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教学范文1
一、正确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职生入学时年龄小,理解能力差,社会经验不足,《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学生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对老师而言,正确引导,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上好这门课的关键。首先,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在第一堂课时介绍《基础会计》 的重要性和在会计实际工作中的作用,让学生知道我们的教学计划,知道三年所开设的课程,明确在校期间的奋斗目标;其次,要树立学生的信心,打消他们学习的疑虑,可以介绍以往学生学习这门功课的经验和他们的奋斗史,为他们提供借鉴和参考;再次,可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财会部门进行参观,让他们了解会计机构的设置,观摩相关会计资料,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最后,带学生到会计模拟实验室,观看高年级做账的过程,拿出做账样本,告诉他们只要努力,也可以取得这样的成绩,进而提高他们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我国中职专业的重要教学手段仍是以“教案+粉笔+黑板”为主。教师通过大量板书、口头表述和肢体语言等,向学生传授如何从填制原始凭证开始到最后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和全过程,既抽象又难以理解。多媒体充分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利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多重刺激,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影、临其境、再现了生活实际,传达了大量信息,加大了课堂容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涉及到大量的凭证、账页、报表的填写与编制,教师在讲解时很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学生往往搞不清数据的来龙去脉和填写位置及顺序,给教学带来很大的不便,采用多媒体,可以制作课件进行演示,步骤清晰,学生容易理解并加深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会计理论的能力。同时, 我们可以把重点、难点、练习题、板书要点等都设计编制成课件,存入计算机网络中,以便学生查阅。这样既节约了讲解和板书时间,又避免了教师对重、难点繁琐的讲解,同时也有更多时间巩固新材料的操作。教师可以精讲多练、加快课堂节奏,环环相扣,提高学生训练的速度和效率。
三、结合教材,运用不同教学方法
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无非是以教师为主体,采取满堂灌,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让原本就枯燥无味的内容显得更无趣,所以,我们在讲叙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适当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和启发式教学方法、任务分解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组分享教学法等,现举两例说明。
案例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情境或事件为题材,提供学生相互讨论之用,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刚接触会计的学生来讲,很难站在企业会计人员的立场来思考问题。在《基础会计》“经济业务会计分录处理”教学中, 我们可以在讲解完相关知识点后,结合课本的理论知识,先给学生一个简明的企业实例,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分别从案例企业自身角度来剖析会计案例,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同时,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启发,掌握案例讨论的方向,之后要求学生比较自己与他人的见解,总结出最完善的想法。
分组分享教学法是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按一定的规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形式多样的分享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法进一步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平等性和发展性,突出了可操作性,会使学生更有信心地去学习和探索。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特点由3-5人组成一个小组,让他们互帮互学,对学习中的随时展开讨论,提高学习效果。如在学习会计科目表时,可互相默写会计科目;进行账务处理时,互相检查会计分录正确与否;学习会计核算程序时,可明确分工共同完成。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感到孤独,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转贴于
四、模拟训练,强化实践性教学
《基础会计》操作性比较强,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这就必须进行模拟训练,加强实践教学。我们可根据这门课的特点,把实践教学分为两部分,一是实验教学,二是综合实训。
实验教学要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如在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时,要在讲解完基础理论知识后,让学生自己到模拟实验室进行操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摸爬滚打,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通过亲自参与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我们要把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组织学生一起讨论解决,让学生在实践中把疑问一个一个的去吃透和掌握。这样,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理论与实践接轨,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基础教学范文2
关键词:基础会计;课程研究;工作过程导向
