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教师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教师报范文1

――提肛术

如何进行生殖功能的养护呢?有一个很好的锻炼方法――提肛术,又叫回春术。

为什么提肛是很好的养护方法呢?因为附近有三条经脉:督脉、任脉和冲脉。这三条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的经脉都起于会阴,它们分别主管着气、血和性。督脉主管人的一身之气,任脉主管人的一身之血,冲脉主管人的一身之性。而气、血、性是人活在这个世上的最关键的东西,是人的根。这三条经脉决定着人的生老病死。因此,也可以说,人就活在这三条经脉和会阴上。既然这三条经脉如此重要,掌握着人的根本,所以通过提肛术,就可以达到养护生殖功能的目的。

百会穴和会阴穴是人体的一条中轴线,无论是站着、坐着还是躺着,都要保持这根中轴线的中立,倘若它偏失一方的话,就属于阴阳偏失。但是,提肛的真正位置并不是前后阴的中线,而是从前后阴的中间往上走,然后在人的体表、肚脐下三寸的地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叫关元穴(关元穴就是关住元气,不让元气往外泄的一个穴道);另外,旁边还有一个穴位叫气海(气海是元气的来源)。从横切面看来,关元穴在里边,气海穴在外,真正的会阴穴就是关元穴、会阴穴和人体中线交点的地方,实际上在少腹当中。

练武术都先练站桩,也是在练提肛术,而我们也可以顺带做做提肛术。比如,我们开会的时候坐在那里怪闷的,这时要做拍心包经或十指相碰不太合适,你就可以做提肛术,别人也看不出来,还锻炼了身体。

按摩运动法

首先,应该掌握一个最基本的大原则:每天晚上一定要揉大腿的里侧,因为里侧皆为阴经,阴经主血这个层面,容易不通;还要揉血海、三阴交这些穴位,这都是不容易通畅的地方。

此外,我们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要敲打胆经,敲胆经可振奋阳气,胆经位于大腿的外侧。

再有,平时随时可以敲大腿的前侧,这样能够调胃气,中焦胃气的运化能力强起来后,对人的气血非常有好处。

日常做的运动中,只有跑步、登山和性生活才能够抻拉膀胱经,膀胱经也只有抻拉起来才会通畅,所以我们平常要经常跑步、登山和适度地过性生活。

盘腿法

古代的盘腿法也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古代的人非常强调盘腿,盘腿能锁住人体内有限的精气,使精气能上行供脑,让精去补脑;如果精气“下流”,从下面白白地泻掉了,就十分的可惜,所以佛家有打坐的习性。打坐的双盘是有些难度的,只要能双盘住,下焦的经脉、腿部的经脉都会通畅。所有的功夫中盘腿都是基本功,因为锁住下焦精气对人体有好处。

药浴法

古代还有一个很好的治疗腿部疾病的方法――药浴法。比如,患有关节疼痛的人或有寒证的人都可以在家里配药进行药浴。

药浴的方子为:干姜60克、干辣椒30克、木瓜30克、乌头30克或附子25克~30克。

需要说明的是:干姜可以把寒给散出来;一般不入药的辣椒可以用在外用药里,这样对人体伤害不大;木瓜不是现在我们吃的水果木瓜,要到药店里去配,中药的木瓜是入肝经的,它对恢复人体经脉的弹性很有好处;乌头虽然有点偏毒性,但是热性的,是一味大热之药。

把药配好后煎煮45分钟,就可以用来熏洗关节了。这种药的散寒力特别强,每天可坚持做四五遍。因为此药是外用,对人体的伤害很小。但有皮肤病的人最好不要用药浴法,会伤到皮肤。

治脚气法

中医认为,脚气和脚臭都是湿邪下注所致。人体的湿邪总要有一个出处,否则就全都憋在体内了。而人体中湿邪的疏泄渠道就是通过脚上的井穴来散的。

一般的脚气可以不治,因为这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疏泄现象。当然,像传染性真菌的脚气还是要去治疗的。

古代的药王孙思邈曾给脚气病开过一个特别绝的方子――喝糠皮粥,就是喝点带糠皮的粥。这个方子很好。在孙思邈死后好几百年,西方医学家才发现从谷物的糠皮里能够提取出维生素B群,专门治脚气。我一直的观点就是:与其吃维生素,不如喝点糠皮粥。我们现在的饮食结构吃的粮食太细了,要多吃点粗粮。

外国人天天洗澡,中国人天天洗脚

中国的养生之道就是要因循人的本性,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保护好脚,所以我们每天晚上都要洗脚;二是要让手动起来。人的手和脚都能动起来,就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讲究养生要天天洗脚,而外国人却认为要天天洗澡呢?

