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匡衡凿壁借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匡衡凿壁借光范文1
“哎!我的父母也不是大学生,没有文化,要不然我的学习成绩肯定能名列前茅!”
“就是,就是……”
我不认可同学们的这种观点,我认为想要取得好成绩就要靠自己的努力。
有人辅导当然好,但是父母辅导的再到位,你自己不用心学习也是没用的。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就拿我们班的李刚同学来说吧:
他的爷爷奶奶是老知识分子,爸妈又是大学生毕业,可是到了他这辈就截然不同了,不知怎么的就厌学了,整天被爸妈送着来学校,一上课就无精打采,心不在焉。老师劝,家长管,都无用。那成绩,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可见父母的文化再高,家庭背景再好,也不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取得好成绩,要靠自己的努力。
这一点,我们班的李燕就是很好的例子,她刚从农村来到这里,父母大字不识几个,整日忙于做生意,无暇顾她。但她偏爱学习,勤奋刻苦,不耻下问,成绩如日冲天,从以往的倒数至今日的名列前茅。就在去年,她还被评为“全市十佳少年”。
李燕虽无父母的辅导,也无良好的学习环境,但却照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因为她努力了,这是她用自己的勤奋刻苦换来了优异的成绩。
古代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大家都知道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吧!匡衡儿时十分喜欢读书,却无烛,遂借邻家之光读书。借此微光来读书,终有一日,书尽。
村中有一大户人家,家中藏书甚多,匡衡愿不收任何报酬,为他工作,只求在那里读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匡衡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大文豪。
匡衡凿壁借光范文2
程门立雪,汉语成语,拼音是chéng mén lìxuě,偏正式;作谓语。比喻非常尊敬老师。关于成语程门立雪有哪些是可以摘抄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程门立雪的解析,供大家参考。
一、程门立雪成语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二、程门立雪成语近义词尊师重道 [ zūn shī zhòng dào ]
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三、程门立雪成语造句1.现在的年轻人有程门立雪的精神的已经不多了。
2.那位青年人很有些程门立雪的精神,为了学到知识,总是恭敬地向先生请教。
3.要学好这门技术,就必须拿出程门立雪的精神来,虚心向师傅求教。
4.我们在学习和工作当中,应该有程门立雪的精神,虚心向他人学习.
5.我们向别人求教要有程门立雪的精神.
6.以前还有程门立雪的传说呢,既然现在得拜访一族之长自然得有点诚意。
7.程门立雪,是历史画卷里一个优雅而绝美的剪影;
十年破壁,是人生典籍中不可或缺的清隽动人的插图。
8.肖卫东将他拒之门外,大宝干脆使了一招程门立雪,肖卫东扛不住劲了,开始接纳。
9.就是程门立雪,也要垦求师父收下我们。
10.对于求武心切、有程门立雪精神的求学者,唐本人偶尔会网开一面,不过这个概率实在是太低了,有点像买彩票撞大运一样。
11.榜样如程门立雪的杨时,为不吵醒老师休息,在雪地默默等候数时。
12.在三顾牢庐的恒心,程门立雪的毅力下,终于再次见到她。
13.“路不拾遗”、“负荆请罪”、“匡衡凿壁”、“程门立雪”等比比皆是的典故,佐证了一部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史。
14.有一种程门立雪的感觉,但很明显不是。
15.曾子避席、圯上受书、程门立雪……千百年来传为美谈的经典故事,无不体现出学生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敬爱。
16.便把当年孙和平在任延安家门口程门立雪的事说了说。
17.“程门立雪”“断臂求法”是流传千百年的喻世故事,告诉了世人心诚志坚与终得正果之间的哲理关系。
18.不可,书上说,有程门立雪,我们要完成师傅的考验,不能让师傅失望!
19.武侠小说中最恶搞的情节之一,是拜师学艺时候学生程门立雪、久跪不起,几天几夜最终感动了师傅,收为徒弟悉心传授。
20.程门立雪?将军,什么叫程门立雪?