根据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要求,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高质量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那么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掌握一门实用型的学科就应该放到工作中来,也就是一切的教学要模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执行,以便于发现问题然后更好的进行学习。对于工作为导向的《基础会计》课程,要以实际的工作目标来行动,引导出最为典型的职业工作目标,再来对相关课程进行设置。《基础会计》这门学科主要的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不断的去实践后再进行理论的学习然后再次巩固实践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主动的学习,避免了被动式的去接受。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基础会计》的记忆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的问题处理中更加具有创新性。本篇文章主要是从中职学校的《基础会计》教学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到该门学科的实际目标,对工作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进程进行研究和设计、从而得出研究结果,最终有望实现对《基础会计》教学有着可参考性的指导作用。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工作过程导向
过程导向是指在为了达到预定的工作目标而采取的一种符合逻辑结构的管理思想。工作过程导向是指主体的需求和工作的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通过明确预期的工作目标,使在工作中让环境与预期的目标不断的减少差距。通过上述表明在基础会计教学流程过程中具体为导向化的动态过程。
(二)基础会计
会计是随着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而产生的一门实践和经济管理学科,有效的会计管理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基础会计是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一门基础性专业课,学好基础会计学有利于学者对整个会计专业技能技巧的掌握。基础会计学属于管理类的基础性学科,内容可以分为会计概述、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会计档案。
二、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出现的问题
(一)学的广泛但是学的不透彻
《基础会计》这门学科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是对该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阐述较多,但是对实际操作中的基本技能并未涉及太多。例如该学科中对工业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中的核算部分,不但介绍了核算的全部过程,而且还介绍了商品在流通中的企业会计核算,这样讲的就比较广泛,让初次接触《基础会计》的中职学生来说是有点难度,产生一种很难理解的现象。而且本门课程并没有体现出学习该专业的基础性,也是分散了学生和老师讲解的侧重点。
(二)涉及的实践内容少
《基础会计》教材一共九章内容,会计的概述、会计要素、账户与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财产清查等理论部分就占六章,后三章主要讲经济业务的核算、会计核算程序、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等实训操作。所以,《基础会计》学科中主要是对专业术语概念性、理论性阐述较多,对会计实操方面的讲解比较少。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难以脱离实践去纯学习理论知识。对于先讲大部分的理论后,再进行实际操作来说,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
(三)课本内容不合理,操作环节盲目性大
从教材的实训部分可以看出与实际工作中的内容脱钩比较严重。大多数的案例都是通过人为加工后编写入书的,这样与实际的证、账、表不符合,会误导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技能的掌握,对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在结构上面,理论部门与实训部分的衔接不恰当,大多数是通过人为的方式进行掌控,不利于学生系统性的掌握。对于实操的目的来说。课程将实操部分划分成了多个板块,但是各个板块之间的衔接度比较低,典型的为了达到小目标而进行,实操的目标不清晰化,不能实现原有的计划目标。(四)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对于本门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注重单一的小点知识教学,而并没有整体性的进行知识讲解。然后是重视教材的局部性训练,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训练。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学到的技能知识只适用于本问题的解决,一旦出现多个知识点的串联就没法进行解决和问题的处理。最后是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轻视实践方面的教学。在中职学校的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一般喜欢理论性的板书教学,而并不一定带领学生进行手工做账等,这样就让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而且理论没有与实际相结合,导致学生积极性差,不能够胜任今后的工作岗位。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解决方案
(一)课程设计的原则
首先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在基础会计学科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在学校学习、企业工作能力和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结合起来。现如今的企业不但看中的是学生的学业基本功而外,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职业素养、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工作的执行力等等。这些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在学校老师的教学来进行锻炼和提升。这些方面的教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沟通意识和职业价值观等。然后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一切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导学生完成学习知识的同时,要以企业实际的情况来考验学生是否真正能够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指导学生从日常的建账到工作的凭证处理、到编制财务报表等等,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实操性从而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最后与职业证书的考核相挂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将课本所涉及的内容与职业证书的考试内容牵连进来。那么在学生学习的同时,能够接触职业证书的考试题,才能够让学生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取过程中快人一步。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基础会计》课程方案设计
