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大自然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大自然的诗范文1
关键词:华兹华斯 浪漫主义 自然观
华兹华斯(1770――1850)出生于一个律师家庭,曾在剑桥大学接受过高等教育。少年时期的他就对大自然充满热爱,经常利用假期到风景优美的大自然去游览观光,他对壮美的自然景观的迷恋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华兹华斯诗歌创作为时漫长,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和人类生活。华被称为“大自然的崇拜者”。他能观察事物,能深入到事物的内心并将其细致入微地剖析给读者。短诗“致云雀”、“致杜鹃”、“致蝴蝶”正是他对自然之美之的真实写照。
一
英国优美的自然风光培育了华兹华斯对大自然深切的热爱。作为湖畔诗人,他定居于英格兰北部的湖区威斯特莫兰郡,风光绮丽的湖光山色成为了他的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他的诗作与王维的山水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华兹华斯擅长描写清新的大自然,歌颂大自然的美。当一首首清新淳朴的自然诗歌展现在读者面前时,人们便会意识到诗歌中的诗情画意,是自发的一种情感流露。
在诗歌创作之前,诗人要清楚此诗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意境,传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若想达到以某种情感感染读者的效果,诗人自己首先要被这种情绪所感染。诗歌中字里行间的诗意是无限,正是因为这种深远的意蕴,在《孤独的割麦女》中,诗人生动而富有同情心地描写胃一个年轻的村姑在田野一边劳作,一边唱歌的情景,把少女割麦子的流动瞬间凝为永恒靠的就是意蕴。诗人以夜莺和布谷鸟两个意象作比喻,诗人将村姑的歌谣比作鸟鸣,我们有时会觉得我们听到了自然的声音。同样,偶尔听到村姑的声音,我们会觉得自己听到了人类天性的声音。渺渺高原上的空旷之感,少女独自割麦子的动作以及那回荡在高原上的歌声,将读者的视觉与听觉一起触动,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看见那情景、亲耳听见那动人的歌声。
在诗歌创作中,描写自然的诗要突出主景,抒情的诗要体现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华兹华斯的《西斯寺桥上》为例,前八行展示了晨曦中的伦敦的美景。晨曦中的伦敦在船队、尖塔、圆顶、戏院和庙堂的映衬下,在无烟的空气中流光溢彩诗人将城市建筑与旷野和天空相连,渲染了大地的风光。作者将河谷、怪石、山河联系了起来,以表示自然之美。此诗描写的是伦敦清晨的景色,这是主景,也是读者关注的重点。但开篇有两句:“大地不会显现出更美的气象,只有灵魂迟钝的人才看不见这么庄严动人的伟大场面。”这两句没有直接写景,而是从侧面烘托出了景色之美,激发了读者的想象。
二
华兹华斯是位伟大的自然诗人。他擅长真实地再现自然。他不仅观察仔细,描写精准,而且能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他给读者留下的是自然的活力和个体精神的印象。华兹华斯的创作主题是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和情景,他认为人离不开自然,平民的悲欢离合才是他的创作主题。他提倡回归自然。他认为社会,特别是城里那种拥挤的、不自然的生活只能削弱人性,使之异化,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是拯救人类悲惨命运的惟一办法。
华兹华斯的自然诗纯用白描,寓巧于补,淡笔取胜,其诗句如淙淙的流水,其语言极浅极淡、不破不露,令人神远。他极力反对新古典主义的诗歌。他宣称,诗歌源于“静怡中找回的情感”在他的诗中,基调是静的,画面是动的,流畅而不事雕琢的动态诗句让人想象摄像机的移动。大量的山水描写背后有一颗对政治失望的心。“感人心者,莫乎先请;情动于衷,莫贵乎真”、“真情真景,无斧凿痕”,自然是心境的反映,与普通琐屑之中发现美,这本身就是一种境界。或许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就是一种返璞归真,是对质朴之美的追求。华兹华斯在自然山水中安顿自己的心灵,宁静致远,淡泊自适,洒脱飘逸。他通过倡导回归自然、运用平实、朴素的语言,改变了英国诗歌的发展方向。
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提倡人与自然要建立起亲密和谐的共存关系,强调天与人、自然与心灵的融合,抛弃杂念与烦恼,抛去功利之念、名誉之心,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着华兹华斯诗歌的性灵,帮助其诗歌塑造不朽。《我像一朵孤独的流云》一诗就很明显地体现了这种思想。诗人对景和情给予了恰如其分的描写。当诗人在林中漫步时,他感到孤,感到与世俗的同伴产生了疏离,像一朵孤独的流云,漂浮在苍穹之中。突然诗人看到了一大片水仙花。这让他想起了夜空中闪烁的繁星。他们与水浪交相辉映,流光溢彩。刹那间,诗人的孤独变成了有伙伴陪伴,他变成了这个欢乐的群体中的一员。花草、树木、波浪、微风,伴之以诗人的情怀。花朵、星星、水浪都处在不断变化的舞蹈旋律中,并与勃勃生机和永恒的和谐相联系。当诗人想起水仙花时,他由精神的空虚转变成了情感的饱满。
