评论他为"当代西班牙语文学中最胆大的作家"。《2666》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五个独立又彼此呼应的故事。第一部分,文学评论家。四位(三男一女)当代欧洲文学评论家,他们的命运因一位名叫本诺•冯•阿琴波尔迪的德国作家而联系在一起。第二部分,阿玛尔菲塔诺。主要讲述一位住在圣特莱莎的哲学教授阿玛尔菲塔诺的故事。第三部分,法特。一位笔名叫奥斯卡•法特的美国黑人记者在圣特莱莎的惊险采访经历。第四部分,罪行。整部小说篇幅最长,也是最为黑暗的部分。作者将圣特莱莎接连发生的杀人案血淋淋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不寒而栗。第五部分,阿琴波尔迪。主要介绍了著名作家阿琴波尔迪的传奇人生经历。《2666》的最初版本波拉尼奥的好友波德莱尔在作者去世后于2004年出版的西班牙语版,本文的英文原文引自娜塔莎•维莫2008年英文版的《2666》,中文版本是赵德明于2012年翻译出版的版本。《2666》的误译现象可分为"词语"、"标点"和"句子"三部分,因篇幅关系,本文主要探讨"词语"和"句子"部分。据笔者调查,赵德明译本的词语误译共计两百余处,句子误译也有一百五十余处,因篇幅有限,本文仅对其重要者加以探讨。本文主要分为"词语"、"句子"和"标点"三个部分,误译词例共计八个。
1.词语的误译
1.1The next day was much like the first. When they left, she drove the same way he'd taken to Hyde Park the day before. (Natasha Wimmer, 2008: 51)
第二天与第一天相似。车子开上大街后,他俩走上前一天前往海德公园的道路。(赵德明,2011:59)
"much like"翻译成"相似"可以,但是太书面语了,翻译成'差不多'更符合当时的语境。"she drove the same way he'd taken to Hyde Park the day before"可以改为'丽兹把车开上昨天莫里尼开来的那条通往海德公园的路'。因此整句话改成'第二天也差不多。他们开车离开时,丽兹把车开上昨天莫里尼开来的那条通往海德公园的路'。
1.2She wasn't just pretty but intelligent, too, thought Espinoza, though posibly too thin and delicate for his taste. (Natasha Wimmer, 2008: 125)
曼努埃尔觉得这姑娘不仅漂亮,而且聪明,也许对他的品味来讲过于纤细了一点。(赵德明,2011:131)
"not just …but…"虽然一般情况下翻译成"不但…而且…",但是在该句中显得过于工整了,如果翻译成"又…又…"就会通顺不少,'曼努埃尔想她又聪明又漂亮,尽管就个人品味而言或许优点过于纤瘦了点儿'。
2.标点的误译
2.1It's an old story, the relationship of Mexican intellectuals with power. I'm not saying they're all the same. There are some notable exceptions. Nor am I saying that those who surrender do so in bad faith. Or even that they surrender completely. (Natasha Wimmer, 2008: 120)
实际上,我不知道怎么解释。墨西哥知识分子与权力的联系源远流长。我不是说人人如此。有非同寻常的例外。这不是说投靠权力的人们都是居心叵测的。甚至连这样的投靠也不是符合规矩的投靠。(赵德明,2011:127)
很多英语作家习惯上用各种从句组成很长的句子,但口语中用短句比较多,而汉语中习惯用长句表达。考虑到语序和汉语的表达习惯,该句改成'说起墨西哥知识分子跟权力的关系,那话就长了,我的意思不是说他们都一样,当然也有一些著名的人物例外;也不是说那些屈从于权力的知识分子信念不坚定,或者甚至完全屈从于权力。'2.2 Then they moved from the front seat into the back and did it. It was a quick fuck. But then she rested her head on his chest, without saying a word, and for a long time he stroked her hair. The smell of chemicals came in waves on the night air. Espinoza wondered whether there was a paper factory nearby. He asked Rebeca and she said there were only houses built by the people who lived in them and empty field. (Natasha Wimmer, 2008: 151)
二人从轿车的前排作为转移到后排,。速战速决。但后,姑娘靠在他胸前,什么也没说。他长时间地抚摩着她的头发。夜风传来一阵阵化工制品的气味。曼努埃尔以为附近一定有造纸厂。他问了这个问题。可利百加说附近只有居民自己搭建的房屋和空地。(赵德明,2011:157)
翻译绝对不能字对字地翻译,那样的翻译跟机器翻译无异,而应根据目标语的句法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相应调整语序和标点符号。如果改成'为了方便行事,两人从车子前排挪到后座,开始,不过很快就完事了。完事后利百加把头靠在曼努埃尔胸前,一句话也没说,而他就一直抚摸着女孩的头发。夜风中传来阵阵化工制品的味道,他问女孩附近是不是有化工厂,女孩只是说这里只有居民自己建的房屋和大片空地。'
3.句子的误译
