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一线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一线通范文1
在本文中,传统文化指中华传统文化,即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经典文学、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
传统文化教育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用传统文化来影响、熏陶儿童。
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她不仅能提供文化滋养,而且融会其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是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和精神的重要资源。
同时,传统文化是精华与糟粕,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糅合并存的复杂体。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地去解读与构建;同时要面向世界,博采众善,在以我为本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并以儿童可接受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和载体呈现给孩子们,吸引他们亲近、热爱、眷恋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扬弃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内外现状及趋势
1994年,王财贵先生在台湾发起了“儿童读经”运动,企望以中国古代经典开启儿童心灵,让他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奠定“优美人格”的基础。在1995年召开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赵朴初、叶至善、、冰心、启功、张志公、、陈荒煤、吴西冷九位德高望重的政协委员,以016号正式提案的形式,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著名作家老舍之子舒乙在北京密云区创办“圣陶”小学,并响亮地喊出了“培养国学大师”的口号。不久广东省“五一”小学开始试行读经教育。随后,各地文化教育界积极推行对学生的读经教育。
近些年来,“传统文化热”可谓是持续升温,从评选国学大师、中国人民大学开办国学院、百家讲坛,到汉服热、成人礼;从全球联合祭孔,到全球五十多个地区建立一百多所孔子学院,以及汉语成为许多国家学校开设的课程等等。
其实好多国家都采用多种措施来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日本,日本学校贯彻一条原则,就是“不易”和“流行”。所谓“不易”,就是指保持传统文化中的珍品;“流行”就是体现时展的内容。因此在学校里,通过摔跤、柔道、剑道等传统体育活动,培养顽强竞争、敢于拼搏的民族精神;通过书道、茶道、花道、雕刻、古典音乐等的学习,促进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并以此抵制西方低层文化的影响。
新加坡鉴于“近20年经济增长提高了新加坡人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加强了人们实际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偏爱,”于是新加坡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道德说教和对他们文化传统的提醒,使新一代的新加坡青年人信服,儒家伦理不但在社会方面而且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对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
韩国主要是以儒学文化为中心进行开设必修课程,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礼节、忠孝精神,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民族气节。正是有了这些培养作基础,使得韩国人民表现出极强的民族热情,他们的团结合作、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坚忍不拔,使韩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跻身为世界强国的行列。
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培养离开优秀传统文化是不行的,至少是不利的。
2004年,儒学学者蒋庆先生花费两年时间编撰的一套12册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通本”正式出版。
通本的出版,遭到了耶鲁大学历史系薛涌博士的撰文批评,引发了“我们要不要读经”的大讨论。这场讨论从网络到现实媒体,逐步上升到文化、哲学的层面。论争之初,双方从心理学、教育学甚至医学等方面各执一词,针锋相对,言辞激烈,互不相让。南师大刘晓东老师就曾写过若干质疑文章,以现代教育观和儿童观的立场对读经进行了质疑和批驳。近来的讨论已相对冷静了许多。大家对儿童读经问题的思考从“要不要读”过渡到“怎么读”。通过争论,在怎么样读经上,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在态度上,不能“跪着”读经;在内容上,应该加以筛选,去粗取精,使之符合时代需求;在阅读上,保护儿童的阅读权利,尊重他们的兴趣。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的现实缘由及意义
1.源自教育本宗
孔子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六艺”学习的耳濡目染中。要有道、德、仁作为前提条件,并使学生有所意识和感悟。教育家曾对小学教育宗旨有段精辟的论述,他说:“小学教育以留意儿童之身心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须之知识技能为宗旨。”教育家陶行知有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种种关于教育宗旨的论述,均从做人的根本出发。而中华民族悠远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最核心的部分是孕育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生生不息、难以割裂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对孩子进行“立德”“修身”“发蒙”“启智”教育的经典教材。
2.基于文化传承
龚自珍讲“亡国先亡其史。”西方哲人曾提出:“叫这个民族毁灭很容易,两代不读这个民族的书就可以了。文化毁灭、精神毁灭很快,建起来难,再下去就成了失落的文明。”
基于这样的一种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有针对性地对当代青少年进行灌输、熏陶和引导。
3.应用于形势变化
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文化的全球化有利于各民族国家吸收外来文明发展本国文化,但也使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如何发展适合本国国情、体现本民族特色的文化难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006年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郑重指出:“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的各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在2007年10月份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七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成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四大战略部署之一。
《金日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总目标有如下规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在今天中国经济飞速前进的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像磁铁一样深深吸引
着世界的目光。
镜头一: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一次会议闭幕时提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000年的文化,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一议题。
镜头二:联合国总部高悬着《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名言。
镜头三:第二十八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璀璨绚丽的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以其优雅壮观又一次征服了全世界。
……
与此相对的是:
镜头四:中国的孩子最爱吃的是肯德基,最爱看的是日本动漫。
镜头五:韩国片《大长今》热播,演完了我们才知道,通篇演的都是中国文化,仁义礼智信、孝忠悌,文化反销成功!
