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恋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恋爱

大学生恋爱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观 婚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059-02

一、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与特点

大学生恋爱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个词曾经让我们联想到的是纯洁、唯美的爱情,如今这个词却包含了多重含义,有着各种各样的外衣。对于大学生恋爱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部分大学生认为,爱情是自己大学生活的全部,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不经历恋爱的大学生活是不全面的,会遗憾终生的。[1]当然也有同学认为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考到证才是王道。对于大学生恋爱的调查也是纷繁多样,虽然从有大学开始,恋爱就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大学生恋爱呈现出来的状态和特点已远不同于从前。

1.恋爱关系的复杂化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我们受西方的“性自由”、“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逐渐把它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传统的恋爱观受到冲击,大家不再强调“一棵树上吊死”,对恋爱关系也更加宽容。这也就导致了多角恋爱和瞬间换恋爱对象现象的普遍存在,而且愈演愈烈。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在恋爱的同时会与多个异性保持暧昧的关系,而且在分手后会很快进入下一段感情,在爱情的选择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调查中A同学就表示有时很难判断同班同学中的某个人在和谁恋爱,因为对方总是在跟不同的异往,而且都会有亲密举动。

2.恋爱时间的短暂性

随着恋爱选择随意性的增大,恋爱关系复杂化的同时,大学生恋爱在时间上也缩水了很多。没有纯洁的爱做基石,恋爱的墙显得格外脆弱,一吹就倒。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每段恋爱的时间都不超过一年,更有甚者是每段恋爱都在三个月以内,也算得上是“犀利哥”、“犀利姐”了。他们表示时间长了就没感觉了或者是出现了更合适的对象,也有的表示只是图新鲜。因此大学四年期间谈了几场恋爱也就不足为奇了。

3.恋爱对象的多样性

过去认为大学生恋爱无非就是大学生之间谈谈恋爱,但是现在他们已“走出校门”,成功的占领了“外面的市场”,女生占绝大部分。清纯的女大学生是在社会上打拼的男士梦寐以求的恋爱对象,他们青睐于女大学生的修养、样貌、年龄及懵懂。而很多女大学生也青睐于社会上的成功男士,“温柔大男人”可谓是女大学生的不二选择。女大学生二奶、小情人的事件也层出不穷。现在大学生的恋爱对象除了大学同学外,还有其他身份的人。

4.恋爱目的的现实性

现在大学生恋爱的目的也千奇百怪,有人说大学生活太无聊需要找个人陪;有人说别人都谈恋爱了,所以自己也要谈;也有同学说谈恋爱可以省钱,这主要是女生;当然还有人是因为喜欢才谈恋爱的;也有一部分人表示是家长的意思,希望能找个结婚对象;也有人认为自己可以从恋爱对象身上获取利益,可见现在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2010年“C语言门”即清华大学考试门,讲述的的是李某在水木清华BBS网上发帖,自曝女友清华大学二年级学生胡某为了C语言作业劈腿与另一男子发生性关系,而且与李某提出分手。从这个事件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为了利益可以现实到什么程度,恋爱也只是他们手上的一个筹码而已。

5.恋爱尺度的扩大化

从“C语言门”事件中也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恋爱的尺度已逐步扩大,不再是牵牵小手、亲亲小嘴了。“一切没有被纳入生育和繁衍活动的都是毫无立足之地的,也是不能说出来的”[2]这种时代早已过去,调查中很多同学表示可以接受大学生恋爱有及同居。2008年报道的昆明医生与女大学生恋爱致其怀孕做人流被开除事件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大学生已不再那么强调矜持与名节了。调查中学生也表示现在矜持的女生其实是为了装清纯,要想找到最纯洁的爱情实在是太难了。很多学生也表示那些谈恋爱的人好像旁若无人一样的拥抱接吻实在是影响校容,但是这种情况很普遍,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对于大学生恋爱发生或者同居,同学们也表示很正常,他们也不会有任何的歧视,甚至有人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6.恋爱结果的悲剧性

现在大学生恋爱严谨在减少,随意在增加,责任在减少,轻率在增加。[3]以上对恋爱的不负责任的表现也导致了恋爱往往是只开花不结果。调查的学生认为大学谈恋爱的对象会成为结婚对象的只有很少的几个。事实也证明大学生恋爱结婚的寥寥无几。

刚刚进入大学,就开始了所谓的恋爱,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好奇和高考高压后的空虚而造成的。刚进入大学两个思想还未完全成熟、对人生还未完全了解的年轻人,因为好奇走到一起,时间一长,矛盾与问题很快暴露出来,吵闹随之而来,本应用来学习的精力和时间全都浪费在了一场无结局的“闹剧”之中。