3.1 The young Pelletier didn't realize at the time that the novel was part of a trilogy (made up of the English-themed The garden and the Polish-themed The Leather Mask, together with the clearly French-themed D'Arsonval). (Natasha Wimmer, 2008: 3)
那时年轻的让-克劳德•贝耶迪还不知道《达松法尔》是三部曲之一(另外一部是英国题材的《花园》,还有波兰题材的《皮面具》,《达松法尔》则是法国题材)。(赵德明,2011:11)
英文句子和中文句子的词序安排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字对字地翻译,而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调整语序,如果翻译成'当时年轻的贝耶迪并不了解《达松法尔》只是三部曲之一,《花园》(英国题材);《皮面具》(波兰题材);《达松法尔》(法国题材)',这样就通顺多了。
3.2All four were put up at the same hotel. Morini and Norton were on the third floor, in rooms 305 and 311, respectively Espinoza was on the fifth floor, in room 509. And Pelletier was on the sixth floor, in room 602. (Natasha Wimmer, 2008: 36)
会议组织者安排四人下榻在同一饭店,请莫里尼和丽兹住在三楼,分别是305和311房间。请曼努埃尔住五楼509房间,请让-克劳德住六楼602。(赵德明,2011:44)
这句话的翻译太过嗦,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不够"言简意赅"。如果改成'四人被安置在同一个饭店,莫里尼住305房间,丽兹311,曼努埃尔509,让-克劳德602。'则显得简单明了,行文流畅许多。
3.3An undeclared war, with its ups and downs, moments of tension and moments of truce. (Natasha Wimmer, 2008: 109)
不宣而战,时高时低,有时高度紧张,有时暂时停火。(赵德明,2011:116)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大词典》对"ups and downs"的解释如下:(1) 一上一下,起伏地;(2) 来来回回,往返地;(3) 到处,四面八方;(4) 沿…来回,在…的各处;(5) 详尽地,透彻地;(6) 迅速地上下打量,扫视(2001:3852)。本句中的"ups and downs"应该理解为"起伏地",该句翻译成'不宣而战,战事时有起伏,有时紧张,有时偃旗息鼓'更好。
3.4This made them laugh even more, although then they were immediately sad, since the ridiculousness of "colleague" somehow erected bridge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tween Europe and this drifters retreat. (Natasha Wimmer, 2008: 112)
这越发让三人大笑起来,但随后三人就难过了,因为按照主任的方式,一个"同事"的称谓就在欧洲和那个游牧族群之间建立了混凝土大桥。(赵德明,2011:118)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大词典》对"drifter"的解释如下:(1)漂泊者,流浪汉,流动工,游民;(2)漂流物;(3)流网渔船,飘网渔船;(4)架式凿岩机,架式钻机(2001:960),"retreat": (1)退却,退避,退却信号;(2)降旗号;(3)回退,隐蔽,修养;(4)隐退处,休养所;(5)收容所;(6)飞机后斜度(2001:2900)。考虑到这两个词在本句中的意思和汉语的语序,本句译为'这张字条让他们笑得更厉害,但紧接着就有点伤感,因为同事一次的滑稽运用一定程度上在欧洲和流浪者栖息地之间建立起一座坚固的沟通桥梁。'
4.结语
智利著名现代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小说《2666》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跟娜塔莎•维莫2008年翻译的英文版相比,赵德明译本中的误译情况比较多。本文主要从词语误译、标点误译和句子误译方面解读赵德明译本,虽然因篇幅有限,只是选取了几个误译实例,但由此可以看出这些误译大都不是因文化内涵深邃而令人难以把握的特殊词语和句子,而是因为译者没有把握好翻译的标准,只是字对字的直译。笔者认为,在翻译外语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时,译者要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甚至多种翻译方法并用,同时还要考虑汉语跟外语见的文化差异和中国读者的阅读和审美习惯,这样才能做到即准备表达原文的意思又不失美感。
参考文献
[1] 陆谷孙.英汉大词典[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 赵德明.2666[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 骆海辉.《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副文本解读[ 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 ( 12): 65- 71.
