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生个案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生个案分析范文1
【关键词】结构不健全家庭 个案 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075-02
“结构不健全家庭”主要是指单亲家庭,这是一种特殊的家庭结构。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死亡、甚至未婚先孕等。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离婚率逐年上升,父母离异成为家庭结构不健全的主要因素。笔者在所任教的学校做的一次详细调查中发现,本校学生家庭属于结构不健全的家庭的比例占到八分之一。家庭结构不健全的背后是连带着学生家庭温暖的缺失,应有的父爱、母爱的缺失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在笔者多年的实践教学中发现,受家庭的影响这部分学生心理多半不健全,如自私、固执、偏激、敏感、胆小等。在不良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很容易产生问题行为甚至做出偏激的事。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关注并寻找对策是眼下教育工作者急需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主要问题概述
(一)笔者所带班级的某宿舍男生向笔者反映该宿舍的吴某上完厕所后不冲水,他们都很有意见。于是笔者找到吴某了解情况,吴某也承认自己的行为。经过笔者耐心地与吴某分析该行为的利害关系后,吴某表示以后会注意自己的行为。可好景不长,半个月后,该宿舍的学生又向笔者反映了同样的问题。无奈笔者再找吴某了解情况,当时吴某正在十分专注地玩游戏,根本不理会笔者。在笔者再三询问的情况下,吴某突然变得狂躁起来用不堪入耳的言语辱骂笔者并说“我冲了,你为什么要怀疑我。”对于吴某如此异常的反应笔者感到非常震惊。
(二)吴某痴迷于玩惊险刺激游戏,总喜欢找各种借口欺骗老师不按规定上交手机。自身性格孤僻、脾气暴躁,容易发脾气。与同学交往甚少,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喜欢用武力解决。
二、背景资料
事后笔者通过与吴某的家长通电话了解得知,吴某所在的家庭比较特殊。因母亲是精神病患者,父亲外出打工赚钱,自小就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两个老人去世后与叔叔一家生活。由于母亲的病情特殊,吴某从来就没有体会过母爱的温暖,再加上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过问关心儿子,双亲虽然都在却没有给予吴某该有的家庭温暖和安全感。为了弥补或减少孙子的精神创伤,爷爷奶奶十分宠爱孙子,从来都不让吴某分担家务活,而且总会尽自己所能满足吴某的所有要求。在隔代教育的影下,吴某从小就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还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正是因为这样,爷爷奶奶去世后,吴某与亲叔叔一家生活时,之前养成的坏习惯经常遭到婶婶的责怪。比如,有一次吴某上完厕所后没有冲水遭到了婶婶的大声辱骂,因为对方不是自己的母亲,吴某不敢反驳,一直保持沉默。殊不知这件事在他心里种下了怨恨的种子,来到学校后这颗种子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发芽了,于是就有了因不冲厕所的事而辱骂怒对老师的一幕。
三、分析问题
完整的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完整家庭的孩子与结构不健全家庭的孩子相比较,在情绪、行为、学业、智力等方面表现得更突出。案例中吴某自小在一个结构不健全的家庭成长,爷爷奶奶对其过于溺爱,没有母爱的滋润也没有父爱的严肃规范引导他的行为。吴某在无所畏惧的条件下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自私自我不懂顾及他人的感受。与叔叔一家一起生活后,婶婶对吴某的不满和责骂,使寄人篱下的吴某变得谨慎、敏感、不安。上厕所不冲水遭到婶婶的辱骂这件事给他内心留下了很深的阴影,种下一颗仇恨的种子。类似这样的家庭结构的学生来到学校后多半会存在与同学不合群、与同学交往有困难容易遭到同学排斥、凡事不懂忍让和换位思考、顶撞老师不服从老师指挥的现象。加上十几岁这个年龄段的生理发育很快、心理发育却很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情绪容易失控,冲动起来所做行为往往出人意料,突发性犯罪较多。多年养成的问题行为短时间内很难纠正,尽管在老师教育帮助下有所改变,但由于自身自控能力差,问题行为会呈周期性爆发。
四、解决对策
吴某的案例虽然是个案,但随着离婚率逐年攀升,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单亲家庭。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导致孩子身心受到直接的伤害。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庭结构不健全的学生心理、行为都存在问题,吴某只是千万个问题学生的一个缩影。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不及时关注、重视的话不知道哪一天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教育这样的问题学生虽然比较棘手,如果找对了方法也是可以让他们“改邪归正”的。
(一)注重家校结合教育
