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机化学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机化学课件范文1
关键词: PowerPoint 2003;化学课件;控件工具箱;对象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1-0050-02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1 在PowerPoint中直接调用应用程序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相当重要,但在教学中运用实物模型非常麻烦,而且同年级教师的课又不可能完全叉开,模型的运用往往发生冲突,并且模型较小效果不好。利用ChemSketch软件可随时调出3D模型并可自由旋转,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许多化学教师由于受计算机技术掌握熟练程度的限制,以及平时备课受时间的限制,每节课都使用Authorware、Flash、Dreamweaver等软件制作课件不太可能。而PowerPoint似乎更实用些,但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却显得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利用ACD/Chem Sketch和PowerPoint相结合,既方便,又能取得较好效果。
在PPT中直接调用应用程序ACD/ChemSketch,只要插入超链接即可,在插入超链接对话框的“地址”一栏中输入相应程序的地址,如C:\Program Files\acdfree5\CHEMSK.EXE,也可以在“查找范围”一栏通过查找找到该程序的地址(如图1)
图1
在化学教学中有较多的演示实验,但演示的效果却不够理想。如“原电池的原理”演示实验中铜片上的气泡往往坐在教室中后部的学生根本看不清楚,用实物投影来解决这一问题较麻烦:装置难于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而且需要多次切换信号。其实,只要利用一个摄像头,在PPT中直接调用该应用程序打开摄像头即可,既方便,又简单。
2 Flas的播放
化学教学中为了有利于学生理解,经常利用Flas来模拟较难理解的化学原理,网上也有许多相关Flas可直接应用,这可节约不少的时间。在PowerPoint中可通过两种方法实现Flas的播放:插入控件播放Flas和插入对象方式播放Flas。
2.1插入控件播放Flas
插入控件播件Flas操作如下:打“视图”菜单,选择其中的“工具栏”,在“工具栏”的级联菜单中选择“控件工具箱”,从“控件工具箱”中点击“其它控件”图标,从下拉列表中选择“Shockwave Flash Object”选项,鼠标变成“+”形状,将其拖动即出现Flash控件图形。选中该Flash控件图形,并单击“控件工具箱”上的“属性”按钮,打开属性对话框,选择“自定义”,单击“浏览”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的“Movie URL”中输入.swf文件路径及名称,在属性页中选中嵌入影片(如图2),“EmbedMovie”设置成True。
图2
2.2 插入对象方式播放Flash
PowerPoint中也可通过插入由文件创建的对象方式插入:打开“插入”菜单,选择“对象”命令,选中“根据文件创建”,输入.swf文件路径及名称,在“动作设置”中的“对象动作”选项中选择“激活内容”。插入对象方式播放Flash,会出现提示确认对话框。
3 视频的插入与应用
化学教学中对一些有毒、有危险性的实验可以通过在PowerPoint中视频播放的方式进行演示,在PowerPoint中视频播放有如下两种方法。
3.1 插入控件播放视频
打开“视图”菜单,选择其中的“工具栏”,在“工具栏”的级联菜单中选择“控件工具箱”,从“控件工具箱”中点击“其它控件”图标,从下拉列表中选择“Windows Media Player”选项,鼠标变成“+”形状,将其拖动用鼠标选择窗口大小,在属性栏URL中设置视频文件的路径,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实际需要播放的视频片段,然后再播放。通过媒体播放器中的[播放]、[停止]、[暂停]和[调节音量]等按钮对视频进行控制。
3.2 插入对象播放视频
打开“插入”菜单,选择“对象”命令,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对象类型(视频剪辑Video for Windows),选择要播放的视频文件。
4 滚动文本框设置
在PowerPoint的制作中常常出现所需文字在一张幻灯片中容纳不下的情况,不得不分成几张幻灯片。其实,只要设置滚动文本框即可解决这一难题。选择“控件工具箱”中“文字框”选项,在编辑区按住鼠标左键拖拉出一个文本框,调整位置及大小。
设置“文字框”属性:EnterKeyBehavior属性:设为True时允许使用回车键换行;MultiLine属性:设为True时允许输入多行文字;ScrollBars属性:利用滚动条来显示多行文字内容,其中1-fmScrollBarsHorzontal为水平滚动条,2-fmScrollBarsVertical为垂直滚动条;3-fmScrollBarsBoth为水平滚动条与垂直滚动条均存在。
输入文字框内容:右击“文字框”,选择“文字框对象”,选中“编辑”命令,即可进行文字内容的输入,或按“Ctrl+V”把剪贴板上的文字拷贝到文字框中。
5 插入PowerPoint演示文稿
在PowerPoint的制作中,我们有时需要用到点击小图放大的功能,这利用插入PowerPoint演示文稿即可做到。其操作如下:打开“插入”菜单,选择“对象”命令,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对象类型(Microsoft PowerPoint演示文稿),演示文稿的编辑和一般PowerPoint一样。
把以上技巧运用到PowerPoint课件制作中,可以使我们的PowerPoint课件生色不少,相信也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PowerPoint 2003中制作完成整个课件后可把文件“打包”或“另存为网页”,这样在没有安装PowerPoint 2003的电脑上也可以运行了。
有机化学课件范文2
【关键词】课件制作;化学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当前,高师学院师范生中普遍开设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课程。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发现现行的教材存在一定的局限,不利于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中专业技能的培养。经过探究与实践,我们对现行教材进行了调整和补充,使其更能满足高师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