[4] 闫茁.《我是猫》汉译本词语误译[ 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3, ( 6): 117- 125.
[5] 赵杰丽.《哈姆莱特》的文学译本研究[ J]. 语文建设, 2013, ( 10): 39- 40.
[6] 原炜坷.《源氏物语》的丰子恺译本与林文月译本[ J]. 剑南文学, 2013, ( 4): 91- 92.
[7] 程婧.变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3, ( 6): 94- 97.
[8] 刘书梅.从文学鉴赏论看译者主体性[ J]. 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 11): 112- 115.
百年孤独简介范文5
李晓燕,女,山东高密人,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高密教科院教师,主要从事文艺学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3&ZD122 世界性与本土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话剧《我们的荆轲》剧照
继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2012年11月24日,第二届中国话剧表演“学院奖”在京揭晓,莫言编剧的《我们的荆轲》获得优秀剧目奖。这部剧作为何能够如此打动人心?成功之处何在?让我们走进《我们的荆轲》,深度解析莫言笔下的荆轲形象,挖掘其作品形成的心路渊源,探索其与我们内在的生命关联,领略其艺术世界的独特魅力。
一、《我们的荆轲》中的荆轲形象
《我们的荆轲》是莫言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书写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莫言从荆轲心路成长的角度重新建构了一个不断实现生命的成长与超越的荆轲形象。在这部作品中,莫言解构、颠覆了以往作为传统英雄形象的荆轲,莫言笔下的荆轲就像我们熟悉的一个身边人,甚至就像我们自己。他既有追求一夜成名的野心,也有面临重要生命抉择时的犹豫与彷徨,荆轲是在不断成长和变化着的,其典型形象体现出的“人性化”,以及对生命自由与爱情的向往、对生命超越的探寻,则是“我们”的共性。
(一)“人性化”的荆轲
莫言作品中的人物皆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珍爱生命的存在价值,而“人性化”则是《我们的荆轲》中荆轲形象的突出特色。荆轲是美丑交织、善恶共生的,他既有作为“人”的坚韧不屈、勇敢果决,又有作为“人”的世俗功利、犹疑怯懦,具有人性共有的复杂性与多面性。
荆轲的“人性化”首先表现在他集美丑善恶于一身上。莫言通过荆轲对燕姬的自我剖析,说起他曾在年少时欺负过邻居家的寡妇,出卖过自己的朋友,还勾引过朋友的妻子,还将一个瞎子推到了井里,他说他干过太多太多的坏事,为了赎罪,他才背上一把剑,当上侠客,不惜性命,干一些能被人夸奖的好事……[1]他并不掩饰他对世俗的名声、地位以及爱情的渴求;他反省、忏悔自己曾经的丑陋乃至罪恶……无法简单的用善恶或好坏来定义荆轲,他自然率真,有时可爱,有时可恶,他就像我们身边的人……
荆轲的“人性化”亦表现在他同时兼具作为凡人的勇敢与怯懦。一方面,荆轲勇敢坚韧,他具有在苦难中顽强生存的勃勃生命力。在少年苦难的岁月里,荆轲以他的坚忍执着苦练剑法。为施展才能,他依附于田光门下,最终他与燕太子丹相遇。秦王的贪婪野心激起了太子丹的斗志,也点燃了荆轲施展生命抱负的雄心壮志。田光的舍命相荐、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以及荆轲内心深处的呼召令荆轲肩负起了刺秦的历史重任,荆轲表现出侠肝义胆、刚健不屈的一面。然而,荆轲亦有软弱犹豫的另一面,为了刺秦,他日日担忧,夜不能寐;为了刺秦,他与燕姬一次次排演刺秦场景;易水河边,荆轲在等待高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才无可奈何地走上了刺秦之路。
