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力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力学论文范文1
(一)教材内容狭隘
尽管土力学课程涉及多个工程领域,但是国内现行绝大多数教学大纲和相关教材仍然泾渭分明,使得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不懂交通土建,交通土建专业的学生不懂建筑工程,难以满足大土木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需求。此外,为与国际接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已列为中国目前正在推行的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因此,如何结合中国注册工程师制度,调整教材内容,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创造条件,也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教学及教材内容滞后
随着土木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和新理论不断涌现。与其他很多课程一样,目前国内大多数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材的内容及相关教学大纲偏于陈旧,更新程度远远落后于学科的发展。通过网上调研,发现国外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的教学及教材内容紧跟学科发展,能够反映该学科较为前沿的研究成果,如临界状态土力学、非饱和土力学等。而在国内,这部分内容大多作为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高等土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本科教材和教学大纲中极为少见[3]。
(三)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尽管许多学校已将多媒体、讨论课等引入课堂,教学模式趋于多元化,但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仍然是目前主要的教学模式,因人施教、个性化教学的开展还很不理想。
二、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整合并及时更新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的相关内容,减少指定教材的局限性,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解决教材内容狭隘、滞后以及内容多课时少等问题。模块化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建筑工程应用(如浅基础、桩基础设计等)、交通土建应用(如沉井基础设计、路基设计等)、石油特色(如储罐基础设计)、专题讲座(如非饱和土、土动力学等)、注册师考试等多个模块。在共同学习基础理论模块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相应的模块进行学习,并且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精点讲解、专题设计、课题研究等为主,考试时将该部分的学习情况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总分。与此同时,为适应大土木的要求,学校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做了相应的改革,最突出的一点是大三下学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未来的职业意向,自主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向(如建筑结构方向、地下工程方向、岩土工程方向、交通土建方向等),每个方向都开设了相当数量的选修课程。
(二)构建多元化、个性化教学模式
在进一步完善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对课后作业和实验教学内容的分类、建立网络互动平台、组建大学生创新团队等措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以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个性化教学。
1.教学手段及方法多元化
在现有教学课件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模块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多媒体课件;通过工程案例录像、动态仿真等手段介绍课程研究对象及内容;建立教师与学生网络互动平台。互动平台主要包括教学资源、土工试验、课程设计、工程实例、前沿专题、解惑释疑等模块。其中,教学资源模块主要包括教学课件、作业习题、参考资料等内容;工程实例模块主要包括设计工程案例、相关规范、施工图纸等;前沿专题模块主要包括环境岩土、土动力学、非饱和土、科技引导等专题,主要介绍一些新的技术、新的理论、有价值的论文、该领域的热点问题等,学生也可通过此模块选择与学科有关的创新课题;解惑释疑模块主要通过网络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类与课程、考研、就业、注册工程师考试等有关的问题,学生也可参与解答。在教学方法方面,除了传统的教师讲解以外,逐渐改变教学观念,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辅以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研究性实验和课题设计等。特别是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实现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师生课下交流等多元化教学。