吴某在校的诸多偏激行为引起了笔者的重视,为了找到吴某行为背后的原因,笔者联系上了吴某的叔叔。了解了吴某的家庭背景,知道了吴某的生活习惯,清楚了吴某吃软不吃硬的性情。平时笔者也会将吴某在校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笔者认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的战略同样适合用在管理教育学生上,并能在解决问题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了吴某的情况后,笔者在路上偶遇了吴某,便抓住机会与吴某交谈,交谈的内容是吴某喜欢玩的某款游戏。吴某滔滔不绝地谈起玩游戏的经验感受。投其所好,谈及对方擅长的有兴趣的话题,适时进行表扬,无形中就拉近了与对方的心理距离,为日后纠正吴某的问题行为打下了基础。
(二)给对方传播“爱”的能量
家庭结构不健全的学生多半缺少家庭的温暖,对爱的渴求比完整家庭的学生会更强烈。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关爱,却又因为自身的性格、行为等原因不能如愿以偿,反而会更容易受到同学的排斥、老师的嫌弃。内心的孤独、不安、难受无法通过合理的途径排解,这样的学生往往会以极端的行为方式发泄内心的不满。要安抚、稳定、引导这部分学生的行为重回到正常轨道上来就要找准原因,他们最缺的是“爱”,就给予他们“爱”。第一,人的意念是能传播能量的。日本江本胜博士做了一个《水知道答案》的实验,将水盛放在贴有不同词组、语言、文字(如:爱、喜欢、讨厌)的器皿里,然后将器皿拿到 -25℃ 的条件下进行冷冻,使水结晶,再将其拿到 -5℃ 的房间中,用 200 倍的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在每一个玻璃器皿上不会出现相同的结晶,有的甚至无法形成结晶。水对人类创造的语言、文字(包括日文、英文、法文、德文、中文等)、图像都有所感应,水对善意的信号都报之以独具特色的美丽结晶,对恶意的诅咒则出现“惊恐沮丧”的结晶,水竟然具有复制、记忆、感受、传达信息的能力。笔者认为,这个实验原理同样适用于教育这部分学生。虽然他们来学校可能就已经存在一些问题行为,但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先入为主,事先给他们贴上负面的标签,认为他们就是糟糕的、没出息的,要客观公正地认识这部分学生。正面的意念能给予对方正能量,负面的意念会给予对方负能量。第二,引导这部分学生多参加自己擅长的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老师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让他们找到自身的闪光点,不会轻易自弃、自怜、自甘堕落。案例中的吴某自从在宿舍上厕所后没冲水与笔者发生争执后,笔者通过与吴某的家人了解了吴某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性后,平时笔者会有意识地给予吴某更大的关注。吴某喜欢下棋,擅长网页制作,恰逢学校举办技能活动月,笔者鼓励吴某参加,结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吴某与笔者的关系明显亲近了很多,对先前辱骂笔者的事主动向笔者承认错误并赔礼道歉。“亲其师,信其道”,现在吴某上完厕所不冲水的陋习也改掉了。
(三)同学教育同学
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渴望友情,很看重同学、朋友对自己的评价。有些家庭结构不健全的学生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哪些行为不受同学欢迎。作为组织管理者的班主任可以在班会上让学生发表“自己最喜欢与具有哪些特性的同学交朋友,最讨厌同学哪些行为”的看法。这样通过同学的评价,学生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意识地改正自己的不足以获得同学的认同和友谊。
总而言之,虽然家庭结构不健全的学生在心理上、行为上存在的问题比家庭完整的学生要多,教育管理起来所费时间精力比较多。但没有人是冥顽不化的,只要我们找准原因,用对方法,这些学生也是可以更好地学习、更好地成长的,从而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 艳.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个案分析――以中职学校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2(8)
学生个案分析范文2
1 案例简介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从学生口中听说12级会电班有个“男奇葩”李天(化名)。课堂上会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与老师互动,认真学习。在生活上,行为比较怪异,讲话犀利,所以同学们给他取了好几个外号,叫“极品男、奇葩、研究员……”李天经常一个人默默的出现在某个场合,独来独往,很少与人结伴出去,因此也没有其他同学愿意与他做朋友。
2 案例问题事件
身为辅导员,了解了情况之后,笔者主动找了李天同学。2013年9月11日,是笔者第一次见到李天同学,笔者印象很深刻,他的第一句话就说:“老师,我性格孤僻内向,和同学们相处不好,同学们都不喜欢我,不和我说话,我心理非常烦闷。”说这些话的时候眼里含满了泪水,让笔者倍感同情。听了他的倾诉后,笔者开始进一步了解李天的情况。
从李天同学口中描述到,他和舍友的关系很差,宿舍只住四个人,其他三位同学都不跟他讲话。他和舍友的生活习惯也存在很大差异。舍友们晚上都会在宿舍聊电话,玩游戏,看电影,声响也比较大,睡觉时间比较迟。舍友们也不太注意个人卫生,衣服不及时洗,垃圾不及时丢,桌面也比较混乱。而李天是个爱学习的孩子,早睡早起,不玩手机不玩QQ,不玩微信,不打游戏,也很注重个人卫生,床铺干净,桌面整齐。因此和舍友存在天壤之别。
同学、舍友眼中的李天却是这样的。