一、高师化学教育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现行教材的局限
我系经过认真的探讨和研究率先于99级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开设《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组织专门的教师在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专门对学生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能力进行培养。学院将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纳入由教务处统一管理的全院性公选课后,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组织教学。在组织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老师们发现统一的教学内容体系不能满足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对掌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需要。经过认真的分析后我们发现多媒体辅助教学有以下主要困难。
我院先后使用过的几种《计算机辅助教学》教材有《多媒体网络课件设计与开发》(马燕,李明主编,重庆出版社,2001)、《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实验教程》(朱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等,教学内容大同小异,主要包括CAI课件制作基本理论、多媒体基础知识、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软件的应用等内容,教材内容不能满足化学课件制作的需要,制约了计算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甚至会影响到将来师范生毕业进入教学一线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水平。
究其原因,一是现有教材适合化学教学的计算机软件不多,教学针对性不强,在处理化学课件中涉及的分子模型、数据处理和化学公式的表达时出现的问题根本无法解决。因此学生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二是现有比较流行的化学教学辅助软件的教材基本上处于空白,且该类软件多是国外公司开发设计,学生的现有外文水平靠自学掌握又比较困难,加之该类软件种类较多,其应用范围和应用平台的兼容性有千差万别,需要教师进行收集整理汉化,再针对高等师范化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介绍和讲授。
二、依据化学专业特点,创新《计算机辅助教学》内容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在我系各专业的二年级开设。在各专业一年级主要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因此,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等)和基本技能(Windows基本操作、文件管理、Word 、Excel 、PowerPoint 等Office办公软件及IE浏览器等软件的使用)。在这些基础上,我系开设了计辅课,目的在于使师范生具备科学的课件制作理念、掌握多媒体资源的获取和处理技术、能制作精美实用的课件。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传统的化学教学手段(挂图、模型、幻灯等)无法表现神奇的化学世界。用化学课堂课件来说,它可将化学史资料包括文本、图像、影像等、社会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关化学的影像资料(如硫酸工艺化工生产的录像、大气污染的摄像资料)通过计算机进行剪裁、加入背景音乐等处理后转化成多媒体制作软件能够支持的影像文件,自如地插入到MCAI课件中;化学原理(如铁钉生锈原理)、大型化学实验流程(如硫酸工艺实验)可用动画模拟;抽象而又丰富多彩的化学微观世界可用分子模型图及动画来表现。再加上教师生动的讲解,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课堂教学不再像传统的教学形式那样受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全方位地学习化学知识。另外,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化学课堂教学,可将抽象的化学微观世界形象化,降低教学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又是一门具有美的学科。化学学科关于宏观与微观物质世界的科学,具有其独特的美:化学物质美、化学结构美、化学变化美、化学实验美等。化学学科的美通过计算机丰富的表现手段制作出化学课件,表现得更好、更贴切。化学知识中的美有很广泛的内容,包括周期性的规律美、结构美(如各种晶体“多姿多彩”的结构、各种有机物“错综复杂”的结构)、平衡(如酸碱中和、溶解-结晶、沉淀-溶解、氧化-还原、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等)中的对立统一的和谐美等等。化学课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化学知识的美,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美。
三、高师化学教育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内容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内容设计上,一方面保持多媒体课件制作基本内容,另一方面突出化学学科的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多媒体CAI课件概述;第二部分是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的一般步骤;第三部是分多媒体资源的获取与处理;第四部分是几款课件制作软件的应用;第五部分是几款化学软件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的具体内容:
第一部分:多媒体CAI课件概述。本部分包括多媒体CAI的概念、教学功能、分类等内容。
第二部分: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的一般步骤。本部分包括课件制作的一般步骤、课件制作软件的选用、CAI课件的脚本设计等内容。
第三部分:多媒体基础知识及多媒体资源的获取与处理。多媒体基础知识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多媒体软件系统组成、图像(点阵图和矢量图)基础知识、音频和视频基础知识等。