诗歌的第一行以“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作为一种陈述的展开形式,一开始就揭示了“我”的心路历程。诗以“我”起句,围绕“我”的游历进入诗境,从“我”孤独地漫游到最终和水仙一同舞蹈,达到与水仙的交融共生。这首诗充分利用了拟人、比喻等手法将大自然的美妙表现得生动逼真,将读者带入湖畔上连绵的水仙花随风舞动的风景中。诗歌的最后两节,叙述者一共用了五个表示欢乐意义的词,暗示了叙述者所感到的幸福程度。相互呼应的表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追寻的过程。第一节中的水仙花与风,第二节中的水仙花与星星,第三节中的水与风,第四节中叙述者说到他的心与水仙花一起跳动时,自然和人也就融为一体了。物即我,我即物,天既人,人即天,二者相互依赖,即“天人合一”。
诗歌的第一行措辞精致,描写出诗人清高孤傲的形象,也与水仙的仪态万方形成对应。第二诗节以“不绝如缕似银河的星斗”喻水仙之多,将天上人间连在一起,与首联的“孤独的流云”相呼应。而尾联在回忆的景象中与水仙同乐共舞,此乃大自然赠给人类的极乐世界。正如诗人所言:“诗起源于在平静中回想起来的情感。”此诗是一次客观而实在的湖区漫游,亦是诗人心灵的上下求索,是他在孤寂中的游历和探寻。无意中所发现的水仙引起了诗人的心灵碰撞,有灵性的水仙闪现于诗人的心灵之眼,成为陪伴诗人回归心性的精神伴侣,在孤寂中给他带来了极度的欢乐和幸福。
三
华兹华斯是一个怀旧的诗人。对他来说,生命似轮回的旅程,生命的开始也是终结之处。他的这种人生哲学体现在他的代表作《序曲》中。长诗始于一文字旅行,目的是回归格拉斯米尔山谷。这次旅行贯穿了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用隐喻的手法表现了他内心的发展历程及对失落的自我与精神上的归宿的渴求。诗人从童年讲到成年,向读者展示了当想象力与自然之美结合之后,人们自知自觉的心智的发展。后来的几卷《序曲》又讲述了诗人在法国的经历,他的共和主义,他与妻子的相识相知,他在雅格宾恐怖统治期间的忧惧,以及他对大革命真正理想的不懈的支持。《序曲》结尾对斯诺顿发展上升的描写成为诗人在灵感与想象力上登峰造极的标志,他把自己全部奉献给人文主义,成为“大自然的先知”我们所看到的是一部想象与自然美景相结合的人类意识发展史。
华兹华斯是英国诗歌史上的精英,是浪漫主义时期的杰出代表,他为读者展示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召唤人们用清新、自然、关心的目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他对诗歌的巨大贡献在于开启了现代诗歌,开创了运用百姓生活语言写诗的新道路,并号召人们回归自然。
参考文献
1.常耀信著.《英国我能学大花园》[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2.郎琴芳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赏析》[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
3.王佐良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描写大自然的诗范文2
摘要布宁是俄罗斯20世纪侨民作家的代表。他虽然半生侨居国外,但他的心却始终眷恋着俄罗斯的大自然,他的创作也一直情系俄罗斯这片热土。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美妙和作家对自然的爱恋。本文通过分析布宁创作中的自然主题,阐释分析了作家热爱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关键词:布宁 自然 永恒 乡土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上世纪以来,人与自然的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俄罗斯文学也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并涌现出了一大批生态作家。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1870-1953)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发表了一系列作品,如《鲁霞》、《米佳的爱情》、《完了》、《安东诺夫卡的苹果》、《静》、《投宿》等。当我们细细品读这些作品时会发现,布宁的创作融入了大量的人与自然主题。作家通过鲜明的景观刻画,细腻的情感分析,以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整个社会的自然生态现状。
一 自然主题的源泉