2.1 以自我为中心,什么事都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宿舍里有三个网络接口,舍友用了其中一个,他非得舍友把那个插口让给他,明明还有三个插口空着没人用,他硬是不要。舍友连接插口的网线还要按着他的意愿牵置;有一次是因为舍友的鼠标太亮了,刺到他眼睛,影响他休息,他要求舍要把鼠标换了;他在玩电脑的时候,占据了半张桌子还不满足,舍友们还必须把东西都挪开,不要影响他操作;在宿舍里,他的东西不能让别人碰,晒衣服也要加别人离他的衣服一段距离;因此,同学还给取了“太子爷”的外号。
2.2 为人挑替,爱干净
他去食堂吃饭,对位置千挑万选,能够从食堂的头一直挑选到食堂的尾,然后坐下,看了看旁边的位置,好像比现在的好,又换过去了,这一举动,时常在食堂上演着,导致系里的女生一边看,一边笑,因此,“男奇葩”的外号也就这么产生了。
2.3 爱面子,听不进别人的观点
有一次,他找了班长,问班长为什么同学们都不跟他玩,是不是他有什么缺点。为此,班长还召集同学们召开了班级会议,让同学们也纷纷说出了他的缺点,他可能是爱面子,听不进去了,一气之下走人了,班长追上去开导之后才回到班级继续听同学们讲。听了同学们的意见之后,似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行为有所改善,不过好景不长,没出两个礼拜,又恢复了原本的面貌。
2.4 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没有班级荣誉感
系里举办班班有歌声班歌比赛,班委明明交待回家记得带班服过来,他就是没放在心上,忘记了。有同学要借衣服给他,他硬是不要,最后只好穿着自己的衣服参加比赛,影响班级整体情况。系里举办拔河比赛,他也是硬不参加,系里规定每个班级一定要有5名男生参加,班上就7个男生,他长那么高大强壮不参加,最后只能让班上一个瘦小的男同学上场,影响班级比赛成绩。
3 案列分析
李天同学是家庭独生子,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父母过度溺爱,他们过于自我、任性,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替他人着想;由于无兄弟姐妹,性格比较孤僻,人际沟通能力较弱;由于父母过度代替和保护,他们比较懒惰,依赖性较强,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弱。
大学期间是李天同学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住校,之前并未有过住校的生活。要求生活环境能与家里的条件一样,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安静舒适整洁。舍友要按照他的作息时间,不能打扰他。而宿舍相对狭小的空间、舍友生活习惯的不同都让李天感到非常不适应。
4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找李天同学谈心,了解他与舍友发生矛盾的原因。对他进行引导、教育、讲道理。帮助他分析事情的缘由,摆正自己的位置,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不能一味的要求别人要按自己的方式来生活。
帮助李天与同学处好关系,排除心中的苦闷。李天受同学排斥的原因主要是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交际。才会成为同学眼中的“奇葩男”。对于性格内向的同学,通过网上交流的方式是比较容易打开心扉,避免了面对面聊天的尴尬。因此希望李天可以借助QQ、微信、微博等聊天工具和同学有初步的交流。特别是班级的QQ群是供同学们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大小事都可以在群里进行交流和探讨,也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可以帮助李天尽早融入宿舍、班级的集体生活。
舍友、班委、同学主动找李天同学谈心。发动舍友、班委、同学们主动找李天谈心交流,不要再给李天取外号,也不能带着有色眼镜云看他,尽量包容李天缺点和不足,让李天感受到同学的热情和友爱。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帮助和鼓励,减少他心中的孤独感、苦闷感,能尽早融入班级这个大集体。
安排学生干部找李天谈心,让他感受同学间的友情。李天同学苦闷的原因是缺少朋友,内心孤独。如若有几个知心的朋友就会减少孤独感。因此,特意安排了几个热心的学生干部,其中还有他的老乡,不定时的约他一起吃饭、聊天、开导。慢慢地提高李天的交际能力。
5 案例效果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李天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善。在宿舍里会主动找舍友聊天,和他们一起吃饭,不过多的占用公共空间,减少对他人的要求,做到和同学们和平共处。
在班级里与同学们有了更多的交流,不再一个人独来独往。课堂上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认真备考英语四级。
开始学会利用QQ、微信等网络聊天工具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也会在班级群和同学们讨论事情。虽然交流的话题还是很有限,但是已经成功迈出了一大步。
6 案例启示
做为辅导员,对于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消除学生在学校里的陌生感和孤独感。帮助学生尽早
适应学校的生活,融入班级生活,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项健康有益的活动,让学生养成乐观和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孤僻内向的人容易产生其他的念头,感情判断与常人是不同的。老师要时刻关注和引导,多找机会和他谈心,用自己的爱心、诚心、、耐心、责任心慢慢感动他,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取得信任,做他的良师益友。
学生个案分析范文3
关键词:逃学 厌学情绪 认知治疗 强化治疗
一、案例回顾