多媒体资源的获取与处理包括图像的获取(从网上下载图像资源等)、图像工具软件的使用;音频资源的获取(从网上下载音频资源、录制声音、音频文件的转换等)、音频文件的播放和截取等;视频资源的获取等。
第四部分:几款课件制作软件的应用。本部分包括PowerPoint、Flash、Photoshop等软件的应用。PowerPoint作为重点内容,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已经学习过其基本应用。本课程在这一课程的基础上,强调它的高级应用,主要包括应用设计模板的自定义、按钮、文本框等的设计、图像(点阵图和矢量图)的编辑、绘制化学实验装置图、声音和视频的插入及设置、Flas的导入及设置、打包等内容。Flash、Photoshop等仅介绍其基本功能。
第五部分:几款化学软件的应用。本部分包括ChemWind 3.0(主要用于绘制化学方程式和有机化学分子结构)、HyperChem 3.0 (主要用于建构化学分子结构3D模型)等软件的基本功能;ChemWind 3.0绘制的化学方程式等在PowerPoint中的导入及编辑;利用HyperChem 3.0和动画捕捉软件制作3D分子结构动画;ChemOffice、Chemlab、超级化学助手、仿真化学实验室等软件的简介。ChemWind 3.0、HyperChem 3.0现在已有升级版本ChemWind 6.0、HyperChem 7.0,但升级版本程序较大、使用比较复杂,而低版本的程序较小,便于汉化、拷贝。在教学中选用低版本,一方面学生易于掌握,另一方面在实践操作中便于学生安装使用。
四、高师化学教育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实施情况
该课程内容体系经过我系多名教师几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与完善,日趋成熟。《计算机辅助教学》从2001年开始实施,得到了系领导和学生的认可,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通过本课程体系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制作课件的兴趣,应用计算机制作化学课件的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了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化学素养。
参考文献:
有机化学课件范文3
关键词:大课间;小学体育;游戏;优化策略
学校体育组织形式的发展催生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原有课间操基础上拓展延伸诞生的全新大课间给予了小学生更加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学校通过体育活动的优化设计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技能并激发小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小学生提供更多元的运动选择。小学生面临着与日俱增的学业压力,社会环境的改变导致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大课间成为小学生能够稳定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空间。优质大课间活动的构建能为小学生提供更加新颖有趣的运动方式,有助于展示校园体育文化与校园生态环境,实现校园体育文化的全面覆盖,激活小学生的体育运动观念并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体育游戏是广大小学生最喜欢的运动方式,将体育游戏引入小学大课间活动准确契合了小学生身体发育与心理感知需求,大课间游戏的设计要同时兼顾小学生体育锻炼、健康运动、全面成长的现实要求,为小学生提供更多元选择的同时引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1小学大课间游戏的特征
1.1科学性
小学大课间游戏活动的设计要遵循小学生成长发育规律,运动负荷控制要准确依据小学生成长曲线循序渐进增长,保证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由弱到强逐步提升,在达到顶峰后再逐渐减弱。小学生在游戏参与过程中心率变化将依据人体运动科学规律由低到高提升,得到充分锻炼后在逐渐回归到非运动的平静状态。游戏设计要保证小学生的四肢、躯干、心肺等实现均衡发展,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耐力素质、灵敏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等,引导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训练目标,突出小学大课间游戏的科学性。
1.2安全性
大课间游戏以体育运动为核心,小学生在参与运动时不可避免地存在潜在安全风险,器材、场地、项目等均可能导致风险发生。教师在带领小学生参与游戏前一定要注意引导小学生适度热身,避免携带钥匙、手表、手环等硬物,场地选择与游戏设计要准确匹配,保证小学生的运动安全。大课间活动的参与人数众多,学校应该做好充分的安全预案,将安全问题作为游戏设计与实施的重中之重。明确教职员工的职责和任务,避免大课间游戏散漫而缺少监管。大课间游戏使用的器材要定期检查,场地广阔平坦,在擦伤、碰伤和扭伤等运动风险发生时学校要能够及时处理。此外体育教师要密切监测课间游戏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将安全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
1.3趣味性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均处于发育初期,他们拥有充沛的精力和探索的欲望,基本的审美判断能力催生了其强烈的好奇心。为了让小学生更加有效地参与到大课间游戏中,体育教师在游戏内容与形式设计方面要重点凸显趣味性特征,兼顾小学生身心特点与运动环境。例如,在网球特色项目的课间游戏设计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将网球与游戏有效整合,小学生可以以单人、双人、小组形式参与不同的游戏活动,单人的“网球拍托球走”、双人或多人的“网球传接打”、小组的“趣味接力”等游戏为小学生提供游戏参与和自我展示的舞台,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网球技巧与身体平衡性。小学生的天性及其生长环境使其对游戏具有较高要求,无拘无束的自由游戏能帮助小学生释放压力,心理与精神的愉悦感是促使小学生持续参与游戏活动的根本力量,因此体育教师在大课间游戏设计与应用时要力争让所有小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收获快乐。
1.4创新性