1.教学目标制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主要分为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设定方面又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为总体的能力目标,总体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基础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能够独立自主并且正确运用会计基础知识来处理企业会计中的基本业务,能够学会处理一套比较易懂而且思路清晰的财务业务。另一方面为具体的能力目标,主要是对学生学习基础会计学中各个知识点和各个单元的灵活掌握。知识目标是指在基础会计教学中,以实际的会计工作作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在这过程中要不断的给学生介绍基本的概念原理给学生学习,这样学生才对基础会计学感兴趣。2.教学内容制定基于会计工作为工作导向的这门课程,首先在对课程能力和目标制定之后才能对教学的课时做出充分的安排,以保证学科知识的精确讲解,课程内容的制定如表1。3.学生能力训练项目提升学生的能力训练提升是指学生在学习一个单元的过程中,教师要组织专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检验,对不同单元学习知识点的能力要求不一样。例如编制会计报表的时候,首先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填写资产负债表和正确的利润表,掌握这两种表的结构以及编制的方法。然后是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先是老师指导进行编写以及问题的纠正。最后是要求学生独立自主编制会计报表,并且交于老师检查。从而达到通过教学项目使学生的能力提升。4.教学计划进度表教学计划进度表是基于教学内容制定之后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单项能力训练的基础之上,对基础会计学科进行完整教学进度的制定。这也是体现了文章一开始就提出的先实践再理论然后再教学的教学独特性。有利于老师正确的安排自己的讲学进度,难易有度,循序渐进。5.教学评估设计由于会计专业的操作性非常强,平时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试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比40%,最终期末考试成绩占比为60%。平时成绩构成为平时印象评分10%,课堂出勤10%、学习态度成绩为5%、课堂提问回答10%、课余作业占比5%。操作技能占比为60%,如表2所示。期末成绩占比分为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和期末学习报告分别占比为80%和20%.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设计
在上课时首先利用5分钟的时间告知学生本次课程的内容,让学生有一个大体清晰的学习认知,可以利用视屏或者小故事的方法引入。其次是用10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模拟问题的实操过程中如何解决,并且小组代表进行发言解决问题。其次是用15分钟来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和会计技能的指导,采用工作过程的情景演示方法进行教学。然后是用10分钟让学生进行技能的再次掌握和巩固。最后是用5分钟的时间进行总结和课后作业的布置。
(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
1.案例教学法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将自己常年积累下来的经典案例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来,比如在对学生讲会计六要素板块的时候,先不给学生讲六要素的含义或者理论知识。先引入某个企业的情况,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改企业现在的财务状况,以及财富积累等指标的体现。最终通过讨论分析,形象、生动、具体的讲述会计六要素,这个更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增加学生的分析能力。2.情景式教学主要是在课堂的教学中实际模拟企业的状况。首先将班上学生按照企业的真实写照进行划分,设置六个工作小组,每个工作小组有10个工作岗位,每个工作岗位按照企业的真实状况配置相关的资源,当学生进入这样的一个实训室就像进入了企业的会计办公室。实训室中配置真实的账、表和相关凭证资料等。而且培养学生对会计系统“金蝶”或者“用友”ERP系统进行学习,模拟出现的相关问题,比如无法买到发票、销售清单出现异常等。通过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扮演公司的企业员工,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处理问题能力,减少课堂教学与实际企业情况的差距。3.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对学生进行强制性学习。要以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转变为自主式学习的思维,全面的运用多媒体,实操等手段进行教学,而且老师要增加课外答疑的环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参与学习,增加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学习效果。
四、评估和总结
现阶段大多数中职学校在《基础会计》这门学科上的考试,还是以期末考试作为考核的唯一标准。这样便没有结合到学生的日常的课堂表现以及实际的技能掌握,同时也符合人性化的要求。所以在借鉴传统考试方法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该引入专业操作能力的考核、技能考核和综合能力的考核来综合性评级对这门学科的掌握程度。这样做首先充分体现了中职教育在基础会计中的应用特征,对学生的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的把自己置身于工作当中。其次是能够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基于工作过程的为任务主导的教学中,不断的让实践和教材的内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是利用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来解决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存在的根本因素。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会计》课程研究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实际掌握,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分析,动手和逻辑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的会计技术教学论[J].国家职业技术教育,2014.(7).
[2]杨世凤.浅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会计》课程研究[D].北京大学,2015(5).
[3]肖仁威.论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会计基础》课程开发的思考[J].国家校外教育,2015(1).
