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英汉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英汉翻译范文1
关键词: 商标 英汉翻译 归化策略
1.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际间的商品流通日益频繁,各国都在尽力拓展海外市场,增加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产品的国际化已成为一种潮流。广告创意策略的“全球本土化”和商品的“全球化”要求广告翻译特别是品牌名称的翻译应尽量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价值取向,避免损害产品乃至生产经营者的形象。商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形式,商标的翻译涉及语言学、文体学、跨文化学依据、消费心理学及美学等学科。在商标的英汉翻译中,如何使产品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取得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心理认同,顺应消费国的文化语境(context)是决定商标文化处理问题归化、异化策略选择的关键。
2.商标语言的功能特点、文化内涵及翻译目的和要求
商标,俗称“品牌”或“牌子”(trade mark或trademark),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使自己生产或销售的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与其他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标记,这种标记通常由文字或图形单独构成或由文字和图形组合构成。
商标词是具有特殊意义及功能的专用符号。商标名称的构成简单、独特,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区分同类商品或类似商品,让消费者借以辨认商品质量和品牌。按照西方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的语言功能理论,商标名应含有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美感功能(aesthetic function)和祈使功能(vocative function)。信息功能即商标名应尽可能地向消费者提供关于商品的相关信息,并因它的联想意义而给消费者留下印象;美感功能是指商标名能通过书写、读音、语义或意象联想来给人一种美的感受;祈使功能即商标名必须让人们感兴趣并且劝诱消费者消费,它以信息功能和美感功能为基础。
商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具有文化性,是一种文化载体(loaded words),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是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地缘文化因素(geo-cultural factor)和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语言具有异质性(heterogeneity),以语言形式反映各自的思维特征,而文化上的差别又导致对语言的不同理解。世界各国地理位置、、种族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文化背景的差异,使人们在商品商标的认识角度、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必然存在着不同之处,反映在商标词上就是一个商标词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包含的文化内涵也不一样。
根据彼特・纽马克的理论,翻译的目的分为文本目的和译者目的,文本目的反映了原文作者对待主题的态度。商标词的文本目的指的就是源语商标词的内涵,包括其外在形象(非词汇含义)和内在文化涵义。商标翻译是在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群体之间的信息传播与交流活动,其目的是介绍产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其对商品或服务的占有欲望,最终采取购买行动,从而创造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正是由于商标功能上的这种特殊要求(Attention,Interest,Desire and Action)决定了在商标翻译中注重的是功能对等。按照功能等效原则,商标名的翻译应该具备以下条件:(1)根据信息功能等效的要求,译名应具有商标名的特征并尽可能含有原名所带信息;(2)按照美感功能等效的要求,译名应语言简练、易读易记,做到音、形、义的完美统一;(3)按照祈使功能,译文应像源语商标名一样富有吸引力,以促进消费行为,达到商标广告目的。因此,英语商标汉译时如何针对其文化内涵,体现其文化价值,放弃语言层面的等值而强调文化层面的等效十分重要。
3.归化、异化与商标的英汉翻译
商标翻译正如商标创意一样,涉及众多学科和领域,如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市场学、广告学、工业设计、文化(跨文化)、法律等。从商标词的创意、构造、功能等多方面综合来看,商标词的文化意象比其字面意义更为重要。
“归化”(foreignization)与“异化”(domestication)是译者在翻译中针对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差异,对不同的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和译入语读者等方面采取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根据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ance Venuti在其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的观点,从文化角度而言,异化法是指把一种文化及语言中的信息以近乎保持其本来面目的方式贡献给另一种文化及语言,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而归化法则是以一种文化中的异质成分转化为另一种文化中人们熟悉的内容,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按照奈达(Nida)的功能等效理论(functional equivalence),“理想的、高层次的功能对等可以陈述为:译文读者理解、欣赏译文就如同原文读者理解、欣赏译文一般。”(“A maximal,ideal definition could be stated as 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it in esse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original readers did.”) (Eugene A.Nida,1993:118)。由于不同的语篇体裁具有不同的功能,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在不同的语篇体裁翻译中有不同的侧重。按照纽马克的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划分法,商标翻译应以传递信息、介绍产品为主,此动机决定了商标翻译策略的采用。因此,商标翻译必须具有文化差异意识,除了那些较少涉及文化内涵的商标(如一些专有名词)外,对包含丰富文化联想的商标(如一些普通名词和杜撰名词等)的翻译,应深入目的语市场,寻找符合目的语市场的文化切入点,了解和考虑当地消费群体的价值观、文化观和消费观,更多地用文化“归化”翻译原则指导具体的商标翻译,呈现其文化意象和文化内涵,讲求功能对等以迁就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心理和表达习惯,达到交际目的。