风景描写在布宁作品的情节构筑中“占有最主要的位置”,但不失“合乎逻辑的诗意”。在作者的视野里,只有讲故事的人、作者和主人公的心情。这主要表现为对环境,尤其是对大自然的感悟。布宁的抒情主人公常常游离于社会生活圈子之外,去寻找一种更为牢靠的支柱,即生生不息的大自然。正是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他才能找回自己,找回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布宁的这种自然情缘,源于他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而他的这种对自然对故乡的眷恋,在侨居国外后更进一步升华到其文学创作之中。布宁的故乡奥尔洛夫省地处俄罗斯腹地,风光秀丽如画。屠格涅夫、丘特切夫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和作家均诞生于此。在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布宁自幼便饱受俄罗斯贵族文化的熏陶,且其家学深厚,这些都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布宁生长的乡村是祖父留下的农庄,夏天庄稼一直长到房前,冬季积雪遍野。幼小的布宁终日徜徉在花草与庄稼的海洋,带着自己淡淡的忧伤,细心体察大自然的无限美妙,从而形成了自己敏锐的艺术感觉。因此作家在对自然的描写上可谓得心应手,别具一格。这是他以后创作中以描写自然景观取胜的主要原因。
二 创作中自然描绘的体现
作为构筑布宁小说世界的重要素材――自然景色,经常出现在他的乡村题材的作品中。在这些小说中,布宁经常描写田野、庄园和乡村。主人公的视线经常从人类转向大自然,再从大自然转向人类,转向日常生活,这样的往返回复,是想在人类的生活中注入美与和谐。尤其是在《安东诺夫卡的苹果》和《苏霍多尔》等作品中,作家带着如丝如缕的喜悦和绵绵不断的忧伤,反复描写它们,笔端闪烁着对往昔岁月深情的追念与幽思。
1 对自然的赞美
小说《耶利哥的玫瑰》对意境的追求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耶利哥的玫瑰”无疑是小说的中心意象,在灵秀的山水间,在作者深挚的情怀中,在庄严幻美的气氛里,无处不飘散着这种传奇刺草的清香,显然,“耶利哥的玫瑰”是一种象征,它蕴含着作者对于某种精神的追求。表现了布宁中年迟暮之后,对于理想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
我们来看《静》中的一个片段:
“初阳已透过雾霭,照暖了阒无一人的堤岸,眼前的一切无不光莹四射……萨瓦尔山消融在亮晃晃的晨岚之中,在阳光下难以辨清,只有定睛望去,方能看到山脊好似一条细细的金线,迤俪于半空之中,这时你才会感觉到那边绵亘着重峦叠嶂。近处,在宽广的山谷内,在凉丝丝的、润湿而又清新的雾气中,横着蔚蓝、清澈、深邃的日内瓦湖……两三只海鸥紧贴着湖水悠闲地翱翔着,冷不丁其中的一只,忽地从我们身旁掠过……”
在这里,初阳、晨岚、群山、鸥影,表现出主人公甜蜜、忧悒与超脱的心境。可以说,整部小说就是诗化的典型,它的每一个章节都是诗化了的,甚至小说中的每一句话也都能构成意境。《静》几乎是山水风景画的连缀,是蕴涵着情感和意蕴的一幅幅画面,轻静淡雅,给人以美的的艺术享受,表现出了散文化小说独有的艺术魅力。像这样满是意境的语句,在小说《雾》、《深夜》中也比比皆是,印象式的文字和跳动的意象以及含蓄的表达,不胜枚举。
2 对自然的忧伤和感叹
布宁早期的短篇小说的叙事者在精神气质上接近作者,是传达作者情绪的中介。与之相适应,文本中采用了大量的作者插语、形容词、比喻来表达作者的主观评价。这种用法经常见诸于对主人公的评价和肖像描写中,赋予整部小说一种基本的情调。
在任何一部浮动着抒情主人公翩翩情思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对现实环境的描写,也表现出对逝去的忧伤和感叹。以《安东诺夫卡的苹果》为例,这部小说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极富表现力的画面。读者仿佛看到了雇工们在地主庄园采集苹果,还似乎看到了集市般的场面,这是衰落中的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而对于叙事主体而言,这些社会现实显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大自然的美丽壮阔,这才是作者心之所系。通过对两幅迥然不同的画面――果实丰收的美景和萧瑟破败的暮秋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无限惆怅和感伤。
在这部小说的开头,作者运用散文的笔法,淡淡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清丽可人的秋日果园图景,透露出一种祥和、宁静之美:
“……我至今还记得那凉丝丝的静谧的清晨……记得那座满目金黄、树叶开始凋零,因而显得稀稀落落的大果园,记得那槭书的林荫道、落叶的幽香以及――安东诺夫卡苹果、蜂蜜和秋凉这三者的芬芳。空气洁净得如同不复存在一般,果园里到处是人声和大车叽叽嘎嘎的响声……”
这样的描写在侧重情节叙事的现实主义小说中是不常见的。小说二分之一的篇幅,都在尽力描绘蓬勃的果实丰登之秋,展示旧式地主生活的诗意。作者的主观情绪跃然纸上,给人留下尤为深刻的印象。但是到了作品的第三部分,对果园的描写,就完全是另外一番样子了:
“自九月杪起,我们那儿的果园和打麦场就开始变得空旷了,气候也通常在这个时候发生骤变。风整日整日摇撼着树木,雨则自早至晚浇淋着它们。偶尔,傍晚之前,在西半天上,落日的颤抖不已的金光会穿破阴沉沉地压在地面上的乌云……同时,在北半天,在沉甸甸的铅灰色的乌云上方,水汪汪的浅蓝色的天空冷冰冰地、明亮地闪着光,乌云则慢慢地凝聚成为连绵不绝的含雪的云峰……风并没有停息。它骚扰着果园,撕碎着不停地从下房的烟囱里冒出来的缕缕炊烟,并且重又去驱赶如发绺似的不祥的乌云。乌云在低空飞驰着,转眼间,就像烟雾一般,遮蔽了落日。余辉熄灭了,像一扇小窗户那么大的一块蓝天闭合了,果园显得荒凉、沉闷,雨重又浠浠沥沥地飘落下来……起初是悄悄地、战战兢兢地下着,后来越下越密,最后终于变成了与黑暗与风暴为伴的倾盆大雨。使人忐忑不安的漫漫长夜开始了……”