……
通过以上镜头,我们一方面欣喜地发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已走向世界,她正在逐步被全人类所喜爱、接受、认同,并给予全人类无限地启发。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应试教育带来中国学生功利性思想的膨胀以及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缺失。孩子们在看美国大片、吃汉堡包、喝可乐的环境中,说教式的德育课程显得那样苍白无力。在文化上帮助孩子寻根,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在幼小的心灵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唯有向自己的文化扎根,才能挺立起中国真正的文化精神,才不会迷失在物质世界中。
4.立于儿童分析
儿童与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为旺盛的时期。记忆力、学习可接受性非常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传统文化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构筑起人生最基础也是最牢固的道德底线。
5.固于办学特色
在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等方式,整体规划、设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彰显学校的特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教育一线通范文2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统一战线;教育效果
去年亲眼所见发生在办公室的一个案例:一位学生因屡次作业不完成,家长被班主任“请”到了办公室,当着家长和学生的面,班主任数落着学生从开学到现在的种种不是,痛痛快快地发泄了一通,然后像教训孩子一样,对家长一阵劈头盖脸的“再教育”。
上面案例中的班主任“请”家长到学校,希望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好学生,出发点是好的,但方式方法不对。班主任如何做好与学生家长沟通的工作,产生教育合力,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班主任应该注意与家长交往的内容、形式及其艺术。
家庭、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为此,近几年来,许多学校都在努力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协作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
作为班主任,要想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学生在家时的学习情况、社会交往情况和在家的表现等,就必须经常深入到学生的家庭中去,与家长很好地交流、沟通,这样有利于在教育学生方面实现家校共管,形成家校教育工作统一战线,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家校合力,事半功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愿望和梦想。作为家长,他们将子女送入学校学习,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希望学校、老师能把孩子培养成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更加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因此,作为班主任,我特别注重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强和家长的沟通。
开学第一天,缴费注册时,我就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每位家长,便于及时联络和沟通。这样能让家长们有一个和老师交流沟通的途径,也是十分必要和切实可行的。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老师,赢得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促进学校更好的发展。只有家长信任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学校的活动就能得到家长的支持。作为班主任自己,有时也要主动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有些班主任只有在学生学习退步,违反纪律的情况下才打电话给家长,“报忧不报喜”,这就不利于了解学生的动态和及时做好教育工作。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家校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
二、家校沟通,增进情感。
通过家访,班主任详细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家长们就怎样共同教育好子女,怎样更好的沟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家长们也对学校工作、学生的发展提出了希望和建议。家访让自己更加深入了解学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对教育学生十分有意义。通过上门家访,可以起到巩固学生在校期间思想教育成果的作用,了解学生平时在家中的思想动向,和家长进行心灵交流,通过这种交流逐步建立起家校之间一种牢固的信任关系。有了这样的信任关系,家长对学校,对班主任的工作更理解了,并给予充分支持和配合,而学生也对班主任自然而然产生了某种亲情和依赖。原有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逐渐消失,班主任的教育效果大大加强,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打十次电话的效果不如一次上门家访。老师、家长、学生三方坐在一起,面对面交谈,心与心沟通,拉家常,谈学习,动之于情,晓之于理,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因此,要了解情况,解决问题,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班主任不能只动动手(打电话),还要动动脚――上门家访。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那么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如何搞好具有现代精神和时代特点的家校沟通与合作呢?我认为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深化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