2.因人施教的个性化教学
(1)增加课后作业量,对课后作业进行分类。考虑到学生层次的差异,将课后作业分为必交作业、习题作业和不必交作业三类[3]。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做作业。其中,习题作业为课程各知识点的典型习题,是课堂例题的补充,一般1个例题配3-5个习题作业,由学生自己批改作业,教师给出详细的解答过程,以供学生参考;不必交作业主要是考研和注册工程师考试等方面的典型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未来就业的方向以及考研方向等自主选择。(2)实验教学分类。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的基本理论、公式等主要来源于实践和实验,实验教学是该课程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将实验教学分为常规试验、研究试验和观摩试验三类。常规试验为教学大纲要求本科阶段必须掌握的基本土工试验,如固结实验、直剪试验等,以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为目的,学生必须选修,且要求按照教师的讲解及规范规定的步骤进行;研究试验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前沿课题提出实验项目及实施方案,并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旨在强化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学生自行设计的纤维土强度试验等;观摩试验是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学生观摩现场试验或现场实验录像,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现场实施能力,由教师指导完成。(3)组建大学生创新型团队。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和网络互动平台,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结合石油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组建大学生创新团队,鼓励学生直接参与科研,增强其创新意识。目前该课程已组建3个创新团队,有设计纤维土、垃圾土等多个研究课题。(4)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鉴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会直接就业,加之该学科实践性很强,因此,教师常常通过网络平台,传递一些工程资料,与学生探讨设计、施工过程中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办法,解答现行规范中的疑问,为学生独立工作奠定基础。3.推进考核方式的改革基于过程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多元化原则和能力性原则,逐步推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改变一次性结课考试的考核形式,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查和学生能力的评价,形成课程最终成绩=过程考核成绩(课堂考核成绩+综合考核成绩)+期末考核成绩的考核方式。其中,期末考核成绩所占比例不超过50%。考核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
力学论文范文2
电场对单分子荧光强度的操控
这里选用Suqaraine-DerivedRotaxanes(SR)染料分子[19]进行单分子光学实验,其化学结构如图2(a)(P257),SR分子结构中的大环能够增强分子的化学稳定性,抑制吸收谱线的展宽.该分子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50nm,最大发射波长为678nm.由于SR分子对称性的空间结构,它的固有电偶极矩几乎为0,在外场的作用下不会产生偶极取向极化.图2(b)(P257)显示了样品制备的示意图,两只平行电极的间隔通常制备到十几个微米,更大的电极间隔需要更高的外场电压来实现需要的电场强度.染料单分子制备到电极的间隙中,首先在电极间隙旋涂一层薄的PMMA薄膜,然后再旋涂染料分子到电极间隙中,在染料分子上再次旋涂一层PMMA薄膜.PMMA薄膜主要用于为染料分子提供电子转移的受体,同时使得两电极之间形成绝缘.染料分子被激光激发到激发态上电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弛豫到基态:辐射或非辐射衰减到基态,或到达寿命较长的三重态,或者发生电荷分离,电子转移到邻近其它受体上.电场可以控制电荷分离从而可以直接调制电子转移.在SR分子周围的PMMA基质中存在或强或弱的电子受体,由于电场的存在可以使得电子在分子和电子受体之间转移.根据Frenkel理论[20],电场能够改变两个电性相反的电荷之间的库仑势垒.电场中势垒可以用(1)式表示.(式略)根据Frenkel理论,当分子样品上没有施加电场时,电子会在外界热能的驱动下在分子和电子的受体之间发生电荷转移,当电场加到分子样品上时,电场可以降低分子与电子受体之间的库仑势垒,导致电子被周围电子受体的库仑势垒俘获的几率减小,而电子从势垒中逃逸的概率增大使得荧光强度增强.图5(b)显示了一个SR单分子对方波电压的响应,当方波电压加到单分子上时,分子荧光会突然增强,当关断电压后,分子荧光又会突然减弱,电压能够将分子荧光从2K的平均光强增加到6K,当关断电流后荧光会稳定在4K的强度上.说明该单分子周围可能有一个很强的电子受体,电子在热扰动下在分子和这个强受体之间发生弱的隧穿.当电场加到分子样品上,分子与强受体之间的势垒被降低,电子的隧穿几率变大使得分子荧光增强.当关闭电场后,分子与强受体之间的势垒升高但没有上升到初始高度,使得分子荧光强度(4K)比初始荧光(2K)强.表明通过电场作用后分子与周围的电子受体之间的势垒会被改变.