4.归化策略指导下的商标英汉翻译方法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消费者在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与西方民族存在差异,他们和英语民族的文化信息中既有互通也有冲突的部分。汉民族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其语言的审美有着深厚的文化预设。因此在商标的英汉互译过程中,应更加慎重地处理。
我国商标命名的主要特点有:1)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2)民俗风情影响深刻;3)常用富含文学内涵的词语;4)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而具有性别色彩。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有目的的行为活动,辖制译文文本的规则是广义上的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忠实性原则服从于连贯性原则,而二者均服从于目的性原则。也就是说,忠实让位于目的,形式让位于功能。为达到翻译目的,实现译文文本的功能而必须改变原文文本时,忠实性原则不再适用。因此,翻译应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的文化语境,注重文本的功能传达。商标词的主要功能是劝诱和审美,而文化意象又是其劝诱功能和美学功能的主要实施体,所以,商标翻译中必须对文化意象进行恰当变通,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译语商标词的劝诱功能和美学功能。为了在商标翻译中达到功能对等的效果,在商标英汉翻译过程中应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4.1译名应符合中国语言文化和心理文化的表达方式
不同民族、不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特征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接受信息时会带有不同的倾向性。人们对商品的认知角度、审美情趣、消费观念和心理联想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其在商品消费上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表现出不同态度和倾向。当这种不同的倾向性反映在商标名称中时,就应该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文化内涵进行适当变通,使之符合其国情和语言文化的表达。在英语商标汉译时,译者应更多地考虑中国消费者的语言文化和心理文化的表达习惯。例如,在中国的传统美学文化中,“吉祥”是颇具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爱讨吉利、喜讨口彩”的风俗习惯就必须成为英语商标翻译中考虑的因素之一。如汉语“八”与“发”谐音,于是“8”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吉利数,而seven在英语里是个吉利词,表示非常幸福、快乐的意思。因此一种叫做Mild Seven的香烟品牌,在被译为“万事发”(原文中seven被译成“八”,“八”和“发”谐音)后,就因其吉利的译名而身价倍增。另如众所周知的美国隐形眼镜Bush and Lomb,译者根据中国消费者的文化环境及对知识的崇尚心理,将它译为“博士伦”,给购买者以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多才多艺的成就感,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4.2译名应有利于中国消费者理解源语商标的文化信息
一个成功的商标往往既能暗示产品特征,又富于文化内涵,让人产生某种联想,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往往对于某些蕴含在商标中的文化涵义产生不同理解甚至不能理解。因此,当商标翻译为目标国本土文字时,译文应体现源语文化特征,使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都能得到同样的信息。从产品角度看,英语商标的汉译名应向中国消费者暗示产品的效用或质量、表现出与原商标相似或相同的内涵、提示产品的特点、介绍产品的品质、说明产品的原料、表现象征意义、译出原文形象等。以德国产的BMW系列高档跑车为例,原商品名“BMW”是德文Bayeriche Moteren Werken(巴伐利亚汽车公司)的缩写,只有商品信息,并无文化涵义,但根据“B”和“M”两个字母音译为“宝马”,就使现代载人工具蕴含了丰富的汉语文化信息。该商标译名不仅优美响亮,而且个性鲜明,使中国人将汽车性能与一匹宝马的特性相联系,增添了中国文化信息和审美观念。宝马风驰电掣,一日千里,令人联想到“BMW”的车速非同凡响,这样既展现了汽车的速度性能又表明了汽车的尊贵品味,从而引起人们的消费行动。
4.3译名应回避消费国文化禁忌
禁忌是指违期望的行为,也包括犯忌讳的言语行为。它是跨文化交际中十分敏感的问题,稍不注意就容易伤害对方的民族情感和民族心理。因此,英语商标汉译要十分留意消费国或地区在形成自身民俗、民风过程中个性的特殊禁忌。如果缺乏对中国消费者审美心理、消费心理和传统习惯的认知,忽视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势必使品牌译名出现败笔之作。以法国塞诺菲集团中国分公司推出的“OPIUM”(鸦片)牌男用香水为例,该商标发明者圣罗兰1977年曾来过中国,他从中国鼻烟壶的造型获取灵感,创造了“OPIUM”牌香水,并试图利用“鸦片”的诱惑力,使中国男士对该香水上瘾。但是圣罗兰先生万万没有想到,“鸦片”一词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意味着所带来的奇耻大辱,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中国人对鸦片深恶痛绝。自然,该香水在中国上市时受到消费者的猛烈抨击,并最终因违反中国的商标法而被禁止销售。
5.结语
英语商标汉译是涉及文化与艺术的创造性劳动,事关经济效益与国际影响。是否以彻底的跨文化指导思想作指导、与汉民族文化契合是决定商标翻译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只要商标翻译工作者不懈努力,充分挖掘中国消费者的文化习俗、尊重消费者的、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和心理感受、注重译名与产品属性的关联性,就能使译出的商标与原来的商标形神皆备、珠联璧合,为促进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传播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Nida,E.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Venuti,Lawra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ge,1995.
[3]陈振东.浅论英语商标翻译[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4]贺川生.商标英语[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7.