1、深化家长会。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可以先把学生的各方面情况用文字表述,传达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近况,这样易于沟通。不要只盯着成绩,可以谈谈自己的教育新设想,让家长们提建议、想方法,多让家长参与发言,让家长与你处于平等的位置上,定会发现家长中有“高手”,可能有些家长的文化知识水平在你之上呢。科学分析家长会的内容,必要时还需“备课”,那些需公开讲,那些需私下讲。认真分析家长的社会角色,选择合适的沟通语言和方法,对家长一律尊敬,不分贵贱,因为他们能帮助你教育好你的学生,让你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
2、变革家访。家访首先要在观念上变化,不要只是告状,可以与家长谈学生的优点,谈学生的潜力,谈学生近阶段的进步,可以和家长共同为学生设计发展方向。
3、创新校访。主动邀请家长关注学校工作,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如校运会、主题班会、文艺汇演等活动。
(二)构建新型的家校沟通合作的方式。
1、书面形式的联系。与家长书面交流沟通,具有针对性强,反映问题及时全面的优点。书面联系的内容和方法很多,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例如:建立家校联系卡,及时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情况,使家校联系渠道随时畅通;对学校的一些重要举措可以通过发放告家长书的形式进行宣传和沟通,以期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2、把孩子养在老师家。随着教师生活条件的改善,如现在杭州市就有把孩子“寄养”在老师家中的“寄宿制家教”,且越来越多。陈先生把难以管教的儿子寄养在老师家,半个学期下来孩子变乖了,懂事了,学习成绩进步了。他高兴地说:“把孩子‘养’在老师家,我们很高兴看到孩子的转变和进步,非常感谢老师。”“寄宿制家教”的模式,虽然老师非常辛苦,但看到自己的学生切切实实的进步,就会觉得付出非常值得。
3、联合家教。由学校组织,班主任负责实施,把几位各有专长的家长,几位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子女联合起来,分配好时间,由不同特长的家长给孩子上课传授知识,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在上海、成都、武汉等地开始实施的家教方式――联合家教。作为班主任,在这样的联合家教的组建过程中,起到了最可信赖的“穿针引线”的作用。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两者在教育学生成才的目标上是一致的。经过家校沟通,班主任也广泛接触社会,扩大见识,开拓视野,丰富了自己的阅历。但不管如何,建立家校统一战线,形成家校教育工作统一战线合力,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学生教育好,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做好家校沟通,促进学生的发展――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作者孔乡仙;《成才之路》2011年18期
教育一线通范文3
关键词:社区教育;协同供给;意义探寻
随着“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思想的提出,社区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共同目标,世界各国更是将社区教育发展列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我国社区的逐步完善,以及近年来我国在教育上进行的改革,社区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其协同供给策略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一、 社区教育协同供给的概念界定
在界定社区教育协同供给概念之前我们应首先了解社区教育的概念。“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德威(Deway,1915)的“学校是社会的基础”思想。[1]学者斯蒂芬指出,“社区教育是一个哲学概念,它服务于整个社区,为社区所有成员的需求提供服务。”[2]关于“协同供给”克里斯・安塞尔与埃里森・盖什则直接指出,“为了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或管理公共项目与财产,一个或多个公共机构连同非政府利益相关者直接参与制定正式的、目标一致的、审慎的共同决策过程。”[3]目前,有关社区教育协同供给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在总结有关学者在社区协同供给含义阐述的基础上,基本界定为:社区协同供给是指某几个主体为实现系统整体目标以及各自战略目标,围绕社区教育这个核心主体,在一定的机制作用下,通过相互作用、密切配合,进行协同供给的发展过程、内在工作方式以及协同供给运行中多元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推动该主体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一个过程。在对概念的理解与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社区教育协同供给应主要涉及到各主体的协同供给形成的动力及其作用,主体协同供给实现的方式、方法及原则,主体协同供给的绩效评估与反馈,以及社区教育这一主体协同供给实现的途径。
二、 当前国内外关于社区教育的研究动态