21.饥乃加餐,倦然后卧,学然后知不足,然后补憾,方有韦编三绝、孙敬悬梁、牛角挂书、凿壁借光、映雪囊萤、以荻画地、圆木警枕、程门立雪等等的故事。
22.杏林医苑有一则“罗门拱立”的佳话,说的是朱震亨拜见罗知悌,毫不逊色于“程门立雪”。
23.杨时师承程颢、程颐,位列程门四大弟子,著名的历史典故程门立雪、洛学心传的主人公,就是他。
匡衡凿壁借光范文3
90后,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语。没错,我们就是90后,是飞翔于蓝天里的雏鹰;我们是90后,是挂立在绿树上的嫩叶;我们是90后,是躲藏在花丛中的娇蕊;我们是90后,是奔跑在草原上的马驹;我们是90后,是生长在天地间的快乐精灵。或许,我们很娇小,可能,我们很脆弱,但我们会茁壮成长、吸收精华,成为生命的主人。
90后都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学习状态,我们的学习会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而进步吗?对于这个问题,很多90后会自信地回答“是”,但也有不少90后缺乏信心。对于那些自信的90后,我只是希望他们能够保持,对于这些学习不怎么样的90后,我有太多感慨。学习差了,没关系,加把劲,还可能会好转,但是,如果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停止前进,那真的是无药可救了。不知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才能划到上游,如果不努力向前,就只能是后退。想必,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匡衡是西汉时期一位有名的文学家,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买不起油灯。为了能在晚上读书,匡衡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里的墙借光读书,。终于,匡衡取得了大成就,被封郎中,迁博士。如此看来,学习是要付出努力的,只有努力了,才会取得大成就。
有了成就,我们是否记得他们——为你操心的父母
绝大多数90后都是娇生惯养,在家里是小公主、小皇帝,父母则成了忠实的仆人,全心全意地为主人服务——你别笑,我可不是在开玩笑,这完全是有根据的事实。你是否这样想过:当我舒舒服服地赖在床上时,父母在做些什么?当我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时,父母在做些什么?当我悠闲自在地听着音乐时,父母在做些什么?父母一直在劳动,为你的快乐生活劳动着。你有想过给刚下班的父母递杯茶吗?哪怕只有淡淡的茶香,对父母来说,也是浓郁的。你有想过为刚坐下的父母捶捶肩吗?哪怕只是轻轻地揉捏,对父母来说,也是舒服的。你有想过帮忙碌的父母分担分担吗?哪怕只能生疏地刷刷碗,对父母来说,也是欣慰的。你有想过孝敬孝敬自己的父母吗?作为一名90后,应该是体贴父母的,会时刻为父母考虑。父母太宠着我们,就是溺爱,但我们要在蜜糖罐中体会到生活的苦
90后,任重而道远啊!妈妈常说,我是她的希望,妈妈希望我努力学习,为祖国做贡献。妈妈还告诉我,要尽忠报国,成为社会的接班人。成为社会的接班人——多么艰巨的任务啊!这任务竟扛到了我们肩上,既然祖国把这个使命交给我们,我们就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祖国尽到责任。每个90后都有只属于自己的理想,要在理想的基点上行动起来、坚持不懈,才能为祖国添光彩。要谈起理想,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清楚它的利益就行。但要想做到坚持不懈,还需要努力。
虽然困难,但我们的90后是不会被任何困难压倒的。在90后眼里,困难不过是一块小石子;在90后眼里,困难不过是一个小水洼;在90后眼里,困难不过是一点小浪花;在90后眼里,困难不过是一滴小雨点;在90后眼里,困难不过是一阵微风。在90后眼中,困难追不上我们的步伐。即使它挡在前面,我们也会把它甩远。在90后看来,正确对待困难,事情会变得简单明了,或许,乐观面对困难,我们会破茧而出,化作蝴蝶。
匡衡凿壁借光范文4
坚守梦想,活出希望
偶然的,在一个角落里找到自己昔日写的一本小诗集,很虔诚的翻阅着那曾经的美丽,诗句虽略显幼稚却不失真挚,虽拘谨也不乏浪漫。品读着自己曾经的心灵小语,突然间有些不敢面对自己了。
多少年来,不再有梦想,不再有希翼,不再向往不再追求,早就习惯了安于现状,甚至还可以对自己的颓废理直气壮!这还是我吗?我曾经的理想呢?我曾经的追求呢?那些年少时的狂妄,那些曾经的豪言壮语,都跑哪儿去了呢?我豁然明白,那个年少时的梦想早已被自己丢弃在某个角落里,就如同这本小小的诗集一样。我甚至会编一些幼稚的谎言来欺骗自己,以便给自己的自甘颓废寻找借口!这十多年来,我输给了自己!