这一段文字和上面的一段一样,都是采用散文式的白描手法。由于时过境迁,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变化,艺术效果和审美情景迥然不同。这样一幅衰败凄凉的画面饱含悲剧色彩,读来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由于对自然的描写和抒发,小说充满了散文的韵致。它意味深长地宣告了在时代的重压下,乡村贵族老爷旧式生活的衰落终成现实,庄园的景致一去不返。
在布宁的小说中,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有的只是优美的意境以及倾注着作者的主观情感的,一种深远的、气韵生动的境界。布宁深受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的影响,极富于诗人气质。他怀着淡淡的惆怅和忧伤,在乡村的旷野之中、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寻觅着“安东诺夫卡苹果”的芬芳、人类的爱以及自然的永恒。这种诗情充溢在他的小说中,形成了一种美丽而略带空的风格。
在创作中,布宁侧重于氛围的营造、情境的构筑。对意境的追求突出地表现在对田园景色的描绘、对山水风物的抒写上。平凡的小事、片刻的意念、永恒的遐思、脑海瞬息起伏的波澜都可以成为其小说创作的材料,从而构成意境悠远、情韵深邃的美文。
比如在《一个小小的爱情故事》中,景物描写几乎占据了整个篇幅。在《鲁霞》、《米佳的爱情》、《完了》、《金窖》等小说中,不乏大量的自然风光描写。在这些小说中,场景和景物并不是为人物的活动服务,恰恰相反,人物成了景物的点缀,成了自然的一个部分,作者所展示的只是一个个充满诗意的风景片断,用以铺展感觉和玄想的瞬间。如《金窖》实际上是一些风景片段的连缀。读者通过画面的过渡,才可以隐约感觉到时间的缓慢变化。好景不再,美丽的自然一去不返,小说传达出一种惘然若失的情绪,显得沉郁、凄美,读后让人久久难于忘怀。
对于意境的追求是小说《雾》的一个显著特点。整部作品几乎是一首象征主义的散文诗,是诗也是画,充溢着对夜的沉寂、雾的迷蒙、纷乱的思绪的描写和忧郁哀怨的倾诉。在《静》、《投宿》中,风景描写也都占了很大篇幅。
在《新路》中,作者一改直接抒写的方法,主人公的意志主要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含蓄地表达出来。作者对清冷凄凉的飘雪之夜的描写,不仅烘托了气氛,而且也给读者的心灵深处带来丝丝的寒意。
像这样对于自然的感叹和表达淡淡的忧伤情感的作品,在布宁的文学创作中,可谓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三 结论
布宁的作品不仅确立了他在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坛中的地位,而且是其对小说领域最突出的贡献之一。首先,改变了小说的审美意象,形成了散文化的独特艺术特征。其次,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思维,既是对俄国与欧洲小说散文化发展趋势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小说的开创,使小说突破传统模式而更为开放,导致小说风格的丰富与发展。
布宁本人曾说过,“我认为自己既不是颓废派,也不是象征主义者,既不属于浪漫主义,也不属于现实主义”。感受在布宁作品中占主要地位,情节几乎不存在。罗曼・罗兰曾经指出布宁小说富有情调,融合了各种感受和体验。布宁似乎致力于向读者传达一种对生活的印象,对自然的印象,而非事件的罗列。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布宁的创作中,对于自然仍只是停顿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然美好失去的怅然。他有的只是感叹和淡淡的哀伤,而没有像普里什文、拉斯普京、阿斯塔菲耶夫等作家呼吁甚至谴责对俄罗斯大自然破坏的行为,更没有思考自然缺失的原因和后果。可以说,我们从布宁的文学创作中了解到的自然生态,只是一个起点,更深层次的自然生态,并未在布宁的作品中出现。
注:本文系唐山学院2009-2010年度院级社科类科研项目《俄罗斯生态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09006A。
参考文献:
[1] 任光宣、张建华、余一中:《俄罗斯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俄]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凌建侯等译:《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曹靖华:《俄苏文学史》(第一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 [俄]伊・布宁,陈馥译:《布宁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俄]伊凡・蒲宁,戴骢译:《蒲宁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6] 冯玉律:《跨越与回归――论伊凡・蒲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 梁坤:《当代俄语生态文学中的弥撒亚意识》,《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作者简介:
