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材教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材教法

教材教法范文1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故事教学法;政治课教学

中学生学习问题始终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中学生无论从学习方法、心态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例如缺乏思路、眼高手低、粗心马虎、贪玩厌学,其中最大的特点是好玩好动。而思想政治课内容理论性强,单一的课本知识往往空洞乏味,使得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更大的阻碍了学习的主动性。任凭老师如何努力,即使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辅导,依然无法改变现状。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许多教师尝试多种多样的学生课堂活动等教学手段。短短课堂四十五分钟,又要安排讲解,又要安排活动,常常使得活动虎头蛇尾,草草收场。许多学生也只是在玩的过程中兴趣盎然,理论总结时又恢复以往,收效甚微。

信息技术辅助下的故事教学法,使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1)教师瞬间就能了解全体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有利于根据学生学习差异而采用分类指导的教法;(2)学生能及时了解其他同学所提出的典型问题,有利于适时交流而采用适当的学习方法;(3)学生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及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便于对照检查自己,从而达到情感升华,实现实践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许多教师着力研究课堂教学怎样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现代教学中推崇几种常见教学方法,但又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如:活动探究法。课堂内的活动虽说生动活泼但参与的学生人数受限,往往使一部分学生落在遗忘的角落里。课外实践活动受地域、时间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难度,往往都是借助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和数据作总结。

信息技术辅助下的故事教学法却弥补了以上教、学法的不足。

1、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程式化,提高学生的“兴趣”。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依赖于智力的发展,同时依赖于非智力因素的支撑,就学生而言,后者往往更为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丰富有趣教学故事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一节课因课堂内容需要,故事选取最好一个,顶多两个,要源于学生生活又高于学生生活,可借助多媒体教学,但画面不可繁多,或故事接龙的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2、注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效性。

教学活动必须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统领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和学生共同分享故事的同时,注意进行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人生道理,再转化为教材语言。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自己,进行有效的比较,认识一个真实的自己,明确自己的行为导向和价值取向,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信息技术辅助下的故事教学法即达到了对知识感悟,又实现了对人生价值取向的引导,实现了学生知识、能力和品德统一的程度及整体素质提高的程度。

3、融洽师生关系,情感教育和谐共鸣。

在信息技术辅助下的故事教学过程中,在确保学生思维在故事分享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时,师生共同总结人生道理和感性知识时,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情感交融、气氛和谐,建立起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产生教学中的共鸣,使师生得到共同成长与发展,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自主性发展的目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课改后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结合⑴学生现实的成长特点和需求;⑵突出“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合作”的育人要求;⑶体现“尊重、关爱、责任”的基本价值观而设计。信息技术辅助下的故事教学法立足于学生当前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心理历程),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终身信守的价值取向,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在轻松愉快中,不仅达到了对知识的认知、情感的理解、价值观的升华,而且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教法范文2

关键词:备课;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76-02

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备课质量的优劣,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要搞好备课工作,需从以下方面下功夫。

一、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备好教材

要备好课,首要的是备好教材。备教材,就必须对全册乃至全套教材内容作通盘了解。这样,才有利于灵活运用各种教法,有效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有利于教书育人,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备”教材还指把一组教材及相关的基础训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备课。这种备课要做到“三个统一”:材分析,确定本组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材的重点、难点,制定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统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备教材还必须要做到“三要”:一要有深度。深是对课文深刻理解。只靠方法翻新,对课文没有深刻理解,结果必然是形成主义。二是有广度。即对课文的内容及有关的知识点,来龙去脉弄清楚,广泛涉猎,日积月累,逐渐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深是在广的基础上实现的。三要有明确目的。制定教学目的不能歪,不能模模糊糊一般化,要根据教材的重点、特点,教材的智力价值所在去制定目的。

这里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在备课中切忌“思维定势”。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备课决策过程是教师的积极的思维过程,这一过程,必然要受到已有知识经验的干扰,产生思维心理定势。备课中的思维定势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权威的教学参考资料。随着教学研究风气的兴盛,教学参考资料日益增多。特别是优秀教师的教案,权威人士的教学建议,既为教师的备课带来了方便,也给教师的备课设置了思想障碍。教学参考资料的权威性越强,给教师备课时带来的思维定势也就越严重。在这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下,教师便不去钻研教材,往往不自觉地袭用人家的教案。其二是受自己先前的教案的影响,造成了思维定势。原有的教案,大多是经过自己反复思考、仔细琢磨才写就的。教师每逢教同一教材内容,总是不忍痛割爱;另外,利用旧教案往往是轻车熟路,比较得心应手。这样就势必影响了教师从新的学生实际出发,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克服备课中的消极思维定势,教师必须端正思想,一方面要加强求异思维的训练,在备课时,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考虑问题,设计好多种教案,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随机应便,应付自如;另一方面,要学会辨证思维的方法,最关键的是教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两个方面。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晶。要写出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教案,深入钻研教材是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要备好课,首先要重视抓好教学的主要依据――备好教材。