[5]龙森祥.从商标的功能谈汉语商标名的英译[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英汉翻译范文2
【关键词】词义 逻辑引申 语用引申 修辞性引申 概念范围的调整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8)12-0039-03
一、引 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词 又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 的变化,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文化特征的部分。而语言环境又根植 于文化习惯,因此翻译必然受到译出文化和译入文化的影响。因 此,在语词的翻译中,译者必须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语 篇中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语词所包含的文化语义,采用适当的 翻译方法,如原译文语言与文化因素与译文基本一致时,可采用 对等直译法、形象套用法、借用类似法等;如果原文语言的文化 因素与译文不对等时,可采取法、意义对等法、添加注 释法等,当然将一种语言译为不同文化的另一种语言并非易事, 而将特定文化语境中的语词翻译成同样体现文化特色的语词就 更是难上加难,有时难免出现引起读者误解和曲解的翻译。这就 要求译者应特别谨慎,仔细分析隐含在语词背后的容易引起语义 冲突的文化因素,根据具体语篇和逻辑关系,从该词语的基本意 思出发,进一步将词义引申,选择比较恰当的汉语词汇来表达。
二、引申的含义
引申是英汉翻译的常用手法之一。英语和汉语在长期发展和 使用中形成了富有各自特点的修辞方法、搭配习惯和行文规范。 所谓的引申法,就是根据上下文的内在联系,通过句中词或词组 乃至整句的字面意义由表及里,进行恰如其分的引申,运用一些 符合汉语习惯的表现法,选用确切的汉语词句,将原文内容的实 质准确地表达出来。引申可以分为四种,它们分别是逻辑引申、 语用引申、修辞性引申和概念范围的调整。
1.逻辑引申
所谓逻辑引申,是指在翻译过程中,由于直译某个词、短语 乃至整个句子会使译文不通顺以及不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因 而就要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对该词、短语或整个句子从基本 意义出发,由表及里,运用一些符合目的语习惯的表现法,选用 确切的词句,将原文内容的实质准确的表达出来。逻辑引申又可 分为抽象化引申和具体化引申。
(1)抽象化引申 英语中有时用表示具体形象的词或短语来表示某种特性、事物、概念等。译成汉语时,往往要将这种含义或短语作抽象化的 引申,用比较笼统概括的词加以表达,以使译文明快达意。例如:
They have their smiles and tears.
他们有自己的欢乐与悲哀。(原文中的 smiles and tears 本来 是“微笑和眼泪”,但是可以引申为抽象的“欢乐与悲哀”。)
We insist that international trade should not be a one-way street.
我们坚 持主 张 国际贸 易不 应 是有来 无往 。( 在原文 中, one-way street 本意为“单行道”,将“单行道”与国际贸易联系 在一起,便不难引申为“有来无往”这一含义。)
The avalanche unleashed by the film provided the best opportunity in a long time for the racial healing to begin。
由于这部影片造成了排山倒海的影响,它提供了最好的契机来开 始化解种族矛盾,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使创伤得以愈合。(avalanche 的 本义为 a large mass of snow and ice crashing down the side of a mountain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即“雪崩”。该词语 的本义是具体的,但在本例原文中是用于比喻意义。因此在翻译时, 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这里,将该词翻译成汉语的“排山倒 海的影响”正是抓住了所描述事件的本质。)
(2)具体化引申 英汉翻译中,还经常需要将原文中含义比较抽象而概括的词
用意思比较明确而具体的词表达出来,以避免译文晦涩费解。在 翻译这一类词时,就应该掌握该词的确切含义,从而在译文中作 具体化的引申。例如:
The car in front of me stopped, and I missed the green.
我前面的车停住了,我错过了绿灯。(在原文中,green 本来 是“绿色”的意思,但是根据上下文,可以引申为具体的事物: “绿灯”。)
Perhaps the only trouble with copper is that it is not hard enough for some uses.
就某些用途来说,铜的唯一缺点也许是硬度不够。(原文的 trouble 本来是“麻烦”的意思,但是与“铜”联系在一起,就可 以引申为“缺点”来翻译了。)
The EEC’s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is a dinosaur which is adding £13.50 a week to the food bill of the average British family.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农业共同政策早已不合时宜了,它要使英 国家庭平均每周在食品开销上多支出 13.50 英镑。(dinosaur 的本 义为“恐龙”,在现代英语里常被引申为“要被废弃的落后的庞 然大物”,落后而要被废弃的东当然也是过时的或者不合时宜的, 因此,译文这样引申是符合逻辑的。
2.语用引申
把原文里的弦外之音(implication)补译出来,这是属于语 用引申的手法。补译的词语是根据原文的语用学意义增添上去 的,为的是避免译文晦涩费解。但是增添的词语要恰到好处,若 弦外之音引申得太过分或太过头了,反而有损于原作的内容。因 此语用学引申法宜于慎用。例如:
The new father wore a proud smile.
刚做了父亲的那个人面带得意的笑容。(这里如将原文中的 the new father 直译成“那个新父亲”,就会引起歧义。一个人不 可能有两个父亲,但如果一个人真的有两个父亲,在汉语中只能 说“继父”,而没有“新父亲”、“旧父亲”之说。而且,如果将 the new father 翻译成“新父亲”,实际上没有传达出原文的真实 含义,因此需要对 the new father 进行语义引申,通过语义的引申, 原文的真实含义也得到再现。
Cleverer heads than mine might have seen his drift.