国内外在关于社区教育理念、课程、目标、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已相对成熟,尤其是国外社区教育在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其理论基础已相对丰富,目前国外学者已逐步将研究视角聚焦到社区教育供给层面上来。社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服务,从根本上来讲它是由国家利益和需要决定的,其具有公共服务共性的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社区教育协同供给不仅能够从全局角度整体性回应社区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而且在面对社区教育需求的复杂化特点与多元主体供给造成的困境时,能够对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进行整体性回应,可以对分散的社区教育供给现状进行有效整合,提高社区教育的供给效率。但是在我国,关于社区教育供给方面的研究很少,对社区教育协同供给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国内关于社区教育的研究已取得可观成果,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宝贵的价值,但总体上还存在一系列如研究内容的系统性和深度不够、研究视角较单一及其研究思路的局限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关协同供给机制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都热衷于对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见解,但对于社区教育协同供给方面的研究尚未全面展开,尤其是国内在这一层面的研究。
三、 实现社区教育协同供给的意义
1. 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在社会飞速发展、现代化教育手段不断创新、教育理论不断更新的前提下,社区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完善层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社区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进程中以一种区域性全民终身教育的形式出现。一方面,社区教育以终身教育为理论指导,将其作为自身发展的立足点和归宿,终身学习理念便通过社区教育这一载体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社区教育强调促进人的全面终身发展,为社区成员提供了空前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更好的工作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是终身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具体体现。其次,社区教育在办教过程中对接受教育的个体没有性别、年龄、身份、地位、层次等方面的特殊限制,保证了在接受教育对象上的一视同仁,是终身教育机会均等、公平、公正原则的具体体现。再者,发展社区教育是通向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组织依托,其快速有效的发展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2.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社区,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
社区作为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单位,其教育层面的发展对我国学习型社区的构建以及社区居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当前,社区教育在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具有促进社区学习者终身发展、生活质量提高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功能。其中,学习型社区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基础,而社区教育对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全程、全员、全方位。另外,作为教育的子系统,社区教育把教育作为出发点,把社区作为落脚点,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基本载体和有效途径。再者,社区教育通过开展各种社区教育活动一方面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其参与其它各项工作的民主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对社区教育协同供给策略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完善社区教育的供给机制,促进其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文明和谐、健康向上氛围在社区的形成,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3. 社区教育要满足社区局面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应该实现协同供给
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公共服务性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社区教育的质量和时代的适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如何有效的促进社区教育发展,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要,单纯的依赖任何一种力量均无法解决,社区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对于不同的构建主体,其供给机制是不同的,因此面对社区局面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社区教育应该实现协同供给。社区教育的协同供给,一方面为增强社区居民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有利于整个社区居民中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它是提升社区教育公共服务性的重要前提,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的形成。但是,怎样在不同主体之间实现社区教育的协同供给,从而充分发挥协同供给机制在促进社区教育有效发展进程的作用便成为当前社区教育改革发展中补不可避免的课题。因此,将协同理论引入到社区教育活动中来,保证了参与社区教育治理的各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从而促进了社区教育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协同供给便成为社区教育发展供给的主体变更与出路。(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朱伟文.协同治理:完善社区教育治理的新方法[J].成人教育.2014(9):4.