二、大学生恋爱特点的原因分析

以上种种现象需要我们好好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个原本纯洁的群体产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1.社会观念的改变,思想开放。

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大家在思想上的进步,大家对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接纳也对他们的性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性”这个大家以前避而不谈的词现在几乎每天都会以各种形式在大家眼前出现,这样一个对性宽容的环境让大学生也耳濡目染。社会不排斥性,对大学生的也开始包容,这让大学生为自己找了很好的借口。社会对大学生恋爱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呈支持态度,这样大学生和谁恋爱、为什么恋爱、恋爱的时间和结果已不重要,或者说大学生在这个时候并没有什么特殊,在这方面他们的“待遇”和社会上的人一样。

2.父母、学校的默许

大学生一般都是年满了十八岁的成年人,学校对他们的恋爱一般是不支持不赞成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默许了他们的各种行为,也就加剧了大学生恋爱时的随意性。现在的父母思想也开明了很多,都允许自己的子女在大学谈恋爱,加上“剩男剩女”的出现,很多父母就乱了阵脚,甚至开始催自己的子女在大学期间找个合适的恋人,更有些父母告诫自己的孩子找个条件好的或者可以广撒渔网。父母的支持让大学生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可以明目张胆的交各种男女朋友。

3.交友平台的多样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讯工具也各式各样,可真是名副其实的信息时代了。在高兴之余我们也开始有些担心,网恋的增加及所产生的后果令人生寒。这几年随着“宅男宅女”的出现,大家更是急着把自己推销出去,出现了“急婚族”。这两年电视相亲节目的出现更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交友平台,我们会经常看到很多大学生上这样的节目,而节目里的人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各种职业,五花八门,这些无疑使得大学生恋爱的对象也开始多样化。

4.大学生活的单调

从高压的高中生活一下进入了无压力的大学生活,这让很多人无所适从,他们感觉生活很无聊、很空虚。于是谈恋爱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消遣方式,有一个义务的人陪自己做每一件事。而且上大学以后,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重新面对一个环境,不可避免地要找朋友,找一个可以听自己倾诉的朋友。大部分同学认为和异往往往比同性要容易,当两个人交往加深时,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发展成为特殊关系,这样,在你郁闷的时候会有人陪在你身边,也有人分担你的快乐和痛苦。这种为了摆脱生活上的寂寞与空虚而谈的恋爱结果可想而知,而且这种没有基础的恋情,当出现另一个与你朝夕相对或者你喜欢的异性时,这段感情也就很容易破碎了。

5.生活的现实性

生活的现实性在房奴、车奴、卡奴各种“奴”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现在大部分女性选择结婚对象时,有车有房是前提条件,没有人愿意“裸婚”或者是“蜗居”。房价成了天价,油价也一路攀升,这些现实让大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时也不得不现实。这么现实的环境让他们把与没有条件的恋人谈恋爱当成了游戏,找到好条件的恋人才是目的。

三、引导大学生正确恋爱观的途径

恋爱是大学生身心发育到一定时期必然的需求,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对他们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在大学生中出现的恋爱现象,需要社会、学校、家庭正确引导和自身正确的对待。

1.社会方面

现在社会上的“奔驰女”、“嫁房女”等新名词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大学生选择对象的标准。社会上各种相亲节目的盛起,“剩女剩男”的增多也加剧了大学生恋爱的紧迫感,增加了他们的盲目性。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的影响十分重大,因为大学生处于一个容易学习和模仿的阶段,所以社会这个大环境需要营造良好的风气,让爱情重归原本的纯洁。

2.学校方面

在大学生恋爱这个问题上,学校作为一个直接环境的影响很重要,很多同学也是因为看到他人谈恋爱了就会盲目的找个人谈恋爱。学校默许的态度也是大学生恋爱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方面,学校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高校要彻底扭转对大学生恋爱的消极回避立场,坦然面对大学生恋爱的现实状况,深入调查,客观分析,理性思考,积极主动地干预和应对。[4]首先,学校需要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和性知识宣传,在学生进入学校的时候就要让同学们认识到不正确的恋爱观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让他们慎重的对待恋爱问题。其次,大学生活的枯燥也是导致大学生恋爱的原因,因此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也显得十分重要,当学生对大学有所期待和寄托时,他们就不会把时间和精力全放在恋爱上。

3.家庭方面

家庭是每个大学生上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呆的时间最长的一所学校。父母作为第一任老师,也是教育最久的老师,他们对孩子的影响是原始的、深远的,所以在大学生恋爱问题上家庭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首先,父母要给自己的孩子做个好榜样,用正确的价值观去教导自己的孩子,在对孩子恋爱问题上父母要给出一定的立场,让孩子有一定的约束感,不那么随意。再次,父母应多关心自己的孩子,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及时了解孩子的问题并引导其解决,避免恋爱不良后果的产生。

