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分析化学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分析化学的特点范文1
正如《解读》一书中所说的“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理解为一种言语性的沟通或言语性的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由“训诲——驯化型”教学到“传授——训练型”教学发展为对话教学是社会进步和时展的必然要求,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那么到底何谓语文对话教学?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阐述了语文对话教学的内涵、特点、原则,探索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中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一、和谐性
《说文解字》对“和”的解释是:“和,相应也。”而“谐”的意思是“配合得当”,和谐旨在使不同事物“相应”且“配合得当”,使多样要素相“统一”。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理想,孔子的“致中和”、道家的“合异以为同”、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天人合一”等合和思想从一开始就深深地滋润在民族精神及其生命智慧的源头活水里,也自然滋润着我们的母语教育。和谐追求的是全面发展,“和乐如一”、“和之至也”、“使万民协和乐如一家人”是和谐的顶点。
对话教学的和谐性是指对话的各要素之间相处融洽、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和帮助。和谐是对话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谐的课堂是一个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课堂,要做到师生关系平等美、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共享美、教学过程流畅美、教学内容丰富有效美。
二、.民主性
既然学习是一种对话,对话的多主体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第一法则。民主、平等、真诚、信任和共同建设的对话氛围是实现师生双方共同对话的前提条件,是教学民主的真诚呼唤。实现有效对话教学的策略之一是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充满爱心的课堂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人格平等、心灵平等、价值平等,让师生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之扉,畅所欲言,彼此接纳,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充满人性、富有个性的对话平台。
我们应转变自己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把自己当作孩子,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学习伙伴,只有当教师把学生看作和自己相同的一个生命体时,才会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与他人对话,才能够细心聆听学生的发言,并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而学生也只有把教师作为一个地位平等的交流伙伴时,才可能畅所欲言,充分发挥思维潜能。我们必须将民主、平等意识贯穿于语文对话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将自己看作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学生建立平等、亲和、友善的合作关系。
三、主体性
如前所说,对话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谈,更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接纳,对话建立在最基本的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的关系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是教训和被教训,灌输和被灌输,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民主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的关系。
过去“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是“我——他”驯化关系,对话教学中,师生之间则是“我——你”关系,各种对话都是一种“商谈”,是在共同探讨未知的新领域,学生成了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主体意识觉醒,自己读书,自己感知,自己思考,自己体验,交流自己独特的感悟,从而获得发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师要归还学生的话语权,学生不仅有机会说,而且与教师共同决定着对话的形式和内容,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尊重差异,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另外,真诚、信任亦是对话不可或缺的前提。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自我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学生要相信教师及其他同学在引导和帮助自己发展。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
四、生成性
对话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对话教学是合作的艺术,互动合作是对话的基本手段,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实现着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不断产生新的视界,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对话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长的内在机制,他指向更深邃、更新颖、更富有启发性的对话。
建立在对话基础上,教学会超越传递信息的功能,具有生成性。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对话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
课堂对话信息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二是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形成个人的认知、情感和态度等。三是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中获得的新知、重新建构的意义。
分析化学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程标准 有机化学知识 对比与分析
在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化学》和《教科书》中的有机知识,对理解课程标准,转变教学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化学课程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比分析《化学》和《教科书》中的有机知识,笔者进一步体会了有机知识体系在高中化学新旧课程中的分布特点。
一、两套教材的有机知识特点
(一)精简内容、调整难度,体现基础性
在“学科中心”和教学大纲的影响下,《化学》的有机知识过分偏重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严重的逻辑表达常常使一部分学生无法适从,加之“习题演练”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教科书》充分关注了高中生学习化学的现状,对多年来一直困扰教学的若干难点作了调整,同时《教科书》作为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要求的教学资源,全面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要求,而且重视作为信息资源的功能,更加强调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要求《教科书》的编写从“教本”向“学本”转变,从“文本”向“对话”转变,从“知识”向“素质”转变,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教科书》删去了乙炔、乙醛、甲醛和酯的性质以及苯的结构等知识,加强了有机知识与生产的联系;不强调同系物的概念及性质,更加关注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典型物质的知识,也不过分强调有机分子的结构,更多地限于物质的认识;在认识物质的性质时也不强调其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更注重它的实用性。在《化学》的基础上,《教科书》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化学基本观念和概念的学习,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那些具有较高发展价值,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从总体上来看,与修订的前的《化学》相比,《教科书》不再出现环烷烃、键长、键角和键能等知识,理论方面的要求也明显降低。
(二)增加学生实验的比重,突出有机化学的特征
实验既是化学课程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有机知识的重要工具,同时有利于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增进解决问题的能力。若有机实验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的质量,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化学》有33个演示实验、4个“学生实验”和4个“选做实验。《教科书》有20个实验,从数量上与《化学》相比是要少一些,但是这些实验几乎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因此《教科书》的有机知识淡化了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的界线,同时并在研究性课题中也渗透了有机化学实验。可见学生实验数量较《化学》相比有较大的增加。
