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雪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雪的诗句范文1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1.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互联网改变企业经营、政府运作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步成为现实。然而如今有一种新的、并不明显的技术趋向却有着一样巨大的变革能力,这就是“大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美国人舍恩伯格预言了2013年是大数据时代的元年,这也标志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崭新的时代。在这个充满数据的时代下,大学生学习方式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变革,因此研究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具有重要的现实需要和前瞻意义。
2.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背景
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由滞后到先进、由服务小众到服务全人类,各种信息已逐渐累积到了一个开始诱发变革的水平。世界流动着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更多的数据,而且数据增长的速度正飞快上升。根据调研显示,2006年,个人用户的数据刚刚进入 TB 时代,全球一共产生了新的数据约180EB;到2011年,全球所产生的数据就已达到1.8ZB,这就意味着地球上的每个人都产生了约200GB的数据。有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在未来的十年内,整个世界的数据总量将会再增长四十四倍,达到或超过35.2ZB(1ZB=10TB)。所以在这个数据总量不断刷新纪录的时代里,“大数据”这个概念便自然应运而生,并且几乎被应用到所有关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领域中。也正因如此,这个世界发展的时代可以根据全球数据量的大小而分为:无数据时代、小数据时代和大数据时代。
如今“大数据”这个概念,已被人们视为如同水电煤一样的日常生活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不可或缺。对于“大数据”的概念,无论你是否承认,它的确客观的存在于那里,只是我们没有深究而已。“大数据”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当代大学生对事物看法、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现在我们懂得利用数据资料以及数据分析来使自己所表达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而如今世界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能用数字说话、用数据展示。所以,大数据时代正在使整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透明,联系的越来越紧密。这也使得当代大学生能够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具有更多元的学习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思维方式。
3.大数据时代的内涵与特征
3.1大数据时代的基本内涵
“大数据”直接表示的是静态对象数据的收集,目前被称为“大数据”,并不仅仅是大型数据、大规模数据集合本身,而是有机统一的数据对象、数据技术和数据应用:
3.1.1从对象视角分析,大数据是超越典型的数据库软件采集,存储,数据的收集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合。但是大数据不是指大量数据简单、无意义的堆积,大量的数据并不一定会具有利用的意义和前景。因为无论是数据采集、分析或者存贮,数据对于我们而言最终的目标就是从大数据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新”信息。所以必然要求这些大量数据之间存在着远近、直接间接的关联性,如此才具有价值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因此“大数据”绝不等于“大规模数据”,二者的关键差别就是在于数据间是否具备着结构性和关联性。
3.1.2从技术视角分析,大数据技术是从不同的、多种多样的各种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技术和集成。 “大数据”、 “大规模数据”、“海量数据”等类似概念相互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大数据”的内涵是包含着对数据对象处理的行为。为了完成这一点,从大量数据对象中高效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使数据“活”起来,我们需要使用一个灵活的、多学科综合的分析方法。这就需要对各种技术、各种硬件和软件的应用集成能力。可见,大数据技术是使数据中包含的价值可以充分挖掘和展示的重要工具。
3.1.3从应用视角分析,“大数据”是具体的数据采集,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技术和行为的综合应用。正由于与具体应用密切联系,甚至是一对一的联系,才“应用”已成为数据基本内涵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必须要明确的是,大数据分析处理的最终目标,是从繁杂庞大的数据集合中挖掘新的联系,进而进行深度分析,获得有利用价值的新信息。假如数据量非常巨大、复杂,但数据结构单一,反复性高,分析处理的需要也只是按照已有规则来进行数据分组归类,依托已有的基本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便已充足,这就不能被视为完全的“大数据”,而只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大数据”。
3.2 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特征
在已经过去几个世纪,数据已经成为决策者们制定科学的决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种方法也延伸到了一些公司的决策过程中。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之前,数据相对而言是匮乏的,我们切实可用的数据并不多。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一切都非同以往,数据非常庞大,同时也主要表现为三大特性:“更多”,“更乱”和“相关性”。
3.2.1数据的“更多”
“更多”指的是在任何我们需要数据来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都能获得比过去多得多的有效数据。在大数据时代,我们能够利用海量的数据获得十分细致的看法和观点,这是传统方式所不能做到的。打个简单的比方,如何区分大数据时代和传统数据时代,就像是区分分辨率为两百万像素的数码照片和一下子提高到两千万像素那样。后者文件虽大,但是它可以提供更多细节。可以使我们不断放大相片,看清楚更微小的细节,而低像素的图像在这些细节方面就会非常模糊。
3.2.2数据的“更乱”