比我聪明的人,才弄得懂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drift 一 词的意思是“动向”、“趋势”,这里将该词翻译成汉语的习语“葫 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既是地道的汉语,又非常具体,让人一看 译文就明白其意。)
Words once reserved for restroom walls are now common stuff in films, plays, books and even on television.
曾经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言语,如今充斥于电影、戏剧、书籍 之中,甚至充斥在电视上。(原文中的英文短语 words reserved for restroom walls 本来的意思是“在洗手间的墙壁内留用的话”,但 这样表达意思很难让人明白,将该意思挑明了读者就会立刻豁然 开朗,将其翻译成“不登大雅之堂的言语”就很清楚明了。)
He had lived all his life in desert where every cupful of water might be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他一直在沙漠上生活,这地方每一杯水都得精打细算地用; 一杯水可能是生死攸关的事。(这种翻译也可以叫做增译,增译 是通过增加词语的方式将原文中很精炼的表达在译文中进行加 词从而使表达得以拓展,使译文说理更清楚,这样就可以让译文 读者明白原文所传达的意义。)
3.修辞引申
谈到修辞,马上就会想起“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样一句 话。有时为了使译文增色,除了真实地再现原文的内容外,还要 运用修辞手段,使译文达到“雅”的标准。这样,在翻译时,往 往因修辞需要而增添一些引申意义。例如:
See-sawing between partly good and faintly ominous, the news for the next four weeks was never distinct.
从那以后的四个星期内,消息时而部分有所好转,时而有所 不妙,两种情况不断交替出现,一直没有明朗化。(see-saw 在英 文中本来是“玩跷跷板”之意,但在这里如果直译,则译文就会 不知所云,无法同后面内容联系起来。因此,这里我们应该透过 原文的现象去抓住原文的精神实质。将 see-sawing 翻译成“不断交替出现”正是抓住了精神实质。)
A large segment of mankind turns to untrammeled nature as a last refuge from encroaching technology.
许多人都向往回归自然,作为他们躲避现代技术侵害的世外 桃源。(这里英文中的 a last refuge(最后的避难所)翻译成“世 外桃源”是归化(domestication)翻译法,用“世外桃源”来翻 译该词语可谓达到了傅雷所倡导的“神似”的翻译境界。)
He would not tell them,but kept them in suspense all day.
他不告诉 他们 ,而是使 他们 终日牵肠 挂肚 。( keepin suspense 是“使某人处于悬念的状态”之意,将其翻译成“牵肠 挂肚”令人拍案叫绝。
4.概念范围的调整
词的概念范围调整常常应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调整,或扩大 外延而缩小内涵,或缩小外延而丰富内涵。比如:
Torcello, which used to be lonely as a cloud, has recently become an outing from Venice.
托切罗往日如一片孤云,冷冷清清,近来却成了威尼斯 的游览区。(这里将 cloud 翻译成“孤云”是将概念缩小了。
Poetry suffers in translation―and the reader suffers with it.
诗歌经过翻译就要遭殃――诗歌遭殃,读者就要跟着受罪!
(前一个 suffers 的外延大而内涵小,后一个 suffers 的外延小而 内涵大。)
How they bow to that Cleole because of her husband thousand pounds!
瞧她们对那个克里奥尔人奉承讨好的样儿,还不是为着她有 成千上万的财产!(这里将 pounds 翻译成“财产”是扩大概念。
三、词义引申的层次
根据词义变化和调整的程度不同,也就是根据引申义与本义 的差异大小,词义引申可分为多个层次。这里简化为三个层次: 近似、深化、升华。这三个层次的引申义与本义的差别由近至远。 近似引申,指接近本义,但又不为本义所限的引申;深化引申, 指赋予新义,但与本义在字面上尚有蛛丝马迹的联系;而升华引 申,则出自本义但在字面上远离本义。例如:
In order to get a large amount of water power we need a large pressure and a large current.
为了得到大量水能,我们需要高水压和强水流。(近似)(英 语中 large 的基本含义是“巨大的”,但当他用于修饰 pressure 时, 由于搭配的原因,它的汉语词义就发生了变化,汉语中只有“高 压”这样的搭配,而没有“大压”这样的搭配。后面的 large current 被翻译成“强水流”同此理。因此,译文通过近似引申很好地传 达了原文的意思,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A scientist constantly tried to defeat his hypotheses, his theories, and his conclusion.
科学家经常设法否定自己的假设,自己的理论,并放弃 自己的结论。(深化)(英语中一个动词可以同时享用几个宾语, 而汉语却没有那么多的自由度,汉语中的动词由于词义范围比较 狭窄,各自所带的宾语非常有限。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必须考虑 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恰当地选择词语,使得汉语译文符合汉语 语言的表达习惯。)
In older canes that have already paired off, dancing reinforces the union―it’s asort of annual renewal of“vows”.