在少年时代,我就有一个当诗人的梦想,所以对汪国真是情有独钟,光他的诗我就抄了好几大本,每每读着那些优美的诗句,就会幻想有一天自己的文字也可以像他的那样,被人喜爱。然而,当远离了学校,当繁重的农活疲惫了身心,我再也没有闲情逸致去品读那些喜爱的诗句了。直到后来结了婚,有了孩子,也就顺理成章的做起了家庭主妇,过着循规蹈矩的平凡的日子。那个绝美的梦,便在锅碗瓢勺的撞击声中破碎了,曾经的憧憬,曾经的豪情,也就被自己深深地埋葬了。
这么多年都在碌碌无为中颓废,在熙熙攘攘中迷失,有时候也会想,如果当初我可以坚持,如果有人可以一直给我鼓励,或许我的人生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可如今的我终于明白,任何外在的干扰都不应该成为自己怨天尤人的理由,生活中的磨难更不应该成为我追逐梦想的绊脚石。
从此,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挑战自我的自甘平庸,把苦难当成动力。我应该从现在奋起,把自己的心交给希望,而不是过去。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也许这正是命运对我的考验,我为什么不可以把生活中的经历也看成是我人生的一种财富?记得朋友曾对我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没错,如果没有曾经的经历,也不会有我今天的生活感悟,这样来看,我是不是也应该感谢这种磨难?庆幸这种经历呢?
人,总是会在矛盾中挣扎,在痛苦中抉择,有笑有泪,有取有舍,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命运。不管事态怎么改变,其实主宰命运的一直是我们自己,不管是心有所向,还是迫不得已,那都是你自己的抉择,怨不得任何人。这个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如果自己不想着超越,没人帮得了你。
开学励志广播稿范文二
无畏年少青春,迎风潇洒前行
如果青春是醺人欲醉的海风,那么自信就是这和风前行的路标;如果青春是巍峨入云的高耸,那么拼搏就是这山脉层层拔高的动力;如果青春是高歌奋进的谱曲,那么坚强就是这旋律奏响的最强音!
回眸往昔,风流江山如画。抚摸着钟鼎上的甲骨铭文,青铜的纹理烙刻辉煌的过去,记录民族的兴衰;第一束阳光破开帷幕,新的世纪到来,这,是我们的纪元,是我们的天地,是我们一展才华的舞台。
乘着好奇心起飞,我们飞遍千山万水,成长的痕迹镌刻在记忆中,成为生命的永恒,随着青春前行,也许我们会体验到成长的痛苦,也许泪水会模糊我们不愿意哭泣的双眼,也许我们会面临一次又一次的艰难抉择,但我们不会退缩,更不会放弃,因为,我们是90后! 我们是90后!我们是自信向上的一代!未来的路会充满艰难,会遍布荆棘,会时刻挑战我们的自信。试问,我们不努力,谁努力?我们不自信,谁自信?我们不成功,谁成功!奥运场上,小将龙清泉勇夺冠军;围棋盘里,少女候逸凡大杀四方;牟晓申,摘取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丁士源,书写90后创业辉煌。这些人都是我们的同龄人,他们自信,他们努力,他们走向成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让青春的歌声插上翅膀,拥抱神采飞扬的梦想,让燃烧的热情化为不竭的动力,助我们登上顶峰,以自信,起航的汽笛即将鸣响!
我们是90后,我们是勇于拼搏的一代,君不见,仲尼厄而作《春秋》,文王拘而演《周易》;君不见,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君不见,匡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爱迪生发明电灯,失败千次毫不气馁;达尔文研究进化论数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同学们,古之成大事者,都是有大恒心的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是泱泱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传承!没有不劳而获的硕果,没有从天而降的馅饼!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只有不断的拼搏,只有不断的与人生道路上的风雨搏击,我们才可能前行!用拼搏做桨,青春的航船将持续远行!