莫言笔下荆轲的“人性化”还表现在他的醉心于功名上。荆轲还未出场之时,莫言就借秦舞阳之口说起他每到一地,就提着小磨香油和绿豆粉丝去拜访名人。而在刺秦的大前夜,燕姬替荆轲谋划,如果他与千古一帝的嬴政联系在一起,就可以赚取最大的名声利益。对功名的追求直接导致了荆轲在生死攸关的那一刻没有果断出手杀掉秦王。他左手扯住秦王袍袖,右手持匕首抵在秦王胸口,胁迫秦王道:“嬴政小儿,跟我去燕国,向太子殿下谢罪!”秦王岂肯就犯?一声响亮,袍袖断裂……秦王一剑击中荆轲大腿……[2]荆轲在挣扎中扮演了燕姬所言的悲剧英雄,“他本该成功,却因为一个意想不到的细节功败垂成。”荆轲痛恨秦绢不牢,然而衣袖断裂,原本就是荆轲与燕姬心领神会的好戏,亦是荆轲在内心挣扎权衡之后做出的最后抉择。以荆轲的智慧与燕姬的点拨,荆轲已经预见到秦王的一统天下,对于分崩离析的诸侯各国生灵涂炭的百姓是有益处的,对于他自己英雄之名的千古传扬也是有好处的……当荆轲无法生擒秦王而自己又身负重伤之时,高台上的秦王出现,他抓起匕首飞掷,“虽不能生擒,杀之也足可成名!”[3]再次表现出荆轲对于成名的执着追求……莫言笔下的荆轲是世俗化的荆轲,也是“人性化”的荆轲。
(二)追寻爱情的荆轲
世人皆渴望爱情,莫言笔下的荆轲也并不例外。在侠士道里允许纵情酒色,但不允许对女人产生感情,因为“侠士一旦对女人动了感情,刺出去的剑,就会飘忽不定。”[4]然而当荆轲遇到生命中的燕姬之后,他却被燕姬深深地打动,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她。在太子丹的宫殿里,燕姬从一出场就牢牢吸引住了荆轲的目光。太子丹作为旁观者,已经看破荆轲的心事,他派人把有恩于他的燕姬送到了荆轲的府上。荆轲最终没能压抑住内心深处像烈火一样的感情,刺秦前荆轲这样对燕姬表白心迹:“从见到你那天我就产生了异样的感觉,我感到包裹着我内心的那层冰壳正在融化,我心中慢慢溢出了软弱的温情。那天你替代高先生演说聂政故事,举止潇洒,英气逼人,令我目不接,心醉神迷……我希望能过一夜人的生活,我希望能与一个有体温有感情的女人过一夜生活,然后去赴汤蹈火,也不枉了为人一世……”。[5]
历经秦王和燕太子丹宠爱过的燕姬此时却已是阅尽千帆,她再也不可能如年少青涩时爱上故乡羊倌那样以一颗单纯的少女之心去爱侠士荆轲了。恰如作者莫言所说:“燕姬是一个对人生对权力对荣耀有不是深刻而是绝望认识的女人”……即将名扬天下的大侠荆轲从燕姬的身上照见了自己的怯懦与勇敢、暧昧与明朗、渺小与伟大,他以自己的赤诚最终打动了燕姬,然而他们所向往的范蠡与西施的故事却注定只能是梦中的神话……刀光血影,他的生命热情随着匕首刺入燕姬的胸膛也已逐渐冷却,荆轲终有一日也会追随他所爱的燕姬而去……刺秦失败,荆轲最终悲壮地离去了。莫言笔下的荆轲对于爱情的执着追寻,令他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展现出洒脱、奔放的自由之美。
(三)渴望生命超越的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易水河边,荆轲问天,“高人啊,高人,……芸芸众生,或为营利,或为谋名。难道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吗?……可怕的是我半生为之奋斗的东西,突然间比鸿毛还轻……我梦到你让我在这古老的渡口等你,等你渡我,渡我到彼岸……但哪里去找你的踪影?……”[6]荆轲诘问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他的目光穿越了古老的历史,深入到茫茫宇宙……天玄地黄,宇宙洪荒,人究竟从哪里来,又将归向何处去呢?荆轲渴望超越凡俗的生活,渴望谋求生命存在更高的意义与价值。
从年少时的步履艰辛,跌跌撞撞,到后来试图以刺杀秦王来成就功名,然而燕姬的点拨却消解了他刺秦的意义……易水河边,荆轲终于彻悟……一刺成名,历史选择了荆轲;一刺为名,莫言这样去描述荆轲……与司马迁笔下的荆轲所不同的是,莫言将荆轲追求爱情、追求名声的人望与荆轲对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原始生命力的张扬,对爱情与自由的追寻,以及生命超越的渴望,使莫言笔下的荆轲彰显出以往史传或文学作品中“英雄荆轲”被历史所遮蔽的人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荆轲与莫言