染料单分子光动力学特性的电流操控
我们同时进行了利用电流操纵染料SR/ITO界面上的电子转移率.10-9mol的染料SR分子溶解于1L的氯苯溶剂中,充分振荡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将该溶液以3000r/min的转速旋涂到盖玻片基片上.ITO从Sigma-Aldrich公司购买,粒子尺度<100nm,几百纳米厚度的ITO薄膜旋涂染料分子上.二根铝导线被固定在ITO导电膜上,经真空干燥后,在样品表面上覆盖一层几百纳米厚度的PMMA薄膜 (Mw=15,000,Tg=82℃,Aldrich),以隔离氧气.将样品放入到温度为350K的真空干燥箱中进行10h的淬火处理以消除残留的溶剂、氧气及舒缓旋涂技术对聚合物薄膜造成的影响.在调节注入ITO薄膜中的电流的同时将激光照射到焦平面上的单分子上测量瞬时的荧光强度.我们测量了数百个SR单分子,所有的单分子荧光对电流都有明显的响应.电流作用下的单分子荧光熄灭轨迹曲线显示在图6中.图6(a)显示了一个SR分子的荧光强度轨迹,当24.1mA/mm2的电流密度周期地作用到ITO薄膜上,电流能够有效地熄灭单分子荧光.在荧光强度轨迹上可以观察到单分子的荧光闪烁.当24.1mA/mm2的电流应用到ITO薄膜上,单分子荧光强度展示了一个指数的衰减,通过单指数拟合获得的时间常数为(2.24±0.23)s.关闭电流后荧光逐渐恢复到它的初始值,大约需要10s的时间.荧光对电流的响应时间和荧光恢复的时间依赖于分子邻近的局部环境拟合获得的时间常数分别为(5.80±1.20)s,(3.20±0.54)s和(1.38±0.09)s.可以看到施加的电流越大,单分子荧光暂态响应越快.电流关闭后荧光强度恢复到初始值需要大约7.5s.46.8mA/cm2的电流密度能够几乎彻底熄灭分子荧光.图6中的这两个单分子有不同的荧光恢复时间,这是由于不同的单分子与周边ITO纳米粒子相互作用的异构引起的.另外,我们统计了75个荧光减弱的单SR分子在不同电流作用下的荧光强度轨迹,显示在图6(c)中.所有的单分子都随着电流的作用荧光出现减弱,在42mA/cm2的电流密度作用下单分子的平均电子转移率可达到91%.我们给出一个电流驱动下的电子转移模型用来解释电流作用下的分子荧光减弱,如图7所示,包括分子能级、光诱导作用下的电子转移和电流驱动下的电子转移,在SR/ITO半导体界面电子在光诱导的作用下发生由染料分子的激发态到ITO的导带上的电子转移,即向前的界面电子转移.电子又会自发地从ITO的导带转移回到染料分子的基态上,即向后的界面电子转移.在外部电流的驱动下分子也会发生由分子基态到ITO导带的电子转移,即基态的电子转移.当一个外部电流应用到ITO薄膜上电势能够调节ITO的费米能级.正电势能够降低ITO的费米能级会在SR和ITO之间形成一个能级差,从而能够驱动向前的电子转移和基态的电子转移同时抑制向后的电子转移.在一个大的外电流作用下,向后的电子转移能够被完全抑制从而分子荧光会完全熄灭.当关闭外电流时,ITO的费米能级会逐渐恢复到它的初始值,对向前的电子转移和基态的电子转移的驱动力都将会减小,向后的电子转移将会增加,因而荧光强度逐渐恢复到它的初始值.
力学论文范文3
学前创新教育不单单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它应该让受教育者在接受创新理念教育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因此,这也就要求教育者在优化人生观和人伦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教育,从学前阶段就培养出具备高水平的理想和高层次追求的人才来,这也是学前教育者进行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和首要教学目标,也只有这样,在教师的指引下,孩子们才会在未来的创新实践活动中,能够拥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孩子们会沿着这个方向为之奋斗和努力。这也要求学前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创新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对每位孩子的健康教育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二、在活动中对孩子进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在学前创新教育中,儿童的创新性发展还表现在幼儿的动作当中,因为孩子们的动作活动是开展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表现,儿童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运动,儿童的活泼好动,正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发展的最大时机,因此,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时候,对孩子们进行创新理念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地去了解儿童的兴趣和爱好以及他们思维的灵活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兴趣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在幼儿自己选择的活动中,他们的创新思维会很容易被激发出来。此外,教师还要善于从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呼吸、脸色以及出汗程度等方面进行仔细的观察,对儿童的活动量和运动的时间进行有效的调控,因为只有科学地安排他们的运动过程,才能达到健体强力的效果,进而也才能促进他们个体创作性思维发展的作用。
三、要重视创新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整合