匡衡凿壁借光范文5
聋生作文兴趣聋生大多从小就失去了听力,听觉的障碍影响了口语的形成与发展,导致感知信息的贫乏、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书面语言的表达很难做到准确和流畅,反应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聋生作文的“老大难”。经过近20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了指导聋生作文的“五部曲”,颇有成效。
第一步:制定作文教学计划
先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案研究,针对聋生目前词汇掌握的情况、口语表达能力、心理及生理发展特点、听力损失程度等进行全面评估与衡量,然后进行分类。对各类学生在某段时期作文应达到的要求,量体裁衣,为每位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计划。
1.制定每月教学计划。基于我校教学管理采取集中上课、集中休息的实际情况,依据学校课程设置计划表,每个月为每位学生制定出本月的作文教学目标和要求,每月一总结,学生自己跟自己比,只要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就适时表扬,肯定。
2.制定学期作文教学计划。每学期初,提出本学期作文需达到的目标,学期末,对本学期写作情况作详细分析,对立意新颖、思路清晰、内容丰富、语句精彩的作文给予表扬,帮助落后学生分析原因并提出希望。
3.制定学年作文教学计划。教师依据教材作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季节气候特点,以及学校活动开展情况制定。教师要做到对每位孩子的情况心中有数,要求不能过高也不宜过低。
第二步:培养兴趣,引导入门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写作意境中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教师要利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百货商场、游览公园、郊游、爬山,参加或观看各种文体活动等,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有重点的引导学生观察,适时地提出各种问题,提高学生注意力及观察的兴趣。这些具体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为聋生更好地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开展口头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看图作文比赛等活动;引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聋生写作都有了可喜的进步。
第三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这是写作的一个基本规律,聋生要想清晰完整的表达一个问题,就要从简单的字、词、句着手,再由词成句,由句成段,由段连成篇。组词造句是写日记的基础,而日记又是作文的基础。日记是聋生实现由句到段再到篇的桥梁。写作初期,每天坚持辅导学生写日记,写前提出要求,写后及时批阅修改,指出优点及不足。
写作过程中针对聋生知识面狭窄、词汇贫乏等特点,采取小步伐多层面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每日一句话”和“每天一记”习惯,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实现作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最佳中介。
第四步:多读、多练、多思、多动
“讲练结合、读写结合、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开导思路、发展智力、引导创作、指导练习”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指导思想。
(一)多读、多练
熟读背诵本身就是一种理解的好方式,所以要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晨读及课余时间,多读些课外书报,如《小学生语文报》《小学生拼音报》《儿童童话寓言故事》等,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接触到大量书面语言,既丰富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并且这些儿童读物图文并茂,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思维。
1.首先,抓住社会、学校、家庭生活、自然景观等值得一写的精微细节,鼓励学生及时记下并写出自己的心得。其次,也可一文多写,多写多改,循序渐进,成篇指导。
2.培养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日常阅读中遇到精彩的词句或章节随时记录,按写人、叙事、景物场面描写等分类整理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又一佳径。
3.把其他学科的实践活动纳入聋生作文内容。如利用体育课进行的篮球、乒乓球活动情况,可写《记一次篮球(乒乓球)赛》,利用手工课上所学剪纸、折纸等知识,写工小制作,如《拉花》《小纸船》。
4.学生在校期间,鼓励学生多练习写请假条、留言条、信件等,掌握一般性应用文,对提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
(二)多思、多动
1.多思。教育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多动脑,多问几个“为什么”。读书看报时,指导学生对好的句段、章节进行独立的吟诵、分析、摘摩和品味,掌握写作方法,联系现实生活并展开想象,将学生的所感所思、心得体会融入文章意境,这是写好作文的根基。
2.多动。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的课文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示。百看不如一试,亲身体会,感受更深。如学习《课间十分钟》一文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活动:有的丢沙包、有的跳绳、有的跑步、有的爬杆、有的踢踺子……通过亲身体验,结合教师的引导启发,让学生把活动内容及内心感受记录下来,这就是一次很好的写作练习。
通过多思多动,学生不但掌握了大量的书本知识,而且培养了动手动脑能力,既丰富了生活又汲取了大量的作文素材,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第五步:培养意志,持之以恒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靠训练,训练不是一日之功,要有“滴水穿石”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意志对聋生而言,要多树立榜样,多讲些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如:“铁杵磨绣针”“匡衡凿壁借光”等,既让学生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又从思想上教育了学生做事要有意志、有耐心、有恒心。写作文同样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这样,学生作文水平才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对教师而言,面对学生的作文,要有百改不厌、千批不烦的意志与恒心。
总之,对聋生进行作文教学是一项十分艰辛复杂的劳动,没有捷径。只有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勤加指导,聋生反复实践,师生共同长期坚持,才能不断促进聋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金卯.聋校作文教学的思考和策略[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7,(2).