莫言塑造了这样一个复杂、真实又能够潜入我们灵魂深处的荆轲,其精神内涵的来源是什么?荆轲何以成为“莫言的荆轲”?笔者认为,齐文化、儒家文化及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冲突以及生命经历、时展等因素对莫言的影响不容忽视。莫言身处的齐国故地山东高密历来就有着对自由生命力张扬的齐文化根基,莫言艰辛的童年生活以及在几十年的写作生涯中的坎坷经历令他对人生命运有着深刻的感悟。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国门打开,西方思潮涌入,中国社会由此经历了飞速发展的三十多年,这些都在莫言生命中留下了印迹,亦成为莫言笔下荆轲形象形成的时代背景与心路渊源。
(一)齐文化与儒家文化的交融冲突对莫言的影响
莫言出生在位于齐鲁大地的山东高密东北乡,那里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齐鲁文化源远流长,深入民族血脉。儒家文化是在鲁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注重道德、礼仪对人的教化,更注重集体合作意识的培养,倡导舍生取义、见义忘利。齐文化与鲁文化则具有明显的不同,齐文化开放务实,尊重人性,倡导追求生命的自由,彰显个人的生命存在价值。莫言受齐鲁文化影响至深,他能够深刻理解和把握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骨子里的刚健不屈、豪放旷达,以及原始生命力的自由张扬。他以这种深刻的生命体悟重新建构了他心目中处于儒道文化交融与冲突背景下荆轲的生命脉络与丰富的人格内涵,在他的创作中对于荆轲形象的塑造,自然烙有鲜明的齐鲁文化交融与冲突的印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儒家文化是一种入世的文化,它倡导积极入世,尊从“忠孝仁义礼智信、温良谦恭让”的道德标准。齐文化则是一种濒海文化,它道法自然、开放旷达、自由灵动,突显对生命的尊重。儒家文化与齐文化滋养下的莫言,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交融中,自然也矛盾冲突。在现实生活中的莫言,是谦下礼让的,在小说创造中的莫言,却是天马行空,狂放不羁,写下了众多生命力勃勃的作品。莫言儒道文化的冲突,也影射到他对荆轲形象的塑造中,形成了他笔下的荆轲形象的矛盾和张力。荆轲一方面积极入世,参与到社会政治纠葛中,表现出生命力勃发、忠孝仁义、士为知已者死的儒家士人精神,另一方面则努力追求自身个体生命价值的彰显,寻求出世与生命的超越,展现出见素抱朴、自由超然的齐人之风。
内在矛盾冲突的莫言,就这样创作了矛盾冲突中的荆轲,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荆轲,一方面勇敢追求个人意志和自由的实现,另一方面,却是荆轲在苦痛挣扎中委曲求全,他寄人篱下,为报一食一饭,不得不成为替主人卖命的走狗……然而,对于走狗的命运,荆轲并不甘心,易水河边的等待与天问,那是荆轲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荆轲终究成为堂堂正正的英雄,他知道自己走向的是一条不归之路……齐文化与儒家文化交融冲突下的荆轲是这样的矛盾复杂,他在追寻自我欲求的满足与社会价值的实现,也在寻求生命的超越。这样的荆轲既是凡人,又是超人,他是独特又普遍的。他的身上彰显着戴着镣铐跳舞般的矛盾与张力,蕴含着来自生命本真存在的美学精神,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意义。
(二)生命经历的体悟与相遇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像金字塔一样从低到高逐级递升: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7]这样的需求层次也展现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对人类而言都是共通的,莫言和他笔下的荆轲,就这样在此与我们相遇。
