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的丈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龙应台的丈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龙应台的丈夫范文1

也许,龙应台的孤独是在她未出生时就已注定了的。

1949年,湖南衡山火车站。

火车马上要开了,一岁的龙家长子龙应扬在奶奶怀抱里,他的妈妈――二十四岁的江南应美君今天要来接他。

半年前,为与驻守广州的丈夫、军官龙槐生团聚,美君抱着应扬离开家乡浙江淳安。战乱时的火车拥塞不堪,就像个大罐头,塞得满满的。弧形的车顶上人们用绳子把自己绑着,一过山洞就会有人掉下来,死在滚滚车轮下。想到车里已有几个孩子、老人暴毙,美君临时决定在湖南衡山站下车,将怀里的婴儿交给乡下的奶奶。

在广州半年,美君眼见了太多的生死离散,她决心无论如何要回衡山把孩子带出来。

只是,时隔半年后,衡山火车站,应扬却远远躲在奶奶后面,死活不肯跟这个陌生的女人走。

火车要开了,应扬哭,奶奶也哭。

在那一刹那,美君犹豫了。她应该冒着孩子被挤死的危险,把他塞进火车?还是等战争过后再来接?她把手伸出去,又缩回来;缩回来,又伸出去。

哨声响起,千钧之重,都在一瞬。美君在最后一秒做的决定是,好吧,留在乡下。

火车开动的一刻,美君像货物一样被人从车窗塞进去,一岁的儿子在车外看着她。此后,美君再见自己的长子,已是三十八年后的1987年。乱世里,任何一个一刹那的决定,都是一生。

应美君与丈夫龙槐生后来随战败的军队来到台湾,生下了女儿,取名 “龙应台”。

2009年1月,龙应台和六十一岁的哥哥应扬坐在船上。“我们在一条湘江上,这个老人跟我父亲长得真像,一口湖南乡音。我问我哥,你后来怎么想妈妈?他说,他的脑海里总有那样一幕:有一个在动的火车,一个短头卷发的女人在车窗里面。他说小时候只要一听到火车要出站了,就沿着田埂喊着‘妈妈’拼命追。他心中,任何一个在车窗里短头发的女人都是妈妈,而妈妈永远在一辆跑着的火车上,在离开的火车里面,永远追不上。”

作为台湾“外省第二代”,龙应台在给大儿子写信时冷静分析自己的身份:“终其一生,也是没有一个小镇可以称为‘家’的,我是永远的插班生、陌生人。”

龙应台永远记得,父亲在世时最喜欢让女儿陪他去剧场听《四郎探母》。每次看时,父亲的眼泪都是一直流,一直流。流泪的又何止父亲一人。“四周尽是中年儿女陪伴而来的老人家,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他们不说话,因为眼里还有泪光。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人们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身份困境。”

也许那时,龙应台也再次认清自己这个“台湾外省人”处境的残酷和荒谬。时代之剑切断了她和传统、宗族的连接,使她悬在半空,永远无所凭依。

温柔母亲被刺伤

身份是尴尬的,但龙应台从小就是个有大志向的人。在台湾苗栗苑里长大,家境虽贫困,龙应台却一直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挂在嘴上。1974年赴美国求学,龙应台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学成归台后,她拿起手中笔,掀起了一场文化大风暴。

这场席卷两岸的“龙卷风”,最初是由杂文集《野火集》开始的。二十四年前的冬天,《野火集》在台湾出版,二十一天内再版二十四次,每五个台湾人就拥有一本。当时的台湾,累积了多年对体制的不满,批判的声音暗流汹涌。随着龙应台点燃的这把“野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站到了明处。龙应台在威权的禁忌与被容许的底线之间,找到了微妙的平衡,行走其间,赢得掌声。

“《野火集》是在绝对的天真中写出来的东西。我觉得任何还会去写的人都是有天真存在的。”再回首,龙应台保持清醒。

“龙卷风”正劲时,龙应台随德国丈夫举家迁居欧洲,一走就是十三年。期间,她一边继续写着那些如刀光剑影般锐利逼人的文章;一边以慈母之爱完成了温暖动人的《孩子,你慢慢来》。