匡衡凿壁借光范文6
关键词: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没有强烈持久的兴趣作依托,阅读势必流于应付或猎奇。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必须首先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1.通过名人名言激发阅读兴趣
名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名言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格言就深入人心。名人热爱读书的事例也举不胜举,比如匡衡凿壁借光、王融废寝忘食,手不释卷,对于这些名人读书故事,我们可以利用“每日一言”、“每周故事”向学生推荐。平时,有意识地向学生们介绍古今中外热爱热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学家高尔基、鲁迅,大作家老舍、巴金、冰心等等来激励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效增强阅读能力,才能提高综合素质。
2.通过文学名著激发阅读兴趣
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作品。在中学阶段,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一批中外名著,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很好载体。图书馆可以在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外,介绍一些关于原著全文内容、历史地位、作者相关作品的文字使学生产生阅读原文和其他作品的强烈欲望。
3.通过活动体验激发阅读兴趣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学习路上的探索者,同时更渴望自己是一个成功者,这是每个学生的共同心理。针对学生这种心理,图书馆应创设各种机会,搭建多种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经常举办读书心得征文评选,选出佳作在校园橱窗中展示;开展手抄报比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收集素材,确定刊名,撰文画图,设计版面;组织学生参加故事剧本表演,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和展示自我的机会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想、去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才能,并在活动中不断积累成功的体验,腾起不断努力的希望,从而更加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
图书馆是世界各国公认的“人类的知识宝库”,面对这座宝库,不会利用很难进入书的世界。要想充分利用这座人类知识的宝库,使自己成为文献的主人,善于掌握和运用检索文献资料的方法显得尤其重要。为了让学生利用图书馆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我们应通过开设图情知识课指导学生掌握利用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会他们查目录,检索资料,使用工具书。使学生能自由、便捷地在图书馆吸取知识,获取信息。一旦学生能真正掌握利用图书馆这把“金钥匙”,对于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及将来实现终身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做好课外阅读的引导
如今的课外读物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受年龄和知识结构的限制,中学生在对图书的选择和识别方面还不够成熟。那么,如何选择优秀的并且适合自己的书籍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要主动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引导和推荐,尤其要做好以下六类读物的推荐工作。例如:课程参考书目类、科普读物类、名人传记类、优秀报刊、知识读物、经典名著类,此外,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电子读物等等,知识载体的丰富多样也是吸引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之一。
四、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会学生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1.精读与略读
精读即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细细揣摩,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划,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和信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有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信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2.阅读与思考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阅读的一种渐臻佳境的境界。学生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多思考,在理解、消化的基础上善于将所读之书进行概括、浓缩、抽象等,找出知识的精华,培养阅读概括的能力。
3.摘录与随感
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地注重书中的故事情节,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广撷搏采并消化吸收,学以致用。
五、利用网络,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网络阅读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方式,也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又一理想空间。指导学生网络阅读,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要对学生进行网络知识、信息技术及检索技术培训,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掌握快捷有效的获取网络信息的方法。
2.让学生学会积累整理网络资料的方法,并将优秀的学习资料能科学有序地分类、整理。
3.要有明确的阅读目的,使学生快速提高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