4.自身改变

在恋爱这个问题上,大学生作为当事人他们的改变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对爱情有崇高的定位是解决大学生恋爱过程中产生问题的核心。人的一生短暂而丰富多彩,爱情作为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经历的最重要、最稳定、最专一的情感。对爱情有崇高的定位可以加强大学生恋爱过程中的道德责任感,现在大学生恋爱中的三角恋和多角恋现象较多,傍大款、婚前和未婚先孕等问题也时有所闻,所以负责任的恋爱,真心对待每一段爱情才能避免各种不良恋爱问题的出现。在选择对象时,那些“以钱取人”、“以貌取人”、“以恋补虚”等恋爱动机不纯的大学生们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的。他不但玷污了爱情本身,而且违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不良后果。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爱情的基础,改变他们对爱情的定位可能会使他们收获一份真正的爱情。

参考文献

1 张巧梅.当代大学生恋爱观中值得探究的几个模糊问题[J].职业时空,2007(11)

2 米歇尔•福柯著.性经验史(佘碧平译)[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6

大学生恋爱范文2

在本次调查中,70%的同学都认为大学生的恋爱是不可靠的。只有30%的同学肯定了大学生恋爱的可靠性。说明同学们认真思考了大学恋爱的问题,认为身处大学校园的我们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并不能很好的维持一份稳定的感情,不能够很好的以婚姻为目的去经营一段感情,也没有足够坚实的基础去承担对另一人的责任,因此,认为大学恋爱并不是十分可靠的。但是,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2%的同学对大学生恋爱持反对态度。而15%的同学完全赞成,另有7%的同学认为应该对其因势利导,剩余30%的同学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听其自然。说明同学们对大学恋爱还是充满期待的,希望能在大学时期体验爱情的喜悦。对于恋爱的最佳年龄阶段这个问题,58%的同学都认为大学时代是恋爱的最佳时期。的确,大学中的我们已经不再幼稚,我们也有自己的情感需求,也希望有一个特别的人来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这种想法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要建立在不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的基础之上。

二、关于恋爱的动机和目的

在大学生恋爱的主要动机的问题中,30%的同学是为了寻求精神寄托,36%的同学是为了摆脱寂寞,17%的同学是为了寻觅结婚对象,7%的同学是为了寻找学习的动力,剩余10%的同学是为了享受其中的乐趣。为了寻求精神寄托而恋爱的同学,并没有找准自己在大学中的正确方向,有追求,有理想的同学是不会把精神寄托都放在恋爱方面的。而为了摆脱寂寞而恋爱的同学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的。仅仅因为寂寞孤独而投入一段感情,要怎样保证这份感情的真挚和纯洁。为了寻觅结婚对象的同学仅占不到五分之一的比例,表明大学生的恋爱多不是以结婚为目标的,大学生恋爱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和许多变数,很难保证大学中的恋爱对象就是今后的结婚对象,事实也告诉我们很少一部分大学中的情侣最终能够走进婚姻的殿堂。对于于大学生恋爱的目的,34%的同学选择了满足心理需要,41%的同学选择了享受这个过程,4%的同学选择了满足生理需要,13%的同学选择了为了毕业后建立家庭,剩下8%的同学选择了随大流。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有十分之一以上的同学恋爱的目的是有所偏颇的。其中选择满足生理需要的思想是被认可的,这种思想容易导致在恋爱中的不负责任,容易伤害到他人。而因为同学中很多都恋爱而自己也加入恋爱的行列式完全不必要的。若没有合适的人选,没有真感情的基础,完全因为随大流而谈恋爱,往往不能很好的体会爱情带来的乐趣,有时也易造成分手现象,对自己和他人造成情感伤害。

大学生恋爱范文3

[关键词] 大学生;恋爱责任缺失;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74.25 [文献标识码] B

一、当代大学生不正确恋爱观的常见问题

1.情感思绪与传统意识渐行渐远

当代大学生在感情心理素质尚未成熟之际,受到了欧美性开放的思想以及大众传媒的情感冲击,越发的对我国传统的爱情观念萌发了质疑的情愫和挑战的心理活动。恋爱的出发点发生了改观,譬如婚姻不是恋爱的未来式,真情也与恋爱脱离了孪生关系。爱情这种东西已然变味,时下它象征着大学校园里的一股时尚气息,一种展现自身人格魅力的炫耀手段。当下,大学校园也有着必然的因素,造就了受生理上以及心理上欲望驱使着的大学生扭曲的恋爱观。例如宽松的恋爱环境、自由的气氛等。中规中矩的性观念已不复存在,婚前普遍存在大学校园中。基本认同婚前的大学生占了七成以上,仅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婚前是不道德的。

