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美术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美术培训范文1
【中图分类号】 G658.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293-02
幼儿师范学校中的美术课不光对理论要求严格,更要求幼师的动手能力要强。技能训练贯穿在美术课的各个环节之中,为适应越来越高的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与美术修养,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培训。
一观察与记忆
观察既有与知觉同样的对当前事物反映的直观性,又有比一般知觉更深的理解性。观察是人类智力活动的门户,是学习美术,形成技能和美术创作不可缺少的条件,美术观察能力在美术能力结构中犹如人的心脏,失去观察能力,美术能力便没有了基础,美术观察能力是美术能力结构中最基本的和最主要的能力。判断美术观察能力的标准主要包括:①明确的观察目的,②正确的观察方法,③观察迅速、准确,④观察既整体又入微。很多老师都明白观察力的重要性,但在教学中却不够重视,由于课堂教学条件所限确实也很难较好地解决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问题,如果观察能力得不到培养无疑又会严重影响到美术能力的全面发展。对观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进行“如何观看”的训练。艺术大师罗丹曾说:“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除个体差异外,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其结果也就不同。眼睛是可以训练的,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训练,我们可以拥有一双敏锐的、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样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观察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让他们的天才个性在艺术世界里得到发展。观察训练的方法有整体观察、提炼概括、分析比较等。
二想象与创造
创造性不仅被看作是艺术,也是生活的一种最高境界和追求。艺术教育本身即是为了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作为一个美术教师,要保护学生可贵的想象力,除教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外,还应有计划的、有方法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学生的想象思维,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艺术的天空。在美术教学中,要增强学生想象的生动性,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有利于想象的教学情境,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情景因索,并结合各种教学手段,去丰富学生想象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例如:在幼师“招贴画”课堂上,为了启发同学们展开想象,我准备了一些经典的电视广告录象与精美的多媒体宣传画资料。同学们在观看的过程中,大脑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由眼前精美的画面而产生进一步的联想,形成富有创意的构思与构图,并大胆地在纸上画出想象中的各种构图新颖、色彩缤纷招贴广告。人的创造精神、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一直是受推崇的人类智慧要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图案造型一课中,使同学们对一洗发水瓶子进行联想、创造,同学们结合白己的生活经验及对瓶子外形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下课后,大家交上了造型各异、丰富多彩的图案作业。类似这样的课十分受同学们的欢迎,课堂气氛也轻松活跃。
三空间与透视
美术以在一定的空间内塑造可视的形体为其特点。所以美术又被人们称为“空间艺术”,“视觉艺术”。狭义的空间概念是指相对的一定的纵深度。绘画是一种视觉中间,是在平面上产生的主观感觉。作画遵循“透视”法则,古米有之。如“近人远小”、“近实远虚”。随着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研究绘画空间表现的专门学科——“透视学”。幼帅生理解和学习这一理论知识对提高造型能力,科学准确地表现对象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透视知识,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组织学习和训练。
1.在绘画课中,我们加强了对透视基础知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水平圆的透视以及透视的基本规律、明暗调子和光影规律的学习,并利用多种教学挂图帮助学生理解透视原理及规律。
2.反复进行石膏几何体写生训练。在立方体写生的过程中,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与写生,掌握平行透视及成角透视的规律;在圆柱休的写生过程中掌握水平圆的透视规律;在圆球体的写生过程中学习明暗变化的规律。
3.组织同学们进行风景速写练习,通过对建筑物的写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空间与透视知识。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们科学掌握造型规律与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美术专业水平,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感觉能力。