在我国的教育活动中,创新教育也是近几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教育理念,创新教育主要是以“创新”为主要的教学目标,针对儿童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制定出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在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果的同时,还能够促进他们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意识的形成,他们的这些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高。此外,在构建学前教育的创新体系过程当中,还需要注重创新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整合,将创新教育的理念融合到基础的教育当中,在创新教育中去完成基础教育,在这个整合的过程当中,还要充分地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与个体的差异性,从而为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打好基础,进而有效地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为促使儿童的全面发展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四、学前教育思维上的创新转变目标
在过去比较传统的学前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忽略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经常会认为儿童还不能分辨出事物之间的好与坏,很多教师还认为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等都需要教师给予引导,这样的教学结果就会导致幼儿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经常会按照教师的方法去完成,教师让他们怎么做,他们就照着样子去学、去做,这样的教学观念长久下去,就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上灌输这样一种想法,每次的学习都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学习,这样的教学后果就是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因此,为了促使教师在学前教育思维上的创新转变,就要求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要事事亲力亲为,要让孩子们主动地去追求学习的本质,让他们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独立地解决一些问题额困难。在这种思维创新的学前教育的理念引导下,还需要教师对教学的本质有个特殊的认识和理解,在整个的教育活动当中不断地突出孩子们的主体地位,并且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以此来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的思想和观念。
五、创新教学有利于幼儿园课程的设置
力学论文范文4
大规模的水坝建设使得水库对河川径流的调节能力日益加大,有些流域的水库调节库容接近或超过河川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以至造成水坝下游河流水量的减少,甚至干枯。这将造成下游河床的萎缩,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同时,水坝的建设造成水流连续性、河床连续性、生态连续性的破坏,并在上游造成大面积的淹没,大量移民又要造成许多新的环境问题。
河流的防洪标准不断提高,河流两岸的堤防越来越高,使得河流两岸的洪泛区域与河流的水循环分离,河流两岸的湿地消失,地下水得不到河流的补充,使得两岸广阔洪泛平原的生态状况日益恶化。
大量兴建的水资源开发工程造成流域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结果是流域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河流和湖泊萎缩、植枯,生态环境恶化。在近海地区由于地下水的降低,海水入侵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概括来说,大量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最大,主要表现是:
流域水循环的短路化,流域水循环的速度加快,降雨产汇流的速度加快,流域降雨很快汇入河道,泄入大海。
流域水循环的绝缘化,洪水只在大堤的范围内流动,不再泛滥。河流两岸的广大洪泛区不再受到洪水的侵扰,但是也失去了洪水对地下水的补充和清洗。流域的水循环与河流的水循环绝缘化。
流域生态系统的孤立化,流域的水绿生态网络被切断、阻隔,流域内的生物群落被局限在某一固定区域,不能自由移动,捕食和不能正常进行,造成生物群落的退化和灭绝。
近年来,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流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断被接受,提出了对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的新课题,许多国家提出恢复流域的自然特征,恢复多自然特征的河流,我国的一些流域也先后提出了生态修复的目标,在这样的大潮流的推动下,出现了许多生态水力学的研究课题,比较引人注目的成果有:
