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包身工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包身工教学设计范文1
本文论述了,初中语文教学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它使学生能自由、积极、灵活多渠道的锻炼能力,从而掌握知识。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换而言之,教师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而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也就是授之于“渔”,而不是给予“鱼”。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教育
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现在的教育情况怎样?教师还是需要努力完成教学任务,上课呈讲演式、任务式、应考式等教学倾向普遍存在。由于教学任务紧张,探索与研究教法真乃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语文教师现在只能认为“在课堂上讲几句俏皮话”就是创新教育,而“学生在紧张之余哄笑一下”便是创新教育的见证。这的确很可悲,但是又是无奈的现实。我想,若要改变这种状况,作为语文教师自己也应努力探索实施语文创新教育的新途径。以下,是多年来创新教学的一些体会。
1在教学切入点中创新
这个切入点就是课文的人文因素与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点。如的《包身工》一文,写于三十年代,远离现代生活,如果把情感内目标仅设计为让学生注意本文中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同情包身工的生活,体会当今生活的幸福,把知识技能目标定为注意本文是以包身工问题为中心,在记叙中穿插说明、议论和抒情的写法,点面结合的写作特色,这样的设计很难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也只是隔靴搔痒。有些学生甚至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当今某些打工妹的生活和包身工相比,也相差无几。如果在教学设计中,把比较打工妹生活和包身工生活的异同点作为切入点,并引导学生调查或找一些打工妹生活资料与包身工生活作比较阅读,组织学生讨论,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及表现主旨的意图,那是很有意义的。学生在比较分析中,理解打工妹生活与包身工生活的本质不同,从根本上认识新旧社会的本质区别。在此基点上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当今有部分打工妹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虐待,她们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进一步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一名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能学会提高阅读的能力,更能从中学会正确看待社会现实的本领。
2在教学衔接点中创新
即教师利用课文的旧信息结合现实社会找准衔接点。现行中学课文虽不少是经典名篇,但有些文中所阐述的观点和当今社会的现实有所脱节,因此要求教师大胆地进行创新,在教学中增大信息量,找准课文信息与新观点之间的衔接点,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写于三十年代,课文中所提倡的“拿来主义”的观点,与当今改革开放的政策有一定的距离,如果仅仅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来理解“拿来主义”,显然这种教学是肤浅的、粗糙的。如果能在教学中结合讲解课文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得与失,了解我国为什么必须接受外国硬“送”的东西。如果让学生思考用鲁迅的“拿来主义”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观点来理解今日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否全面,进而让学生讨论,作为一名中国人面对汹涌而来的外国文化经济,该具备怎样的良好的心态。这样,在教学的衔接点中找到了思考的创新点,让学生体会鲁迅先生当时写此文的用心良苦的同时,更学会正确看待当今对外交往的特点。
3教育创新要让学生适应社会,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是当代社会及未来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维护生存,是中学教学的任务之一。这里的“生存”,不单单指生命的自然存在,还包括着具有主动性和社会性的存在。为此,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有:1、两种态度,一是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的态度;二是认识和关心自己、他人、社会、民族、国家及整个人类的态度;2、两种能力,一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二是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包括语言和书写能力。我想,语文教育的成功与否和学生适应社会与生存能力的高低是密不可分的。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课本以及课外读物了解社会和生活,还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认识社会和生活,所以我认为身为语文教师,在推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学会适应社会和学会生存。那么我平时是如何贯彻这一点的呢?第一是在课堂上通过具体课文的讲解渗透做人的道理和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艺术。第二是要求学生在读课外书的时候学习别人的语言艺术以及文中所蕴含的生存经验。并要求写好读书笔记,如适当摘抄一些片断供日后学习所用。第三是组织学生定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我带领学生走到市场上进行社会调查,让他们知道一些生存知识和生活经验。同时还要求学生在日记中体现一些他们所见到的、听到的和自身已具备的好的生活经验,课外还安排同学们在一起讨论生活以及未来的理想。