体育游戏引入小学大课间活动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创新尝试。当前大课间体育活动依然以传统模式为主,可供借鉴和参考的成熟方案严重缺失,持之以恒地创新设计与实践研究才能更好地发挥课间游戏的作用。在游戏器材的选择方面,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做出选择,如低年级小学生可以选用健身球、跳绳、弹力球、玩具作为游戏设计的主要器材,中年级小学生则可以选用足球、篮球、乒乓球、呼啦圈等作为游戏器材,高年级小学生则可以选用拓展训练设备、自制器材及其他小学生熟悉的物品作为游戏器材。在组织形式方面可以引入“大集体+小团队”的组织模式,改变全体小学生共同参与集体操的固有方式,根据小学生的基本特征与个好组成不同游戏模块,小学生可以在多个模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在游戏环境氛围创设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选择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流行音乐作为活跃气氛的工具,如《少年》《小苹果》等朗朗上口且积极向上的音乐,这既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大课间游戏更富有韵律感和组织性。
2小学大课间游戏的优化设计策略
2.1小学低年级大课间游戏设计
低年级小学生的游戏设计要更加凸显趣味性,同时尽可能使用较为简单的规则,使小学生能有效参与其中,引导小学生适度参与运动,为小学生身体发育提供有效支持。例如,笔者设计了以小网球拍和网球为主要道具的“赶鸭子”游戏,每一个班级小学生平均分为5个小组,每组小学生排成一列,各组的第1名小学生共同站在起跑线前面,小学生使用小网球拍推动网球向前,奔跑到5m外的终点线后再转向将球推回终点,小组的下一名小学生接过球拍后继续“赶鸭子”,最先完成所有成员接力的小组获得胜利。另外,笔者还设计了“比比谁投得准”游戏,小学生同样使用网球作为主要游戏工具,小学生平均分为5个小组,在起点线2m远处设置了5个小篮子,小组成员依次向篮子内投掷网球,比比看哪一个小组投入的网球最多,进球最多的小组获得胜利。小学生在参与大课间游戏时要保持队列整齐并严格按照规则操作,低年级游戏的优化设计不仅仅能让小学生感受到体育游戏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规则意识,在有效锻炼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引导小学生融入集体,为小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2.2小学中年级大课间游戏设计
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游戏意识,低年段的体育教学及课间活动使得小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能,这个阶段体育游戏应该注意拓展和延伸,引导小学生更好地融入体育游戏,鼓励小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丰富小学生的体育游戏选择空间。例如,笔者为中年级小学生设计了以篮球运动为基础的“穿越火线”游戏,小学生在运球的同时穿过一个个“火圈”,保证不碰触“火圈”的同时还能稳定运球;以足球运动为基础的“攻城略地”游戏,小学生分为2个队,防守方负责守护自己的“城池”,进攻方则尽可能将足球踢入“城池”,设定胜利标准的进球数量;还设计了以跳绳运动为基础的“你追我赶”游戏,小学生一边跳绳一边向前移动,看看哪一名小学生能够更快完成100m跑,同时达到一定数量的跳绳要求。这些游戏活动的设计为小学生提供更加多样的选择,小学生在参与游戏的同时还能有效巩固运动技能。此外教师在中年级小学生的游戏设计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小学生自主设计,引导小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体育知识与喜欢的游戏相结合,设计出更加契合自身需求的大课间游戏,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设计,这能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课间游戏。
2.3小学高年级大课间游戏设计
高年级小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发育已经到达了小学阶段的高峰,高年级小学生的自主意识更加凸显,其游戏参与能力更强,体育教师在游戏设计过程中可以选择更加复杂的游戏,同时注意引导小学生有效合作,通过团队的努力赢得游戏的胜利,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观念,为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例如,笔者设计了“炸碉堡”的游戏,班级小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教师将篮筐作为碉堡,一方小学生作为进攻方向“碉堡”发起冲击,另一方则走位防守方阻止对手的进攻。游戏规则与小篮球规则基本一致,小学生必须要通过团队配合才可能获得游戏的胜利。游戏的开展既提升和巩固了小学生的篮球技能,又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促使小学生更好地体验体育运动的真谛。高年级小学生的游戏设计同时也要注重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小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关键能力。
3结语
小学大课间游戏设计应结合小学大课间游戏的特征,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体育的优势,并积极鼓励家长共同参与其中,鼓励家长与小学生共同竞技,进一步拉近家长与小学生间的距离,让校园充满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进一步优化小学大课间游戏的模式。参考文献:
[1]宫明明,唐源源,陈家群,陈家强,李志凤.贺州市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八步实验小学为例[J].武术研究,2016,1(1):134-137.
[2]温小丰,李仲贤.真趣课间幸福成长——开县汉丰六小课间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16(1):51-53.
[3]黄建萍.小学大课间活动整体设计与实施的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4):348-351.
有机化学课件范文4