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备课中要“知”学生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二者相辅相对。其中“教”又是以“学”为基础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备课就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重视探究学生的学法,并以学法为依据来调整教法,围绕学法恰当地设计教法,教中授法,以法导学。

“知”学生,既包括了解学生的心理、要求、基础和爱好,也包括要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学生知识能力的起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选用、确定教法,决定讲授内容的详略取舍,“教”才能有的放矢。这里需特别强调的是,备课中切忌“以己度人”。有的教师(尤其是初登讲台的教师),在备课中往往会存在这样一种强烈的思想倾向,总是假设学生与自己是相同的。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里面称作“投射作用”或叫“假定相似性”。要克服“以己度人”,教师就要善于从课堂教学中的答问、练习和作业、试卷以及学生日常生活、谈话中了解、研究学生,获得学生学习的各种信息。了解、研究学生要和教学的目的要求一致起来,既要了解学生的一般发展水平,又要研究学习具体教材完成新课任务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研究接受新知识时的智力活动,学生是怎样想的,思路怎样,哪些地方有障碍,教材难点在哪里,等等。否则,一味照参考书来设计教学,凭主观想象设计学生,只能是一相情愿,决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除了认真研究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年龄特点和个性心理之外,教师还要进行心理位置互换,即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接受知识的问题,体会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的兴趣、情绪和难易程度。此外,教师还要经常注意教学反馈信息,吸取学生合理建议,及时地作出教学小结,为下次备课提供必要的矫正信息。

三、教法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备课中要重视研究教法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而开展有秩序的、相互联系的活动的办法,称为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案,还必须有相应的教学方法去贯彻实施。“备教材,备学生”,就是备课时把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和确定教法结合起来。教法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在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达到基础上,还应重视研究切实可行的教法。

方法是从属的,要用整体思想指导方法。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特点选择和制订方法。即确定方法时要结合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还要结合教师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每次教学应该使知识、能力和方法交织在一起,使之相互依赖、互为条件、形成一个有机的三角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时小结、单元复习都各有其法。以导入新课而言,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导语,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导语设计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如“开门见山”法,“承前启后”法,“以问致思”法及“高度概括”法(即教师把本节内容的重点先说出来,首先将学生心理活动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等等,但不论运用哪种方法,教师都要巧妙地剪裁教学内容,提炼精当的导语引导学生注意。导语切不可冗长而冲淡正式教学时间或破坏合理的教学结构,要力争达到“学生静而导语止”的艺术效果。序幕演得好,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注目、激发兴致、出奇制胜的作用。备课中如不悉心研究,这些作用是很难达到的。

教材教法范文3

关键词: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科学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掌握知识的技能,使学生获得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本文着重谈谈在生物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

1.发挥教学方法的实效。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提高教学效果,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主要在于教师吃透教材,构思教学方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下面是笔者常用的方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1.1连环式

从上一个内容引出下一个内容,互相渗透、环环相扣、延伸发展、以旧带新,加强知识的联系,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如在讲:体温调节“时,可做连环式的系列体温:人的正常温度是多少度?(37度)为什么要保持37度?(是酶活动的最适宜温度)怎样才能保持37度?(是体内产热,散热过程相对地平衡)体内是如何产热的?(骨骼肌和内脏活动的结果)靠什么散热呢?(皮肤)皮肤又如何调节体温?(靠皮肤里毛细血管和汗腺的活动)。这样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这一个个矛盾的解决,保证了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达到增强教学效率的目的。

1.2引导式

教师依据教材编写纲要、设计表格、选择课件、引导学生读书、掌握学习方法、抓住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得到尝试,获得成功的喜悦。如讲“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时,可以列表比较:

序号激素种类腺体名称主要功能实验证明

1

2

3

根据表格让学生对照阅读、讨论、思考、最后填写。这样能使本节的知识一目了然。现在的高考很多题目倾向于考察学生对研究数据的整理,可以在各种类似的章节和习题学习中叫学生自己设计表格,整理数据。

