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己亥杂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龚自珍己亥杂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龚自珍己亥杂诗范文1

古今的大思想家。他在《壬癸之际胎观第一》中

说:“众人之宰,非道非极,自名日我。”在《壬癸之

际胎观第九》中又说:“群言之名‘我’也无算数,

非圣人所名;圣何名?名之以不名。群言之名

‘物’也无算数,非圣人所名;圣何名?名之日

‘我’。”将“我”视为万物之源,将“我”推到与

“道”、“极”平等的甚至更高的地位。这样强调

“我”,比之陆象山所说“宇宙本是我心,我心即是

宇宙”又向前推进了一步。陆象山所强调的是

“我心”,亦即“我的心”,或者主观的心,龚自珍

调的则是更具个人色彩的“我”亦即“自我”。与

此相联系,他以为人与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物无情

欲、私欲而人有之,“今日‘大公无私’,则人耶?

则禽耶?”(《论私》)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

“宥情论”与“尊情说”,以为:“情之为物也,亦尝

有意乎锄之矣;锄之不能,而反宥之;宥之不已,而

反尊之。龚子之为长短言何为者耶?其殆尊情者

耶!”(《长短言自序》)

龚自珍既以“我”为物之源,又以“情”为人之

本性,性格且率直无忌,因此,他的诗歌纯粹是自我

及其情感毫无掩饰地呈现。“欲为平易近人诗,下

笔情深不自持。”(《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

得十有四首》)“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

真。”(《己亥杂诗》一七O)既是他诗歌本质的表

白,也是他作诗状态的写照。由于龚自珍挥洒无

忌,以致于“诗中伤时之语、骂坐之言,涉目皆是”

(王芑孙语)。龚自珍自己也意识到这样做不但于

事无补,反而有害于已,于是决心戒诗。然而,有几

度戒诗便有几度开戒,而且,开戒之后的龚自珍不

仅没有收敛“自我”,反而由于“自我”压抑太久而

更加放肆。当他辞官南归之后,“狂言重起廿年

痦”(《己亥杂诗》十四),以“我”为中心的诗情更是

如决堤之水,势不可阻。诗中不时可见到的“我”

的字眼与形象,就是其突出表征。“只筹一缆十夫

多,细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

泪滂沱。”(《己亥杂诗》八三)“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痦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

材。”(《己亥杂诗》一二五)“我”都挺身而出,仿佛

可见诗人一边秉笔疾书,一边清泪不断,一边秉笔

疾书,一边向天狂呼的形象。

在那些“我”并没有直接出场的诗作中,同样

可以感觉到诗人耸立的“自我”、喷薄的激情。

“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

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己亥杂诗》一二三)

诗中并没有“我”字,然而,也仅仅只是少了一个

我字而已,那独倚东南且涕泪纵横的诗人自我形

象与那些有“我”字出场的诗歌同样高大和突出,

而整首诗歌也就是“我”的一声深重叹息。当然,

龚自珍更多时候还是将“自我”投射在各种物象

中。换言之,那些“我”没有直接出场、也没有自

我形象直接展示的诗作,也同样是龚自珍“自我”

及其情感的发散与呈现,文字与物象中处处充溢

着变形的与化身的自我。“西池酒罢龙娇语,东

海潮来月怒明”(《梦得“东海潮来月怒明”语醒足

成一诗》),“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

(《梦中作四截句》),无论是奔涌的东海潮,还是

明亮似怒的夜月,或者层层叠叠不知所以的花影

中,都有诗人的倒影,都是诗人情感奔涌所至,它

们与“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秋

心》之一)一类情感直陈的诗歌可谓分流同源、异

树同花。

龚自珍的“我”高大、特立、狂放、孤独,同时又

满怀愁绪。“畿辅千山互长雄,太行一臂怒趋东”

(《张诗黔前辈游西山归索赠》)、“九重阿阁外,一

脉太行飞”(《暮春以事诣圆明园……》,可以清楚

地感觉到诗人的特立、挺拔,不为时流所囿。“病骨

时流恕,春愁古佛知”(《才尽》),又可看到诗人的

孤独无依。时流既恕自己的“病骨”,诗人自然不

会有多深的春愁,此愁既要待古佛来知,自然意味

着时人并不知与不屑知。“欹斜谑浪震四坐,即此

难免群公嗔”(《十月廿夜大风不寐……》),“一山

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夜坐》),又暴露

出诗人遭受时人嗔怒排斥、孤立无援的原因乃在于

诗人的超拔突出,威震于人,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

之。龚自珍虽然高大,但却孤立,眼见民生疾苦而

自己无用武之地,难免愁从心起,就像一匹志在万

里、声鸣长空的骏马,却偏偏生活在万马齐的时

代,正因为此,龚自珍的“我”会有忧郁、激愤与悲

愁。“猿鹤惊心悲皓月,鱼龙得意舞高秋。云梯关

外茫茫路,一夜吟魂万里愁。”(《咏史》)在与鱼龙

“得意”的对比中,猿鹤的悲鸣与诗人的愁苦相互

交织,悲愁又增激愤。他的诗作中,经常出现一剑

一箫的意象,“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漫感》)“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秋心》之一)这剑是特立、疏狂而孤独的象征,箫