2.野化恋爱与真情悖向而驰

当我们在校园中穿梭时,或许你会见到这一幕――小情侣在众目睽睽之下毫不怠慢地深情拥吻。这种再亲昵不过的表露已不再像传统的那样注重场合和眼光。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随心所欲的在公众场所表露情感,早已摆脱传统观念的枷锁。时下大学生受金钱、权益、名声的驱使,以致于对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曲解,进而把爱情作为了一种追名逐利的工具。

3.恋爱思维纸面化

时下沉浸在恋爱花海中的大学生,考虑问题存在着思维停滞的现象。认为谈恋爱是你我双方两个人的事,忽略了家庭以及周边事物。单凭一股冲动的劲儿,往往草率的选择了没有好结果可言的恋爱来灌溉自己,陶醉这所谓爱情之中。

面对大学生恋爱动机呈多元化趋势,为此我做了一项调查。如图1所示,在调查中,对于“谈恋爱的最初动机”,12.4%选择“丰富生活,排遣寂寞”;15.7%在于“积累经验,体验人生”;42.5%是“彼此被对方的某些优点吸引”;27.6%是为了“寻找生活伴侣”;5.6%是“受他人影响”;1.1%是为了“证明自身价值与魅力”。

恋爱的最初动机图

在各种动机的驱使下,谈恋爱的最终目的就不只是传统思维中的婚姻,一旦有矛盾产生,双方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缺乏责任感。

二、大学生恋爱中缺乏责任心的现象

1.恋爱意识的浅薄化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思想和心理上都趋向于半成熟中。他们期待尝试任何新鲜事物,在初高中时期由于学习课业及家长的压力,使他们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涉及这些。步入大学后,由于课余时间的宽松、远离父母的监管等等,探究于异性的交往,寻求新鲜事物的刺激便毫无顾忌的行动了。

现今很多大学生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爱情观,为了能够让自己感受到被人爱的滋味、得到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在对于选择异往的态度很不慎重,一切以自我感觉出发。当自我感觉不良好时,便立刻选择结束这段感情。若发现又一感觉良好的合适人选,一段新的感情就即刻开始。恋爱的短期化就这么频繁的发生。更甚者,不同的异性可以带给自己不同方面的好感,也可以得到不同方面的关爱及更多物质上的优待。他们不顾及伦理道德,选择和多位异性同时确立恋爱关系,只觉恋爱过程最为重要,其他无关紧要。

2.恋爱责任感的缺失

责任感在很多大学生的心目中已然成为了形式化,他们不知何为责任。经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认为恋爱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你情我愿,恋爱不是婚姻,无需谈其责任、义务、社会道德伦理等严肃的话题。只要恋爱过程中双方能得到自我满足即可,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甚至有部分学生追求的不是心理需求而是生理需求,他们的恋爱与爱情无关,在满足自身需求后,当问题出现时,往往只会忐忑不安,手足无措。性与恋爱,他们通常只用肤浅的认识去对待,不考虑其后果,也不考虑婚姻、家庭、道德、社会等与其的关系。更严重者甚至表现出主义和不道德的。

3.恋爱过程中堕胎行为

大学生恋爱发生率较高,面对性表现出好奇冲动特质。大学生恋爱综合防范意识弱,安全措施隐患较多,常出现怀孕现象。但双方都是学生,没有正常的经济来源,又没有为婚姻做打算,因此发生许多恋爱过程中的堕胎现象。

三、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应对措施

只有从大学生自身、社会以及学校三个方面着手,才能解决大学生的恋爱道德责任感缺失的问题。

1.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大学生恋爱道德缺失的出现,总体来说,还是大学生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要想解决这方面问题,首先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大学生之间的恋爱需要被正确的看待,在恋爱过程中言谈举止要文雅,彼此间要学会控制情感,行事要理智;大学生要懂得爱是什么,培养爱的能力,当别人对我们涌现出来爱时,能准确地做出判断。对于恋爱,大学生要了解自己需要什么,要以健康的心态看待爱与被爱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需要摆正学业与恋爱的位置,作为大学生要以学业为重,必须协调好学业与爱情之间的关系,爱情可以增强我们对学习的热情,学业也可以给爱情增添调味剂,两者互相促进。

2.利用传播媒介,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

当代的大学生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各种思想观念相互冲突、碰撞在一起,在社会的大熔炉下,大学生的恋爱道德观很容易进入误区,因此必须给大学生提供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来宣传什么是我们应有的爱情观,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动机和行为等。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开展相应的社会活动,例如:宣传性知识,进行性教育,让大学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也可以避免不良信息对高校大学生恋爱道德观念的影响。不仅如此,政府部门也要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加大对不良书刊、影视、网站等传播源头的管制,为大学生高尚的恋爱道德观的形成提供重要的社会保障。