客居他乡十三年,龙应台觉得作为母亲,自己收获颇丰;可作为知识分子,自己却在下沉,因为“离开自己的泥土,有失根的危险”。偶尔回台湾,她拿着红酒,看着淡水河,眼泪流不停。异乡寂寞,龙应台想要有所作为却不能,对社会的进言就像放空炮弹,讲得激烈,但毕竟遥远。台湾著名文化人蒋勋说过她:“你是一匹狼在那边叫,没有人和你去对叫,那才是荒凉。”

转机是在1999年。龙应台应邀请离开欧洲,离开两个孩子,回到台湾出任台北市第一届文化局长,为期三年。“龙局长”走马上任的背后,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曲折。那一年,是先找到蒋勋,请他担任文化局长。蒋勋知道龙应台的雄心壮志,极力向推荐了龙应台。龙应台说,那次的回归她带着“准备身败名裂”的心情。

龙应台初上任,很多人便说她干不长。李敖甚至说:“龙应台连三个月都干不了”。但她却谨小慎微、步步为营。如今回头看,龙应台自认这段公务员经历让她获益匪浅:“只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时,我只能看到一个钟表它的两个指针是怎么走的。成为官员,有实际经验的时候,我就知道齿轮是怎么回事,知道它工作的原理。这时,再退出评论事情,自然就有了不同的角度和深度。”

出任局长的三年,龙应台一天一通电话打给两个孩子。除了表达亲情,还有寻求慰藉。可她记得,有次跟老二菲利普通话,“拿起听筒,他问我:‘你喝了牛奶没有?’我愣了一下,说:‘我喝了。’他说:‘你刷牙了没有?你今天功课怎么样?’”龙应台意识到,儿子是在用这样一种方式对母亲的关爱表示抗议。本想从孩子身上找寻温暖的她,备感“伤害”。

2003年,连任台北市长的要求龙应台再做一届文化局长,但龙应台却坚决辞职,重归学者作家生活。她说自己那时忽然有种感觉,“很怕赢得了全世界,却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龙应台离开欧洲那年,大儿子安德烈十四岁,脸上有婴儿肥。辞任文化局长时,安德烈已经是十八岁的青年,谈了恋爱,有了驾照。“我发现他再不让我拥抱他,离得远远的,而且你要是出现在他和他的朋友当中,会让他觉得很丢脸。” 在台湾,曾有记者问安德烈,如果龙应台现在二十岁,她可能成为你的女朋友吗?安德烈斩钉截铁地回答:“不可能!”

伤感无奈的龙应台想重新“找回”儿子。于是,她向安德烈建议,以通信的方式交流两人的思想,并以专栏形式在报刊发表。让龙应台“吓一跳”的是,安德烈居然同意了,但条件是:“你不要再打那么多电话‘骚扰’我。”

此后,龙应台开始了和儿子艰难的书信沟通。“必须是我写信给他,先要写一遍中文的文章,中文的文章写完之后,还要用英文写一遍,把英文的给他,他用德文回复我,德文版到了我的手里,我还得把它翻成中文,四道手续。”

龙应台与安德烈的通信最终集结成书,《亲爱的安德烈》于2008年出版。“这不是亲子书,而是将我的挫折展现出来,这是龙应台的受伤笔记。”

四顾苍茫,唯有目送

如今的龙应台,离婚之后再次客居他乡,这次是香港。作家柏杨生前曾说:“龙应台有许多想法和做法,都是我年轻时会干的事,大概每个有志之士都要经过这一段吧。我是晚年才进入中庸之道,站在外面往里看,我认定,龙应台的轨迹大致也如此。”