对自己有配偶的成年鹤来说,舞蹈会加强相互之间的结合――这成了每年都要举行的一种重温“山盟海誓”的仪式。(升华)(这里将 renewal 一词翻译成“重温……的仪式”是升华了 renewal的基本词义。)
四、结 语
值得强调的是,词义引申的目的是为了使译文更忠实、更通 顺、更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意义。因此,引申必须得当适度,切忌 忽略原文固有的基本含义、脱离开上下文的逻辑联系而妄加发 挥。词义引申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必须从原文固有的基本含义出 发,不脱离上下文的联系,不任意发挥。这样,就能从日常的翻
译实践中积累经验,掌握好词义引申这一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A.K.&Hasan, R. Cohension in English. 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76
2 陈宏薇、李 明等. 汉英翻译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 何刚强. 现代英语翻译中的词义引申.中国翻译,1998(5)、1998
4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 张新红、何自然.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现代 外语,2001(3)
英汉翻译范文3
【关键词】文化因素 英汉翻译 中西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01-01
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首先,语言本身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并且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其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亦是如此。
2.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语言是一面镜子,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3.文化语言的相互影响和促进发展
语言和文化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能记录文化和促进文化的发展。站在文化的角度看语言和文化关系,可以说,文化包括语言,文化的发展影响语言的发展。
综上所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概括为:语言渗透于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记录着文化,它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工具。语言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同时文化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二 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域的人在交谈时,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常常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使听者捧腹大笑。如在外国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应,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人仰马翻。在中国文化中,龟有两种意义:一方面象征长寿,另一方面则是骂人。但在西方文化中没有这样的联想,乌龟不过是行动缓慢、其貌不扬的动物而已。
另外,由于东西文化形态及心理因素的不同,人的尊卑概念及表达尊卑要领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富有竞争力,而年纪大的人却常常被嫌弃。
因此,在西方文化中,“老”就意味着风独残年,来日无多,人们都忌讳“老”字。如某院校的学生陪外籍教师乘车旅游,一位学生一上车便热情地给外教让座并用英语说:“您这么大岁数了,可别累着了……”这位外教听后心中十分不快,心想自己才五十多,中国人就把他当作不中用的老头子了,而这一误读,正是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
三 英汉翻译中应注意的文化差异
l.思维模式的差异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理性思维;而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感性思维。因此,中国人的文化思想更适合处理和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容易产生凝聚力;而西方人的文化思想则更利于人类探索物质世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两者互有短长,互有利弊,只有相互借鉴、吸收、扬弃,才是明智之举。总之,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而现代西方文化是建立在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的。
2.颜色文化的差异
颜色词除了能表达所固定颜色的意义之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是在特定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下产生的,这些词大都可以被视为“文化局限词”,因此,如果不了解颜色词在不同文化中所派生出来的深层次涵义,就算知道颜色词的固定颜色意思,也知道句子中的语法,也会翻译错误,闹出笑话,在交际中就会引起歧义,产生误解,从而达不到真正的交际目的。如green-eyed,大部分人都知道,green是绿色,eyed具有眼睛的意思,因此直译就是绿眼睛,其实意思指的是眼红。
3.数字的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在西方,“十三”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十三”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十三”没有这种文化含义,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近来这种蕴涵也被国人所接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同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如我国历史中,皇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
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文化翻译的可译性受到限制。因此,进行英汉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些差异,要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运用自己的能力让这两种文化尽可能地接近,使带有异国情调的内容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
参考文献
英汉翻译范文4
关键词: 英汉翻译 翻译技巧 增词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受两种文化差异上的影响而导致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对译时难以达到两种语言在性、数、格等方面的完全一致,有时不仅可以将词类进行转译,还可以在单词的数量上进行适当增减。增词译法就是翻译时在译文中增加一些词语以符合译文语言的表达方式。按照英语的表达方式,有些词是有其意而无其行形的,这种情况在译成汉语时就要增加一些词,使之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加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这种译法在翻译常用技巧中属于增补法的一项内容。该译法常可被分为结构性增补、语义性增补、修辞性增补和外化性增补。在英语中没有量词的情况下,译成汉语时就需要增加量词,即结构性增补;英语句子的意思完整,但若逐字对译就会产生汉语句子意思缺损或含义不清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增加一些适当的词语来弥补汉语译文语义不足的缺憾,即语义性增补;译文不如原文那样生动,似乎表达不够准确,那么在译文就需要增加一些词语来表现原文中带有感彩的语气,即修辞性增补;对于一些例如历史背景或典故类内容的翻译中,需要酌情增加一些简短的说明,以助对原文历史背景或典故的理解,即外化性增补。当然这种译法不能随心所欲,只能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根据需要选取最为合适的一种,在原文根据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增补。例如,王佐良所译培根的名著《谈读书》,被誉为惟妙惟肖地表达了原著丰姿神采的译文佳作。下面是文章的第一句话: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 and,for ability.