1955年出生的莫言,其童年时期家庭极其贫困,生活极端压抑,恐怖、饥饿伴随着他的成长,也恰恰正是这种苦痛的童年经历,令他后来成为一名特别关注人的生命本体存在的作家。莫言曾说到, “当年进入文坛,我也想要成名,表现自己,后来我慢慢认识到有更高的更有价值的东西等待着我去追求。” [8]由此可以说,莫言笔下荆轲形象的丰富意蕴产生的重要根据,正是来源于作者莫言自身的生命体验。莫言在接受采访时亦说:“我自己的灵魂深处也藏着一个荆轲……我说的是一种心路历程。我也经历着逐渐认识自我,否定自我的过程……”[9]在对荆轲进行书写批判的同时,莫言将批判的笔指向自己:“一个写作者的历史,也是一个自我认识的历史,如果对自己都不能剖析清楚,那就不可能认识作品中的人物。”“这些人物是所有人,也是我们自己。我们对他人的批判,必须建立在自我批判的基础上。”[10]
莫言在书写荆轲,也在书写着自己,书写着我们每一个人。荆轲少年时的贫困与少年莫言的饥饿体验是相通的。为填饱肚子,莫言曾偷过生产队里的萝卜,而荆轲为解决生存、安全及归属的需求不得不寄身于侠客田光门下。年龄渐长,被尊重的需求使得荆轲拼命想出人头地,每到一地,他就提着礼物去拜访名人……荆轲的渴望与青年莫言想出人头地的渴望是相通的,青年莫言在写作道路上刚刚起步时,又何尝不渴望高人提携?荆轲对爱情的执着与怅惘展示出的又何尝不是莫言在爱情道路上历经的坎坷、磨难、执着、创伤与向往的心灵再现?荆轲易水河边的等待与天问,正是他自我实现需求的表现,莫言多年来在其作品中展现出的又何尝没有对生命意义的苦苦探寻?在历尽百千万劫,辗转反侧之间,莫言也在呼唤着生命意识的觉醒与生命的超越……
莫言曾这样说:“前几稿都在追求共性,我希望表达‘我们都是荆轲!’改到最后这一稿,我放弃了之前的立场,我只是表达清楚‘我就是荆轲!’我的目光也从外部转向了内心……”[11]丰富的生命经历为他重构荆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困境中,莫言的心灵和肉体受到双重的折磨与创伤体验,使他拥有强烈的生命意识,逼使他不断抗争。生命苦痛的体验与不懈的抗争与追求也让莫言对荆轲苦痛的命运以及顽强抗争的品质有了切身的理解与感悟,他深刻理解了荆轲的生命追求,也深知荆轲作为一个凡人的彷徨、忧虑与无奈。生命经历的深刻体悟,令莫言深刻洞察了人性的复杂,他将对人类永恒的爱恨、生死、善恶等主题的深刻理解皆倾注到他笔下的荆轲形象创作中,使其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旺盛的生命力和人类共通性,也令其生命之美可以穿越时空阻隔,直抵人们的心灵世界。
(三)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浸染与升华
莫言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那个时期正是中国社会走向改革开放的初期,大量西方经典译作涌现,中西方人文思潮汇集。莫言在进入艺术学院学习之后,视界仿佛一下子被拓宽,他在那时涉猎了大量的西方文学与理论著作,他的创作也深受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例如《百年孤独》令他感受到了马尔克斯认识人类的哲学理念:“我认为他(马尔克斯)在用一颗悲怆的心灵,去寻找拉美迷失的温暖的精神家园。他认为世界是一个轮回,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人的位置十分渺小。他无疑受了相对论的影响,他站在一个非常高的高峰,充满同情地鸟瞰着纷纷攘攘的人类世界。”[12]莫言在文学创作中,亦吸收借鉴了马尔克斯等西方著名作家的文学观。在荆轲形象的塑造中,他以一种俯视的视角对于生活本身以及生命的终极意义进行着不断的思考。莫言将自己的生命意识、主体意识和生存体验植入到荆轲人物的创作中,他潜入荆轲的内心让人物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从哲学的高度思考和构建他笔下的荆轲,将荆轲放在人类存在与浩瀚的宇宙视野中进行关照。这样,他所塑造的荆轲形象不仅贴近现实、丰满鲜活,而且充分体现出历史与当代相融、时间与空间交汇、世界性与本土性共生的重要特征。
三、荆轲与我们
莫言笔下的荆轲,正是21世纪成长在儒道与东西方文化交融土壤中的莫言对传统荆轲形象的解构与重新书写。莫言拆除了古今屏障,站在人的视角写人,他写出了人的生命力勃发、爱与被爱的渴望以及旷古的忧伤,莫言笔下的荆轲和我们每个人一样是鲜活的丰满的个体,他彰显出率性自然的人性情怀,更是蕴含着具有现代风范的生命自由精神以及超越性的人格魅力。人类文明在进步,然而人类生存依然面临着重重困境,人的物质欲望与心灵追求、个体生命价值的彰显与社会需求的满足等矛盾与冲突始终存在。在类似的生存困境中,荆轲的身上亦承载着与我们相似的苦痛,透过荆轲成长心路的再现,莫言引领我们和荆轲一起穿越此岸的创伤,走向觉醒的彼岸。