柏杨一语成谶。在经历了生活的起起伏伏后,现在的龙应台,愈发温情。她写作生死笔记《目送》,她越来越喜欢把父母挂在嘴上,她念念不忘的是这个画面:完成博士学位后,她回台湾教书。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她。可父亲并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后,父亲爬回车内,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之后,龙应台看着父亲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她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几十年后,当龙应台目送父亲的棺木缓缓滑向火葬场的炉门时,她也终于慢慢地了解,“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龙应台越来越孤独,然而,她也越来越笃定。她说,曾经不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现在信了;曾经不相信色即是空,现在信了;曾经不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也信了。她也悟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即便四顾苍茫,唯有目送,如今的龙应台也会勇敢面对,素颜修行。

龙应台的丈夫范文2

老太婆让人把渔夫从马棚里叫来,她想当女皇了。渔夫吓坏了,恳求说:“婆娘,你疯了吗?你连走路、说话的规矩都不知道,当了女皇会被人们耻笑的!”老太婆怒火冲天,打了渔夫一个耳光,说:“你敢和我顶嘴?滚,快滚到海边去找金鱼!”……

三三突然说:“渔夫为什么不反抗呢?如果是我,我就拿那个充气的棒子,把老太婆一直打到海里去。”

爸爸妈妈瞪大了眼睛。是哦,他为什么不反抗呢?爸爸妈妈小时候听这个故事的时候,为什么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过了几天,爸爸还在想这件事儿。

第一,三三是对的。老太婆那么凶,并且凶得没有道理,还逼着渔夫去做不好的事情,渔夫应该反抗。

第二,这是童话故事里的家庭暴力。龙应台说,她给儿子讲《白雪公主》,讲得心惊肉跳。因为这个故事好像专门在教授各种杀人的方法:用刀砍头,用剪刀剖开胸膛取出心脏,用丝带套住脖子把人勒死,用毒药给人吞下……的确,西方的经典童话里,暴力随处可见。龙应台没有说到这样的家庭暴力,这种暴力看起来更隐蔽,不易察觉。比如故事里那些可怕的后妈,就喜欢打人,逼人干很多活,还不给饭吃。童话中的后妈形象,让天下无数的后妈,以及有个后妈的孩子,一辈子都带着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这样的故事实在不是好故事,也不是好教材。所以,讲故事这件事儿,还真是很讲究,不能因为是所谓的经典,就不动脑子地念起来。听故事的人,想得可多了。

第三,渔夫为什么不反抗?这个问题比较微妙。正常来讲,因为身体的先天差异,丈夫打不过妻子的毕竟少。为什么在家庭暴力中,还有不少是老公被老婆打得要死的呢?估计不会是因为老公打不过老婆,主要的原因应该就是不反抗。

龙应台的丈夫范文3

除去战乱,中国人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一样,有近一半的几亿人在车站、机场、高速路,拖家带口的返乡,要说中国人不爱家那真是没良心的话,故乡,哪怕是没有暖气没有洗澡水没有温暖的卫生间毫无美感可言的寒冷的旧屋,在游子的心目中,也是可以回去好好地睡上一觉或是哭一嗓子的精神家园。没有家乡,有多少人会失去来年再战江湖的勇气;没有家乡,有多少在外拼梦想的人还能熬得下去。

曾经许多年,在北京站、在北京西站,看到在风雪中跺着脚取暖日夜排着长队的年轻的和不再年轻的面孔,总是百感交集,他们只是为了买到绿皮车的票――回家。

来上海拍广告的邓勇星,在某个春节听到这样一条新闻:买不到票的安徽阿姨,拼了台旧车回了老家。这条不长的,让他那个圈子里的人当笑话说的新闻在他的心里放了很久。2011年,他找到了几个安徽阿姨,其中有一个就是他们公司的茶水工,找到了秦海璐,找到了全国人民都不熟悉的唐群,拍了一部半纪录片的故事片《到阜阳六百里》。

600里,这是从上海到阜阳的距离。这部片子用18天完成,获金马奖,得到极高的评价,有人打趣说:应该叫到金马奖600里。每次看到这样的故事我就纳了闷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二得不能再二的导演去拍酸文假醋虚情假意一半是抄袭一半是扯淡的电影,那么多的精彩故事在他们身边发生,是因为他们无脑吗?