教育一线通范文4
关键词:童蒙学规;幼儿园;礼仪教育;建议
引言
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有着传承五千年的礼仪系统,在新的发展时代,广泛开展童蒙学规以及现代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活动,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传统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在幼儿时期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不仅是能够实现幼儿将礼仪放在心上,还能够从实践中培养出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对于其未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在童蒙时期以及幼儿园时期开展礼仪教育的活动,还可以促进幼儿的个性、道德品质甚至是社会性的进一步发展,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将文明礼仪的内涵渗透到各项社会活动之中,对于实现社会文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童蒙学规和现代礼仪概念界定
1.童蒙学规的内涵
童蒙,主要是幼年或者是无知的儿童,所谓童蒙学规主要是针对于儿童进行的礼仪教育,是一种重要的蒙学教育的类型。根据《童蒙须知》可知,在童蒙学规阶段,主要是对儿童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内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并且是更为注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行事的培养,包括培养儿童的基本伦理道德以及相应的行为习惯等。
2.现代礼仪的内涵
现代礼仪主要是指现代的礼仪教育,是将礼仪与教育有机结合的合成体,其概念属于教育范畴。黄菊良对于现代礼仪教育的定义是,在一定的社会集团内部,为了实现礼仪规范的要求,实施的一系列有目的、有组织以及有计划的系统道德教育活动。也就是说,现代礼仪教育是保证学生学会社会生活的相应文明规范,并在这个过程中健全学生的人格,保证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人,并且友好的与周围的人相处,简言之,现代礼仪教育是一个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行为过程。
二、童蒙学规和现代礼仪的异同点
1.童蒙学规与现代礼仪的相同之处
首先,童蒙学规与礼仪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良好的文明修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可以实现提升人际关系的目的,还有利于在工作中打开局面,进一步发展事业。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只有在社会的群体中才能够形成人的健康、全面发展。而良好的利益可以实现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目的,对于人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次,童蒙学规与现代礼仪教育都强调基本的礼仪动作和基本的个人礼仪等内容,针对于儿童进行相应的童蒙学规和现代礼仪教育,并且在相应的学规教育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儿童或者是学生个人文明素质的提升,一方面能够和谐的与周围的小朋友相处,另一方面,还可以保证儿童能够更为快速的融入社会生活,这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童蒙学规与现代礼仪的不同之处
一方面,童蒙学规与现代礼仪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童蒙学规更为强调在儿童在学习的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保证为后期的学习的奠定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在进行童蒙学规教育的过程中,还强调对于日常生活的管理,更倾向于个人文明素质的管理。相对来说,现代礼仪更为强调的是与周围的人相处过程中的礼仪,培养出学生一种文明的素质,能够保证学生或者是儿童快速的融入社会生活,对于儿童或者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童蒙学规与现代礼仪的施教者不同。相对来说,童蒙学规的过程中。其施教者主要是教师,童蒙学规的目的是为了纠正儿童的学习行为,为之后的更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现代礼仪教育的施教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甚至是社会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是可以成为礼仪的的施教者,不仅仅是教授儿童学习行为方面的内容,还更多的强调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端正学习态度,礼貌的对待他人。
三、童蒙学规与现代礼仪的融合
(一)创建童蒙学规与现代礼仪教育融合的环境
在进行童蒙学规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在学校或者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在将两者有机结合的过程中,需要创建出相应的礼仪学习环境。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对学生礼仪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生活方面的注意点,还需要针对于学生学习的行为,态度进行相应的纠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童蒙学规与现代礼仪教育之间的融合。不仅如此,由于现代礼仪教育也是可以由家长成为其施教者,所以在家庭生活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有意识的对儿童进行学习礼仪教育,借鉴童蒙学规中的优秀内容,针对性的对于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另外,在精神h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与家长之间进行联合,向家长说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保证教师与家长之间秉持统一的教育观念,在家长的帮助下,实现童蒙学规与礼仪教育之间的有机融合。
(二)引导幼儿自主的完成学规和礼仪活动
对于幼儿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可塑性较强,是一个向周围的人和事物学习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学规活动和礼仪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以身作则,避免出现一些与礼仪教育和学规活动内容相违背的行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模仿性的礼仪活动和学规活动,避免打击幼儿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尽可能保证学生在日常的幼儿园生活中形成相应的礼仪,学会相应的学习规矩。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进行礼仪教育和学规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幼儿时期难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教师应该以活动引导的方式促进礼仪教育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约翰・洛克(英).教育漫话[M].杨汉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教育一线通范文5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通识教育理念 应用途径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西方也曾称为“自由教育”、“博雅教育”。通识教育最初根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城邦自由人所慕求的一些共同素质的培养。在古希腊的城邦民主生活制度中,人们十分看重说理的技巧与艺术,希望在辩论中能体现强大的理性力量,真的力量,正义的力量,体现理性世界中逻辑的力量。因此,人们普遍把逻辑思维力、理性追求力、文化知识、高尚德性、情感感染力等看成人最重要的素质。这方面的教育,就是通识教育的最早来源。在大学领域,通识教育最初由美国哈佛等九所常青藤盟校提出,时称“博雅教育”,以修习古典七艺及博雅艺术为主要学科,主要用来培养教师(含牧师)和律师,后哈佛大学又新增了人文、社会、自然等学科,逐渐发展成今日的通识教育。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