4教育创新教师要要提高自身素质
包身工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生成性 教师 学生
语文课堂最应是灵动的,是活力四射的。要具有生成性,是一种动态的、多样的课堂教学。师生共同在课堂品味母语的优美,体悟民族文化的精髓。老师激情昂扬,学生精神饱满,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没有一刻不在交流,在交流中完成我们的学习,这样的课堂活泼又充满生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在教学中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在课前的预设中要考虑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不断的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让课堂更具活力。下面就如何使语文课堂具有生成性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认真备课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前提条件
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但备教参,还要努力扩充与教材相关的知识,还要对教材深入的挖掘,有教师自己的理解。在传统的教学中,一个优秀的教师对教材、教参的熟悉,可以说倒背如流,教学设计详尽无比,具体到每一分钟该做什么都已经预设好,教学内容呈现顺序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有明确的规定。课堂就是按部就班的开展教学。这种刚性的教学设计影响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弹性生成。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对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视而不见或不能及时处理,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拓展生成。并且教师很容易在备课中忽视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的有机结合,忽视学生的整体感受与主观能动性,忽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忽视了学生意义生成。在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在备课中就应考虑到学生,要把学生当成重要生成性资源来对待,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心理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这也是有效实施生成性课堂的前提。学生所处环境不同,他们的理解就会大不一样。例如在教授《边城》一文,如何让城市的孩子理解文中所谈到的自然美、风俗美、人性美,就是一个难点,如果教师只按照教参的理解,不考虑他们的体验,学生很难深入理解,我们可以从城市生活的环境入手,从身边人际关系入手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这样就可以化解时代相隔而造成的难题了。只有在备课中考虑到了我们的学生,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灵动起来,课堂才能有生成性。
二、设计问题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基础
要想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成性的课堂,课堂就要成为一个问题连连的课堂,成为一个研究性的课堂。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我们的课堂要有变化,要活跃,教师们都努力向着这个方向发展,要把一言堂改为多言堂,努力从演员向导演转变,变成导演也就盘活了课堂,在课堂尽量安排很多学生发言,但有时也容易落入自己的老套。所有的问题都是老师设计好的,只不过有了明确的分工,或是变换了各种方式让学生活跃了起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骨子里还是死板的,没有为课堂的意外预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不单要有教师提前预设的问题,还应有生成性的问题。随着同学讨论而生发的新问题,在课堂上,有时更有意义,能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李清照的《醉花阴》时,教师在分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讲到瘦体现了词人之情,尤用黄花比的好。有同学喊到用豆芽比怎么样,针对学生的这一想法,教师就让学生展开了讨论,用豆芽和黄花的区别,在讨论中学生总结出几点:①黄花比豆芽雅,豆芽太俗,只在口头上说一说。②黄花与词意相合,词人在前面就写到了东篱把酒黄昏后,这里自然想到黄花。③黄花在古诗中就作为愁的意象。而豆芽只能说是瘦,写不出愁来,黄花既能写出瘦又能写出愁,有诗歌的意境,有诗歌的艺术之美。在此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又把《故乡》中鲁迅把杨二嫂比成圆规,《包身工》中的芦柴棒同样是经典的比喻,如果换成黄花就让人感到不协调了,所以用什么来比喻同文章的意境有关,圆规芦柴棒重在写形,而黄花重在写神,写情写愁。词语原本不分雅俗,用的恰当就一样传神,经过讨论使学生收获不少。重视学生的问题,就能利用好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同样也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使课堂具有活力。