秦海璐演一个和小混混未婚先孕被爹爹赶出家门的女孩子曹俐,搞大她肚子的混混又不肯和她结婚。她生下了孩子。一个失去了名誉没法在土地上活下去的女人,只能去城里打工。她在深圳搞了个床板工厂卖牛仔服破了产,转战到上海混世界,和一个老乡阿姨住在一个小阁楼里。

唐群演的阿姨为了女儿的上海户口再婚,丈夫死掉了,只留下个小阁楼还让婆家人惦记着,和她打和她吵,她做小时工养活自己,一辈子的希望都在女儿身上,有点儿好东西就巴巴地给女儿送去。老相好来她逼仄的阁楼,还顺手牵羊偷了曹俐攒下准备给儿子的钱和手机。

春节到了,介绍曹俐打工的老乡偷了辆旧大巴,打算拉阜阳阿姨回乡,小赚一笔,让曹俐帮着卖票。28个座位都卖掉了,刚出上海就让人扣了。最后政府出车把28个阿姨送回阜阳。

故事不复杂,大部分演员就是打工的阜阳阿姨。大量的长镜头,为了使这些非职业演员不紧张。故事泪点不少,你想想,返乡与漂泊、底层的艰辛与挣扎。但是你可以感受到她们的坚韧,她们骨子有里一种东西,非常硬,可能会硌疼了你。当阿姨知道相好偷了人家的钱之后;当阿姨找到一份好工作、敲开一个豪宅的门发现开门的是衣衫不整的女儿,唐群有极精彩的表演。你能清楚地感觉到她骨子里那个被叫做“尊严”的东西。这个灰了心的女人坐上了回阜阳的那辆大巴,此刻她的心已经平静下来,了无牵挂,开始大口地吃一个馒头,你和她的泪水在这个时候流了下来。

龙应台的丈夫范文4

仅就故意杀人而言,从犯意产生看,有预谋杀人、临时起意杀人、激情杀人、个人家庭家族邻里矛盾纠纷激化杀人、“大义灭亲”杀人、“为民除害”杀人、长期受压迫反抗杀人等;从作案动机看,有仇杀、情杀、劫杀、财杀、奸杀、报复杀、灭口杀、斗殴杀、迁怒杀等;从主观故意看,有直接追求死亡结果的、放任死亡结果发生的、由伤害转化的杀人故意等;从作案手段看,有枪杀、刺杀、砍杀、毒杀、锤杀、砸杀、撞杀、扼杀、勒杀、闷杀、溺杀、硫酸杀、毒气杀等;从作案情节看,有一刀(一枪)致死、砍杀数十刀、乱枪射杀、砍刺砸等并用、致死、使用残忍方法折磨致死等;从对尸体的处理看,有抛尸、埋尸、沉尸、烧尸、分尸、烹尸、碎尸等;从犯罪对象看,有杀婴儿、小孩、老人、残障人士、流浪人员甚至孕妇等;从犯罪后果看,有杀一人、二人、连杀几人甚至杀全家的;从被告人特征看,有单独作案、两人作案、团伙作案、恶势力作案、黑社会组织作案、恐怖组织作案等;从被告人归案情况看,有自首的、抓捕的、未逃离现场但又没有主动投案的,其中自首又有作案后即自首、潜逃后自首、抓捕中走投无路自首等各种情况;从被害方的态度看,有理性维权的,有为要求判死刑到司法机关静坐、上访甚至引发的,有达成赔偿协议并表示谅解的,也有主动放弃赔偿权利坚决要求判处死刑的。以上因素反映出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以及案件本身的社会影响性,在适用死刑时都是要作综合考量的。实际案例中,这些因素又形成各种不同的组合,纷繁复杂,除一些犯罪性质特别恶劣、主观恶性极大、手段极其残忍、后果特别严重,应当判处死刑的案件外,还有很多情形并不是那么容易作出判断的。比如,你可以认为造成死亡后果就是罪行极其严重了,你也可以认为这还不算,要那种以残忍方法致人死亡的才行;你认为因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引发的杀人案件可以从轻判处死缓,但你又不能否认被告人极其残忍的杀人手段,应不应该判处死刑?你认为双方已经达成了赔偿谅解协议,可以提出改判死缓的意见,可是你又不能漠视这是一起严重挑衅社会秩序、危害社会安全的案件,你如何处理?毕竟死刑与死缓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是阴阳相隔,生与死的距离在你面前是如此地靠近,你处于矛盾中,难以作出决定。但你又必须面对,因为这就是你的工作。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进行考量,才能审慎地提出死刑建议,使生死各安其所,人心各服其判。法律是原则的,它无法告诉你明确的答案,我们只能到自己的内心去寻找;法律是冰冷的,需要用我们的心去温暖法律、温暖人心、温暖社会。我感觉坚持认知法律、认知心灵、认知责任,在此基础上作出判断,会让我的内心踏实和安慰。