通识教育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要融会贯通,获取广博的知识,拓展思维方式,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现如今,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种价值理念争鸣,边缘学科、模糊学科层出不穷,各种环境、人口、资源、文化冲突问题大量显现,单一学科已不足以解决当前出现的问题,而且,当前大学教育中人文经典学习较为贫乏,人文素养的提高已经是一个较为迫切的问题。所以必须通过通识教育,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通识教育,使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有序发展并达到创新。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一)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通识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
教育部于2004年1月正式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大学英语课程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而是包含英语知识、语言表达技能、西方文化和语言交际等在内的通识教育课程,更是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语言载体。
大学英语教学实质是一个语言适应于文化交际的过程。真正地掌握英语的重要方式就是真正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在教学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鼎民教授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三套车”的构想:把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系统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把大学英语课程改造成英语语言学习和技能训练、跨文化交际及通过英语获取多学科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多功能的课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文化的教学显得格外重要。
(二)大学英语教学特点反映通识教育理念
大学英语教学利用其英语语言这个工具,学习英语国家方方面面的知识,包括各种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想和意识活动,使学生先积累知识的“量”和“广度”,拓宽知识面,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思考英语文化所具备的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实现文化素质教育,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是在新时代下由英语教学目标和英语教育功能所决定的一种必然趋势。
(三)通识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途径和建议
1.对教材和课程设置的要求。
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在选材上,应兼顾天文、地理、人文、科普、娱乐等多方面知识,涉及政治、经济、历史、社会风土人情等各项内容,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材内容要不断丰富更新,体现时代特点,突出人文特色,体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内容应多样,尤其是对跨文化知识的吸纳,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本内容不但获得语言知识而且增长其他方面的知识,更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高文化修养。
大学英语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英语课程。为了满足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可加大选修课的开设力度,开设各种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如涉及跨文化方面的课程:英美概况,跨文化交际等;注重语言技能的培训的课程:高级听力、口语听说、报刊选读、科技英语阅读等;实用性的课程:如商务英语函电、高级口笔译等;文学方面的课程:美国文学选读、诗歌赏读等。这些课程可以满足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的学习要求,把语言教学与跨文化交流、社会实践等结合起来,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操作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2.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师的要求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在已有的专业知识基础上,不断拓宽自我知识范围,提高自我修养,从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学习。只有先用最前沿的信息知识和科研成果武装自己,才能将所了解的信息进一步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巧妙设置课堂环节,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全面的素质修养融入到语言学习的目的当中。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都应当将专业水平过硬、文化知识渊博作为对自己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对于课堂教学设置也应逐步转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习得知识的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组织丰富多变的教学方式,以新颖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浓厚的各知识领域话题为主题,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因此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修养提出了进一步的高要求和严要求。
3.多媒体网络运用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网络多媒体的运用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必不可缺的辅助教学手段,也为通识教育要求下的大学英语学习者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条件。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多渠道地,自主地将学习主题进行深化和理解,并且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从而达到巩固课堂学习效果的目的,同时也拓宽了学习者的知识面,增强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对于负责教学组织工作的教师而言,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和学生进行课堂在线交流,课后留查作业,课后师生平台互动等活动,起到监督学生学习进展,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师生交流的频率,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并达到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亦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同解决。