这其实涉及一个人种的问题。东西方人是不一样的。西方人到现在餐具还在使用刀叉,他们主要的正餐是吃牛肉。按照中医的说法,“鱼生火,肉生痰”,这样的一种饮食方式最终导致他们身体内的湿气很重,所以西方人身上才会有那么多毛,他们要用毛的开泄作用把身上的湿邪代谢出去。

而我们中国人一开始就是用筷子,吃的都是纤维类的食物,所以东方人的皮肤很细致、很紧凑,饮食结构非常符合人体的本性,不用去除那么多湿邪。

所以,生活方式的不同和身体情况的不同,就决定了西方人需要天天洗澡,他们的毛孔粗大、体毛多、体味浓,总要喷香水;而中国人根本就不需要喷香水,我们是以纤维性食物为主的,女性身上本身就有一股清香。

西方人通过洗澡来解决身体过度开泄的问题,那么,我们中国人呢?中国人主张洗脚。中国人自古就注重对脚的养护,因为脚是要天天劳碌的,要走很多的路,很劳累,所以要好好保养它;同时,脚上循行着六根经脉,有60多个穴位,人的直立又会造成对脚的很大伤害,所以中国人懂得脚部要重点养生,主张一年四季天天都要洗脚。

春天洗脚可以“生阳固脱”,既能生发阳气,又能避免过度外散;

夏天天气炎热,人容易过度开泄,湿邪都会外散,用偏热一点的水洗脚的话,就能够去除湿气,把暑湿都代谢掉;

秋天洗脚可以润肺,对人体会有一个滋润的作用;

冬天洗脚叫“丹田温灼”,冬天用热水泡脚能够使我们的下丹田产生温煦的感觉。

中国教师报范文2

【关键词】保险人; 商事主体; 表见; 保险公司。

一、保险人概念与特征分析。

( 一) 保险人相关概念。

据 2009 年新近修订的《保险法》第一百二十五条释义: “保险人是根据保险公司委托,向保险人收取手续费,并在保险公司授权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单位和个人。”

一般来说,保险人可以分为: 专业人、兼业人和个人人三种。其中,专业人指专业的保险公司; 兼业则指受保险公司委托、划出专门部门负责保险业务的公司; 个人人则是专为一个保险人提供服务的单位或个人。

( 二) 保险人特征分析。

总结《保险法》对保险人的阐释与说明,可以得出如下法律特征:

第一,必须具备法律资格。唯有通过严格的考核、获取人从业资格、清楚《保险法》条例,方才可以上岗任职。

第二,行为具有经营性,即商事主体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不断从事某种统一性质的营利活动,也即一种职业性质的营利性行为。

第三,以营利为目的。从法律角度来看,应该将保险人视作商事主体,以营利为目的实乃其本质属性。

第四,需承担行为的风险责任。保险人受托于保险人,在执行权限过程中如若造成损失,需要向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

二、保险人表见行为的法律分析。

所谓表见是指: “行为人没有权力、超越权或者是权终止后以被人的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权的,该行为有效。”

《保险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 “保险人为保险公司代为办理保险业务,有超越权限行为,投保人有理由相信其有权,并且已经订立保险合同的,保险公司应当承担保险责任。”显而易见,这段表述是“表见”在保险法中的体现。

( 一) 表见行为的认定。

综合《保险法》和《合同法》,认定保险人是否出现表见行为需要满足如下四点要件:

第一,保险人无权。其一,保险人可能根本没有委托协议书,与保险人之间也不存在委托关系,这是最为极端的一种情况; 其二,双方存在委托关系且在时效期内,人超越其权限行使权; 其三,双方过去存在关系但已终止,人继续从事行为。

第二,保险人以保险公司名义为各种行为。人唯有打着委托方的名义才能顺畅行事,故这也是要件之一。

第三,相对人有理由相信人具有权力。保险人一般会向保单申请人出示名片及相关资格证明。对于缺乏安全意识的投保人来说,一张名片很容易就让其信以为真,防备不足。

第四,相对人和人形成法律关系。保险合同的成立是表见的一大必要条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即保险实务中的表见行为并不需要保险公司的主观错误,毕竟表见行为保护的是防备不足的投保人的权益。