四构图与比例
造型艺术是以可视的方式,对形象、符号进行具有审美意义的组合以求达到表现的目的。构图是这种组合的主要手段。如东晋的颐恺之提出“置陈、布势”,南齐的谢赫提出“经营位置”。学生作画,注重表现,很少关心构图,画面或“顶天立地”、或“空洞无物”、或“失均衡”,或“无人体”。针对此问题,在教学中,我帮助同学们学习构图的一般法则,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构图的基本规律,学习用“比例线”来促进构图。比例线可采用“水平线”、“垂直线”、“斜线”、“十字线”、“井字线”等。有了比例线,起稿易入手,构图时也能够把握大体。当然,比例还包括物体各部分或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大”,“小”、“长”与“短”、“高与低”等。训练构图可用“定位法”,即对同一对象画出不同构图。比例的训练可用“相似形检测”、“等份分段检测”。例如:将一条直线分为几等份,取几分之几,看谁分得准等。通过这样的训练,基本解决了初学者介构图容易出现的问题,大多数同学的画画构图和谐、优美,比例适中。
五感知与理解
感觉是思维的综合体,是各人审美心理与对象碰状的火花。因审美经验、趣味、阅历、知识等不同,美感的形成因人而异。感性认识可以带来联想,如红色使人感到温暖,联想到火、太阳,蓝色使人感到冰冷,联想到大海;冰川。人类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产生美感,艺术创作是将自己获得的美感表现出来,但不能停留在感觉阶段。理解是一种高级阶段的认识。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去感觉他。从普通人的眼睛到“艺术家型”的眼睛,需要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培养。
六总结
幼儿师范学校美术课的技能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远不止上述内容,在实际的教学和培训过程中,要积极发现新的技巧,使幼教的培训在重质重量。幼师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担负着培养祖国花朵的重担,所以,要努力培养出适应教育需要的复合型幼教人才。
参考文献
幼儿美术培训范文2
(一)教学情况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幼儿园的美术课以简笔画为主,只有少数幼儿园能够进行国画、手指印画、剪纸、泥塑等课程,教学内容较单调。在绘画的过程中,有66.3%的教师能够进行指导;偶然指导的教师占总数的25.7%;只有极少数教师没有指导。而在教学质量上,有75.7%的儿童能够掌握教师教授的绘画内容。总体来说,农村幼儿园的美术课程比较单调,不能充分地调动儿童的绘画积极性。教师的观念对农村幼儿园的美术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和教材情况调查发现,在农村幼儿园中,大多数幼儿对美术课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占总数的84.9%。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对美术课与其他学科结合的态度差异较大。有33.4%的教师认为学科间应该融合。25.7%的教师认为不应该。不确定的人数也占到了1/3。这说明农村幼儿园美术教师的职业素养有较大的差异。有43.9%的教师在美术课上能将故事、自然景观、生活器物穿插在课堂上。这种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对其发展有益。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园中有65.7%的教师选用了固定教材,教材以蒙纸画为主。这种教材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一直都有争议。学术界对此教材的评价不高,但在农村幼儿园此教材流行颇广。有71%的教师认为目前学前儿童的绘画教程适合当地的教学条件,而这些所谓的儿童绘画教程就是简笔画教程和蒙纸画,这些教程占的比重很大。
(三)家长看待儿童绘画的问题。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家长都认为绘画对儿童的成长有帮助,但只有55%的家长愿意在幼儿园之外鼓励孩子画画。有16.3%的家长经常给孩子买绘画书和文具。大多数家长更愿意给孩子买玩具而不是绘画文具,因为家长认为绘画文具属于消耗品,不值得投资。而在是否让孩子参加绘画的课外辅导班这个问题上具有很大的区域性。只有14.4%的家长让孩子参加绘画辅导班,这些家长基本都在县内,因为乡以下几乎就没有绘画的课外辅导班。
(四)师资情况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园的教师有美术培训经历的很少,只占25.7%。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参加美术培训的经历。这让幼儿园的美术课程很难与城市接轨。教师的素质决定着美术课程的质量。大多数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月薪都在1000~2000之间,这样的工资水平和当地的经济基本相符。但这样的薪级很难留下优秀的教师。调查发现,有61.2%的教师不满意自己的待遇,有58.9%的教师不满意自己幼儿园的工作环境。
二、佳木斯农村幼儿园美术教育落后的原因
(一)幼儿美术教育在农村幼儿园中所处位置尴尬《幼儿园指导纲要》对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明确规定:“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在农村幼儿园中,虽然大多数教师能够认识到美术对幼儿成长的作用,但很多幼儿园并没有把幼儿美术教育提到应有的高度。许多幼儿园都是以美术特长为宣传口号,但事实上形式多而内容少。从幼儿园的资金投入情况看,幼儿园每年对美术教学的资金投入非常有限。