三、民主平等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保证
包身工教学设计范文3
一、对“用教材教”课例的质疑
新课程的教学观要求教师强化“课程意识”,积极发挥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作用。主张把教材当做一个教学的凭借,不拘泥于教材,表现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即要求教师因“校”制宜、因“班”制宜、因“学生”而异地处理教材。课堂教学应该立足现状,利用校本资源,突出班级特色,充分彰显师生的个性和优势,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个人意义上的成功。新教材的多样性、选择性,解决问题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问题答案具有开放性等特点,都为师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新性理解提供了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按部就班、照本宣科、亦步亦趋的课,不是好课。
但是在“用教材教”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架空文本、冷落文本、甚至完全曲解文本的极端现象,尽管课上得思路很开阔。
例如教学《愚公移山》,有人根据新课标提倡的“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的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启发学生进行开放式思维:1.从环境保护角度,提出让愚公搬家,保持生态平衡;2.主张开发旅游,让愚公们都富起来;3.愚公对“其妻献疑”“智叟问难”置之不理,说明愚公不民主,听不得不同意见;4.针对“寒暑易节,始一返焉”,讨论工具落后、速度太慢问题。这种“开放式阅读”,笔者不敢苟同。这种教学处理,完全视“寓言”这种文学体裁于不顾,还津津乐道为“走出阅读教学的封闭圈”,完全曲解了新课程所指出的理解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根本方法,也不符合“用教材教”的精神实质。
无独有偶,有学生在阅读《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过程中质疑:既然鹬的嘴被蚌钳住了,它怎么能讲话呢?执教老师认为这是课堂上出现的“无法预约的精彩”,于是暂停预定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该案例同样犯了忽略“寓言”体裁的错误,正如阅读《小马过河》要质疑“马怎么会说话”一样荒谬。在实施新课程中,诸如此类的曲解“用教材教”的课堂教学不乏其例,如教学《叫三声夸克》:花大量时间让学生搞清相关物理知识;阅读《米洛斯的维纳斯》,引出众多艺术领域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理念;学习《桃花源记》,把重点放在“桃花源”是否真实,或探究“桃花源”究竟在哪里上。
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创新性理解,其前提是立足文本;“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尽管千差万别,但毕竟还是“哈姆雷特”,而不会是“李尔王”;“用教材教”,毕竟还要“凭借”教材,否则导致随意性和盲目性。把握教材精髓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不顾文本的基本意义,冷落教材、架空教材,甚至完全背离文本的宗旨,随心所欲地曲解文本,是要予以否定的。因此,无视文本、天马行空、任意发挥的课,也不是好课。
二、关于“平等中的首席”角色的透视
新课程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权威地位,努力适应“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角色定位。前年在一次研讨会上听了一位知名教师的新课程研讨课,课题是李白的《将进酒》,课堂上尽管这位教师自己激昂慷慨,声情并茂,将诗人“由悲而欢、由欢而狂”的情怀,传达到极致,可是学生(高二)却绝大多数低头听讲、记笔记,根本未能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当然也始终未被诗情所“感动”。该教师无奈地多次要求学生“抬头看着老师”,但学生还是无动于衷,更多的像观众似的观赏老师的“表演”。课堂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可能与异地借班上课不无关系,但我以为主要原因还在于,教师过多地展示自我优势,掩盖了学生的思考、探究的过程。该课教师显然把自己当“主角”而非“平等中的首席”。作为语文教师,在朗诵、书写、表演等许多方面往往有超过学生的地方,于是喜好过多地发挥示范作用,而让学生遭遇“闲置”,乃至因“自惭形秽”而产生不自信心理。有的教师为了避免课堂“冷场”,或完不成教学任务而越俎代庖,把课堂教学变成教师的“表演剧”,学生只是“道具”而已,切实的收获寥寥无几。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成功感重于教师的成功感。如果教学中教师的“光辉”掩盖了学生的“灿烂”,不去考虑学生学得怎样,收获多少,效率高不高,这样的教学过程是有“教”无“学”的过程。这样的课是不该予以肯定的课。
江苏特级教师唐江澎指导学生阅读《断章》,他在学生小组间随意地走动着,平静地提着要求:该诗说的什么故事?它给人什么启发?接着似乎不经意地融进了学生的阅读和思考中,并不时地提些问题:“你”是谁?“看风景的人”是谁?说说两个“风景”的涵义……整个教学过程没有热闹的气氛和情感的,教师的话并不多,但是在丝丝入扣的点拨引导、深思探究中,完成了对诗意的多角度、多层次解读。学生不仅获得了审美愉悦,更主要的是在如何读诗品诗,乃至动笔写诗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唐江澎老师是位演讲高手,但他在执教演讲稿《不自由,毋宁死》(“苏教版”高中实验教材必修四)时,仍然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则根据学生模拟演讲的情况,对上台的动作礼仪、心理上的从容自信、语调的处理和情感的抒发,甚至动作手势的设置,一一作耐心的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训练和模拟,增加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也提高了演讲能力。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获得实惠:获得知识、能力,掌握方法、规律,发展智慧、提高素养。课程专家叶澜说过: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