基础教学范文3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学习兴趣
一、课改背景
2017年3月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促进山西省高等教育振兴崛起的“1331工程”。结合山西省“1331工程”建设要求,培养符合山西行业和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山西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重大课题。为适应这一形式,运城学院紧密结合地方特色,遴选了一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基础会计成为改革目标课程之一。基础会计是财务专业的基础课,是学好其它会计课程的基础,是会计思想体系建立的基石,如何把从未接触过财务的学生“领进门”并迅速的了解其中的“门道”,一直是基础会计教学中的难题,本文以运城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为例,结合多年的探索与两年的课改实践,通过对学生和教学等几方面的分析,力求寻找解决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难题的办法,以促进运城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教学的发展。
二、基础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了客观准确地了解运城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基础会计教学团队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设计问卷调查的内容,对运城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四个年段的学生就有关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总结,并结合多年的与学生交流、交往的切身经验,分析总结出基础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具体表现以下几点:
(一)多重原因,制约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经常听见有学生说“这门课没意思”。没意思就是没兴趣,没兴趣自然学不好。本次调查问及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的感兴趣程度时,感兴趣的占45.57%;一般占35.02%;不感兴趣、被迫学习的占10.95%;其他无所谓喜欢不喜欢的占8.46%。如图1所示。对于基础会计态度的题目选项“不感兴趣”设置了关联题目,自愿填写不感兴趣的原因,原因多样,但不喜欢的原因主要有“内容枯燥”、“专业术语多、理论性太强”、“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提不起学习兴趣”等。基础会计的知识点前后内容衔接比较紧密,而目前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多样化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教师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尽管有相当多的学生是基于“感兴趣,喜欢学”的态度投入学习的,但过程中一系列的问题很容易就消磨了学习热情,淡化了学习积极性。有些同学因为当时填报专业时参考家人的意见选择财务管理专业,自身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一般,由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学习“入门困难”、“缺少兴趣化教学”,所以在之后的学习中难以培养出对基础会计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容易导致对课程体系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失去信心。问及你喜欢老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时,学生希望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有学生提到“需要老师比较生动活泼的教学,老师有一颗年轻的心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满堂灌输”。可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挂钩。
(二)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实践教学缺乏
基础会计是财务管理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其内容繁杂,既有相对枯燥的会计基础理论,又有专业性较强的会计实务知识,初次接触其内容因为没有相关实践经验,缺乏对课程整体的感性认识,所以对有些知识点感到很难理解。再加上基础会计“内容枯燥”、专业术语较多,不“生活化”的讲解方法,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学生在听不懂的情况下就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难以跟上课程学习进度,“入门”困难,而且老师对于这一部分学生学习状况的关注存在缺失,从而基础会计课程学习不能达到较好的讲授效果。应用型地方院校的基础会计课程应该理论和实践并重,但目前的大部分基础会计教学对实践环节不够重视:例如运城学院课程改革前,基础会计理论学时54课时,实践学时6课时(会计凭证和账簿部分),实践课安排很少。课程安排是先理论教学、后实践教学,集中的会计手工实训安排在学习完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之后进行,在基础会计课程学习过程中侧重课本知识讲授,同步训练很少。会计手工实训仅安排学生练习记账凭证和账簿的填制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内容大多是为了巩固和理解理论知识,缺少技能训练,实际应用性不强。再者,实训过程主要根据参考书中模拟题的形式,并且缺少企业真实的经济业务资料,造成实训的仿真性弱。而且仅有的几节实训课由于不能深入训练,“课程训练结束后学生对自身操作技能不满意,整体实训效果比较不理想”。另外,通过课余时间与学生交谈得知学生认为基础会计教学实践环节薄弱,对于强化实践的呼声很高,急需加强实操训练。
(三)大部分学生学习目标比较明确,但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不可否认,应用型地方院校的学生在知识基础和自控力方面要比一本院校学生薄弱,但大部分学习目标还是比较明确的。通过调查可知:92.54%的学生认为,基础会计作为核心基础课程很重要,一般重要的占7.46%;关于学习目标,61.18%的学生选择“掌握知识,提升专业技能”,选择“考证”占比19.08%。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希望通过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随着全球化、网络化新时代的大发展,教学的环境也受到了影响而逐步发生改变。当前人们接收知识的途径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群体接收课外新知识的途径广、速度快,但是学生自身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却不尽如人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9.96%的学生会主动预习、经常复习;50.23%的学生不预习,不复习,被动完成作业;不预习,不复习,考前突击一下高达20.45%。积极主动学习的和“混日子”的各自占到近1/5。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究其原因,我国的传统教育都以应试性、灌输式为主,老师讲、学生听,直至今日变化不大。由于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式接收知识”的局面,而且又受到计算机网络的影响,不愿动手,只愿浏览,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降低,平时养成了不肯动手、疏于练习,自主学习性较差,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三、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一)多管齐下,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财务机器人来袭,我们的教学对象已经是95后、00后。