(二)农村幼儿园美术教学与教材的困惑在调查的大多数幼儿园中,美术课上大多数教师都是按指定教材进行教学,幼儿通过模仿老师的笔画来画出类似的作品。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孩子的自发性和独创性。儿童作品的模式化非常严重,甚至在不同的幼儿园都能看到差不多的作品。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知识技能而忽视幼儿的感受与感知。农村幼儿园大多数的教师还以像或者不像来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注重结果而不看重幼儿的绘画过程,这与后现代课程观强调的重视活动过程而不是活动成果背道而驰。
(三)教师与家长教育观念亟待改变农村信息较为闭塞,教师接受新知识、新方法及新观念的机会很少,这让幼儿园的美术课程很难与城市接轨。在农村的幼儿园中,很多教师对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并不满意,这样很难让教师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教学中去。
幼儿美术培训范文3
2014年3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市幼教专家李素英老师的“幼儿园艺术领域”培训。通过此次培训我学习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培训过后,我在工作中进行了一些尝试,见到了一些成效。
在开学初作为教研组长的我就组织全园教师进行了“幼儿园艺术领域”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我们充分了解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艺术领域的目标、教育要求和指导要点;充分感知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中各年龄段的目标和教育建议;充分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农村幼儿园的艺术领域近期目标。
由于培训之前我们有了自学和共同学习的基础,因此听起培训来就更加的认真,也更加的清晰,不是盲目的倾听,而是听的过程中就有思考,能做出快速反应。
通过培训我深刻的认识到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
艺术不是被简单地分为音乐和美术,而是分为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与创造两大部分,这就说明幼儿不单单是学音乐、学美术,重要的是要学会去感受、去创造。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该只关心幼儿学了多少歌曲、乐理、美工,而应关心幼儿是否有颗爱音乐、爱美术的心。
知道了艺术的真谛,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时时注意对幼儿艺术的培养。现阶段,我们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首先,通过集中学习、研究制定出符合本园特色的教学活动。本园幼儿深处农村,平时对音乐的接触较少,于是我们利用音乐教学活动让幼儿接触优秀的音乐作品。本园幼儿很少接触优秀的画作及手工艺品,于是我们利用美术教学活动,让幼儿欣赏临摹绘画大家的作品,提高幼儿的审美。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艺术的渗透。晨间入园时,各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播放不同的音乐,让幼儿和家长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快乐入园。户外活动时,播放有节奏感,能调动士气的音乐,让幼儿在音乐声中尽情的玩耍。午睡时播放摇篮曲等轻柔的音乐,让幼儿在音乐声中进入甜蜜的梦乡。区域活动结束时,播放轻快地音乐,让幼儿在音乐声中有序的收拾玩具。
然后,在区域活动中注重幼儿艺术的培养。我们每个班都开展了表演区和美工区,根据主题的不同,投放相应的材料,材料的投放由师幼共同商定,共同准备,这样能大大提高幼儿的热情,幼儿玩的开心、尽兴。
幼儿美术培训范文4
一、建立保障机制,营造科研氛围
1.人员保障。我园对于课题研究十分重视,课题组成员由园长、教科主任、年级组长、骨干教师等组成,年龄结构合理,既有朝气蓬勃、冲劲十足的年轻教师,又有经验丰富、沉着老练的老教师,他们都承担或参与市级以上规划课题的研究经历,具有良好的科研意识,研究能力强,研究成果丰硕。同时这些老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在她们的通力合作下,定能完成研究任务,达到预期的效果。
2.制度保障。课题组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理论学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将课题研究纳入学校总体规划和教师的教科研考核之中,积极投入课题研究的教师优先享受外出参观、学习、交流的权利,对在课题研究中有科研成果的教师予以奖励。
3.经费保障。本课题研究与我园的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我园投入大量的必要的研究资金用于聘请专家现场指导、研究活动的正常开展、各种现代设施设备的添置、成果推广等。同时提供充裕的研究时间,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和深入实施,从而确保研究活动的正常化、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重视实践研究,丰富研究过程
1.课题研究细致化。我们将课题进行细化展开,由教研组长负责二级子课题的研究,分别是《幼儿园美术欣赏与信息技术整合模式与策略的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美术欣赏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和《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美术欣赏与其他学科有效整合的研究》。各班老师进行三级子课题的研究,分别从人物画欣赏、动物画欣赏、抽象画欣赏、建筑画欣赏、扇面画欣赏、装饰画欣赏、剪纸欣赏、陶艺欣赏、吊饰欣赏等与信息技术结合,针对美术的各个方面展开欣赏研究,每位老师研究的方向都不一样,各有针对性,避免重复现象。