就在2013年6月12日的早上,我像往常一样去上英语早读课。在仅有9个学生的教室里,我一眼就发现有一个座位空着,脑海里一下子反馈到的信息是刘某某没有来。询问其他学生后,得知她把语文学科有关的书籍和作业全部丢掉了,今早没有来学校,说是找书去了。鉴于该生是一个学困生,随即我把信息反映给了班主任。班主任和该生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家里人说早晨孩子说是去了学校,但令家长也奇怪的是今天早晨孩子显得很有礼貌,准备的早餐她也没有吃。
我们再次和她身边的同学进行了谈话,两个女生反映了这样的情况:6月11日放学后,刘某某去了史某某家里,理由是去写家庭作业,但她没有带作业,而是拿出了一张写好的纸条,扔给史某某就跑了。纸条上的内容是: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再见。接着,她又去了朱某某家,送给朱某某一个卡通小礼物。
班主任同时也反映道:星期一到学校后关于语文学科的书籍、作业她都说是丢掉了,家庭作业也没有写。老师要求回家后要把丢掉的书籍和作业找回来。
综合上面的情况,我们立刻意识到孩子的思想出现了问题,孩子可能逃学了。
我们立刻通知家长,询问村民打听孩子的去向,但没有什么结果。学校开了一个简短的会:留一部分教师继续上课,一部分教师去寻找学生。我们到孩子的家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不要再找我了。这是我的理想。”由此我们确认孩子已经逃学了。于是,罗列筛选她喜欢去的地方、有可能去的地方和可能出现的地方,家长、教师分头开始寻找学生。到了晚上7点多,孩子找到了。
二、案例分析
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一旦造成厌学的客观条件发生作用,便会在行动中表现出来。逃学则是厌学心理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一种逃离学校生活环境的行为。
三、辅导策略
1.建立正确的认知观。要采用认知治疗方法引导该生认识到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思维方式和持有的错误信念造成的不合理的思维和行为。该生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害怕并逃学,内在却是由于错误的认知因素造成的。通过多种方式提问,引导学生把她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经验联系起来,发现思维中不合理的地方。通过让她观察其他同学类似行为,重新体验“角色”,使她能够更为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问题,减少该生的对立、逃学、回避行为,改善当前的人际关系;减少不做作业的次数,尽量按时完成,并对积极行为予以强化。
2.家庭教育科学化。孩子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特质各不一样。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思维特点、兴趣特长等,把握其“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孩子实际的阶段性期望目标。此外,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孩子精神放松地学习。作为家长应该多去了解孩子,俯下身子和孩子平等交流,聆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
3.教学观念的更新。解决学生厌学问题,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相互融合。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学,正确处理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对学习困难学生要注意观察和了解他们是否听得懂,学会适当指导,帮助他们克服理解接受上的困难,真正而不是形式上做到因材施教。
4.简易行为疗法。本案例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孩子,以阳性强化法为主,及时奖励求助者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习惯,淡化其异常行为即懒惰、不做作业的行为,采用简易行为疗法是比较适宜并有效的。具体的强化事项内容为:
(1)每天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学。如果完成得好,老师当天在行为契约表上画笑脸。
(2)每天能主动地和同学谈心、说话,积极参与到活动和游戏中,改善与伙伴之间的人际关系。如果完成得好,就在契约表上画笑脸,适当地给予语言上的鼓励。
(3)每天能够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做好复习工作,能在学习中体会到愉悦的情绪,自己在行为契约表上画笑脸。
(4)遇见老师能主动问好,遇到难题能主动找老师讲解,遇到困难能寻求老师的帮助。
学生个案分析范文4
【关键词】 引导学生 正确上网 个案研究
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我国成千上万的网民中,青少年占主体地位,特别是在校学生上网人数也不少。