一、努力认知法律,坚守公正信念

对法律、司法解释、司法精神、法学教材、著作及审查案件必需的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充实、完善是认知法律的前提和基础。但还不够,因为这只是微观层面的,对于死刑的适用问题,应当更多地学会从宏观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有一种理念,执法理念,它能够保证执法者从一个宏观的高度来认识和运用法律,使司法行为取得较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是检察机关的执法理念,对于平和、文明、规范都好理解,在此我谈一下自己对理性的认识。我认为理性就是履行检察机关客观、公正的义务,检察机关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应当以追求客观公正,实现公平正义为己任。正如刑法第一条所规定的,司法的目的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我们执法的对象不能仅限于案件中的被告人与被害人,而应当是社会广大有良知的公民,是为他们执法,我们应当通过司法活动让社会感觉到检察机关对正义的追求和公平正义在社会的实现。

如何理性地看待公平正义的实现与否?其一,犯罪人受到与其罪行相适应的惩罚;其二,潜在的犯罪人受到应有的震慑;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使广大有良知的公民相信,这是一个法制的、有秩序的社会,一个人犯了多大的罪就会受到多大的惩罚,直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使他们相信,当有一天犯罪施加于自己身上时,法律同样会公正地给予自己保护;使他们感觉到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是安全和幸福的。这就是理性的执法观,在死刑案件中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现在由死刑改判死缓的常见理由是被告人进行了赔偿,我把这称之为“赔偿免死”。对于“赔偿免死”案件就应当理性看待,以客观、公正的标准来衡量。一方面不能否认“赔偿免死”适用于特定的案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不能无限放大赔偿情节的可从轻处罚性。对一些恶性杀人案件,无论赔偿多少,都不能免死,否则“赔偿免死”只能成为有钱人的特权,这是对良知公民期盼正义良好愿望的伤害,更谈不上公平正义的实现。有这样一个案例:被告人与被害人系夫妻,两人因家庭琐事发生矛盾,被害人赌气回娘家。被告人心生怨恨,购买七斤硫酸,到被害人娘家,将硫酸泼向被害人头部、躯干部,致其全身60%面积Ⅲ度烧伤,经抢救54天后死亡。经法医鉴定,被害人系硫酸深层腐蚀烧伤近体表三分之二面积的皮肤组织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本案一审判处死刑,二审期间被告人愿意赔偿20万元,请求改判死缓。对于本案,通常认为由家庭矛盾引发,如被告人赔偿,被害方谅解的,可以改判死缓。我认为本案虽是家庭矛盾引发,但谁都不能否认泼硫酸致被害人被折磨50余天后死亡这种杀人方法的残忍性、杀人意图的坚定性和主观意念的卑劣性,即使被害方同意接受赔偿款,能免被告人一死吗?我们是否考虑到当地村民会怎么看?社会良知公众会怎么看?我们是否注意到被害方在多少情况下是无奈地接受赔偿款,违心地表示谅解?我们是否认识到司法机关是否有转嫁责任,坐享其成之嫌?所有这些都拷问着我的心灵。