“更乱”指的是对于少量的数据,我们可以确保每个数据点的采集是非常准确。相反,大量的数据往往是凌乱和不平衡的质量。然而,在大数据时代,这种杂乱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我们往往只需要一个大方向,而不是试图理解的现象中的所有小细节。我们不是想放弃绝对的精确性,而是放弃对精度的苛求,微观层面精度的降低,目的是要在宏观层面上获取更敏锐的洞察力。
3.2.3数据的“相关性”
数据的“更多”、“更乱”相互结合,产生了数据的第三个特征――“相关性”,这也是“大数据”带给我们的根本性转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能够由因果关系转向相关关系。到目前为止整个人类历史上,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探索“为什么”。在大数据时代,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仅仅寻找到“是什么”,而不必完全理解“为什么”。
大数据的分析可以使教师发现教科书中的哪一块内容是对学生们而言教授效果最好的,也可以了解到效果不好的那部分。现在,大量教师只能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判断学生是否在理解课程时出现疑问。但在大数据时代,教师的教学方式便会发生质的变化,例如数据显示出书籍的某些页数被翻过很多遍,那这几页即是学生所关注的教学重点,据此教师可以调整教学内容。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的方式。
4.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所能接触到的数据量也变得非常庞大,知识获得的途径往往决定着学习方式。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课堂的理论教学,这种课堂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仍然是最主要、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但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知识无论在数量、质量或在形式都是不一样的,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收获知识已远远不够,这使大学生学习方式能够发生巨大的变革。
4.1 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的变革
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课堂学习,被灌输进各种知识。这种方式的特征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来进行课堂教学。“被迫”、“受限”是传统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而大数据时代下,新兴的互联网世界能够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自由意识的乐园,随着众多网络课堂的兴起,各所国内外高校优质资源的网络共享,使我们能在日常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汲取到更多高校的精华,感受不同大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理论,从而丰富自己的思路,拓宽自己的见识。
4.2 由“共性”向“个性”的学习方式变革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共同学习,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过程都是被教师规定好的,对每个学生是一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一样的学习环境和目标,无法切实的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只是被动的适应和接受。而在大数据时代下,学习方式应该是五彩斑斓、多种多样的。学生完全能够根据自身实际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时间等条件来灵活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方法。这种方式有利于使学生的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特质,以此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其个性发展。
4.3 从“封闭课堂”到“多元网络”的变革
传统的课堂学习局限于课堂上,师生面对面有限的沟通交流导致了交流对象和范围都较小。网络学习可以更好的扩充、弥补师生交流的局限性,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向自己的老师答疑解惑,甚至更能够向世界各地的学生或优秀教师提出问题和请求指导。这样使学生从单独个体的封闭式学习模式和认识中走出来,参与到与他人的交互协作式学习中,在过程中获得群体动力的支持,才能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4.4 由“继承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的变革
在传统的学习中,大学生主要是以接受知识为主,只知道发生什么以及怎样发生,很少考虑将会怎样。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和掌握知识的本质,在封闭的课堂内难以迸发创意的火花。而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将会更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形成多维的可能性空间,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选择途径,从空间和时间上解放学生,在不同观点和思想的碰撞中使学生得以受到启发,使人的思维得到开拓,从中演化出充满创意的欲望和能力。
5.结语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巨大价值为我们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在更多、更广的平台上接触更丰富的数据资料,来扩展我们的见识,拓宽我们的视野。大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在多维的网络平台上吸收各类数据的精华,以满足自己对知识、对学习的渴望。“大数据”的蓬勃发展也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大势所趋,在新形势下,我们还需要积极转变已有的思维方式,努力具备尝试新事物和持续创新的愿望,以实证事实和数据资料作为我们学习、研究的依据。如此我们当代大学生才能寻找出更有效、更符合时展特征的学习方式,最终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更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顺清,苏顺开.现代学习理论与技术[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3).
[2]高芹.数字化背景下大学生学习方式[J].考试周刊,2008,(6).
[3] 邬贺铨.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J].求是,2012,(12).
[4]马建国,姜巍.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及其应用[J].国防科技,2013,(4).