这句话言简意赅,很不好译。因为其中的delight,ornament和ability都是名词,又都是单独的一个词。一对一地来译则是“读书服务于乐趣,服务于文采,服务于才干”,意义不明确。但如果把每个词都译成一大串文字:“读书可以使人从中获得乐趣,可以给人添加文采,可以使人增长才干。”虽然意思大致上译出来了,但是与原文相比未免逊色,远不如原文简洁明快。王佐良将其译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采,足以长才”,在动宾词组“怡情、傅采、长才”之前分别加了“足以”两个字,就是运用了增补词语的译法。这样做,既可以确切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又可以同时保留原文的语言特色。增词译法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和不同提法,本文仅对几种常见的增词泽法分别进行论述。
一、潜在词的增补
从生成语法的角度来看,英语的表层结构在表达深层结构的意义时,某些语义成分被省略。著名的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斯把这种省略的词叫做“潜在词”。例如词组violin prodigy(琴童),其中的潜在词是playing(拉);violin merchant(琴商),其中的潜在词是selling(卖)。同样,在“I began the book yesterday.”这句话中,从上下文的逻辑中理解,如果指的是读者,就可以认为潜在词是to read(读书);如果指的是作者,就可以认为潜在词是to write(写书)。因此,该句在译成汉语时就需要通过增补潜在词的方式而分别译成:“我昨天开始读这本书”或“我昨天开始写这本书”。
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看来,语言包括表层和深层两种结构。而在不同语言的同一深层结构中,又可以有不同的表层结构。属于两种语系的英语和汉语,在表示相同的深层结构时,其表层结构有时会大不一样。汉语句子结构中省略潜在词的情况要比在英语中类似的情况少,所以在翻译时常常要“复原”原文中所省略的潜在词。这就是英译汉时往往需要增补词语的原因。
1.The new American Secretary of State has proposed a world conference on food supplies.
美国新任国务卿建议召开世界食品资源问题会议。
在has proposed a world conference这一词组中,省略了深层结构中的潜在词to call(召开),这一语义成分在英语句子中(在它的表层结构中)形式上没有表现出来,但在相应的汉语语句中,按照汉语的规则,却应明确表现出来。
2.It is surprising then that Japan’s Premier Tanaka should have sent a letter to Leonid Brezhnev...Proposing that negotiations be reopened on a peace treaty.
令人惊奇的是,日本首相田中竟然致函勃列日涅夫……建议重新开始关于缔结和平条约的谈判。
名词treaty前增加了潜在词to conclude(缔结)。
3.I should like to major in archaeology.
可能的话,我愿主修考古学。
4.Suppose the preparatory work should not be completed.
准备工作完成不了,那可怎么办?
二、原文省略词的增补
英文中有些语义完整的语句,在汉语译文中却难以表达清楚原文的语义。因此,在英汉对译过程中就应适当增加相关词语来使汉语译文合乎英文原文的本意。例如:
1.“What an idea!”英文原文不知是贬意的还是褒意的,根据上下文或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分别译为“这主意真妙!”(褒意)或“什么鬼主意!”(贬意)。
同样,“What a sight!”可分别译为:“多美的景象啊!”或“多难看的景象啊!”。“What a day!”可分别译为“多好的天气啊!”或“多糟糕的天气啊!”
2.“I’ll make a man of him,”said Jack.(the father)“College is the place.”
“我要把他培养成一个堂堂的男子汉,”杰克说,“大学就是一个最理想的场所(地方)。”
3.“How shall I do it?”“Just as you wish.”
“我该怎么办呢?”“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4.“Are you tired?”“Not very。”
“你累吗?”“不太累。”
5.“Her English is not very good.”I said,“I ’m afraid my French is awful.”
“她英语说不太好。”我说,“我担心我的法语说得也一塌糊涂。”
6.Reading makes a full man;conference a ready man;writing an exact man.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准确。
7.Such is war:to the victor,the spoils;to the defeated,the costs.
战争就是如此:胜利者获得战利品,战败者遭受损失。
三、不及物动词宾语的增补
由于英语不及物动词已具备完整的语义,就不再需要宾语。而在汉语中,对应词则难以表达英语原文的语义。那么,在汉译时就需要增加宾语,以使译文合乎英文原文的语意。
1.He never drinks before driving.
他开车前从不喝酒。
2.I’m going to cook all the day tomorrow.
明天我得做一天饭。
3.Before liberation,his mother lived on washing.
解放前,他妈妈靠洗衣为生。
4.Day after day he came to his work――sweeping,scrubbing,cleaning.
