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龙船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龙船节范文1
1、电视里寇仲死了。
2、渊对成、吉之死非常难过,本想将民治罪,但最终反愿意交出皇位,免却一场战争。渊唯一的条件是要民对玄武门事件作一交代,除掉双龙。民一直想取得皇位,但又不想伤害曾经协助自己的战友,深感矛盾。
3、民邀双龙在玄武门茶叙,二人答应赴约,不再惧怕死亡,反而更勇敢面对和氏璧的预言。双龙分别在赴会前找心爱的人话别,各人依依不舍。民为要向渊交代,最终在玄武门之地将双龙杀掉,同年登上帝位,带领唐代进入太平盛世。
(来源:文章屋网 )
龙船节范文2
禅在月色下“知了,知了”不停地叫着,一道金黄色的皎洁月光洒家屋里,窗外月光周围的云像银色的雾,若隐若现。几颗辰星在黑色中闪烁,与那深不可测的夜空……
若轩整夜翻来覆去睡不着,许多问题在他的心中萦绕,就像那“银色的雾”。
“他”是巫妖王吗?
马赫诺斯是哪里?
叶倩和雷诺,披着斗篷的人还有那个大个子为什么叫我霆强?
我和霆强长得很像吗?
既然不是,为什么我又会在这里?
这儿又是哪?
我到底是谁?
……
房门‘吱嘎’一声响了,一个黑影向若轩徐徐走来
‘是谁’若轩惊了一下。借着月色的余光发现那人竟然是雷诺。
‘你,你吓了我一跳’。若轩舒了一口气。‘半夜三更了怎么还不去睡觉’。
‘我来 是想要向你了解一个事实”。雷诺目光冷冷地盯着若轩。
’请说’
‘你 到底是谁?”
”若轩呀’
‘那你为什么有这个?’雷诺缓缓打开手掌,是一块光滑的紫晶石项坠。
“还给我,那是我的!”
“你怎么会有这个?”
“我爸给我的,我从小就带着的呀。”
“你知道这块晶石是什么吗?”
“一块挂饰嘛。”
“当然,但只有破雷者才会有这块紫韵,每一位五灵战神都会有属于他自己的晶石。”
若轩突然想起叶倩脖子上的那块。
“但问题在于,你不是哥哥,为什么会有这块晶石,是偶然吗?”雷诺举起手中那块紫韵,在月光中显得格外耀眼,几丝月光从晶石中掠过投到地上,形成一道像“々”的影子。
“上午虽然我出去了,但不代表我没有听见。‘一个披着斗篷的人’除了巫妖王还有谁?这句话已经暗示了,看来巫妖王已经复活了,你到底是谁?”雷诺从月光中抽出一把闪着银光的细刃剑,指向若轩,“回答我,你到这你来有什么企图!”
“干嘛,我有企图?我能有什么企图?看把你吓的。”若轩先是一惊,让后有平静下来,“我能理解你毕竟你失去了你最爱的哥哥。”
“但你无法解释这块紫韵!”
“我无法解释,但请你还给我,那是我的。”
“那你的伤又是如何……”
“你既然偷听了,为何又问我?”
“不是偷听!”
“可不是我自己来你们这的吧。”
“明知道叶倩姐会这样,你还模仿我哥哥的模样!”
“明知道?那我还问你?”
“明知故问!”
“我有你说的那么坏?”
“至少你又很大的嫌疑!”
“你真这样认为?”
“你到底是不是巫妖王的人?”
“就那个‘披着斗篷的人’?或许他认识我,但我不认识他。”
“雷诺,是你在里面吗?”门‘吱嘎’一声开了,叶倩扶着门走进,眼前的一幕把她吓了一大跳。
“雷诺,你拿剑指着若轩干什么?”
“小心点,叶倩姐,‘若轩’可能只是一个幌子。”雷诺依旧用剑指着若轩,并举起了左手的那块晶石。
“紫韵!雷诺,你怎么会有它的?”叶倩睁大了她绿色的瞳孔,并快步走了过去,用自己胸前的那块晶石靠近紫韵,很快两块晶石之间发出了一道绚丽而耀眼的金光充满了小屋,但一会又不见了,可两块晶石分别闪着青绿色和天蓝色的光,“看来这不是赝品,可怎么会在你这儿?”