湖泊水生态系统的修复。目前我国人口密集区的大多数湖泊出现了由于污染造成的湖泊富营养化现象,即由于磷、氮类营养盐大量进入湖泊造成湖泊内藻类的异常增殖,水体生产力提高,水质恶化。对湖泊的治理除了控制污染源之外,最有效而可行的措施就是修复湖泊的生态系统。在我国的洱海、滇池、太湖都在开展生态修复的试点工程。如湖滨带的生态修复、湖周湿地的生态修复等。湖流对营养盐的输送、湖流对湖泊内泥沙的输移、湖流对底泥污染物释放量的影响、以及综合各类研究成果建立的水域富营养化模型等都成为生态水力学中的热门课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率先开展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类似的课题已经有很多。已有三维的富营养化模型,包括流场、温度、太阳辐射、光合作用、营养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水生动植物在内的诸多物理、化学和生态参数。
恢复河流自然特征的研究。传统水力学的研究,比较注重河流输水的经济性,结果造成河流断面的均一化、河流渠道化,河流自然特征逐渐消失,河流生物多样性减少。目前,在恢复河流自然特征的研究中,创造河床的滩——潭交互结构、近岸的洄流结构、创造适合特种生物生存和繁殖的流场等方面的研究也方兴未艾。
以河流生态系统优化为目标的水利工程调度研究。以往的水利工程调度大多只考虑水资源优化、水能经济优化等目标,没有将下游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优化作为调度目标,结果往往是达到了经济优化的目标,损坏了下游的生态环境。近年来结合下游河流环境、生态需水量的研究,提出了以下游生态环境优化为目标的水库调度研究,增加了水库的生态环境调度功能,有条件的地方将水库的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被称为生态型水库。
洪水资源化的研究。传统水利认为洪水只是一种灾害,近来逐渐认识到洪水不仅是灾害,还是一个生态过程,通过洪水泛滥补充地下水、恢复湿地、清洗河流、改良土壤等,因此不能完全消灭洪水。这方面的研究有,有控制的人工洪水调度、与溢流堰结合的堤防设计、利用洪水的地下水回灌等。
湿地修复技术研究。湿地的恢复需要适当的水流条件,不同的湿地植物群落,需要相应的水深、流速、水温等。在湿地恢复过程中要注意流场的控制,以满足湿地生态修复的要求。
植物群落对水中营养盐降解的机理研究。水中的营养盐在进入水生植物系统后,经过沉降、微生物分解、根系吸收等环节,使水体内营养盐的浓度降低,达到净化目的。上述过程,与流场关系密切,如水深、流速、水体滞留时间等。目前多是通过现场的实地实验确定各种参数,试图建立数学模型。
力学论文范文5
对于不同的测试内容,计量人员需要采取不同的力学计量测试装置。在力学计量中,包含各种各样的静力学原理、杠杆原理、干涉原理、液压原理、弹性原理、电压形式以及多普效应等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力学计量装置。
1.1传感式力学计量标准装置
这种形式的力学计量标准装置,主要是通过一定形式的感应元器件以及相应的附件所组成的一个力学测试系统,并且根据接收测试的物体或者使用标准砝码的质量对测试物体的弹性变形量来判断元器件的变化程度,之后再采集信号输出的大小,进而对测量物体的质量进行衡量或者对比。
1.2杠杆式力学计量标准装置
这种力学计量标准装置其基本原理为杠杆原理,主要是通过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来实现计量标准装置的转动,当标准装置平衡时,计量人员就可以根据力矩之和为零的原理来完成对测试物体的力值测量。在现实情况中,较为常见的力值测试方式主要是利用天平原理进行测试。
1.3液压式力学计量标准装置
这种力学计量标注装置依据的主要原理为,帕斯卡对一个密闭液体的压强比进行的判断,之后采用标准砝码为标准,采用显示仪器来标定质量值。这种测量标准装置的应用值大小较杠杆式及传感式的标准装置来说,其具有更大的规定范围,其可以达到20MN,且这种装置还具有2MN以及5MN等。
1.4弹簧式力学计量标准装置
这种力学计量标准装置根据弹性敏感元件在相应的压力作用之下所产生的变形,并且通过传动放大机构显示出测试压力的大小。这种装置的测量压力范围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其主要受到大小与弹性元件的形式等影响。例如:对平波镜片的测定,其不确定的大小约为10kN,波纹管式的测量范围在1kN。
1.5叠加式力学计量标准装置
这种力学测量标准装置,其主要的机理为:通过设定出一个较高的测力仪器,采用相应的液压或者机械方式进行力值的测量,并且分析与对比出测试仪器的性能和指标。此外,计量标准装置的指标大小以及测量装置的质量不对该力学计量装置产生影响。
2力学计量标准装置的发展趋势
随着新技术与新材料的进步与发展与应用,在实际的力值计量过程中,电子信息技术与数字信息处理技术也被运用到当中,其主要有以下几种发展方向。
2.1量限逐渐向两端进行延伸
计量装置测量范围的大小,主要受到测试环境以及测试要求的限制。且对力学计量标准装置超大力值以及微小力值的设计与研究,也成为了目前对力值计量的一项比较重要的研究与发展内容。
2.2由静态方向发展为动态方向
对于力学计量标准装置的测量,其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以动态的力校准进行对信号的测定,并且提高其测量的准确度。测量技术人员要将信息处理技术良好的融入到力学计量标准装置中,并且对动态信号进行相应的数据采集,根据动态数据来进一步的跟踪信号的大小变化,这也是日后力学计量标准装置的测量发展方向之一。
2.3传感技术和激光基础的广泛应用
传感技术以及激光技术在力学测量标准装置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根据其相应的电效应、多普勒效应以及压阻等原理,结合先进的传感元件和传感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力学计量装置的测试精确度。利用激光技术,并且通过正弦逼近的技术方法,对采取的信号进行处理与改进工作,这样可以使得校准比确定程度得到有效的提高。将力学标准装置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良好、有效的结合,能够为测试人员带来一个简单明了的视窗风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测量过程中出现的认为失误。
2.4力学计量装置测量的自动化