3.高校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

大学生恋爱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必然。高校教师应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责任感。可以分为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学校应加强道德责任的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责任与恋爱之间的关系。当我们每个人步入大学校园之后,由于正值青春的懵懂期,对异性接近和渴求也比较强烈。在这期间,大学男女生间都渴望恋爱,加上大学的生活是自由的,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校园中,恋爱已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但美丽的恋情出现的同时,也伴随着责任的开始。学校应加强恋爱与责任之间关系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责任意识。

第二,学校应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每个学生来到大学校园里,为的是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因此不能把大学的时光都用于恋爱中而放松了学习。爱情并不是大学生活中的唯一,大学生更不应该耗费大量的时间在恋爱之上,大学生应该珍惜青春这一美好的时光,多掌握点知识,把对恋爱的渴望转化为推动我们学业提高的能源和动力。

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课余生活变的丰富。很多大学生的恋爱是因为有孤独感,想找个心仪的人寄托情感。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生活是消除大学生孤独感的良好方式。而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应该体现在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上,更应该要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施展自己的才华、表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需要给他们充分的情感满足的机会。

第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学生恋爱行为。学校管理者应对大学生恋爱加以教育、管理和约束,不能放任自流。当大学生出现恋爱思想偏差时,更不能把教育责任推给某一部门。我们的学校要对不文明、不健康的恋爱现象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做到有章可循。

大学生恋爱在大学校园内已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在恋爱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常常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应该理性的去分析问题的所在,从而去解决恋爱中的问题,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责任感,让责任伴随着恋爱,来给这个社会增添一份和谐美丽。

[参 考 文 献]

[1]王亚茹.当代大学生恋爱道德缺失原因及对策[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25):124-125

[2]王川.90后大学生恋爱道德观和行为观分析与探讨[J].中国市场,2010(52):230-231

[3]许艳娜,胡亮,张毅蕾.浅析当代大学生恋爱问题及解决方法[J].华章,2010:108

[4]苑学芹,齐艳,张东华.高校大学生恋爱纠纷干预机制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52-56

大学生恋爱范文4

>> 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的树立 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的偏离及矫正对策 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和性观念调查分析 浅析高校女大学生恋爱观 当代大学生功利型恋爱观探析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 浅谈当代大学生恋爱观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分析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 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浅析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探析 浅谈大学生恋爱观 浅议大学生恋爱观 浅论大学生恋爱观 高校女大学生恋爱观存在问题的社会化因素探析 浅谈美国校园电影对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浅析当代大学生不良恋爱观及其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cid=li001&utm_ source=yahoo&utm_medium=cpc&utm_campaign=pc_yahoo&DAL=. TLTHiqCe9aD&DLT=1&trflg=1.

⑥日语为“ロールキャベツ系男子”,意为外表看似对异性没有太大热情,对恋爱不主动,但内心却是相反的男子,好像里面是火腿外面是白菜的火腿白菜卷一样.

⑦http:///gundong/200912/t20091225_505806046_ 3.shtml。

参考文献:

[1]张丽霞,郑红,宁式颖,果孝文,白佐俊宪,今野洋子,星信子,佐佐木邦子.中日两国大学生性意识、恋爱观调查比较研究[J].哈滨学院学报,2002(9).

[2]近藤泉.中国人の恋愛意識-恋愛に対する意識の日中比較-[J].名古屋学院大学研究年報,2008(12).

[3]疋田京子.大学生の恋愛観-結婚観に関する意識調査[J].鹿児島県立短期大学紀要,2008(59).

[4]宫下一博,村山真澄.青年における恋愛観と親子関係[J].千葉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紀要I教育科学編,1996(2).

[5]王辉.改革開放以降の中国人の性意識の変容およびその形成要因についての考察[J].NUCB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2004(11).

大学生恋爱范文5

[关键词]视障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指导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273-04

通过对国内大学生恋爱心理研究资料的调查,发现以往的研究忽视了对视障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研究。本次研究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以视障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将视障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恋爱心理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视障大学生恋爱心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教育指导。综合研究结果得出以下建议和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恋爱心理的有效工具。

本调查问卷分为恋爱现状、恋爱问题和恋爱态度三个维度。恋爱态度包括道德观念、恋爱认知、恋爱消费、增益性、自主性五个因子。恋爱问题包括恋爱中出现的问题和分歧、如何面对恋爱分手两个因子。

视障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在恋爱心理上存在差异,比如,视障大学生恋爱动机较为单纯,视障大学生普遍能接受恋爱对象身体存在缺陷,而普通大学生则不能接受。视障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普遍比较成熟,但有部分视障大学生恋爱心理不成熟,应对这部分视障大学生的恋爱心理进行教育指导,加强恋爱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学生合理宣泄感情,理性控制自己,正确对待恋爱中出现的问题。