每一个司法人员、司法机关,都应当通过自己的司法活动维护法的权威,建立良知公民对法的信仰,这才具有实现公平正义的现实基础。对法的信仰的建立很困难,但如果要摧毁它却很容易,有时仅仅是一起案件、一纸判决,甚至是一项建议就可以。在公平正义的道路上,我们是筑路工,是养路员,我们是“法律之门”的守门人,让我们真诚地引领每一位公民来到法的门前,让所有人都能得到公正阳光的普照。

二、努力认知心灵,发现人心之善

台湾作家龙应台2007年在台湾成功大学医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说:“我认为,文学应该是医学院大一必修课程,文学应该是所有以‘人’为第一对象的学科的必修基础课之一,因为文学的核心作用就是教你认识‘人’。”对此,我深以为然。就像龙应台所讲,你的医学课本会告诉你如何对一个重度忧郁症患者开药,但是卡夫卡的小说《蜕变》给你看的,是这个忧郁病患者比海还要深、比夜还要黑的内心深处——医学的任何仪器都测不到的地方,他用文学的X光照给你看,心灵的创伤纤毫毕露。我想,法律工作者同样如此。

法律能告诉你罪与非罪的分野,却无法探寻心灵深处的善恶。每一个心灵都与众不同,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人或恶人,哪怕是一个犯了罪的人。正如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所说:“善与恶的界限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穿过,在一切人的心中穿过。这条线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摆动。在最善的心中也存在一个恶的阵地,在最恶的心中也存在一个善的角落。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人,有时接近圣人,有时接近魔鬼。”看着手中一本本案卷,我感觉那不是案卷,是一条条生命、一个个心灵。每当看到被告人犯下那么严重的罪行,我都会想,他曾经经历了些什么?他心中的那点善是怎样丢失的?谁对此有一定的责任?如果人性中的那点善能成为他理智生活的准则,他可能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啊!在我所办理的案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位24岁的乡村女教师。由于丈夫与前妻已生育了三个小孩,自己不能再生育,在这种苦闷中,再加上平时与丈夫及其前妻的种种矛盾,最终失去理智,将丈夫的两个小孩投入水井中,导致一人溺水死亡。看过案卷后,我试图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她怎么会走上这条人生路?她是在怎样绝望的情况下失去理智的?后来了解到,她父母早亡,从小由舅舅扶养,受其丈夫资助完成师范学业,毕业后抱着感恩的心嫁给了丈夫,婚后曾两次怀孕,因计生政策做了人流,为此常受到丈夫前妻的嘲讽,丈夫处理她与前妻关系的不当做法也让她伤心透顶。作案后她曾对自己的好朋友说:“我被逼得不想生活了,过不了今晚我就要死了。我对不起家人,对不起单位的领导,请你代我向他们表示歉意。”望着她呆滞、幽怨的眼神,我能感觉心灵行走在漆黑长夜中的那种害怕、无助与绝望,能感觉她犯下罪行之后内心是怎样的惊恐。我陷入深深的沉思,她的内心不乏善良,本来可以有更美好的生活!

是的,人性是不完美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一种心灵的X光,给自己一种透视人生的智慧。司法行为应当是心灵的司法,通过对法理情的阐述,走进被告人的内心深处,发现人心之善,引导他们在善的指引下选择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让每个心灵有一个健康成长的居所。就像《和平祈祷词》所倡导的:哪里有伤害,让我传达宽恕;哪里有仇恨,让我播种爱德;哪里有疑惑,让我提供信任;哪里有绝境,让我带去喜乐。不是被理解,而是去理解;不是被安慰,而是去安慰;不是被爱,而是去爱。