描写大自然的诗范文3
[关键词]孟浩然;山水田园诗;自然美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至唐代诗歌艺术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涌现出了许多闻名于世的诗人和众多的诗歌流派。山水田园诗派便是其中影响深远的一大诗歌流派,孟浩然就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山水田园诗及其诗派之所以盛行于盛唐时期,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盛唐时期,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天下太平,这些都为山水田园诗派诗人提供了悠闲生活的物质条件。再加之当时儒学、道教、佛教的全面发展,形成了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局面,也形成了思想解放,致使某些知识分子追求个人自由生活、追求个人精神上的解放超脱:有些诗人受到佛教的影响;有些诗人在政治上受挫,于是他们便隐居于山林、田园。山水田园就成为了他们的小天地,也成为了他们诗歌作品中的主要题材。纵观山水田园诗的传统,山水诗源于南朝的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的陶渊明。山水田园诗以描绘大自然的秀美景色和恬静的田园风光为主,并且表达诗人的隐逸思想:向往平和宁静的生活以及对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的不满。因此,继承陶渊明和谢灵运传统的山水田园诗作便大量问世了,并且逐渐形成了诗歌流派。山水田园诗派诗人的诗歌艺术技巧颇高,但是有一定的超脱现实和个人消极倾向。孟浩然即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
孟浩然生于公元689年,卒于740年,名不详,有一种说法说他名浩、字浩然,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孟浩然的一生相当平静,绝大多数的时间过着隐居生活。四十岁时孟浩然曾西入长安求仕,但失意而归,在南方各地漫游了几年之后又重返故乡隐居。孟浩然的生活虽然很平静,但他的内心却充满矛盾,这主要表现在隐退与进取的斗争上。张九龄镇荆州时,孟浩然曾被召为从事,但不久就又归家。政治上十分失意,他深感自己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生活于“开元盛世”却以布衣而终。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歌的诗人,现存诗歌二百六十余首,大多为五言诗,其中又多为五律。孟浩然的五言诗在当时颇富盛誉,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对他评价很高,也很敬仰。李白就在《赠孟浩然》一诗中赞美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孟浩然的诗作大多描写幽静山林的景物,农家怡然自乐的生活,洁身自好的情趣,羁旅他乡的客愁等。他的诗歌风格明朗,语言清澈,感情纯挚,写景优美自然。但是由于他的生活较为单调,诗歌的形式比较单一,内容稍显贫乏,诗歌的意境也不够壮阔。苏轼曾评孟浩然“韵高才短”,十分中肯地指出了他的诗作的不足之处。但是这并不影响孟浩然成为继谢灵运、陶渊明之后,开王维之先声的著名山水田园诗人。
描写大自然的诗范文4
初春,一切都笼罩在雨雾中,仿佛只有“苍翠欲滴”才配得上眼前的这片景色。“绿意正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地面上那片倔强的小草最好的写意。这片刚冒新芽的小草儿,像一个个保卫边疆的战士,展现出一派“雄赳赳,气昂昂”的气势。即使是路人一再踩踏,它们也会坚强地挺起来。这坚强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正是自然哲学最好的命题。
自然是文学的。
仲夏,田野上展现出一片沁人心脾的绿,知了是大自然的诗人,不知疲倦地歌颂着大自然;树林是大自然的作家,伸展着繁茂的枝叶描写着大自然。不需要激昂的文字和冗长的章节。夏日里的大自然总有着诗一般的韵律。
自然是美学的。
深秋,落叶覆盖了城市角落里那最后一片即将成为高楼的树林。准备着过冬的昆虫在离别之际,违者片绿韵演唱着最后一个曲子。这不是流动的音符,也算不上是优美的节拍。但这天籁之音,却能给我们带来最深的感动,最刻骨铭心的美丽。
自然是艺术的。
冬天,最美的雪花从天空悠悠散落,为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覆盖了喧闹,覆盖了嘈杂。只有静静地欣赏它的艺术感。这种艺术感让我们远离城市束缚的气息,让心灵畅快而自由地远行。
自然是自然的。
自然的春、夏、秋、冬都有着不同的美。但无论是哲学的美,文学的美,美学的美还是艺术的美,这美的精髓却都只是自然。
现代生活的嘈杂,覆盖了自然的天籁之音;虚拟世界那迷人的色彩,让我们忘记了自然界最美丽的绿色。这些嘈杂的声音和复杂的色彩,让我们的心灵远离大自然。为了心灵的释放,何不去聆听这属于自然的声音?何不去找回那一份感悟自然的心境?