( 二) 保险表见原因的出现。

根据上述行为认定的分析,不难明白,保险表见在保险实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保险公司责任。其一,保险公司授权不明,一些业务委托合同规定的不够明晰,相关条款不具约束力; 其二,由于担心过多人力成本出现,多数保险公司疏于管理。

第二,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信息不对称。毕竟保险人多数采取的是上门服务,作为中介人的人恰恰可以利用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牟利。

第三,授权延续的错觉。一般的委托合同有一定的期限,如若人在双方合同终止后仍然持有可证明自己拥有权的证件,显然不利于保险人,具有较高的道德风险。

第四,人利益驱使。前文已经表明,保险人是一种商业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合同限定了其职权范围,在利益驱使下,加之缺乏法律知识,部分人大胆铤而走险,造成表见。

( 三) 、表见责任承担( 民法通则与保险法不同)。

《民法通则》规定: “没有权、超越权或者权终止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人的追认,被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出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保险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的规定,表见行为产生的后果都有保险公司首先承担责任,承担之后保险人可以向人追偿。由此观之,以保护投保人为目的,保险法下,归责应用的是无过错原则。

三、关于保险人制度完善的建议。

针对上两部分的分析,本人就防止表见行为出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完善人甄选制度。制定严格的考核准入制度,尽量挑选合适负责、遵纪守法的人员。公司在招募一定数量的人后,还要给予一定的后期培训和引导。

第二,完善佣金制度。既然保险人以营利为目的,就应该给予其合适但也足够的佣金保障,同时也可以考虑一定的奖励机制,控制道德风险。

第三,增进保险双方信息间的对称性。保险公司应该争取与被保险人达成一定程度的信息对称。譬如保险人可以在获知被保险人相关资料后,主动联系被保险人确认人的相关行为,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当然,投保人也需要提升主动防范意识。

第四,投诉处理制度的完善。客户需要经常和保险公司保持联系,保险公司需要提升其投诉处理的效率与水平,增进双方的互信和联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m]。 法律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m]。 法律出版社。2008.

[3]吕伟。 对我国个人保险人制度的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1.

[4]俞林。 对于保险法中保险人规定历次修改的若干思考[j]。 法制与社会。2011.

中国教师报范文3

1.增长分析:行业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速继续上升。累计降幅收窄7月份,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比前6个月继续提升1.5 个百分点。1~7月份累计,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累计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1.9%,降幅比前6个月缩小1.0个百分点,启稳回升势头明显。

2.产量分析:原油加工量增速回升,焦炭产量同比下降幅度有明显缩小

2009年1~7月份全行业原油加工量完成20848.99万吨,同比增长2.78%,比前6个月提高1.27个百分点。 成品油中,1~7月份汽油产量累计完成4121.79万吨,同比增长14.52%,增速比前6个月提高0.6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0.96个百分点;煤油产量累计完成793.11万吨,同比增长17.68%,比前6个月提高5.37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6.21个百分点;柴油产量完成7753.65万吨,同比增长0.5%,实现正增长。油产量同比下降0.78%,比前6个月收窄1.75个百分点。燃料油的产量同比下降20.77%,比前6个月扩大1.66个百分点。

炼焦业产品产量同比下降幅度比前6个月缩小。1~7月份全行业累计焦炭产量完成19048.33万吨,同比下降3.5%,比前6个月缩小1.34个百分点。其中机械化焦炉生产焦炭16151.03万吨,同比下降3.79%,比前6个月缩小1.22个百分点。

二、销售增长情况

1.工业销售产值:炼油业工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幅度有所收窄,炼焦业工业销售产值下降幅度继续扩大

2009年1~7月份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工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速度比前6个月有所缩小,其中主要是原油加工制造业工业销售产值下降速度有所减小,而炼焦业工业销售产值下降速度继续增大。

1~7月份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完成10949.85亿元,同比下降15.81%,比前6个月缩小0.25个百分点。子行业中,原油加工制造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15.08%,比前6个月缩小0.45个百分点;炼焦业工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19.89%,比前6个月扩大0.53个百分点。

2.进出口分析:行业出货值下滑幅度缩小

2009年1~7月份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出口同比大幅度下降,但降幅有所减小,行业累计出货值同比下降24.44%,比前6个月缩小3.09个百分点。

子行业中,原油加工制造业出货值同比下降10.41%,比前 6个月缩小5.13个百分点。炼焦业出货值累计同比大幅度下降80.03%,比前6个月扩大1.91个百分点。整体上行业出口下滑较大,但出口规模不大,对行业整体的增长形势影响有限。