1 问题提出

1.1 研究意义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大学恋爱既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也是引起大学生感到困扰的问题之一。由于恋爱问题处理不当,导致大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情绪消极,出现心理问题也是时有发生。因此应重视大学生的恋爱心理,通过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进行研究调查,及时发现其恋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教育指导,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

视障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殊的一员,由于身体不便,其恋爱心理应当受到社会和高校的关注与重视。近年来,国内对普通大学生的恋爱心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视障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研究较少。为此,我们对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特殊教育学院的视障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与普通大学生的对比调查,以研究视障大学生的恋爱心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大一至大五普通大学生378名,男女比例相同。抽取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特殊教育学院视障生37名。

2.2 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视障大学生发放问卷37份,回收有效问卷37份,有效率为100%。普通大学生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8份,有效率为94.5%。

3 研究结果

3.1 恋爱现状

恋爱现状包括对目前的恋爱状态、恋爱原因(即恋爱动机)、恋爱持续时间及恋爱次数的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本次调查研究以视障生为主,研究结果只呈现视障生数据,下同)。

3.2 恋爱问题

恋爱问题包括对恋爱中出现的问题和分歧(见表2)以及如何面对恋爱分手(见表3)的调查。

3.3 恋爱态度

对恋爱态度的研究主要包括六个因子:道德观念、恋爱认知、恋爱消费、增益性、自主性。

对调查结果按1―5分进行赋分,将得分的前27%设为高分组,得分的后27%设为低分组。其中第3、4、5、6、10、14、15、17题反向记分。(见表4)

3.3.1 道德观念

对道德观念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第一,当有恋爱对象时是否能与他人保持距离。第二,对待的态度。第三,是否可以接受当众接吻拥抱。

3.3.2 恋爱认知

对恋爱认知的调查方面主要包括:对异地恋、网恋的态度;在恋爱过程中是否信任对方;是否以结婚为目的进行恋爱;以及对另一半的期望。(表5)

3.3.3 恋爱消费

对恋爱消费的调查方面主要包括:是否赞成男方多消费;是否赞成通过满足对方物质需求来取悦对方;以及对待AA制的态度。(表6)

3.3.4 增益性

对增益性的调查主要通过大学生对恋爱是否能提高社交能力以及恋爱是否耽误学习这两方面的态度来记性研究。(表7)

3.3.5 自主性

ψ灾餍缘牡鞑橹饕包括一下三个方面:第一,当遇到喜欢的人是否会主动追求。第二,在确定恋爱对象时,是否要听从父母的意见。第三,盲目从众心理。(表8)

4 讨论

4.1 恋爱现状

4.1.1 目前的恋爱状态

从调查结果看,随着年级的增高,视障大学生普遍处于恋爱状态,未曾恋爱的人数比例随年级的增高而减小。性别差异不大。这与普通大学生目前的恋爱状态基本一致。由此可见,视障大学生恋爱已经具有普遍性,必然性,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4.1.2 恋爱原因(即恋爱动机)

恋爱动机指恋爱行为的思想意识和心理因素,也就是对恋爱行为结果与行为过程的预想,即为什么恋爱,怎样去恋爱。这里主要讨论恋爱原因,即怎样去恋爱。郑长波、李毅在《大学生恋爱动机调查与分析》中指出:“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主要有精神满足型、物质满足型、生理满足型和心理满足型几种。”【1】

视障大学生的恋爱动机较单一,大多是因为两情相悦。性别、年级差异不大。但也有极少数视障大学生是因为孤独而恋爱。应对有孤独感的视障大学生给予及时的心理辅导,以防其孤独情绪影响学习生活,并帮助其培养健康的恋爱动机。普通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则更为多样化多样化。学校应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认识恋爱的本质,纯化恋爱动机,培养正确的恋爱动机。

4.1.3 恋爱持续时间

随着年级增高,视障大学生的恋爱持续时间逐渐增高,性别差异不大。视障大学生的恋爱稳定性逐渐增强。普通大学生也存在这一特点。

4.1.4 恋爱次

随着年级增高,视障大学生的恋爱次数也呈增长趋势。性别差异不大。普通大学生也存在这一特点。

4.2 恋爱问题

4.2.1 对恋爱中出现的分歧与问题的处理

对于爱情,每个人都希望经历幸福甜蜜的恋爱,但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会有预期收获,在恋爱中也存在坎坷与挫折。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当与恋爱对象发生矛盾冲突时,大部分视障大学生能通过合理的途径解决问题,并有效宣泄自己不合理的情绪。但也有少部分同学束手无策,无法解决双方之间的矛盾,甚至想分手,同时,自己不合理的情绪也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宣泄。调查发现,当恋爱对象变心时,大部分同学会选择对对方进行打击报复,性别、年级差异不大,且在普通大学生中也存在这一严重问题。这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当恋爱过程中遭遇挫折时,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情绪,如果这些不良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排除和转移,将进一步发展为忧郁自卑的不良情绪,严重者甚至采取报复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瘀结。