描写大自然的诗范文5
一、品读文题,彰显自然秀美风光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灵魂。文本的题目是经过作者三番五次琢磨、推敲而拟定的。有传递作者对山里“朋友”那份深厚感情的文章《山中访友》;有描绘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雨景图的文章《山雨》;有发挥丰富想象,描绘童话般草虫世界的文章《草虫的村落》;有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想象丰富,描绘索溪峪独特美的文章《索溪峪的“野”》;有描绘“山水甲天下”,突出山的“奇、秀、险”和水的“静、清、绿”的文章《桂林山水》等等。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索溪峪的“野”》一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一“野”,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前收集张家界、索溪峪的有关照片、文字资料,以便更好地分析、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紧扣文题,质疑问难:1.“野”是什么意思?索溪峪的“野”体现在什么地方?2.为什么说索溪峪“野”?并让学生通过读书后同桌或小组讨论:(1)索溪峪的山怎么“野”?(2)索溪峪的水怎么“野”?(3)索溪峪的动物“野”表现在什么地方?(4)索溪峪的游人的“野”表现在什么地方?通过以题析文,让学生质疑问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巧妙拟题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细读文本,感悟“朋友”深情厚谊
人与大自然亲密无间,大自然恩赐给人类青山绿水、草长莺飞、鸟语花香、万紫千红的诗情画意的美景,令人赞美。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一文,抒发了作者迈着轻盈的脚步,访问“山里的朋友”而表达的人与自然的深厚感情。教学中可以从“四赞美”来理解课文内容。1.拜访老桥,赞美古桥的“德高望重”。“我”首先拜访那座古桥朋友,把古桥比喻成“德高望重”的老人,从它为人们“搭桥过河”做了许多事,赞美古桥无私奉献的精神。2.拜访“树”,赞美树的青翠。第3自然段用“知己”说明“我”与树是非常要好的知心朋友,用“无边的青翠”来赞美树给人类带来优美的绿色环境;并想像把自己当成树,脚下长出须根,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想像自己也要像树一样为人类服务,从而衬托、赞美了树的可贵品质。3.拜访多个“朋友”,赞美它们的用处。用“山中的一切”说明“我”的朋友非常多:山泉捧出明镜,瀑布是天生的金嗓子,悬崖挺拔的身躯,白云洁白的身影,云雀“叽叽喳喳”的响声。还有捡起一朵落花,拾起一片落叶,捧起一块石头来描绘它们的特点,赞美它们给人们带来的好处。4.拜访雷雨,赞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描写“雷阵雨来了”,用“像……又像……”来比喻雷雨的巨大响声和神威,还用“撑起的巨伞”来赞美天地给“我”的恩泽。最后描写作者拜访山中朋友的收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欣赏、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渗透保护大自然的教育,并进行小练笔:写“我与树交朋友”的短文,在读写结合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奇异想象,抒发赞美喜爱之情
世间万物丰富多彩。草虫世界,更是美不胜收。生物学家、文学家通过细心观察,发挥奇异的想象,揭示了草虫小生灵的奥秘。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草虫的村落》一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旅游,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那么,作者是怎样发挥奇异的想象呢?1.想象丰富,彰显草虫迷人的世界。作者充分发挥奇异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把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想象成一位“游侠”;看到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劳动者”。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勇敢、勤劳和智慧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小甲虫的迷恋之情。2.运用修辞,突出小生灵高雅的艺术。作者巧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草虫的村落在作者的眼里有街道,有小巷,还有形形的人们。它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更有着高雅的艺术。3.观察仔细,赞美草虫精灵的智慧。