2009年1~7月份,成品油累计出口量为1257万吨,同比增长31.3%,比前6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汽油累计出口211万吨,同比增长124.2%,比前6个月下降16.5个百分点;煤油出口量为327万吨,同比增长 5.0%,增速比前6个月略有下降。柴油出口量257万吨,同比增长915.8%;其他燃料油出口量431万吨,同比增长10.2%,增速比前6个月提高0.8个百分点。

在进口方面,2009年1~7月份全国累计成品油进口量2339万吨,同比下降8.6%,比前6个月扩大0.9个百分点。进口品种方面,汽油进口4.44万吨,同比大幅度下滑96.9%;煤油进口规模是337万吨,同比下降8.1%;柴油的进口规模为125万吨,同比下降74%。其他燃料油进口量达到1605 万吨,同比增长14.2%,比前6个月提高3.7个百分点。

三、市场价格分析

去年7月末,国内市场0号柴油价格平均为6270元/吨,比6月底上涨2.42%;国内市场90号汽油价格平均为6963元/吨,比6月底提高 2.19%;20号燃料油价格为3962元/吨,比6月底提高2.63%。

四、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2009年1~7月份,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全行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保持正增长,行业投资累计完成1022.46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比前6个月下降3.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大幅度的回落。

五、企业经营情况

1.不同规模企业经营情况

2009年1~7月份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大型企业的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大幅度下降22.47%,比前6个月缩小0.91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12.82%,比前6个月扩大1.6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保持增长,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 13.86%,比前6个月提高0.41个百分点。

中国教师报范文4

(讯)教保料十大品牌是中国苗猪网重磅推出的教保料十大品牌排名评选活动。教保料十大品牌排名,旨在褒扬优秀教保料品牌,展现优秀企业,引导教保料理性消费,弘扬教保料品牌文化。

随着教保料电商开始快速在业内走火,从一开始的质疑者到后面的集体蜂拥而上,教保料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低,然而养殖户对生产成绩的追求越来越高,乳仔猪对教保料的品质和效果也有较高要求,由于对教保料的各种细节的认识不到位,存在较多误区,导致多数教保料企业难以做好。对于教保料企业来说,抓好产品质量的同时,要想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引领行业的发展潮流,加快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强化市场开拓、打造品牌优势是关键。

本次教保料十大品牌评选活动榜单,中国苗猪网将联合多家媒体同步报道,并通过宣传,旨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引领教保料行业发展方向,并推动更多教保料企业快速发展,为众多的教保料企业提供充分展示自身实力的平台。

了解详情请点击:中国教保料十大品牌(来源:中国苗猪网)

中国教师报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教学效果

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化被动为主动,学习成为一种内在的需求,学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的天性贪玩好动,喜欢参加各种趣味性的游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生动有趣的故事、活泼可爱的动画、活灵活现的生活素材,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融洽宽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玩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富有趣味的实践活动中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左右”的学习,教师先让学生说出左手和右手各做什么事情,然后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说出自己座位的左边和右边各是谁,同桌两同学用左右手握手,说出两个人伸出的各是哪一只手;最后,组织学生在左边和右边摆放东西,并说出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在活动中学生体会到了左右的相对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游戏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和实践的机会,学生亲手实践解决问题,提升了教学效果,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想法,用动作、语言和表情鼓励学生,使学生树立信心,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游戏活动提供给展示聪明才智的舞台,发展了学生独特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多媒体打造趣味课堂

信息技术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

力。多媒体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局限,学生学习更加投入,多媒体教学把文本、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认识钟面”的教学,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了钟面各部分组成,演示时针和分针的转动过程,化静为动,通过画面展示,学生一目了然,突破了教学难点,为将要学习的“时、分”打下基础。多媒体利用其形象性和直观性,将抽象的理论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展示出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教学内容,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总之,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原动力,小学数学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能够展示学生个性的平台,从生活中引入数学问题,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快宽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升数学能力。

中国教师报范文6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数量的急剧扩张,中国高校的教育质量迫切需要一个完备的体系来保障。而美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其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也颇为完善。本文旨在通过对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介绍,发掘其对中国高校教育质量的可借鉴性,为我国大众化进程之中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经验与启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校不断扩招,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而高校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使得高校教育质量保障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主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高等教育竟争变得更加激烈,尤其是高校扩招之后,社会、家庭和个人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高校都切实感到“质量就是核心,就是生命线”的巨大压力。所以目前的中国高等教育急需一个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而所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指在一定高等教育质量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指导下,根据一套质量标准和工作流程,高校内外部机构对教学相关因素进行控制、审核和评估,以向社会各界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一套理论和实践体系。其基本理念是提高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利益,促使大学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而美国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颇为完善的保证体系,可以给我国正处于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不少经验于启示。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最主要的一点是,通过非政府组织的认证、排名和博士点评等活动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没有官方的专门评估机构,政府不直接参与评估活动,但是认证组织需得到政府的认可方能进行活动。