龙船节范文3
芥川龙之介热衷于描写地狱景观,在众多的小说中都曾经出现过。地狱不仅是人犯罪之后惩罚的场所,同时也是人性的试炼石,正如其所说“人生比地狱更为地狱”。其通过对地狱景观的刻画描写,一方面受到佛教地狱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把人放入这种情景中,更能凸显人性的复杂性,同时也体现出芥川龙之介这种以丑为美的审美倾向。
1.可怕恐怖的地狱景观
地狱是佛教惩罚在前世犯了罪做了恶的人场所。在这里没有任何美好所在,有的是无穷无尽的折磨,是永无止境的苦痛,是想要逃避而不得的绝望。
在《蛛丝之网》中,罪人犍陀多所处的地狱在底层,在这里只有载沉载浮的血池,四周是黑魆魆的,偶尔的影影绰绰是刀山剑树,并且更为可怕的是四周一片死寂。罪人所能做的就是在血池中挣扎,吞咽血水。所以一根蛛丝就是极为纯洁明亮的了。《地狱变》对地狱的塑造是通过画师良秀的笔所展现出来的。在地狱变屏风上,弥漫着一股阴森恐怖的气息。在这面屏风上,不仅地狱的环境极其的可怕,有猛烈的火焰,燃烧的剑山刀树,以及红色的烈焰,黑烟和金粉漫天飞舞,而且处于地狱中形形的人物,上到贵族下到乞丐,他们逆卷于烟火之中,忍受折磨和蹂躏。最为恐怖的则是一名少女被火熊熊燃烧痛苦不堪的慕言,仿佛能听到她凄惨的呼叫之声。
到了《杜子春》中,杜子春则亲身经历了地狱的惨痛折磨。他刀剑穿胸,火焰烧脸,拔舌剥皮,铁杵敲骨,油锅煎熬,毒蛇吸脑,熊鹰啄眼……为了逼迫杜子春出声说话,阎罗王将其父母拉倒杜子春的面前,对其进行残忍的处罚,鞭打,眼睛中都留出了血。更为细致的描写,则进一步的感受到地狱的阴森恐怖,读之使人感到历历在目。
芥川龙之介所描写的地狱场景不仅从宏观大处描写整体地狱景象,而且有局部微观的描写,同时甚至有人亲身经历。这种层层递进的感受,更阴森恐怖而令人绝望。
2.复杂多样的人性之图
地狱是阴森恐怖,令人绝望的,在这层底色当中,更令人感到触动的却是身处其中的人性。《蛛丝之网》中的犍陀多,生前罪恶深重,但佛祖念其顾及一只蜘蛛而投给他一根蛛丝的逃离地狱的希望。犍陀多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在他攀爬蛛丝逃离地狱的时候发现,有更多的人紧跟其后。这根细细的蛛丝让他疯狂,为了自己而隔断他人的生机,在断掉他人生机的同时也是断掉了自己的生机,又重新堕入地狱底层。由此可见,犍陀多的后果完全是由自身恶念所导致的。
《地狱变》中所有恐怖的地狱之景均是画师良秀所亲眼所看到的。他为了追求艺术的真实,去观看街边腐败的尸体。为了模拟地狱场景,多次叫来徒弟进行危险的操作,有的用铁链锁起来,有的是放出鸱鸮去啄徒弟的眼睛,若不是毒蛇和鸱鸮的相互纠缠,那么他的徒弟甚至会丧失自己的性命。最后,为了画出最为惊心动魄的场景,必须要大火燃烧少女才可,为了满足他的要求,大公将良秀唯一的亲人也是最为疼爱的女儿绑在了青牛车上烧掉了,从而成就了这幅闻名遐迩的地狱变屏风。在画完的第二天,良秀也自杀了。《地狱变》中地狱是良秀编织的,他为了艺术牺牲了女儿牺牲了自己。这种恐怖当中又包含着对艺术的纯粹执着的感情,在恐怖之中又有些敬畏。
《杜子春》中不仅描写地狱恐怖的景观,而且通过杜子春的亲身经历,让人感受到地狱折磨之痛苦。不过,所有的恐怖痛苦之感却在杜子春亲口叫出“娘”那一声的时候而烟消云散。在这篇小说当中,杜子春为了成仙必须忍受任何磨难不得开口说话,直到阎罗王拉来他的父母,鞭打他的父母眼中都出了血,他的父母反而还说如果他们的苦能换来杜子春的福气,那么他们受多少苦都是心甘情愿的。所有的恐怖都被父母子女之间那种脉脉亲情所抹平,而这种情感在地狱这种恐怖的场景当中反而更显得感人可贵。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当中的地狱大同小异,但是每个依托地狱敷衍而来的人性故事却是丰富多彩,令人印象深刻。在地狱这层底色当中绘出复杂多样的人性之图。
3.以丑为美的艺术倾向
在《地狱变》中,有人打趣良秀偏爱丑陋,良秀反而狂妄的奸笑起来说:“肤浅的画师哪里懂得丑中之美?”所以他做的画,令人感到有一种奇异的惊悚之感。甚至有人能从他的画中听到叹息和啜泣之声,闻到死人的腐烂恶臭。即使很多人对良秀感到厌恶,甚至对他的画感到不舒服,但是却承认他的画有独特的魅力。
芥川龙之介偏爱描写阴森恐怖的地狱和良秀喜爱画丑陋的画有异曲同工之妙。芥川龙之介虽然描写的了地狱的恐怖,但是其每篇的地狱都有所差异,并且各具风格和特点。在《蛛丝之网》中的地狱较为单纯,纯粹的黑纯粹的血色,和天堂的圣洁有种明显的对比。在《地狱变》中最为引人动魄的是良秀之女被绑在青牛车燃烧的场面,有诡异之美,是一种燃烧生命的华美。在《地狱变》中杜子春忍受如此多的地狱折磨,最终这种惨痛的地狱变为了亲情脉脉的背景,更具有了一种惨烈之美。
芥川龙之介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塑造了“地狱”此种充满意蕴而体现人性之复杂多样的意象。
参考文献
[1]高慧琴,魏大海.芥川龙之介全集:第四卷[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
龙船节范文4
洁净室行业属于跨行业跨专业多技术的行业,为保证洁净室使用功能指标和数字化及节能需求,公司研发中心和天津大学环境科学工程学院的专家共同进行产学研结合的研发,以便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凭借多年的专业经验服务于医疗卫生、电子、生物制药、生物实验、精密仪器制造、精细化工、航天航空、食品、科研教学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龙川净化工程有限公司愿凭借专业的技术、规范的工程管理、优质的服务,为客户营造一流的洁净空间!