(一)类似的生存困境
莫言通过对荆轲生命境遇的书写,揭示了荆轲生存的困境,也展现了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态。看似他描写的是两千多年前荆轲的生命本真存在,实则却是立足于今天。人们对于名与利的追求,千年未变。人类对爱情以及心灵境界提升的渴求,也是古今同理。无法揣度荆轲是否真的拿着小米和绿豆粉丝去送了礼,可我们知道在莫言的家乡高密小米和地瓜粉条是人们相互馈赠常用的佳品。我们无法推测依附权贵是否真的就有锦衣玉食,香车美女,但是我们知道与不同生命能量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不同的生命境遇,在不知不觉之间就会受到浸染和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生命轨迹。
为生存而不得不寄人篱下,荆轲曾忍受过几多的苦痛与艰辛?为了成就功名,不得不付上自己的生命,这是何其沉重的代价?一边是即将一统江山的秦王,一边是施恩于已的太子丹……刺秦还是不刺?如何去刺?种种的生存困境令荆轲夜不能寐――往前走,步步凶险;往后退,如临深渊;归隐于山野,无路可寻……命运抉择的关口,荆轲当何去何从?他多么渴望有高人指点……荆轲的困境似乎是我们每个人生存困境的再现,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我们渴望追寻生命的理想,然而路漫漫却是那样的遥远;我们不得不承受现实生活的苦痛,挣扎于自身的重重局限,反省到自己也如荆轲一样集美丑善恶于一身……进退维谷之间,我们亦会像荆轲一样在矛盾中痛苦挣扎……我们不知道荆轲易水河边等待的高人是谁,高人能为他指明一条怎样的道路?然而我们自已明明也一样地渴望高人指点,渴望得道,渴望突破命运的重重枷锁……
(二)共通的灵与爱
莫言是以心灵与爱情描写见长的当代作家,在他的笔下,无论是从红萝卜地里走出来的黑孩,还是红高粱地里走出来的戴凤莲,亦或是冲进茫茫夜色中的孙眉娘……在这些人物的内心深处,都一样涌动着对生命执着的热爱,莫言对于笔下人物的灵与爱的描写是精妙到位的。莫言以第一与第三人称交替叙事,在各个人物间自由穿梭,他透过多视角的切换潜入了每个人物的灵魂深处。“我们的荆轲”取材于《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荆轲,然而莫言却在原作的基础上对荆轲刺秦的动机进行了深入剖析,对荆轲的书写亦是潜入了荆轲隐秘的内心世界。莫言穿越过千年旷古的沧桑,他用自己的生命体悟去感受我们的荆轲,他写出了荆轲心灵深处的苦痛创伤以及对爱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亦写出了荆轲在生死存亡之际灵魂的震颤与升华。荆轲的灵与爱,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通。
刺秦失败,荆轲仆地前用生命发出最后的呢喃:“呜呼,燕姬!我已经嗅到了你的气味,我这就去做你的范蠡。”[13]这是荆轲生命将尽之时发出的呼声,这呼声似乎可以穿梭时空,直抵我们内心。人之为人,是因为心中有爱啊,是因为人们总在渴望那美丽的爱情可以天荒地老,是因为人们总在渴望灵魂可以得到永生……由此透射出来的是对人的爱情与生命之谜的求索。我们不知道燕姬怎样打动着荆轲的心灵,但我们都能理解荆轲遇到燕姬时那种心灵的悸动与狂喜,以及求而不得的深深痛楚与绝望……荆轲把燕姬视作亲人,最终他们心心相印,我们也一样从荆轲与燕姬的身上照见了自己……对荆轲的书写就是作家对自我、对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存在、爱情与灵魂的书写,展现了作家莫言对人类共通的灵与爱的深度思考,透过荆轲,莫言亦掀起我们每个人隐秘内心世界的一角,读懂了荆轲,也就读懂了我们自己。
(三)我们的觉醒之路