一、激励机制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愿意配合教师,和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同时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水平,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对初中数学课堂有着积极影响。
(二)缓解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容冒犯,而现如今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引导,而教师在日常学习中,对学生的激励和赞扬缓解了师生关系,使得学生将教师视为自己学习的好帮手,而不是对教师充满敌意。这也有利于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二、如何构建激励机制,优化初中课堂教学
(一)小班化教学显神通
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班里学生相对较多时,教师可能无暇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变化,这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在教师不能照顾周全的时候,由于数学的难度较大,在学生过程中击败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等原因的诱导下,产生了厌学的叛逆心理。而在小班化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数量相对较少的学生,可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免学生因为数学难度过大而放弃对数学的学习。总之,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位学生取得学习道路上的成功。
(二)“正能量”带动课堂氛围
所谓的正能量,在此处特指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初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每天学业繁重,在课堂上提不起精神也实属正常。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激昂的语言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调来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初中生在体能测试前每天要进行强度很大的体育训练,这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氛围沉闷,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后教师走进教室时,面对低迷懒散的学生,教师可以说“起来,不愿上课的学生们”,引得学生哄堂大笑,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幽默的语言,让本来严肃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在诱导公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变化规律编成顺口溜交给学生,“鸡变狗不变,符号看象限”这句话利用了“奇变偶不变”的谐音,来帮助学生对正弦余弦的变化规律进行更好的理解,加深巩固学生的记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探索奇妙数学世界的欲望更加强烈。
(三)帮助学生重建自信心
初中数学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水平和逻辑推理能力,而这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无疑是学习过程中的凶猛的拦路虎,再加上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提升的数学成绩,都会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也对枯燥无味的数学失去了兴趣。教师要及时地捕捉到学生心理的的变化,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暗示,在潜移默化中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从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当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水平得到了提高时,对于数学学习的欲望也就越来越渴望,教师要及时把握机会,引导学生在学习的正确道路上前行。
例如,教师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组的求解”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如果学生能够正确对这道题进行解答,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公开表扬,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为够夯实基础,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可如果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要立刻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责,而是首先应该肯定他的闪光点,比如,“你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完全正确,美中不足的就是你有点粗心啦!下次要是能注意的话你就很棒啦。”学生对于教师的赞赏很受用,教师看似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欣赏,可能会成为学生的前进最大的动力。
(四)赏识教育
在初中教学阶段,被教师树立为学生的榜样是学生莫大的荣誉。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初中生亦是如此。他们正处于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发育阶段,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教师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将眼光发展到他们所取得的进步上。