三、努力认知责任,体会人生苦乐

检察官不只是职业,它是一种志业,跟人的关系密切,特别是死刑案件检察官,跟人的生命关系密切,很多的人将深深依靠我们。提出是否判处死刑的意见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体现,是维护公平、实现正义的价值追求,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最美司机”吴斌,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没有深刻的责任意识,没有将这种责任刻入骨髓,形成习惯,在那么危急的时刻,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他是不可能做出那么伟大举动的。“最美教师”张丽莉,能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救出了学生却失去了自己的双腿,也正是基于此。他们虽然平凡,却感动了所有人。为什么责任这么崇高?因为它来源于爱。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乔布斯说:“你得找出你的最爱,人生伴侣上是如此,工作上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将占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获得满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伟大的工作,而唯一做伟大工作的方法就是爱你所做的事。”我确信我爱我所做的事情,这就是这些年来支持我继续走下去的唯一理由。在这份爱的责任中,我体会着属于自己的人生苦乐。

龙应台的丈夫范文5

几年来,我们先在教师里推动读书,语文组先后开展了6次读书分享活动,交流彼此的读书心得。满园书香方能育英才,我们根据老师们的推荐和东莞市兄弟学校的书单,借助教研室王春雷老师的推荐,整合出适合我校学生阅读的书目推荐给学生,并借鉴人大附中《我们是这样教语文的》和杭州外国语学校“自由阅读与教学”的经验,大力推动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减课外作业,规划个性化读书方案,细化读书笔记要求,定期分享所读好书。

看看我摘录的学生读书感悟:

高二(9)班高紫珊读仲尼的《谢谢你曾来过我的世界》:“以前我不爱看书,也从来不会买书。是同桌买的新书,我用了一个周末看完,第一次让我有了想把它买下来收藏的冲动。”

高二(9)班郑淑雅读杨绛的《我们仨》:“感触最深的是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自己丈夫和女儿的宠溺和骄傲。我并没有她那样坚毅的意志,只能在阅读《我们仨》时边品味书中文字边庆幸自己享有幸福的生活,希望能做到年老回忆时无怨无悔。”

高二(5)班阮栩杰读周国平的《灵魂只能独行・追求》:“如果说成功是青春的一个梦,那么不断追求本身,是一个人心灵年轻的最好证明。是的,谁追求不止,谁就青春常在!”

高二(7)班冯芷晴读三毛的《雨季不再来》:“三毛,为了生命的精彩与美妙而一点一点地活着。我们的求学之路无比艰辛,但我们不能放任自己,要让这个过程变得有价值,成为以后最珍贵、最值得一提的回忆。”

高二(7)何安淇读龙应台的《目送》:“由于学习的忙碌,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时刻摸着自己的肚脐――那个曾与母亲心连心的地方说,无论怎样,坚决不惹父母生气。”

读书到底有多少用?这些心灵的感悟,这些浸润灵魂的顿悟,如果没有学生在语言文字里摸爬滚打,光凭老师的课堂是很难抵达的。

要让阅读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还任重道远。当务之急,我们得规划好时间,利用好碎片时间,给学生明确在正确的时间做“读好书”这个正确的事。其次,必须教给学生怎样读书和选择读什么书的方法。再次,我们要摆脱电子产品的束缚,不要让手机绑架了我们生活。早在2000年,当时的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就把每年的12月定为我国的“全民读书月”,号召人们读书,在全社会营造“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今年两会更是将“全民读书”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正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实现同志提出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书化人、以文育人的最好方式。

龙应台的丈夫范文6

②我的儿子小树和同学打架,失败后向人示威:“我太阳公公的骨头是铁做的。”太阳公公就是我的父亲,他力气很大,一掌下去,砖头应声断开。拍一下桌子,所有的空碗都要一阵乱跳。就是这样的父亲,除了感冒和牙疼,从来看不见他身上有病。养育我们长大的这几十年,(A)他就像个太阳一样在无数的日子里穿梭来穿梭去,教书、挣钱、奔波……浑然圆满,活力四射。

③可是,冬天刚来的时候,我回家去看他和妈妈,大清早在橘树下面,我捶了他一拳:爸爸,你为什么不站站直?弓着腰像个老头儿似的?他揉了一下腰,回答我:我每天要到上午十点之后才能渐渐站直,腰椎不行了。