对于学习资料而言,网络更是取之不尽的知识海洋。传统意义上的一套教材延用几年,知识内容会相对陈旧,而网络却可以使学生在基于课本和有限的课堂主题的前提下接触到相关的最新的电子版资料,如文章段落、视频音频、学术期刊、报纸杂志等,学生可以学到各种文化知识,多学科知识,实现全球资源共享,网络为培养通识教育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学生成绩评定方法的改革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英语成绩评定不应简单拘泥于传统的学生书面测试成绩,应同时兼顾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各方面的考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成绩评定时应结合平时学生课堂参与情况,课后网络平台自主学习情况,参与课余英语活动中体现出的交际能力,英语语言运用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述能力,以及通过英语语言运用体现出来的知识范畴,加以最终的英语书面测试给予最终的成绩评定。这样才能比较科学地评判学生英语课堂通识教学的学习成果,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当今社会需要更多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大学英语学习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对语言本身的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简单学习,通识教育理念的提出,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模式。在此基础上,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内容、模式、手段及评估方式都应相应地进行调整和重构,这无论是对于大学教师队伍建设还是大学英语课程建设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样才能为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新华.论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课程设计:以通识教育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180-18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教育一线通范文6
交通运输统计能力建设现状
我国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交通运输部规划司负责归口管理公路、水路行业统计工作,拟定有关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其具体统计指责包括:①承担与民航、邮政及其他部门的统计协调工作。②组织开展行业普查及专项调查;参与国家有关统计调查工作。③组织开展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④拟定综合统计调查方案和报表制度并组织实施。⑤负责公路、水路行业统计调查方案和报表制度的管理工作。⑥行业统计资料的管理、汇编、出版等工作,审核、统计信息。⑦指导公路、水路行业统计队伍建设和统计信息化工作。目前交通运输部正在执行的统计报表制度共29套。
统计能力建设不断加强。统计调查体系日趋完善,2006年开展了全国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2008年开展了全国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第三次全国港口普查。2012年开展了城市客运站点调查。2013年开展了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专项调查。通过开展大型交通基本情况调查,现已逐步形成了日常统计和周期性普查相结合,全面调查、经常性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定期数据更新有机结合的统计调查体系。
制度建设和管理逐步规范。制定并印发《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制度》,实现分析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编制实施《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巩固提升了交调数据采集、路网运行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各类交通运输统计调查制度、主要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数据的统一、归口管理,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统计调查技术手段不断创新。GPS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统计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2009年交通统计信息系统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实现了建国以来交通统计信息的综合查询、处理交换和更新维护等服务。启动国家干线公路交调数据采集与服务系统试点工程,推进重要公路通道及区域路网的智能化数据采集与服务平台建设。
统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按照国家经济监测预警工作及部党组要求,深入开展季度和月度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强化行业管理决策服务。建立健全部内各单位及省厅、科研机构、交通运输企业共同参与的会商分析工作机制,加强了对重点领域和宏观经济形势的跟踪,拓展了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为部党组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依据。围绕国家重大活动及突发事件的运输保障组织开展专题分析,为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交通运输统计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来虽然统计工作取得了成绩,但随着社会公众对统计的需求越来越多,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发展对统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统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基层统计机构和统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基层统计力量不断削弱;具体表现在直接采集统计数据的基层统计队伍力量比较薄弱,尤其缺乏专业统计人员,各别省因统计普查无专项经费,参加普查工作的多为抽调人员,普查结束后,数据处理人员回到原有单位,统计人员没有及时的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和维护使数据库成为“死库 ”。
技术保障薄弱。在基础数据采集上,不能很好的利用行政记录和技术手段产生统计数据,不能从源头上确保基础数据质量。
2、统计数据质量不高
数据质量是统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但当前我们的生命线不断受到挑战,各种因素交织,这里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上,行业统计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市场经济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交通运输行业特别是货运领域“小、散、繁、乱”的特点突出,统计调查对象数量空前增加,变动愈加频繁;生产组织、行业运营、投资建设日益方式更加多样化,区域间经济联系更加密切,行业生产关系更加复杂。主观上,统计制度执行不严格,干预统计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地方缺乏底线意识,没有守住数据质量这一底线,主要体现为公路货物运输量增长速度偏高且居高不下。通过利用与工业增加值、高速公路货物运输量的相关系数、弹性系数分析,我们初步认为2011—2012年的公路货物运输量增速高估了8个百分点左右。严重影响了行业管理和宏观决策。