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互联网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给予了他们极大的遨游空间,如: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可以随时和同学沟通,可以向老师讲出一些面对面不敢讲的话;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详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可以自己或与他人共同进行网络游戏,以弥补现代家庭缺少玩伴和朋友的遗憾等等。但许多学生上网都没有明确的目的,上网后随意浏览,花在游戏类的网站上的时间占上网时间比例较大。如从以前流行玩的CS、“劲舞团”等,到现在流行的“开心农场”,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们,使不少人沉迷其中。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危害,严重地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应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上网,趋利避害,让广阔而纯净的网络世界给孩子们带来更加丰富的知识和能力,带来更多成的收获与快乐,是现代家庭和学校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机电班朱明荣同学的辅导与分析研究,探讨在网络时代应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上网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便对当前家长与老师们对学生沉迷网络这个头痛问题,提供可供参考的操作经验。本文在完成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有:①调查法;②谈话法;③观察法。
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1.1 研究对象:朱明荣,男,中技一年级。
1.2 研究原因:朱明荣是一位聪明的学生,在班中成绩名列前矛,自从和班上个别不爱学习的同学混在一起后,经常到校外上网,慢慢沉迷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如今,常出现上课迟到、睡觉、抽烟、赌博等现象。
1.3 问题行为概述。
1.3.1 思想与行为方面:①吸烟:平时常在课间期间到宿舍或厕所里吸烟。②赌博:有时候等到老师晚休时检查宿舍完后,伙同个别同学打牌赌博。③外出:经常在晚上休息时间后,欺骗门卫身体不舒服需外出买药,溜到外面上网。④好高骛远:不从实际出发,认为毕业后就去承包几百亩园地种香蕉,赚个几百万。他忽略了种香蕉也需要一定的技术与资金,将事情想象的简单化。
1.3.2 学习方面:①学习态度差:朱明荣在上课时经常不认真听课,不是打瞌睡,就是玩手机。对老师布置的一些课堂练习,不依时完成。当老师批评他时,他居然回答“学习有什么用;做作业有什么用呀?将来工作了也不一定用的上。”②就业观念悲观:认为将来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迟几年才出去工作,工资待遇低、工种差、干的是苦力活、没前途。不如现在有机会的话就去打工,也能赚点钱用。
1.4 家庭背景资料:①家庭背景:家长均在家务农,父母之间因感情不和,常闹矛盾,最近惊动了当地妇联,让妇联介入调解。②家长管教情况:由于父母之间感情不和,因而父母对朱明荣同学也缺少关心。
1.5 成绩资料:英语、数学、语文一般都是在65分以下;计算机应用、CAD绘图一般都是90分以上;车工、电工等一般只能考75分左右。
2 案例分析
2.1 个人因素:①好奇心强,喜欢接触新事物。②自制能力差、易受他人影响。③逆反心强,越是老师要求不可以做的,越偏要做。
2.2 家庭因素:由于父母感情不和,时常吵闹,较少关心子女,朱明荣平时回家也不愿意与父母亲进行沟通与谈心,有什么事情都不愿意与家长商量。
2.3 学校因素:①没有升学压力:中技生与中学生不一样,中技生没有升学压力。因此,大部分同学都不认真学习。②校园生活单调:在校园生活中,学校开展的文体活动较少。学生只能打打球、看电视、课外书等。③我们的教育教学模式远远没有网络那样可以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学校对沉迷于网吧的学生和“网络成瘾”的学生缺乏相应、有效的教育方法与辅导方法。
2.4 社会因素:①网吧自身因素。现在我县网吧较多,不少网吧门面虽写着“凭身份证上网”,但多数网吧并不去认真地执行。为了吸引上网人数,招揽生意,不但一边打出低价上网吸引网民,且一边偷偷允许未成年人上网,甚至还收留未成年人在网吧通宵上网。②家长本身因素。有的家长本身对电脑不认识,缺乏电脑基础知识,认为子女上网就是电脑知识学得较好才会上网,因而也无法相应地指导子女。③政府有关单位与机构还未能提供正确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的机制,开展有益的电脑知识活动较少。
3 对研究对象的教育方法与过程
针对朱明荣沉迷网络后,无心学习、思想退步的情况,我采取多种方法做好他的辅导工作。
3.1 坦诚相待,平等对话。我在平时与朱明荣聊天与谈话中,首先把自已放在朱明荣同一位置,从朋友的角度出发,关心他的在校生活;然后再与他谈电脑有关方面的知识,分析网络的利弊之处;最后再讲一电脑界的名人奋斗史,让他向这些名人学习,将来也要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已的新天地。
3.2 利用特长、发挥特长。朱明荣同学虽然个别科目掌握得不好,但他在CAD电脑绘图、计算机办公软件方面学得比其他同学好,老师一讲就通,具有一定的长处。因此,在平时计算机上机课中,我常让朱明荣同学帮助指导一些电脑撑握得不好的同学。朱明荣在帮助同学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同学的好评,也获得一份自信心。
3.3 建立校级QQ群,公布自已的QQ号码。针对同学们喜欢上QQ的特点,我向同学们公布了自已的QQ号码,并建立校级QQ群,给朱明荣及班中学生一个与教师及往届师兄师姐的交流平台,让他们在网上把自已平时不敢与老师讲的话在网上大胆的说出来,并能通过这个平台,与已毕业参加工作的师兄师姐交流学习与求职经验等。