④我装作去追一条狗,迅速地离开他,离开我弯弯的父亲。然后,隔了一条田垄又一条河,我远远地、远远地看着我的父亲,弯弯的父亲。

⑤我不想描述他的样子给任何人听,我心痛地等着十点钟的到来。我也不想问他,他的腰是何时开始这样的。问什么,难道问了之后,从前那些我没有在意的弯腰弓背的早晨就不存在了?我经常回去看他,那些下午与黄昏,他将电瓶车开得呼呼生风。他有时候说他血压高,半夜小便困难,我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觉得那都是人家父亲的病,关他什么事。还怪他总是听信报纸和电视里的保健品广告,买了那么多没用的灵芝胶囊虫草含片深海鱼油。他常常粗暴地反击我:我不吃怎么办啊,我已经七十啦!你看好了,我一死你妈还能活几天!

⑥这些话真没意思。我不和他吵了。

⑦父亲也来追那条狗了,狗早不见了,(B)我看着河里面他的倒影,风和流水将那块走动的影子,割得破碎和流畅。蓝天和白云,深不可测地经过父亲水中的身影。我忽然很想念弟弟,如果他此时在,我真想抱着他大哭一场,告诉他,我们的父亲老了。我把眼泪和鼻涕擦在身边的竹竿上,退到林子深处。再早几天,我的五爷爷,比父亲大十岁的他的小叔,忽然在睡梦中去世了。那时我刚刚接到五爷爷要过八十岁生日的邀约,没有人相信他就这样离开了。妈妈说她一闭眼,还看见他活生生地站在窗子外面喊:“胜玉,你开一下门来,我给你带了几个庙里的馒头。”但是,他就躺在那里了,任凭我的表姑们如何哭喊,一动不动。穿着孝衣的父亲那几天没有任何表情,他有时候走到他的小叔灵前,看一看,不流泪,也不说话。那时我就隐约觉得父亲有点老了,他不动声色的背后藏着某种不舍与畏惧。与我感情很好的小表姑一直在哭,她的手一直掐到我的骨头里,在哀恸中用叙事的方式回忆着五爷爷生前的种种好,和她们作为子女的不知觉。最让我心疼的是她说她以为他们之间还有很多时间的,忽然就没有了,忽然就没有了呀你知道吗?

⑧我的弟媳妇是不善言辞的,她回家以后,每天把爸爸妈妈的房间打扫得干净得不能再干净。有一回爸爸高兴地说,窗玻璃真干净,干净得像没有一样!弟媳妇忽然就扔了抹布哭起来。看着五爷爷安详的模样,其实我们都知道,死亡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离别。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心里的暗暗害怕,这些都说明,爸爸妈妈真的老了,离别的日子,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了,而更可怕的是父母自己也意识到了。父亲买回来给我们吃的鱼更大了,他将藏着掖着几十年的工资卡密码在晚餐桌上宣布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深情,自孩子幼年而始,经历了一长段的麻木期之后,又在他们晚年,被召唤出来,它岌岌可危摧枯拉朽,炽热如地火却又隐忍不发。

⑨那么,那些充斥着报纸和电视的保健品广告,来得更猛烈些吧。我感激它们,使我曾经浑然圆满如太阳的父亲,在晚年放下一切雄心和梦想,一切奔波与劳碌,尘埃落定地做着唯一一个梦――健康的梦。一个孤独的人,是可以通达和超脱的,但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他总要未雨绸缪,想着将离别的日子推远一点,再推远一点。

⑩我耐心地等待十点钟的到来,一切如表象般圆满……

(选自2013年3月24日《文汇报》)

1. 整体感知。文章的题目为“将离别推远,再推远”,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语言品析。选文A、B两处画线语句写得很精彩,请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

选择( )处,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情感揣摩。文中两次写到“我”的泪水,请结合上下文,体会情感。

(1)已经有好几个晚上了,我从睡梦中惊醒,脸上热泪滚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眼泪和鼻涕擦在身边的竹竿上,退到林子深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法探究。第⑦段插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内容拓展。“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80字左右)

材料一:“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毕淑敏《孝心无价》)

材料二: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