1.3直观式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课件,微课等演示和示范,加强直观教学,能弥补课堂演示看不请,看不准的缺陷,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比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教学,课件和微课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老师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与设备,进行形象性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条件的、有一定限制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教学方式要变“一个黑板、一盒粉笔”为大量运用幻灯片、ppt、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教学。教师要注重协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利用网络平台和数字资源,遵循学生的认识水平,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网络化技术、在协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4探究式

对于理论性知识,运用探究式,寻根求源,由表及里,由现象弄清问题的实质。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讲“遗传的基本规律“时,可以按照孟德尔的”杂交实验――解释现象――测交验证――发现规律――实践应用“的步骤分析,弄请基本原理,同时学习前人的科学研究方法,掌握假说演绎的精髓。符合辩证法的实践认识实践的规律。在高中教材中,这样的事例数见不鲜。

1.5比较式

运用比较式,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具体可分比较、分析、归纳等步骤。比如讲“减数分裂”时,可以和以前的“有丝分裂”进行比较。可以从细胞种类、分裂过程、分裂结果比较。也可以转换形式,从图形坐标曲线上比较。然后分析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最后归纳总结、以陈带新、点面结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6分步式

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分出层次、由易及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分步推进,也就是因材施教。如讲“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可以划分为六个层次:(1)基因的概念和基因在生物性状遗传中的作用;(2)DNA的基本功能;(3)DNA与RNA的比较和关系;(4)信使RNA与转运RNA的关系和功能;(5)“中心法则”;《6》遗传密码和氨基酸的关系。对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分两步走,第一步(1)到(5),第二步(1)到(6);对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分三步走,第一步(1)到(3),第二步(1)到(5),第三步(1)到(6)。这样按层次分步学习,或退回再学习,易于理解和掌握,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使知识逐步深化提高。

1.7答辩式

答辩式是一种复习课形式。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错或教材难懂的地方,由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解答,然后纠正。对掌握步牢固的地方,重点突破,促进理解巩固。如在复习减数2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中,由亲本的表现型推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或已知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数推知亲本的基因型等问题时,可以采用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纠正错误、归纳总结模式、强化训练,使学生体验在学习中“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趣。

2.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

教学方法应结合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综合使用。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都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传授好知识、指导好学生学习、开发好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而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选择好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可以多法组合,交错使用,或一法为主,多法辅助,以便于优化教学设计,形成课堂教学的丰富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优化组合运用,要过度自然,此起彼伏,逐步深入,既有教师的启发、提问、反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思维、合作讨论、回答、明理活动,让学生用已知的知识同化和顺应新学的内容,使教和学有序,和谐发展,克服平铺直叙,照本宣科的弊病。

综合所述,研究教法,指导学法,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尤其当前要转变教育观念,响应新的教学形势,要更加重视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改革创新,开阔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

教材教法范文4

课程.教材.教法杂志社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教材教法范文5

新课程标准贯穿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思想,这在新教材中,充分体现出来,教材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工具、素材和思路等。但要想更好地激活学生主动学习,教师不仅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要成为建设开发者,要使教材普通性同本地区教学实践性有机地结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及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有的放矢灵活运用教材。

一、根据教材的活动内容,要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多样化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富有儿童特点的一些歌谣、谜语、魔术、实验等,所以我在讲“热胀冷缩”时,引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爆竹”的来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又如,在讲三年级下册“冷水与热水”时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触摸四个杯子和杯中的水,描述人体对不同冷热物体的感觉。然后根据这个问题开展教学,是上课的关键。

二、根据学生的观察特点,改变教材的先后顺序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在观察时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观察兴趣和顺序,所以教学中要满足学生对某事物的观察兴趣和深入探究。这样教师要适当调整、改变或扩展教材的顺序和内容,例如在四年级上册上“身体结构”时设计了活动,先让学生一只手系红领巾,再用两只手系红领巾,先让学生单脚跳着前进,再双脚走着前进,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身体健全健康的重要性时,提出要爱护身体,珍惜生命,于是我就调整了教材的顺序重点,把后面的“呵护我们身体”一课放在前面讲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材教法范文6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000-00

1 专业简析

1.1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较高会计职业技术能力,毕业后能够较快地从事各种会计核算工作、直至担任主管会计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其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坚持手脑并用、学练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职业教育要面向就业,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符合社会需求、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使学生一到单位就能适应工作岗位,或经短期培训即可上岗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1.2 学生学情分析

珠算技术是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也是会计证考试中应考的一门技能。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但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本功差,学习接受能力薄弱,动手操作能力欠缺。

1.3就业前景

目前内资企业是会计毕业生的最大就业方向.很多中小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于会计岗位他们需要找的只是"账房先生",而不是具有财务管理和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且,此类公司大都财务监督和控制体系相当简陋.因此,在创业初期,他们的会计工作一般都是掌握在自己的亲信(戚)手里.到公司做大,财务复杂到亲信(戚)无法全盘控制时,才会招聘“外人”记记账.