3.4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我利用班会课,适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引导小周与其他同学认清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帮助他们正确处理“我做什么”和“我能做什么”的关系。根据自已的兴趣、能力、找准职业的切入点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使每一位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已。适应社会需要、设计职业生涯、学会独立生活和今后谋求发展的本领,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3.5 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学生除了在校期间之外,接触得最多的是家长。我常与朱明荣家长联系,告诉朱明荣的在校学习与生活情况。并劝告其家长,不论家长感情状态如何,都不应忽视子女教育,应多关心孩子。
3.6 在班级中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公约的内容是: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4 教育效果
通过我的教育辅导,朱明荣同学已经能正确对待上网,时间安排上顺从学校作息时间,内容上能与教学内容有机联系,在学习上也能专心听课,依时完成作业;克服了迟到、晚归、赌博等现象,并能给自已的人生进行了规划。但还存在不足之处,未能做到完全戒烟。
学生个案分析范文5
厌学症成为目前青少年最为普遍和严重的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屏障,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不能简单地批评指责、武断强迫,应讲究策略和方法。学生厌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长远动机和志向。(2)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无故旷课。
二、分析原因及对策
1.原因分析
学生厌学是由于他对自己的前途迷惘不清,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他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或是迫于父母的压力,或是寻找玩伴。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学习中往往偷懒取巧。当遇到疑难,当受教师训斥、冷漠,家长的打骂或受到外界某些诱惑之后,产生厌学心理。
2.对策
(1)确定目标
首先通过谈话的方法帮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目标犹如黑暗中的灯塔,能给夜行人指明前进的方向,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变“苦学”为“乐学”,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学习动力。
(2)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室,作为任课教师的我总不失时机地创造条件,鼓励其参与各种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并从中品味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
(3)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家长走出家教的误区
家长对孩子高期望严要求,与孩子的实际反差很大,当孩子不能轻易获得成功,往往容易引起孩子的为难和厌倦情绪。由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鼓励家长尊重客观事实,正确评估子女学习状况,帮助他们确定既能达到又能不断超越的学习目标,实施梯度发展策略。
(4)与其他教师沟通
一次知识点默写时,我预先告知了小红,要他认真复习。第二天,他的默写得了75分,教师给予了充分的表扬。同时,其他的任课教师也配合在课堂上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正确率的提高,使他的学习自信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结果与反思
1.结果
在教师、同学的共同关心下,小红开始课堂专心听讲,课后完成作业了,在家里也会复习功课了。看到他的进步,他父母非常高兴,说将进一步配合教师,使他进步得更快。
2.反思
学生个案分析范文6
【关键词】藏族学生 厌学 个案分析
一、藏族地区中学生厌学英语的表现
藏族地区中学生厌学英语的现象已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厌学英语是当前藏族地区较为普遍现象,也值得藏族地区每一位从教者思考的问题。藏族学生受母语影响,学习英语倍感吃力,W习成绩平平。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产生厌倦情绪,态度抵触冷漠、厌烦心理油然而生,具体表现为:上英语课故意迟到,顶撞老师,扰乱课堂秩序,不配合老师的讲课,甚至找各种借口请假不上英语课;上英语课时,由于害怕出错而不敢讲英语,老师提问一脸茫然,听课时低着头,不看黑板,不看书,不做笔记,难受的等待下课;课后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抄袭者不做作业的想象时有发生;平时学习很难做到温故知新。这些厌学英语的表现,看似属于个人行为,但是如果不加以纠正,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令人担忧。学生厌学英语的情绪往往很有可能会蔓延到所有学科,使其影响班级或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和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而且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厌恶,有可能也会影响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导致恶性循环,一旦引起连锁反应,后果很严重。