3、统计信息化水平相对滞后
信息化是统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多元化数据需求、破解统计及时性难题的必然途径。尽管近年来我们在统计信息化方面推广实施了一些工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家统计局实施的“四大工程”相比,与其他兄弟行业如铁路统计的实时信息化水平相比,交通运输统计的信息化水平还相对滞后。统计数据处理仍处于单机工作阶段,未实现联网报送,影响统计效率和数据上报的及时性。规划、计划、统计信息系统未有效衔接,影响数据生产一体化。现有基础业务数据在统计领域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信息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4、统计法律规章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现行的《统计法》内容不够全面,对统计部门经费保障,统计工作计划制定、执行和监督等一些重要条款没有包含进来,目前两轮大部制改革以来,行业统计范畴不断扩大,从原来的公路水路交通统计,拓展到铁路、民航、邮政的统计,在统计管理职责及分工、统计调查内容、统计调查方法、统计业务流程等方面均发生了新的变化,原有的交通统计规章制度已经不适用,亟需根据行业实际开展系统地修订。
提高交通运输统计能力建设的思考
提高统计能力的关键是要建立统计质量保障措施 。健全、完备的统计质量保障措施是贯彻落实统计质量保证框架的基础。要全面提高统计质量,必须把统计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制度方法、资源条件和统计文化等五方面的建设作为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统计法制建设。依法统计是全面提高统计质量的根本保障。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统计法律法规制度,加强统计普法宣传和统计执法检查。积极开拓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统计法制工作,确保统计法律规定的各种要素、要求、程序和办法得到落实。二是完善统计体制机制。健全的统计体制机制是全面保证统计质量的重要前提。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统计体制机制,确保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行使独立调查、独立报告和独立监督的职权,充分整合利用各种统计资源,全面理顺统计工作中的关系,有效调动统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统计数据的核查和评估机制,保证统计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三是规范统计制度方法。 规范统一是现代统计调查工作的基本原则。规范统一的统计制度方法是全面保证统计质量的关键所在。要建立科学的统计调查制度,制定统一规范的统计指标和分类标准,采用科学合理的统计调查方法,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可比性和一致性。四是优化统计资源配置。合理的统计资源配置是全面保证统计质量的物质基础。要坚持充分尊重统计人才,合理安排统计经费,优先解决人才培养、技术更新、设备改造等事关统计工作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的资源需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提高统计能力和质量。五是建设以质量为核心的统计文化。 以质量为核心的统计文化是全面保证统计质量的内在因素。要坚持在统计系统内培育以质量为核心的统计文化,将统计质量作为衡量统计人员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增强全体统计人员的质量意识,鼓励全体统计人员爱岗敬业、不断学习、积极创新,不断探寻提高统计质量的新途径。
在2013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杨传堂部长对统计工作提出了要求:建立低碳交通运输评价指标体系和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绩效评估体系。加强交通建设和运输生产中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逐步完善交通运输行业环保统计工作,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以下结合交通运输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交通运输统计能力建设提出建议。
1、积极推动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建立样本车船直调制度。依托自动化信息监测设备,直接采集车船原始运输信息,提高数据生产透明度与可控性。完善重点企业直报制度。将“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参与企业纳入重点联系企业制度,直接获取反映行业经济动态的一手资料。加强统计数据质量评估。综合利用业务管理、行业监控、关联行业等数据,加强统计数据的内部逻辑性和外部匹配性评估。探索建立内、外部数据质量联审机制,运用多种质量评估方法进行系统分析,论证主要指标数据的质量情况和准确程度。强化数据质量核查。各省加强数据质量自查,对样本数据、车辆数据库、数据推算过程等进行认真核实。数据质量较差的省份,部组织专家进行实地核查,并结合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专项调查,开展调查核查。对数据质量存在问题不整改或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省份,部联合国家统计局,进行统计督导检查,净化统计源头数据和营造良好统计环境。
2、加快建立交通统计工作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军号角。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重要讲话。这些都进一步明确了依法统计的方向和目标。统计系统将坚定不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重要讲话精神,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基本理念,化为统计工作的思维模式和组织方式,将依法统计从法制建设层面深入到法治精神内核,使依法统计成为全体统计人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思维模式,在贯彻落实统计法和交通统计规章制度同时,要对目前《统计法》提出修改意见,从法律上解决统计部门责、权力不清,无执法权,部门和行业统计系统经费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修订《交通运输行业统计工作管理办法体》、《交通统计工作管理规定》、《交通统计工作评比办法》,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项目管理、统计资料管理和统计督察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支持各级交通运输统计单位,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管理体系,形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工作局面。
3、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统计信息化建设
强化信息化支撑。建立功能完善、易用兼容的业务应用软件。建议要建立一个交通运输统计分析监测和投资计划管理系统工程,是实现统计报表无纸化、数据采集电子化、传输处理网络化、业务流程规范化的一项重大工程。省级系统作为部级系统的数据来源,是部级系统建设的根本基础,只有部省两级同步推进,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整体效益,否则没有省级系统的支撑,部级系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