大部分外资企业的同等岗位待遇都远在内资企业之上.更重要的是,外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和方法都成熟,对新员工一般都会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工作效率高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分工细致,而分工的细致使我们在所负责岗位上只能学到某一方面的知识,尽管这种技能非常专业,但对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不利,因为你难以获得全面的财务控制、分析等经验.后续培训机会多是外企极具诱惑力的另一个原因.财务管理也是一个经验与知识越多越值钱的职业,而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不同于在学校听老师讲课,它更贴进实际工作,也更适用.

2 任教课程教材分析

在教学计划中,会计班一般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珠算技术课,每星期开设两节课。参加对口高考的班级从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开设珠算技术课,每星期开设两节课。一般选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孙明德主编。该教材观点全面,覆盖面广,方法得当。但是在实际训练方面内容不多,尤其是综合训练内容没有。

3 任教课程教材教学过程设计

《珠算技术》教学内容分五章,第一章4学时,第二、三、四章内容较多,各为20学时,第五章8学时。综合训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自行制定20-40学时。

考核评价方案设计:为了有利于增强职校珠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珠算的综合素质,当前珠算课程的评价应实行积分化,建立学生珠算综合档案,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即对学生珠算课程活动参与、知识学习、珠算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除在学期末进行外,平时每一个环节都要利用,包括平时测试、期中、期末考试和珠算定级考试。为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良好习惯,对学期中有突出表现或明显进步的和珠算定级成绩突出的,汇总得出珠算学分。评价形式可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由学生进行初评(自评、他评相结合)、班主任老师建议、珠算课老师评议等多项不同环节组成,通过过程和结果考核看学生珠算技术的最终结果。中等职业珠算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必然会带来其评价方式更新,为了使中职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良好会计素质,我们有必要改变过去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建立适合中等职业特点的学生素质情况评价体系。

4 任教课程学生成绩构成

长期以来,珠算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显著弊端就是课堂上讲知识点,学生练习考试,阅卷中评知识点,然后由此评定学生的成绩,这是一种片面的考试评分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时期,珠算学科的考试将逐步走向科学化,并从知识、能力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试评价。学生的成绩评定应实现两方面的结合:一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克服片面强调只打算盘的倾向,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二是卷面成绩与平时表现相结合。克服重卷面成绩轻实际表现的倾向,排除一试定成绩的弊端,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珠算学科的育人功能。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实行了“三三四制”,即平时成绩占30%,期中和期末测试平均成绩占30%,定级考试成绩占40%。知识水平的考核改变过去闭卷考试的惟一做法,采用平时练习、测试与定级相结合的考试办法。实际能力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珠算技术课“三三四”考核方法扭转了让学生被动应付考试的做法,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提高自身素质上来。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识记、思考、练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将灌输知识过程转变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创造的引导过程,从而成功地启动了珠算课教学及考核方法的转换。

5 感想

发挥珠算技术课的珠算主渠道作用,学生是关键。由于职校的学生以往学习成绩差,对学习兴趣不大、甚至丧失信心,这由于种种环境影响,有的学生的品行不良, 家长对孩子只批评不关心,只去指责孩子怎么笨,怎么没出息,孩子年纪小,意志薄弱,久而久之,就会变得不爱学习,甚至辍学。虽然职校珠算教师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本领,精湛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又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严谨的教风,踏实的作风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现实的学生学习状况远远达到要求。集中表现为学习意识淡薄、精力投入不够、耐心欠缺。在实际的珠算课堂中,如何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如何进一步完善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在课内与课外的和谐发展等等,都是需要我们不断思索和解决的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应以珠算课程的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珠算主渠道的作用,增强中等职业学校珠算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远性。

参考文献

[1]张锋:《快速拨打算盘的方法与策略》、《财会通讯》,2008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