例如,在进行作业批改时,可以通过评语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对学生的点点滴滴的进步表示欣赏,并在课堂上对该同学的进步进行奖励,让其他学生以其为榜样,学习该生的优点和长处。这种方式能够激励每位学生为了成为榜样而不断进步,从而取得数学学习的最大程度的进步。
三、结束语
每位学生都像是一座未被开采的宝藏,教师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对学生的蕴藏着的潜能进行开发和挖掘,帮助学生明确对自身水平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建立激励机制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教师要想真正的培养每一位学生,就必须将激励机制,充分的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
【参考文献】
[1]黄璜.浅谈中国小班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3)
有机化学课件范文5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医用有机化学实验;定量分析;教学效果
医用有机化学实验是医学院校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在临床、口腔、检验、康复等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均占有重要地位。也正因如此,传统的线下实验教学面临着专业和学生众多、学时少、只能利用课上有限的时间进行演示和操作、教师不能关注每个学生个体需要、不利于形成性评价等问题。这促使该课程开始摸索新的教学方式,以期能够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其实,2018年11月高教司司长吴岩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后,各高校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1]。同时,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众多学者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动了课堂革命,使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但是,在以往的报道中,各学者对于混合式教学的教育理论和技术研究较多[2],例如其优势、经验、设计思路和建议等[3-6],而结合定量分析评价教学效果的报道较少,基于医用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探究也未见报道。本文结合问卷调查以及实验组、对照组的成绩定量分析,围绕教学各环节阐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以及评价,希望能够为打造优质的混合式教学课程提供经验及借鉴。
1混合式教学的全过程
1.1教学策略
医用有机化学实验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操作技能,例如能熟练掌握常压蒸馏、减压过滤、萃取操作等。但受学时及学生人数等因素的限制,传统的“线下”实验教学很难关注每个学生的操作及实验情况,同时也为形成性评价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分析以上学情及课程目标的基础上,确立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慕课资源、教师自制实验操作视频以及雨课堂平台等,将以往单纯的书写实验预习报告的方式调整为线上预习。同时,在线下重点指导每位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过程,力求提高针对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1.2教学组织及实施
以“线上”教学作为辅助手段,预习任务,跟踪学习情况,细化过程评价。“线下”课堂重点讲解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操作、评价学生的实验表现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教师、学生等各个环节相辅相成,具体的组织及实施见图1。以《芦丁的提取及萃取剂的回收》实验为例:课前,教师将自制的常压蒸馏操作视频、实验课件以及预习要求到雨课堂,同时设置任务节点,学生在线上进行预习;课上,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及提出的问题,讲解、演示重难点,如常压蒸馏装置的组装要求、温度计的位置等,观察每位学生的实验情况,并与之进行探讨;课下,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再次观看实验视频进行复习,进而巩固课上所学知识。
1.3教学考核体系
线上资源及雨课堂平台的引入,便于量化学生的学习指标,例如记录跟踪学生的学习时间、进度以及任务节点的完成情况等。同时,学生在线上提前预习后,缩短了教师在课堂的讲授及操作演示时间,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关注、指导、观察每位学生的实验操作及表现。这为实验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有助于完善课程的评价体系。见表1。1.4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20.0数据分析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验成绩进行分析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教学效果分析
2.1成绩的比较
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方式,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组采用混合式教学,对照组为传统线下教学。比对成绩包括实验理论测试和实验操作考核,2组学生的考核内容完全相同,评分标准一致。其中理论测试分数为30分(计算总成绩时换算为百分制),实验操作成绩为100分。由表2可看出,实验组的理论测试及实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2问卷调查
采用问卷的形式,针对实验组学生,对课程效果进行了主观评价调查。调查分别从“混合式教学的适应度、混合式教学的效果、是否有助于提升操作技能、是否有助于与教师沟通”等几个问题展开。其中,30.32%的学生表示能迅速适应混合式教学,60.05%的学生能逐渐适应;75.2%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很好;92.35%的学生认为该模式有助于与教师的交流探讨;89.68%的学生认为该模式便于反复观看实验视频,有助于提升操作技能等。