“平等中的首席”之“首席”的意义在于:把好课堂教学的脉搏。表现为:
1.妥善解决“气氛活跃”与“课堂秩序”的矛盾。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得到凸显,个性得以表现,创造性获得解放;课堂氛围可谓“活跃”。可是“活跃”往往容易与课堂秩序相悖逆。教师要有处理课堂“旁逸斜出”现象的机智,能使课堂教学在既“活跃”又“有序”的氛围中进行。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积极作用,随时扭转课堂讨论中的“话语霸权”现象,防止学生“活跃”与“缄默”两极分化的加剧。
2.正确处理“用教材教”与“脱离文本”的矛盾。例如,当有学生提出“愚公为什么要不自量力去移山,把家搬了不就得了”时,教师首先应该肯定学生逆向思维的积极意义:生活中许多事情退一步则海阔天空,换个角度就柳暗花明。要改变面山而居、生活诸多不便的处境,确有“搬家”和“移山”两种办法,但因为我们民族有安土重迁习惯,也因为愚公毕竟是“愚公”,所以他就选择了“移山”。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赞赏之后转换话锋,引导学生讨论:愚公移山的举动中有无积极意义?这样就自然涉及到愚公形象的意义以及“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
3.客观对待“自主探究”与“课时任务”的矛盾。改变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后,疑问明显多了,问题的质量也会提高,有的问题还很棘手,讨论的时间也就长了,于是往往完成不了当堂教学任务。解决上述矛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明白不是课课、时时都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灵活运用,必要的呈现、讲解,教师尽可大胆去做。其次,对那些始料未及的问题,教师要快速进行梳理,作出反应,或纳入,或舍弃,或作为课后作业处理;不必拐弯抹角,搞迂回战术,浪费时间;当然,教师的语言要机智幽默,不可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第三,教师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胸怀和境界,勇于在学生面前袒露自己的不足。第四,要解放思想,与其面面俱到、隔靴搔痒,不如突出重点、不及其余。
例如江苏高中新课程实验课例《金岳霖先生》(汪曾祺)、《亡人逸事》(孙犁),课堂设计为两大环节:其一,建构细节之美及赏析的方法,师生概括出语言、动作、情态、肖像几个角度;其二,赏析两篇课文的细节之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以上几个角度找出两文中的细节描写,并进行欣赏。这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的第四个专题“慢慢走,欣赏啊”中的两篇文章,执教者根据高中新课程“模块”“专题”的特点,采用“捆绑”式教学模式,将两篇回忆性散文放在一节课中,贯通起来阅读,抽取两文的共同点“细节描写”来集中研习,突出了“学会鉴赏意境美、细节美、情节美、环境美和人物性格美”的专题教学目标。至于两文在选材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方面的各自特色,则不在课堂上研究。
总之,盲目无序、少慢差费的课,是要彻底摒弃的课;而有特色、有创新、有突破的课,是瑕不掩瑜的课。
三、“问题意识”与“伪问题设计”
素质教育要求改变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语文教育既是标准的、统一的、具有一定理性的教育,又是多样的、个性化的、更具感性的教育。因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注意激趣、质疑和引导学生发现、创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例如《荆轲刺秦王》可谓传统名篇力作,其故事情节及荆轲形象意义,不难为学生接受。但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很多。比如,(1)文中荆轲自己解释刺杀秦王失败的原因:“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可是在有关诗文中却称荆轲不成功,与其剑术不精有关,请根据课文的情节描写来判断荆轲说法有无真实性;(2)荆轲究竟是救国于危难之际的英雄,还是“为知己者死”的封建之“士”?抑或为施行暗杀手段的?结合课文及相关历史资料,谈谈你的看法。这样的教学环节设计,体现了从新课程的发展目标定位:即落实“思考・领悟”的目标,应该立足于对文本语言的品味,从而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和批判性。又如元代散曲杰作《高祖还乡》(睢景臣)可谓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的“新奇”力作。教学时如果从究“新”探“奇”切入课文学习,应该算是“抓住了牛鼻子”。但是仅仅理解作品本身的“新奇”还不够,毕竟作品是时代的产物,睢景臣的观点并非历史“定论”。一代帝王汉高祖,英雄乎?无赖乎?抑或瑕瑜互见乎?其千秋功罪任评说。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广泛搜集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把自己对刘邦的看法在课堂上“一吐为快”。让问题成为课堂教学的纽带,使问题意识的培养,成为素质教育课堂的灵魂;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与作者的心灵世界沟通,与教材编者的意图对话;又能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文本,在“应用・拓展”过程中,努力达到“发现、创新”的高度。这样可以使学生在鉴赏领悟中,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例如教学《鸿门宴》设计探究问题:有人说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表现了项羽的“妇人之仁”,而苏轼却认为表现了项羽的“君子之度”,对此你怎么看?可见,没有问题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问题”,指教师的设疑、启疑、答疑和学生的怀疑、质疑、解疑等);有结果无过程,有学习无思考,重学会轻会学,重继承轻创新的课,是严重违背新课程精神实质的课。