(三)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科书》的有机知识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分组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并进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学生亲自动手,可以带动大脑的思维,增加其印象。事实说明,心灵与手巧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在学习烷烃时,可以让学生分别制作乙烷和丙烷、乙烯和丙烯的分子模型,即可体验同系列有机物的成键情况,也可对比各系列有机物的成键规律。
(四)突出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是《教科书》的关键,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有机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教科书》的第一节安排“甲烷的取代反应”等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可引起学生对科学探究的重视。
《教科书》的有机知识安排了9次“实践活动”、20次“实验”和10次“科学探究”。通过“实践活动”、“实验”和“科学探究”,使学生初步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并让学生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科书》的有机知识还通过“科学视野”、“信息搜索”、“学与问”和“思考与交流”等多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但学到有机知识,而且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介绍最新科技成果
《教科书》中的有机知识选择最新科技成果作为教材内容。例如在合成材料中,将新科技生产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介绍给学生,并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形态有机物相继被发现。通过最新科技成果知识的介绍和学习,加深对化学与社会发展关系的了解,体验化学与社会、技术的紧密联系。
二、两套教材中有机知识的章节体例特点
(一)《化学》中有机知识的章节体例特点
《化学》中有机知识共有四章。其中,第一章烃共6节;第二章烃的衍生物共6节;第三章糖类油脂蛋白质共4节;第四章合成材料共3节。
(二)《教科书》中有机知识的章节体例特点
分析化学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GHb;糖尿病合并脑梗塞
糖尿病是近年来诊断率、患病率不断增高[1]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脑梗塞则是指因脑部系统的动脉硬化和血栓而致脑组织局限性软化或缺血性坏死。糖尿病能够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脑血管并发症(脑梗塞)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并发症,也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2],糖尿病是脑梗塞的高危因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GHb)作为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重要临床观察指标[3],可以准确反映血糖水平,本文通过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GHb)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中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GHb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37例,年龄35岁-78岁,平均年龄(55.81士14.3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排除其他继发因素导致的血糖升高。且患者均经过脑部CT或MR证实,全部首发脑梗塞。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制定的标准(2005年第4期),GHb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使用脑细胞保护剂、改善微循环类中成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进行调脂、颅内压增高时的脱水治疗、扩血管、必要时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的常规治疗,根据血糖水平予以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正常组空腹血糖严格控制在5-7mmol/L之间;异常组空腹血糖控制在10mmol/以下。86例患者均给于规范的康复理疗,疗程均为20天,86例患者均未经溶栓和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根据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在患者入院时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化评分,包括意识、水平凝视能力、面瘫、言语、上肢能力、下肢能力等,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0数据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 果
2.1 患者入院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化评分,结果显示GHb异常组评分显著高于GHb正常组,P
2.2 相关性分析 把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GHb与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化分数和3个月后分数作相关性分析,GHb正常组入院时r=0.452,P
3 讨 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病人数逐渐增多。糖尿病是现代疾病中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杀手,能够引起各种并发症,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糖尿病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4],它能够引起微血管病变和血液流变性改变,这些病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从而引发急性脑梗死,形成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不能控制在有效范围内时,持续的高血糖症可引起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管舒张功能障碍,极易使脑梗塞复发,导致病情反复,预后不良,病死率高。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的结合,这个结合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与血糖浓度成正比,可以保持120天,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2-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GHb)与糖代谢控制状况和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关系密切,有助于监测血糖控制的程度。以往所采用的血糖测试结果反映的是即刻的血糖水平,易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的影响,波动比较大。糖化血红蛋白水平(GHb)则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更为稳定准确,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水平(GHb)是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和治疗监测的“金标准”。
本次研究显示,8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中,GHb异常组45例患者在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化评分显著高于GHb正常组41例患者(P
综上所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GHb)是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良好检测指标,对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临床上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定期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GHb)进行监测,可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魏永堂,张传俊,顾宁,等.烟台地区体检人群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调查分析.中国疗养医学,2011,20(9):849-851.
[2] 李斌,刘子凡.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中的临床意义探讨[J].海南医学,2008,19(07):5-6.
[3] 俞喜良.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检测意义[J].中外医疗,2012,19:75.