有机化学课件范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新课程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把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为更好地渗透新课程理解,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和领悟,通过优化教学设计营造情趣充盈、活泼生动、风采依依的课堂教学氛围,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一、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要深刻理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2修订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所阐述的课程目标,准确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并根据任教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结合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经验,制定出与新课程相对应且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实际的教学目标,见下表。
例如对于《卧薪尝胆》一课我就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明确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实现了对教材的“再加工”、“再创造”,为课堂教学双边活动预设了方向,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示范性和针对性,更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有力地推动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灵活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求知的内在力量,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要素。我们必须在教学设计中适时创设与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课时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新颖而生动的教学情境,让情境带来的新、奇、趣触动学生的兴奋点,促使学生对语文的认知逐步由好奇变为兴趣,引导学生轻松、和谐、愉悦地掌握语文知识,进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时,针对学生对课文的描述缺乏感性认识,理解困难,导致学习状态被动的客观现实,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直观教学情境的创设,从网上搜集了与课文对应的视频资料,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播放。水天相连、碧波浩渺的壮观景色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给学生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心灵的琴弦被拨动。在此情景渲染的浓烈氛围中,学生以主动的心理情绪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对情境的再加工,深刻领会南沙群岛的迷人景色和富饶物产。
三、精彩演绎课文内容,活化师生双边交流
认知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知识对流和情感对流两条并行的主线,情感对流是知识对流的前提和催化剂。现代小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广泛,内心充满求新、求异、求变的意识和欲望。鉴于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必须以学生的心理需求、感性取向和接受能力为出发点,遵循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原则,变讲读课文为学生自己演绎课文,努力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新颖多样,以课堂教学充盈的情致和韵味,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强化师生双边交流,促进师生情感共鸣。
对于《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我组织学生在初读课文后,以小组为单位,以合作改编课文为小剧目,让学生分角色尽情发挥,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等方式展示课文内容,表达内心情感。对课文的演绎不仅平添了语文学习的新意和趣味,给学生一种轻松、畅快的心理感受,而且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领和指导,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有利于学生领会课文的内涵,感受课文的意境美、语言美和立意美。
四、引导问题合作探究,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切入点,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问题的发现和驱动,引导学生开展教学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一系列合作探究活动,在热烈而有序的合作探究中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比如教学《三袋麦子》时,我就在引导学生自读后,设置了如下探究问题:①课文中有几个你不认识的字,能否借助字典读准字音?②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③三个小动物对一袋小麦各自作了怎样的处理?④土地爷爷向三个小动物询问各自处理小麦的情况后的不同表情说明了什么?⑤你对哪个小动物的做法最赞成?为什么?并组织学生对这些教学问题展开合作探究。有问题做导向,学生学有目标,议有方向,自然地由被动转为主动,高效课堂的构建因而水到渠成。
五、实施激励教学评价,增强学生学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