龙川公司非常重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和技术人才的引进、使用,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资源,成立了企业研发中心,建立了设施先进齐全的技术实验室和按照各种标准洁净室1:1配置的工程及产品应用实验室,致力于高端产品和高端技术的研发,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先后取得了几十项专利,产品荣获“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天津市自主创新产品”。企业还参与了“洁净室与相关受控环境”及部分洁净室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订,奠定了在行业竞争中的技术领先优势。此外,企业还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市科技小巨人企业”等认证,这也是政府、同行及客户等对龙川公司综合技术实力的有力认可。
走进龙川, 宽敞明亮的办公区窗明几净,现代的办公设备,彰显着公司的实力,“以人为本”的办公设计理念让员工能从繁忙的工作中得以舒缓、放松和休憩,让员工快乐地工作着。让每一位员工都感到一种优越感和安全感,在工作环境方面公司确保员工的健康,即使在较大压力下也能保持工作与健康的平衡。通过对外交流不断的学习和吸纳国际、国内的新技术、新经营理念来驱动企业不断发展。
龙川公司自成立十几年以来,一直专注于洁净室的设计和承建,并根据市场的需求由公司成立以来的制药、电子、实验室为主的市场转向医疗行业的手术室,并先后承接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东院),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天津市中心妇产医院,天津市口腔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医院,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山西省汉中市中医医院,山东省蒙阴县人民医院,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职工总医院,天津市塘沽区中医院,天津市海河医院,河北保定医院,长春市第二医院等医院洁净手术室的建设工程。
如今,国家卫生部及建设部早已制定了详尽的洁净手术室建设标准,“龙川人”更是紧把市场发展脉搏,不但向医院提供专业化设计、装饰施工、器具配置等服务,还可根据客户需求,逐步增加产品和部品部件的设计与生产、系统运维等增值服务,形成了目前的“设计+施工+产品+服务”式的全方位服务,实现医院科室建设的“交钥匙”工程,服务范围由医院手术部扩展至ICU、化验室、医用气体工程等医疗专业工程,成为全国范围内少数几家“全能型”企业,所承接的医院采用“一站式”服务减少医院人力、物力、精力的投入,低成本高技术化也将公司与客户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双赢的业务系统。从而为公司保持技术优势奠定了基础。
随着国家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和《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的相继出台,以及受2003年“非典”疫情的影响,洁净手术室受到了医院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新建和改扩建高标准洁净手术室已成为医院发展建设中的重点之一。
在《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可以看到,3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 (含中医院)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一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这就促使了各地政府对医院新建工作的加速。数据显示,2008年新建手术室中洁净手术室大约7214间,比例约为70%,2009年为8192间,这一比例达到了75%,而两年的市场规模分别为30.3亿元和36.86亿元,市场增长率为21.65%。
而随着我国医院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洁净手术室的逐步普及,未来5年内,我国新建洁净手术室将保持不低于20%的增长速度。以上述数据为基础,则我国新建洁净手术室的市场空间今年预计为53.08亿元,而到了2014年,预计上升至91.72亿元。