易水河边,荆轲呼唤高人“高人啊,高人,你说你今天会来,执我之手,伴我同行,点破我的痴迷,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我在高高的星空,低眉垂首,俯瞰大地,高山如泥丸,大河似素练,马如甲虫,人如蛆虫,我看到了我自己,那个名叫荆轲的小人,收拾好他的行囊,带着他的随从,登上了西行的破船,去完成他的使命……”[14] 荆轲引发我们对人类及自身命运进行思考,我们终日忙碌奋斗所为何来?我们的生命终级意义又是什么?当荆轲持图携剑走上刺秦之路时,他还是个小人,但当他在易水河边呼唤高人,看到蝼蚁般的自己时,他已经成了英雄。他没有等到来自他力的拯救,他已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15]
荆轲的困境与无奈、成长与觉悟,正是莫言的成长觉醒之路的显现,亦是我们每一个人必然要走过的心路历程。当我们历尽生命的苦难创伤,在百转千回之间一次次提升了自己的生命能量,我们的心灵世界才会变得愈来愈深厚宽广;在繁华落尽之时,我们方能明白什么是名利皆空,人生无常;当我们阅尽坎坷,饱经沧桑,经过不断的反思与沉淀,我们方能怀一颗悲悯之心,真正的认识自己,关爱他人,我们方能真正的走向心灵的觉醒,才能真正理解和体悟程颢在《秋日》诗中所言的“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才能真正达到“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生命境界。
结语
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中,莫言这样说:“我的文学表现中国人民生活,独特的文化和民族风情,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我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写人,超越了地区和族群。”《我们的荆轲》中,命运的神秘莫测、生存竞争的残酷,内心煎熬的痛苦,对爱的渴望与执着追求,顽强的生命力、不屈的意志在这里交融……在这里,苦难是人类共同的命运;在这里,荆轲、莫言与我们相遇;在这里,漂泊的灵魂得以安歇;在这里,生命的活力再次被激发和张扬。[16]
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正如莫言笔下的荆轲一样,都是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的。莫言超越了以往历史上对荆轲的描写,他不仅仅张扬了荆轲的“英雄”特质,更是将荆轲作为凡人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更为可贵的是,莫言从生命的丰富性、无限发展性以及自身的否定性和超越性等方面书写荆轲,强调了生命存在的价值构成与终极意义。生存困境的束缚、灵魂的苦痛,爱情的渴望,生命的觉醒与超越……正是莫言笔下荆轲的重要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莫言的荆轲就成为“我们的荆轲”,他具有古今中外的人所共通的人性,他承载着我们生命与心灵成长的秘密。他是那样的真实可感,与以往文学或史传中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英雄荆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走进《我们的荆轲》,仿佛走进了一场绚丽生动、气势恢宏的历史生命大戏,在这场大戏中,主角就是荆轲、莫言与我们自己。我们一起游历沧海桑田,经历世迁,我们一样苦难重重,生存艰难,在四季交替轮回之间,我们一样渴望着生命的丰盛、完整与自在。在心路历程上,莫言和我们的灵魂深处,都藏着一个荆轲,我们一样拥有内心深刻的生命体验,我们呼唤着高人,亦在生命的磨砺与心灵的蜕变升华中不断成就着自己。
参考文献:
[1][2][3][4][5][6][8][9][10][11][13][14][15]莫言.我们的荆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76,93,94,59,58-59,87-88,202-203,202,198-199,193,94-95,87-88,193.
[7]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