面对“触屏的一代”,我们如何把学生吸引在课堂,这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做到一节课把学生吸引在课堂容易,但节节课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就很难。因此我们就要多管齐下,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上好基础会计第一节课,做好专业教育极其重要,要让学生知道学好会计将来能干什么,给学生描绘远景,树立信心;平时上课时偶尔穿插用名人例子,给学生树立榜样;同时鲜活教学内容,在每个章节结束后,结合案例,说明会计的重要作用,持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其次,完善教学方法,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慕课、微课、反转课堂等等多管齐下等,让会计教学更有趣,把学生吸引在课堂。例如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分组模拟建立企业,然后虚拟企业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监督、核算。使学生感觉会计并不枯燥,而是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最后,老师要“年轻”起来,老师要多方面接触学生,要知道现在的学生们在想什么,要和学生有共同语言,尽量减轻代沟。例如第一时间寻找最新资讯并抢在他们之前融入课堂,让学生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毕竟学生的认识理解没那么深刻。另外,老师要尽量了解并运用一些网络用语,与学生沟通“无障碍”,这样学生会感觉老师和他们很近,老师紧跟时代并不“老”。
(二)考核方式多元化,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考核方式是学生学习的指路标,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方法和重视程度,学生为了达到要求的分数,会尽力向这个方向努力。因此,只要考核方式设计合理,学生就不会只去单纯应付期末考试,而是会全方位、多方面的学习以应对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运城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的考核方式采取和许多院校一样“结构计分”:即平时成绩+期末卷面成绩=最终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方式虽然简单,但执行却要动一番脑筋。关于考勤我们采取自评,期末学生自己把自己设计的考勤表交上来,这样既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又无形给其压力,考核学生是否“诚信”即会计的基本职业道德,这样寓教于无形!作业方面采用实践作业形式(下文详细谈及)和电子作业平台相结合,电子作业平台是一个人一个账号,成绩电脑给出,教师定期查阅平台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学生要想取得这部分成绩无法偷懒,必须亲力亲为;课堂表现方面是由学生自己展示:学生可以回答问题,可提出问题,可以走上讲台讲解,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前提是要给大家展示出自己积极学习的态度和风貌。这是最难考核的部分。但只要设计合理执行得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还是很有成效的。
(三)正确处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学习会计要懂得方法,更要懂得道理、原理。过多强调实践,弱化理论教学就会和高职趋同,缺乏对问题的类比、分析、判断能力,人会变得机械、狭隘,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无力应付。“就好比一本武功秘籍,只有招数,没有详尽系统的内功心法是不能一招致命的”。而过多强调理论轻视实践,又不利于真正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正确处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对基础会计教学来说极为重要。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观念与思维与一本院校教学理念一脉相承,理论至上。因此适度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势在必行。首先,适度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如运城学院基础会计实践课程有原来的4课时增加到14课时,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章节的课程放到实训室去上,让学生在编制凭证和登记账簿中了解这两部分的内容而不是背定义、分类。另外,强化实践放在课外。理论教学不能太少,否则会和高职趋同。例如可以通过课外作业强化实践。运城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外实践采用作业考核形式。主要是采用团队合作、小组共同完成的方法进行实践和考核。在讲授经济业务核算部分时结合案例教学法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成立制衣厂,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股东,企业后期的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利润形成及分配过程等虚拟业务要求学生通过到周围的制衣厂调研、考察结合学习的理论自己“编造经营业务”,然后根据“经营业务”编制报表出来。通过课上、课外的结合加强实践教学。
基础教学范文4
1.1项目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
项目教学法是可以将学习的学习任务分成不同的阶段,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分别制定一个具体的项目,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完成一个项目所获得的成就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和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好的互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生成绩;项目教学法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比如学生哪个部分的学习比较优秀,哪个部分的学习比较薄弱,从而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更加的了解自己。如:在进行基础会计技能训练等级账薄时,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获得很多的效果。
1.2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实际的案例,结合一定的理论基础来开展的一种教学方式,这周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将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遇到的情况相结合来对一个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并作出判断,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能力,也有利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为学生在以后的职场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1.3模拟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模拟教学法主要是通过模拟某一个工作场景,根据场景设定不同的任务要求和对人员进行不同的分工,让学生有一种提前进入现实生活中的感觉,学生可以根据要求独自或者是和同学进行分工、配合、沟通等完成所要求的任务。模拟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适应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相互配合的能力,让学生很直观的学习到实践中遇到问题时应该怎样应对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基础教学范文5
关键词:基础会计;问题;教学改革