作者通过对草虫的仔细观察,以奇异的想象,巧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地描写在草虫村落里,看到熙熙攘攘的甲虫村民;看到了“大街、小巷”;看到了像南国少女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看到了像庞然大物似的蜥蜴;看到了甲虫音乐家的演奏会;看到了“村民们”行色匆匆的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草虫小精灵勇敢、勤劳和智慧的赞美与喜爱之情。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欣赏、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用“蜜蜂、蝴蝶、蚂蚁”创编“勤劳村民”的童话故事,在小练笔中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四、欣赏山雨,描绘形声色美特点
美丽的山林郁郁葱葱,色彩斑斓,风声雨声,在作者的笔端下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山雨》一文,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用清新的笔调描绘出一幅诗情画意的山林雨景图。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山雨”的音韵美、色彩美和幽静美呢?1.描写声音,突出雨来时的音韵美。课文是按照雨来、雨中、雨后的观察顺序写的。第1~4自然段是描写雨来得突然。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远而近,由轻而重的过程动态美。作者用“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突出雨来时的音韵美,表达作者对山雨的独特感情。第5自然段描写雨至山林的音响特点,作者发挥独特的想象,将“岩石、树叶、绿草”联想成“琴键”,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想象成“轻捷柔软的手指”,将雨声联想成“优雅的小曲”,展示了一幅“山、雨同奏”的动态美景图,表达了作者对山雨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2.描写颜色,突出雨中的色彩美。第5~7自然段是描写雨中的色彩美。描写雨中的山林色彩层次多得难以辨认。同时描写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绿”。这种“绿”是一种水淋淋的、富有动感、极具生命力的色彩美。3.描写响声,突出雨后的幽静美。第8-10自然段是描写雨后。通过对鸟儿啼啭、雨珠滴落的声响描写,突出了雨后山林的幽静美,并用“丁――冬――丁――冬”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描写幽静美多么楚楚动人。教学中,教师要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让学生用“嫩绿、翠绿、粉红、金黄、淡青”等词语来描绘草地上各种野花盛开的情景,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描写大自然的诗范文6
关键词:信仰缺失;华兹华斯;自然;拯救
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翻开报纸杂志,更多映入眼帘的是强权政治、战争谋杀、种族歧视、恐怖爆炸、家庭暴力、抑郁自杀、偷盗抢劫、人性异化、贿赂贪污、吸毒。此外还有资源匮乏、物种灭绝、地震海啸、干旱洪水、台风龙卷风……。我们不仅扪心自问:现代社会到底怎么啦?哪里出现了问题?出现了什么问题?人类如此急功近利,狭隘自私,极端利己,自然环境如此恶劣,全体都偏离了自然发展的轨迹。人类信仰的缺失已经把社会带入了环境濒于灭绝的时代,而且人类缺乏信仰道德的行为正在毁灭着这个星球赖以生存的基本生命系统。出路在哪里?问题如何解决?办法多种多样。本文只从生态文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华兹华斯的诗歌对现代社会的价值,以便找到拯救人类心灵拯救现代社会的钥匙。
Donald Worster认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危机,不是生态系统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而是我们伦理道德系统出现了问题。要想渡过危机,需要我们尽可能准确地理解我们对大自然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理解我们的伦理道德系统并用之去改造他们”。现代社会越来越远离自然,人们被太多的现实欲望吸引着,渴望无限的自我满足,人欲横流,物欲泛滥。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居住在狭窄的火柴盒建筑中,心中缺少绿色,道德的泉水越来越干涸,信仰的追求越来越淡漠。即便在忙中偷闲,来到自然中散步,看到森林想到的也是如何卖掉木头造纸赚钱,看到湖水清澈想到的也是如何使养殖业扩大发展,看到绿草青青想到的也是如果在这里放牧,使我的牛羊肉更鲜嫩卖上个好价钱……满脑子的利己主义,从没有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遭受到的毁灭性破坏,更何况很多“自然美景”都是人造“美景”,根本无法陶冶心灵。