基金项目:
本文得到上海电机学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13XKJC02)。
作者简介:
熊鸿军(1978-),男,湖南岳阳人,副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战略决策与管理控制。
大雪的诗句范文2
[关键词]大数据 大学统计教学 大统计
[中图分类号] O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183-02
一、引言
2009年8月5日的《纽约时报》刊登题为“当今大学毕业生唯一关键词:统计学”文章。[1]文中介绍,哈佛大学人类学家格赖姆斯改行就职Google,从事海量数据的分析工作,整天就是和数学、计算机打交道,用数据分析方法改善Google搜索引擎。文中援引Google首席经济师范里安的话说:“我坚持认为今后10年最性感的工作是当统计师,我可没开玩笑!”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布林约夫森说:“我们进入了一个一切都可以被监测器和科学仪器数字化和记录的时代(大量数据在不断产生),但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利用、分析这些数据,让其为我们服务。”数据中有大量的珍宝。IBM组织了200名数学家、统计学家和其他数据分析大师为商业分析和优化服务,在数据中探宝,他们计划将探宝队伍扩充到4000人。网络数据的样本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康奈尔大学克莱因伯格说,社会统计中,相比传统采访和问卷调查等形式的抽样,数百万计的网民的网络互动产生的样本量是令人惊奇的。专家警告,统计学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单就网络数据的体量就足以使得传统统计模型丧失能力,而且,数据的强相关性未必就有因-果关系。
数据在爆炸,我们在惊梦中进入了大数据(Big Data)时代,大数据正在引起一场革命,它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2],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它迎来了一场变革,是机遇也是挑战。[3] [4]
二、大数据的产生及其特征
数据化是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标志。社会网络、电子商务、移动通信、深空探测、卫星遥感、基因测序以及其他科学测量仪器时时刻刻都在自动测量和记录着数据,而且这一趋势在不断增强。2007年所有数据中只有7%是存储在报纸、书籍、图片等介质上,其余全部都是数字数据。Google每天要处理超过24PB2的数据,它是美国国家图书馆所有纸质出版物所含数据量的上千倍。科尔尼公司科学家统计结果显示,仅2012年就产生了2.5ZB的数据,并且数据产生量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2011、2012两年产生了全球90%的数据,到2020年将达到45ZB,这是天文数字。
我们用中国移动公司为例大致描述一下大数据的产生。2015年中国移动已经达到12.93亿个用户,用户数近似12G,给用户提供通话、短信、上网等服务。若网络流量包月30MB,每天1MB,平均每天网络数据流量达到12PB,若每天还记录用户信息(姓名、身份、职业、位置等),通话(时刻、时长、内容),短信(内容)等,保守估计所产生的数据可以达到300PB,一年将超过100EB=0.1ZB。再看这些数据的形式,它们有文字、表格、符号、图片、语音、数字、影像、上网轨迹等等,如果还考虑这些数据时时刻刻都在改变,每个用户有自己的偏好,可以想象这些数据的体量、变化性、复杂性,如果移动公司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市场分析和行业规划,这些数据还具有巨大价值。图1描述了大数据的产生及其演化过程。[5]
人们从不同的方面对大数据进行了描述和定义。从特征来看,大数据具有“4V”: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6]Volume:由于当今数据的体量大,其处理和管理只能依靠专门的技术,驾驭这些先进技术是开启大数据宝藏的钥匙;Velocity:快速处理大数据并获取有用信息;Variety:要开发利用的大数据的数据类型庞杂、数据源众多;Value:大数据中隐含着商机,隐含着企业、行业乃至国家战略决策的依据,它是煤、石油、金属矿产、水等之外的一种新型资源。
图1 大数据的演化图(据科尼尔分析修改[5])
从统计的角度,李金昌认为大数据不是基于人工设计、借助传统方法而获得的有限、固定、不连续、不可扩充的结构型数据,而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工具可以自动记录、储存和连续扩充的、大大超出传统统计记录与储存能力的一切类型的数据。[6]
从技术的角度,维基百科的定义是,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处理的数据集合。从产业角度,常常把这些数据与采集它们的工具、平台、分析系统一起被称为“大数据”。
三、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统计教学
大数据时代是以数据为中心的时代,是数据驱动的时代。作为关于数据的科学,统计学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统计学教学面临着重大变革。20世纪中叶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统计应用的腾飞插上了有力的翅膀,使其应用范围遍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无所不在,使得统计学趋向成熟。如今计算机、互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和社会网络等的发展又将统计学推到了风口浪尖,国际、国内很多统计学家纷纷撰文对统计学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所需的变革进行了论述。
孟生旺和袁卫[7]根据2014年11月美国统计学会的统计学本科专业指导性教学纲要,强调了4个方面:(1)数据科学日益重要,统计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数学和统计基础,还要有强大的统计计算和编程能力,可以熟练使用专业统计软件和数据库;(2)真实数据是统计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需要更加多样化的统计模型和方法;(4)通过语言、图表和动画等用户易于理解的方式表达数据分析结论的能力。他们还从统计方法与统计理论、数据操作与统计计算、数学基础、实践训练等几个方面对课程设置提出了具体要求。
结合他人的思想,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思考几个方面的问题并进行思想方法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1)对数据的认识,传统统计数据类型包括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面板数据以及空间面板数据等,结构性强,针对每类数据都有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模型。然而,如上文提到的通信数据,还有社交网络记录的数据、电子商务记录的客户数据等等,它们往往是传统数据类型的混杂体,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既有结构性的也有非结构性的。另外,数据库与数据库之间存在大量数据交换与关联,这些数据都不适合传统统计模型,要想在这些数据中挖掘到有用信息,要进行市场分析与决策。面对这些因素,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处理,如何思考?另外,这些数据中的变量可能是一个Word文档,可能是一段语音,可能是一幅图片,是不是需要将它们都转化成数字再处理呢?