他每天来干活――扫地,擦地板,收拾房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恰当地使用增词译法会使译文的内涵更加接近原文。因此增词译法是翻译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翻译方法之一。必须指出的是,增词译法实际上是将原文中隐含的内容再现出来,其目的是要达到译文语言文字的准确、文意的明晰及行文的畅达,并不是为了增加原文的意思,增词应建立在“忠实原文含义”的基础之上,脱离“忠实”的增词译法不仅不足取,而且是错误的。在使用增词译法的过程中,仍应坚持忠实原文、译文通顺和译文传神三条原则。在翻译过程中,仍需在三个阶段上下功夫:第一,对原文的理解。这种理解实际上已远远超出了英文原字面的含义,在很多场合下已进入文化领域,掺杂着不同语言在本民族内的风俗习惯和约定俗成的成分。理解错误,无论如何也不会翻译出正确译文来。因此,理解阶段是基础。第二,翻译的实际表达。这个阶段要求译者具有扎实的译出语和译入语两种语言的功底。否则就会产生心里明白但在汉语中表达不清的现象。第三,审校。要保证翻译质量,必须认真核对原文,仔细检查增加的成分是否符合原文的意思,如果有错,及时纠正。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孙萍主编.新博士生英语翻译教程.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
英汉翻译范文5
关键词: 文化空缺 英汉翻译
翻译作为人类最早进行的交流活动之一,一直在不同的语言集团间沟通信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翻译所起的中介作用,民族间才可以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共同发展。跨文化交际学和文化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为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带来了勃勃生机。而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翻译,也因此而更加受到重视,对它的研究也呈现出多角度、多侧面、开放性的特点。翻译作为不同语言之间人们交流思想和文化不可或缺的手段,在传播文化信息、促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日益凸显。翻译界对翻译理论研究的重心从译意到译信息再到以文化为导向的翻译,正说明翻译实质是文化的翻译。如Bassnet & Lefevele就指出翻译的研究实际上就是文化互动的研究,Nida亦强调译者的双文化能力。而在交流与翻译活动过程中,各民族由于语言文化异质性的客观存在,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信息交流的障碍。其中作为语言文化异质性极致体现形式的文化空缺现象更使交流者进入了两难的境地。为积极应对空缺现象带来的问题,促使交流与翻译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在交流与翻译过程中逐步探寻处理文化空缺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翻译,在古时候叫做“象寄”或“通事”。《说文解字》里说:“传译四夷之言者。”《义疏》里也提到:“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这些定义都是将翻译归结为语言外壳的变换。而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对翻译的研究也出现了多维度、跨学科的趋势。雅可布逊在《翻译的语言观》一文中第一次将语言学、符号学引入了翻译,强调:“广泛的语际交流,特别是翻译活动,必需时刻接受语言科学的细查。”其后奈达将信息理论引入了翻译,他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德国翻译理论家威尔斯亦提出“翻译是现代信息传递工具”的观点。而在当代翻译理论中最具“革命”因素的当属文化学派。这一学派特别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以及翻译对于文化的意义,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不是单词,不是句子,甚至也不是篇章,而是文化;基于词语对等或篇章对等的“忠实”根本不存在,“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起原文在源文化中同样的功能”。这种文化的翻译观显然是从更为深刻的文化层面来揭示翻译的实质。著名学者张今在《文学翻译原理》一书中给翻译下的定义是:“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把原作品中已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另有学者指出:“进行文化交流,促进社会进步,这是翻译的根本任务和最大意义所在。”由此可见,翻译的实质就是用本来负载有自己独特历史文化的语言表达源语所负载的文化,让处于不同语言与文化环境中的读者能更好地引进、吸收外来文化,并促使本土文化发生变化,实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所以,研究不同文化间、不同语言习惯的本质差异,分析不同文化、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对言语交际的影响,无疑会给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带来新的启示。翻译本质上是两种语言代码之间的转换,而语言总是受文化影响与制约并且总是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信息。我们明确了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明确了翻译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翻译实质上就是文化的翻译,翻译的本质目的是实现跨文化的交际。文化及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和必要手段。翻译之所以显得这么难,在于它必须对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差异进行恰当的处理。而在这种双语交流中,对作为文化差异极致体现的文化空缺的处理尤为重要。因为译者对其的诊释必将影响到译文读者的感知方式,从而影响到他们对异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所有的人都共同居住在同一个地球,因此,不同地方的人会有一种共性。他们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他们的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和物体的描述。他们使用的语言不论多么不同,都是反映着相同的客观世界和现实。正是这些共性使得跨文化交际和翻译成为可能。然而,文化赋予了语言以特征,文化异性在本质上更突出。每种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有其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个性。因此,两种语言和文化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分离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两种文化中存在着差异,甚至是完全的不同。如果没有这些差异,翻译的存在就没有意义。每个民族有其自己的种族群体、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价值体系、习俗、生活习惯、民族心理、社会环境等,所有这些因素随着民族的发展而沉淀在文化中。当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发生时,这些文化因素带来的障碍将使翻译陷入困境,因为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比纯粹的语言差异要重要得多。难怪Nida说:“翻译中最根本的问题不是语言差异,而是文化差异。”
文化空缺,作为一个国家语言和文化的异质性的极端形式,充溢着文化的民族特征,使得翻译者头疼。文化空缺指一国文化中的某种文化因素在另一国文化中不存在,甚至可能导致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不正确与不合理地理解文化空缺将不可避免地阻碍交流的过程并导致误解,甚至导致失败的交流与不正确的翻译。文化空缺因素的移情不但是语言移植的行为,而且是文化繁殖的现象。只有当文化空缺因素顺利地、成功地移入目标文化中,才有可能逐渐被目标文化接受者理解并接受。随着不断强化的交流,文化空缺因素可以逐渐减少,只有文化空缺因素最后被目标文化接受者理解和熟悉,交流和翻译的目的才能实现。因此,意识到两种语言的文化空缺因素是翻译过程与正确理解的根本。
任何翻译方式一般都归于以下三种:同化、异化和折衷。同化法是指:(1)谨慎地选择适合于归化翻译的文本;(2)有意识地采取一种自然流畅的目的语文体;(3)把译文调整成目的语篇体裁;(4)插入解释性资料;(5)删去原文中的实观材料;(6)调协译文和原文中的观念与特征。异化法是指:(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语言与语篇规范;(2)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折衷法是指兼顾这两种方法。显然,同化与异化法都有其优缺点,同化法通常表现为严格枯燥,而异化通常使目的语读者费解。折衷法如果用得好,结构处理得当,就常被视为翻译的最佳方法。
语言是文化环境中的产物,归根结底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体现,是文化的基本组成要素,另一方面,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和思想的工具,语言又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反映着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翻译作为语际交际过程,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它实际上就是一种语言的交融和文化的整合过程,必然体现两种文化间的碰撞或融合。汉英两种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承载的文化也不尽相同,这就必然导致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很多相异之处,文化空缺就是这些差异的极端表现。关注文化空缺现象,处理其中的文化差异,跨越语言鸿沟,这是翻译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一个难题,因为译者必须从两种语言中最富有民族个性成分而形成空缺的这种表面上不可译的现象中找出可译的方法来。译者不仅要替译语读者解读原语的语言符号,更要破解原语的非语言符号―文化内涵。所以译者不仅要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而且需深刻了解文化间的差异。译者的责任就是要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企盼相吻合。虽然译语文本作为语言结构和语境间动态顺应的结果,与原语文本不可能有完全的等值,但译者却可以尽力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并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原有的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Education Press,2002.