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对大学生恋爱问题时处理。鼓励其积极面对恋爱中出现的矛盾与挫折,客观分析原因,通过增强理智和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来尽快摆脱恋爱挫折带来的精神痛苦,学会用理智来驾驭感情,消除烦恼和痛苦的思绪,在显得追求中确认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4.2.2 如何面对恋爱分手

有恋爱就会有失恋。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视障大学生在面对失恋问题是能够洒脱放手、合理宣泄情绪。但也有部分同学萎靡不振,不愿放手,甚至通过匆匆投入到另一段感情中来逃避失恋问题。而且有少部分同学在失恋时矛盾痛苦,甚至伤害自己。在这一问题上,性别、年级差异不大。普通大学生中也存在这一问题,说明大学生在面对恋爱分手时,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

失恋的挫折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生活和正常学习活动。从热恋关系中断裂出来,一下子失去了曾经和自己很亲密的人,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痛苦 。失恋者经常表现为逃避现实、缩小人际交往圈、精神生活上既折磨自己有影响旁人的情绪,有人甚至伤害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

应该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失恋,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唯一,不能为了爱情耗费所有的精力甚至抛弃生命。当失恋时,可以向他人倾诉自己内心的烦恼,倾吐内心的郁积情绪,缓解失恋的伤害。另外也可以进行心理转移,从而减轻痛苦。比如把热情投入到学业中去,在紧张的学习中逐渐减轻失恋对自己的影响。

4.3 恋爱态度

4.3.1 道德观念

据调查结果显示,视障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得分基本处于普通组,道德观念良好。

恋爱双方在确定恋爱关系之前有着各自的交际圈。随着恋爱关系的确立,双方都希望对方心中只有一个自己。但人际交往是人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一定的交际圈是需要维持的。但应教育大学生恋爱应具有专一性,应在正常的范围内进行人际交往,不可以三心二意。

当代大学生恋爱已不再是偷偷摸摸,他们的恋爱行为非常公开化,步入校园,很多公众场合都有情侣旁若无人、卿卿我我,丝毫不顾影响。[2]性生理日渐成熟,在与恋人的交往过程中必然会萌发性冲动。但道德意识又使他们压抑这种性冲动,使他们处于矛盾之中。因此,应重视对他们的性观念进行教育,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4.3.2 恋爱认知

据调查结果显示,视障大学生的恋爱认知得分基本处于普通组,恋爱认知正常。

视障大学生对异地恋、网恋态度良好,普遍相信存在美好爱情。且在恋爱过程中愿意信任对方。但对于恋爱是否以结婚为目的这一问题上,视障大学生的恋爱态度存在差异。随着年级增高,视障大学生逐渐以结婚为目的进行恋爱。男女差异不大。视障大学生普遍接受恋爱对象身体有缺陷,性别、年级差异不大。但普通大学生普遍不能接受。

4.3.3 恋爱消费

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视障大学生处于普通组,部分处于高分组,视障大学生恋爱消费观念良好。性别、年级差异不大。

恋爱消费态度是大学生对待恋爱消费的心理倾向性。[3]花前月下本无可厚非,但应树立正确的恋爱消费观念。应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大学生进行理财和消费指导。最合理的恋爱消费观念原则是量入为出,勤俭节约,以优良的校风建设,向大学生渗透理性的恋爱消费观念。

4.3.4 增益性

据调查结果显示,视障大学生基本能正确认识大学恋爱带给自身的益处。

大学恋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并且对大学生恋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与恋爱的关系,不要因为忙于恋爱而忽略学习。应该辩证地对待恋爱与学习的关系。

4.3.5 自主性

据调查结果显示,除部分大一女生恋爱自主性得分处于低分组,其余视障大学生普遍处于普通组。原因可能是女生家庭教育较为严格,且刚步入大学,恋爱心理不成熟。

要培养大学生爱的能力与责任。一个人心中有了爱,要善于表达,这是爱的能力。同时也应具备拒绝爱的能力,对自己不愿接受的爱应有勇气加以拒绝,但应注意使用恰当的方式。

大学生恋爱应具有自主性,避免盲目从众。要懂得爱是什么,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而不应随波逐流。

参考文献

[1] 郑长波,李毅.大学生恋爱动机调查与分析[J].沈阳示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2] 李志,彭建国.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特点及教育对策[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0,(4).