[4] ULUDUZD,INCE R,BOZLUOLCAY M.Stroke patterns,etiology,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J].Neurology,2005,64(3):581-583.
分析化学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分析化学 一体化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
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研究也在积极推进中,各种新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得到推广和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近几年在技工教育中得到推广使用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就是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来提高技工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笔者学校也正在积极推广一体化教学模式,笔者在自己所讲授的石油化工专业的分析化学这门课中对一体化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现将自己的收获和心得写成此文,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1.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分析化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和训练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以及实验仪器的操作使用,从而让学生具备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化学分析和检测的能力。显而易见,分析化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有着紧密联系的课程,几乎每一章节都有对应的实验。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分析化学教学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一部分是实验,在教学时是分开进行的;同时,为了保证内容的基本同步,往往采取的是并行教学。分析化学的理论部分主要是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内容,要想较好地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两方面条件:一个是较强的理性认知能力,一个是较好的化学基础。
那么,学生是否具备这两方面的条件呢?笔者所教授的班级是中级班,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基本上都在16岁左右。这些学生有一些共同特点:一是学习状况都不是太好,尽管在学习分析化学之前已经进行了一年的普通化学的学习,但由于学习时间比较短,多数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未达到学习分析化学的要求;二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情况是感性认知能力强于理性认知能力,理性认知能力还比较差。
鉴于以上情况,在中级班按传统教学模式教授分析化学时,理论部分的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原因很明显,学生的理性认知能力比较差,再加上化学基础不好,无论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如何精彩,大多数学生恐怕也很难理解和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上课听不懂,自然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没有了学习兴趣,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那自然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相应地,理论部分没有学好,上实验课时学生们往往只能依葫芦画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难达到分析化学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和训练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以及实验仪器的操作使用,从而让学生具备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化学分析和检测的能力。为此笔者也做过一些小调查,大多数学生反映分析化学理论课太枯燥乏味了,听不懂自然就不想听,但同时学生却对实验课比较感兴趣。
2.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那么,对分析化学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授课,是否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呢?
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质上是“教、学、做”一体化,即在理论的教学中穿插实验操作。实验操作是直观的学习,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通过直观的实验操作“做”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通过直观的实验操作,让感性认知能力来弥补理性认知能力的不足,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直观的实验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理论知识,沿着实践的阶梯逐步前行,并且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完成从初学者到熟练者再到专家的成长过程。
由此可见,分析化学教学若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可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即可以通过实验的感性认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学生基础比较差以及理性认知能力不足的缺陷,从而提高学生对理论部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改善理论部分的教学效果;理论部分的学习效果提高了,反过来也会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操作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见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实行一体化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体化教学模式应该是分析化学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分析化学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教学模式,那么一体化教学的组织也显然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要成功开展一体化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行探究。
1.教材的编写
分析化学的一体化教学还处在探究阶段,没有专门的一体化教学教材。要成功开展分析化学一体化教学,首先应该编写合适的校本教材。在编写一体化教材时,笔者认为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材方式编写。笔者在编写《分析化学一体化教学》校本教材时,摈弃了传统的章节模式,参照其他专业学科模块方式,把分析化学分成若干个模块,如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配位滴定等,根据需要每个模块还可以分成若干个小模块。笔者认为这样的编写模式更适合一体化教学的开展以及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
分析化学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 材料专业 分析化学 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45
On Materials Analytical Chemistry Curriculum Innovative Teaching
HE Xiulan, ZHENG Wei, QI Shuyan, WANG Jihua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Abstract Aim at existing problem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course of materials maj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course is carried through optimizing teaching content,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 and establishing experiment specifically on the basis of course content and subject characteristic. The student's interest is increased and teaching quality is improved with organic bonding course content and subject characteristic, and helpful reference and consult are provided for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course of materials major.