力学测量装置的自动化操作与自动收取数据,也是今后其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使用各类性能良好,功能齐全的力学信息校准软件,提高校准的速度,并且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基本上能够消除人为失误而引起的误差。目前,我国的力学计量装置已经实现了良好的自动化。
3结论
力学论文范文6
1.1与语言节奏相结合,对幼儿的节奏感实施培养
通常情况下,儿歌具有节奏感强且节奏鲜明的特征。在开展学前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儿歌的特点。通过语言节奏,对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实施编排,训练幼儿的节奏,使他们的节奏感得到培养,这样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会使幼儿提升相应的学习效率,而且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通过歌词,对歌曲的节奏实施训练
实际上一首歌曲的歌词同样也是一首好听的儿歌。幼儿在掌握歌曲节奏之后,教师提供歌词,要求幼儿自己对歌词进行节奏填入。这种节奏与歌词的同步训练,会使幼儿通过对已经掌握节奏的运用,成功地填入歌词,使幼儿对自己的劳动感到满足,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作为音乐的语言要素,节奏是歌曲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培养和发挥幼儿音乐才能的一项主要内容。所以,应重视幼儿节奏感的培养,促使幼儿节奏感的提升。
1.3与身体动作相结合,对歌曲节奏感进行培养
当人们沉溺于某类音乐或节奏中时,往往身体会不自觉地律动。在对幼儿开展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巨大作用,通过身体将自己对节奏的感受表现出来,节奏所产生的肢体反应是教师无法通过教导展现出来的,完全属于一种自然的表现。教师也可运用一些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幼儿将自身对节奏的感受通过适当的肢体动作表达出来。该方式的运用,能够使幼儿有效掌握歌曲的节奏。
1.4把握技巧,准确弹奏
作为幼儿教师自身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只有将乐器的基本弹奏技能掌握好,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轻松自在地运用。充分展现出音乐的无穷魅力,使幼儿得到感动,使其形成学习的冲动和兴趣,为技能培养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基础。
1)教师对演奏的示范。一般演奏乐曲能够激发幼儿对音乐和音乐技能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示范演奏,比如口琴、电子琴等乐器的示范演奏的效果与录音相比,课堂示范演奏的方式更为直接,能够为幼儿提供一种更为直观的现场感受。在教师的演奏中,幼儿能够体验到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能够辨别出不同乐器的音色和性能。教师在演奏过程中所展现的动作、表情、气质和风格也可作为幼儿良好的模仿根源,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乐感。弹唱教学要求教师对音乐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并熟练掌握乐器演奏的各项技能。
2)师生之间互动荷载。教师在对幼儿弹奏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环节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的伴奏,伴奏主要分为幼儿演唱伴奏和教师范唱伴奏两种。其中,在课堂教学中十分常用的则是教师自弹自唱,该方式不仅能够良好地诠释出作品精髓,而且有利于及时纠正儿童的错误,增加师生之间沟通交流,有利于儿童更直接且贴切地掌握歌曲和演奏技巧。教师对伴奏音型进行选择时,应与歌曲特点相结合。若旋律之间有较小的变化产生时,可运用带旋律的伴奏;若曲调和节奏有较大变化时,则需要对无旋律伴奏进行运用。儿童在演奏时应较多地对带旋律伴奏进行使用,便于儿童对节奏分界点的掌握,从而完整表现出整个歌曲。
1.5生动化的演唱
1)准确化的演唱。在直接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和延长歌曲音调、节拍、节奏、速度、力度以及调性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准确地反铲能够将歌曲的内容得到准确反应出来,使其有一定的感染力存在,也能将幼儿的情感实施充分调动,便于儿童对歌曲内在含义进行准确地掌握。教师在对幼儿开展范唱时,应将音调、旋律和音准实施准确把握,同时也不能忽略咬字、吐字、发声、口型以及姿势等的正确就位,为儿童的模仿提供便利,避免儿童误解了正确发音。
2)适度的时量。幼儿是培养儿童弹唱能力的主体,在整个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的发挥着引导、组织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发声练习时,教师示范演唱主要是为儿童初学提供指导,但在训练过程总,禁止有过多的反复范唱频率,应鼓励幼儿自己做到独立学习和领悟,避免对教师示范演唱产生一定的依赖。
3)饱满的感情。不同节奏和音调的音乐会诠释出完全不同的情感色彩和格调,可以说一首歌即一个故事,因此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将音乐会中蕴含的情感通过范唱展现出来使音乐的灵魂外化,向幼儿传递出音乐的情感,从而引发幼儿弹唱能力的是说,使幼儿情感得到调动,激发学习中的热情。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