一、基础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会计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专业会计有一定了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为进一步学好专业知识奠定基础。该课程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比较强,会给初学者造成一定的障碍,往往使人感到乏味无趣,不易入门,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以后一系列专业课程教学的成败。如何将学生带进专业大门,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为专业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应成为该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问题凸显,也使其改革事在必行。
二、《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基础会计的重要性重视不够,缺乏学习兴趣
在为数众多的院校中,对基础会计的重要性强调不够。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一门课程,就要引起其兴趣,并将这种兴趣持续下去。而我们的教师大多数只会说:“会计很重要,以后你们自已开了公司可以知道自已每天花的钱用在哪个方面,获得了多少利润。”我们从这句话里就可以看出,为什么会计学包括基础会计学在内这些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却引不起很多学生的重视,虽然我们天天都在喊会计重要,但学生却会不以为然。因为我们的教学开场教育方式失败了,比如说我们要想知道每天花了多少钱,月末或年终赢利多少,只要是学过基本的数学加减法就知道了。这句话里面并未说明会计在里面起到的作用,更体现不出来会计的重要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是一句经过实践证明的真理。而我们在学生刚接触基础会计的时候,就未做好这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工作,未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和学习的兴趣,为后期的各项工作埋下了隐患。
(二)教学内容枯燥
基础会计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会计的发展历史、会计的特征和会计要素等一些概念和会计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那么我们要学习好基础会计,就要首先弄清楚其理论框架和内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掌握各个要素、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将各个知识点的内容连接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基础会计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会计的发展历史、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及其应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账务处理的程序等。基础会计既然是我们学习会计学知识的基础,那么弄清楚里面的的各个要素的内涵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好会计学的其它课程打下基础。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的基础会计教学仅仅是简单地解释了各个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理解处于模糊的概念,缺乏相应的例子加以形象地、深入地理解,对某些要素的归类仍存在表面化的现象。
(三)教学和实践脱钩
会计是一项应用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该专业毕业生一般要求毕业后即可直接上岗,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与实践密切相联。但是在现实情况下,不论是本科阶段的起点,还是专科阶段的起点,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设置都存在偏重理论轻视实践的缺陷。现实情况是,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往往不能直接上岗,而企业招聘员工要求可以上岗即可独挡一面地开展工作,这就使教学和实践严重脱节,导致社会上毕业即失业现象的加剧。
三、《基础会计》改革重点
(一)加强专业学习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学好一门课程,首先要对它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础会计》是一门入门课,对学生来讲什么都是全新的。因此,在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之前,应加强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并能很快地熟悉这门课程,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为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作好知识铺垫。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教师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通过设置疑难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激发其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启发式教学的运用,可以打破平铺直叙的授课方式,使课堂教学动静相生、起伏有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很好的体现,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会计应用能力。在操作性教学环节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教师手把手地教,辅以相应的指导,并及时将优秀成果展示给大家,恰到好处地表扬赞许、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这样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融洽合作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欢快、轻松、舒适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教育,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学习兴趣自然会大大提高。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实践性教学比重
基础教学范文6
[关键词]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综合性评价
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实际岗位需求作为教学方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中职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基于上述情况,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对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做些探讨。
1教学模式的改变
1.1 教学观念转变,注重实用
改变过去单纯传授理论知识,从以教师授课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和完善理论与实践紧密衔接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做好教学上的设计。
1.1.1课堂设计。根据中职生年龄小,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少的特点,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会计》如果一开始就按教材去教学,学生会感到知识的陌生、抽象、无味,那么长久学习就会厌恶,达不到学习的效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第一堂课不急于介绍课本内容知识,而是向学生展示一份做过的完整账套的会计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学了会计专业后将能做什么。针对这份账套提出问题,如:大家看到这份账套是怎么做出来的?你们想亲自完成这样的账套吗?做时该从哪里入手,按什么顺序去做?要想完成,须掌握哪些知识?这一系列疑问对刚跨入职校的学生来说会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好奇和学习兴趣。然后告诉他们,上述问题通过《基础会计》的学习能够解决,使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情况,采取分层教学,分组学习、讨论,互帮互学,形成形式多样的教与学。