Key words Materials major; Analytical chemistry; creative teaching
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鉴定物质化学组成、测定组分含量、确定物质的结构及存在形态。①分析化学是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述定性与定量分析、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及各种滴定分析等内容。材料学专业是研究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工艺及使用性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发展前景广阔。②③分析化学是材料专业目前开设的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生产实习及就业等方面都有重要联系。因此该课程的学习对培养人才的思维模式及知识体系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④目前,我校材料类专业分析化学课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 分析化学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需要脱节。目前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与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不适应。比如我校材料专业中有机高分子专业与无机非金属专业,两个专业分析化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与开设的实验基本相同,未能与各自的专业特点有机结合,学生“学”“用”明显脱节,导致学生缺乏科学思维分析实际问题。
(2)实验缺乏针对性。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是整个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理论教学的大部分知识点及相关原理,在实验内容中会有所体现。但目前所开设的分析化学实验均是以完成教学为目的,未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开设不同实验,学生做实验积极性差,学生只是机械性地完成实验,未认真思考实验原理,甚至连实验报告也不认真总结,只是完成这个学习任务而已。因此,目前开设的分析化学实验对提高理论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也未能有所提高。
(3)教学方法枯燥。分析化学课程的基础原理与基本理论较多,化学反应繁多,各类滴定曲线及滴定原理复杂,在授课过程中,与相关的材料专业知识很难融合。按传统的授课方式,过分强调授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程的讲解过程中会使学生感觉课程内容枯燥乏味,束缚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及趣味性,不但学生学习效果差、效率低,也降低了教师授课的积极性。
(4)评价方法单一。目前我校分析化学课程的考核基本上还是采用期末闭卷考试来评定学生学习效果,通过一张期末测试卷很难全面、公正、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部分学生在临考前突击背笔记、做练习题,即可侥幸过关,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
为激发材料专业学生学习分析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针对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专业特点,对该课程进行了创新性教学改革。
2 分析化学课程创新教学
2.1 根据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对于不同专业,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学时的安排应有所不同。首先,针对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先统一界定基本的理论教学内容(此部分占整体知识点的70%左右),这部分内容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掌握,以保证该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点的教学要求,也方便日后考核。其次,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教师可对部分教学内容实行自主性教学(占整体知识点的30%左右),结合各专业的特点界定教学侧重点,精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与知识点的基础上,能拓宽专业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第二章误差、可疑值的处理这部分内容涉及计算,公式多且繁杂,单纯依靠讲解例题授课,学生会感觉枯燥。在授课过程中,可将相关专业知识引入。例如,学生将来做毕业设计及技能训练等时,均会遇到数据处理,某些实验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可疑数据。如在测量试样的抗弯强度时,需要5~6个试样进行测定并取平均值,某些存在缺陷的陶瓷样品获得较低的抗弯强度,此时可以利用分析化学的四倍法与Q值法进行可疑数据的处理,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处理的能力,又提前了解部分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校材料专业分析化学课程均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方向了解很少,在此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学习态度及今后的职业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给这些学生授课时,结合分析化学课程内容及专业特点,给学生更多的专业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2.2 有针对性地开设实验
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与知识点可通过实验来验证和巩固,在有限的学时内,不能将所有的分析化学实验都开设。为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效果,在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中,根据专业特点,对开设的实验进行了大胆改革。根据现有实验室条件,有针对性地将所有的实验项目与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尽可能地让所开设的实验与专业有联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例如,吸光光度法这一章的分光光度计相关实验对于无机非金属专业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无机非金属光催化材料的吸光度。通过开设此类实验,使学生掌握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为学生将来做毕业设计奠定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配位滴定法涉及高分子专业的知识点较多,因此相关的实验高分子专业一定要开设。通过有针对性地开设实验,将分析化学知识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兴趣,也提高了分析化学理论的授课效果。另外,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比如在绘制标准曲线时,可教会学生利用Origin或Excel软件进行曲线的线性拟合,提高学生微机应用能力及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3 课堂教学方法革新
课堂教学方法创新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分析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首先,分析化学基本理论与原理在实际工业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与生产实际相结合。⑤比如,提出无机非金属专业学生分析陶瓷粉体质量检测的问题,并列出解决方案,这里应用了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分析化学原理,采用学生分组讨论形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制作分析化学课程课件,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出分析化学课程的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该课程理论教学,通过图片、动画、音频等丰富课程内容。通过多媒体上课,不但可以加大传授知识的信息量,开拓学生的视野,还有利于教师及时更新授课内容,方便教师授课。
2.4 建立灵活多样的综合考评体系
分析化学课程的考查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闭卷方式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60%)。另外,由于该课程的基本原理与知识点均可通过实验来加深学生印象,因此该课程的实验尤为重要,实验成绩根据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报告等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20%)。另外,平时成绩由任课老师给出(占总成绩的20%),这部分成绩主要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讨论三个方面,尤其是课堂讨论部分,主要根据是学生查阅资料整理资料,在课堂上分组讨论,理解知识,在讨论中培养团队精神、思考能力及综合表达能力。通过以上几方面的综合成绩,建立公平、合理的综合考评体系。
3 结语
分析化学是非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是学生后续课程的基础,学生掌握其基本原理与内容,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对材料类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学科在分析目前的教学状况及专业特点的前提下,对传统的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创新性教学改革,注重专业知识与化学知识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分析化学基础内容,而且使学生对本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为高等院校材料类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基金项目:哈尔滨理工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C201300018)
注释
① 黄昊文.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42-44.