2.理论学习针对性。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重视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更新,组织教师培训、学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先后组织教师观摩几所市示范幼儿园的活动,还邀请领导、专家来园作专题讲座进行指导。平时,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自学和集体学习的形式,学习与课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如《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名画欣赏中的运用》、《美术构图色彩的专题讲座》等,并要求教师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研究之中。我们还聘请小学的教技主任来园对教师进行电子白板、Flas制作的技能培训,促使每位老师都熟练地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运用。
3.实践研讨常规化。为了使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落实,使课题研究规范而深入地开展,我们将各种活动常态化管理。在课程安排中每班每周安排一节特色活动课,每位老师根据自己的子课题研究内容,正常开展特色教学活动,将自己的研究内容作为班级的特色,促使班班有特色、人人有课题。每两周定期开展一次与课题相关的活动,如经典作品赏析活动,课题案例分析活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评比活动,我谈美术欣赏和信息技术如何运用交流活动等,定期组织课题组的老师进行研讨,将课题实施的情况汇报给课题组,并组织教师交流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经验和成果。每学年组织课程组老师开展课题研究实践课活动,将自己一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报,并对教师的课题研究情况及时作出评估,使老师的科研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4.课题环境全园化。《指南》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在课题组人员的筹备下,我们在幼儿园楼梯通道、美术室、走廊、班级墙面等区域,创造了丰富的美术环境。如:在美术室内,我们将国内外美术大师的作品进行展示,如:凡・高的《向日葵》、徐悲鸿的《奔马图》、齐白石的《虾》等,请幼儿欣赏,并引导幼儿体会大师在作画中大胆用色、抽象表现及创意等,然后开展多样性的创作活动。在西面楼梯道上,呈现幼儿创作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的剪纸作品、扇面画、各种吊饰;在幼儿园长廊中,呈现幼儿的一幅幅水墨画,青花瓷装饰的服饰、纸盘、杯子等。这种用幼儿的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建构出的美术欣赏的大环境,既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及成就感,又有效地激发幼儿继续进行美术创作的欲望。
三、注重反思总结,提高科研成果
1.教师的发展。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研究成果总结,每位课题组人员每学期围绕自己的子课题撰写有关总结、心得,每学年完成课题论文一至两篇。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如野兽派马蒂斯、点彩派修拉、现代派画家毕加索、超现实主义画家米罗、剪纸发展史等美术欣赏专题培训,老师们了解了各种时期、不同画派及风格的代表画家的生平事迹,了解了不同画派的作画特点及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美术欣赏修养和美术欣赏能力。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互帮互学蔚然成风,一支“观念新、理论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形成。
2.幼儿的发展。儿童具有极大的潜力,只要解放他们,充分调动他们喜欢、乐于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他们就能凭着直觉像大师那样作画。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便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展开丰富多彩的美术欣赏活动,使幼儿喜欢参与美术欣赏,并在活动中获得快乐感和自信心,在幼儿园举办的“幼儿美术作品展”中,孩子们作品各展其能,各具特色。同时将幼儿绘画的优秀作品进行保留,在本园网站上开辟专门的幼儿美术作品展示版块,让孩子、家长、社会各方面都能看到孩子作品,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创作的自信心得到有效的培养。
3.幼儿园的发展。美术欣赏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也是我们的办园特色。我园注重课题研究与特色建设的整合,以科研促特色。多次向幼教同行开放特色课,展示办园特色,获得同行们的一致好评。我们汇编了《课题论文集》、《课题教案集》、《课题专集》,收录了上百篇有园本特色的优秀活动设计、活动案例分析、研究论文,刻录了多个课题研讨活动光盘,收集了大量的幼儿美术作品及几十个优秀的教学课件,大大丰富了园本幼儿美术欣赏教育课程资源库的信息量。
参考文献:
[1]梁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华夏出版社,2003,11.