[2]孙利民.语言与文化.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何建中编.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4]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英汉翻译范文6
[关键词]英汉 语言 差异 翻译问题
[中图分类号]H3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059-01
引言
中英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毋庸置疑,这种差异造成了中英语言的差异,也可以说是在中英语言中得到了体现。在中英双语的转换中,由于这种语言差异的存在,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英汉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处于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受儒家文化影响,关注政治伦理,思维的中心是伦常治道。科学技术被统治者视为“奇技巧”,受到歧视与打击。造成了重道轻器、重人文轻科学的结果。而英国,或者更确切地说西方,是开放性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受以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智者影响,注重求知,探索自然奥秘,以认知自然为思维的中心,追究宇宙起源,探索万物本质,分析自然构造。近现代西方人发扬古希腊崇尚自然、追求知识的传统,造成了西方人思维重科学、重认知的结果。
中国文化重直觉和意向,强调以直觉顿悟式的综合思维方式去亲近世界。而西方文化重理性和逻辑,具有的是“玫瑰花也给拆散”的抽象思辨能力。
二、英汉语言差异
汉语句子特点是“以意统形”,因而汉语的句法特征是意合(parataxis),强调逻辑关联与意义关联而不在意词语之间和句际之间的形式衔接。英语句子的特点是强调形式和功能,因而英语的句法特点是形合(hypotaxis),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要求用形式标记表明。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中国语法理论》,1984)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英语句子不仅可以在简单句中使用很长的修饰语使句子变长,同时也可以用从句使句子变复杂,而这些从句往往通过从句引导词与主句或其他从句连接,整个句子尽管表面上看错综复杂却是一个整体。汉语本来就喜欢用短句,加上表达结构相对松散,往往成了一些分句。
英语比较喜欢用被动语态,科技英语尤其如此。汉语虽然也有“被”“由”之类的词表示动作是被动的,但这种表达远没有英语的被动语态那么常见。
在表达逻辑思维时,英语往往是判断或结论等在前,事实或描写等在后,即重心在前;汉语则是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即重心在后。
总结起来为,英语重型合,中文重意合;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英语多前重心,汉语多后重心。
三、遇到的翻译问题
由于以上语言差异,使得在英汉翻译时,会遇到一些困难,总的来说分为英语理解和汉语表达两类。
英语理解的困难有:同一词汇在不同搭配时有不同意思;对英文句子结构不了解,引发误译;英文句子中有些修饰语和中心词相隔很远;对英文句子中修辞手法的潜在含义的掌握;对短语、习语用法不了解,引起误译;对英语思维方式、逻辑推理不了解。
E.g.1 It was all I could do not to laugh.
我差点笑出来。
E.g.2 News came through on the wireless of a rich oil field near the sea.
无线电传来在海岸附近发现油田的消息。
E.g.3 One can scarcely pay too high price for liberty.
人对自由付出的代价再高,也不过分。
中文表达的常见困难有以下三种:
(一)选词不准确,表达不地道
e.g.The teenagers don't invite him to their parties because he is a wet blanket.
×青少年们不邀请他参加他们的聚会,因为他是个令人扫兴的人。
√那些年轻人不让他参加他们的聚会,因为他是个令人扫兴的家伙。
(二)结果不合理,句子不自然
e.g.The sun, which had hidden all day, now came out in all its splendour.
×那个整天躲在云层里的太阳,现在又光芒四射地露面了。
√太阳一整天都躲在云里,现在出来了,光芒四射。
(三)音节不匀称,句子较生硬
e.g.This failure was the making of him.
×这次不成功是他成功的基础。
√这次失败促使了他的成功。
四、结语
研究中英双语的差异,了解这两种语言在结构、衔接方式、词汇、修辞等方面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这两种语言,有助于我们在翻译中更好地实现双语在功能和信息上的对等,译出佳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