② 顾佳丽,马占玲.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3):147-148.
③ 赵明,白丽明,张文治.“Seminar”教学模式在本科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4(1):56-57.
分析化学的特点范文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进一步推进,[1]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不断改革和发展,以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分析化学一直以来是高等农科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现行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否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社会对各类分析测试技术的具体需求,对环境、商检、药检、地矿、质检等行业的调查,各类滴定分析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电位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社会需求高。[2]我校现开设了生物科学(师范)、蚕学与生物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林学、土地资源管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纺织工程、茶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包装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动物医学、草业科学、水产养殖学等二十多个近化学类农科专业。不同的专业对分析化学知识的要求不同、侧重也不相同。特别是分析化学作为化学的重要分支,于2世纪9年代,在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作为代表的生命科学的激励下,跨入了以生命分析化学为特征的新纪元。而流动注射分析法、酶、免疫等生化分析法在教学上还是空白。[3]分析化学基础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多,课时数却越来越少;所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多,而开设的分析化学课程教材内容、实验项目、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均相同。这种不考虑学生专业特点,“一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模式,使对分析化学要求高的专业学生“吃不饱”,要求低的专业学生“嚼不烂”,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怎样在有限的课时中,从广度上介绍分析化学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有利于“向学生展示21世纪分析化学生龙活虎、立体多维的图像”,(3)同时也能在深度上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按学科大类招生”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招生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其宗旨是尊重学生个性,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已改革为按环境生态大类招生,在前2年完成环境生态大类课程结构体系中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学习,后2年学院根据国家和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志愿情况分专业。为此,该学院对学生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设置做了相应的调整,依据各专业对分析化学的不同要求层次,部分专业必修,部分专业选修。在今后的几年里,我校的部分学院可能还会有类似的调整和改革。在这种大类招生体系的新形式下,现行的统一的教学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分析化学的教学目标难以真正实现,从而阻碍了分析化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师白费力,学生不受益”的尴尬局面屡见不鲜。像我校这种情况,在农林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里较为普遍存在。如何针对各个专业对分析化学知识的要求而做到教学的有的放矢?我校为此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分类教学模式。
二、分类教学的可行性
分类教学模式以人本主义、素质教育为理论基础,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培养,通过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求得最佳教学效果。它的目标是为具有不同的文化基础、不同的专业学科、不同的职业去向的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准备,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1.农科类专业对分析化学知识的需求情况。以我校为例,有二十多个专业开设了分析化学课程,从培养目标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看,他们的大类专业特征明确,对分析化学的要求各有侧重。①环境类。主要培养目标具备环境资源分析与测试、环境污染与防治、环保产品开发、资源利用与保护等知识和能力。对分析化学的要求侧重于各类滴定分析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电位法、原子吸收光谱法。②医药类。生物药物分析对分析化学有较高要求,侧重于各类滴定分析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气液相色谱法。③食品类。食品质量与安全与分析化学息息相关,侧重于各类滴定分析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电位法、气液相色谱法。④生物类。涉及植物化学保护,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饲料分析与质量检测,致病因素分析、检验,药物正确使用与开发,农业生物学,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及基因资源的保护、发掘与利用研究,水产动物病原诊断,水产动物病害的免疫防治及机理,水产动物营养生理、营养需求与代谢,营养与品质,营养与免疫,营养与环境以及重要经济水产动物人工全价配合饲料的配方和加工,品质分析,生理生化等,均对分析化学有相应的要求,侧重于各类滴定分析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电位法、气液相色谱法、酶、免疫等生化分析法。由此看来,分析化学在各类专业的应用中是广泛的,但各专业由于分析的对象和要求不同,对分析化学的要求各有侧重,依据不同专业要求进行分类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析化学教师团队的情况。农林院校的分析化学教师,一般都来自于化学专业,专业知识扎实,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在学校内部很容易与其他专业融合。在自我素养方面
,通常都在硕博学位进修中,分别于药物分析、环境化学、食品化学、生物化学领域深入学习和研究,对于分析化学在其他各领域的应用有很深的认识和理解,为分类教学提供了优质的教学支撑。 三、基于大类招生下农科类专业的分析化学课程分类教学的设计思路
1.大类学科分类的划分。根据农科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各类专业对分析化学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划分出大类学科。这需要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地深入研究、调整、合理化。
2.教学课程体系的完善。在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注重体系完整、简约实用。通过改革,使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社会性、生活性、新颖性更强。在教学内容确定后,组织相关教师编写新的更为合理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案,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