(2)关于抽样,首先由于网络和科学仪器的进步,数据获取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加上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通过抽取样本推断总体的属性是不是造成信息浪费呢?维克托主张,当数据处理技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抽样技术就像汽车时代骑马一样,一切都变了,我们需要的是全部数据而不是样本,统计需要“全数据模式”:样本=总体。
(3)精确与简单,维克托估计大数据中只有5%的数据是结构化的,是可以用传统统计学模型进行分析的,然而其余95%的数据是混杂的,其中隐含的信息不仅多而且可能是更有用的,如果因为追求精确性而拒绝混杂数据将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他认为,大数据的简单算法比小数据的复杂算法更有效,我们不应该拒绝混杂性,而要以混杂性为标准设计新型数据库进而快速有效地获取有用信息。
(4)因果与相关,相关性回答的是“是什么”,因果关系回答的是“为什么”。维克托主张,大数据时代,我们不必一定要知道现象背后的原因,而是要让数据自己“说话”,知道是什么就够了,知道了是什么就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大数据时代探索世界的方法需要改变。然而,维克托的《大数据时代》中译本作者周涛对“相关关系比因果关系更重要”观点不认同,认为放弃对因果关系的追求就是放弃了人类凌驾于计算机之上的智力优势,是人类自身的放纵和堕落。我们同意周涛的观点,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尽快、尽量多的知道是什么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商业界来说。探索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统计学的重要使命之一,然而与小数据相比,大数据中的因果关系可能被大量的混杂性掩埋,望远镜和显微镜如何有效地配合使用也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
统计这门学科的发展一方面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其理论、方法体系。这样一来,大学的统计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传统统计学知识,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们大胆探索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应用。
[ 注 释 ]
[1] STEVE LOHR, For Today’s Graduate, Just One Word:Statistics[N].New York Times,2009-08-05.
[2] 维克托著.周涛译.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 耿直,大数据时代统计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统计研究,2014(1):5-9.
[4] 邱东,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学的挑战[J].统计研究,2014(1):16-17.
[5] https:// / strategic-it / featured-article / - / asset_publisher / BqWAk3NLsZIU / content / big-data- and-the-creative-destruction-of-today-s-business-models / 10192.
大雪的诗句范文3
关键词:大数据影响;大数据医学教学;翻转课堂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日益增强,大信息、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同时大规模在线教育平台给医学院校教学观念也带来深刻影响。
1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医学临床教学的影响
大数据的本质并非单纯数据量的增多,而在于建立在大量数据之上的思维方式的变革[1]。过去临床上在做决策时很大程度依赖于医生的经验、直觉。而大数据时代的进步可以将所有患者的全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通过复杂的数据演变告诉临床医生简单的结论,这就大大缩短了获取结论的时间,且增加了临床决策的可信度。过去因为没有大量数据的支撑,数据运算较慢,临床结论的出错率较大。如今在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和强大的技术分析弥补了这一缺憾,让我们能够更加快捷便利地得出正确结论,为患者的成功救治提供了可靠依据,为向临床医学生传授知识提供了更加精准的知识。
2临床教学要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变革
在大数据时代,无论主动施教或被动学习,无论临床带教医师还是医学生,双方都将受到影响,对师生双方个人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与学双方要学会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所需要的正确的数据[2]。大数据时代的信息量呈爆炸性的增长,医学知识更新迅猛,作为临床带教医师,必须掌握如何对海量数据的搜索、筛选、储备、应用,才能更好的引导医学生掌握医学知识。
由此,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变革。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如果不更新教育理念、不改变教学模式,就意味着对新时代教育观念的滞后,对大数据应用的茫然,从而对新一代医学生的教学将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教学,每一位临床医学教育工作者都责无旁贷。
3大数据时代对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的挑战--"翻转课堂"
在大数据时代,医学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教学相长。教师需要终身学习。教师在研究教学方式的同时,也是在培养自身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临床带教老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实现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跟踪分析。随着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普及,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形成数字化,包括教材、知识点和学习活动都记录在网络云端。而对于这些数据的分析与引导将使得每位学生的学习进程都能够有据可依,有的放矢。教师要清楚的意识到,无论如何变革,都要充分建立在对学生学习规律的理解和认识上,只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性化教学,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展和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在线学习日益成为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将不再仅限于课堂。与按部就班、限定时间空间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在线学习将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不再局限于教科书、图书馆、老师甚至住院患者。他们可以通过便捷的网络资源,搜索到自己需要的正确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自主学习,在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提问答疑,进行师生互动学习讨论,学生从中学到知识,更加容易掌握知识。而老师也能面对"个性化"的学生授课,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这种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的教学方式被称为"翻转课堂"。
医学生的学习是课堂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知识学习,既要有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有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大数据环境下的"翻转课堂"给临床带教老师与医学生双方都带来了教学挑战与变革,让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新体验中,能享受到教与学的快乐,更多的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对医学知识的牢固掌握。正是这样的学习,越来越成为当今教学的一大趋势。
4来自于第三方的促进
应该留意到,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爆炸性的增长让医学知识不再是医生的专利,患者,即第三方,也是获取医学知识的主体,他们有对自己疾病治疗的知情权,包括每天用药情况、每天病程情况、每天的费用等等,他们可以方便地从网络上获取各种医疗知识或数据,患者可以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自己的疾病及相关信息,医生和患者的信息不对等已成为历史。这就不仅要求临床带教老师,包括医学生都要有更加充足的知识储备来面对患者的提问。为了让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医院及医生有足够的信任,让患者能安心治病养病,临床医学生除了跟带教老师学习医学知识,更多的是自主学习,自己去网络大数据搜索更多相关知识来获取医疗证据。患者的需要就是医务工作者的需要,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医学生将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就会有求索医学知识的动力。
5结论