[3] 许慧英,大学生恋爱消费中存在的误区与对策.沧桑,2008(5).

作者简介

张晓明,男,讲师,滨州医学院康复医学院团总支书记。

周群,学生,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2013级特殊教育专业。

大学生恋爱范文6

关键词:80后;大学生;恋爱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4(C)-0245-01

前言:爱情是人类美好而神圣的情感,更是大学校园一个永恒的热门话题。大学生作为时代的骄子,其恋爱趋势必然引领着时代的潮流,而恋爱观是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恋爱问题上的具体体现。而目前正值青春期后期恋爱期的大学生大多数是“80后”出生的,他们的成长阶段恰逢社会变革、文化转型期,给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以及实际的恋爱行为带来极大的影响。近年来,80后大学生恋爱中的负面问题日趋突出,甚至出现精神崩溃、自杀、情杀现象(在上海几所高校均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笔者对80后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特点进行研究。

一、恋爱动机多元化

8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或许是因为成长过程中的寂寞,他们对感情表现得饥渴,恋爱的欲望非常强烈,多数是为了找寻真爱。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以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也有些大学生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好奇、摆脱孤独寂寞或随大流的从众心理,“大家都恋爱了,我们也恋爱吧”。有些人认为自己缺乏被爱的魅力,认为别人会瞧不起自己,为没有恋爱而自卑,所以他们会追随潮流的脚步。更有甚者,“以身相许,我用青春赌明天。”80后大学生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有些学生从功利思想出发,为自己找好以后的“靠山”,为自己将来就业和发展打下基础。这种爱情带上了利害得失的功利色彩。这类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

二、恋爱抗挫折能力较弱

心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有情人”虽多,但“终成眷属”者少,感情遇到挫折后出现一段心理阴暗期是正常的,多数80后大学生失恋后会通过找朋友诉说或通过理性思考,采取宽容的态度,尊重对方的选择。但是有些大学生却不能及时排解失落和悲伤的情绪,导致心理失衡,产生孤独感和绝望感,丧失生活的勇气;如果不能及时疏导这些负性情绪,会产生轻生或报复的严重后果,造成毁坏性的结局;或从此嫉俗厌世,怀疑一切;或从此玩世不恭,寻求刺激。还有一种是自我认知偏差,失恋后认为是家庭经济条件和长相不够好等,从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和焦虑心理。种种不良心态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据调查,恋爱失败已成为大学生自杀的第一大原因。

三、处理学业和恋情关系的矛盾心理

大学时代正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成才立业的最佳时期,大学生的天职是学习。所以应该如何对待爱情和学业,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大学阶段是以学习为主,爱情应服从学业;或者希望爱情学业双丰收。这些仅仅是主观上、思想上的愿望而已。但具体行动中却不能正确处理,更多大学生一旦坠入情网就不能自拔,加班加点谈恋爱,成为恋爱“专业户”。当学习与恋情要做出时间和行为上的让步时,很多大学生会情不自禁的把感情放在了首位,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错过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的最佳时期,影响了学业。

四、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

80后大学生恋爱的一个新变化和新特点,无疑是在性观念上的变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道德观对大学生影响较深,但随着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受西方的性自由生活方式的影响,使80后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性态度已日趋自由化,而在恋爱观念开放的同时,传统道德逐渐淡化。一些大学生在公共场所、大庭广众之下做出过分亲密的动作。大学生在理性认识上觉得应该保持,但在爱的激情下认为“只要有爱情,性是可以理解的”,在上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从调查显示,大学生同居和发生婚前具有轻率性和盲目性。这种现状已经使部分大学生面临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和性病等生殖健康问题的威胁。

五、追求高层次的恋情,但有功利性倾向

80后大学生恋爱观基本成熟,比较理智,在选择恋人时,女大学生注重人品、个人素质;男大学生注重性格和长相。一般重视两往中的精神生活,有理想信念。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受其负面影响,功利主义思想在大学生恋爱观中也渐见端倪。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和满足肉体需要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捷径就是找个有钱人,所以交往对象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而对于80后大学生来讲,就业是一个较沉重的问题,一些大学生为了一份工作而出卖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建立在功利基础上的恋爱之花很快就会枯萎凋谢。

结语: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一生的事业在这里奠基。恋爱是大学生最为关注和敏感的话题之一,而恋爱问题也是大学生们最感困扰的心理问题之一。80后大学生应以学业为重,全面提高自身修养,理智把握恋情,树立良好的恋爱观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梧州学院外语系

作者简介:张碧芬(1981― ),女,广西昭平人,职称:助理编辑,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科学。

参考文献:

[1]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恋爱心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巴方.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与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04,(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