幼儿美术培训范文5
幼儿美术教育作为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能陶冶情操、激发美感、发展个性,促进幼儿观察力、思维力、表现力、创造力的发展。幼儿美术活动所蕴涵的一切媒介,不但富有创造的特质,而且具有幼儿发展需要的一种自然元素,幼儿美术创新教育实质上是一项“顺乎天性、因势而创”的教育工作,怎样在这两者之间架起一座顺乎天性又具特质的美术教育之桥,是我们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近年来,我园坚持不懈地探索,以美术教育为切入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园于2000年4月确立《美术教育中幼儿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一研究课题,并着力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研究工作。
二、幼儿美术创新教育的实践
1.建立“以人为本”的培训,切实提高师资水平。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教师的“导”直接影响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基于我园部分美术教师现有的教学水平,要想上一个台阶,施行美术创新教育就显得比较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园采用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教师自行选择参加观摩式的培训或参与式的培训,学习现代美术教育理念,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提高自身美术教育水平,促进教师实现理论向实际的转化、实际向理论的深化。从2000年下半年始,我园专门聘请了上海儿童美术教育专家薛文彪老师定期或不定期地来我园作有关幼儿美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性讲座。在他的指导下,我园全体教师进行每周一次的美术理论及技巧方面的学习,不断获取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美术教育理念,如后现代主义的美术教学流派,并以这种现代美术教育理念指导美术课堂教育,不断探索美术教育的新路子、新模式。在美术教育实践中,教师们带着问题寻找相关的教育理论,学习有关专业知识,边教学、边探索。还在薛老师手把手地辅导下进行色彩、剪纸、陶泥等方面的技能练习,掌握了一些以前从未接触到的美术技巧,在指导幼儿的绘画、泥塑、剪纸等活动中或以借形、借色想象,或以独特的个性创造展开教学,美术教育水平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2.转变观念,注重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丰富的想象是童心的保持与升华,幼儿时期是想象力发展的重要阶段,美术活动是施展幼儿想象力、发挥创造才能的有效手段。以往的美术课大多是一幅范例,让幼儿临摹,注重的是技能传授,在美术活动中对幼儿的要求无外乎线画得直、圆画得圆,哪个孩子临摹得越像,就越会得到赞赏。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无疑孩子的想象力被抹杀了,孩子应有的那一份热情和童稚更是不见了。因此,只有转变陈旧的美术教育观念,才能在美术创新教育上有所突破、有所发展。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园除了请教专家老师外,还不断地“啃”枯燥、难懂的中外美术教育书籍。经常利用业务活动时间共同探讨研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集体智慧解释遇到的困难及疑惑。有时,教师们为了争论一个疑点,达成一种共识,常常忘了下班时间,这是在该课题研究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孩子们在新颖的美术教育活动中,不断产生奇思妙想,特别在中大班幼儿的美术作品中,凸显了幼儿丰富的联想、独特的构思、巧妙的造型,随处可捕捉到幼儿新颖独特的思维火花,昂扬的创作情趣和创造热情。
3.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场景,激发幼儿大胆想象、主动创造。
生动有趣的美术活动情景,无疑能激发幼儿的参与欲和思维活动,并由此产生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有新意的作品。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园致力改变以往那种以传授知识性、技能性为主要目的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尽可能地为幼儿营造一种温馨的气氛,创建一种生动有趣的活动环境,经常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故事、游戏等手段或创建一个充满迷幻色彩的环境,刺激他们的创造欲望。如小班老师在组织实施美工活动《搬新家》中,为了调动幼儿的创作情趣,别出心裁地用白色塑料布和竹竿搭成了一间可以让孩子自由进出的“房子”,就在孩子急切地要到“新房”参观时,老师适时地提出“新房还没有完全布置好,谁能把新房打扮得更漂亮”的要求。