美国有着民间参与教育评估的优良传统,“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责人证组织进行认可。认证组织主要有院校认证和专业认证两种,其中院校认证又包括全国性和地区性认证。区域性认证包括6大区域共50个州,它和11个全国性认证都是组织负责院校认证,而肠个专业认证则是由医学、艺术、商业等专业认证组织对专业教育计划进行评估。全国性和区域性认证侧重评估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而专业性认证则负责保障专业领域的教学水平。区域性院校认证的结果可以得到不同区域相互承认,而全国性认证的结果不包括在区域性认证结果中。

认证坚持院校自愿参加的原则,结合院校自评来进行,并与政府拨款相联系。这些认证活动与国家研究会组织的博士点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新闻单位进行的大学排行榜评估共同构成美国高教质量保障的系统,而院校和专业认证居于核心地位。

在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能对认证指标产生影响的,主要来自三方面:联邦政府,美国社会,以及美国高等教育界学术组织。其中联邦政府是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认证理事会“认可”的要求而对认证指标产生影响,例如“高等教育再立案”(Reautho rization)以及“高等教育立案”(Higher Edu--caton)的颁布。而来自美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对大学的排名(仍业罗佃),毕业生就业数量(emplo}cnent rate),毕业生就业后的工资待遇(salary range),学生来源(stucjent recnutm),以及“公众指责”。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对院校教育质量的强调性表现在:院校对学生要有多元化的认识,提供学生学习质量与有效教学的实据。明确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要求。支持有效的学习方法,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提供学生学习与有效教学所需的资源,提倡鼓励终身学习理念,强调。掌握知识与技巧的宽度,鼓励学术风气,学校课程设计要有益于学生将来生活在多元化、高科技、全球化的社会中,支持学习中的责任性。

一般而言,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由内部保障和外部保障两部分机制构成,缺一不可。院校内部质量保障多关注的是入学和教学的运作,对院校教学、不书开和社会服务状况进行自我评价,从而促使学校积极参与到质量保障活动中来。外部质量保障多通过同行评议、学生反馈及新闻界排行来评估学校的整体状态。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也同样重视内外机制的结合,一方面强调各种专业组织、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外部社会力量参与大学质量保证,另一方面又重视基于院校自治和学术自由考虑的学校自我评价。

在政府中枢决策范围之外建立一种相对独立的中介机构对高等教育实施质量监控,对高等教育“保持一段距离的引导”,这一做法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譬如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理事会(C HEA),就属于独立于政府机构的中介组织。这些中介组织充当了整个质量保障系统的协调者。它们制定和实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标准和原则,在学校自我评价报告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公布1平介的相关结果和信息,为政府有关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从而保障国家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水平和办学效率。但是,这些组织又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是需要政府来提供运作经费,或是通过政府立法成立和公布认可,实现了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间接调控作用。(王淑娟,2000)。

在各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里,大多以高校的自我评价为展开各项活动的基础。而高校的自我评价,都必须辅以同行的评价和现场检查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保障体系中,同行专家的评议以及现场访问活动,对高校的质量认证起着重要作用。高校机构、专业的评价和认证必须有专业团体和实践领域专家的参与才能确保其科学性、专业性和正确性。而现场检查则是对学校自我评估报告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的检验,外部调查团的专家通常在一定时间内对被评学校或是专业科系进行访问,与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甚至毕业生代表进行访谈,随机调阅学校的相关文件和资料,了解学校管理的真实情况。

高等教育质量体系包括内部保障和外部保障。内部保障上,中国高校应该加强课程设计中对专业课、基础课之间比例以及课程之间的衔接的考虑,改进学生学习质量评估的方法以及对教学质量评估证据的要求,强调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并且加强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估与教师考核的关系。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十分有利于提高院校内部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上,中国高校应打开校门,多开展高校间学术交流活动,增强各学术领域之间的沟通,定时接受有关部门的教学评估检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质量问题也成为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中的热点。1996年,我国在北京成功地举办了以“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此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急遮膨胀的入学人数导致高等学校传统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这充分表明中国高校迫切需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