但是,追求问题意识,要提高问题设计的价值,尤其是设计探究性问题的时候,要防止和杜绝“伪问题”。过去有人教学的一首诗《送瘟神》,针对“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诗句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同学们,春风杨柳多少条啊?(生齐答“万千条”);“六亿神州怎么尧的呀?”(生齐答“尽舜尧”)――“这是提倡“启发式”课堂教学背景下出现的一个堪称“伪问题设计”的“经典”例子。如今虽然不至于再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但类似于伪问题的设计并不是没有。例如研究性学习课例《我的叔叔于勒》研究性问题之一:“于勒是流氓无赖,还是正直、有良心的人?”(高占魁主编《语文新课程研究性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从形式上考虑,此类问题的答案有三种可能:其一为前者“是流氓无赖”;其二为后者“是正直、有良心的人”;其三为前后兼而有之。但本题不可能是第三种情况,因为自相矛盾。而该问题师生研究的结果却既不是前者,也不是后者,而是“他有行为不正的地方,却也有正直、有良心的一面”。因此,该问题应该改为:“于勒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同意‘流氓无赖’或‘正直、有良心的一个人’的说法吗?”否则容易误导学生思维定势。
在旧版语文教科书“思考和练习”中,经常出现一些预设判断先行,武断地牵引学生认同成人或者编者的解读之类的问题设计。例如:试比较下边每组句子里两个句子的句式,体会课文中用(1)这样的句式,表达效果为什么更好些?(1995年“人教版”高中第二册《包身工》)
(1)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2)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蓬着头,赤着脚,一边扣着纽扣。
(1)长方形的用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小巷划成狭长的两块。(2)一条水门汀的小巷,把长方形的用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划成狭长的两块。
诸如此类的问题设计,与伪问题设计在本质上无多大区别。因为学生针对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其任务就是要认同编者的结论,或按照这个结论去理解文本,这样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岂不成了一场游戏!其实,从遵循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和尊重学生主体性需要来看,上述两组句子,用句式(2)也未尝不可,何故非要让学生的思维与作家的完全一致呢?
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在问题设计上则避免了这种现象,注意体现新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对文本语言发表独到见解。如“语文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第三册《山地回忆》第三题:“一个标点符号不同往往会造成不一样的表达效果。……‘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这7个动词之间若用顿号,在表达效果、节奏和语气上与用逗号有什么区别?从这7个动词中,你能想象出课文中那个女孩子劳动的情景吗?”又如其第五册《神游物外(〈庄子〉节选)》第五题,通过援引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对庄子和惠子的濠梁之辩除了从语言学、哲学方面去观察,“你觉得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去观察?你自己有什么看法?”上述两例分别为教材课后的“理解・鉴赏”和“拓展・应用”两个栏目练习的设计,在内容上既有理解与鉴赏的基本学习目标,又有拓展思维、深入探究的进一步要求,并且简明扼要,层次清楚。
问题意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师生的质疑,具有先导性、好奇性、潜在性和深刻性,它标志着一个人思维的品质。师生只有有了真正的问题意识,才能发现问题、生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规律性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显然,那种肤浅、琐碎、多而滥的,学生不需要深刻思考就发出“是”或“不是”、“对”或“不对”的“满堂问”的课,不是具有问题意识的课;投石击破水底天、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设计”,才具有点燃思想火花、撞击思维闸门的功效。
新课程确立了“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和原则。因此评价课堂教学,应该坚持“以学论教”的理念,即通过关注学生“学”的状况,来判断教师“教”的质量。充分发挥评课的积极作用,能更好地促进教师完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①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