则是忧郁与悲愁的化身。

不过,龚自珍的“我”并非只是个人的“我”,他

的情也并非一己之私情,与之相应,他的悲愁也不

是个人得失的悲愁。虽然龚自珍也有一己之私、一

己之私情与私欲,这些欲望的实现与否也肯定是其

情绪波动的根源之一,然而,不能不说,龚自珍的小

我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与时代的大我混为一体,难分

你我。他的目之所向、心之所想、口之所言,更多的

是“中原”、“九州”,是“西北”、“东南”,是“塞上”、

“江东”,他的诗作总是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从本

质上来说,龚自珍乃是晚清时代的“善鸣者”,时代

的立言者与代言人。“我劝天公重抖擞”的“我”既

是龚自珍个人的呼声,也是整个时代的呼声。与此

相应,龚自珍及其诗歌中的种种哀愁,归根到底也

就是整个时代的哀愁。“楼阁参差未上灯,菰芦深

处有人行。凭君且莫登高望,忽忽中原暮蔼生。”

(《杂诗,己卯自春徂夏……》之十二)“斗大明星

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秋心》之一)正是因

为感觉到中原的暮蔼沉沉,无可挽救,恰如长天坠

月,无可上升一般,龚自珍及其诗作才会有莫名的、

无法抑制的哀愁。“我”有多大,诗就有多大,正因

为他个人的小我叠合着时代的大我,这些最自我的

诗作同时也是最无我的诗作,它们既是自己的心声

又是时代的代言与象征。由于个性如此鲜明,“自

龚自珍己亥杂诗范文2

背景:一八三九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下了短诗315首,本诗是第一首,写他被迫辞官,离开北京时所抒发的感想。

己亥,清道光十九年(一八三九),龚自珍辞官南归 ,后又北上迎取眷属,于南北往返途中,写成了短诗三百一十五首,题为《己亥杂诗》。这首原列第一百二十五。

“九州生气恃风雷”,“九洲”指全中国,传说古代中国分为九个洲,这句的意思是“要使得全中国能够出现生气勃勃的景象,就得倚恃一埸如急风惊雷般的大变革。”

“万马齐喑究可哀”,究,毕竟。“喑”,声音嘶哑。“万马齐喑”,是引用的苏轼《三马图赞引》中的语句,说的是宋朝一匹高大雄壮的西域贡马,“振鬣长鸣,万马齐喑。”这里是比喻清王朝统治下的那种令人窒息的氛围

龚自珍个人资料:

性别:男

国家/区域: 中国近代

生日:1792年8月22日

行业/职务: 思想家、文学家

简介:

龚自珍(1792-1841),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人;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又号羽?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祖父龚?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诗》。父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著有《国语注补》、《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母段驯,著名小学家段玉裁之女,著有《绿华吟榭诗草》。

翻译:【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译文】

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写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1年)岁次已亥,龚自珍辞官返乡,又去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感于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的情况,作诗315首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龚自珍己亥杂诗范文3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龚自珍己亥杂诗范文4

万马齐喑。

万马齐喑:千万匹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形容局面沉闷。万马齐喑,描写的场面为马是个不安静的动物,一万匹马在一起,不可能不出现嘈杂的现象。而使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一件让所有人想不到,或者非常惊讶的骇人听闻的事情发生,而使万马齐喑。出处为清朝龚自珍《己亥杂诗》中“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来源:文章屋网 )

龚自珍己亥杂诗范文5

1、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肺七嘴八舌九思十霜,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而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的《春夜喜雨》。

(来源:文章屋网 )

龚自珍己亥杂诗范文6

“格”在古汉语中的解释如下:

名词,树木的长枝条。庚信《小园赋》:“枝格相交。”栅栏。杜甫《潼关吏》诗:“连云列战格。”格子。沈括《梦溪笔谈》卷一:“窗格上有火燃处。”。名词,格式;标准。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特指法律条文。风格。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徐熙至京师,送图画院品其画格。”成语有“别具一格”。动词,阻止;阻碍。《史记孙宾传》:“形格势禁”(被形势所阻止。)成语有“格格不入”。抵挡,抵御。晁错《言兵事疏》:“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动词,击;打击。《后汉书钟离意传》:“乃解衣就格。”今有双音词“格杀”、“格斗”。动词,推究;研究。《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动词,正;纠正。《孟子离娄上》:“叭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动词,到。《尚书君奭》:“格于皇天。” 来。《尚书汤誓》:“格尔众庶。”。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