在改造洁净手术室方面,目前我国有超过80%的医院建设于2000年及以前。早期建成相关手术室存在布局不合理、所用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手术室内的细菌含量较高、控制系统落后、清洁时间长等弊病,不能满足现代医院发展的需求。而更新方面,由于受到了手术室室内空气的洁净度、设备的先进性等要求推动,洁净手术室平均每10年需要更新一次。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及医学的发展趋势判断,洁净手术室在未来10年将逐步取代现有普通手术室,而手术室的平均使用寿命约为10年,则2009年底我国各类医院现有的11万间手术室将在未来10年间至少进行一次改建或更新,每间手术室改建或更新的费用约为60万元,未来10年间现有手术室改建及更新的规模达660亿元。
除了上述市场外,其他医疗专业工程和乡镇卫生院医疗专业工程的市场前景也不可小觑。根据《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我国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科,ICU服务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要,一般以该ICU服务病床数占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医用气体工程主要用于维系危重病人生命,促进病人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医院的手术室、ICU、病房等科室;化验室是综合医院必不可少的科室,主要用于临床医学检验。根据我国医院建设的相关标准以及发行人多年的运营经验,上述各种医疗专业工程每年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0亿元,且随着医院建设的发展,该市场规模在未来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而根据 《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拥有38475家乡镇卫生院,拥有93.34万张床位。根据国务院2009年3月18日下发的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的通知要求,我国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资金投入,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2009年开始全面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再支持改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每个县1-3所。近年来,一些发达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已经逐步开始进行洁净手术室及ICU等医疗专业工程建设。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中央财政不断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倾斜,乡镇卫生院的医疗专业工程市场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龙船节范文5
1、《斗罗大陆之龙皇传说》是唐家三少创作的穿越玄幻小说,2008年12月14日-2009年12月13日首发于起点中文网,2009年5月首次出版。
2、《斗罗大陆》讲述的是穿越到斗罗大陆的唐三如何一步步修炼武魂,由人修炼为神,最终铲除了斗罗大陆上的邪恶力量,报了杀母之仇,成为斗罗大陆最强者的故事。主要角色有唐三、小舞、戴沐白等。
3、2017年7月12日,《斗罗大陆之龙皇传说》获得“2017猫片胡润原创文学IP价值榜”第二十二名。
(来源:文章屋网 )
龙船节范文6
【关键词】中国趣味;公知;社命;二元性视角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之行”对芥川的“中国认识”及其后期的文学创作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的产生,诚然与芥川龙之介深厚的“中国趣味”与残酷的“现实中国”之间的巨大落差相关,但在分析这种影响的根源之时,或许对芥川龙之介的“中国之行”所背负的“使命”和由此所产生的二元性视角也不能忽视。
一、芥川龙之介的“中国之行”
二十世纪初期,日本通过国内改革和对外扩张跻身强国之列,通过一战时与政府签订的“二十一条”和战后的“凡尔赛公约”,攫获了山东半岛及胶州湾地区的实际控制权。此外,创立于1906年的满铁,此时已控制中国东北多段铁路路权,为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步扩张打下了基础。
1921年3月至7月,芥川龙之介以大阪每日新闻社特派观察员的身份来到中国,按照计划先后游历了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天津等中国中东部地区省市。日本的大阪每日新闻社于芥川到达上海后的第二天,即1921年3月31日,刊登了题为《芥川龙之介氏支那印象记——新人眼中的新支那近日将于本报刊载》的预告:“芥川氏在现代文坛首屈一指,是新兴文艺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人所共知的支那趣味的爱好者。氏今携笔墨赴上海,猎尽江南美景之后,将北上探访北京春色。寄途中所感于自然风光,同时结交彼地新人,竭力观察年轻支那的风貌。”