大数据教学变革表明,一个信息化教学创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它将推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推动教与学的转型,为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出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大雪的诗句范文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大数据(Big Data)时代已经来临,并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大数据技术也渗透到教育的核心环节,革新教育者的教学思维,影响学校教育的模式,并重新构建教育的评价方式。身处大数据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限于课堂,线上学习越来越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比尔盖茨声称:五年以后,你将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取世界上最好的课程;而且这些课程比任何一个单独的大学提供的课程都要好。越来越少的课堂,越来越多的网络;越来越少的教室,越来越多的咖啡厅和厨房;越来越少的讲授,越来越多的交互;越来越少的编制,越来越多的合作;越来越少的办公室,越来越多的实验室这些场景也许曾经不敢想象,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悄悄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大学英语作为一门涉及面最广的大学公共基础课程,受到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这场变革最大的特点,就是使得以前单一明晰的大学英语课程,变得复杂多元化: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对象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等等。担此课程的大学英语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群体的主要特征是:学历层次总体偏低、研究能力整体较弱、高级职称比例极小、女性教师数量过多,承担着繁重的基础课程教学任务、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发表纯学术性论文和申请到课题的人数较少。他们该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实现良好的职业发展,这是紧迫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由于大数据概念刚刚进入人们的生活,相关研究文献还比较少,本文试图对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初步的探讨。
2.大数据时代背景
2.1 大数据时代的概念
什么是数据呢? 是不是简单的数字呢?数字其实是一种狭义的数据,而广义的数据是对与一个数字相关的其它信息进行撷取、处理、分析、管理的一种综合描述。比如一个学生英语考试得了59分,将这个学生的英语基础、英语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上课记录、课堂表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方法、所使用的教材等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所有因素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大数据。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将大数据定义为:通过高速捕捉、发现/分析,从大容量数据中获取价值的一种新的技术架构。可以概括为四个英文字母V,即更大的容量(Volume)、更高的多样性(Variety)、更快的生成速度(Velocity)以及由前面三个V的组合推动的第四个因素价值(Value)。可以说,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通过交换、整合和分析大数据,可以发现新知识、增长新智慧、创造新价值。
2.2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教育也必将产生极大的冲击。传统的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将会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而悄然发生变化。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相比,呈现出信息量巨大、非结构化分布、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正好促进了弹性学制、个性化学习、社区和家庭学习的发展,引起教育环境、实验场景、学习时空、教育管理等一系列变化。在向大数据时代、知识时代跨越的过程中,教育资源变得极其丰富,知识将无处不在。学生除了校园和课堂之外,还可以使用手机、即时通讯、微信和短信息等实时交际工具,利用移动装置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进行更广泛的学习,包括网上听课、读书、写笔记、做作业、发微博、讨论问题、参加各种活动等等,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书本信息获取模式。大数据技术重塑了当代学生网上社会交际、网络学习的习惯,也将彻底变革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英语教学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明显的。英语学习的资源极其丰富,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因人而异呈现出多样化,那么传统课堂面授的地位和作用就受到了挑战,尤其是如果课堂教学的成效不明显,其吸引力就必然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了挑战,教师不再是单纯为学生解释单词、句法,而是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水平及需求,创造更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海量、有价值的语料,指导他们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以明显地提高他们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所以,英语教学活动正在由教师为中心向学习者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向大规模语料为中心转变。大学英语教师如果不能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和应对,将来势必难以适应这种转变,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带来不利。
3.大数据时代给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根据Lange的定义,教师职业发展指教师(包括岗前和在职教师)在智力、经验和心态上的可持续成长过程。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教师要不断发展自我,紧跟时代步伐,做到教学、科研与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大数据是近几年兴起的新鲜事物,2013年被普遍认为是大数据时代的元年,因此绝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并不了解什么是大数据,以及大数据会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没有意识到潜藏的危机。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将面临诸多挑战。
3.1 大数据知识方面的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教育将继经济学之后,不再是一个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和道德良心的学科,而是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决策,这些过去靠拍脑袋或者理念灵感加经验的东西,在云、物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变成一种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如果大学英语教师连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计算机常用软件使用、网络通信、常规教学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等技术技能尚不具备,就更难以适应未来的大数据化教学。
3.2 教师职能转变的挑战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仍然以教材为主,讲解单词、句子和课文,教师主宰整个课堂。但在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职能和角色则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首先在英语学习资源方面:由于大数据信息四通八达,学生获取英语学习资源轻而易举,教师拥有资源的权威性受到挑战;此时,教师就要从以前的资源提供者转变为资源整合者,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广泛地收集各种分散的学习资源、学习信息,把这些资源和信息加以分析和处理,然后以多媒体和网络的形式有选择性地提供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其次在教学方式的变革方面:学生现在并不缺乏英语学习资源,缺的是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方法,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启发建构,要成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激发学生广阔而丰富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兴趣;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传授英语学习策略和方法,授之以渔,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发展自己。与此同时,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外语教师还要做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学生学习的评价者和监督者。这些均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加强大数据相关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掌握。