1.1.2改变教材章节顺序。《基础会计》的教材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介绍概述,会计基本理论;二是介绍会计要素、会计方法,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三是经济业务的确认核算。以往教学一般按上述三个部分逐一介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况,而且各章节知识的衔接性、连贯性不明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拟从实际工作出发,设计两条线索进行教学。一条是按会计核算从获取原始凭证着手,到填制记账凭证,再到登记账簿,最后到编制报表的顺序为主线,进行纵向教学,目的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了解实际会计工作的顺序;另一条是在纵向教学中结合相关章节的知识平行渗透,即形成横向教学。具体做法:直接向学生提供会计凭证,让学生识别原始凭证、提出如何填制记账凭证等问题。这一过程学生肯定有困难,这时向学生说明要解决这些困难就必须掌握会计要素、账户和复式记账方法,以及经济业务的确认及核算等知识,在此基础上去讲解会计要素、账户和复式记账法,学生听起来就有针对性。讲到账簿时结合“财产清查”一章,然后再到会计报表的编制,最后是会计核算程序,进一步讲明会计工作核算程序的步骤。通过上述对教材章节的处理,构成基础会计知识体系,让学生明确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会计账户的关系;会计等式与试算平衡,会计报表的关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与会计报表等各环节的关系。
1.1.3加强实训技能,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基础会计》有很强的技能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事先做好技能实训的设置安排。椐据各章节内容设置对应模块的实训内容,安排好教学与实训时间。而且在实训中融入对学生的道德标准、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灌输。
1.2 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择
目前我校《基础会计》是运用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该教材从适应中职生特点出发对知识做了精简安排,而且在各章节课前引入模拟场景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学内容是以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为主,结合出版社配备的多媒体光盘进行讲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卡进入高教出版社提供的网站平台进行学习,让学生去接触新知识、新准则和新法规等内容,弥补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不足。另外,课外教学内容可利用学生上网的兴趣,促进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相互交流,自主学习,自主提问,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
根据《基础会计》不同章节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形成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2.1 根据《基础会计》各章节的特点,灵活采用相应教学方法,构成一定的教学方法体系
如:(1)案例教学法。在经济业务核算中,提供购入材料、销售商品、出纳人员到银行存取款项等业务的凭证案例,通过案例让学生分析思考这些业务该反映在什么账户,它们之间增减发生怎么变化,确定记录方向等;在学习错账更正时,提供错误凭证和账簿让学生去查找错误地方,通过错账更正练习让学生明白产生错误的原因:是会计人员业务不熟悉造成,还是人为故意造成。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既让学生掌握错账更正的能力,同时也对学生起到职业道德的教育。(2)情景模拟教学法。根据上述课堂设计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模拟不同职能部门的人员,体验不同职能部门的职责。在企业经济业务发生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各种单据的传递和处理,通过不同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让学生明白如何完成会计核算,如何完成单据、凭证的传递。在会计凭证与账簿章节运用情景模拟教学中可起到较好的效果。(3)任务驱动法。《基础会计》中许多教学以任务形式布置给学生去完成,或许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如在学习证、账、表章节中,让学生去收集单据,然后区分哪些是原始凭证,哪些不是原始凭证。布置学生从识别出的原始凭证中进行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直至会计报表的编制。根据学生做的模块任务进行评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除了上述方法,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其他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自主学习教学。只要是有利于课堂教学,都可以去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2.2 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
应当转变传统靠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手段,充分借助先进的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多媒体具有多维性、逼真性、灵活性等特点,起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合、视听并用”的效果,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基础会计》中讲到证、账、表及错账更正内容,特别适用于多媒体教学,呈现出会计凭证、账簿及报表的种类、格式、填制情况,各数字之间的勾稽关系,让学生一目了然。
3改进学生评价方式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也应从过去单纯的考试考核评价改为综合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学生的模式和依据做如下说明:
3.1 评价模式
由过去单一考试模式改为综合评价学生的模式,把学生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形式,更加注重对学生过程性的评价。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平时表现情况的评价,包括学生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实训能力情况的评价等;终结性评价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评价内容如表1所示。
3.2 技能实训评价内容的设置
在技能评价方面,《基础会计》可以根据教学知识点设置对应技能模块。比如:在会计凭证中可以设置原始凭证填制模块的评价,记账凭证填制的模块评价,记账凭证装订模块的评价,账簿登记模块的评价,错账更正模块的评价,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调节模块的评价,报表中编制资产负债表模块和利润表模块的评价等。
3.3 评价依据的设置
各模块设置对应的评价内容及评分情况,让技能实训项目明确,学生可操作性强,评价客观,增强学生动手的积极性。下面以原始凭证填制模块评价表为例说明评价情况。
参考文献:
[1] 胡颖森,彭锐.浅析高职高专成本会计教学模式创新[J].财会月刊,2009,(8):91-92.
[2] 罗志敏.高职会计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