华兹华斯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的英国社会并不比现在文明,工商业的迅猛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充足的财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人类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人类心灵和环境也受到了双重的污染。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凭借着科技手段,肆无忌惮地对大地进行掠夺性生产,人们匍匐在利益的脚下,道德信仰丧失殆尽,无情地毁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面对此状华兹华斯在“早春诗行”中痛心地写道:
大自然把我躯体内的灵魂
同她美好的作品结合;
我想起那个问题就痛心:
人使他的同类成为什么?(写于早春的诗:5-8行)
华兹华斯在苦苦地思索着问题的症结,在“序曲”第一卷中问道:
……究竟是什么东西已然
驯服了
伟大的国家,崇高的思想如何
销声匿迹
人们在何时把刀剑换成了账本
又在何时撇下书斋
去追求黄金……(1-7行)
华兹华斯认为大自然中蕴含着永恒的崇高的灵性,可以陶冶人类的心灵,在沟通中,大自然对心灵会起到引导、抚爱和训诫的作用,是人类的朋友、老师、乳母和慰籍者,可以帮助人类找回道德信仰,教会人们做人的道理。他呼吁人们:起来,到山巅上去看太阳,到田野中去闻绿草的芳香,原野中的音乐有更多的智慧,让自然成为你的师长(全局改观,17-24行)。
在华兹华斯看来,人类要想从狭隘的物质利益中解脱出来,不滥用科学技术,重建正确的道德信仰,首先就要走进大自然,低下人类高傲的头颅,带着小学生的崇敬,用心灵去学习、去体会、去理解她的一草一木,它给予你的超过了所有贤哲的说教。
在“序曲”第八卷中他写道:人是自然的一个物体,使自然人性化,同时又使人自然化(166-172行),爱自然导致爱人类(Love of nature leads to love of man),人类只有融入大自然中,与之相互理解、相互爱戴、和谐相处,方能树立起爱人类的道德信念。爱人类才会更加珍惜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珍爱自然会使人类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不滥用权力和科技,且一味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使社会在良性的轨道上发展。
Lynn White认为,环境危机归根到底是指向科学技术的信仰及价值观的事情。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先进的科技支持下,人们想到的是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人类创造更大更多的财富,但却忽略了大自然自身的法则。Barry Commoner说得好,一切与其它的一切相连,宇宙中,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个体,也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自我。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分掠夺,势必要自食其果,受到它的惩罚。于是就有了现代社会中的信仰的缺失,精神的彷徨,内心的孤寂,行为的古怪,人性的异化等等,稀奇古怪的自然灾害层出不穷,人类到了真正反省的时候了。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重读华兹华斯的诗歌,不探讨它的诗学理论,不涉略他的语言韵律,只从他诗歌中展现的心灵与大自然交互的角度出发,就可以找到医治现代社会中人们焦躁不安的良药。
“诗是储藏起来的能量,阅读诗是能量转换,批评家和老师充当着诗与生物圈的媒介,释放储藏在诗中的能量与信息,使它在人类交际中流转,最终被转化成社会行动”。华兹华斯用诗歌警示着人类,目的是让其从缺失信仰和自私自利中挣脱出来,并转化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使世界得到拯救与解放。他的“咏水仙”“再现了远方大自然中一幅明朗而奇妙的春色美景”(黄宗英:如何静听别离1999)
多少次,当我独卧不眠
思绪万千,或心灵空漠
他们便在我心灵中闪烁
多少次抚慰过我的寂寞
于是我的心又充满幸福
伴着簇簇水仙翩翩起舞(19-24)
华兹华斯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美景是心灵的至宝,在你孤独、彷徨、寂寞之时,她会抚平你的精神创伤,使你充满寄托。在“彩虹”一诗中,诗人充分表达了见到彩虹的喜悦心情,并把其与过去、现在、未来联系起来,产生了对人类的哲思。华兹华斯认为在大自然中不但可以医治精神创伤,还可以让人更纯洁、恬静、善良,充满道德信仰,逐渐看清事物的内在生命。在“丁登寺赋”中写道:
我还要感谢他给我的另一个赏予
一个更高尚的赏予,在幸福的思绪中
那心灵上神秘不测的负担
那不可理解的陈世所带来的
让人厌倦的沉重负荷
也为之减轻了――在这恬静的心绪中
那高尚的情感引导着我们――使我们仿佛暂时停止了呼吸
甚至连血液也不再流动
我们的肉体已陷入酣睡
我们变成一种纯粹的精神
和谐的力量,欢乐的深远力量
使我们带着平静的目光
去洞察事物的真谛
华兹华斯的“序曲”描绘了诗人心灵的成长过程。从童年陶醉于湖区的美景,倍受大自然的与引导到剑桥城市生活的搅扰,使之倍感大自然的重要,对其更加理解,也更加理解人类,到法国大革命及后期的个人精神危机以及自然对心灵的疗复,使他在大自然的、训导和引领下达到最后的完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