3.3 学生主体变化带来的挑战
学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新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提高,二是学生个性化英语学习的需求日益明显。教育部制定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一般高中毕业生词汇量要求达到3300个,优秀者词汇量可以达到4500个;而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对词汇量的一般要求是4500个。高中英语和大学英语几乎采用相同的教学目标和能力标准,这就使得当前大学新生的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这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课题。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提供了条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体的学习习惯是什么,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最容易掌握知识?这些细节均可以通过蛛丝马迹的数据汇合总结出来,然后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这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了复杂的挑战。
4.大数据时代下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路径
根据国外学者Kelchtermans的观点,教师职业发展是个体教师与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Lange等认为教师职业发展应从内涵和外延两个层面同时进行,内涵发展即通过个人实践和反思,外延发展即借鉴他人的经验和理论。国内的陈俊彦等则提出教师职业发展主要指的是教师的职业自我发展,强调由教师主动地去发展自己。所以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发展阶段和情景,制订合适的发展目标和路径。一个职业性的专家教师应该具备四方面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一是自我知识,既具有较高层次的自我意识,善于自知、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二是普通知识,即基本的科学人文知识,具备开阔的视野;三是专业知识,精通自己所从事学科领域的知识;四是教育科学知识。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中不仅存在结构性短缺和低水平过剩问题,还存在如何突破职业发展困境、确定发展定位、选择发展路径等问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多元化教育模式开始形成。网络技术从外围给教师增加了新的竞争对手,又导致了学生预期、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从内部促进了教学过程的变更。面对这一发展趋势,大学英语教师既要面对一直以来老大难的教学任务繁重、评职称困难等现实压力,又要转身迎接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巨大挑战。
4.1 增强整合英语学习资源的能力,针对学生实际开展个性化教学
我国政府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所以实行个性化教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这就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善于整合各种英语学习资源,向不同的学习对象提供不同的学习指导。当然,这种指导是需要建立在对学生已有的英语水平、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和个性特点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之上的。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大数据,采用科学的分析信息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促进其学业成绩和情感沟通能力的成长。
4.2 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着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随着英语学习途径的多元化和学生对大学英语课堂期望值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要以对学生的数据分析为基础,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以生为本的教育观为指导,广泛采用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同时,要以培养学生思维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要让学生感觉课堂面授学习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4.3 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趋势,提前做好课程分化转型的准备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需求,未来的大学英语课程不再是统一、通用的单一课程,而是分化成基础英语(必修课)+英语技能强化课程(选修课)+专门用途英语(选修课)的具有梯次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其中,基础英语仍然沿袭现在的通用英语,根据各个学校学生的入学英语水平,开设2个学期左右。英语技能强化课程主要是英语专业方面的听、说、读、写、译课程,突出单项技能,供学生选修,开设1~2个学期。专门用途英语是向专业过渡的一门语言课程,为学生利用英语学习本专业打基础,供学生选修,开设1~2个学期。所以,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师既要能上基础英语,也要能上英语技能强化课程,还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两门贴近学生专业的专门用途英语。
4.4 参加相关培训和研修,提高自身教学科研水平
面对挑战,学校和大学英语教师本人均要积极应对。要正视现状和问题,要参加和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学术会议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大数据分析和运用能力,新型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还要加强英语技能强化课程和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全面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同时,教师要加强研究,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互相促进,不断提高适应未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大雪的诗句范文5
关键词:化学平衡状态;判断依据;恒温恒容;气体压强;气体物质的量;密度;平均摩尔质量
1.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在苏教版的《化学反应原理》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知识点是在化学平衡状态知识点中衍生出的一个小知识点,但这个知识点是化学平衡状态知识点的重点。在历年的高考综合性大题中,这个知识点频繁出现,因此,它也是高考要求掌握的一个重要知识点[1]。在教学中,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主要是对“等”和“定”的理解,其中,学生对“等”的理解和应用容易掌握,但是对“定”中的衍生出的知识点难以理解,比如:体系中气体压强、气体密度或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等这些物理量能否作为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呢?虽然很多教科书上都有各种总结,但是,本人认为,大多数学生只停留在能听懂或应用这些物理量时一概而论,缺乏对不同的化学反应的分析能力。本着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教学要求,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理解并掌握,并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笔者对本堂课进行了细致的教学设计,即对恒温恒容体系中气体压强、气体物质的量、气体的密度及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这是个条件能否作为一个反应达到平衡判断依据的教学设计,并对该教学设计上完课后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和反思。
2.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在恒温恒容的体系中,对于气体的压强,气体物质的量两者是成正比的关系,而气体的密度由气体的质量和体系的容积决定,而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由气体的质量和气体的物质的量决定。
强调:质量,物质的量是指气体的,故应注意反应方程中各物质的状态。
写出气体密度和气体平均摩尔质量的表达式
先入为主,让学生清晰这些变量指的都是气体的,与其它状态无关。为以下教学做好铺垫
设疑与探究I
教师行为 在恒温恒容情况下发生的反应:
①A(g) + B(g) 2C(g)
[提问一]体系压强是由什么决定?