可见,大阪每日新闻社对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中国之行”寄予了厚望,希望通过“中国趣味公知”的视角窥探当时的中国现状。并且,大阪每日新闻社也安排了芥川龙之介与当时的社会贤达的面谈,自然“这样具有纪念意义的会谈若不是有当代日本文坛首屈一指的人气作家芥川龙之介也不决计不能成的”。然而,怀揣着汲取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幻想”,芥川亲眼所见的“现实”却让他失望至极。沉湎“中国趣味”的芥川本意是要寻找王阳明、诸葛亮一类的英雄豪杰,然而满眼所见的却尽是横冲直撞、满身铜臭、龌龊肮脏的黄包车夫,在歌舞厅外虽是可怜却贪得无厌、纠缠不休的卖花老太太、还有那悠然地往又脏又臭的池子里小便的男人……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使得芥川头脑中来自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美好形象轰然倒塌。
在记叙与几位社会贤达的面谈时,芥川也充分表达了对于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看法,“现代中国的空气中,积蓄着二十年来的政治问题”。章太炎“提到的都是些彻头彻尾的以现代中国为中心的政治话题与社会话题”,芥川龙之介感慨地写道“令人遗憾的是,现代中国的政治已经完全堕落,不正之风横行甚至要甚于清末,学问艺术方面更是停滞不前。”郑孝胥也提到“在政治方面,对现在的中国感到非常的绝望”。即便是与甚有好感的李人杰的谈话,仍然绕不开政治的话题,“当今的中国毫无民意科研,无民意则无从爆发革命,更何谈革命的成功?”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文笔之中隐透着作为“中国趣味公知”和“肩负社命的新闻记者”的二元性视角,由此可窥豹一斑。
二、《中国游记》中的二元性视角及其形成
尝试分析上文提出了芥川的中国之行所具备的“中国趣味的公知”与“肩负社命的新闻记者”的两种视角,是对《中国游记》重新解读的一种路径探索。
在明治维新之前,中国不管在风俗习惯和文学艺上都对日本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日本从中国古典文化的元素中汲取了许多养分并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日本的文人墨客通过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典籍了解中国,“幻想”出强大与文明的中国。大正时期,日本文坛流行着一种“中国趣味”。西原大辅在《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中提到:“所谓‘中国趣味’,是流行于大正时代的、针对中国的一种一过情趣。”这种“趣味”“实际上是建立在对充满异国情趣的国度的热爱,和对亚洲国家的偏见这样一种奇异而又矛盾的框架之上。”芥川龙之介作为日本大正文坛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注定承袭这种对中国的思维模式。基于这种“中国趣味”,芥川在来到中国之前,创作了许多取材与中国古代故事的短篇历史小说,如《杜子春》、《秋山图》,以及小说《南京的基督》等文学作品。“他用从小就树枝的汉诗作为‘想象中国的方法’,发挥自己小说家兼诗人的丰富的想象力,将中国幻化为一副古色古香的水墨画,精致而又唯美,他一直憧憬这如世外桃源般的中国,想象那里是一个充满了唐诗宋词意境的美丽、神秘的国度。”上文提到的大阪每日新闻社的连载预告中也提到,“芥川氏在现代文坛首屈一指,是新兴文艺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人所共知的支那趣味的爱好者”,“中国趣味的公知”视角已然形成。
在谈到“肩负社命的新闻记者”这一视角时,不可忽略当时的时代背景。上文中已有所提及,日本当时在军事上的强盛与觊觎东亚的野心。那么大阪每日新闻社的“社命”又是什么呢?大阪每日新闻社希望通过当时炙手可热的作家芥川龙之介“竭力观察年轻支那的风貌”,“年轻支那”指的就是战后不复强盛、封建势力妄图复辟、民主革命不甚彻底、军阀混战的中国。芥川在《中国游记》中毫不避讳地批评中国的政治,还原了令他“失望”的“年轻支那”。芥川以二元性视角,向日本读者展示了一个不复风雅、满目疮痍的“颓唐”中国。
三、重读《中国游记》的路径
对《中国游记》的解读,从问世之初从未间断。研究的焦点也已从文本研究转向更为创新的比较研究。但对芥川龙之介创作视角的研究,较为单一。以二元性视角解析芥川龙之介后期的文学创作,或许能打开新的思路,成为重读《中国游记》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芥川龙之介著,秦刚译.中国游记[M].中华书局,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