这时幼儿处于极其兴奋的状态,创作的热情被大大地激发出来,都主动、乐意地选择了彩纸、小挂件等(老师事先为他们准备好的)装饰材料,布置起了新房,俨然像一个个“装潢设计师”,此举真正达到了在玩中学的效果。在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给幼儿提供一些水果、蔬菜、鸟类、家禽等生动的图片、实物,让他们借助这些图片、实物组合成一幅富有情节的画,启发他们抓住自己的瞬间感觉画“味道”、画“音乐的色彩”,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审美想象。创造想象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想象,没有创造想象,生产劳动、技术发明、科学创作、艺术创作等一切创造活动都无法进行,它是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我园格外关注幼儿的创造想象,以期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创造想象能力。
4.调整课程内容,追求“人文”评价。
新的课程理论所蕴含的课程意义是指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全部活动,是关于目标、内容、形式、方法的一个系统,是把教育思想转变为教育实践的桥梁。针对我园开展的课题研究内容,在美术课程方面,我们作了初步的调整,改变了以前那种呆板的课程安排,以教研组为单位实行隔周备课制。教师们根据上周实施的内容、效果和幼儿学习的反馈情况进行讨论研究,再不断修订、完善、丰富美术活动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特点和当前需要及时调整课时,随时修正、添补活动内容。如:托班和小班的孩子正处于涂鸦期,主要的美术教育目标是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对中班幼儿,在激发其兴趣的前提下以培养、提高他们的技巧为主(如加强线描想象、色彩涂抹等方面的训练);对大班幼儿以水粉、写生、泥塑、剪纸等综合练习为主,让幼儿在水粉画中了解一些简单的色彩搭配,在写生时培养耐心、细致观察的习惯,在泥塑和剪纸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美术活动的课程流线是以班级年级全园的阶梯形式发展的。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确立,我园在美术创新课程的建设中,不断地加强对活动过程的评价工作,许多老师已能自觉地承认、尊重幼儿在经验、兴趣、学习特点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认识到如果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每一位幼儿,许多幼儿的积极性就会因此受挫,对创新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因而我们意识到,只有符合人本发展精神的评价,才是美术创新教育的关键。为了保护幼儿创新思维与能力,我园一改以往以教师评价幼儿作品为主的方法,充分发挥幼儿自主评价的作用,教师除了以欣赏的目光接受每位孩子的作品外,尽可能利用教室空间展览幼儿的作品,鼓励孩子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有时,在大人们看来一幅很“糟糕”的作品经孩子自己一讲,却成了一幅富有想象、充满童趣的好作品,这样就能让幼儿在共同的评价中获得成就感,得到同伴的认可。这种以生为本的“人文评价”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幼儿美术创新教育的研究成效与终结反思
1.初步成效。
通过近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园在美术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幼儿在美术方面的能力有了可喜的发展,各种想象画中不再听到“我想不出来”的声音,许多幼儿对色彩的运用、画面的布局,让许多老师、家长和社会人士大加赞赏,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们能自觉地加强自我训练、自我充电,并不断地总结、提炼实践经验,许多教师已把独特的见解写成了文章。
幼儿美术培训范文6
就业方向:
幼儿教师:在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如幼儿园、托儿所、亲子园等单位任幼儿教学工作,并能担任幼儿英语、舞蹈、美术、钢琴等技能的培训和指导;
研究人员:在学前教育研究机构及卫生保健部门等从事幼儿教育研究;
其他:从事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咨询服务、产品开发、图书出版等工作。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幼教、幼师、早教老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幼教
2、幼师
3、早教老师
4、幼儿园园长
5、教师
6、课程顾问
7、美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