解释:由于是恒温恒容的体系,体系的压强由气体的物质的量决定,气体物质的量越多,压强越大,一旦体系的压强不发生变化了,说明体系物质的量不变,故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所以对该反应体系的压强(p)和气体的物质的量(n)不变化都可以作为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
学生回答:气体的量
聆听,思考
由浅入深,让学生了解体系中的压强是由气体的物质的量多少决定,两者成正比关系,即压强和气体物质的量相当于一个变量。
[问题二]体系中的气体密度和气体平均摩尔质量(或说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当质量以克为单位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请分析ρ气体、气体这两个物理量在该体系中是变量还是一个恒定量?
聆听学生的回答
讲解:针对该反应,ρ气体=m气体/v容器体积
反应前后物质状态都是气体,故m气体不变,而体系是恒容,v容器体积是定值,故体系的ρ气体
为定值,而由气体= m气体/n气体物质的量
可知体系的质量不变,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不变,故
气体也为定值(即在任意时刻都不变),为定值的物理量不
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判断依据[2]。 能利用
ρ气体=m气体/v容器体积
气体= m气体/n气体物质的量
对分析化学反应
A(g) + B(g) 2C(g)
中ρ气体、气体的变化情况
让学生根据条件,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分析,了解其中的原由。
板书一:在恒温恒容情况下发生:
①A(g) + B(g) 2C(g)
判断依据:n气体(不行 ),p气体(不行),ρ气体(不行),气体(不行)
设疑与探究II
恒温恒容情况下发生:
②A(g) + B(g) 3C(g)
[设疑]根据以上分析思路,请同学们分析该体系中n气体、p气体,ρ气体,气体这四个物理量在恒温恒容体系中是变量还是恒定量?并判断这四个物理量中哪些可以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依据?
讲解:甲同学分析很到位,这四个物理量能否作为判断依据应该根据该四个物理量在反应体系中的变化情况,若该物理量始终是定值,则不能作为一个判断依据,若该物理量由其他物理量决定,如体系中平均摩尔质量由体系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决定(体系中气体的质量不变),质量不变,而物质的量在变化,一旦体系的物质的量不变,则体系的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也固定,则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注意:变化量气体平均摩尔质量由气体总质量和气体的物质的量决定,若两个量都是变量(即气体质量和气体物质的量),则气体就无法确定,只能有一个变化量。 课堂提问中学生回答情况:在教师指导下的甲同学分析得出的结果并作出的解释回答: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不同,而且都是气体,故n气体、p气体事是变量,可以作为判断依据。且该反应前后都是气体故气体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故ρ气体不变,为定值,不能做为判断依据
而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不等,故物质的量不会,
故气体为一变
量,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板书二:在恒温恒容情况下发生:
②A(g) + B(g)=3C(g)
判断依据:n气体(行 ),p气体(行),ρ气体(不行),气体(行)
设疑与探究
III 若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
③A(g) + B(g)+C(s) 3C(g)
则体系的压强、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密度及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四个物理量在该反应中能否做为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呢?
观察学生得出的结论,做出相应的评价
简单解释:①C为固体,故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发生变化 ②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不等.
故体系的压强、气体的物质的量这两个物理量能作为一个判断依据;密度这个物理量中气体物质的质量是变量而体系体积是固定量,一旦密度不变表示体系的气体质量不变,说明达到化学平衡;而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中气体的质量和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变量,无法确定。
学生根据前面讲解知识思考,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
学生聆听 通过前面两种类型的讲解分析,放手让学生自行讨论得出结果。
层层递进,让学生从中不断的发现问题,然后逐步的在问题中得出相应的总结。
板书三:在恒温恒容情况下发生:
③A(g) + B(g)+C(s) 3C(g)
判断依据:
n气体(行 ),p气体(行),ρ气体(行),
设疑与探究
IV
若是这种情况呢?
恒温恒容情况下发生:
④A(g) + B(g)+C(s) 2C(g)
则体系的压强、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密度及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四个物理量在该反应中能否做为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呢?
观察学生得出的结论,做出相应的评价
解释:①C为固体,故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发生变化 ②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相等.