二、个案分析
扎西(化名),男,八年级,英语成绩一般,对英语学习毫无兴趣,上课要么低头看小说,或者写其他学科的作业,不配合老师讲课,经常受到老师的提醒、批评但收效甚微。对英语学习很排斥,时有逃课的现象。
根据扎西同学的表现,初步诊断为学习英语缺乏兴趣和主动性,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自信和勇气,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差,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作业成了他的负担,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等。他的这种对英语学习的厌倦情绪,冷漠的心理、行为。其实质就是厌学。加之,扎西同学的父亲和母亲都是牧民,长期在牧区生活,与外界社会接触较少,不会讲汉语,文化水平不高,对其学习英语认识不够,缺乏理解沟通,孩子的教育完全依赖于学校。
三、辅导目标与策略
1.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业不良是厌学的重要原因,对扎西要加强英语学法指导,说明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多鼓励,少批评,帮助他克服对人事的片面看法,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让他重拾英语学习的信心,帮助他打好基础,逐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扎西同学的实际情况,首先要让他明确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启发他自觉、自律的能力,帮助他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各学科之间的学习时间,引导他为实现目标而脚踏实地的学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适时鼓励,及时反馈,提高自信心。
3.与家长交流沟通。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明确英语学习和藏语等其他学科同等重要,把孩子的每次进步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及时表扬,树立自信心,并让家长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多关心孩子心理的成长。
四、辅导过程
1.加强教育,转变认识。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分析,扎西同学的爸爸小学三年级文化,妈妈文盲,全家人以放牧为生,对他的要求不高,只要会识字讲好藏语就行了。因此导致扎西同学学习目标不明确,加之藏汉英三种语言的学习,使其感觉学习英语很枯燥,很无聊,每天机械地背单词远不及玩游戏,看小说有趣,从而造成了英语厌学。通过分析客观事实,我们多次与他谈心,让他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意识到自己存在一些非理性信念,只有改变自己的不合理想法并代之以新的想法,才能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形成正确的认知和情感,树立远大的理想,明辨是非。对自己的学习赋予积极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
2.家校合作,加强沟通。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学校的配合,针对扎西家长存在的不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态度,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我们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教育政策,讲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教育孩子努力学习,怎样用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自立自强等。在学校,我们也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我们要关心关爱学困,平时多沟通,寻找厌学的症因,对症下药。以“期待”的眼光激励,以“宽容”的眼光启发,鼓励尽快消除厌学的情绪重树学习的自信。
五、结果与反思
1.结果。在老师、同学的共同关心和帮助下,扎西开始认真听课,能独立完成作业。在家里经常起早睡晚背单词读课文,成绩明显提高。看到他的进步,不仅老师高兴,他的父母也非常高兴。
2.反思。藏族地区的孩子父母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学习英语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分析,不断研究,努力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多鼓励,少批评。多与他们交谈,找到他们厌学的根源,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参考文献:
[1]谢建平.初中生厌学心理的诊断与矫正研究[J].芦淞教育, 200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