故体系的压强、气体的物质的量这两个物理量不能作为一个判断依据;密度这个物理量中气体物质的质量是变量而体系体积是固定量,同样一旦密度不变表示体系的气体质量不变,说明达到化学平衡;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与气体密度相似,体系中气体的质量是变量,而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定量,故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可以作为一个判断依据。
学生根据前面讲解知识思考,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
学生聆听
学生自查自存在的问题
让学生在感觉雷同但又并不完全相同的反应中不断发现问题,逐步的深入分析和理解这些物理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作为反应的判断依据,而是具体反应具体分析。
学生能在这分析过程中清晰自己存在的误区并能及时改进。
板书四:在恒温恒容情况下发生:
④A(g) + B(g)+C(s) 2C(g)
判断依据:n气体(不行),p气体(不行),
ρ气体(行),气体(行)
小结
通过对这四个反应来分析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分析体系压强,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密度和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四个物理量能否作为一个判断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在很多特殊的反应中,要利用好这些物理量的变化含义进行解题。
3课堂检测[3]
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学生能掌握到什么程度,是否设计的合理呢?为了检验学生对该知识点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及课堂的设计教学效果,笔者设计了相关的练习如表一所示“的“当堂检测”,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做出相应的统计结果,以便对教学设计的评判和教学改进有帮助。
序号 问题 设计意图 答题情况分析[在一个重点班(47人)和一个平行班(51人)中的调查)]
问题1 (2010年上海,25)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其主反应在450℃并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2SO2(g)+O2(g)2SO3(g) ΔH=-190kJ·mol-1
⑶下列描述中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a.v(O2)正=2v(SO3)逆
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从常见的反应入手,让学生能在简单反应中清晰认清“定”的真正含义,并能让学生感受高考题 重点班同学对该题答题情况:有43同学能准确的回答正确,有2为同学漏选d,,有2为同学多选a,没出现选c的同学,说明分析还到位。
平行班答题情况:32为同学答对,14为同学漏选,2位错选c,有3位同学还不懂
问题2 恒温恒容下,将2 molA气体和2 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 C(g)+2D(s)
下列各项可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
a.压强不再变化
b.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c.A的消耗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
d。A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出现特殊情况(D为固体),让学生学有所用 重点班答题情况:
40位同学回答准确,4位同学生漏选d,3位同学错选(调查原因是看错D的状态)
平行班答题情况:
27位同学答对,16位漏选,5位看错D的状态,有3位同学还不懂
问题3 (2011年浙江,27)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胺(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NH2COONH4(s)2NH3(g)+CO2(g)
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a.2v(NH3)=v(CO2)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
在更特别的反应中,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能对所学知识的延伸使用 重点班答题情况:
28位同学回答准确,有18位同学生都选择了d,1位同学选择了a.
平行班答题情况:
18位同学答对,27位同学都选择了d,3同学不知道怎样分析,有3位同学不懂
4、教学评价设计自我剖析及反思
本堂课设计时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四个典型例题教学之后,能让学生学会分析应用体系的压强、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密度及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四个物理量去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在教学过程中,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体会如何应用这四个物理量。有时是教师讲得激情澎湃,而学生练习情况可能出现一塌糊涂。所以,对知识讲解完后,接着设计对应的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回顾课堂知识,同时也能反馈出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统计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得出以下结果:大部分认真听课的同学基本上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对于少部分没理解的学生来说,通过提问方式让其分析自己在哪些地方存有迷惑,进而解决这些问题;审题不够认真,做题时比较马虎的现象仍然存在。笔者感觉接下来的工作若能跟踪调查这批学生对该课堂知识的真正的理解掌握程度情况的话,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材料,对今后的教学会有更大的帮助和改进。
总之,改变了原来对这一知识的教学方式,让笔者又多了一次新的经历,从四个反应方程式的选择到课堂教学,教学中练习的选择,学生情况的反馈,课后反思等整个过程让笔者收获颇多。通过这次的教学设计理念的改变,教学效果还是有一定的提升,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给学生一个简单的结论而忽视知识的探究过程。
参考文献:
[1] 2013年浙江高考考试说明(理综化学)
大雪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大数据;在线教学平台;启示
一、利用大数据对在线教学平台教学情况进行分析
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该课程包括“在线视频”“在线作业”“在线实验”“学习指导”“讨论”五大模块,笔者收集了学生的学习数据,经综合分析,其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最终获得课程学分的学生在不同任务方面花费了不同的时间。学习视频和完成作业是耗时最多的内容,在实验与学习指导方面耗时明显较低。教师可以针对这些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诸如增加课堂实验、随堂辅助等。
笔者继而针对其他指标展开了研究,包括每日的学习人数、基于评估角度的课程指标的访问量、基于学习角度的课程指标的访问量,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整个学期的学生访问情况前段呈平缓态势。到了学期末,访问量明显减少;对图3、图4进行对比,可发现学习当中涉及课程评估的,学生的积极性都较高。
二、思考及讨论
数据分析为新教改提供了一扇广阔的大门,将在线教学平台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相结合,能够深入发掘学生的学习规律,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深层次难题。同时,在线教学平台能够提供多样化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教育公平,做到因材施教,成为推动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然而,这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并不能够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因此,在现阶段,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辅助传统课堂教学的手段加以实践。
1.国家层面
推广在线教学平台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西部欠发达地区网络设施还不够到位,国家需要提供更多的财力物力用于网络铺设,以确保在线教学平台能够更好地在全国得以推广。同时,国家需要增加在线教学平台的试点,多调研,出台更多的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政策,为在线教学平台活动的推广奠定基础。
2.学校层面
学校需要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有选择地开设部分在线教育课程,力求符合本校学生的专业特点,注重引导教师与学生展开情感的沟通。
3.教师层面
新的在线教学平台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意识到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正面效应。在制作在线课程时,既要有合理的教学框架,以增强课程理论性,在丰富知识的同时,综合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力求使课程生动而易于理解。同时,教师需要及时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形成反馈,反哺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